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塞北王朝金-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俊就是一小人,他为皇帝打仗都能臊眉耷眼的装纯,何况你韩世忠,你就算个球。
张浚对韩世忠早就是一肚子意见,你想啊,几年前,我们还相差n级,你现在想骑到我头上?没有机会整你,老子也只好忍了,既然有机会给你小鞋穿,那就给你双零码的,果断拒绝发兵。
韩世忠面对张俊的绝情,也只能无奈的死心。
心是死了,可仗还是要打的。老韩思量一番,既然已处于死地了,那玩了一手置死地而后生的功夫。
韩世忠亲自率兵和对手对垒,并派人喊话说:“锦衣骢马立阵前者,韩相公也。”
这一嗓子把手下兵将吓尿了,这样太危险了,纷纷劝说韩世忠不能这么干,这会把老命给弄丢的。
韩世忠说:“不如是,不足以致敌。”
咱们看电视剧,主将到哪都是衣甲鲜明,恨不得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实际上这是为了塑造英雄的形象,现实中主将隐蔽的越深越好,尽量不能被对方发现了,否则对方可以集中兵力就冲击你这一点,你不退,可能会被斩首,你若退了,军队多半也会退,而且是溃退。
淮阳内的守军听说韩世忠亲自来了,立刻来了精神,细细一瞅,还真是那老小子。
所有人都流口水了,抓住了老韩的话,那是多大的功劳,被说一辈子富贵,就是十辈子也够吃了吧。
面对诱惑,很多人都会心智动摇,继而忘记自己的实力,这帮人觉得自己人多势众,产生了抓住韩世忠的狗血想法。
韩世忠成功了,金齐联军出城了。
毕竟金齐联军人多,宋军无法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攻破淮阳城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最终两家罢兵。
金齐联军不主动出击,韩世忠也没能力攻下淮阳,双方就这么耗着。
这真像拉屎,当你你豁出去所的努力,出来的也不过是个闷屁。
就这么着,宗弼的军队就到了,宋廷也下令让韩世忠班师,这场战争终于是告一段落。宗弼也没追杀,这是一场“麻杆打狼”的战争,双方都很谨慎。
据说淮阳的百姓随韩世忠而归者,数以万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金国人实在太可怕,否者哪一个老百姓愿意拖儿带女的搬家。
岳飞所部也没闲着,先派遣王贵等人进攻虢州,缴获粮食十五万石,收降敌众数万人。并按照张浚的建议派遣杨再兴收复长水县。
九月,刘豫派遣儿子刘麟、侄子刘猊率军三十万举全“国”之力分路侵犯淮西地区。
刘光世准备放弃庐州,张俊打算放弃盱眙,这两个货准备逃跑了。
可问题来了,跑的再快也有追上的一天,到时候怎么办呢?让岳飞来帮忙擦屁股吧,两人同时上奏要求岳飞率军东下,真是不约而同啊,好有节操啊。
这才哪跟哪啊,你两个又要跑,张浚明白这对二货耍的什么小心眼,真是一个不要脸,一个特别不要脸,反对说:“岳飞一动,则襄汉何所制?”
张浚看明白了,但他看不远,你不让岳飞来,这两个货靠得住吗?高宗皇帝就想到了这点,于是力主岳飞东进。
岳飞破曹成,平定杨幺,前后共六年,这六年都是在盛夏酷暑季节行师用兵,导致生了眼病,此时病情非常严重。但岳飞接到诏令的当天,便率军启程出发。
话说回来了,夏天行军对身体不好,那是肯定的,不知道为什么会伤到眼睛?岳王爷难道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
不管如何岳飞毕竟不能飞,所以赶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然而伪齐的先头部队十万人已经到了濠、寿州之间。
(本章完)
………………………………
第200章 200双方暂停
张浚命令张俊抵御,并派杨沂中前往泗州同张俊会合。
刘光世已放弃了庐州逃跑了。
张浚大怒,你这玩的太丢人了吧?派人劝告他说:“人渡江,即斩以狥。”
刘光世当时就懵了,咱们以前不都是快乐逃跑的么?到如今,你变心了,你变了……
不管老刘如何哀怨,也只能返回庐州驻兵,对付怕死的人,就只能以死惧之,这是最好的办法。
金军先犯定远,杨沂中率兵二千在赵家坊击败金军。
不久,杨沂中与刘猊兵在藕塘相遇,伪齐军队据山列阵。
伪齐军矢如雨下,阻止宋军的前进。这个记载可能有点夸张,因为杨沂中先派统制吴锡率劲骑五千突入伪齐军阵,伪齐军那是纸糊的,顿时陷入混乱。
伪齐的大哥们,你们不是箭如雨下下吗?究竟是箭还是雨啊?
既然你这么不扛揍,那我就彻底的爽爽,杨沂中鼓动大军乘胜出击,并自率精兵冲击敌军中部,并高声呼叫:“破贼矣!”
伪齐还没搞明怎么回事,自己怎么就被破了呢?顿时陷入惊慌失措目瞪口呆的状态。
恰好前军统制张宗颜从泗州赶来,从伪齐军背后出击,本来就混乱的伪齐部队被这么一冲,立刻土崩瓦解。
刘猊菊花一紧,对李愕说:“适见髯将军,锐不可当,果杨殿前也。”问完话,就急忙率数骑逃走。
这他么有什么好激动的,你打仗就打仗,你跑什么个劲啊,如果一个名头就能把你吓的尿急,你来干什么?
你是不是给杨沂中送人头的?是不是?
一分钱一分货物,稀饭吃了不顶饿。刘豫本身就一个扔到太阳上都污染环境的主,你能指望他身边的人是精英?
也由此可见,老刘实在是不得人心,实在是没有人才愿意为他卖命,只能派自己家族里的脑残们前来搞笑。
刘猊这一跑,手下的那帮士兵就懵圈了,本就被打的失去了战斗意志,现在老大又跑了,一点抵抗的勇气也没了,一个个呆立着,等着杨沂中收编。
刘猊这一败,给其他几路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顺昌的刘璘和围攻光州的孔彦舟,听说这一消息后,两人不约而同的立刻都拔营逃走。
这仗打的简直莫名其妙,不是宋兵多么厉害,只是“业界良心”伪齐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低的高处不胜寒。
此战宋军共缴获舟船数百艘,车数千辆,你还别说,伪齐敛财的手段不是一般的高明,自己要搜刮,还要孝敬金国,竟然还如此富有,真是不错。
而岳飞还没有赶到淮西,刘麟的三十万大军便被杨沂中给击败了。而后韩世忠引兵渡过淮河,与金将讹里也大战,击败金兵。
金齐联军又一次被击败,当然了,金兵只出动了少许兵力。
张俊看杨沂中这么能干,知道现在是自己出手的时候,在不出手,自己一点好处都捞不到了,就命令杨沂中跟随自己一起攻打寿春府。
老张是个无耻的人,有的时候他也很可怜,老天爷也不照拂他一下,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你就给老张点好脸色行吗?
不行!老天爷就喜欢看老张一笑就露黄牙的猥琐神态!寿春楞是没打下来!
捷报传来,高宗派宦官赐赏慰问,对宰相说:“卿辈始知朕得人也。”于是任命杨存中为保成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不久兼领马步帅。
当年身为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在这个位置上谋了人家柴宗训的皇帝宝座。他做了江山以后,为了防止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干出和自己一样的事情来了,所以就把殿前司和亲卫司一分为三,也就是所谓的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
各位看官主意了,杨沂中现在的官职一个是,殿前都虞候,兼领马步帅。三衙之中他占了两衙。
杨沂中这是无意与众不同,奈何品位出众!
但他是聪明人,他知道这事是犯忌讳的,于是上奏:“祖宗置三衙,鼎列相制,今令臣独总,非故事也。”
高宗却没有答应,对杨沂中的重视可见一斑。也由此可见,高宗皇帝并非不待见能打仗的将领。
天会十五年(1137)绍兴七年
金国高层的权利斗争越演越烈。
完颜宗翰和太祖一系确立同盟关系以后,在中原地区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其实力甚至可与朝廷相抗衡。
天会皇帝在天会十一年时,下诏夺元帅府的任命官吏权,改由朝廷选注。
这是限制和夺取宗翰元帅府的权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太祖一系并没有为宗翰说话。
天会十三年,完颜亶即位以后,完颜宗干等人废除朝廷的勃极烈制,改行三省制,以相位易宗翰一派的兵权。
前面我们说过,宗翰分到一块蛋糕,但是也失去了一大块蛋糕。
不就之后,宗翰改任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位居宗磐、宗干之下。
宗翰的亲信完颜希尹被免去元帅右监军职,改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
高庆裔被免去西京留守职,改任尚书左丞。萧庆被免去平阳尹职,改任尚书右丞。
韩企先在太宗朝即已被召入京,任尚书右丞相。
至此,宗翰及其心腹丧失了军权,又离开了他们所控制的华北地区,完全被架空了。
到了这个时候,太祖一系对宗翰已经罢手了,他只要不影响皇权就行。
完颜宗磐却恨意未消,可没有罢手的打算。
当然了,功勋卓著的宗翰也不是三两下就能搬到的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宗磐首先着手对付完颜宗翰的亲信。
天会十五年,朝廷以贪污罪抓了高庆裔,并在决定六月将老高处死。
宗翰向完颜亶请求免官,为高庆裔赎罪,但是毛用都没有。
据说在高庆裔临刑前,完颜宗翰去哭别。高庆裔对宗翰说:“我公早听某言,事情哪能到今天这个地步。我死后,公要善自保重。”
(本章完)
………………………………
第201章 201完颜宗翰死了
高庆裔这话不难理解,但要斟酌的是这话的目标是谁。也就是说老高究竟是要宗翰做掉谁?
一般来说,大家都理解为:宗翰应趁着当初手握大权干掉宗磐。
但细细想来,事情或许并不那么简单。宗翰有心除掉宗磐,对当时的太祖一系来说,那是天大的好事,为什么还要受到反攻倒算呢?留下宗翰和宗磐相互制衡不是更好吗?
在说了,现在的宗翰成了卧槽马,还能反出什么浪?搞死他有什么意义呢?这里面究竟埋藏了怎样的恨?
以在下看,宗翰的目标多半是皇帝,或者是太祖一系,更直白点说,宗翰有心有做皇帝。
这就动了太祖一系的奶酪了,当时的宗翰要造反的话,即便不能完全统一金国,以华北平原和北方大本营分庭抗礼,那绝对没有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了,以上都只是猜测,那只是高庆裔的建议,宗翰只是听听而已。
或许这些对话泄漏了,让太祖一系心生厌恶,以至于最后被反攻倒算。当然了,太祖一系并没有出手,而是把宗磐推到了前台,让宗磐出面搞死宗翰。
这正合了宗磐的意,这小子用老高的事兴大狱,山西路转运使刘思被处死,肃州防御使李兴麟被免官……
生性暴躁的宗翰,坐视心腹亲信一个个被杀,无能为力,未及一月便愤懑而死,终年五十八岁。
其实宗翰想多了,每个人都有吃屎的时候,你非要细细的品尝,郁闷死也难怪。
还有一种说法,说完颜宗翰被下狱了,是在监狱里被折磨而死。
虽然宗翰不被待见了,但毕竟是大金功臣,朝廷还是在死后让他风光了一把,追封其为周宋国王,正隆二年(1157)为将封金源郡王。
大定年间(1161~1189),改赠为秦王,谥号“桓忠”,纎祭于太祖庙廷,并改葬撒改、宗翰于帝陵西南二十里。
宗翰功劳不是盖的,历来被视为女真开国第一功臣。
《金史》有段评价说:“宗翰内能谋国,外能谋敌,决策制胜,有古名将之风。临潢既捷,诸将皆有怠忽之心,而请伐不已。越千里以袭辽主,诸将皆有畏顾之心,而请期不已。观其欲置江、淮,专事陕服,当时无有能识其意者。甫释干戈,敛衽归朝,以定熙宗之位,精诚之发,孰可掩哉。”
明朝的王世贞对宗翰评价更高,说:“自古夷狄之得志于中原者,毋若金;而金之所以得志者则皆粘罕为之也。……粘罕之初策,以西举夏定关陕,而后遣将渡江以追高宗,其意谓夏可朞月而下也。举夏则肘腋之患除,定关陕则右臂之援绝。粘罕不死宋之为宋,未可知也。夫粘罕一小虏耳,取燕下汴、算无遗策,涸宋之府库而不与其富。建策立太祖之冡嫡,而其主不能夺。使金之吴乞买得贤于宋之太宗,噫孰谓胡无人哉。”
这两段话其实都不难懂,咱们也就不翻译了。
宗翰死后,其心腹相继罢官被杀。
希尹看势头不对,立刻请求退休,朝廷下诏不准。之所以不准,是这帮人没打算放他一马,你要回家养老了,还怎么弄死你?
虽然不准,但是相位你要交出来,于是希尹大人就灰溜溜去任兴中府尹。
这老哥也就勉强苟活了两年,还是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咱们以后再说。
宗翰所有心腹几乎被杀戮一尽,唯一逃过毒手只有一个韩企先。
这一切都是宗翰自己的选择,怪不了任何人,之前咱们说的匆忙,趁着这个当口,咱们把立储的细节在说说,理一理这场皇位的更迭。
咱们之前说过,吴乞买继位之后,合理的接班人是他的弟弟完颜斜也,可惜完颜斜也死在了天会八年。
接班人死了,吴乞买的心思就活络了,他想让自己的庶长子宗磐充当谙班勃极烈。这个时候也是变革的时候,兄终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太不靠谱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高尚,在皇权日期强大的金国,你不能要求没一个皇帝都高尚无私。
在皇位更迭之中,只有一个人心思不正,我的高尚就是我后代的墓志铭,而且一会有这么一个人出现,来结束这个不靠谱的兄终弟及制度,如果这注定的,为什么那个不能是我呢?
咱们之前也解释过谙班勃极烈的意思,那就是汉语中的皇太子和皇太弟,合法的皇位接班人。
如果顺利实施的话,宗磐做了皇帝,从此父死子继,太祖一系则会彻底于皇位绝缘。
从太宗的角度来说,他面临的尴尬很大,首先太祖一系的实力很强大,宗干又一个特别能干的人,再辅以宗辅、宗弼等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太宗一系都落于下风。
当年太宗被宗翰以私动国库绢帛为由,按在地上揍了一顿绊子,这事看起来过了很多年,但双方心中都是过不去的坎。
对宗翰来说,他不相信太宗会忘记这件事,一旦太宗一系彻底得势,他一定会被反攻到算。
对太宗来说,这不是原谅不原谅的问题,这一顿板子下来,屁股受伤是消失,他和宗翰彻底走道了对立面,这才是大事,无论他如何示好,宗翰都不会相信自己。更何况,在他的心底,也是记得的吧,所谓的示好,不过是权宜之计。
更总要的是,太宗的儿子表现都很一般,即便是立于风口浪尖的宗磐,也表现的很不合格,至少不是一个合格太子,其为人非常跋扈。
因为他的跋扈,就把宗翰给得罪了。于是宗翰彻底的走道了太祖一系。
只从太宗中风以后,宗干就非常的担忧。因为宗磐是太宗的儿子,他可以随时进入皇宫,一旦皇帝驾崩,宗磐就可以抢先一步,在灵柩前继位。
皇帝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在力量平衡的状态下,谁先到就谁先得。
对宗干来说,事情不能太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先确立一个大家都可以承认的人选。
(本章完)
………………………………
第202章 202立储和汉化
宗干是否想过自己做皇帝在下认为他想过!不过以宗干绵里藏针的个性,他自己就给否决了。
就事实来说,宗干在各方面的优势都很足,都可以是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硬伤,他是阿骨打的长子,但他是小老婆生的,他是庶出的长子,投胎投错了,这个一定会成为对手打压自己的理由。思来想去,为了防止再起波澜,就把完颜亶给推了出来。
完颜亶的父亲是太祖阿骨打正室慈惠皇后所生的完颜宗峻的长子,也就是太祖嫡长孙。这个身份继皇帝位,那是天理人情国法都符合,没得毛病挑,当然了除了实力。
完颜亶一个小崽子,能有什么实力?但实力这个东西,除非你有压倒性的优势,否则并没有什么卵用,不过是彼此的砝码而已。只有名份才是最为重要,孔夫子曾经曰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尤其是在三方平衡的时候,名分太重要了。
咱们前面说过宗峻早死,依照女真旧俗,宗岭的老婆孩子都归了宗干,这其实不仅仅是女真的风俗,古代中国的少数民族机会都有这个风俗。
兄弟取嫂子,儿子取除亲生母亲外所有父亲的遗孀,这叫做收继婚。
这么办肯定有好处,否则谁会这么办?因为遗孀嫁往别处,就会带走嫁妆,一则失去了老李,二者失去了财力,收继婚则可将其约束于本家或者本族内,让肥水不流到别人的田里去。
宗俊死的时候,完颜亶不到五岁。
据说少年的完颜亶聪明好学,宗干也很靠谱,对这小子如亲子一般,留在身边言传身教,并令汉臣名儒授其儒家经典。这以手很有意思,这为女真汉化打下了基础。
汉化好吗?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下也不揣冒昧的说道两句。
现在有一些人,很莫名其妙,他们把少数民族汉化当成衰落的标志,这一点很搞笑,简直不值一辩,咱们随便列举几个强大的少数民族王朝。
辽是从世宗耶律阮到景宗耶律贤再到萧绰完成了汉化,最后在圣宗一朝彻底繁华,才有了鼎盛的辽国。
在说活金,金从熙宗完颜亶开始到海陵王完颜亮再到完颜雍完成了汉化,在章总完颜璟时期金空前强大。
清朝在康熙时期完成了汉化,最终成就了康雍乾盛世,当然了这个盛世的水分很大很大,咱们又机会的话在讨论,但起码比多尔衮时期要靠谱的多。
所以,汉化意味着强大。
很多人又要说了,你说的是不错,汉化之后这些王朝是强大了,但也迅速的衰落了,这难道不是汉化带来的恶果吗?
这不是在下yy ,这是当今的一派主流思想。
对于这个主流,在下送两个字:脑残。
说的好像不汉化,这些少数民族就能千秋万代?这不是扯淡吗?
蒙古人怎么样?那是横扫亚欧大陆的无敌之师,结果怎样?拒绝汉化的结果是胡虏无百年之运,不到一百年,蒙古人又回到了草原继续放羊,除了军事,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强大过。其他拒绝汉化的民族,或者没来得及汉化的,在下就不列举了,都是过眼云烟罢了。
其实啊,汉化不是专属符号,不是汉人同化了少数民族,让少数民族变得和汉人一样手无缚鸡之力。而是汉人掌握了当时最为发达且文明的文化,建立了架构完整的国家,这是先进的,你不这么玩,你就容易出乱子。
一个民族在刚起步的时候,是可以靠着血缘、裙带的简单关系,建立一个强大的团体,但团体变大以后,还能只靠裙带和血缘来管理吗?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他们必须要学习先进的文化,而当时的汉人掌握了最为先进的文化,于是就有了汉化一说,仅此而已。
于是汉人掌握的文化又成了攻讦的对象,文化嘛,总有纰漏,你要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想法去看待文化,那么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就不同了。
你敢说西方文明优于中华文明?我看未必,雅典民主文明都几千年历史了,不也知道了工业革命后才辉煌了几百年,而中华文化辉煌了几千年,不也才没落了几百年,你就敢轻易的嘲笑吗?那些嘲笑者,你们不配。
又说了很多题外话,咱们还回到立储的过程。
有了这层关系,年幼的完颜亶坐了皇帝,就等于宗干当皇帝一样。
人选确定了,事情就要开始办理了。
太宗病重,宗翰从云中返抵京师。
第二天,宗干把宗翰、希尹和宗辅召至家中,商讨立皇储之事。
具体怎么谈的,已经不太清楚了,除非在下yy,但宗翰的一句话被记录了下来,说:“储嗣虚位颇久,合刺先帝嫡孙,当立,不早定之,恐授非其人。宗翰日夜未尝忘此。
估计这话也有几分水分,最大的水分来至于是谁说的,以宗翰的智慧,他为什么要说,反正自己没打算当皇帝,你们爱立谁立谁,我为什么要说呢?这话宗干说才最为合理。
冒昧的揣测再一下,这盆脏水是在宗翰死后,才由太祖一系泼在了他的身上,让太宗一系更加的恨他,也让后人对宗翰多了一分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