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间有正道-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消肿不痛了。你婶子给你带来了鸡蛋,每日吃两个,补一补吧。”顿了顿笑着说:“汪子华还被你婶子罚面壁在呢,今后可不能再开这样的玩笑了!”言罢,向王小乐父母道了别,就同武秋月、王钢、王铁、王立本夫妇一道出了门。
到了王立本门口场上,王不凡一家四人都向王立本称谢,弄得王立本夫妇很不好意思地说:“王老祖宗在日,一再要王家人头可断,血可流,做人根本不可丢。大王村有你一家,一年四季平平安安,要说感谢,大王村家家都应该感谢你们!小乐这小子太没有人味了,真丢大王村人的脸!”王不凡说:“小乐就是好搞恶作剧,大家多帮帮他吧!”王立本夫妇连声说“是”。
武秋月带头跨进汪子华房间,一眼看到汪子华还在面壁,眼睛湿润了,拉汪子华坐下来,心疼地骂他:“你是傻子吗?为什么不向奶奶说清楚呢?”汪子华笑了笑:“我怕奶奶不相信,更会生气,干脆不解释了。何况面壁也是在练站桩功嘛!”说得王钢、王铁等哈哈大笑。王不凡夫妇勉励他几句就离开了。王钢、王铁把去王小乐家的情形向他有声有色地说了一遍,几个人开心地笑闹了一番。
有一次,王不凡夫妇领着汪子华、王钢、王铁去云城游览了两日。回来的路上,经过罗镇,王铁喊饿,几个人就在一家小饭店要了几个菜、五碗饭吃起来。大家刚刚丢下筷子,只见二十多个拿着刀棍的凶神恶煞的大汉,簇拥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着长衫的高个头、刀条脸的汉子,威风凜凛地走来。
(本章完)
………………………………
第282章
一个要饭的老太婆领着一个端碗的五六岁男孩,拦路向长衫汉子乞求施舍几文铜钱。长衫汉子“哼”了一声,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一挥手将老太婆推得倒地滚了两个滚,额头破了,鼻子流血。小男孩大哭大骂,抱着那大汉大腿就咬,那大汉抓着小男孩后衣领举起来就向倒地的老太婆扔去,两边街上的人都惊得张开了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汪子华一个腾身下翻抓住在空中直飞的小男孩,稳稳落在地上,又伸手拉起老太婆。那满脸横肉大怒,一步跳上来,举刀就向汪子华劈去。汪子华一抬脚踢飞了那大汉手中的单刀,跟上一拳打得满脸横肉倒在一旁爬不起来。
穿长衫的一声喊:“上!”那二十多凶神恶煞为向主人讨好,一个个抢着上前,刀、棍翻飞起来。王钢、王铁各自解下腰间的软铁鞭,协助汪子华大打起来。片刻间,街心横七竖八睡倒了十四五个凶神,剩下的六七个恶煞护着穿长衫的急急地走了,那些躺倒的也连忙爬起来,歪歪倒倒地跟着走了。
汪子华和王钢、王铁每人掏了两块银元给了要饭的老太婆,叫她带孩子赶快回家去。老太婆拉着小男孩跪下来就磕头,慌得三人连忙把她俩拉起来,催她俩急急离开了。街上的人齐声赞扬他们,但都劝他们赶快走人。可是小饭店夫妻俩却慌了,求他们暂前别走,否则,那帮人定会把小饭店砸了。男老板说那穿长衫的是大财主江千里的大儿子江雄,坏得出奇,周围十几里地面人见人怕,小孩子闹夜,母亲一说江雄来了,小孩子立即不哭不闹。汪子华他们安慰饭店夫妇俩说:“请二位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事摆平了才离开。”
其实汪子华也料定那帮人会来,所以他们急急打发那要饭的一老一少走人。他们也担心那帮人会拿小饭店出气,因此根本就没打算离开。果然,不到一个小时,那穿长衫的率领十来个练家子来了。那穿长衫的一指汪子华他们,一个三十六七岁的粗矮的汉子,向汪子华他们说:“你们谁上来领我几招?”汪子华想要起身,王钢伸手按着他的肩膀说:“贤弟莫急,让愚兄先来!”说后跳到街心,同粗矮汉交起手来。不到二十个回合,粗矮汉被逼得败下阵去。一个瘦猴子蹿上来就打,汪子华上去接住斗起来,十几个回合,也把瘦猴子逼得跳出圈子外。王铁接住冲上来的胖子打起来,不到八个回合,那帮人中三个汉子暗向王铁发镖,王钢、汪子华超前出手,甩出三支小铁镖击伤那三个持鏢的手,使他们的镖“噹,噹,噹”落地。王铁一紧软铁鞭,两下子就将胖子打翻在地。穿长衫的又指挥打手们全上,王不凡向汪子华三人喊道:“只伤不死!”王铁等三人各挥软铁鞭左抽右扫,不消一盏茶工夫,十来个武教师和打手全部躺倒在地。
那穿长衫的想逃,汪子华几个跳跃,抓住那长衫人的胳膊,提到王不凡夫妇面前。王不凡严厉地说:“依仗权势钱财,终日鱼肉乡里,无恶不作。爷爷今日劈了你,为民除害!”刚说到这里,小店夫妻俩齐刷刷跪在王不凡夫妇面前说:“求二位好汉行行好,饶了我们的江大少爷吧!”说罢,一个劲磕头。王不凡知道小店夫妇的用意,厉声说:“按你的罪恶,应该当众劈了你,但念上苍有好生之德,特别是看在老板和老板娘如此为你求情的分上,姑且饶了你的狗命。倘若不思悔改,爷爷我要你家毁人亡,你信不信?”江雄真熊了,当着围观者的面磕头求饶。王不凡等人直到江雄领着打手们狼狈而逃,才登车离开小饭店。
回到大王村,武秋月对王不凡说:“汪子华可以出师了,他堪称文武全才。”王不凡说:“夫人说得对,只是想在他出师前,同他彻底谈一谈甄、贾两家的事,看看他的反应。倘他有维护贾家之意,我想再留他两年,对他采取补救教育,一定不能让他与甄家为敌!”
武秋月说:“我们看着汪子华长大的,这孩子宅心仁厚,勤奋上进,恩怨分明,侠肝义胆。我看他不会是非不分的。当然,甄、贾两家的事也应该向他摊牌了,这对他有好处。”
结果王不凡夫妇找他推心置腹谈了话,详详细细说了甄、贾两家仇杀的事。汪子华哭了,向王不凡夫妇说:“子华愚钝,但善恶能分清,是非能明辨。子华明白爷爷、奶奶的苦心,子华此生决不会为非作歹,为虎作伥。子华只会尽心尽力报答甄思李伯伯、赖伯母的大恩大德,只会尽心尽力报答王爷爷、武奶奶的大恩大德。子华今生今世定为化解甄、贾两家仇怨而不懈地努力。”
当晚,王不凡夫妇将整个家族男女老少聚在家里饮酒,为汪子华明日离开师门而饯行。这一夜,王铁、王钢同汪子华喝茶谈心,通宵达旦。
这一夜,王不凡夫妇也是在喝茶谈心中渡过。武秋月说:“老人们总是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会打洞。我原先很相信,现在想想也不尽然。汪子华的曾祖父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前清知府;爷爷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老财;父亲是罪恶累累,劣迹斑斑的恶少。可汪子华却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好青年。这不是老鼠养了一条龙吗?”
王不凡说:“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墨子说‘人之初,性本恶’。我看人之初无所谓善恶,人的善恶在于后天教育。受到好的教育,则成为善人;受到坏的教育,则成为恶人。王占山的爷爷和我的爷爷坚决主张杀十恶不赦的恶人,反对伤害恶人的父母、妻子、儿女、亲戚。对恶人的幼小的子女不仅不杀,而且竭力保护,丝毫也不歧视。这些思想做法,才真正体现了仁人、君子的风范、德操。我非常怀念这两位老人,决心把这两位老人的思想言行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本章完)
………………………………
第283章
“是的,是的,”武秋月说,“古人说‘入苍则苍,入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恶人的孩子放在好环境里,他就会变善;善人的孩子放在坏环境里,他就会变恶。这就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一个道理。由此看来,人之初,本性没有善恶之分,只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汪子华弄到大王村来学文、习武。而汪子华如今的表现也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是的,是的。所以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会打洞’的话是十足的谬论。就是这种谬论,导致了‘铲草除根’‘斩尽杀绝’念头的产生,古往今来,该上演了多少幕此类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悲剧啊!”王不凡忿忿地说。
东方泛出鱼肚白,木格窗子上的白纸已经透出亮色,王不凡夫妇谁也没提睡觉。
汪家滩这座蛟湖北岸的小渔村,不过四十户人家。一天,一队日本兵进村奸杀掳掠。一个戴着猪耳朵帽的日本兵追一只花公鸡,一头栽进大粪窖,在一米五左右深度的浓粪里被活活淹死。这名侵略者也真是死得其所。可日本少佐在集合时发现少了一名士兵,立即派两手提着鸡鹅鸭的兵士满村去找,在一口大粪窖粪面上发现了一双露出来的大皮鞋,拽上来后,是一具人屎、****、鸡屎、猪屎包裹的日本兵尸体。日军少佐下令屠杀了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口。
高城卧马山西麓小贾村,是个六十多户的山村。这个小贾村的人,祖辈原住在大甄村南边,他们不招谁也不惹谁,可晚清时期因贾府要扩建为庄园,而被大财主贾传礼撵到现今的小贾村。几十年来,小贾村人开荒种地,砍柴养羊,苦度日月。他们还是不招谁也不惹谁,可命运之神总是给他们施加灾难。
日寇占领高城不几天,一天中午,小贾村全村人正吃午饭,一队四十几个日本兵由卧马山西麓一片松树林里蹿出来,包围了小贾村,十几个日军进村牵牛羊,抓鸡鹅。一个矮胖的罗圈腿日兵端着刺刀进了一家堂屋,见一男一女一个小孩正趴在方桌上吃饭。他用刺刀逼三十来岁的女人进房,女人不从,他就用刺刀指向六七岁的小男孩。
女人流着泪进了房,他房门也不关就解衣要强奸那被逼得躺在床上的女人。那男人迅速将小男孩送进厨房里,摸了把菜刀,就快步跨进房,将骑在女人身上的日本兵的头连砍了十几刀。正在这时,又一名日本兵从门外进来,钻进了房,一见此情,大喊一声“八格牙鲁”,就用刺刀捅挥刀的男人,那男人一闪身,左手抓住枪管,右手挥刀向日本兵砍去,日本兵夺不下枪,又看刀迎面而来,他赶紧放开枪转身逃出门,并大声喊叫,那男人追上去又砍死了那个日兵,女人也追了出来,站在男人身边。闻声而来的两个日兵同时向那男人开枪,女人用身体护住男人,中弹倒下,男人将菜刀向日兵掷去,随着也倒在日军的枪弹下。
结果,全村男女老少被刺刀逼着集中到村东打谷场上,全丧生于日寇的轻机枪口下。直到日兵离开小贾村时,太阳已经大偏西了。周围村庄人跑进小贾村,只找到了那个躲在厨房柴禾堆里的小男孩,他是小贾村唯一幸存者。
一次,三个卖柴的中青年,进城楼门洞时,一爿伸长的柴尖碰了一个日兵的裤腿,就被两旁四个站岗的日兵用刺刀捅死了。
高城南街,一户忘了在门口插日本膏药旗,一家老人、孩子六口人全被巡城的日本兵枪杀了。
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一桩桩血案,令中国人悲哀;日本侵略者绘制的一幕幕惨景,使中国人愤怒。日本侵略者的兽行,告诉中国人民:头可断,血可流,要坚决抗击倭寇,决不能当亡国奴!
“七七事变”后两个多月,即九月二十五日,****、聂荣臻率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于晋东北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华北战场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寇的第一个大胜仗,共歼敌一千多名。
十月至十一月,国共两党军队配合在晋北进行忻口战役。八路军各部向日军侧后频频出击,截断敌后交通线,先后歼敌三千多人,并夜袭代县阳明堡日军飞机场,毁伤敌机二十四架。
民国二十七年(1938)四月,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三万多名日军的九路围攻,歼敌四千多人,收复十八座县城。
当国民党军队放弃高城逃之夭夭时,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却以高城南乡金岭山区为依托,在皖中一带展开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新四军第四支队奉命东进抗日。四月的一天,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在江家河口,伏击了日军一艘汽艇,歼敌二十五名,缴获一挺歪把子机枪和十五支三八大盖。
同年六月,新四军第四支队痛歼日军,使日寇少数人马不敢轻易下乡烧杀掳掠。
同年九月,新四军第四支队在漕镇一战大捷,打得日军一个小队成天龟缩于碉堡里。
这一切大大小小的胜利消息,告诉中国人:日寇不可战胜是屁话!它是不抵抗主义者编造出来的鬼话。这一切大大小小的胜利消息,大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大大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勇气。
高城北乡卧马山、青龙山、北大山一带的有志青年,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的抗日怒火,再也抑制不住了,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本章完)
………………………………
第284章
一天,李庄的李光耀、李先文两个青年要去高城看看市面,走完十里荒冈,刚上翻越卧马山的大路时,见到一个日本兵骑着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从卧马山顶直冲下来,那个神气简直不可一世。两个青年怒气顿生,各自拾了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待那匹马冲到他们面前时,两块石头同时飞出,那日兵“哎哟”一声一头栽了下来,那马冲出去十几丈又折转回来。光耀一脚踹向日兵的咽喉部,那昏迷的日兵立即气断身亡,魂归东洋。两人商量了一下,先文抓住马缰,光耀托起日兵尸体送上马背,之后,光耀扶着尸体,先文牵着马,穿过龙马峡,将日兵尸体拖到南冈松树林一个小坑里,用石块石子掩埋了起来。两青年怕日兵坠马的地方留有痕迹,光耀叫先文将马拉回李庄,自己去仔细查看了一下,将几点血迹用石片刮得干干净净,又折了松树枝将那里扫得不留一点石碴。然后飞跑回村,马文已命先文骑着日本马到大王村,王不凡命人将马送往龙村。
高城日军派出三个小队六十多人,骑马寻找那个失踪的传令兵及文件包。大路两旁的村庄搜索到十里左右,折腾了五六日。自此日军送文件改为三人乘摩托护送,不敢单人外出。
一天上午,六个日兵个个骑着高头大马直穿龙马峡,向山城方向狂奔而去。太阳离西山头只有丈把高时,那六个日兵路经刘家大洼时,忽然奔下大路,闯进村子。村庄里顿时人喊马叫,鸡飞狗跳,人们奔跑着,孩子哭喊着,村庄闹得沸反盈天。这六个日兵始初集中在一起抓鸡,高低不分离,渐渐胆子大了起来,把捉到的鸡捆在马鞍后面,派一个兵看着马,那五个日兵端着上了刺刀的长枪,分别进入老百姓家东张西望。
一个日兵闯进奚慕尧家院子,看到了正在绳索上收衣服的奚慕尧的小孙女儿奚莲,那日兵色胆包天,竟用刺刀逼着她脱衣服。十九岁的奚莲大怒,一闪身贴近日兵,双掌猛击日兵胸口,日兵一声闷哼仰面倒地,两脚蹬了几下就一命呜呼。奚莲的母亲梁英在房里闻声而出,赶紧关上院门,唤出奚莲父亲奚仰松将日兵尸体藏到院角落荒草堆里。奚仰松要梁英母女挎上镖囊,吩咐她俩一见日兵进院门就发鏢往死里打,不能让日兵开枪。
正在这时,奚莲哥哥奚柳和嫂子马小菱带着三岁的儿子奚飞由马村回来拍喊院门。奚莲开了院门,奚仰松惊问奚柳遇到日本鬼子没有?奚柳说,他们进村就将看马的日兵干掉了。他们正说着,七十岁的刘登峰跨进院子,紧皱着眉头对奚仰松说:“六匹马就应该是六个鬼子,打死了五个鬼子,还有一个鬼子不知是否溜了。若是溜了,我们们村上人得赶快向龙村跑。”奚仰松笑笑说:“不必了。”说着就扒开荒草堆,拖出日兵尸体。刘登峰大喜,一面叫奚柳将日兵尸体拖到村口,同十六个青年带上大铁锹,抬着六个日兵尸体到村南卧马山腰挖深坑埋掉,招呼他要在新土上面植上草皮,让人看不出来。一面又出去张罗六个青年,背上六支日兵枪支刺刀连夜骑马去龙村,将枪支、日本马交给了李小园。
第二天一亮,经龙马峡通往山城的路上,有四十多日本骑兵驰过,接着日军两百多步兵在沿路两旁村庄仔细搜索。幸亏刘登峰连夜掌灯领着人,将一堆马粪用粪瓢揣到远处粪窖的底部。又逐一检查了弄死日兵的人家,未留丝毫破绽。
住高城的日兵轻易不敢出动了,如若外出,至少十来个兵,而且没有一个单兵离队的。住山城的日本兵似乎没吃到什么苦头,胆子很大,常常下乡捉鸡、拖猪,****妇女,射杀老百姓。一天,十四个日本骑兵在一个小队长率领下去逛东庙集,在东庙集东西向直筒街上来回跑了两趟,就在集东头一排大柳树下将马拴了起来,派了两个日兵看守,其余十二个日兵去集中心仁和酒馆喝酒。中途,小队长派两个日兵去换两个看马的兵来吃喝。两个喝了三成酒的日兵一出酒馆就看到了两个挎篮子的青年女人向西走去。这两个色胆包天的日兵,相互对望了一眼,就尾随着那两个女人。
这两个青年女人是龙村人,一个叫王大凤,一个叫王小凤,双胞胎,十九岁,是王小木的孙女儿。这两个姑娘是女人的像貌,男人的性格,从小就弄枪舞棒,酷爱武术,喜欢同男青年比武。由于王小木的偏护,她俩的父母也奈何她俩不得,于是她俩也就十分胆大任性。她俩在村风、家风的影响下,都有一副侠义心肠,疾恶如仇,路见不平,定要仗义执言。自日本鬼子进犯皖中后,龙村在北大山东、南、西各个进山道口都加派了守望人员,村上也加派了巡逻人员,加强了防范措施,要求人们没有非办不可的事不要外出。姐妹俩听说日本鬼子烧杀淫掳,无恶不作,就时常暗地商量,一定要看看东洋鬼子是否长了三头六臂。
这一天早饭后,她俩在腰间系上镖囊,各挎一只竹篮,就直奔东庙集。见到十四个日本兵在街上纵马狂奔,如入无人之境,她俩就怒火万丈。发现两个日兵持枪看守马匹时,她俩就想动手宰了他俩,再去寻找那十几个日兵。
可大凤改了主意,主张先探好那十几个日兵的下落,再回来动手。小凤性急,大踏步朝日本战马走去,未等日本兵有反应,就“刷刷”两镖击中了两个日兵的咽喉。小凤想捞取枪支、夺马时,大凤抓住了她,要她俩一定先去探好那十几个日兵下落再说。当她俩走到东庙酒馆门口时,正碰上那两个出来的日兵。她俩不慌不忙走出街西头,就加快脚步直向东山口走去。那两个日兵跑步追了上去,并哇哇大叫。她俩故意装做十分害怕的样子站了下来。那两个日兵跑到她俩身边就扔了长枪,向她俩扑过去。
(本章完)
………………………………
第285章
大凤、小凤未等他俩近身,就各伸手制住一个,再用大背包摔倒了他俩,又各伸右脚踹断了那两个日兵的喉头。
她俩各取一支带刺刀的长枪,摘下他俩的子弹带,飞奔到东庙集东头马匹处,各骑上一匹战马,向街心酒馆奔去,又遇上一个从酒馆出来的日兵。那日兵刚要举枪,小凤一镖结果了他,接着姐妹俩跳下马,跨进酒馆,同时向围桌喝酒的日兵开枪,撂倒四五个日兵后,即跑出酒馆纵身上了马背,打马向西奔去。这时街上空无一人,剩下的四个日兵追出酒馆,只见两个女人骑马奔出街西头,他们跑步追出街西,两骑马已接近北大山东山口,他们胡乱打了几枪,就回到拴马处,急急将小队长在内八具尸体各綁上一匹战马,向山城奔去。
第二天十点多钟,山城出动了一百多日兵,到东庙集时,街上没了摆摊子的,也无人走动,家家店门都紧闭着。砸开东庙酒馆大门,老板战战惊惊走了出来,一个日军军官哇里哇啦说了几句,日军翻译对他说,少佐问你昨天那两个女人是什么的干活,住在哪里。老板搬出了昨夜王雁教他的话,说昨天杀太君的两个女人可能是共产党的游击队;说游击队神出鬼没,来去如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谁也摸不清他们的行踪,听酒客们传说,游击队有几万人,一般驻扎在北大山里面;说游击队能在树头上跑,草尖上飞,一天能走二百里山地,曾经有两个游击队员就制服了二百多凶恶的土匪。
日军少佐听了翻译的话后,脸色变得铁青,骂了一句八格牙鲁,说马虎子(共产党游击队)的大大的坏!说着,立马带队向北大山走去,他们在北大山入口处的山头上架上重机枪,少佐拿望远镜仔细看了一会,见那山峰林立,岭岭相连,重重叠叠,无边无际,他怕中游击队埋伏,指挥兵士们打了十几发迫及炮弹,扫了一阵重机枪,就带队回了山城。自此,短腿子倭寇始终没有跨进北大山一步。而这一带的日军关于马虎子的事却传开了,个个都怕碰到马虎子。
再说,王大凤、王小凤回到龙村向王小木、李小园、王占山一说,王小木狠狠批评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