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布武江山-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还未等说话,便有人插嘴道:“大将军,此事千真万确,并州的先锋营,那是所向披靡,鲜卑人若遇到,无不望风而逃。”

    “是啊,就在数日之前,并州来消息说,并州军与轲比能部,可是打了一场大战。”

    “哎,听你这么一说,在下想起来了,战报是怎么说的,斩敌数万众对吧?”

    “没错,并州边军可真厉害。”

    “什么并州边军,分明是先锋营……”

    众人的七嘴八舌,让吕布心中惴惴。

    并州是根本之地,自然会时时关注。可他们说的大战,为什么没有消息?

    假的?

    可这些人的神情,实在看不出有假。那这么说来,是真出事了?

    还是说,来送消息的人,在路上出了什么意外?

    正心中思索时,便又听人说道:“归根结底,是吕公子治军有方,才能训练这样的兵士。”

    “听诸位所言,看来吕公子,当真治军有方,而且骁勇善战。”

    何进的目光,转向了吕布:“不知吕公子,可有心报国,镇压黄巾贼?”

    好一招以退为进,若是真的答应了,成了你的麾下,还不任由处置?

    瞥着何进,面露冷笑。正想拒绝时,卢植忽然道:“大将军,吕公子胸有大志,已入了末将麾下。”

    “哦?这倒不好夺人所爱了。”何进好奇的问道:“吕公子在你处任何职?”

    “暂为一屯长。”卢植为难的说道:“虽然吕公子在并州之时,曾统领过一军,更有军功在身。但在五营所属,却是名声不显……”

    “无妨!”

    不等卢植说完,何进大手一挥:“无需他们知道,只要你我清楚,便可提拔任用……这样吧,家弟何苗,调离越骑,新任河南尹。那越骑校尉,想来是空了……”

    “万万不可!”

    听了何进的话,卢植心中一惊。

    北军五校的士卒们,是拱卫京师的劲旅,让一个小孩子统领……莫说吕布有这个能力,可他们谁会服气吕布?

    即便有虎符调令,可他们阳奉阴违,不服从吕布,那就是祸事。

    而且,等吕布将他们收服,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耽误了军机大事,谁又担得起责任?

    看似在提拔吕布,可何进暗藏杀机,实在是没安好心。

    “哎,哪里的话?”

    何进当即一摆手,盯着吕布笑了笑:“少将军的头衔,又岂是白叫的?”

    “是啊,还有一些传闻说,草原雄主檀石槐,就死于少将军之手?”

    有人盯着吕布,笑吟吟的说道:“若真是如此,不如少将军,去刺杀了张角,那岂不是更好?黄巾贼兵群龙无首,我军便可势如破竹。”

    “此话差矣。”另一个人,也忽然道:“不管吕公子如何骁勇,但也毕竟只是个孩子。你们这般为难,却是居心何在?”

    众人听了此话,纷纷静默下来。但一双双眼眸,都瞄向了何进。

    这其中的猫腻,怎能瞒过吕布?

    看来这些人,都得到示意,要为难自己!

    吕布冷笑了一下,也看向那个男子。

    此人年逾不惑,身材颇为魁梧,眼眸明亮,脸色红润,很是健壮。

    “皇甫将军说的是,不过……”

    何进顿了顿,便继续说道:“本将军任贤用能,吕公子多有将才,又怎能不做提携?”

    不等众人说话,何进正色说道:“越骑校尉,便由吕布继任,不知可有异义?”

    “大将军,此举不妥!”卢植再次开口,打算推掉任命。

    开什么玩笑,在越骑当中,有很多是何苗的心腹。

    吕布若是过去,那还能有好吗?

    “为何不妥?”何进眯着眼睛,却又目光一转:“吕布,本将军非常看好你,可愿继任越骑校尉?你若是同意,本将军即刻上报陛下。”

    继任了,那才是傻叉。

    吕布心中吐槽,立刻起身谢绝:“多谢大将军赏识,可惜布能力不足,怕难以胜任服众。而且,卢大人已有任务,布不敢有所懈怠?”

    “是什么任务?”何进抿了抿嘴,心中暗暗咒骂,这小子真狡猾。

    “招募新丁!”

    瞥了眼何进,吕布正色道:“黄巾贼兵人多势众,若是仅凭五营军士,即便更骁勇善战,怕也会顾此失彼、分身乏术。”

    “如此么?”何进皱着眉,看向了卢植,疑惑的问道。

    “的确。”

    卢植立刻应了下来,虽然吕布说的“任务”,他自己都不太清楚。

    “既然是要去招募新兵,也该有个像样的职位。”何进想了想,便对吕布道:“那便官升一级,做一个军侯吧。”

    说着,何进的目光,看向了一旁:“蔡公以为如何?”

    从来到了宴席上,除了应有的礼数,蔡邕便极少说话。此时听到询问,只好开口说道:“虽然年纪尚幼,但其骁勇之名,并州多有流传。”

    “哈哈,蔡公都如此说,那就这般定了!”

    何进朗声笑道,众人随声附和,又向吕布道贺。

    针对吕布的话题,到此便落下帷幕。

    这一场勾心斗角,虽说算不上完胜,但也算是个小胜。

    至少何进的暗算,总算躲过去了。

    征讨黄巾的主将,应该还有个朱儁。但这次的宴席,却并未见到他。

    也不知道朱儁,是有事耽搁了,还是本不想来……

    在返回的路上,卢植好奇问道:“你真的要去征兵?”

    “嗯……”吕布想了想,便笑着说道:“不过,还有一件事,望叔父成全?”

    “但说无妨!”卢植颔首说道。

    “新招募的兵丁,可否给布统领?”

    吕布有野心,很大的野心。但在卢植身边,会很受到掣肘。毕竟有一些事,不宜让他知道。

    沉默了片刻,卢植笑了笑,不在意的道:“还以为什么事,当然没问题了。但你要想好,如果是新丁,战斗力堪忧。若是想立战功,靠他们可不行。”

    (本章完)
………………………………

第424章 虢亭县

    的确,新兵相比北军五营,战力自然要差许多。

    可在吕布的心里,是有自己打算的,当然不会被说服。

    卢植也只是随口一劝,见吕布依然坚持己见,很自然的就转移了话题。

    “今日贤侄义助孔融,怕是能结下个善缘。”卢植笑了笑,神秘的说道:“贤侄可相信,过不了多久,他便会知道此事。”

    “难道宴会之中,还有他的好友?”

    吕布心思一转,便想到了可能。看到卢植神情,吕布欣然一笑:“果然!”

    “那贤侄可知道,那宴席之中的,谁是他的好友?”卢植转念,又丢了个问题。

    “这……有些为难了……”

    参加何进庆宴的人,足足有几十号之多。而且那些官员,吕布可认不全。

    “一个你想不到的人!”

    看到吕布毫无头绪,卢植便提醒了一句。

    想不到的人?

    吕布好奇的问道:“该不会是叔父您吧?”

    “怎么可能。”卢植当即摇头。

    “那是皇甫将军?”

    “不对!”

    随后又猜了几个,可没有一个正确。

    吕布双手一摊,有些郁闷的道:“总不可能是何进自己吧?”

    这真的是不可能的答案。

    “已经很近了。”卢植意味深长的说道。

    很近了?

    眉头微挑,福至心灵,吕布脱口说道:“难道是蔡公?”

    “对了。”卢植哈哈一笑:“贤侄可能还不知道吧,蔡公师承前太傅胡广,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人。”

    “胡公,字伯始,其人性格圆滑,奉行中庸之道。胡公历事六朝,为官三十余年,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有谚语称其为‘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说起来,如今的蔡邕蔡伯喈,也是奉行中庸之道。但他为人处事,实在不够圆滑,做不到胡公的程度。”

    听了卢植的介绍,吕布才幡然醒悟。难怪为自己的事,蔡邕会那般生气,见面就出言驱赶。

    自己的所作所为,和他的中庸之道,完全是背道而驰。

    可是,在如今的局势下,还奉行中庸之道,无疑是自寻死路。

    现在的江山,如今的朝堂,已经破烂不堪,又该如何中庸?

    如今的各方势力,又怎能让你中庸?

    介绍了蔡邕的师父,卢植便又继续说道:“历事六朝的人物,为人圆滑中庸,人脉自然极广。而孔家与胡公之间,自然也是颇有渊源。”

    “原来如此……”

    吕布点了点头,没想到蔡邕,竟然与孔家,还有这份渊源。

    只是有些可惜,不能以蔡邕弟子自居,也无法联系上这份关系。

    不过,与孔融之间,种下了善因,将来也可得善果。

    而卢植说的,已经很明白。

    今日相助孔融的事,必会经过蔡邕的口,传到孔融的耳朵里。

    只是卢植并却不知道,蔡邕和吕布乃是师徒。而蔡邕还在气头上,他会给吕布“传话”吗?

    随后的几天,吕布等众人,收拾好行装,便进入军营。

    高鑫、陈未对此早就已经熟悉,但是赵云和徐尘却非常的激动。对军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来到军需处,领回了装备。吕布便带着高鑫和赵云,前往了卢植所在的虎帐。

    应何进下达的命令,吕布被任命为军侯。

    而赵云和高鑫,则分别为屯长,各领二百五十人。

    吕布得卢植将令,先一步北上冀州,并沿途招募精壮。

    待返回营帐,徐尘迎出来,好奇的问道:“公子,阿云,给了我们多少人马?”

    吕布笑了笑,指着周围道:“你自己看,都在这了。”

    “在哪?”徐尘探头观望,可是望眼欲穿,没见到一个人。

    “公子,怎么回事?”陈未也很好奇。

    旁边的高鑫,无奈的说道:“只有一百人马,这还是卢将军,硬塞过来了的,等下应该会到。”

    “什么?”

    徐尘,陈未都是一呆。

    “大家收拾一下,我们即刻出发,希望……”

    吕布刚说一半,便被徐尘打断:“等等,你不会是想说,只有你的侍卫,以及一百兵将?”

    “是啊,有问题?”吕布不在意的反问道:“原本我的意思,是轻装简行的。”

    听了吕布的话,徐尘面色一苦:“不是,公子,我们是去打仗,只有一百多人,是去挨打的吧?”

    “错了。”吕布一本正经,义正言辞的纠正:“我们是去募兵!”

    “募兵……”轻轻嘀咕一句,徐尘满目愕然:“那得什么时候,才能回冀州啊?还有那些新兵,他们能上战场?”

    其实最着急的人,就是赵云和徐尘,他们是冀州常山人。而黄巾军的统帅,就是在冀州巨鹿,两地相距并不远,可以说是紧挨着。

    不过,两人相比之下,赵云更显沉稳。

    瞥了一眼徐尘,便对徐尘说道:“阿尘,这是在军营,需谨守军规。另外,对大哥的称呼,也要更改一下,要以军侯相称。”

    陈未点头道:“赵兄弟所言极是。”

    “这……好吧。”徐尘一拱手,对吕布说道:“卑职见过吕军侯。”

    “行了,都是自家兄弟,在没外人之时,大家随意就好。”

    怎么称呼自己,吕布可不在意。

    而对于这一点,深得高鑫认同:“公子说都太好了,那些条条框框,很是令人难受。这个不行,那个不妥,浑身都不自在。”

    “礼不可废!”赵云面色一正,显得很是严肃:“国有国法,军有军规。”

    “呃……”

    徐尘愕然,苦笑着道:“阿云,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刻板了?”

    “不是刻板,而是礼法!”赵云说着,看向吕布:“军侯,我们第一站,应该去哪里?”

    募兵的地点,早已选好了。吕布走向地图,抬手轻轻一划:“就去这里好了。”

    众人定睛看去,吕布所指之处,便是在虢亭县。

    虢亭县,县长程颐,是吕布的人。

    可是,在大家看来,虢亭县太远,去那里征兵,似乎不妥当。

    “为什么去那?”徐尘疑惑道:“就算程颐在那,可虢亭是小县,能有多少人口?”

    看了一眼徐尘,吕布却未说话,而是看向赵云:“三弟以为如何?”

    “云也以为,当选虢亭!”

    赵云略作思索,便做出了回应。

    (本章完)
………………………………

第425章 新军

    选择虢亭县,是因为那里,早已做好准备。

    虽然征兵事宜,今日才算敲定。可在月余之前,已在悄悄安排。

    吕布敲定了计划,便带队伍出发了。

    加上卢植派来的一百人,总人数都不足一百五。这样的一支队伍,哪像是要上战场。

    即便是去征兵,也要嫌少了些。

    可是对此,吕布根本不在乎,只是带着一众人,马不停蹄的赶往虢亭。

    沿途经过县城,应徐尘的要求,也进行了征兵。

    但显而易见,偃师县之时,招募的兵丁,还不足十人。

    在巩县的时候,更是一个没有。

    这样的情况,在徐尘看来,非常不正常。

    经过询问后,才明白过来。原来这里的男丁,早就被征召了,哪还有空余人口,等着他们来招募?

    人口,不是加入了黄巾军,就是被朝廷所征募。

    想通了这一点,徐尘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才郁闷问道:“你们是不是早知道会这样?”

    “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高鑫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你边上歇着吧。”

    瞪了高鑫一眼,徐尘没好气道:“你说知道,可是谁信?”

    高鑫一路上,出奇的安静。脑子里想什么,的确没人清楚。

    听到高鑫说话,吕布疑惑问道:“你怎么了?信期到了?”

    “你才有信期……”高鑫眼睛一翻,便苦笑了起来:“吕军侯,黄巾揭竿而起,天下八州响应……”

    “百姓没有错,但是黄巾军,必须要镇压!”

    吕布凝声说道:“不过,在这里面,也有不同。有些黄巾贼,本就是谋逆。可有些黄巾军,却是官逼民反。”

    说到这,吕布沉声说道:“所以,此次往冀州讨伐,不能一味的镇压。”

    “那又如何分辨,哪些是黄巾贼,哪些是黄巾军?”高鑫有些疑惑,似乎不好分辨。

    吕布的意思,高鑫明白了。在吕布这里,黄巾军分成两种,一是真正的贼兵,一种是走投无路,才加入了黄巾军。

    “既然分不清,那但凡遇到,便将他们打软打怕。”

    微微摇头,吕布叹道:“那些被逼反的百姓,并不会真的去拼命。而真正的黄巾贼,他们自然会更凶悍。这么说,太过于笼统,具体的时候,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看似简单的问题,里面其实很复杂。

    毕竟,人心就是复杂的。

    谁是真正的叛逆,谁又是被逼无奈,可不会写在脸上!

    所以,在两军交锋之时,一定要展现实力,以绝对的实力碾压,将对方彻底的打怕。无辜的牺牲者,是难以避免的。

    贼人暴虐凶悍,自然不甘失败。可是百姓所求,不过三餐温饱。

    如果有得选择,没人会去造反。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这是很适用的方法。

    而且,在并州中霍村,有着无数的粮食,可以吸纳无路可走的百姓。

    你们吃不饱,快去并州吧。那里有足够的粮食,让每一个人都吃饱。

    这就是吕布打算,吸纳人口基数的打算。

    并州不是人少么?

    那就吸引流民!

    并州不是田少么?

    那就引人开垦!

    并州不是水源少么?

    那就造龙骨水车!

    马不停蹄,一路奔波,很快赶到了虢亭县。

    招兵买马,按部就班,立刻展开行动。

    首日,征兵三百,很惊人的数字!

    随着时间推移,征募到的兵丁,也越发的多了。

    看到这种情形,徐尘很是惊疑。

    可是,徐尘并不知道,首日的三百人,其中有一大半人,来自少年先锋营。

    是的,先锋营走出了并州,但全都隐藏了身份,来到了虢亭县待命。

    而并州发生的,先锋营与轲比能大战,吕布也获知了全过程。

    同时,这些离开并州,来到虢亭县的,都是在大战中“阵亡”的将士。

    这些人“阵亡”之后,便只剩一个任务,那就是守卫铁矿。

    如今,他们又多了一个任务,便是南下中原助吕布,建立一个全新的班底。

    新军在壮大,从一百余人,扩编到五百人,再到一千余人,两千人,三千人……

    直到这时,报名来参军的人,数量才慢慢减少。

    最终在虢亭县这里,总共招募四千余人。而其中的五百人,是吕布的先锋营。

    有了他们做为班底,带领三千五百新兵,只是面对黄巾军,应该绰绰有余了。

    在征兵之余,吕布找到了师明华。

    “此次黄巾贼寇,波及范围极广。”

    两人藏在暗处,周围一片静谧。但凡有风吹草动,必会引二人警觉。

    “不知公子,让明华做什么?”师明华抱了抱拳。

    “两件事!”

    吕布伸出手指,对师明华说奥:“第一,我要一批绝对忠诚的勇士,相信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死士?

    注视着吕布,师明华会意,当即颔首道:“明华领命,那另一件事呢?”

    “战争之中,最凄惨的,便是百姓。而百姓之中,更是凄惨的,也更无辜的,是那些遗孤。”

    听着吕布的话,师明华皱着眉:“公子的意思是……”

    “你明白就好!”

    吕布挥了挥手,打断了师明华:“给他们一条活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更有意义。”

    顿了顿,吕布又道:“择优者留下,至于淘汰的,便交给沈六。”

    “喏,明华明白。”师明华低声道:“还请公子放心,明华必尽全力!”

    “所需要的费用,从天机营中出,沈六会联系你。”

    吕布做了安排,又凝重的嘱咐:“对了,此事,只限你我,还有沈六,不可让第四人知晓。”

    “明华必守口如瓶,绝不透漏半个字。”师明华立刻表态。

    “我相信你。”吕布点点头,便转身离开。

    望着吕布的背影,师明华叹了口气。虽然吕布此番,的确委以重任,但还是有所防备啊。

    看似放权极宽,可是在头顶上,还压着天机营。

    经费,人员,都要受到天机营节制。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在吕布的团队,他只是一个后来者。

    但即便是这样,师明华也很满意。

    吕布将训练死士的事交给他,足以说明很大程度的信任了。

    (本章完)
………………………………

第426章 试探,初战

    安排好师明华,又见过了程颐,吕布便返回营地。

    营地中,正有一些人,在相互角抵。

    此时,一个长得瘦小的少年,刚刚掀倒了一名壮汉,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但是那个少年,似乎并不在意。随意的拍拍手,脸色有些淡漠,神情颇显倨傲。仿佛他刚才所做到的,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目光转向周围,眼神很是挑衅。

    看到此处,吕布停下脚步,随手招来一人:“他叫什么名字?”

    “这小子叫柯青,似乎有些本领。据他自己说,是山上猎户。”

    猎户吗?

    正打量少年时,对方似有警觉,忽然转过头来。看到吕布盯着他时,便抬手做了个手势,非常有挑衅的意味。

    而那双明亮的眼眸,的确带着几分锐利,好似在盯着猎物般,给人以危险的感觉。

    很有意思的少年!

    他是柯青?

    还是荆轲?

    吕布笑了笑,随即吩咐道:“等会将他带到我的营帐。”

    “喏!”

    瞥了一眼少年,吕布转身离开。

    本来看这少年,是个可造之材。但是听到名字后,吕布便有些警惕。

    这是巧合吗?

    在清明时遭遇的暗箭,就是来自叫荆轲的人。

    而荆轲,会是这个少年吗?

    在返回营帐后,吕布梳洗一翻,休整妥当之后,这才走到桌案。

    拿起玉简天书,开始仔细研读。

    不过片刻,帐外便有人禀报:“启禀军侯,人带到了。”

    “让他进来。”吕布放下玉简,抬头看向帐外。

    随着帐帘被掀开,一张秀气的面孔,出现在吕布眼前。

    柯青站定,双手合拢,欠身作揖:“拜见吕军侯,先前不识军侯,小人鲁莽了。”

    “无妨,你叫什么名字。”

    吕布坐直身子,扫了柯青一眼,便又垂下了头。似乎所有的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