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塞北王朝金-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命权永兴军路经略使吴玠收复长安;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收复麟州、延州。
你还别说,老张运气还是比较华丽丽的,初战就告捷。
胜利是好事,可怕的是张浚膨胀了,觉得自己是个发猫的老虎。
完颜娄室也不知道张浚几斤几两,面对人数上有优势的宋军,他上书要增加兵力。
金国的主要战场还在江淮战线,所以金没有给完颜娄室增兵,反而说完颜娄室消极怠工。
娄室很郁闷,不过没郁闷多久,金国朝廷终于醒悟了,知道张浚到了陕西是搞大动作。
既然宋军把战争的重心移向了陕西,那咱们也去得了,一战将宋朝打趴下,就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金廷命令完颜宗辅进入陕西主持金军在陕西的军务,并率精骑二万由洛阳驰援陕西。
不过完颜娄室病了,这对金国是个致命的打击。
张浚得知金军主力入陕,认为决战时机已到,遂以熙河路经略使刘锡为都统制,率泾原路经略使刘锜、秦凤路经略使孙渥,及赵哲、吴玠等五路大军,步、骑十八万人,号称四十万,向地处关中平原的耀州(今陕西耀县)富平地区集结,并亲自坐镇邠州(今陕西彬县)督战。
张浚是糊涂呀,你以步兵在平原上打骑兵,你这是明显的扯淡,然而已取得过小胜的张浚却自以为得计。
并非没有明白人,被贬的曲端就捎话给张浚说,这么干不行。
王彦也说:现在陕西兵将,上下之情皆末相通,如果打了败仗,会导致五路丢失。不如屯兵利、阆、兴、洋四州,坚守阵地。
张浚当初离开行在的时候和皇帝吹过牛皮的,说:“为臣我前驱清道,专等陛下即刻回驾中原”,并相约与高宗在汴京上元节时举行酒会,君臣共庆。
当时退朝后,岳飞就问张浚说:相公,您把恢复大计算得如此之速,不是在说梦话吧!张俊闻言十分不快。
不管高不高兴,他这牛皮吹出去了,如果不能兑现,那不是欺君吗?所以曲端、王彦、岳飞的话自然会被置于一边。
九月,刘锡率五路宋军进抵富平。
(本章完)
………………………………
第175章 175富平之战(二)
完颜宗辅率金军进至富平东下部县。
两军相距八十余里。
宋军以一片芦苇丛生的沼泽作为屏障,诸路运送辎重的乡民,则在宋营外围设寨。
这一片芦苇就是张浚的制胜法宝,他认为金国骑兵过这段芦苇区的话一定会被陷入淤泥,到时候就成了活靶子。
宋军部署既定,诸将建议应乘娄室尚未赶到,金军未能合兵之机,各个击破,先行攻击完颜宗弼军。
这个建议是很不错的,如果按照这条计策,宋军获胜的概率是很大的。
然而,张浚自恃兵众势雄,稳操胜券,执意致书金军约日会战。
战书这种东西太不靠谱了,因为太君子了,战争连人都杀了,你玩什么君子风度啊。孙子兵法怎么说的?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完颜宗辅接到战书后,根本不与理会,也不作答复,就拖延时间,他在等娄室的到来。
娄室率军驰抵富平后,亲自登山观察宋军阵势。
这一看娄室就笑了,宋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却壁垒不固、破绽很多、极易攻破啊。
约定日期到了,金军仍旧坚壁不出。
张浚傻乎乎的认为金军怯战,更加骄傲轻敌。甚至以妇人巾帼之服送与金军主帅,以讥其怯懦。
大哥你当你是诸葛亮了吗?宗辅也不司马懿啊!
这还不算,张浚告示全军,能生擒完颜娄室者,授节度使并赏银、绢各以万计。
完颜娄室则针锋相对,张榜告其部下,有能活捉张浚者,奖驴一头,布一匹。
你这不搞笑吗?张浚打仗只有艺术,忘记了血腥。
临战之前,都统制刘锡召集诸将商议进兵之策。
吴玠建议说:宋军所处地势不利,应移据高地,以遏制金军骑兵。
刘锡和其他将领却认为,我众彼寡,又前阻苇泽,金骑难以驰骋,故未予采纳。
为了恫吓金军,刘锡又诈立曲端的军旗以张声势,却被完颜娄室轻易识破。
这一招更傻,曲端并没有和金国发生大的战争,他不足以吓到金国,更何况人金国知道曲端已经被贬了。
这个时候要把李彦仙给弄出来,这才真能下完颜娄室一跳。
二十四日,刘锡先派遣千把来人,向金军发起试探性攻击,完颜娄室据险设伏,前后夹击,将宋军斩杀殆尽。
中午,金军以骁将乌鲁折合率三千精骑,以土囊在苇泽中垫出一条通路,突袭宋军外围乡民小寨。
乡民逃入宋营,引起诸军惊乱。
宗辅乘势以娄室军为右翼,以宗弼军为左翼发起进攻。
宋军仓促迎战,失去统一指挥,五路军马各自为战。
刘锡之弟刘锜率泾原路宋军,迎击完颜宗弼左翼军,并将金军包围。
金将赤盏晖所率精骑陷入泥泞难以驰骋,被斩杀甚众。
勇将韩常被流矢射伤一目,仍奋力苦战,与宗弼破围而出,被迫退却。
娄室见势危急,虽身有疾病,却奋不顾身率右翼军猛扑环庆路赵哲军。
娄室先士卒,督师力战,部将蒲察胡盏、夹谷吾里补摧锋陷阵,拚力厮杀,使军势复振。
由于诸路宋军互不应援,赵哲孤军不敌,形式危机之后,竟临阵擅离,部众见老大跑了,也是争相逃遁。
环庆路将领慕容洮叛投西夏,泾原路将领张中彦、李彦琦叛降金军。
黄昏时分,宋军大溃,退往邡州,所带辎重大都遗弃。
金军乘胜而进,关陕失陷。
此战史称“富平之战。”
在邠州督战的张浚闻败,忙退保秦州,召宋将赵哲斩之,又逮捕刘锡流放合州,自己“上书待罪”。
张浚身边只有千余名亲兵随从,幸亏参军刘子羽单骑至秦州,招抚诸路败逃宋将,“悉以其众来会,凡十余万人,军势复振。”
这事宋金之间一次大规模会战。
大宋并非没有机会胜金兵,然而张浚终究只是一个文人,其才华不足以指挥这场战斗。
面对金国那些百战名将,张浚竟然可以轻视对方,他对战争的认识太不成熟了,落败在情理之中。
在金国方面来,对各种战场变化能及时做出调整,并集中兵力一举获胜。
这一仗金国打的荡气回肠,宋朝则消化不良了。
富平之战后,高宗皇帝再也提不起北伐的兴趣了,第一、宋朝再也无法一次集结进三十万军队,第二、在他心理开始鄙视吆五喝六的主战派了。
这是一场分水岭之战,若大宋获胜,陕西各地均可以收复,金兵甚至会主动退出所占领的宋地,毕竟金国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看前面的内容,可以知道这么一个事实,高宗皇帝虽然一路难逃,但对于主战派还是高看一眼的,只是没有歧视主战派。
从此以后,高宗皇帝再也不提北伐了。
张浚也明白了,不是路不平,而是你不行,又想起了曲端的话。
富平之战中泾原军最为英勇,大军退却之后,又是最先集结起来部队,这都是曲端训练有方结果。张浚再次起复曲端为左武大夫,居住兴州。
天会九年宋绍兴元年。
正月十一日,金军进犯秦州,被吴玠击退。
十二日,金兵攻打西宁州,西宁州守臣投降。
十三日,蒲察鹘拔鲁、完颜忒里在白马湖被张万敌击败。
十五日,任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立爱为侍中,知枢密院张忠嗣为宣政殿大学士、知三司使事。
时立爱以汉人在金国据相位,自然有一些国人不同凡响之处。究竟是人工智能,还是天然傻b,容在下详细禀告。
时立爱是辽国人,字昌寿,涿州新城人。
他的父亲时承谦,因财产丰实而闻名乡里,一遇荒年时承谦就开仓济贫,并把以往向他借贷的人的契约撕毁免去债务。
这个太靠谱了,一般富人往往都会别人挨饿的时候,吃肉还使劲bia ji嘴的人。
也比银行靠谱多了,你要欠银行几万或者几十万,银行能逼死你。当然了你要欠银行几亿乃至上十亿的话,你逼死银行……这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道理。
………………………………
第176章 176大汉奸时立爱
辽大康九年(1083),时立爱中进士第,调任泰州幕官。父亲时承谦去世时,行孝服丧,期满后,调任同知春州事。
不到一年,就升迁为云内县令,再被任命为文德令,不久被枢密院选为史房副都承旨,转都承旨。
后官至御史中丞之职,据说在职期间,能够刚正敢言,不顺从权贵。
这个人和秦桧一样,开始光芒万丈,后来就猪狗不如了。
后后又被提升为为燕京副留守,此间其母去世去官守丧,服丧期满官复原职,后来升做辽国兴军节度使,兼汉军都统。
这个官升的也算是很快了,可是老时心思很活络,并没有“士为知己死”的打算,生活和生命都不是一锤子买卖。
完颜阿骨打平定了燕京以后,让平州人韩询持诏招安平州。
当时奚王萧干就在卢龙岭,为了防止萧干来干自己,时立爱没立即去拜见韩询,但是为了不落于人后,就先派人上书给完颜阿骨打说:“民情愚执,不即顺从,愿降宽恩,以慰反侧。”
没人给你台阶下,那就自己搬把椅子,机会真的更愿意把自己留给脸皮厚的人,老时的脸皮真是够厚的。
老时的戏精表现,让阿骨打很高兴,于是下诏说:“朕亲巡西土,底定全燕,号令所加,城邑皆下。爰嘉忠款,特示优恩,应在彼大小官员可皆充旧职,诸囚禁配隶并从释免。”
对完颜阿骨打来说,话是一口气,屁也是一口,有区别吗?需要区别吗?
萧干驻军在村落里,已降的蓟州再次叛乱,并把实际情况带来回来,说:“金人所下城邑,始则存抚,后则俘掠。”
这脸打的是啪啪的响啊,金国就是这么一个货,不会因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而产生任何改变。
对时立爱来说,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别让人踩在头上就好。
不让别人踩在头上有两个办法,其一,是自己足够强大,可平定足够弱小,这个不靠谱,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弱笑。其二,是自己变成一坨屎。
老时在鸡冻万分,欣喜若狂的心情中,决定自己变成一坨屎,上奏章说:“乞下明诏,遣官分行郡邑,宣谕德义。他日兵临于宋,顺则抚之,逆则讨之,兵不劳而天下定矣。”
你贱或者不贱,汉奸就在那里,不忠不义。这才什么时候,您老就给新主子盘算着打宋朝了?
阿骨打看到时立爱的奏章,虎躯一震,菊花一紧,花枝乱颤。这简直就是诸葛武侯的隆中对,真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我的前程啊。
随即下诏给时立爱说:“卿始率吏民归附,复条利害,悉合朕意,嘉叹不忘。山西部族缘辽主未获,恐阴相连结,故迁处于岭东。西京人民既无异望,皆按堵如故。或有将卒贪悍,冒犯纪律,辄掠降人者。已谕诸部及军帅,约束兵士,秋毫有犯,必刑无赦。今遣斡罗阿里等为卿副贰,以抚斯民,其告谕所部,使知朕意。
这话的大意是:你最初率官吏百姓归附于我,现在又上奏章写出利害,都合我意,嘉奖不能忘。山西部族因为辽国君主没有被俘获,恐怕暗中与他有来往,所以迁到岭东居住。西京人民已经没有了叛乱的愿望,都像过去一样生活。也许有的将士贪婪蛮横,冒犯纪律,掠夺投降的人。我已下诏告谕各部及军中统帅,约束士兵,秋毫有犯者,必斩无赦。现在派斡罗,阿里等做你的副官,用来安抚百姓。你告诉所领各部,让他们知道我的意思。”
完颜阿骨打回眸一笑,迷得时立爱神魂颠倒,但是精神层面的慰藉,却让老时在现实中显得更尴尬。
后来,完颜阿骨打把平州改为南京,用张觉做留守,于是时立爱则被“净身出户”。
老时本以为自己的狼心狗肺,足以喂饱阿骨打了,没想到回眸一笑,不是深情一望,只是出于礼貌。人家早已经把平州城的小爱爱给忘了。
张觉因为燕京人东迁,大多数怨恨,而叛逃到宋朝,结果被各种天马流星拳给打成浮云了。张觉的故事我们前面说过了。
时立爱离开平州回到乡里,阿骨打把燕、蓟给宋朝,新城也纳入宋朝版图。我们也知道,这是宋朝挨打的前奏。
在这前奏中,宋朝多次下诏召时立爱入朝做官,而时立爱明白论武功的话,宋朝就是把吃奶劲都使出来,也没法和金国掰手腕子,挨揍是迟早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和金国结了善缘,虽然暂时被金国遗忘,只要自己坚持住“原则”,那天金国对宋朝动武,还得用自己。
为了向金国表示忠心,老时告诫宗族人不得做宋朝的官。不管是怎样的猪模狗样,我只一心给你做对象,这就是“顽固”的老时啊。
完颜宗望再次夺取燕山时,时立爱那个激动啊,也不知道完颜宗望带没带套,就冲入了大帐拜见。
宗望比完颜阿骨打要儿女情长的多,立即授时立爱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任命了时立爱的儿子和侄子数人。
时立爱伺候跟着完颜宗望数年,谋划很多大事,后被封为陈国公。
天会九年(1131),时立爱做了侍中、知枢密院事。后加为中书令。
天会十五年(1137),时立爱退休,加为开府仪同三司、郑国公。
最后,时立爱寿终正寝,终年八十二岁。你能说什么呢?他这样节操碎一地的人,最后竟然落得个善终,也是奇怪了……
当时还有很多人都送来财物、丝布用以治丧。
金国皇上下诏令同签书燕京枢密院事赵庆袭治理时立爱的丧事,丧葬费用由官府支付。
评价此人到也简单,人生没别的复杂性,就是看准了方向,一条道走下去,条条大道通罗马……
从时立爱的一生中转回来。
完颜宗弼、阿卢补抚定巩、洮、河、乐、西宁、兰、廓、积石等州。泾原、熙河两路也随之被平定。
(本章完)
………………………………
第177章 177反复小人李成
二月,归来的秦桧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这样一个在放荡中变坏,在沉默中变态玩意,开始走上了左右南宋的血腥之路。
历史不敢回头,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走的时候,却从来不会分别好坏。
我们幸运的,因为战乱在我们的远处驻扎了,我们是那群死人中的幸存者。所以我们要分别好坏,以应和当下不易的和平。
当年高宗皇帝从海里出来,到达了会稽。不知道这一刻,高宗皇帝在想些什么。
高宗皇帝当人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但是在下以为,高宗皇帝一定会有“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感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对金国的恨超过了所有人。
恨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又是什么,估计高宗皇帝也不太明白。在下以为,此时的南宋君臣,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拿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金兵虽然退走,但是贼兵蜂拥而至,占据了许多金兵退走留下的空城。
其实这就跟火烧圆明园一样,英法联军抢劫了财宝,而对主体建筑进行破坏的主要力量,而是京城的百姓,老百姓真的是老实巴交的人吗?在下看未必。
这个时候孔彦舟占据武陵,张用占据襄汉。
李成是这帮贼兵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势力,占据江淮、湖湘地区十余个州郡,麾下有数万之人,对整个东南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不过这些人只是草寇而已,他们没有想过,也不想打理这个天下。
李成前面多次提到,是骡子是驴,咱们这次拉出来溜溜。
李成,宋雄州人,字伯友。弓手出身,以勇悍闻名。金兵占河北,这小子在淄川聚众闹事,辗转南下,在江淮之间活动。两次接受南宋官职,不久又企图割据。
建炎二年,任河北、京东捉杀使的李成第一次叛乱,攻打宿州,被刘光世在新息县击败。
刘光世的军队的素质,咱都是知道,这都能把李成给打的满地找牙,这都是什么玩意?
就是一帮身穿地摊货,脚蹬温州鞋,身上背个英文名“gaojipibao”的货色。
建炎三年,大宋赦免李成,并任命其为宿州、泗州都大提举使。赏赐二万匹绢。
建炎三年九月,李成再次叛乱攻陷滁州,杀死守将向子伋。从滁州进入淮西,而后入舒州。
建炎四年,再次赦免李成,任命其为舒、蕲州镇抚使。
而后再次叛变,建炎四年八月,在江州城下向大宋朝廷投降。大宋朝廷任命其为四州镇抚使,调其所部镇守长江流域。
九月再次叛变,派遣部将马进进犯兴国军。
这就看出“建设者”和“破坏者”之间的区别,建设者费心费力的要为这个世界建立秩序,而破坏者往往是打着打破旧秩序的幌子,却没有任何能力建立新秩序。
当“建设者”无力对抗“破坏者”只能使用拉拢,当然也有可能“破坏者”被消灭。但当“建设者”足够强大的时候,破坏者的末日也就来了。
无论是什么时期,什么样的朝代,对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你只能跟他翻脸,否则的话,这帮人定会认为四海之内皆父母,谁都得惯着他们。
大宋朝廷决定对这帮反复无常的贼兵翻脸了,任命张俊为江南招讨使,讨伐李成。
张俊被金国把小心肝打成杂碎,在江南江北,万里嚎哭,但是对上李成,那简直就是折磨没有机器猫的康夫。
老张兴高采烈的带着老部下杨沂中,陈思恭等人前去讨伐李成。
老张也并非没留后手,就傻**的去了,而是把岳飞也掉到了自己的帐下。
看来“跟土豪做朋友”不是现在的口号。
建炎四年正月十一,岳飞所部进入洪州。
如果张俊还不足以让李成满脸桃花开的话,那么岳飞的到来,就决定了李成***开的结局……
不过李成依旧自我感觉良好,我行我素,派遣邵友攻下筠州,临江州。
张俊的主力部队,得知李成所部的重要将领马进在筠州,率兵赶赴豫章。豫章在江州和筠州之间。
张俊到达豫章后,对将士们说:我们已经拿下了洪州,击败这帮贼寇是必然的,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养精蓄锐。
张俊玩了一手以退为进,收缩兵力于城中,并命令:金鼓不得发声,将士不得登城。违令者斩首。
就这么一手,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马进清楚明骚易躲暗贱难防的,面对张俊的空城计,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选择打,城里就是张俊的大部队,但是不打又怎么办,自己只要一跑,张俊肯定是追着自己打。
马进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就给张俊写了战书。
这封战书内容不清楚,但信封真的很大。马进用大信封的意图,还真不揣测,难道物质太丰富了,要浪费一点拉动生产力?
张俊也很有搞头,给马进写了一份回信,这回信的信封非常小。
张俊是想用小信封来恶心一下马进,但是马进却以为张浚害怕自己。
你说这是什么逻辑,信封大小也能让马进看出来害怕或者不害怕?脖子上顶的究竟是夜壶,还是脑袋。
话说回来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确实喜欢讲这种没意思的逻辑。
记得汉朝和匈奴之间来往的时候,一个汉朝陪嫁过去的太监中行说,给匈奴单于说了几个针对汉朝的文字游戏。
当时“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所书“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中行说就让“单于遗汉书以尺二寸牍,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并所书“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
这无非是两国之间的礼仪较量,最多可以表现出一种场面上的优势。但马进和张浚兵戎相见了,还搞这种低级的游戏,显得智商太有限了。
马进有了信心,紧张的情绪就少了,整个部队又开始洋溢一种即将可以获得,张俊所部的辎重的快乐。
(本章完)
………………………………
第178章 178张俊的战功
当马进带着军队浩浩荡荡的向着张俊开来的时候。
张俊就笑了,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然后撸胳膊挽袖子,要对小马动粗了。
岳飞给张浚建议说:“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自上流绝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
这话的意思是:敌人贪图立功而不顾后路,如果用骑兵从上流生米渡处过江,出其不意从敌后发起攻击,必然能够击败敌人。
岳飞不仅献计,还自请领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