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那边的领主-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转过身来,“可是你们的计划恐怕要落空了。”伯爵拿出了一块破布,上面绣着一把利剑,一柄钥匙,“我在路过雪山的时候,亲眼看见了一伙来路不明的部队袭击了一个外国使团。等我和雪山的维基亚驻军拼死前去营救的时候,那个使团已经死亡殆尽。我们在尸体的身上找到了这个。”伯爵把破布丢到了圆桌上。
代表们纷纷传看,“天啊,这个,这个是‘‘‘”“皮尔苏斯基的使团完了?!”“我的天!”
“先生们!”伯爵冷冷的说,“谁敢在国王的土地上攻击使臣呢?不用我说,你们应该猜的到。只有国王的人敢做这种事情。如果你们依然幻想维基亚王不敢参战的话,你们就继续这么想吧,直到有一天你们一早醒来,发现家门口都是维基亚王的士兵,而你们毫无准备,你们就会知道你们过去是多么愚蠢了。”
“你们为什么要敷衍”伯爵说,“我一心一意的来加入你们,想和你们分享我的光荣,但是你们不给我这个机会。你们甚至连一个河间地都不愿意让我去。”
市政官脸色难看,“大人,您这么说我们只能感到失望了。我们只是为您说明了一下眼前的困难,如果您执意要前往战乱的地方,我们也不会阻拦。但是您还要求我们批准您前往,并且给您援助的话,那就太强人所难了。”
伯爵低头考虑了一下,“你的意思是,我们罗曼诺夫家族现在完全没有地方去咯?”
市政官脸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甚至是笑容,他环视了一下周围,那八名议会代表除了那个老头子外,全都微微的点了点头。
“加里宁大人,”市政官说,“在离河间地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瓦兰科夫小镇。那座城市在战乱里面和我们失去联系了,据我所知,他们的市政官在战乱里面全部死亡,连城邦里数得上的几个家族首领也被伯克人处死了,而且,那里的王公没有留下后嗣。前几个月,那个小镇派人来告诉我们,希望我们选派出新的领主去治理他们。”
“什么意思?”伯爵皱起了眉头。
“如果您愿意,”市政官笑了,“瓦兰科夫是您的了。”
这么好的事情?我仔细的看着周围的人,大多数伊凡哥罗德的议员都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
第四十九章 瓦兰科夫
第四十九章 瓦兰科夫
有人说诺德人的祖先曾经大规模的南下过。
部分诺德人定居在北海一线,在禅达人和后来的斯瓦迪亚人的帮助下形成了定居文明。而还有一部分人则深入了南部的维基亚草原,在那里,他们融入了维基亚人的群落,并且消失在了这片土地上面。虽然他们已经成为了维基亚人的一员,但是这些人的身上依旧打着强烈的诺德人的印记:长于步战;喜欢穿皮衣和铁盔;用松木做成圆盾;善于使用标枪和斧头作战,同时也是使用长弓的好手;他们还热爱烈酒、女人、打猎等一切男子汉喜欢的东西。
由于极高的组织度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些人逐渐成为了维基亚人中的领袖者,成为了维基亚人的军事贵族。这些人最辉煌的时代就是他们曾经进攻过禅达人在南部的主要城市,杰尔喀拉。
一路之上这些人平推直进,直到在杰尔喀拉的城墙下面被挡住的时候,他们才停止了进攻的步伐。那个时候,这些士兵像是看着奇迹一样的看着禅达人的高大的城墙,他们的首领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战胜这些巨大的石头,于是和禅达皇帝在城下签署了合约。
让禅达皇帝好奇的是,这些士兵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集体,他们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有些部落只是出于被胁迫或者追逐利益才一同南下的。在合约签订之后,各个部落满载战利品,开始慢慢的北上返回家乡。而一些小部落则选择留下来,他们甚至主动联系禅达皇帝,愿意为皇帝服役,充当雇佣军。
从此,这些士兵开始出现在禅达皇帝的军队里面,人们称呼他们为瓦兰人。
从那之后,瓦兰人的攻势就再也不能威胁皇帝的统治了。皇帝的士兵或许没有这些人优秀,但是皇帝的谋略却领先了这些部落上千年,通过挑拨和收买,皇帝让这些瓦兰部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彼此作战,并且精疲力尽。最后皇帝的士兵一举把这些清理出了帝国的边疆。
皇帝甚至俘虏了瓦兰人的国王。这名国王通过宣誓效忠皇帝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同时,这个瓦兰国王许下了一个诺言,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皇帝的士兵在作战,瓦兰人一定会出现在皇帝的士兵身边。
皇帝释放了国王,但是不久之后皇帝担心国王反复,便赐死了他,同时把他的族人分成三份,分别让他的儿子和兄弟继承。那个国王死去了,但是他的诺言却从此固定了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年禅达皇帝都能获得大量的廉价雇佣军………人们称他们为瓦兰卫队。
瓦兰卫队是禅达军队的一个最强盛的注脚。当政权更迭、军队几经失败的时候,禅达皇帝发现忠实的站在他身边的,总是有一批又一批的瓦兰人。在禅达帝国的后期,皇帝们甚至拒绝在没有瓦兰卫队护卫的帐篷里面睡觉。人们知道,那位被污蔑为半牛半人的禅达末代皇帝登基的时候,是在破烂的都城里,由一群瓦兰士兵护卫着坐上宝座的。但是没有人知道,当皇帝战死的时候,他的身边是否还有瓦兰人。
在禅达皇帝死后,斯瓦迪亚皇帝希望继续雇佣瓦兰人。但是那个时候纯种的瓦兰人已经难以找寻,而瓦兰人的后代们则声称禅达皇帝已死,他们的誓言也已经完成。这支神秘的卫队渐渐的推出了历史舞台。
瓦兰人曾经是整片维基亚草原的主宰,瓦兰卫队的首领曾经对一个禅达皇帝夸口说:“我们有一万个村子准备为您效忠。”
但是现在,纯正的瓦兰人已经难以找寻了。
瓦兰科夫是少数的几个瓦兰人聚居的地方之一。那个地方和萨兰德的巴瑞耶一样,主要的产品是佣兵部队。但是瓦兰人的数量太少了,以至于很多孩子还没有成年就被豪门贵族预定下来,一俟成年即送入贵族卫队里面服役。瓦兰人为各种各样的主人保住了数不清的财富,但是瓦兰人自己却穷得可怜。
与诺德人相比,他们不会捕鱼;与维基亚人相比,他们不会耕作;与禅达人相比,他们不会做生意。
虽然他们的铁匠技艺无双,虽然他们的女人能够编制出极其结实精美的锁子甲,但是瓦兰人却总是给人以落魄的形象。瓦兰人的村子最常见的景象就是光着上身的男人醉死在草垛里,破衣烂衫的女人一边奶孩子一边在树林里拾橡果、蘑菇和块根。
维基亚农人虽然害怕和瓦兰人打架,但是在私下里却总是鄙视他们,称他们为酒囊。如果你知道维基亚人自己的酒量已经是多么惊人之后,就能理解瓦兰人的这个称号绝对没有水分了。
而且瓦兰人从远古时期就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他们服从强者,所以能够听话的去服侍大陆的统治者………禅达皇帝。而斯瓦迪亚皇帝在瓦兰人的口中也只是个‘木材商人’。这种态度让瓦兰人吃尽了苦头。生活窘迫的瓦兰人不得不被动的融入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里面:斯瓦迪亚人、诺德人、维基亚人甚至是萨兰德人。
但是在瓦兰人崛起的地方,瓦兰人依然固守着自己的传统,贫穷而骄傲的鄙视着外乡人。
瓦兰科夫………领主的噩梦。
曾有一个教士在路过瓦兰科夫的时候被小镇风貌吸引住,他迷路了十多次后认定只有上帝能够在瓦兰科夫认对道路。那个教士说瓦兰科夫就是一大堆胡乱堆在一起的木头,瓦兰人在木头的缝隙里面栖身,用泥巴和牛粪糊住透风的地方,用稻草铺在渗水的地上,由于蚊子过多,瓦兰人夏天的时候常常燃烧稻草束去熏赶蚊子,以至于时常有人被误熏致死。
古代的时候,维基亚人的祖先曾经向诺德人的祖先发出邀请:“我们的土地肥沃而富饶,我们的女人娇媚而健康,但是我们的生活乱糟糟的,来统治我们吧!”
现在,瓦兰科夫人则大大咧咧的对维基亚人发出了同样的要求,“给我们一个新领主!上次的那个是个笨蛋!”
瓦兰科夫有一个光荣的传统,他们在过去了一百年里驱逐了十七位领主。而且他们依然像是在禅达帝国时期一样,称呼自己的城主为王公,那是禅达皇帝奖励瓦兰人的时候允许的,但是现在早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维基亚国王和伯克国王都讨厌这种称呼,因为即使在这两个国家里面,王公也只是少数的几个贵族家庭才享有的殊荣。不过瓦兰人依旧我行我素,他们天然的亲近维基亚人,鄙视伯克人,可能是伯克人的高雅做派让这些瓦兰酒囊心生不满吧。
在河间地乱套的时候,维基亚的东部议会默契的通过了停止增兵的提案,对于战争动员阳奉阴违,但是瓦兰科夫却积极的参与到了战斗中。当伯克人进攻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瓦兰科夫沸腾了,男人们从床下、梁上、谷仓里找来了各式各样的盔甲套在身上,给长矛装上了矛头、给斧头手柄加上了带锁链的平衡锤、给盾牌上了铁边、给马鞭和皮衣润足了油,然后就闹哄哄的跑去领主那里要求出战了。
领主一家正准备前往伊凡哥罗德躲避战火,但是却不幸被愤怒的部下阻拦住。瓦兰人的首领挟持着领主一家前往了战场,成功把领主一家永远的留在了战火纷飞的河间地,还一不小心没有让领主留下任何传人来。瓦兰人勇气十足,但是他们人数太少,而且缺乏和盟军的配合,不久之后就被莱赫的哥哥撵出了河间地。
瓦兰科夫乱成了团,供应小麦的商人无法与士兵们交流,而订购锁子甲的作坊主们则发现他们付的定钱全被瓦兰人拿去喝了酒。瓦兰科夫的领主曾经维护着几个水池用来防火,领主还专门雇了一个伯克人来管理这些水池,但是战争开始后瓦兰人撵走了这个伯克人,只留下来了他的妻子,至于他的妻子,呃,我们还是别谈他的妻子了。现在水池干涸了,瓦兰科夫到处都有火灾,浓烟滚滚,今年一整个夏天里,瓦兰科夫人都没有担心过蚊子。
瓦兰科夫周边地区有大片的土地和聚居点,沿河有一个小码头,码头边上有一个磨坊。加上瓦兰科夫镇,瓦兰科夫地区总共有三千多居民,女性数量略多于男性。如果加上周围的自由垦民和猎人的话,人数会在四千上下。人数虽然多,但是每年瓦兰科夫贡献的税收却不如别的上千人的小镇。
瓦兰人的农夫总是乱糟糟的播种,等过一两年地力下降之后,他们就把自己的窝棚搭到别处去,重新开荒种地。那片土地本来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的,但是瓦兰人却常年的饿着肚子,女人一旦怀孕就会埋怨男人又为家里增添负担了。
但是瓦兰科夫的男人却几乎各个是战士,在河间地动荡的时候,这片地区居然为战区供应了六百名士兵,几乎家家都有男人走上战场。虽然装备乱七八糟,而且后勤基本靠抢劫,但是这些人的却让河间地的贵族大为感动,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无数的***贵族却在各个地方为人们证实了瓦兰人的勇敢和可靠。
贵族们虽然喜欢瓦兰人在战争时的勇气,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前往瓦兰人那里统治他们,谁知道有朝一日那些野蛮的家伙会不会把自己也推上战场去了?
但是瓦兰人还是发出了他们的呼唤:“虽然我们的土地不肥沃,但是我们的女人的确很健康,而且生活一直乱糟糟的,派点人过来吧。”
现在维基亚议会对于瓦兰科夫大为头疼,曾经有人提议把瓦兰科夫分散移民到别处去,但是这个提议被瓦兰人视为奇耻大辱,他们殴打了宣读决议的使者,把他绑在驴子身上送回了伊凡哥罗德。还有人建议向瓦兰科夫移民,让优秀的邻居去感化他们。不过瓦兰科夫人却赶走了大部分他们看不上的‘娘娘腔’,而留下的人本身就和瓦兰人差不多,谈不上移风易俗。
最后,议会提议让瓦兰人自治,瓦兰人也的确曾自治了五六年,但是那段时间里面,大批的瓦兰人加入了打家劫舍的活动中来,整片土地上充斥着瓦兰人劫匪,治安极度混乱。伯克人甚至怀疑这是维基亚人蓄意从事的策反破坏活动,从而对维基亚大加抗议。最后,伊凡哥罗德议会不得不遵从大议会的命令,可怜兮兮的收回了瓦兰人的自治权。
在过去,瓦兰人还只是不知高低的一再驱逐领主,到了现在,瓦兰人则开始威胁领主家族的生命了。这就让所有的领主在前往瓦兰科夫之前要多多考虑了。即使是没有土地的落魄领主,一听到瓦兰科夫也连连摇头。
这就是议会笑眯眯地交给伯爵的土地。
伯爵知道瓦兰卫队,但是对于这支卫队的后代却知之甚少。
在议会给出了提案之后,伯爵要求让他多想几天。杜马议会同意了,并且休了会,让伯爵在需要的时候通知他们,再行召开议会。
他找到了白鸽交易所的人,向他们咨询,并且还拜访了一个曾经短暂的统治过瓦兰科夫的领主了解情况。同时,弗拉基米尔被派去瓦兰科夫实地考察那块土地,汤姆则被派到城镇的各个角落搜集瓦拉科夫的风评。知道的信息越多,我们对瓦兰科夫的了解就越深,最后这些信息汇集成了一个词:大火坑。
诚然,在地图上,这片土地足以让人垂涎欲滴:它靠近东湖,比邻一条河流,这让它的运输非常的便利;它所在的土地属于最肥沃的河间地的边缘;而它的人口几乎是一个中型的城镇了,这些人口如果利用得当的话,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最重要的一点是,瓦兰科夫越过了大东湖就是河间地,那附近是列普宁家族的土地。如果有朝一日罗曼诺夫家族有意占有那片土地的话,瓦兰科夫是一个绝好的跳板。
于此同时,它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之前所有统治瓦兰科夫的人全部失败了,除此之外,瓦兰科夫还是蛮不错的。
我逛了逛伊凡哥罗德的大街,给弥赛拉买了一些煮熟的栗子还有一罐子的蜜饯,这些东西花光了我所有的钱。我去给弥赛拉送这些东西的时候碰见了卡嘉,卡嘉看见了我手里的东西之后眼里闪过了一丝不满,但是我径直的从她身边走过,去见弥赛拉。
可是弥赛拉还是不愿意见我,尤里的话又断断续续的在我心里回荡,我只好把这些东西放在了弥赛拉的门口,失落的走了出来。
卡嘉有意无意的看了我一眼,当她看见我两手空空的出来的时候,她骑着马愤怒地走了。
就在我漫无目的游荡的时候,伯爵则在和家里的人激烈的讨论着家族的前景。据说前任领主的遗孀和加里宁伯爵长谈了一次,最终促使伯爵下定了决心。
罗曼诺夫家族可以选择另一个地方,慢慢的修生养息,给之后的几代人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等待下一次机会崛起。当然,它也能去试一试自己的运气,看看是否能消化得下瓦兰人这块硬骨头,但是代价则是一旦失败,罗曼诺夫家族就会陷入极其悲惨的境地。
选择的机会只有一次。罗曼诺夫家族总是在做这种命悬一线的选择。我们又有什么好失去的呢?
几天后,杜马议会如期召开。
加里宁伯爵走到了圆桌前面,拉过了主教的手亲吻,请求赐福,然后他转过身来:“我去瓦兰科夫。”
………………………………
第五十章 瓦兰来客
第五十章 瓦兰来客
瓦兰人早先已经派了十多个人守在伊凡哥罗德,准备在新的王公被选出之后迎接他回城。
由于领主迟迟没有选出,这些人只能延长在伊凡哥罗德的逗留时间,他们的钱财早已经花光,现在这些瓦兰人只能自己想办法弄到吃的,然后晚上再随便找一些地方睡觉。人们说每天晚上都会有几个瓦兰人去地下市场里面打拳赚钱,而其他的人则在妓院周围鬼混,这些人在得到议会答复之前不愿意离开,因为他们回到瓦兰科夫的话会被人嘲笑死的。
在议会的外面,有一些象征着议会下属城镇的旗杆。根据各个城镇的财力的不同,他们对于这些旗杆的打点也有所不同,比如伊凡哥罗德人的旗杆就是一整根漂亮的过油松木,他们给松木漆上了金红相间的涂料,在旗杆的顶端飘扬着伊凡哥罗德的标志………装满金币的天平。在旗杆的下面,则钉着一面盾牌,上面绣着极其复杂的城镇徽记。
周围还有别的城镇的旗杆:大东湖城、小东湖城、明科斯镇、圣乔治码头等等,一溜过去,非常华丽。在不久前,这些城镇在战场上面一败涂地了,一些光秃秃的旗杆表明了战况的惨烈,很多的城镇已经改换门庭了,那些旗帜现在正在伯克人的贵族议会门口飘扬。有些维基亚人非常的喜欢伯克人,他们觉得伯克人富有而自由,所以关于伯克人多的一切都是好的。不管是什么消息,他们都能从中解读出伯克人远优于维基亚人的信息来。
除了那些在战乱里面沦陷的城镇外,还有一座城镇的旗杆是空荡荡的。不用猜就知道那里就是瓦兰科夫。
但是今天,一面陌生的双头鹰旗帜飘扬了起来。
人们指指点点,不知道是哪家倒霉蛋又摊上瓦兰科夫了。人们看着双头鹰标志,一时之间有些诧异,不清楚这个家族倒是是哪家人,使用双头鹰的家族屈指可数,可是不论哪一家都不是这种样子的。
在双头鹰旗帜的下面,是瓦兰人的城镇徽记:斧剑交错于遮面头盔之上的图案被绘制在一面硕大的橡木盾牌上。
瓦兰人一般不喜欢使用橡木盾牌,虽然橡木盾牌可以做得更宽大而且提供更好的防护力,但是它太沉重了,让人施展不开手脚。瓦兰人喜爱的是松木盾牌,它轻便易携,而且它的木料松软,别人的刀斧砍伤盾牌之后就会陷进去卡住,而不会如橡木盾牌一样爆碎。在战场上,让别人的武器有几秒钟失去控制是巨大的优势,瓦兰人往往就在这个时候用斧头切开敌人的头盖骨或者把短剑扎进敌人的盔甲缝隙。
话虽如此,橡木用来做徽章盾牌的确显得大气华丽。不过这面手绘盾牌可不是瓦兰人的手艺,瓦兰人的绘画技巧还停留在远古时期,据说有人在山中的岩洞里发现了瓦兰人的祖先上千年前留下来的壁画,他们得出结论瓦兰人的绘画技巧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居然一点都没有进步,能做到这一点也着实不易了。
不仅是一些看热闹的人发现了瓦兰科夫已经有了新主人了,就连那些瓦兰科夫的信使也肯定注意到了。我看见一些穿的破破烂烂的家伙跑到我们的临时驻地里面四处打量起来了。这些人看起来鬼鬼祟祟的,女人们都怕他们,家里的男人很多已经拿起了武器四下巡逻,照看自己的财产。但是这些人明显不是来劫财的,他们只是好奇的探看一番,在昨天下午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有人告诉我说,这些人就是瓦兰科夫人,他们在这里等待他们的新领主被选拔出来。
我很好奇,既然这些人是瓦兰科夫人,而伯爵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去小镇上,这些人为什么现在还不来向伯爵表示效忠呢?当我把我的疑问告诉了街上的人的时候,那些人都只是笑一笑不想多说。在我的再三恳求下,他们才道出了原委。
原来这些瓦兰科夫人已经被选派了几任领主了,但是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最后关头掉头逃跑了。那些领主要么是对瓦兰科夫不熟悉,贸然参加了选举;要么就是想投机一把,从议会得到一些好处。但是最终很少人愿意去那里。
小镇上面只能通过输出佣兵来勉强的维持收支,农业和手工业几乎陷于瘫痪。瓦兰人虽然是能征善战的勇士,但是却同时是最懒散的农夫,瓦兰人的农庄和作坊往往会入不敷出,几乎所有的领主都会亏损大笔的钱财。而即使是佣兵贸易也被几个瓦兰家族把持着。瓦兰人的几个大家族把输出佣兵的生意牢牢地把持在自己的手里面,每一年输出的士兵和盔甲数量看起来很多,但是对于领主来说,这些东西不过是帮他养活了几个不听他话的大家族而已。
这些瓦兰家族很聪明,或者不如说目光短浅,他们只愿意操持着输出佣兵的行当,但是却不愿意肩负起维护城镇的责任。他们攫取了城镇里最大的利益,但是却丝毫不打算分出一部分给这座城镇,可别谈那些走马灯一样的领主阁下们了。
正因为如此,瓦兰科夫才会如此的臭名昭著,以至于就连瓦兰科夫自己的使者都不再敢轻易的找领主宣誓效忠,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效忠对象会不会又在几天后宣布不去了。
不过这一次,那些使者恐怕要猜错了。他们在看见了罗曼诺夫家族庞大的车队之后,明显觉得这只肥羊不会跑到他们的虎口里面去。这些人一看没戏,就摇头叹气的回到自己来的地方去了。
伯爵是在今天中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