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塞北王朝金-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川、陕宣抚司统领王喜等在禥阳县与金军相遇,打败金军。
九月,金兵再次攻打洛阳,李兴兵少,不得已弃城逃走。
十月,金军再攻庆阳府,守臣宋万年得知朝廷有意谈和,于是据城投降。
二十日,在陕州宋金再次交火,金军被宋将吴琦击败。
二十九日,金军袭击洮州,攻打铁城堡,被宋军统制孔文清、惠逢击败。
十一月,金将领合喜再次攻打陕州,又被吴琦击退。
金军攻打宝鸡县,统制杨从仪打败金军。
也就在这个月,投降金国的杜充也挂了。这种祸害天下的人竟然得了善终,老天真的可以开开眼了。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的因果究竟是怎样的,杜充这样的人,死一万次都不足以赎罪,可他偏偏就这么安然的去了。
难道挖开黄河的缺口,荼毒上千万的百姓是对的吗?如果是对的,那什么是错的,难道是北伐的硬汉岳飞吗?
也许在下执着了,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就没有公平可言。有的只是磨难和不解,天意幽幽,人终究是无法看清。
写到这里,在下想到了一个说法,这个说法叫做“大数据”。
如果把中国人当作一个大数据的话,女真也好,戎狄也好,五胡也好,蒙古也好,乃至于后来的欧洲列强、日本,对中国人来说,他们都是让中国人不断强悍的天敌。
正因为有了天敌,让忧患和安乐并存,中国人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道了现在,我们在不断的改变,却也始终都没有背离过去。我们依旧是炎黄的子孙,依旧以诸子百家的准则行事。
虽然经历了百年的黑暗,但在下始终相信,中华腾飞并不遥远。当然了,这种大数据,对那些在磨难中死去的人来说,就太过于残忍,为什么偏偏是他们成为了垫脚石呢?
这一年基本结束了,咱们还得在补说一些事情。
宗弼被岳飞打满脸菊花开,但在书生的劝谏下终于没跑,但他还是回去了,在燕京见到了南巡的金熙宗完颜亶。
君臣相见谈了些什么,记载的内容并不多。
在行在住了约十日的时间,宗弼要求回到军中。完颜亶亲自给宗弼敬酒,赐以甲胄弓矢及马二匹,以表示对功臣及叔父的礼遇。
皇帝送完了,就该大臣送了。在送别宴会上,宗弼和左丞相完颜希尹呛呛起来了。这件事咱们在说希尹的时候说过。
第二天,宗弼宰相皇后裴满氏辞行时,把两人的冲突给说了一番,说希尹有不轨的言行。
具体是怎么的不轨,在下也不找到资料,反正完颜亶听说自己叔叔被欺负了,就把自己的叔叔给召了回来,为了替叔叔出气,完颜亶就把希尹给杀了。
之后宗弼又一次来到了燕京,说:“宋将岳飞、张俊、韩世忠率众渡江。”
完颜亶依照叔父的意思,下诏还击宋朝,这也就柘皋之战的开始。这里咱们就有的说了,以宗弼在战场上的能量,能守住汴梁城已经是烧高香的事情了,为什么还要北伐。
所谓三大将过江的事情,纯属扯淡,淮河对宋朝来说,一直也没有丢。人家过江又没过淮河,而且三大将此时已撤出了战场,你还打个什么劲,难道丢脸还没丢够吗?
为什么?这就要说说宗弼的智慧了。现在双方都明白,双方都有忌惮,谁也奈何不了谁,自己要想战上风,必须打赢了谈。
宗弼能打赢吗?怕宗弼自己都没有谱,但他觉得用和谈的方式,边打边谈,应该还是可以捞到油水的,因为南宋的文武不合。
宗弼有怎么知道这些的呢?两个原因,一个是宗弼根据书生的建议,分析出来的。另一个原因,秦桧是奸细。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宗弼知道了,且完美的利用了。
宗弼返回开封,点检粮草,调集兵马约十万人,准备重兵南侵淮西。金军从年底开始,逐步由开封附近向南移动。
宋朝在淮西也有重兵,淮西宣抚使张俊约有八万人,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约三万人,淮北宣抚判官刘锜约两万人。
皇统元年(1141)绍兴十一年
正月初二,凤翔统制杨从仪在渭南再次打败金军。
在这个月内,宗弼进攻寿春,宋守将孙晖、统制雷仲出兵抵抗,失败后弃城逃走。
宋廷顿是慌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咱们打你的时候,都是留着手,你怎么翻脸不认爹啊?急令刘錡、杨沂中、张俊分率所部渡长江抗击。
中旬,刘锜部首先自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渡江,下旬到达至庐州(今合肥)。
庐州城内民众逃散,兵力薄弱,只有统制关师古所部的两千余人,而且缺乏防御器具。
刘锜绕城巡视一周,认为难以坚守,便与关师古率众南返,退兵东关(今安徽含山西南),据险扎营,钳制金军。
二十八日,金军攻陷商州,商州守将邵隆弃城逃走。而后邵隆出兵在洪门打败金军,收复商州。
邵隆就是追随李彦仙守陕州的绍兴,后陕州失陷,突围南下,进驻商州(今陕西商县),因高宗年号绍兴,为避讳改名邵隆。
不就之后,邵隆就因为反对秦桧乞和,被老秦下毒毒死。
二月三日,刘锜、关师古还没撤到东关,金军进占庐州,宗弼遣韩常等率部分兵力继续南进,攻取含山、和州(今安徽和县)等地。
也就在这一天,朝廷给岳飞下令前往江州,使金军腹背受敌。
岳飞也没闲着,同时向朝廷建议,乘金军主力南侵淮西之机,岳家军可再度长驱中原袭取汴京和洛阳,金军势必回军救援,淮西的战局必将得到缓解。
岳飞估计高宗不会接受此策,又于同日提出中策,说前往救援淮西,沿江东下,再由江州北上,不如改由蕲州、黄州一带渡江,出敌不意,可收腹背夹击之效。
………………………………
第235章 235柘皋之战
不北伐,不开打,不和金国撕破脸,什么都好说,高宗皇帝批准了中策。
二月初,张俊、杨沂中部先后渡江,击败金军,会师和州。
随后刘、杨、张三军分路进击,收复清溪(今安徽含山西南)、含山等地,金军败退柘皋。
柘皋,东临石梁河(今柘皋河),地形平坦,利于骑兵作战。
金军主力集结于柘皋,运气这东西很难说,虽然宗弼一向运气都不错,这一次老天没赏脸,大冬天的下起了暴雨,以至于河水暴涨。
雨水浇湿了地面,金国骑兵无法在泥泞的道路里奔驰,为了防止宋军的突袭,金军选择了毁桥。
宋军行至柘皋与金军隔石梁河对阵。
石梁河通向巢湖,宽二丈。
二月十七,刘锜率兵追至河东,命令士兵用柴草堆积架桥。
次日,宋军各部齐集,宋军分三路渡河。
金军分为左右两翼,夹道而阵。
杨沂中挥军从上游渡河,进击不利。
王德见金军右翼为劲骑,即挥军过桥,向其猛攻,并乘金军阵势混乱之机,大呼冲杀。
金军以“拐子马”两翼而进。
杨沂中令万余士兵手持长斧,奋力砍杀,攻破“拐子马”。
金兵望见刘锜的旗帜说:“此顺昌旗帜也。”立即溃败逃走。顺昌大败给金军带了太大的心理阴影了。
金军败逃至柘皋西北的紫金山,又在店埠(在今安徽肥东境)与宋军激战,然后继续溃逃,宋军乘胜收复庐州。
刘锜所部驻扎在和州,得到朝廷诏令后,率兵渡江回到太平州。
当时三位大帅(张俊,韩世忠,岳飞)并立,互不统属,但各军进退大多由张俊决定。
刘锜本是无名之辈,富平之战又是败将,手下的兵将多半是八字军,所以军中大部分的将军都瞧不上刘锜。
刘锜因顺昌的大胜突然显贵,让这帮人更加的嫉妒了。
张俊是杨沂中的老上级了,那是老关系,相互结为心腹。所以朝廷给予柘皋之捷的赏赐,只有刘锜的部队没有得到。
不过,这对刘锜坎坷人生路来说,不算什么,后面我们会详细叙述他的悲剧。
老张抢功劳抢的上瘾了,他觉得这一战后,金国肯定退回淮北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城池,就等着他来收编了。
为了功劳不让刘锜抢走,就命令刘锜退军回太平州,自己则与杨沂中去捡便宜。
这个时候,岳家军也到了庐州。
张俊大惊失色,乖乖,岳飞你这个局外人也要来摘果子?赶紧派人和岳飞说:“前途乏粮,不可行师”。
都有腰间盘,老张就是这么的突出,你真的没办法啊,不服不行。
岳飞虽然不够精明,但是聪明人,知道老上级要干啥,于是退兵舒州。
岳飞是朝廷叫来的,给老领导面子没问题,也不能你张俊说啥就是啥,于是上奏朝廷,请朝廷决定去留。
张俊的安排捡便宜是够了,可这是宗弼给张俊下的套。北退的金军只是少部分军队,大多数人马埋伏在濠州(今安徽凤阳)附近。
三月四日,也就是张俊命令刘锜班师的前一天,金军以孔彦舟作先锋,急攻濠州。
张俊惊慌失色,MMP宗弼你搞什么呢?怎么还要和我干呢?就在郁闷之时,脑袋里迸出一点灵光,对刘锜,让刘锜来挡雷。
张俊急派飞骑追截刘锜,命刘锜一起救援濠州。
三月九日,张俊、杨沂中和刘锜的十三位万人马抵达距濠州外五十里的黄连埠。
张浚接到探报说,濠州城已于八日被金军攻陷。
于是乎三人开始商议了,刘锜首先问杨沂中说:“何以处此?”
杨沂中表现的很爷们,说:“战尔,相公与太尉在后,存中当居前。”
刘锜觉得不靠谱,于是说:“本来救濠,濠既已失,进无所依,人怀归心,胜气已索,此危道也。不若退师据险,俟其去,为后图。”
这段话有点太不像刘锜了,但却是好注意,诸将都绝对不错。
张俊见大家都同意,自己也不想过危险的战争生活,于是也就同意了。
不久之后,得到侦查的消息说:“金兵抢劫之后退走了。”
老张的老毛病又范了,抢功劳的瘾头又上来了,有让刘锜靠边站了,让杨沂中和王德两人携手进城。
刘锜反对说:“敌得城而遽退,必有谋也,宜严备之。”
老张就乐了,又没让你去,和你啥关系,你BB个啥玩意。
杨沂中和王德带着步骑六万人,浩浩荡荡向濠州杀去,然而阵势排列未定,城中烟火升起,金军埋伏的骑兵一万多人分两翼而出。
老杨到时就懵*B了,回首对王德说:“何如?”
王德大概也看不起老张和老杨,回答说:“我是小将,怎么敢参预表达意见?”这话的原文是:“德小将,焉敢预事?”
这话怎么听都有讥讽之意,都什么时候了,有办法就说,说这个风凉话干什么?
懵*逼的老杨想了想,说了两个字:“那回”。
不错,在下没标点符号,以为不知道该用什么符号,根据记载:“诸军以为令其走也,遂散乱南奔,无复纪律,金人追杀甚众。”
划重点了啊,“诸军‘以为’令其走也……”显然“那回”不是真的要走,很可能是让王德滚蛋的意思。
问题是各军以为让他们逃走,于是乎杨沂中就败了。
一天之后,韩世忠所部来到豪州,但为时已晚,做不了什么了。
金军出兵要抄了韩世忠的后路,韩世忠与金军战于淮河岸边交战,同时派刘宝夜晚逆流而上,准备劫击金人,看金军早有准备,砍伐树木堵塞龙洲扼住其退路。
韩世忠得知后,只好全师退回楚州。
说什么好呢?咱们也只能笑笑算了,简直太搞笑了!赢的时候不见张俊,输的时候总有张俊。估计张俊也郁闷,怎么来差那么一点呢?
为什么,私心呗,若一切都能在你老张的算计之内,你老张就不是人了,你是天上的神仙了。
………………………………
第236章 236收回兵权
人只能冲锋在前,至于有没有功劳,老天爷都看着呢!即便是真的算计到了,该还的时候,你连本带利一毛钱都少不了。
以张俊的身份,本不该跪在岳飞的面前,可他偏偏就跪了,这是老天爷在算利息啊。跪着也是好事,至少证明我们不是一个忘本的民族。
也就在这一天,天刚亮的时候,刘锜率军至藕塘,而杨沂中的残军已进入滁州,张俊也已经退到军宣化。
刘锜军刚吃饭,张俊就到了,说:“敌兵已近,奈何?”
刘锜心中暗叫不好,就问:“杨宣抚兵安在?”
张俊没脸没皮的说:“已失利还矣。”
刘锜还算厚道,安慰张俊说:“无恐,锜请以步卒御敌,宣抚试观之。”
刘锜对张俊已有意见了,但是人家毕竟是上级,于是只能忍耐,希望自己的热脸能够焐热对方的冷屁股。
这就是人生啊,无奈!明明可以做点什么,取得更大的成就,却偏偏要为庸劣的上位者擦屁股。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作为下属,理应为领导服务,擦屁股也是服务之意。
可是问题来了,正常人拉屎都是坐在马桶上,张俊还特么总喜欢坐在地板上,张俊纯粹为了恶心人而存在的妖孽。
刘锜的部下很不解,为什么给那个混蛋当抢使?于是找到刘锜问:“两大帅军已渡,我军何苦独战?”
这话的意思是,老张手下还有杨沂中和王德,凭什么老让我们出血?
说什么民族大义,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梦想,这帮人肯定认为这事扯淡。刘锜只能从自身找原因说:“顺昌孤城,旁无赤子之助,吾提兵不满二万,犹足取胜,况今得地利,又有锐兵邪?”于是布设三道埋伏等待敌人。
很快张俊又来了,对刘锜说:“谍者妄也,乃戚方殿后之军尔。”这话的意思是:间谍搞错了,来的人是我的部下戚方。
你这不是玩人吗?怎么能这样,我拉开架势了,你给我说来对方是你的部下,你到底是怎么搞的?刘锜对张俊是越发不满了。刘锜和张俊不同,张俊可以腆着脸装13,但刘锜做不到,他需要给属下一个交代啊。
两人的矛盾彻底爆发,源于张俊部下放火抢劫刘锜军。
张俊就是一个饭桶,手下能有什么精英,抢劫不成,反被刘锜捉了十六人。
这是郁闷的妈妈给郁闷开门,郁闷到家了。刘琦也不客气了,将人斩杀后,割下头颅挂在枪上。
刘锜和张俊见面以后,张俊愤怒地对刘锜说:“我为宣抚,尔乃判官,何得斩吾军?”
刘锜愤怒至极了,你干了这等下作之事,你还有B脸质问老子,于是直接怼了回去:我不知道这是宣抚的部众,我斩的是劫营的盗贼。
张俊被怼出了三丈远,却不依不饶说,确实有溃散的士兵归来,没听说劫你的营寨。
到了这一步,就成了死结,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张俊为了压服刘琦,便叫出一个小兵和刘锜对峙。
这明显是串通好的,刘锜哪能上这个当,在说了他刘琦毕竟是一方大将,你让一个小兵和他对质,这明显是藐视小刘同学。
刘锜的忍耐,大概到了极点,说:“锜为国家将帅,有罪,宣抚当言於朝,岂得与卒伍对事?”说完,长揖上马离去。
到了这个时候,两人彻底掰了。如果说秦桧还有一点点政治理想的话,张俊就是一个彻底的小人了。在中国有一句话:“宁得罪君子、毋得罪小人。”刘锜的命运也可想而知了。
在舒州待命的岳飞,得知了战局变化,立即挥师北上。
十二日,岳家军抵达濠州以南的定远县。人的名,树的影,金军得知岳家军来了,立刻渡淮而去。
张俊于十四日渡江返回建康。
刘锜部在和州稍作停留,于十八日从采石返回太平州。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真的分不清对错,但这件事分的太清楚了,就是张俊T*N的错啊,你T*N的为什么要将这种货色生出来,当初让他爹体外不好吗?
张俊从来不觉得是自己的错,他回朝后,反诬刘锜作战不力、岳飞逗留不进。
这也成日后杀岳飞的罪状之一:援救淮西不利。
这TM是不利吗?是你张俊要捡便宜,才TM搞出来的事情,你老小子还能要点脸吗?不怕生孩子没有菊*花吗?
因为张俊会拍马,懂得迎合上位者,高宗皇帝和秦桧都很喜欢他,正因为如此,张俊这个罪魁祸首,啥事也没有。
韩世忠、岳飞分别升为枢密使、副使,被削夺了手中的兵权。张俊也升了枢密使。
当然了,张俊的兵权也被削了,这其中的缘由,咱们缓一缓再说。
到了七月,不顾岳飞的反对,朝廷解除刘锜的兵权,任命刘锜为知荆南府。
金兵打了胜仗以后,没有继续南下,因为岳家军到了定远,克星来了,哪还有什么斗志。
更重要的是,金国占据的优势,谈判桌上足够作为筹码了。
这就不得不承认宗弼的功劳了,你可以嘲笑他军事上的无能,但你得佩服这孙子在外交上的强大,硬生生的把弱势的一方拉成了强势的一方。
金国的退兵,双方可以和谈了,这就给了秦桧机会。
秦桧要武将的兵权全部收回来,对他来说,这帮人太难治了,每一个都是他掌控权利的威胁。
秦桧密奏皇上召三大将论功行赏,韩世忠、张俊同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令宣抚司军隶属枢密院。
这是升官了呀,都到中央来了,都成了西府的要员了,但是枢密院只有调兵的权利,却没有统兵的权利,简单的说,三大将都没有兵权了。
五月,加给杨沂中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的职衔。
六月,秦桧特进官职,升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之前,莫将、韩恕出使金国,被拘押于涿州。金国既然有意求和,就把这两人放了回来。
………………………………
第237章 237岳飞下狱
五月二十日太师、领三省事、梁宋国王完颜宗干挂蛋了。
完颜亶临幸燕京之时,宗干是一同前往的。到了燕京后,宗干就病了。
完颜亶自然是多番看望,但是卵用也没有。
不久之后,宗干从燕京返回,在野狐岭就病的不能行走了。
野狐岭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死掉了宗干。几十年后,就是在这个地方,金国被蒙古人打掉了五脏六腑。
完颜亶再次前往探望,宗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向完颜亶交代了一些军国大事。
完颜亶唯唯而已,并没有太多的表示,痛苦了一番返回。
完颜亶对自己的这个爸爸,是有感情的,也是感激的。没有这个爸爸,皇位绝对不会是他的。
第二日,完颜亶和皇后来探望,皇后亲自给完颜宗干喂饭。
到了傍晚,完颜亶才回到寝宫,下诏令赦免囚徒,为宗干禳疾。
没有什么用,医药和祈福都救不了两种人,一种是大限将至的人,一种是喜欢作死的人。
宗干是大限将至了,过了几天就挂了,完颜亶亲自前往哭祭。
日官进谏说:“戌、亥日不宜哭泣。”
完颜亶稀里哗啦的说:“朕幼冲时,太师有保傅之力,安得不哭。”并命令辍朝七日,亲自扶灵下葬。
海陵王完颜亮篡立后,追谥完颜宗干为:宪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庙号德宗,以故第为兴圣宫。
大定二年,完颜雍拨乱反正,除去庙号,改谥明肃皇帝。
大定二十二年,追削明肃帝号,封为皇伯、太师、辽王,谥忠烈,妻子诸孙皆从降。
明昌四年,配享太祖庙廷。
宗干有几个儿子,分别是完颜弃、完颜亮、完颜兖、完颜襄、完颜衮。
除了完颜亮以外,这些人运气都不错,因为和两个暴君的关系紧密,基本都能得了善终。
九月,战争还在延续,淮河战线红让金军尝了一些甜头,但河东战线宋军获得了不少胜利。
十六日,吴璘攻取秦州。
十七日,于金军在丁刘圈作战,再次打败金军。
同时杨政攻克陇州,攻破岐山脚下各屯。
郭浩收复华州,进入陕州。
二十八日,吴璘与金军在剡家湾交战,大败金军,围攻腊家城。眼见就要再得一场胜利,朝廷的班师诏到了,三人之后率军而返。
秦桧上奏派刘光远、曹勋使金,又以魏良臣为通问使。
宋金之间正式和谈。
十月,宗弼攻陷泗州,楚州。这一战很普通,不就是丢了一座城池吗?给为看官请记住这做城池,这是韩世忠的根据地,他后世留下了太多的争议。甚至有人认为楚州之失,是岳飞的责任。咱们权且放下,容在下放在后面说吧。
十日,刘光远等人回国,告知高宗皇帝,金国开出了和谈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