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布武江山-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云征兵,组建新军,没有丝毫阻碍,得到当地配合。不过月余的时间,便已有三千多人。

    再加上从赵国带走的两千骑兵,总兵力上甚至还要反超过吕布,更是吕布当初所征兵员的二倍。

    高顺、张辽、魏续和宋宪,全军也不过才八千余人。而在战斗中,难免有减员,早已不足八千。

    而现今的陈未、高鑫、徐尘,总兵力也才不过四千多人。

    在赵国的他们,想要补充兵员,却受到了赵王阻碍,很难填补战损空缺。

    将冀州的情况,都了解了之后,便离开了书房。

    但就在这时,有家仆来报,张杨来访,就在客堂。

    当吕布赶到时,张杨起身抱拳:“少将军,冒昧来访,还请海涵。”

    “自家兄弟,不用客气。”吕布挥手,示意张杨坐下。

    自从回来的这些日子里,吕布也曾见了张杨数面,而他此时又来相见,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少将军请看。”张杨坐下后,便伸手入袖,拿出一封信,推给了吕布。

    “这是什么?”

    吕布随口问着,却已经拆开信。飞速扫了一眼,心中猛然跳起。

    “什么意思?”

    将信放下,看向张杨,吕布皱着眉,疑惑的问道:“以匈奴如今的势力,就算得到了鲜卑相助,怕是也难成什么气候。只要我们并州稳,只要轲比能不乱,他们就不敢乱来。”

    “少将军,如果是鲜卑人,与於夫罗联系,自然无需担忧。”

    张杨摇了摇头,又掏出一封信:“这是卓希深入草原,刺探而来的情报。”

    再次看过信件,吕布眉头一挑:“白皮肤,蓝眼睛?鼻窄高隆,唇薄直颌……”

    “末将曾查证过一番,确认这是更北方的,属于丁零人的特征。”

    “丁零人?”

    吕布却是知道,在华夏的北方,就是后世的蒙古国。而更北方的丁零,也就是俄罗斯的地域。

    在这个年代里,丁零气候酷寒,人丁自然稀少。“丁零”二字,或是源自于此。

    可是丁零人,与匈奴联系,又是为什么?

    “还有更多的消息吗?”

    张杨默默的,又掏出封信:“这是轲比能首领,派人去丁零探查,获得的一些消息。”

    “你还有什么,能一起拿出来吗?”吕布有些无语,拿起信看了看,眉头更是皱紧:“看来丁零与我们所了解的,实在是有些大相径庭啊。”

    轲比能的消息称,丁零如今的人口,已达数百万之众。虽然数百万人,与大汉朝相比,仍旧微不足道。甚至和鲜卑比,都要少上数倍,但也不能不说,这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更何况在极北方的苦寒之地,只有最为强壮的人才能生存。这就造成了那里的每个人,都可能是勇猛无匹的战士。

    而丁零,曾经是可以与草原雄主檀石槐掰手腕的,虽然最后被檀石槐击溃而退回苦寒之地,可他们那极其可怕的战斗力又怎能小觑?

    如今檀石槐陨落,丁零又蠢蠢欲动,妄图起兵南下,争夺广袤草原,甚至入主中原……

    “轲比能可与他们交手过?”吕布问道。

    “肯定是有过。”张杨颔首。

    沉默了半晌,吕布抬起头:“知己知彼,百战不败。我们对丁零了解的太少。必须想办法,去了解丁零。”

    “我们已经在做了,可是有限的了解,都是通过轲比能。”张杨神色为难,苦涩的叹息道:“而我们的人手,还未曾有成果。”

    世界大战,与国际接轨……

    (本章完)
………………………………

第469章 男儿志在四方

    “我们的人,可是卓希?”

    吕布沉吟,欣然说道:“这件事让他去办,算是对他的磨练。”

    “早就已经安排,与乌洛兰旧部,也都联系上了。”

    “如此甚好。”

    看来张杨此次,只是前来汇报。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

    略做思索,吕布说道:“丁零那边必不可懈怠,定要掌握他们的动向,这是一个潜在的敌人。”

    “末将明白。”张杨颔首。

    “有一句话,你要谨记。你回去以后,也告诉大家。”

    吕布微顿,继而说道:“在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重视敌人。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不论匈奴人、鲜卑人、还是丁零人,我们都不可轻视。”

    “喏!”

    目送着张杨离开,吕布便陷入思索。丁零人的出现,完全出乎预料。

    在后世的记载中,至少在三国时期,很少提及丁零人。吕布的脑海中,就完全没印象,是否有他们的记录。

    究竟是史料有丢失,还是自己没有看过。或是因自己的出现,导致了历史的改变?

    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吕布所能做的,只是防范于未然。

    正思索着这些事,书房门被人敲响,严玉环的声音,也接着传进来。

    “夫君?”

    吕布收回心思,脸上绽开笑容,起身走到门前,来开房门说道:“快进来,祈儿睡了吗?”

    “嗯,睡着了。”严玉环眉眼含笑,端着一只托盘:“把参汤喝了。”

    “我身子又不虚弱,该是你要补一补。”吕布笑道。

    “妾已经用过了。”

    “哦?那就好。”吕布点点头,随即伸出手,接过了托盘,拉着严玉环入内,这才温声询问道:“你恢复的怎么样,可不要落下病根。”

    “多谢夫君关心,母亲和姐姐们,对妾都非常好,照顾的面面俱到,不会有病根遗留。”严玉环说的母亲,指的自然是吕黄氏。只是提起来时,还是有些羞赧,似乎不太适应。

    吕布却笑道:“环儿可是功臣,自然该对你好。”

    说着,掀开碗盖,轻抿一口,含糊赞道:“嗯,好喝,岳母的手艺,越来越精湛。”

    可吕布没有注意,严玉环神色暗淡,轻轻嘀咕了一句:“可惜是个女儿,算不得什么功劳。”

    对于生女儿的事,严玉环仍旧耿耿于怀。

    但她并不知道,在吕布的心里,根本就没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概念。

    若非如此,又怎么可能组建鸿鹄女营?

    不论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吕布都一样喜欢。

    可这在别人的眼里,终究还是有所差别。即便组建了女兵营,却不代表喜欢女儿。

    严玉环的心思,吕布并未察觉。将一盅参汤喝完,吕布这才开口道:“环儿,有件事想和你说。”

    “嗯,夫君请讲。”严玉环收回心思,正容看向了吕布,做出一副倾听状。

    斟酌了话语,吕布才说道:“环儿,如今天下大乱,黄巾贼兵叛乱,至今仍未平息,所以……”

    “所以夫君要走了?”听了吕布的话,严玉环明白了,脸上笑容一将,随即又强笑道:“男儿志在四方,夫君心怀天下,怎能安享一隅。”

    严玉环略顿,随即又问道:“只是不知夫君,想要何时启程?”

    “倒是不急在一时,最少要留半个月。”吕布缓缓探出手掌,握着严玉环的柔荑:“不过,能得带环儿谅解,布倒是真的开心。”

    听到吕布的话后,严玉环心中暗喜:“夫为妻纲,自然遵从夫君。”

    “哎,没那么多规矩。”

    听到所谓的“三从四德”,吕布就感觉一阵头大。可是也没办法,谁让这个年代,女子地位低下。

    吕布笑道:“虽然你是布的妻子,但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没什么夫为妻纲的说法,难道布就不会犯错吗?难道布做错了,你也说是对的?”

    “对的。”严玉环点头,认真的说道:“夫君本就是一家之主,说的话自然就是对的。”

    “呃……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吕布循循善诱。

    “妾的想法就是相夫教子……”

    严玉环正弱弱的说着,看到吕布古怪的脸色,便猛然闭上嘴巴,有些不解的问道:“妾可有说错什么吗?”

    微微的垂下小脑袋,仔细的思索了一下,母亲是这么教的啊,夫君怎么不高兴呢?

    看着呆萌茫然的妻子,吕布却在心中苦笑。看来想改变观念,也并非一朝一夕。

    但是也希望严玉环,至少和吕黄氏一样,能够做到独当一面。

    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差的太远。

    无奈的摇了摇头,吕布轻声安慰道:“没什么错的,但夫君希望,你能开心些,做喜欢的事。”

    “哦!”严玉环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甜甜的说道:“只要妾能陪伴夫君,就已经很开心了。妾喜欢照顾夫君,还有……还有祈儿。”

    “那就好。”

    吕布点了点头,心中却叹息着,还是为别人活……

    看了眼严玉环,吕布忽然起身,走到了角落里,打开一口箱子,拿出一只锦盒,递给了严玉环:“看看这是什么?”

    “什么?”严玉环掀开盒盖,便惊喜的说道:“玉佩……唔……”

    的确是玉佩,而且是一对。吕布拿出了这个,严玉环自然明白,白净的俏脸上,顿时霞飞满腮。

    眼波流转,很是羞赧。紧抿唇瓣,娇娇怯怯。

    “你一个,我一个,永远是一对。”吕布笑了笑,便探出手来,轻抚着严玉环的秀发道:“喜欢吗?”

    听着吕布的话,严玉环垂下头,羞怯的糯糯道:“嗯,喜欢。”

    何止喜欢,更是欢喜。

    有了这一对玉佩,还有吕布说的话,足以让严玉环明白,吕布对她的心意,不仅仅是责任,而是真的喜欢。

    喜欢的男人,也喜欢自己,这对严玉环来说,才是最幸福的事。

    “那我帮你带上?”

    吕布取了一枚玉佩,带在了严玉环的腰间。而严玉环也效仿着,为吕布戴上了玉佩。

    两人相视,含情脉脉,情意自在不言中。

    男儿志在四方,心却怀恋家乡,那里有着亲人,还有一个姑娘……

    (本章完)
………………………………

第470章 巧夺天工

    半个月的时间,其实非常紧张。

    吕布两年未归,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从军务,到民政,从军需,到民生。虽然久不在这里,但却在遥控指挥。属地内的一切,都是按照吕布的要求来发展。

    最为根基之处便是中霍村,以及中霍村所在的定襄县,还有随后被张杨掌握的阳曲县。

    只是阳曲县时间不久,暂时还处在初步建设中。

    中霍村,定襄县,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粮田无数,水渠道道,站在田间小路,朝着远方望去,就能看到龙骨水车,正发挥着巨大作用,灌溉着无数的农田。

    这些,就是吕布的基础,是强大起来的根本。

    民以食为天,民是国之基础。

    而水能载舟,亦可能覆舟。

    如今的黄巾之乱,便是最有力的证据。

    在严玉环的陪伴下,吕布行走在田间,享受着难得的安宁。

    忽然,吕布眉头一挑,竟有一台机械,在农人的操作下,正在犁地和插秧。

    这是……

    看到了这一幕,吕布便呆住了。

    插秧机?

    犁地、插秧一体机?

    开什么玩笑?

    虽然那还是已牛为牵引力,可后面拉着的那台机械,的确是在自动撒种插秧……

    “那是什么东西?”

    吕布真的很震惊,竟然在这个年代,看到如此先进的机械设备,实在是太颠覆传统观念了。

    这可比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还要厉害啊……

    听到吕布询问,严玉环转过头,看了一眼才道:“那是黄叔父设计的机关,可以帮农人犁地和撒种,还有一台水笼车,可以均匀洒水和灌溉。”

    “黄叔父?”吕布满目疑问。

    “黄杰黄世仁,就是那个匠人”严玉环不解,奇怪的问道:“不是夫君派人送回来的吗?难道有什么问题?”

    听到名字,吕布恍然,笑着说道:“没错,只是没有想到,他还真是巧匠,设计出的机关,真是巧夺天工。”

    吕布更是暗暗惊叹,若把蒸汽机的理论,讲给黄杰那个家伙听了,会不会真鼓捣出蒸汽机?

    刚一想到这里,吕布心中咯噔。如果真能将蒸汽机给弄出来,那可就是跨时代的工业革命。

    但很快,吕布便摇头否定。

    莫说自己对蒸汽机了解的不多,便是真能说出个子丑演卯出来,以这个年代的工艺水平,恐怕也造不出来蒸汽机。

    “是的呐,黄叔父真的是非常厉害,制作了许多奇妙的机关。”严玉环笑着说道:“现在有很多百姓,都想让家中子弟,拜黄叔父为师,习得一门手艺。”

    “哦?还有此事?”吕布点点头,好奇的说道:“黄杰住在哪,也改去见见。当初救下他之后,也不曾与其详谈。”

    听闻要见黄杰,严玉环尴尬道:“黄叔父不在阳曲,而是住在中霍村。”

    “也不远。”吕布颔首,当即转身:“那我们就去一趟中霍村。”

    严玉环笑道:“的确是不远,可以走水路,两刻便能到。”

    “水路?”吕布讶然。

    “还是黄叔父的杰作。”严玉环抿唇笑道:“黄叔父造的渔船,稳定性非常的好,而且还经久耐用,维护也非常简单。不然夫君以为,八千名先锋营,如何那么快的进入常山国,并有充足的时间打下常山国?”

    高顺、张辽等人进入常山,竟然还有黄杰的功劳?

    这一下,吕布更是惊讶,但也生出疑问:“渔船才多大,也能送兵员?八千将士,四千战马,还有无数粮草军械,恐怕还没跑的快吧?”

    “当然不是渔船,而是运兵大船。”

    听到这,吕布心中火热,眼中充满殷切:“你的意思是说,黄杰能造大船?”

    真的没有想到,竟然捡了个宝。

    渔船的制造难度不大,一般的匠人就会制作。可是用来运兵的大船,甚至是用来征战的战船,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造的。

    待得将来,南征北战,地域辽阔。以陆路来运输,不仅速度极慢,而且消耗也大。可若是由水路,不仅快捷方便,消耗也会减少,也更具安全性。

    可水路运输的前提,是要有能够运输的大船。

    而现在的黄杰,似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黄杰的重要性,严玉环不明白,但是吕布知道。

    既然这个人才,已经在手中了,可不能让其跑掉,必须要牢牢拴住。

    “走!”

    吕布迫不及待,便按原路返回,然后经由水路,赶往了中霍村。

    水路的确很方便,数个时辰的路程,竟是缩短了数倍。

    仍未登岸时,吕布便发现,如今的中霍村,哪里像个村子?

    “这是……”

    一眼望去看不到头,比原来大了好几倍。

    “哪里是村子,分明是座城。”

    在站在船头,注视着远处,忍不住惊叹。

    如今的中霍村,已筑起了城墙。城门处人来人往,码头处船儿穿梭,一副热闹的景象。

    水面上,大船往来,小船行去,倒是井井有条,丝毫不显乱象。

    “管理的很不错。”

    吕布点了点头,随即靠岸停船。目光沿途打量,看到许多官差,正在维持秩序。

    “夫君,我们走吧?”严玉环说着,做了个手势,指着远处道:“黄叔父的住处,是在中霍村之外,距离军营不远。”

    “好。”吕布挑眉道:“他需要很大的场地么,为什么不住在中霍村里?”

    严玉环解释道:“他自己要求的,而且在中霍村,也有他的住处。”

    “哦,那走吧。”

    想想也是,黄杰不是普通的木匠,他所制作的那些机关,的确需要不小的地方。而且制作东西,噪音也非常大,会影响到邻里。

    过不多久,便见到了一座农院,占地面积也很广阔。

    在那农院的外围,还有巡守的守卫。而在门口处,也有不少人。

    那些人有老有少,都在门外徘徊着,也没被守卫驱赶。

    看到吕布好奇的神色,严玉环便轻声解释道:“他们就是来拜师的人。”

    “这样啊……”

    恍然的吕布,笑着点点头,正想带严玉环过去,便听身后有人喝道:“你也是来拜师的?”

    (本章完)
………………………………

第471章 不着调的少将军

    身后的声音,带着些稚气,一听便是小孩子。

    吕布诧异,转身看去,只见一个男童,正站在不远处,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的打量自己。

    “小弟弟,你是来拜师的?”看着这个孩子,吕布神色温和,左右扫一眼,却不见家长,便有些奇怪:“你的家人呢?”

    看男童的年纪,不过才六七岁,怎么没有家长看护?

    这个时候,严玉环也转过身,男童却眼眸一亮,露出了惊喜之色:“环儿姐。”

    男童轻唤了一声,就朝严玉环跑来,径直向怀中扑去……

    嚓,这小子……

    吕布看着这一幕,顿时就有些愕然,下意识的伸出手,猛得扯住了男童,往自己身边一带。

    开玩笑,严玉环是我的媳妇,哪能让你小子占便宜?

    按住了这个男童,吕布便惊讶问道:“他是谁?”

    看向严玉环,疑惑的问道“你认识?”

    “坏人,你又是谁?”男童争扎着,小脸憋通红,却挣不开吕布,顿时声音哽咽,委屈的大声道:“环儿姐救我。”

    此时严玉环也转过身,看清了吕布身边的男童:“小昭,是你?”

    话音一落,看向吕布,柔声说道:“放开他吧,他叫郝昭。”

    “郝昭?”

    听到这个名字,吕布眉头一挑:“你父亲是郝阳?”

    熹平七年,也是光和元年,鲜卑人大举入侵。使匈奴中郎将臧昱,指挥失当致使全军被围五源县。

    而后,父亲吕良,义父高义,率兵前往增援,臧昱再次指挥失误,致使大军陷入重围。

    校尉郝阳便是在此战中阵亡,将寡妻遗孤托付给了令狐培。可在鲜卑大举南下,五原郡举郡南迁时,被叛将常振所追上,令狐培却力战而亡。

    侥幸这对孤儿寡母,家居太原郡,未受到波及。

    不过,令狐培已逝,也无法照顾,便由众位同僚轮流照顾。

    而这其中,也包括吕家。

    只是吕布当年登门,郝昭仍在牙牙学语,与现在可大为不同。虽有一面之缘,但许多年过去,又哪能认得出。

    “哼。”郝昭瞪了眼吕布,便抛向了严玉环:“环儿姐,你怎么到这来了?”

    不等严玉环说话,郝昭便又说道:“这个坏人是谁,环儿姐怎么和他在一起?昭儿已经听说,环儿姐和少将军成亲了呢,少将军是我们的大英雄,比某个坏人可强多了……”

    吕布闻言,忍不住问道:“那你说少将军,究竟是大英雄还是坏人?”

    “少将军是大英雄。”郝昭一本正经的说道:“你便是拍马都及不上的。”

    话音一落,郝昭目光一转,便看向严玉环:“环儿姐,昭儿现在是不是该改口了?那是叫你少夫人,还是叫少将军为环儿姐夫?”

    “这个……怎么叫都行啊……”严玉环讷讷,瞥了眼吕布,好笑的问道:“要不你问问少将军?”

    “好啊,好啊,他在哪呢?”

    郝昭说着,看向吕布:“喂,你是少将军的跟班吧?你家少将军跑哪寻花问柳去了,竟然把我环儿姐丢下……呜呜……”

    郝昭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严玉环捂住嘴巴:“不许乱说,外面的传言,怎么能相信?”

    在训斥郝昭时,还看了看吕布,似怕吕布生气。可见吕布面带笑容,严玉环才松了口气。

    “唔……”郝昭点了点头,等严玉环放手,又不满的嘀咕道:“环儿姐,鸿鹄营的姐姐们,都惦记着少将军,可要把他给看住了。”

    吕布忽然板起脸:“你眼中的大英雄,就是这个德行吗?”

    “谁知道,我又没见过。”郝昭一本正经:“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虽然少将军在大义上有功,不代表他个人的品质也端正。”

    “这一套一套的,都是跟谁学的?”

    吕布有些无语,他的说话方式,怎么觉得耳熟?

    “还不是秦谊?”严玉环插嘴了,没好气的说道:“秦谊本就嘴贫,跟你时间长了,学了些俏皮话,天天挂嘴边上。”

    “合着源头还是在我这?可这也能怪得着我吗?”

    吕布哭笑不得,自己的确在平常说话的时候,会捡些后世的俏皮话、歇后语什么的来举例。

    可是没有想到,秦谊活学活用,还把郝昭教会了。

    “好的你不学,学这些干嘛?”吕布有些郁闷。

    可两人的对话,将郝昭弄懵了。疑惑的按着两人,忽然嘣出一句话,把严玉环吓得够呛:“环儿姐,你移情别恋了?这个家伙怎么着,也比不上少将军,可千万别被他骗了。”

    “呃,你这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