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那边的领主-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东湖城,小东湖城的行会还有贵族都厉害的狠,加里宁占不到便宜………不然也不会搞出倒买倒卖这种事情来。但是这些小东湖的家伙基本礼貌还是会给加里宁的,他们也许会贿赂加里宁一些财物的。想来加里宁的眼界要比过去在乡下的时候高一些了,看来得多加两袋金币。不知道这个弥塞拉讨不讨加里宁喜欢呢,要是讨他喜欢可就麻烦了,真是的,结婚这种事情一旦掺入了亲情就好麻烦,简直连金币都解决不了,男爵苦苦思索,该怎么办呢?加里宁这只野狼,肯定会惺惺作态一番,然后拿亲情难舍这种该死的理由勒索自己的钱财!好可恨,男爵恨得觉也睡不着,一想到如今男人之间的家族联营,居然要考虑这些小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就痛感世界果然变了,放在光荣的古代,女人敢说一句话么?一个领主会因为一个女孩子去勒索另一个领主干净体面的财产么?
烦心归烦心,加里宁还是要讨好的。
男爵权衡了很久,终于决定以三个村庄,一处年久失修的磨坊,一个结不出葡萄的葡萄园还有十一袋金币作为彩礼。不过么,聪明的男爵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弥塞拉小姐还没有到可以结婚的年龄,可以缓几年再行成婚。这些彩礼要说好,正式成婚之后,再交给加里宁,以后弥赛拉生下了孩子之后,这些东西的继承人要是这个孩子,而不是尤里。恩恩,这样就万无一失了,男爵和自己的那忧心忡忡的管家商量了一下,觉得这实在是最好的办法了,就正式确定了下来了应对策略,只等加里宁的回信上门。
在等待的时间里面,男爵火速的找来家庭牧师,和自己的妻子离了婚。那个不敢违逆丈夫的女人哭干了眼睛,说她家里父兄都死于瘟疫,只有一个叔叔继承了家产,那个叔叔对她很坏,肯定会折磨她的。女人乞求丈夫不要抛弃自己,这种大逆不道的要求让男爵在她的两颊上留下了两个掌印。一左一右,一边一个。女人最后不哭了,带着死心的沮丧看着男爵,请求男爵把这些土地送给修道院,她准备把余生奉献给上帝。
“你这个笨女人!”男爵骂骂咧咧的说。“最近的一处修女院在伯克,我怎么送你过去!”
“送我到英诺森大人那里去吧。”女人说,“我听说英诺森大人愿意安置被家族抛弃的女眷。并会在以后成立修女院。”
“这不是家族的抛弃,这是家族的事业。”男爵威严的教导着不懂事的女人,虽然男爵知道,女人大多是听不懂的。
“这有何区别?”女人收敛了长裙,“傅里叶男爵,请你尽最后的义务吧。”
男爵歪着头,瞧着女人,然后摇铃唤来了伯克管家,“按照女主人‘‘‘我是说按照她的意思办吧。”
伯克管家送走了女主人。几天之后回来见了男爵,说一切都已经办妥,女主人被安置妥当了,修道院的院长给他回了一封信。
男爵看都不看,就把信丢到了一边,“是前女主人,不是女主人。记住,你以后的女主人是弥塞拉小姐。这个笨蛋英诺森是谁?”
“一个‘‘‘院长。”伯克人说。
“废话,”男爵呵斥自己的仆人。“我当然知道他是一个院长,他是怎么样一个人?”
“很有趣,”伯克人管家努力的想要找出一个合适的维基亚词汇来形容他心中的院长,“非常有趣。”
男爵嘟哝道‘笨蛋伯克佬’。
他的心情很好。不会因为伯克管家的愚蠢而受到影响。因为早上他收到了小东湖城的来信,信封上面的封漆是罗曼诺夫家的双头鹰,事情成了一大半啦!不知道加里宁准备什么时候订婚呢?
男爵笑眯眯的打开了信封。
接着。在男爵家的城堡周围几百米的范围内,所有的农夫很士兵都听到了一个震惊的声音。“拒绝我?!”
领民们莫名其妙的看了看城堡的方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愿是不是什么灾难,现在倒霉的事情已经够多了。
接下来的许多天,男爵都在一种眩晕的状态中度过,他不知道为什么加里宁这个乡巴佬会拒绝自己:自己的诚意很多啊,又是离婚,又是许诺金币和村庄,自己也不过三十多岁,身强力壮,弥塞拉会很开心的,为什么加里宁要拒绝自己呢?男爵根本就想不通,怎么都想不通。这些天男爵打碎了十多个陶罐,折断了两把长剑,空手打死了一只羊,写了许多张的手稿。但是不论怎么做,男爵都觉得难以排遣自己的愤怒。
烦心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修道院的院长派人过来索要他许诺的献礼,男爵把那个家伙打发走了。真是该死,新的老婆没弄到手,旧的就跑了,还要赔一笔钱!见鬼的英诺森,不能等等么!而且领民天天都有逃跑,前一段时间几个工匠居然还过来要求提高工钱,自己只是抽了他们一顿鞭子,打破了一个家伙的脸,那几个家伙就逃走了,真是让人恼火。现在的农奴们更可笑了,一个不留神,就跑得干干净净,养猪人、羊倌、放鸽人、木匠,全部都在逃跑,连自由农也跑了,据说有人给他们跟多的土地。这些人肯定去了小东湖城了!
“今天又跑了十七个!”男爵的愤怒好像盛夏的雷霆。“加里宁究竟准备把我的血吸到什么时候?!”
“额,大人,”伯克管家说,“以前人们都跑去小东湖城,是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去的是另外一个地方。”
“哦?哪里?大东湖城?还是伊凡哥罗德?这些家伙总不会跑到河间地去了吧!”
“大东湖城?不,他们自己都养不活自己;伊凡哥罗德?不,他们生怕外来人都是西部王的间谍;河间地?不,这些人没有那么多的船。”
“那他们去了哪里?”
“修道院。”
“修道院?”石头屋子里面的气氛一下子绷紧了,男爵吼叫着站了起来,“哪个院长,敢做这种事情?”
打盹的狗惊醒过来,发现主人在生气,于是摇着尾巴讨好地看着他。
“英诺森院长大人,”伯克人说,“就是前女主人的保护人。”
男爵看着他,好像不相信自己耳朵听见的一样,“他怎么敢?他是怎么引诱那些该死的农民过去的?”
“他开放粮仓,定下工钱,恢复庄园,”伯克管家说,“他公平的对待自己的领民,驱逐哄抬粮价的商人,把神棍绑在柱子上出丑。他就做了这些事情,然后所有的农民都跑过去了。”
“这是什么?”男爵说,“‘五饼二鱼’吗?”
“如果您这么想,大人。”伯克人看了一眼门的位置,准备随便跳出去逃走。
男爵在大厅里埋着头低声咆哮,捏得指头关节咔咔直响。
“准备马!准备绳子!准备猎犬!”男爵突然大喊大叫起来,好像一个急着要打架证明自己的孩子,“召集农夫!召集士兵!召集骑士!我要让这个英诺森知道,傅里叶男爵可不是软骨头!”(未完待续。。)
………………………………
第七十章 勇敢的傅里叶
傅里叶男爵和三名随从悄悄地从北面的山坡上爬到了山顶。
在这里视野优良,从古代开始,贵族们就有在这里攀爬高山的传统。历尽折磨,大汗淋漓的攀登到山顶上,然后俯瞰平原上面的一切,这会让人充满男子气概。男爵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来这个地方,除了因为贵族传统,还因为这里非常僻静,适合思考。即使在人民繁庶的年代,这里也只有牧羊人时常来光顾,留下少许的小路,到如今,这些小路已经消失很多了。大片的羊群不见了,无人看管的羊群正在适应荒野里的生活,变得野性十足。当几个人骑马走过的时候,两边的山石上到处都跳跃着无主的羊群。
男爵依靠着清晰的记忆,穿过了大片的树林和荒草地,沿着光秃秃的山脊左转右折,在一个小湖边上,男爵和自己的随从们休息了一个小时,并且换上了大块的斗篷。男爵挑剔的看着自己的随从,这些笨蛋虽然什么都做不成,但是和自己一起打过猎,参加过竞技赛,对于行军的技艺还是有一些掌握的,就凭他们四个人,男爵觉得即使五十个农夫和修道士也挡不住自己。不过那是最坏的情况,男爵不觉得自己这么小心谨慎地窥看会被发现。
休息完了之后,男爵和他的随从将马匹拴在了树上,然后就掉头爬上了上坡。男爵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财货丢失,特别是对于马匹这样的东西,贵族之家的每一匹马身上都有特殊的标记。即使被盗窃走,盗马贼只要带着马出现在城镇里面。就会被治安官立即逮捕。
经过最后一段沉默不语地攀登,几个人终于爬到了山坡顶上。
凄凉。这是男爵登顶后的第一感觉。
男爵满头是汗。汗水从头顶流了下来,打湿了眉毛,整个脸变得红堂堂的,他的几个随从也都是差不多的模样。不过与男爵阴沉沉的表情不一样,这些随从看着下面的土地的时候,更多地露出了羡慕和贪婪的表情:这些随从大多来自破产的骑士家庭或者是贵族家仆的后代,年成好的时候,还能得到很多的赏赐,到了贫困的年景。家里就会入不敷出的窘况,既要自备马匹和武器、铠甲,响应领主的号召,又要耕作土地,操持庄园。如果不是心中还有着对特权和荣誉的眷恋,这些随从们早就逃跑了。
这些随从们听说过修道院院长的计划,并且非常的向往。院长并没有恢复所有的产业,相反,他完全废弃了偏远地区的一些葡萄园和作坊。不仅他自己这么做,还命令自己的辖区的一些磨坊主和庄园主也这么做,以便把剩余的人集中到眼前的大块土地上。对于普通的工匠来说,这或许算不得什么。大不了就是换个地方做工罢了,但是对于士兵和优秀的工匠则不同,院长时常会提拔那些优秀的手艺人和士兵来管理自己的小庄园和作坊。这就是机会了,一个有经验的士兵是很容易出人头地的。
这些去过城市的随从都知道。一个兴旺发达的小庄园和磨坊是多么的有油水,对于他们来说。管理十几个工匠农夫去开垦荒地,运营庄园,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特别是修道院院长可以提供便宜的肥料和种子………院长用未来几年的收成和那些雄心勃勃的商人们谈判,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支持,许多诺德商人在小东湖城受挫了之后心有不甘,他们很乐意资助一个能够让土地恢复和平和富饶的人。
一个星期之前,人们传开了修道院院长的蠢事:人们本来以为他费大力气是用来修复桥梁的,就连他自己的部下都是这么以为的,没想到这个笨蛋居然修筑了一个简易的停泊点………除了宽宽的石岸和一道伸入河中心的栈道之外,这里什么都没有。人们都嘲笑修道院院长是准备当渔夫的,他用了那么多的石头,用了那么多的农夫,耗费了那么多粮食,最后只修成了能容纳一艘长船靠岸的小小泊点。
摸不着头脑的农夫和工匠们在修完了这个古怪的建筑之后,立刻就被命令去平整地面,沿途砍伐森林。人们以为院长又要发疯了:他正在修筑一条可以提供两辆马拉货车并行的大道,直通修道院旁边的那个刚刚兴起的小小定居点。院长的工匠和农夫苦不堪言,如果不是这里有充足的粮食和不输给小东湖城的工钱,许多农夫可能会一走了之的:没有农夫经历过这样连日不停的劳动,人们很不习惯,懒惰和悠闲的传统在人们的脑海里面根深蒂固。
瓦兰士兵们充当监工,公平又无情:只要是劳作,就会得到很高的报酬,相反,就会被瓦兰人痛揍。
库吉特人被安排去伐木和牧马。院长对于库及特人只留下了几个头目在身边,剩下的库及特人,在与维基亚人混合之后,就被给予了草场和林场,只需要定期的缴纳给修道院马匹和原木,这些库及特人和维基亚人可以随意的处理那些土地。当库吉特人表示不信任院长,不相信有这种好事情的时候,院长立刻给这些库及特人还有维基亚人颁发了土地契约。
修士兄弟们非常不满院长的做法,觉得他正在“没有道理地挥霍上帝教会的财产”。院长弹压了这样的兄弟,关他们禁闭,或者送到小东湖城。院长写信告诉加里宁,他无力管教这些教士。前前后后已经有十多个教士被送走了,不过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也没有什么,在英诺森院长指派兄弟们去打理庄园或者招募工匠的时候,这些兄弟们都是消极对待命令的,他们说自己要留在教堂里面虔诚祈祷,而非出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俗事。现在,对于那些被驱逐的兄弟来说。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祈祷罢了。
有一段时间,人们纷纷传言。修道院的粮食要耗尽了。不知道这样的消息是谁传出来的,不过这个在工匠里面造成了不小的骚动。虽然每一次按时足量发放的粮食让人们暂时心安一些,但是人们的心中总是会有不少的怀疑的:人们从来没有看见有一车粮食从外面运进修道院里面来,相反,每一次看见的都是从修道院里面成车成车地运走粮食。有人在夜幕降临之后议论纷纷,瓦兰士兵甚至捉住了几个准备潜入仓库一看究竟的本地人。
葡萄园里面传出来的消息,也加深了人们的疑虑:在葡萄园里的工匠本来在着手修复那里的酒窖和一个存放榨机的石头平房。石料的供应一开始是源源不断的,虽然不知道修道院的院长是从哪里弄到了便宜的石头,但是这些石头的确又好又足,工匠们的工作丝毫不受石料短缺的影响。但是在一个多星期之前。人们就看不见运进石头的大车了,石料一天天的减少,那些把石头敲打成需要形状的工匠们也消失了,人们猜测,这是修道院财产耗尽的原因。
葡萄园里的工匠证实了这个消息,院长让他们休息一个星期,他们无所事事又忧心忡忡:在过去,平白无故的休息一个星期,就是解雇的前兆。这些人溜达到了定居点周围。挥霍手里的继续,用来买酒,找女人………这里已经有一些小东湖城的商人在这里兜售烤鱼之类的小吃和饮酒了,此外。妓女也开始出现在周围。修士们对于这种情况非常的愤怒。
此地出现的酒馆让人们不得不佩服商人的嗅觉,一旦有什么地方有了人烟,过不了多久。这些商人就会不辞辛劳地驾着大车从远方匆匆赶来,用木桩和厚布搭建成一个临时的市场。把自己能卖出去的货物兜售一空之后,才会如同候鸟一样离开。当然。如果有这里能够持续繁荣,甚至变成小镇的话,这些商人也会开始考虑在这里购置地产,并且长期居住的。
小酒馆是用四根结识的原木围成,其中一根被砍断了一半,这让酒馆的一个角塌了下来。
这些原木是酒商用掺了水的马奶酒灌倒了一个库吉特伐木工后骗来的,这个伐木工人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吃了大亏,因为他喝得酒最多只值两根原木,于是他气势汹汹的前来找酒商算账。那个时候,酒商正在指挥几个醉醺醺的农夫帮他把柱子立起来,对于这个伐木工人不管不顾。这种无视惹怒了这个库吉特人,他抽出了自己的伐木斧,愤怒地劈砍着其中的一根柱子,几十下劈砍之后,这个家伙毁掉了小酒馆四分之一的立柱。辛亏瓦兰士兵及时到达,用木棍打晕了这个库吉特人,并把他拖走,不然小酒馆柱子的损失可能会攀升到二分之一。
虽然横遭不测,但是酒馆还是艰难开业了,人们称它为三巨头酒馆。虽然这个酒馆的布局很糟,让里面一半的人在喝酒的时候要垂着头,不然就会被厚布打到脑袋,但是好歹这是一个酒馆。大家都很喜欢在劳作之后前来这里喝上一点假酒,缓解一下疲劳,虽然有些酒尝起来像是发酸的葡萄汁,但是好歹能给人心里上一点安慰。
酒馆加速了谣言的传播。
第一天,人们听葡萄园的工匠说,石料减少了,以至于无法继续开工;
第二天,人们说,修道院已经没有一块多余的石头,修道院的院长准备辞退葡萄园的工匠;
第三天,人们听说修道院的所有的粮食都被拿来买了石头和木头,现在粮食、石头、木头都没有了,所有的人都会丢掉活儿;
第四天,人们听说修道院的院长处死了一个勇敢的库吉特人,据说那是个伐木工人,因为他仗义执言,要求检验仓库里究竟有没有粮食,就被逮捕,许多人可以作证瓦兰士兵当街逮捕了这个库吉特人;
第五天,人们说修道院的院长已经一无所有了,下个月大家都不会领到一颗粮食和一枚钱币。
第六天,一个瓦兰士兵喝醉酒了之后打伤了身边的一个石匠酒客,因为石匠咒骂英诺森忘恩负义。明明说好的要雇佣他至少半年的,结果现在才两个月的时间。就要辞退他。瓦兰士兵要求这个石匠为诋毁院长道歉,这个石匠拒绝。这个瓦兰士兵立刻就用拳头砸碎了石匠半嘴的牙,整个脸上都鲜血淋漓的。当天晚上,定居点周围传播开了一百多条谣言,说瓦兰人当街杀人。
第七天一早,人们按时起床,吃完了早饭,然后就起义了。
瓦兰士兵被聚集起来的人群吓了一跳,立刻放弃了分散巡逻的区域,用螺号彼此联络。撤退到了河岸边上。那里就是新修的停泊点,这里有一些武装的僧侣和瓦兰士兵共同守卫,修道院的人手最为集中。
人群越聚越多,很快有超过两百多人拿着工具,在定居点很冲直撞。人群反复洗劫了三巨头酒馆,将里面能喝的都喝干了,连灯油都不知道被哪个笨蛋喝光了。在酒水的刺激下,人群变得更加勇敢了,浑身都是力气。接着人们为该朝着停泊点前进还是朝着修道院前进大打出手,打伤了自己四十多人,剩下的人决定先去码头。
瓦兰士兵匆匆立起了拒马,并用盾牌和长矛结成了盾墙。警惕地看着乱哄哄走来的醉醺醺的工匠和农夫。
现在想来,流血的事件本来是不可避免的:瓦兰士兵在被威胁时,从来不会犹豫使用武力;而那些农夫和工匠却从来没有见过血。以至于太过勇敢。双方一旦接触,肯定会冲突起来。院长的心血非常有可能会付之一炬。
这个时候,是洛萨拯救了局面。
当人群靠近的时候。洛萨命令瓦兰士兵撤开拒马,向两边散开,露出停泊点。
瓦兰士兵对于洛萨的命令非常的抵触,虽然这个洛萨是军人出身,能够和瓦兰人很好的相处,但是他终究不是瓦兰人,也没有像修道院院长那样展露出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才能。不过院长对这个瓦兰士兵命令过,当他自己不在的时候,如果在修道院的地盘上遇到了事情,就听从洛萨的安排;如果在修道院以外的地区遇到了事情,就听从哥特主管的安排。
瓦兰士兵在第二次被命令撤开拒马的时候,便开始执行命令了。
士兵的这种示弱让人群疑惑了片刻,但接着就更加的兴奋起来,朝着停泊点蜂拥而去。
不过,在抵达停泊点的瞬间,这些人都停了下来。
他们茫然地抬起头,困惑地看着停泊点停着的一艘漂亮的长船,在河心,还有两艘长船下着锚,等待靠岸。长船靠近着长栈道,里面装着白色的石料,白色的石料用黄色的稻草隔开,把船装的满满的,船舷被压得深深地沉入水中;另外两艘则装着成袋的粮食和布匹。
码头上的农夫们热火朝天地搬运着石料,当他们看见那些醉醺醺的定居点的同伴的时候,显得比瓦兰人还要愤怒,“你们这群笨蛋,快来帮忙!”
虽然还是有十多个人坚持要打一架,但是大多数人的疑虑和斗志立刻就被瓦解了,好奇的人群花了半个小时观察了这个码头和长船,然后又花了两个小时才四散而去,分别返回了自己的作坊、庄园或者是林场。
男爵在路上听说了这件事情,对于这个情况,男爵是比较乐见的:他不相信当天没有流血,现在那些笨蛋一定已经恨透了院长了,只要自己的士兵出现,那些工匠立刻就会支持自己,临阵倒戈的。
这之前,他花了两天的时间,召集了一支三十人、九匹马的队伍,接着,他把这些人安置在了修道院废弃的一个风车磨坊周围。现在,他最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勘察一下地形,方便自己的士兵用最快的时间突进修道院,在那些瓦兰士兵反应过来之前捉住英诺森,然后带走他。
男爵的计划里,至少要勒索修道院院长二十袋金币的赎金,其中被剪过边缘的金币不许超过一半。
凄凉。
再一次这种感觉涌上了男爵的心头。
虽然眼前每一个角落里面都有人在劳作,但是只要稍微抬高一下视线,就能看见,在周围那么大的一片平原上,都是死气沉沉的,有那么多的村庄和城镇都已经被废弃了。世界上剩下的人说不定只有一半了,男爵有点怀念伯克的那些奔放的女人和烤饼的香气了,有点怀念小东湖城臭烘烘的人声鼎沸的市场了,还有点怀念那些已经死去了的朋友和朋友的妻子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