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累毙至死。机动力的下降,而补给注定将是攻打州郡掠夺得来,在冀州各方穷追堵截下,无数次死战,也注定了是悲惨的减员。

    但,就是这样一支兵马,奠定了整个朝歌之战最后归属的最大功劳,六千兵马,注定,将会是得到河东最高的荣誉!

    卫宁在南动的七万人总攻,其中还夹杂不少的轻伤者,半个月来,袁绍的疯狂攻击,同样也使河东兵马损失了不少,整整接近三万人的战死重伤减员,确实给河东强烈的损伤。要知道,这三万人,本就是河东历次征战留下来的精锐兵马,比起袁绍那五万多人的损伤,根本就不过是同等的价值。

    而后,在邺城逢纪举城投降,各部大军北上追敌,连破内黄,阳平,广平,馆陶,华县,整个冀南全部收归于河东治下,除了审配固守广宗巨鹿,奋死打退河东兵马的反攻外,甚至漳河一带全部南北都落于河东之手。

    袁绍携二子惶恐北逃,昔日二十万大军,只余下不足两万之数。卫宁生擒河北兵马达到了十万之巨,斩者不计其数。

    至此,由北从并州壶关向东,由南从河内向北,整个河东的版图,将不再如当初只有一个邺城勉强伸出一条细细的小枝,从而彻底的连接在一起。

    河北抢先动的这场战争,最终还是以袁绍的失败而告终,甚至,袁绍的孤注一掷,使得幽州,冀北半部陷入了彻底的动荡,民生衰弱,局势糜烂不堪……

    八月初,袁绍大败,冀南之土尽数归于河东。战至此时此刻,除了宣告大捷而回安邑外,卫宁依旧没有收兵而回的打算,并上徐荣四万兵马,尽起大军十一万北上继续攻击袁绍。

    大军先部行至广平为审配三万兵马所阻,而后又有青州吕旷,吕翔兄弟领兵两万北反相助,大将蒋义渠又从幽州领兵两万南下防御,袁绍从朝歌起输得一败涂地,却是勉强又有了一些底气。

    集合起朝歌溃败而回的两万残兵败将,袁绍以这最后九万兵马以赵国,广宗,清河,高唐,平原为最后的防御线,袁绍更亲自领兵四万于清河,垂死挣扎抵挡。

    只是,这底气,几乎就是他最后的本钱,几乎抽干了在各地所有的守备力量所组合而来,甚至根本无暇再顾忌蔓延开去的动乱,唯一的念头就是用这九万人逼迫卫宁退兵南返。

    兵败如山倒,临时疯狂阻止起来的兵马,又如何能挡得了河东现在势如破竹的气势!

    当前部初受挫而微微停滞不前时,卫宁亲自领后阵兵马又到,集合了全军十二万战后精锐,士气如虹下,袁绍军心惊胆颤。

    先有几战,袁绍军皆战败而逃,河东斩敌杀将无数,便再只有龟缩城池不出。

    朝歌一战,卫宁俘敌兵马十万,使临阵组织起来,每每使兵马在城外叫喊,劝降,挫敌军心。冀州,幽州,自朝歌一战开始半年的时间,几乎已经被这场庞大的战争所拖垮了,不提麾下兵将毫无战意,就是先前,袁绍强令征辟百姓从军,收缴平民粮食便多积起民怨无数,如今,眼看着十万降卒竟还在敌军群中,生龙活虎,顾念河东富庶盛名,自卫宁领兵围困清河后,几乎每晚都有从城墙上偷偷溜下来投降的袁绍兵马。

    看上去,袁绍似乎以赵国到平原的防线挡住了卫宁的进攻步伐,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到了九月初,却让袁绍愤怒不止的便是,光光投降,逃散的兵马便已经达到了接近两万的数量,甚至还有小队校尉整队出降的事情生。

    从朝歌的大败开始,便已经宣告了袁绍彻底的输了,袁绍的威望一降再降,根本就没有当初独霸两州的威信了。而同时,卫宁先前从安邑求到的圣旨又送达清河城外。

    卫宁的老手段再次展开,使人当众在城下高声宣读圣旨,一斥袁绍目无朝廷,图谋叛乱,攻打王师,其心可诛,二罢袁绍官职,罪及祖先,打入乱党,平灭三族,三昭麾下士兵将校,能擒袁绍者,以封侯相许,官升三级,最后许诺,罪只及袁氏一门,不累其麾下效力文武,若降,依旧善用。

    先将袁绍大司马,幽州,冀州牧头衔摘去,贬为庶人,又将袁绍打入叛国乱贼的行列,赐罪诛杀三族,而后又对袁绍大加缉赏,以高官厚禄为饵不禁提高自己兵马持续不减的亢奋士气,又挑拨对方兵马的反抗意识,同时大赦之令更是让人生不出抵挡河东兵马的心情,十万降军如今就在河东军营中,每日还能生龙活虎的在城下劝降,若跟着袁绍一路走到死,最后被擒拿,又会是什么下场?

    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便利,又理直气壮的为卫宁所用,尤其在对方败象已成的时候,几乎是最好使的底牌了。
………………………………

第979章收拢

    整个河北阵营在卫宁许诺的这些威胁,利诱下,开始了蠢蠢欲动,甚至袁绍闻得卫宁使出的这样一计,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事已到了如今,河北和河东势必只会有一个人彻底倒下,显然,卫宁根本就没有退兵的意思,假若袁绍取得了朝歌大胜,恐怕也绝对不会容忍卫宁继续存在下去吧。

    失败,痛恨,怒火,当初风姿绰爽的袁绍,仿佛已经彻底的颓废了下去,除了每日里寻美女陪酒作乐,仿佛对军事上已经灰心丧气,纵然闻得城外的搦战,叫骂,劝降,也浑然不顾了。

    当然,在几次大规模的逃兵出现后,从郡守府中,袁绍的第一次下令,便是,屠杀!

    不管是议论,还是犹豫,不管是怯战,还是退缩,只要稍微有所端倪,便是屠刀举起。

    袁绍已经彻底的疯狂了,甚至将血淋淋的刀口让清河笼罩在一股血色恐怖之下。但不得不说,袁绍的狠辣和疯狂,效果到是出奇的好,那些心思在袁绍初次下令之后,很快便隐没了下去,自然,也是归于恐惧,只是越这样压抑,日后爆的时候,将会更加猛烈。

    眼看清河暂时稳固,从城中探子回报的消息,卫宁自然知道袁绍的暴力手段,反而是更加开心了。弹簧越紧,反弹的将更加激烈,卫宁依旧每日做着必备的功课,劝降,搦战,操练兵马,便也任由着清河城中士卒在面对强敌压境的神经紧绷时,还得提防袁绍疯狂的屠戮。

    自然,卫宁也不会就这样干坐着等待袁绍一家子的级自己送到手中,除了必要的围困外,当初逢纪在邺城举城投降,卫宁顾念如今防守广宗的审配和逢纪算是相识,曾经在袁绍帐下也是共同进退,便唤来逢纪,好言宽慰一番后,使他前往广宗说项劝降审配投诚。

    却不想,比起逢纪这个软骨头,审配的脾气竟然出乎意料的刚硬,不禁当众与逢纪彻底断袍绝交,还大骂逢纪不忠不义,只让逢纪灰头土脸的跑回来禀报卫宁。

    事实上,卫宁心中其实对这样的结果仿佛早料到了一般,审配虽然在谋略上比不到顶尖,但刚烈和忠诚到颇为让人乐道,在这个时代,审配的表现或许会是任何一个君主都推崇的品行,但又不知该如何去品评对错。

    卫宁仿佛能够感觉到另外一个时空中,曹操对河北义士的感慨。袁绍帐下,田丰擅大略,沮授计谋中正,许攸诡计多端,审配善于防守,逢纪,郭图也是机灵狡猾,每个人都有弱点,但每个人,都投身入争斗内耗之中。事实上,曹操麾下,所有谋臣同样也各自有着弱点,但比起袁绍麾下来说,不管是否是有曹操强大的威信压力,如荀攸,郭嘉,荀彧,程昱等人都懂得互相弥补不足,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不过一想到袁绍的智囊团,看到逢纪,卫宁心中不免便有些感伤。徐荣攻破邯郸,不仅仅生擒了袁绍的次子袁熙,更险险从牢狱中救出了田丰!

    昔日和田丰一叙,卫宁便有劝使田丰投奔河东,但田丰却是瞧不起杨奉,认为杨奉难成大事,反而更属意于归乡隐居,等候起事。

    卫宁当初没有强求,只是日后也多以书信联系,等到袁绍崛起渤海后,田丰作信卫宁得了袁绍召唤正要投奔后,卫宁大惊便硬声劝解,阻止他去袁绍处,又再劝他来河东。

    却不想田丰的死脾气本就倔强,认了的事情,便觉得不会回头,反而认为卫宁为了杨奉招贤纳士竟用诋毁他人的手段行事,反而惹田丰不快。卫宁别无他法,便与田丰赌博二事,一为袁绍日后微有实力必然不甘寂寞南下欲图谋霸业,不顾民生,二为日后田丰必然不容于袁绍帐下,必为袁绍所囚禁。

    卫宁本是好意相劝,却奈何田丰脾气死拗,越怀疑卫宁居心叵测,反有绝交之意。事实上,直到了袁绍起兵与河东大战起,田丰方才想起这些往事,已是追悔晚矣。

    而有了当初的赌事,卫宁要的赌注自然便是田丰不能求死,若败于河东则必降,当徐荣救下田丰后,很快便将田丰送往了卫宁处。

    事实上,田丰本来并没有答应赌局的,但又对袁绍的忠心也淡了不少,卫宁劝解并没有多少几句话来,只让人备好酒宴,仿佛许久不见的老友一般赏月谈及往事回忆。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为无智也!君先失其智,何不矫正往过?君爱民,志在保国泰民安,河东政论本合君意,何不用君之智,行君之所欲!”

    田丰本便对卫宁在河东实行的新政颇为赞叹,曾经袁绍尽起全力和河东相争的时候,便有劝解效仿河东政令,而待河北休养生息,如今袁绍战败,手段凶狠更显暴戾,又先有牢狱之灾,袁绍的不顾旧情,不顾故往功劳,却也让田丰颇为心灰意冷,又经过卫宁的劝解,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田丰想起当初与卫宁相识之时,书信往来,多谈天说地,甚至还冤枉了他,愧疚,心冷,抱负,终究,还是降了河东。

    终究田丰不愿意在战场上和袁绍兵戎相见,毕竟投降为耻,这已经是田丰最后的底线,加上河东如今的胜局已定,河北并入河东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便求先行回返安邑。

    卫宁自然不愿意让田丰这个刚直的人为难,便使人一路护送田丰先行返回安邑而去。

    事实上,田丰的投降,不免又让卫宁联想到了另外一人,便是和田丰一党的谋士沮授。

    沮授的才能自是不必多言,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每每献策都切中了要害之处,袁绍如果善用,定然不会败得那么惨。卫宁自然对沮授也是颇为期待,既然袁绍不能好好运用这些人的才华,卫宁自然不会愿意看到他们从此便脱离历史的舞台。

    但……卫宁寻遍了全军,甚至让人四下搜捕,不禁没有从袁绍军中闻得有沮授的消息,而自己人,也不曾有逮住叫沮授的人物……

    一直等到九月围困清河一个月之后,才有一队兵马返回,赫然拿住的竟然是沮授的级……!

    怒,悔,惋惜?卫宁闻得这样的噩耗,几乎就气得吐血倒地,自己寻遍全军的贤才,竟然是以这样的结局而告终。对于那一队兵马来说,卫宁真不知道该是怒还是该是罚。

    当初这支小队搜索周边,在大军中却是被冲散了,但回返的时候,赫然便逮住了逃窜的沮授,事实上,领队的小校一眼便看出了沮授的官袍,自然知道他是个大人物,本便是生擒了下来要邀功请赏,奈何,那个时候,沮授竟然将自己名字隐瞒下来,他们并不知道这便是为卫宁搜寻全军寻找的人物。汇合中军处赶路的时候,沮授却也是胆大包天,深夜装睡之后,暗中将看守偷袭刺死,夺马便想逃回河北。袍泽被杀,那支河东兵马自然是怒火冲天,沿路追踪的沮授,在他反抗下终究用箭射杀!

    除了惋惜,卫宁已经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在河东如今手头颇为缺乏军略人才的时候,不能得到沮授的投降,却真是一个大损失。卫宁只能使人将沮授以厚礼相葬。

    事实上,卫宁也只能暗叹自己实在也是太过贪心,手中已有郭嘉,贾诩,刘晔,田丰等人了,竟还不满足,或许,当每个人走到这个地步,总归是不会满足下去的吧。

    朝歌一战,对于河东来说,收获实在是太多了。不单单彻底将袁绍击败,同时还擒拿了不少良将贤才,土地的大丰收自是不必多说,单单北方一统之下,整合了冀州,幽州,甚至还未开始攻略的青州,河东的版图将一度扩展到了七个州郡。

    大汉十三州,河东已基本上得了一半之多,若能够以两三年作为休整整顿,日后的河东将成为一头凶猛无比的狮子。

    九月中,袁绍的防线终于还是抵挡不了了。

    先告破的便是高唐,以黄忠为主将的两万兵马,并不如卫宁在清河的围而不攻,反而凶狠无比,高唐守军吕旷抵挡不住,又有了卫宁先前圣旨昭告四方,终于率先投降了卫宁。而吕旷投降之后,黄忠以其为说客,连夜北上平原,吕旷兄弟吕翔也宣告投诚。

    自此,高唐一破,黄河下游又归于河东之手,平原的陷落,同样预告着清河的东面将再无屏障可防。

    而就在这个时候,倒有了一个让袁绍局势更加危险的消息便是辽东公孙度,起兵三万,同时征调降服在他麾下的高句丽兵马两万,出柳城,夺平冈,欲趁袁绍衰败不堪,图谋幽州!

    前面有卫宁的十二万大军,后面又有五万外寇,这无疑对于袁绍来说,便是雪上加霜,公孙度的到来,幽州最后的根本地便将失去。
………………………………

第981章乌桓起兵

    清河守将汪昭率先投敌反叛,率军围攻郡守府,河北大将蒋义渠收拢本部人马奋死杀退汪昭围攻,但乱军之中,众人分散,袁绍三子袁尚逃跑不急,为汪昭所擒,袁绍如此便已失次子袁熙,三子袁尚落于河东军中,唯有携带长子袁谭仓惶北逃。

    一个多月来意志消沉,更荒唐借酒色消愁度日,袁绍本经过一场大变而精神颓废,身体日渐掏空,清河既失,连日奔波下,竟是一病不起,即进逃回信都,收拢残兵败将不过一万多人固守。

    清河一破,袁绍败北,投降者两万,斩却不过三千来枚而已,可知袁绍如今既不得民心,亦不得军心了。

    同时,收到了卫宁强令后,徐荣,太史慈,先后不计伤亡强攻广宗,赵国,审配之侄审荣献广宗城门,审配见大势以去,自刎城墙之上,跌身而下。

    至此,袁绍最后的救命稻草便已经被河东军彻底摧毁,再无屏障。

    黄忠自收到卫宁军令之后,连夜北上,所过之处,各地守军皆望风而降,一日连夺七城。

    如今袁绍唯有保留信都一城,与其余地方皆失去联系,或被黄忠绕道后方切断,或是对河东望风而降,冀州以北,幽州以南以惊人的度开始投降在卫宁的麾下,甚至河东兵马都还没有抵达,便有人开始派遣使者前来求情卫宁收下印绶。

    清河既破,卫宁挥军继续北进,乘势追击,除了令太史慈破赵国之后,继续北上收取石邑,常山,中山国等冀州以西州郡外,便只令徐荣一同汇合卫宁亲自率领的中军五万人,直取信都。

    袁绍只余下长子袁谭逃回信都之后,一病不起,病情竟是斗转之下,几乎已经行将就木的感觉,城中政事军情皆赋予袁谭处置。但如今信都不过只有区区一万残兵败将,面对合兵徐荣后的河东七万大军,又哪有什么可以抵挡的资本,唯一值得庆幸的便是,这一万兵马虽然数败而战力衰竭,但军中大小诸将大多都是死忠于袁氏。

    卫宁闻得袁绍病重,已经行将就木,又有刘晔献策,卫宁听计,使兵马围困信都后,放袁绍最疼爱的三子袁尚回返信都,而后便偃旗息鼓。

    袁绍闻得袁绍返回,倒也是仿佛回光返照一般,脸色也好了许多,但根本没有让他高兴多久,赫然便听得城外叫骂搦战,更有卫宁亲自相邀要请袁绍一见,等他出城墙看时,自己次子袁熙赫然全身以绳索捆缚,跪向信都城墙,不等袁绍大怒呵斥,河东军中军令一下,赫然当着袁绍的面上,直将袁熙斩!

    本来因为袁尚回归而勉强有所好转的袁绍,此刻亲眼见自己次子被斩,心口怒血上涌,加上身体本便虚弱不堪,赫然便当场喷血气毙!甚至连最后的遗嘱都不曾立下……

    不管是袁熙被当众侮辱斩,还是袁绍当场死亡,袁谭和袁尚都是措手不及,城墙上众将校一阵慌乱,将袁绍尸身抢回,而便在这个时候,没有统一的法令,主公身死之时,卫宁已经下达了总攻!

    信都混乱一片,兵找不着将,将找不着兵,而袁绍之死仓促,卫宁放回袁尚,使得袁谭一系的将领和袁尚一系的将领霎时便各听各方的,根本就达不到有效的统一。

    一万人,面对数万滔滔而来的强烈攻击,几乎没花多少时间,便彻底将城池攻破。袁尚部将马延,张愷打开城门投降,袁谭,袁尚以及蒋义渠等人全数被河东军所拿下!

    而值得讽刺的是,这个时候,袁绍刚刚死去的尸体,被河东军所拿下时,竟还没有完全冷却……

    等大军入城,信都已经基本受到控制,虽然袁绍是被卫宁用刘晔之计所气死,心中不免总是有些感触。杀其子而气死其父,手段却委实有些卑鄙,卫宁自然知道,恐怕日后的史笔少不得一阵讨伐了吧。

    终究卫宁还是以三公之礼,厚葬袁绍,算是聊以填补自己的愧疚。

    袁绍既死,袁谭,袁尚皆为河东所擒拿,袁氏一族,唯有袁绍之侄高干早前见机不对逃回幽州。但幽州如今空虚无比,几乎已经可以算作是河东的土地了。

    从二月中开始,袁绍策反吕布反攻邺城,一直到如今十月底,整整大半年的时间,河北和河东之战,终于算是落下了帷幕,河东的付出固然不小,战死受伤者也有五六万人,更别提支持十多万大军大半年的粮草用度,但获得的利益显然也是庞大无比的。

    冀州虽然被袁绍弄得狼藉一片,不过本身的根基还在,卫宁收押下来河北降卒十数万人尽皆释放回归乡里。又征集河东,并州,雍州等地粮秣,动商贾买卖,调度一部分到冀州加上正值秋收还能得到少部分,勉强还能撑过冬天直到春耕时候。

    卫宁并没有如同袁绍一般,用伤及根本的方法来和河东搏命,四州本土秋收得来的粮食,显然还够河东使用,只是如今才经过一场大战,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再兴战事了。

    而冀州和幽州,要重新恢复民生,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根本就没有起效,所以,卫宁已经下定了决心恐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河东将没有战事开端了。

    等冀州诸事情了结,收入河东治下,卫宁入城后,宣令处死袁谭,袁尚。

    当袁谭,袁尚被斩,有人一身素服前来哭丧,乃是青州别驾王修,又有辛毗以及当初出使孙坚处赶回的辛评相携而来吊丧,乃带三人为上宾,各领州郡政事。

    而后卫宁劝降袁氏所擒部将,有蒋义渠,焦触,张南,尹楷,冯礼等将愿降,卫宁皆以将军任之,文士中,又有郭图,许攸先后归降河东。

    同时,卫宁又遍告州郡,征集冀州埋没贤良,有人推举崔琰,卫宁请人相邀,以礼相待,相谈下,却识对方颇有见解,便以别驾从事任之。

    如今卫宁还身在冀州,当初朝歌之战时所擒拿下来的战将,多还囚于朝歌城中,其中也有卫宁最想得到的三人,包括张郃,高顺,张辽。

    吕布昔日孤身匹马败走而逃,留下麾下部将几乎都被河东军或斩杀,或被生擒,更连带着妻儿老小,在逢纪献出邺城后,也被河东军所拿下。

    貂蝉之名,不管是这个时代,还是日后一千多年的沉淀,都永远掩盖不了这样一个代表绝代美丽的名字。卫宁倒也没有多少色念,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以他那身体,也不可能还有更多的想法,事实上,有了蔡琰和柳媛,卫宁便已经很满足了……何况吕布还没死呢……表骂我,主角是虚的,!

    卫宁倒有些想迫不及待返回邺城和朝歌,但如今幽州还未平定,而公孙度和高句丽也猖狂无比还未退兵。

    许攸自投降以后,便多有心思想要在卫宁面前表现抢功一番,便建议让袁绍原降将北上征讨幽州,一面宽慰幽州众州郡之心,二也表露卫宁对降将没有忌惮猜忌之心。

    卫宁闻言,便使张南,焦触,马延,张愷,尹楷,蒋义渠等将领河东兵三万北上征讨幽州。

    大军所过,幽州刺史王琰驱率众郡郡守而降河东,至于此,除了幽州东北还在受公孙度和高句丽攻略外,冀州,幽州已经全数容纳于河东体系了。

    而辽西乌桓,以辽西冠头,本便是当初放牧于辽西郡附近,昔日公孙瓒深恶乌桓人,数度攻打,使得丘力居不得已西迁至并州,而被卫宁所杀。塌顿等人推举幼单于楼班,自领大王事,却终究依附在袁绍麾下,而暂时盘桓上谷,实际上,却一直没有放弃重新回归辽西的打算。

    卫宁对于辽西乌桓人的许诺,实际上,不仅仅是对他们未来有个强大的靠山和支持,同时,卫宁也相当于许诺了给他们回归辽西的许可。

    塌顿得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