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族第一帝-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做的已经够多了,若是连收场都需要他来协助,那么他就真的是高看帝君了。
………………………………

第十九章 帝心难测

    太和殿内,跪着的百官,站着的郭司空派系官员,都一个个的沉默低头,等待着帝君的旨意。

    良久后,苏辰才淡淡开口,打破了太和殿内的沉默气氛:“郭司空先前所言极是,朕心悲痛欲绝。”

    “朕无时无刻,不想着为大夏皇朝谋划,朕不奢求成为举世明君,但也励精图治!朕登基以来,无一日不如履薄冰,但在尔等逆臣眼中,却没有朕!”

    “三公大臣,在你们眼中,就如此重要吗?”

    苏辰的声音冰冷,淡淡道:“既然尔等如此敬仰司徒、司马两位大公,那朕便成人之美!”

    “传朕旨意,百官请命之事着实荒诞,参与此事之官员,在家闭门思过三天!若有人违反旨意,随意出府,暗中勾结,斩!”

    苏辰的口气极为果断,随后摆了摆手:“你们,退下吧。”

    帝君的意思很明显,你们的大公都已经被朕撸下来了,你们还想反抗?

    大公丢了乌纱帽,你们也跟着一起闭门思过去!

    然而,郭司空派系的官员们听到帝君的话后,纷纷难掩失望之色。

    从先皇时代开始,好不容易帝权在朝堂斗争中胜利了一次,怎么帝君就这么容易放过联名请命的百官们呢?

    这可是十万年来出现的第三次百官请命啊,不久后定然会成为举国议论的大事!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让百官们闭关思过三天就完事了?

    根本不痛不痒嘛!

    帝君啊,您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罢免一批百官,杀掉一批官员,再提拔我们郭司空派系的人吗?

    要知道,我们刚才可是明确的表面态度,坚决的支持帝君您啊!

    大多数的官员十分不解,包括跪着在地上的南巡朝等人,他们也纷纷面露疑惑,有人更是喜不自禁。

    做出这样的事情,帝君居然只是小惩大诫?

    整个朝堂,唯独郭司空微微讶然,忍不住抬起头来,再偷偷看了一眼帝君。

    他真想不到,在这个时候,陛下还能忍住怒火,理智处理这件事情。。。。。。

    虽说杀掉百官、罢免百官、或者是趁机来一场朝堂大清洗很容易,但这样做的话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

    毕竟这群百官,都是大夏皇朝的中央官员!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官员啊!

    如果直接来一场官员大清洗,那么去哪里找那么多足够优秀的新官员来填补空缺?新任官员是否才干足够?是否熟悉政务?最重要的是新官员是否有足够的资历、声望、担当要职?!

    如果是大量提拔郭司空派系的官员,那么郭司空会不会趁机做大,直接一人独掌朝政!

    这一切的细节,都是需要陛下去考虑的。

    大夏皇朝可不是其他种族帝国一样那么简简单单,有时候有才干的人未必能身居高位。

    想要进入朝堂核心权利阶层,运气、实力、声望、人脉缺一不可!

    陛下目前手中无大权,更无兵权,又登基不久,若是怒火之下做出大清洗的举动,恐怕后续的局势更不利于陛下。

    “我,还是低估了陛下啊。”

    郭司空在心中感叹。

    他原以为,苏辰能做到的最好地步,就是大肆肃清朝堂,杀一批、提拔一批、再招安一批;郭司空刚才还在心里琢磨着,想着如果苏辰真的这么做,他该怎么帮着苏辰处理后续的麻烦事儿。

    比如士族反扑、帝都动乱、官员缺少、朝堂处理大小事务的效率下降等等。。。。。。

    结果郭司空没想到,陛下当真是稳!

    简直太稳了!

    陛下硬是忍下这口气,妥善处理,根本没有伤及百官的根源,也没有动他们。

    这是隐忍不发啊。

    只是静静注视着你,却不吼叫的老虎,才最可怕。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它会什么时候发起致命一击!

    苏辰十分清楚其中的关节所在。

    大夏朝堂,这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不可轻易斩断,至少现在的苏辰还不行,只能徐徐图之,尽力加快掌控整个朝堂大权的步伐。

    让百官闭门思过,既是惩罚,保全了帝皇威严;也是施恩,让百官心中松口气,死里逃生之后必然对苏辰心怀感激。

    这是人的本性。

    哪怕这一百多个官员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因为此事对苏辰心怀感激、或者是痛恨司徒、司马拉他们出来做探路的棋子,那么苏辰就是真正的赢了!

    这一次的百官请命,会让这群官员深刻的知道,他们哪怕拧成一股绳,也依然不是大夏权利高层的正统,正统永远是帝君!

    帝君把握着他们的乌纱帽和生死大权,只要给帝君一个足够的借口,杀他们不过翻手之间!

    历来只有臣子成功迷惑帝君,从未有过臣子成功逼迫帝君,除非是三公和司龙联手,掌握兵权,才能大概率的成功造反!

    苏辰不是不动百官,只是他需要一点缓冲的时间,再不济他也需要几天时间来召唤合格的神魔文武大臣吧?

    如果现在就直接杀掉或者罢免这群官员,对于整个朝堂的冲击是巨大的,所导致的后续不良影响也是苏辰不愿意见到的。

    为君者,需要把控全局,而非只看眼前的点滴利益。

    “陛下。。。。。臣。。。。。。”

    有跪着的百官感激不尽,想要开口谢恩。

    “来人,全部赶出去。”

    苏辰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语气冷漠。

    理智处理此事,不代表苏辰心中没有怒火,身为大夏帝君,被臣子们联手冲击朝堂,这是对帝君的不尊重!

    “哗啦啦!”

    一群御林军侍卫冲了进来,抓住这群大臣,动作粗暴,直接架起来拖出太和殿。

    “陛下!臣愚昧啊!妄听小人之言,险些误了大夏国运!多谢陛下不杀之恩啊!”

    那先前被苏辰打断话语的臣子,扯开嗓子大喊,声音颤抖,满怀感激。

    死里逃生的感觉,是寻常文官很难感受到的,这会极大程度的让人心境失守。

    这一声大喊,让无数官员转过头,看着那人。

    只见他被御林军架着,两条腿拖在地上,整个人却不断激动的大喊:“谢陛下开恩!谢陛下开恩!!”

    “谢陛下。”

    南巡朝低头,低声开口。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他此刻确实对苏辰心生感激和敬佩。

    帝君的肚量,非常人能比!

    帝君知首罪,重百官,而我们却。。。。。。

    惭愧啊!

    南巡朝在心中叹息,他到这个时候才深刻认识到,帝君根本就不像司徒、司马两位大人说的那般不堪。

    “谢陛下开恩!”

    “臣已知错!谢陛下!”

    “陛下明鉴!谢陛下!”

    。。。。。。

    此起彼伏的谢恩的声音响起,被拖走的百官们逐渐消失在太和殿内,却留下了一声又一声的大喊。

    这。。。。。。

    百官纷纷面色古怪,按照正常情况,你们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哭诉悲泣,大喊冤枉吗?

    怎么一个个,都开始谢恩了!

    也对,毕竟百官请命要是失败了,可是彻底得罪陛下的事情。

    这群官员抱着必死的心态来反抗,来维护以司徒、司马为首的权利集团的利益,可如今请命失败后陛下只是小惩大诫。

    在这种情况下,这群官员大都会心生感激。

    郭司空也是苦笑不已,陛下就是陛下,他每一步的算计里,都不是从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好了,烦人的苍蝇都走了,继续开早朝。”

    苏辰淡淡摆手,声音平静。

    太和殿上的官员浑身一震,心中暗道:正戏来了。

    帝君是会因为百官请命之事顺势收回一部分帝权,还是继续隐忍不发?

    帝君会怎么做?

    无人猜的透,在场的官员包括郭司空在内,此刻都已经看不透苏辰了。

    此时正在太和殿内外的南巡朝,也猜不透帝君所想。

    御林军直接把他们赶出了太和殿,就再无动作,只是赶紧回府,莫要违抗陛下的旨意。

    南巡朝此时正感叹着大难不死,突然心有所感,看到了身处在百官中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正是先前在太和殿上,口出狂言,让整个百官请命功亏一篑的愚蠢官员!

    对了!

    他怎么在这里?

    他说了那般大逆不道的话,按照当时郭司空和陛下的怒意,他怎么可能平安无事呢!

    即便不是当场处死,起码也是丢了乌纱帽的下场啊,为何陛下没有单独惩罚他?

    南巡朝眉头一皱,察觉不对。

    那官员似乎感受到了南巡朝的目光,转过头来,对着南巡朝微微一笑。

    随后他扫袖整理仪态,大步向前,姿态潇洒,丝毫没有惶恐颓糜的样子。

    “原来如此。。。。。。你,是郭司空的人,是陛下的人!”

    南巡朝微眯着眼睛,喃喃自语,浑身一颤,心中震撼。

    他到这个时候,才醒悟过来,背后冷汗如雨下。

    对啊,能入太和殿的官员哪一个不是老狐狸,怎么可能在朝堂上说出那么大逆不道的话呢?这不是明摆着自己找死吗!

    唯一的解释,此人就是郭司空的人!

    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将百官请命之事,彻底倾覆!

    司徒、司马两位大人自以为掌控全局,利用百官请命突袭,却不料陛下和郭司空早有准备,见招拆招,将百官的浩大声势一击而溃!

    原本按照郭司空一人的才华和声望,就已经需要司徒、司马两位大人联手对付了。

    如今又多了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陛下,还有牢牢站在陛下身后的司龙将军,司徒、司马两位大人还有胜算吗?

    很显然,以后的朝堂风向必定会大转向!

    自己,恐怕要准备好后路了,能否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政治漩涡里生存下去,就全看各人自己的本事了。

    南巡朝轻叹,谢绝了几名官员同回府邸的请求,独自一人离开皇宫,背景显得落寞寂寥。
………………………………

第二十章 陛下,老臣觉得他很不错

    太和殿内。

    苏辰的声音十分响亮,清晰的回荡在太和殿内。

    “朕以为,当今大夏皇朝内忧外患,当兴兵壮武,保家国社稷之安!”

    “故而,朕御赐封号:大夏铁军!于帝都内十二万新军编制;朕为九皇子之时,府内有些许幕僚,才干德行,不弱大臣。”

    “此四人,赵云为前校尉、统三万人!白起为后校尉,统三万人!李元霸为左校尉、统三万人!雷震子为右校尉,统三万人!”

    “司易为军中祭酒,协助四位校尉管理新军!”

    苏辰的声音沉稳,极为果断。

    这不是与大臣商议,而是苏辰单方面的通知朝中大臣们。

    新军的事宜,朕要亲自决断!

    这并非苏辰刚愎自用,而是朝中实在没有值得他商议的大臣,哪怕郭司空才能过人,苏辰也信不过他。

    而商鞅的话,苏辰还未早到合适的机会来提拔他,只能暂时让他充当自己的中书令(拟定圣旨的文官)。

    满朝大臣,苏辰目前只能相信自己,新军的组建和编制,一应调度,他会亲自监督,无人可以插手!

    这件事情,在昨日就有圣旨通告帝都,各大臣早已知晓。

    虽然赵云等四人名不见传,但他们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反抗陛下。

    无非是十二万新军,就算训练等当,战斗力也未必能比得上司家军,甚至未必比御林军强悍,大夏皇朝最强大的军队始终是司家军。

    这是所有大臣心中的想法,没必要为了一支新军来得罪强势的帝君。

    然而,帝君的下一句话,却让百官纷纷色变。

    “新军编制,固然重要,然朝堂之上三公位亦不可或缺,司徒、司马两位大臣已年迈不堪繁重政务处理,朕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故此,三公职务暂由郭司空一人统管,暂领大夏军机军政大司马、民事税赋大司徒、吏事水土大司空!”

    苏辰的声音淡然,声音虽轻,却如雷霆之音,震撼朝堂。

    百官纷纷震撼,面面相觑,不少人都看向彼此。

    太和殿之上,一片小声喧哗的声音。

    “三公之位,竟共聚一身!”

    “三公总领六部。。。。。。这么算来,郭司空就是陛下之下的第一人?”

    “这。。。。。。不可思议。”

    “陛下隆恩啊,这是天大的圣恩!”

    。。。。。。

    饶是这些官员心境修为出色,也忍不住面色骇然,从古至今,从未有过三公职务聚于一人之身的事情发生过。

    十万年来,哪怕是再昏庸的大夏帝君也清楚最基本的制衡之道,三公本就是互相制约。

    今日,帝君居然让郭司空一个人掌控三公职务。

    哪怕只是暂时的,可谁又知道哪天这个暂时统管,不会变成正式的呢?

    毕竟,帝心难测啊。

    这难道就是郭司空站队后的恩赐吗?

    真是。。。。。。圣恩隆隆啊!

    “怎么?爱卿们觉得不妥?”

    苏辰挑了挑眉头,淡淡笑道。

    “不不不。”

    一名官员连忙出列,拱手跪下,恭敬说道:“陛下明鉴,慧眼识人,放眼大夏皇朝,如今只有郭司空有这样的人脉、资质、才干能领三公职务。”

    “臣等,并无异议!”

    大臣们纷纷跪下,声音整齐,充满了兴奋。

    不错,他们很兴奋。

    朝堂下现在留下来的就是郭司空派系的人,如今郭司空深受圣恩;如此一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怎么着也能喝点汤啊!

    比起这些官员的兴奋来说,郭司空确实心中一惊,苦笑摇头。

    陛下昨夜竟没开玩笑,他真的要我来统管三公职务。

    这是捧杀?还是重用?

    大夏皇朝三公派系互相争斗几十年,连遥远的兽人帝国都有所耳闻,陛下怎么可能不知道?

    如今整个朝堂就剩下我这一派系官员,陛下如此做就不怕我。。。。。。做摄政王吗?

    陛下总不可能这么傻,这么大的隐患,他都看不到吗?

    郭司空想到这里,忽然出了一身冷汗,他总觉得这里面有坑,连忙出列跪下:“臣深知自身才干不佳,怕是要辜负陛下一番厚爱,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选他人。”

    “怎么?如今奸臣当道!八王乱国!大夏国难当头,爱卿也不肯帮朕?”

    苏辰声音一沉,语气变得极为不悦,淡淡道:“你若是再无资格,朕还能找谁去!”

    苏辰的语气格外不满,在百官听起来,帝君是真的很倚重郭司空啊!

    这是什么?

    这就是简在帝心啊!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帝君如此倚重郭司空,只要国难时期度过了,郭司空必定权势滔天,是大夏皇朝真正的第二人!

    “不!陛下言重了。”

    郭司空叹息,跪着,不敢抬头,连忙解释道:“越是国难危急时刻,方才是人才辈出之际,方才是展露我大夏皇朝十万年之底蕴的时刻!”

    “大夏皇朝悠久传承,十万年来,多少人杰英雄层出不穷,挽皇朝之将倾!”

    “老臣年岁已大,虽有助君之心,却力不从心,臣不敢以己身之罪,误了家国大事!”

    “老臣恳请陛下,再选良才,朕愿意与新的两位大公,联手治国,鞠躬尽瘁,协助帝君荡涤国难!”

    郭司空坚决到了极点,这个老狐狸,绝对不入苏辰的坑。

    老夫就做司空,另外两个大公位置,谁爱要谁要,反正老夫不要!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陛下如此做,绝对不是想要重用我,绝对是另有打算!

    郭司空现在是看明白了,任何小看苏辰的人,下场都不太好,他不想步陈司徒、王司马的后尘。

    “你。。。。。你这混账东西!”

    苏辰“噌”的起身,从龙椅上站起来,大步向前,走到汉白玉台阶面前,声音格外的阴沉:“你信不信,朕让你连司空都做不了!”

    “老臣信,若是陛下欲罚,为人臣子,自当谢恩。”

    郭司空抬起头来,再深深一拜:“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只愿为陛下鞍前马后,为我大夏皇朝之兴起赴汤蹈火!但老臣绝不会强撑揽权,三公职务,老臣不敢当,也不能当!”

    “你敢抗旨不尊!”

    苏辰大怒。

    “老臣一心为大夏着想,非是抗旨不尊,此乃谏言。”

    郭司空语气十分坚定。

    “不如这样,你先暂领一个月的三公职务,朕再另选良才;朕也知道,郭爱卿年纪大了,心力未免有些不足。。。。。。”

    “陛下,万万不可!一月时间,风云变化,在如今时刻,臣不敢妄言说能以一己之力处理三公政务,老臣恳请陛下,另选良才!”

    “你连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肯帮朕吗!你这懒货!”

    苏辰怒急,当朝呵斥。

    百官们纷纷哑口无言,面色呆滞。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君臣两人,一个非要给三公官职,一个死活都不要。

    这可是三公职务啊!

    六部之上,帝君之下!

    每一个大公位置,都是位极人臣,如果说有比大公更强盛的权势,那就是三公聚于一身!如今更进一步的机会摆在眼前,郭司空居然死活都不要?

    这太不可思议了。

    至少极少数的官员及时醒悟过来,郭司空这是怕。。。。。。怕权势过胜,招来杀身之祸!

    到时候就不是陛下想不想杀他的问题了,而是非杀不可!

    而且,到时候的郭司空,为保性命,必定也会搅乱朝堂,搞不好会掀起反旗!

    纵观大夏十万年历史,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位极人臣是好事,但凡事也要有个度。

    “哼,想要抗旨?也行,你给朕举荐一人,否则。。。。。。商鞅!”

    “奴在。”

    商鞅一直站在离捻子身后,身前摆放着一个小桌子,执笔,随时书写圣旨。

    他还未有官职,不能自称臣,只能自称奴。

    “圣旨拟好了吗?”

    “回陛下,郭司空暂领三公的圣旨,已经拟定好了。”

    苏辰的眼神,落在了郭司空的身上。

    百官面面相觑,彼此无言以对。。。。。。

    瞧瞧看,什么叫你想抗旨也行?!

    这陛下也太倚重郭司空了,怕是连司龙都没有这样的福泽吧!

    哪个大臣敢抗旨不尊!

    但郭司空就敢,他都在太和殿,直接和陛下商量起来,这太受宠了。

    不少官员羡慕的看向跪着的郭司空,却不知道他此时心中的紧张。

    陛下越是表现的倚重他,他越是有危机感。

    连手握重兵、一手将他捧到帝君位置上的从龙之臣都未有这份恩宠,他一个曾经与司徒、司马一起把控朝政大权的司空,怎么吃得消这份圣恩?

    老臣惶恐啊!

    在这个时候,郭司空眼神突然落在了商鞅的身上,他再看陛下的表情,虽然陛下玉冠珠帘遮面,但郭司空却清晰的感受到了陛下的眼神。

    十分的平静,陛下看向他的眼神,绝对没有恩宠和欣赏!只有近乎冷漠的平静!

    郭司空浑身一颤,福至心灵,连忙跪下,大喊道:“陛下,臣愿为陛下举荐一人!担任司徒一职!”

    “哦,何人能这样的福气,能担任郭爱卿亲自举荐?说来听听。”

    苏辰笑了。

    这老头懂事,没白费朕一番口水。

    直到这个时候,郭司空才发现帝君看向自己的眼神,多了一丝赞赏。

    果然如此!

    “陛下,老臣觉得他很不错!有三公之才!”

    郭司空叩首,直起身,指着汉白玉阶梯之上。

    那个方向,不是陛下的身后吗?

    百官一愣,纷纷顺着郭司空的指头看过去,是老太监离捻子?

    不,不可能,太监怎么可能担任司徒一职呢?

    是。。。。。

    是那个中书令!
………………………………

第二十一章 陛下,您还有幕僚吗?

    这个中书令叫什么来着?

    商鞅?

    以前没见过这号人啊。

    太和殿之上,百官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个名不见传的中书令,能有资格坐上司徒的位置?这简直就是扯淡啊!

    很显然,这个商鞅来历神秘,大家从未见过此人,不过此人能坐上中书令的位置,必然有过人之处。

    自古以来,能坐上中书令位置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帝君的心腹。

    “你这老头儿,真是荒唐,你不想兼任司徒、司马就算了,居然还想把朕的中书令给拖下水!”

    苏辰笑骂道。

    百官也是纷纷点头,赞同帝君的话。

    郭司空当真是昏了头,为了推脱圣旨,居然举荐陛下身边的中书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