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布武江山-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瞟了他一眼,却目光微凝,转向他的身边。
“那是,万年公主?”
在那青年的旁边,随着的那道背影,与刘玖颇为相似。
但以刘玖的公主之躯,怎么会到这种地方来?
难道是看错了?
也许是看错了。
正疑惑的时候,便听一声轻唤:“公子?你在看什么?”
“没……”吕布转过头,看着两人道:“刚才路过的客人,你们有看清楚吗?”
马琛闻言,转头望去,疑惑的道:“没有,怎么了?”
旁边的郭嘉,不耐烦的道:“有什么好看的?”
好吧!
心情都不太愉快,自然也无心他顾。
将疑惑压下心头,继续向二楼走去。
楼下的戏博,刚引了客人,便抬头看去,睨了眼吕布,便面露讥讽:“还以为多有本事,不过是略施小计,就玩弄于股掌间。呵,记住?记住又能怎样?”
醉月楼门口,朱雀和刘玖,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便转了个方向,从另一处偏门,回到了醉月楼。
“看来佐龙校尉,得罪了什么人?”
朱雀低下头,看着刘玖道:“玖小姐,这佐龙校尉,是佐龙之臣,还是麻烦精?”
“别抱怨啦。”
刘玖眼睛一翻,同样很是无奈:“他那不是得罪,分明是在找死。”
“卑职也是这么认为。”朱雀笑了笑,瞥了眼楼外,戏谑的说道:“赵明那家伙,还真是尽职,已经过来了。”
“是么?”刘玖一愣,旋即喜道:“那我们走吧?有赵明在这,不会有事的。”
(本章完)
………………………………
第351章 观沧海
在小厮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宴厅。
一眼望去,人数众多,纷纷落座。比较好的位置,已经坐满了人。
吕布打量一眼,指着一处角落:“我们去那。”
这一次的宴会,吕布并非主角。坐在什么位置,倒也不太在意。
三人坐在角落,倒也怡然自得。
过了片刻,厅中席位,已经满员。
又过不久,曹操便到了,戏博随身侧,侍卫跟在后,倒也算威风。
曹操一进门,左右的宾客,便纷纷起身,与曹操问好。而曹操也附和着,只是明显能看出,应对的有些敷衍。
不过,那些宾客们,也都未在意。
看到曹操的目光,始终在寻找什么,吕布便已经明白。
但吕布的身高,如今还是有限,那些人一起身,就将吕布挡了个严实。
而曹操的个头,也是捉襟见肘,想要透过人群,找到既定目标,实在有些困难。
便是旁边的戏博,目光同样在寻找,但始终没有看到,他想找到的三人。
曹操和戏博,走到了上位。几句开白场后,众人分别落座。
直到这个时候,曹操环视一圈,才找到了吕布。
看着那处角落,却皱起了眉头。
瞥了眼戏博,疑惑的问道:“少将军怎么在角落里?”
听到询问,戏博一愣,转头看了眼,才低声回道:“惹了麻烦,怕是心虚,所以才躲在角落里吧。”
“麻烦?什么麻烦?”
曹操闻言,心有困惑,面色不愉:“志才可知这满厅的人,都及不上少将军一人?”
“啊?这……”戏博面露尴尬,心中不以为意。
只是个能打的孩子,能比得上满厅官宦?
这里随便出来一个,都比吕布有用的多。
戏博心中腹诽,但也并未说出。只是面露无奈,苦着脸摇头道:“可现在众宾已经落座,也不好再调换位置了。”
“唉……”
曹操叹了口气:“是操没交代清楚,也怨不得你志才。既然如此,就算了吧。等哪天空闲,操在单独宴请。”
这番话随口而出,戏博却听的惊讶。
那吕布究竟何德何能,竟会被曹操如此看重?
难道,自己真看走眼了?
心中虽然很疑惑,但并未困扰多久。此时的任务,是帮助曹操,拉拢这些权贵。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歌舞起、辞赋颂、行酒令,各色的戏码,都抬了上来。
众欢众乐,气氛渐浓。
而角落里的吕布三人,好似被人遗忘了一般。
此时,有一位文士,正即兴作诗。
朗朗上口,颇为大气,赢得一片掌声。
可在掌声落下时,便传来一道声音,言语更直指吕布:“嗨,你们三个,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即便不懂诗词歌赋,耍上一套狗拳也好,给大家祝祝酒兴嘛。”
这个说话的人,自然就是何同。
听到他的声音,场面瞬间宁静。刚刚还热闹的宴厅,此时竟是落针可闻。
曹操放下酒樽,抬头瞥向何同,循着他的目光,便看向了吕布。
眉头皱起,面色微沉。戏博说的麻烦,指的竟是何同。
不过,这何同找麻烦,怕是要碰壁了。
曹操是有限的几个,知道吕布拜师蔡邕的人。
身为大儒蔡邕的弟子,难道还做不出一首诗?
在曹操看来,何同找上吕布,无疑是自取其辱。
唇角微勾,目露玩味。这场针锋相对,即便还没开始,就是胜负已分。
当初在并州时,吕布的长短句,曹操也曾听过。虽然不工整,也并不对仗,却掩饰不住其中的文采。
戏博,看到何同发难,也眯起了眼睛。
善武者,不善文,在大多情况下,基本都是如此。
文武双全者,是何其之少?
至少在戏博眼里,吕布就绝对不是。
注视着静谧的场面,戏博心中志得意满。
终于,吕布要出洋相了,彰显出他的无能。
除了好勇斗狠,他还会些什么?
马上就可以证明,曹操高看的吕布,是多么不堪一击。
什么少将军,徒有虚名罢了。
什么骁勇并州,击退鲜卑大军,就凭一个娃娃?
戏博不信,真的不信。并州那么复杂紧张的局面,是吕布这个孩子能玩转的?
瞥了眼吕布,戏博的目光,转向了一旁,轻轻的颔首,作出了示意。
随即,便有几人,开口附和,让吕布当场赋诗。
以吕布的年纪,即便有些学问,也绝不会太多。又是当着数十人的面,现场做一首诗出来,便是对在座的各位,都有着极大的难度。
那些人看似张口就来,但实际上却琢磨了好一会,甚至是拿以前的作品凑数。
看到所有人都来了兴致,目光纷纷朝着吕布看来,郭嘉、马琛就有些急了。
以他们的本事,作一首诗不难。可众目睽睽之下,如何给吕布通气?
吕布本是一员将领,若是说起带兵打仗,肯定没有任何难度。
可是现在……
不论郭嘉,还是马琛,都紧张了。
对于吕布的文采,他们并不算了解。
虽说马琛在并州,听过吕布的歌谣,可那和作诗是两回事。
便是吕布的长短句,在这样的场合之下,也是非常不适合的。
“难道你只是个能吃能喝的饭桶?”
吕布的不言不语,令何同肆无忌惮,极尽所能的嘲讽:“那本公子倒是好奇了,你究竟是怎么混进来的?”
“胸无点墨,目不识丁?便是做将军,也是不行的。”
有人附和道:“便是你再能打,也是冲锋陷阵,只能止步于此。想做一军统帅,那是痴人说梦。”
在熙攘的讽刺中,吕布缓缓的起身,转头看向了曹操:“曹兄,可曾去过河北昌黎的碣石山?”
“不曾去过。”曹操摇头,好奇的道:“说起碣石山,不知是何意?难道是贤弟,去过碣石山?”
吕布微微一笑,随即便开口道:“小弟不才,曾梦中一游,遂有感而发。”
“哦?道来听听?”曹操闻言,眼眸一亮,来了兴致。
微微一笑,目光周转,吕布略作酝酿,便开口轻吟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歌吟毕,吕布作揖道:“拙作《观沧海》,请诸位品鉴。”
(本章完)
………………………………
第352章 激烈的豪情,赴死的壮志
一首《观沧海》,令全场静默。
刚才叫嚣最欢的何同,脸色难看的好像吃了一坨翔。
如何能想到,年幼的吕布,竟有这般能耐,不过略作思忖,就做出一首诗。
若普通也就算了,可诗中的胸怀,更加令人震惊。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浩瀚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在诗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相比较起来,先前那些人,就太小家子气了。
上首位置的曹操,眼睛亮的要发光,炯炯的盯着吕布,那种爱才的心思,根本就毫不掩饰。
而且,这首诗的创作手法,实在是合他的脾气,实在令他心生喜欢。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眯着眼睛,这句诗的意思,似乎有所暗示?
最近,天下并不太平,太平道的崛起,实在是个隐患。而随后的几句,似乎要展报复?
“好诗,神妙!”
马琛神色惊喜,第一个鼓起掌,口中连声大赞。
而旁边的郭嘉,也是目露惊奇,还真是没想到,吕布竟有如此文采,不会是从哪抄的吧?
心中虽然腹诽,表面却在赞赏:“妙哉,妙哉,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听到郭嘉的话,吕布顿时愕然。在后世的流传中,的确有“幸甚至哉”这一句,可这句是乐府谱曲配乐时添加的一笔,并非是曹操自己写出来的。
用曹操未来的著作,在曹操的面前装逼,这种感觉相当好了。
随着马琛和郭嘉,先后鼓掌赞叹后,众人醒悟过来,掌声此起彼伏。欣赏褒奖之词,更是接踵而来。
“哼,诗是不错,但……是你写的吗?”
何同的一句话,让赞赏的人们,全都愣在当场。
那一双双目光,在两人间徘徊,神色很是古怪。
难道吕布的诗作,有什么猫腻不成?
或许,是以前作的;或者,是找人代笔?
其中的一些人,看向吕布身侧。那两个孩子,都身着儒服,是儒学弟子。而吕布的身上,则是一身武服。
“你待如何?”
瞥着何同,吕布笑道:“不如,你来出题?”
笑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任凭他出什么题目,总会有一首能适合。
更何况,如今的吕布,耳熏目染下,也小有文采。随着蔡邕学习的那段时间,可不是只学了飞白书字体。
吕布的问话,难住了何同。大将军何进的儿子,平时多是修习武艺,以及研读兵法韬略,对于诗词歌赋,并没什么研究。
虽说只是出题,却也有些为难。
皱眉思虑片刻,何同眼珠一转,便扬起手来,过头抱拳道:“当今圣上福泽万疆,前不久的北方并州,驱逐夷狄,获得大捷。如今将要入秋,是丰收的季节。不如,以此为题,作诗一首,以为如何?”
何同话音一落,便是神色自得。眼前这个小子,只是会些武艺,怕没上过战场。让他写边陲境况,无疑是照猫画虎。便是能写出来,也是徒有其形。
这个题目出来,上首位的曹操,便露出了笑意。
而戏博也皱起眉头,瞥着何同面色微沉。让他出个题目,也能中人下怀,也真是够蠢的。
正想着如何开口,给吕布增加难度,便听其余诸人,竟都开口附和。
临时出的题目,想作弊都不能。
看向沉默的吕布,都开始幸灾乐祸。
“做不出来了吧?”
有人出言挑衅,戏谑的调侃道:“难道上首诗作,真是假人之手?”
“是啊,还行不行了,这也太慢了。”
吕布睇着众人,虽然面无表情,心中却在暗骂:“你们这群傻叉,等着膜拜哥吧。”
缓缓抬头,轻声笑道:“有了!”
“做不出来,就直……呃,什么,有了?”
吕布的话,令人愕然。众多的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置信。
在众目睽睽之下,也没人给他帮忙,怎么就能做出来呢?
吕布的身边,马琛和郭嘉,一直在担忧。刚做了一首,已经够难了。现在又要作第二首,哪来那么多的思路?
可没想到,只是片刻,吕布的脸上,就充满自信。
注视着吕布,郭嘉的眼眸,也熠熠放光。看来自己以前,还真是小瞧了。
此时的曹操,兴趣更浓了。竟从案后站起,手中端着酒壶,来到吕布身边:“不知奉先又有何妙作?若是作的好,让大家满意,操敬你三杯。”
“好啊!”
虽然在曹操面前,吕布总想着低调。可如今的情况,却是难以低调。
所幸只是作诗,没有涉及其他。而且这些东西,是蔡邕擅长的,倒也说得过去。不让曹操起疑。
“好啊!”
吕布笑了笑,便端起酒樽,饮尽杯中酒,放在了桌上:“布等着曹兄的酒。”
目光悠转,看向众人,随即眼眸移开,神情略显悲壮。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吕布略微一顿,表情更是肃穆。
“好!”
曹操闻言,一声轻声。拿起桌上的酒樽,给吕布倒了一杯。
将酒一把夺来,吕布一口痛饮,随即朗声吟道:“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陡然间,众人沉默,诗中的肃杀,似乎感染众人。每一个听众,都瞪大眼睛,仿佛已经看到,前方悲壮的战场。
号角悲壮,战士苍凉,在秋天的夜色里,牺牲将士的鲜血,凝成紫色的斑块。
可就在这时,语气又一转:“半卷红旗临沙场,霜重鼓寒声不起。”
众人的神情,也跟着凝重。眼眸星影重重,似已经感受到,来自战场的肃杀。
红旗半卷,兵临沙场。深秋的寒霜,令鼓声沉闷,使战争的气氛,更加惨烈凝重。
这是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那是一种慷慨赴死的壮志。
随后,吕布扬起双手,朝着皇城方向,紧紧抱拳作揖,声音更是庄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话音一落,吕布探手,将曹操的酒壶,直接便拿过来,又是一通豪饮。
宴席陷入死寂,每个人的神情,都显得异常凝重,目光深邃而沉思。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我有改了两个字,“易水”是河名,所以我改了,希望别有人因为这个而找我毛病。
诗中的“易水”,还是借了荆轲刺秦王的典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但是我文中,还是给改了。
(本章完)
………………………………
第353章 送你一副对联
虽只是一首诗,可吕布的心思,却飞回了并州。
那些与鲜卑征战的日子,那些牺牲在疆场的少年,让吕布的眼眶有些湿润。
少年先锋营,还都是孩子。
即便是先锋营,以及无畏先锋,也才十七、八岁,不过是刚刚成年。
可那一张张青涩,或是稚嫩的面孔,却永远倒在那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还都不曾结婚,不曾多看一眼这个世界。
也不知过了多久,周围传来议论声。每一个人的神情,都显得拘谨起来。
毕竟在这些人当中,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不过是寥寥的几人。
仅是诗中的意境,即便能打动他们,却难有身临其境时的感触。
想象与现实,毕竟相差的太远。
想象很壮烈,很慷慨,很激昂;现实很残忍,很冷酷,很无情。
注视着吕布,何同皱着眉,冷哼了一声,便沉默下来。端着一只酒樽,开始自斟自饮。
曹操也望着吕布,正想要说点什么,却被戏博劫走了话。
“吕公子描写战场,对你来说并不难。”
听到戏博的话,吕布目光悠转,心中暗生厌烦,又是这个家伙。
此人虽然有才,却不为我所用,自然心生反感。
闷头喝酒的何同,仿佛又活了过来,猛地一拍桌子,便附和戏博道:“说的没错,这里的人,多数没经历过战场。虽然这首诗很到位,容易令人想象场景,可毕竟还难以理解。”
“是啊,字面上的意思,各位都好理解。可是战场的事,却都不太了解。战争距离我们,毕竟还太远了。”
戏博眼眸凝视,却在扭曲事实。
其实从郭嘉那,吕布曾听说过,戏博到过并州,是为寻找郭懿。
可戏博在并州时,虽然已经入冬了,没有大规模战斗。但是与鲜卑之间,小仗却并没少打。
战争其实并不远,它就在你我身边。
而且,吕布可不觉得,以戏博的能力,不知天下将乱。
戏博与郭嘉间,谁的能力更高,现在很难定论。
可郭嘉能够顶替戏博,成为曹操的头号谋士,至少说明两者的能力,都是得到曹操认可的,最差也得是半斤八两。
戏博追随着曹操,图谋又怎能简单?
而从这一点来看,戏博的眼力极高,识人能力非常强。
可吕布却不明白,他为何针对自己。
难道,戏博已经算到,自己将是大敌?
戏博,戏博!
要不要找个机会,将这个隐患干掉?
相比曹操而言,杀戏博很简单。
戏博和何同一唱一和,吕布却正在心中冷笑。
瞥了两人一眼,吕布便沉声道:“那就来一首,你们能懂的。”
吕布这句话,让众人一愣。
不是吧,还能来?
“要不要这么神?”
“文曲星下凡么,如何张口便来?”
那一张张面孔,都充斥着不解。那一双双眼眸,都显露着震惊。
“刚才何公子有说,丰收的季节到了。”吕布的目光,瞥向了何同,笑吟吟的道:“那布就以此为题,让在座的各位,领略一下《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un )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zhi)鸟潜藏,熊罴(pi)窟栖。
钱镈(bo)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吕布张口便来,描写金秋十月,景象铺展而开,很容易想象到:农忙时节,安居乐业。
这是一副很美妙,非常祥和的景象。
可这样的情景,对并州的百姓,却是可望而不可及。
也就是在吕布,刺杀了檀石槐,导致了鲜卑分裂以后,并州才会有这份安宁。
而今年的秋天,就该是这景象。
只是可惜,吕布来了洛阳,无法亲眼见到并州,现今的安定与宁静。
可吕布也不知道,如今的并州边疆,再次变得危机重重。
丁原陈兵列阵,军事演练不断,进一步逼迫轲比能。
同时,也在对先锋营施压,导致先锋营的日子,同样非常的不好过。
而另一边,张杨与轲比能,正在暗通款曲,打算阴丁原一次。
对于这些事,消息未传来,吕布毫不知情。
不过,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干预。
既然将先锋营,交到张杨手里,必然选择信任。
吕布一首诗念出,更是引起了轰动。不过盏茶的时间,便做出了三首诗。
才思之敏捷,令人很惊叹。
有不少人,跃跃欲试,想与吕布结交,可又碍于何同,没人敢于示好。
在众多的赞美声中,吕布忽然对曹操道:“曹兄,布还有些琐事,可否先行离席?”
“这……很重要吗?”
听到吕布要走,曹操面露不舍,忍不住追问道:“等宴席散了,操陪你去办,可否?”
“一些琐事而已,就不劳曹兄了。”吕布婉拒道。
“那好吧。”
曹操叹了口气,举起一只酒樽:“那操再敬你一杯。”
“好!”
吕布应诺,酒到杯干。爽快的一饮而尽,更是让曹操欢喜。
不过,在吕布离开前,却看向了何同:“相识就是有缘,送你一副对联。”
“什么?”何同一愣,目露疑惑,感到诧异。
随即面露轻蔑,淡漠的撇嘴道:“不稀罕。”
“呵!”
吕布神秘一笑,随即叫来侍者,准备笔墨纸砚。
看着这副架势,众人也很好奇,也不知道吕布,要送什么对联。
抓起狼毫,吕布挥笔泼墨,几个大字跃然纸上。
曹操也很好奇,想要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