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那边的领主-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弓弩手的关系,守军骑兵无法执行击溃正面之敌的任务了。
弓弩手们在那支混合骑兵来犯之前射出了两轮到三轮的箭,然后便急急忙忙的退后了,在他们的面前,刚刚追击过了库吉特人的骑兵再次冲向了来犯之敌。不过这一次,在马穆鲁克的指挥下,御霜堡的骑兵不再是乱作一团的无头苍蝇了,这些千锤百炼的沙漠战士精妙的执行着数十上百人的穿插包抄。两支骑兵部队如同两股绳索一样互相纠缠着,一旦有落单的骑兵,就会立刻被狂涌而至的敌军淹没。
弓弩手面对骑兵,已经彻底的失去的掩护作战的能力。他们丢下了弓弩,抄出了简易的武器,准备像轻步兵那样战斗了。
不久,守军的中阵开始了拥挤不堪的撤退,仰倒下的士兵不得不举着盾牌盖住自己的身体以免被踩死。阵型已经被撕裂,各种缺口被带着短剑和破甲捶的御霜堡轻步兵一涌而入。低沉而痛苦的呼喊声在田野上鸣响。
面临被合围的守军中阵士兵的意志首先崩溃了,他们开始掉头向后跑去。
弓弩手们在发现了自己依附的中阵已经败像明显的时候,也迅速的抛弃了守军骑兵。重新集结起来的守军轻步兵在做了一下软弱的抵抗后,再一次的溃散了。
守军除了一两个军团能够勉力维持阵型撤退外,大部分守军士兵开始无序的穿过原野,向城镇逃去。
战役开始才不过四个小时。
父亲在战役开始的时候就在一名斥候的带领下从北面绕了一个大圈,在那里,新组建的骑兵军团正在在莱特的率领下待命。父亲的部队也已经集结在骑兵周围,这是一支装备了骡车和燃油的特殊部队。在主阵开始引诱守军离开城墙的时候,御霜堡的精锐骑兵们正在快速的绕向城墙与守军之间不断拉开的空地。
一些穿戴着守军斥候服装的小队沿路抄杀着守军的斥候。战役快要结束的时候,御霜堡的骑兵们已经直直的切入了城门与溃军之间。溃退得守军很快就会发现,等待他们的不是安全的城门,而是御霜堡最精锐的甲胄骑兵。
而父亲的部队这个时候已经架设起了几架轻便的抛石机,这些抛石机正在把火油弹猛烈的抛射到城门上。德赫瑞姆的城门很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城头上的守军正在惊慌失措的大喊大叫着。
东军的战旗上,火焰明亮。
………………………………
第八十章 围城
第八十章 围城
父亲盯着燃烧的城门。
拉格朗日在两个小时之前就顺着梯子爬上了城墙,在那里,拉格朗日挥舞着战旗,城楼上下的御霜堡士兵全部欢呼起来,本来阴霾的战场显出了一些活力。
在城下,是一千四百多名被解除了武装的投降守军士兵,这些守军士兵在甲胄骑兵的整齐冲击下,不久就跪地求饶了。
剩余的三千余名守军士兵在他们的将军的指挥下已经向城西移去,斥候报告说那些士兵涌入了圣鲁兹哥达要塞。那座要塞向来是作为拱卫德赫瑞姆城的最后防御的,它背靠悬崖,从高地向外突出,有人称那里为天台要塞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德赫瑞姆城内现在只有不到两千名士兵还在坚守。
经过第一天的战斗,五千多名守军被击溃,并且抛弃了德赫瑞姆城。城内的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出城与大部队会和就被包围在了城市里面。守军部队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战斗――大部分时间是在溃散,终于在最后失去了信心。他们一哄而散,如果不是守军军法官临阵斩杀了一些乱军,守军很可能都无法正常的转移到圣鲁兹哥达要塞里面去。
其实守军部队有足够的时间集结起来,然后返回德赫瑞姆城的。但是那个时候士兵的士气已经丧尽,黑漆漆的平原让他们觉得一切可能接近御霜堡士兵的行军都是危险的。他们甚至不敢鼓足勇气去冲散监视德赫瑞姆的小股御霜堡部队。黑夜里面的火把和盔甲反射出来的亮光让这些遭遇了惨败的士兵不住的发抖。
星辰闪耀,月光暗淡,守军的指挥官只得带领着军队走向了通往要塞的道路。
可耻的失败现在已经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事情了,现在首先要顾虑的是活命的问题。
迪米特里的部下开始押送俘虏向营地撤去,那些人的手都被拴在背后,几个看押他们的士兵在他们经过时肆意的用短棒和皮鞭柄抽打他们。御霜堡的士兵们非常的厌恶这些西部佬,虽然菲德烈一直在向士兵解释说,只有那些追随哈劳斯为非作歹的士兵才是公敌,御霜堡的士兵们还是忍不住的会把他们的厌恶归结到某个地方上。
这让菲德烈的臣子们非常的担心,现在这种情况也许还可以被压制,但是如果这种分裂长时间的维持下去,御霜堡的士兵们很可能就不再会把帝国别处的士兵当成‘自己人’了。就像罗多克人,经过几十年的分治后,除了少数异类,几乎已经没有罗多克人把自己当成南斯瓦迪亚人了。
好在菲德烈的信心很充足,他要把士兵们带回家的许诺马上也要实现了。这之后,就该轮到菲德烈要求士兵们拥戴他回家去了,菲德烈的终点将是帕拉汶,只有在那里,菲德烈才能正式的恢复皇室的荣誉。
菲德烈一系的皇室贵族本来是帝国最富有和有权势的人,在菲德烈被哈劳斯宣布叛国之后,那些贵族的官职、补助甚至是封地都被剥夺了。哈劳斯掠夺了大批的土地和财产,并且藉此笼络了许多本来地位低微的皇室成员,这些本来居无定所的闲汉摇身一变成了帝国的大臣了,他们对哈劳斯忠心耿耿,日思夜想的都是把菲德烈剿灭。
哈劳斯南下与罗多克签订合约的就是希望在他北征的时候,罗多克能够保持中立。哈劳斯希望在巩固了外交之后,再利用手里面的优势力量进攻菲德烈。但是哈劳斯可能没有想到德赫瑞姆被围困、守军主力被击溃会来的这么快。
从哈劳斯正式称帝开始,他就着手加固苏诺的城墙了,似乎他预见了苏诺被围困是迟早的事情。很讽刺的是,如果他把花在修建苏诺城墙上面的人力和财力,用在训练新兵和购买装备上面的话,德赫瑞姆城的士兵数量肯定会让菲德烈不敢轻易南下的。
德赫瑞姆。
此时德赫瑞姆城内的士兵已经远远低于围困部队,他们本来是在城里面安安心心的等待着城外的军队回来的。结果在出城部队遭遇了惨败之后,守军长官估计到自己的军力不足以防御德赫瑞姆漫长的城墙,而且城内的居民也不会尽力帮助他们抵抗,所以守军残部已经做出了放弃德赫瑞姆城的命令。
几个传令官传来了命令,让城内的士兵烧毁粮食和其他一切资敌的物资,然后弃城前往圣鲁兹哥达要塞。
命令没有被贯彻下去,城内被征召的男性居民首先拒绝了他们的长官的命令,这些人建议把粮食分发给饥肠辘辘的居民,这样一来的话居民们对守军的印象还可以改观一些,而且一旦将来菲德烈的士兵要把这些粮食征走的时候,居民对菲德烈的好印象就会荡然无存。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但是城内的将军拒绝了这个请求,他忠实的派出了自己的士兵开始焚毁几个粮仓。
而德赫瑞姆城内的一些雇佣军士兵则态度更是怀疑,他们对于逃向圣鲁兹哥达要塞的计划非常不满。他们知道,在平时,西军士兵们或许还会考虑给他们同样的待遇,但是到了这种时候,如果有什么供应要缩减的话,肯定都是先拿雇佣军开刀的。
一些雇佣军士兵已经放下了自己的武器,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营房里面,对于集结的号角充耳不闻。他们封死了自己的营门,并且对于前来催促上路的传令官视而不见。被催促的急了,他们就要求预支三个月的佣金,不然就退出军队。那些传令官对于这一千多雇佣长矛手和弩手一顿臭骂,但是当他们看见雇佣兵面露凶光的时候,就识趣的离开了。
雇佣军在大难临头的时候灵活的做出了应对措施:他们放弃了抵抗,等待着向他们遇到的第一批御霜堡士兵投降。雇佣军的军官将向御霜堡的军官献出自己的佩剑和旗帜。
如果御霜堡的人付得起佣金的话,雇佣军会很乐意的加入新雇主的。这些佣兵的名声比不上那些沦为佣兵的流浪马穆鲁克,甚至还比不上巴瑞耶绿洲的长矛手们。不过这些人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只要有钱,他们就会大批大批的出现,而且打起顺风仗来凶猛无比,不过一旦出现了困境,那么他们就指望不上了。
被御霜堡严重威胁了的北端城墙已经放弃了抵抗,那里的守军士兵们一哄而散了,只来得及在城下架起了一些拒马就向城内跑去。
见到城墙上面的守军溃逃,御霜堡的士兵发出了一阵的嘘声,士兵们准备好的防御箭矢飞石的盾牌阵型不需要了。士兵开始着手指挥工匠架起登城的木梯子向城墙上爬去。
迪米特里来到了父亲身边,“你真的不愿意上去?”
“恩,那个梯子……没事儿,我觉得还是在城下防备城门吧。你知道……那个,那些残军可能威胁我们这里的……”
父亲乱七八遭的理由让迪米特里有些疑惑:“那帮人还敢回来……呃……随你把。不过不用等着城门烧坏了再进去了。我们的役夫正在清理城门后面的杂物,那帮西军在那里堆满了大石头和横梁木,要等它们烧完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在城里等你。”
说完迪米特里就带着几个亲兵从一架云梯登上了城墙,随着迪米特里的火焰战旗飘扬起来,城墙内外的欢呼声再起响起。
这个时候莱特已经率领着他的骑兵队伍去了圣鲁兹哥达悬崖下面待命,从夜里开始,莱特和另外几个骑兵将军就一直在不间断的监视着那些守军残军。由于残军人数太多,莱特担心贸然出击会把他们激成困兽之斗,造成无谓的损失,所以骑兵们就不紧不慢的把那些人逼进了圣鲁兹哥达要塞,就好像把老鼠关进了笼子里面。
对于这种地形下的包围,骑兵们很满意。悬崖唯一的粮道就是一条崎岖的通向山下的小路,要塞里面应该会有存粮,但是三千多人的军队挤进去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灾难。只需要在山下设伏等着守军饿毙或者盲目的下山找死就好了。
守军将领一头冲进圣鲁兹哥达要塞也许真的不是一个明智之举,那么多的士兵不论冲回德赫瑞姆还是向高地边缘移动都会成为让御霜堡头疼的事情。但是他们偏偏的选择冲向了一个笼子一样的要塞,也好,现在真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御霜堡,还有数千新兵正愁没有武器装备呢,山上的那群士兵看来已经准备好了资助菲德烈陛下了。
山上不时有一阵阵的骚动,开始有数十人数十人的部队逃下山来投降。山上的守军马上安排了弓弩手部队登上了几个哨塔,集中的攒射着敢于逃跑的士兵。在弓弩手稳定住了军心的时候,已经有超过三百多人逃下了山来。
那些士兵马上就被剥夺了武器和铠甲,只给留下了棉甲。这些人具体怎么处置现在还没有定论。掌握在御霜堡手里的俘虏已经超过了两千人,如果再这样下去,就势必要遣散一批人或者把他们吸收进自己的军队了。
菲德烈皇帝已经动身南下,一切等皇帝亲示吧。
对于此次亲征,皇帝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拿下德赫瑞姆城,光复帝国东部――这占帝国土地三分之一面积和五分之一人口的重要地区。
一旦得到了德赫瑞姆,菲德烈亲王就能从高地上面俯瞰辽阔的苏诺平原了。
人们都知道,跨过了苏诺平原,帕拉汶就不远了。
而菲德烈陛下的王冠就在那里。
………………………………
第八十一章 抉择
第八十一章 抉择
直到很久之后,尤都很费解我父亲为什么宁愿在城外等着也不爬梯子。
这个疑惑一直纠结着尤,以至于在菲德烈安排的入城仪式上,尤都有些神情恍惚。在德赫瑞姆城镇中心,几个垂头丧气守军将领以及一群喜气洋洋的雇佣军统帅在万众瞩目下跪在了菲德烈皇帝的脚下。
这个场景很振奋人心,参加仪式的士兵很多都感动的流下泪来。
在城市里面,很多公职人员被要求尽快的返回各自的岗位。除了窃据德赫瑞姆防务的西军军队外,菲德烈准备尽可能的保留德赫瑞姆城内的统治机构。好在那些人大部分都是东部本地人士,他们的家人和产业大多都在本地,一旦菲德烈入城之后,他们也就能够安心的向菲德烈效忠。
而一些从西部省份调来的官员则没有这么洒脱,他们很担心因为自己的‘叛变’而遭到惩罚。对于这些人,菲德烈很慷慨的释放了他们,并且对他们礼遇有加。不过这些人可不是回到西部就能重新得到启用了的,菲德烈散布了大量的关于他和这些官员有私下交易的小道消息,这让这些官员灰头土脸的赶回了西部之后,立刻就面临着被审查的命运。
一年多了,菲德烈开始蓄出胡须,他希望藉此使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成熟一些。
士兵们看着他们的皇帝――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满心浮躁的皇位继承者了,他现在是帝国的皇帝。
菲德烈骑在自己披挂华丽的军马上面,一个被俘虏的西军仪仗官拉着他的马为他开路。那个仪仗官在哈劳斯入城的时候曾经为哈劳斯拉过马,这个时候作为一名俘虏,他感到有一些耻辱,但是在他的心中,菲德烈的确算得上皇室贵胄,虽然菲德烈的立场有些值得商榷,但是为他拉马开路,也并不是一件颜面扫地的事情。
仪仗官整理了一下精神,在几个仆从的引导下,带着皇帝的坐骑走到了军民中间。
欢呼声几乎要把皇帝掀下马来。
皇帝对士兵说过:“我要带你们回家。”
皇帝对居民说过:“我会回来救你们。”
这份许诺现在成为现实了,皇帝骑在骏马上面庄严的走入了祖先曾经驾临的城市。他把手抬了起来,向两边或者欢呼流泪、或者低头鞠躬的臣民们致意。
军鼓声咚咚作响,与礼乐比起来的确显得有些干硬,但是对于一个在困境里面开始走向胜利的皇帝来说,没有什么比军鼓更加的值得信赖了。
在过去,菲德烈也许还不清楚自己应该依靠谁,但是现在,他却很明确的感到了自己的一切是和周围的军官绑在一起的,没有这些人,他是不会稳定住御霜堡,也不能尽快的收复的德赫瑞姆的。
这些军官主要来自于普通的城镇居民和乡村农夫,他们来自于一个个普通的农户或者手艺人的家里。在一开始的时候,菲德烈的军队里面还有很多领主家族的卫队,但是随着领主们的悄悄离去,那些军队也随之一哄而散了,最稳定的反而就是这些来自小农夫家里的士兵队伍,这些士兵没有对领主的负担和恐惧,他们只要得到了充足的食物和结实的武器装备,并再恰如其当的被灌输一些忠诚和荣誉的概念,就愿意追随着菲德烈皇帝远征到天涯海角。
拓荒者向菲德烈宣传说:依靠领主们的话就必须不断的满足他们,一旦领主们被利益的驱使,就很可能出现叛乱;而这些自耕农则不同,他们只关心自己家里的田地,只要他们的利益被保障,在丰年的时候能够活的很滋润,在灾年的时候能够得到国家的救济,他们心中就会滋生出无比的忠诚,而这忠诚又会迸发出巨大的可靠的战斗力。
拓荒者说:“依靠这些人吧,陛下,您会依靠这股力量走到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走到过的高度的。”
菲德烈毕竟是年轻的君王,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痛苦的感觉自己被领主们背叛了,过去一直有人给他灌输一个思想――领主集团是他的眼和手――但是这一年多以来,菲德烈作为一个年轻人,却无奈的看着自己的眼和手背叛了自己,并且还不断的增派军队要把自己赶尽杀绝。
加上过去很多年与拓荒者们的接触,菲德烈已经相信在这个世界上面,他有着不同于祖辈的路要走。那些庄稼人和手艺人的力量菲德烈已经通过拓荒者的点拨和帮助看得一清二楚,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这股洪流去冲垮那些冥顽不化的领主们。
不过菲德烈也不愿意做拓荒者手中的玩偶,与拓荒者们设想的把国家变成一个由人民自治的国度的理想不一样,菲德烈并不希望自己变成一个被架空的君主。他现在只是希望能够把那些看起来很危险的力量减弱,然后创造一个权利集中的稳定国家来。
这思想可以算作一个领主思想与拓荒者思想的折中:它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世袭力量,又让平民也有机会晋升到国家的中枢来。
虽然菲德烈有这种打算,但是现在来说,他还是要旗帜鲜明的支持拓荒者和大量的下级军官集团。
拓荒者的商队在蓝冰河对岸建立了一系列的商业市集,通过贸易的手段源源不断的向御霜堡输送着血液――满仓满仓的粮食、打磨精良的武器、光洁耀眼的铠甲、毛色油亮的骏马、各国各地投奔而来的士兵、农夫和匠人。
御霜堡成为了整个大陆的焦点。
即使是最保守的人也能对这里的机会心动不已:商人只要向年轻的菲德烈皇帝提供财货资助,皇帝就会慷慨的给予他们种种的优越的权利;流浪的士兵们只要向菲德烈的军队宣誓效忠,就能够在军队里面得到自己的位置,而且皇帝对军队的慷慨是闻名大陆的;至于更多的学者、农夫和工匠,他们会发现在这个新生之国里面,怎么都会有他们的位置的。
而且这些还没完,菲德烈皇帝向这些人宣布:“跟着我,还会有更多。”
这一点菲德烈的支持者们毫不怀疑。
人们知道,在皇帝的前面,是帝国最富庶而又辽阔的国土。这片国土上大部分的资源都被一大群领主所把持着,但是那些人却在菲德烈需要帮助的时候可耻的选择了沉默甚至是背叛。以后菲德烈一旦柄政,那些人就会如同待宰的羔羊一样被人攫取掉所有的财富的。
人们嗅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这种机会有时候一辈子都可能没有一次。
况且,从这次巨大的胜利来看,人们发现菲德烈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基础和一支善战的军队,这威名传播开来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奔到菲德烈皇帝的名下的。
虽然圣鲁兹哥达还盘踞着数千的叛军,但是菲德烈皇帝已经下令德赫瑞姆城开始庆祝胜利。
哈劳斯的昏庸残暴以及菲德烈的慷慨大方的故事,被一个个吟游诗人编成了小曲,正在满城传唱。
菲德烈下令打开了德赫瑞姆剩余的仓库,把里面的粮食和布匹送给已经忍饥受冻了很久的居民。这种举动让居民们为之疯狂。
载誉归乡的御霜堡士兵们在街上游荡着。每一个酒馆的男人都会拍打他们的肩膀,对他们说:“好样的,小子!”;而那些漂亮的姑娘则会对他们露出最温柔和甜蜜的笑容;至于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则会为这些小伙子送来的面粉而感激流浪。
菲德烈开心的听着自己的使者传来的他们在城镇里的见闻。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没有什么比听见这些话感觉更好的了。
在德赫瑞姆城正在紧张的恢复的时候,对于圣鲁兹哥达要塞的最后进攻准备也在继续。在高地的这边,一个御霜堡军团正在修建营垒,设置障碍。他们并不打算与高地要塞里的士兵正面较量,反正那条小道每次只能冲下来数百人,只要守御得法,就能把那些人毫无悬念的赶回去。
要塞里的士兵也是要吃东西的,过不了几天,他们就要选择吃人或者投降了。
高地上的一切都在朝着对菲德烈皇帝有利的方面前进,在乱世里面,东部的军民用他们自己的血做出了决定:站在菲德烈皇帝一边。
占领并且稳定了高地之后,菲德烈的雄图大志就要展开了。
在他的面前,是无比巨大的帝国――或者说无比巨大的叛乱地区。
进攻帝国西部毫无疑问是菲德烈的下一步动作,不过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安顿自己的部下了。
在德赫瑞姆,在听说菲德烈南下之后,一些领主如同过去对菲德烈那样,对哈劳斯表示了沉默。这些领主见机不妙就选择了消极的等待,对于德赫瑞姆城被围困,这些领主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的力量去挽救。
在情况稳定下来之后,这些领主选出了自己的代表来觐见菲德烈,他们对于过去的行为表示了歉意,但是他们却强调了他们是受形势所迫不得已的,他们还指出这一次他们对哈劳斯见死不救的举动就是他们对菲德烈效忠的第一步。
这些领主希望菲德烈皇帝重新承认他们的爵位和土地,然后他们就会主动地加入到菲德烈的阵营里面来,“我们会为您奉献一切,我们的陛下。”
拓荒者的几个将军得知了这个情况之后,迅速的找到了菲德烈皇帝来游说皇帝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