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正是在他们的英雄回归河东的大好日子,遇上了这样的事,没有人能够接受,更无法平息他们的愤怒。
在某些人的刻意煽动和纵容下,各地的百姓频频上访,求为卫宁找回公道,求逮捕任何一个参与行刺的人。
杀!
当百万的人流起了请愿的时候,这股舆论的压力,足够引起任何人的重视。
而面对黄琬,董承这些阶下囚时,卫宁只需要一个字,便能夺走上千人的生死。
但很可惜,卫宁注定不能将他们斩尽杀绝,这样的后果太严重,他承受不起。百姓的舆论固然是他暗中动和纵容,只是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巴,但不代表世家大族不会有兔死狐悲的念头。
毕竟涉案者牵扯的关系网太过复杂,复杂到几乎可以动摇河东的根本。
所以,一部分人终究还是会留下,只是五十来位犯,是不可能再留下了……
这个新年,大多数人都过得不愉快,上到公卿,下到百姓。即便是卫府,除了庆贺卫宁的劫后余生,便也是对如今走到风口浪尖的担忧和害怕,卫宁这样一个支柱,在担负起河东如今庞大的势力,从根本上来讲,其实也是卫氏一族的依靠。
纵然是卫瓘这个小孩,都能够清楚的知道,他那个叔父对于这个家族的重要性,其余人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人能够想象,那新年前的一天,假若卫宁永远的倒在了那冰凉的大道上,后果将会何其可怕!整个卫府,却也一直笼罩着一股不安的氛围,很沉重。
卫宁觉得这个新年并不愉快的,并不单单是出了这档子事情,自从年后开始,卫府便已经被络绎不绝拜访的人踏破了门槛。
自然,这些人大多都是和涉案者有了那么一些关系的人,或许是求情,或许是落井下石,或许是请罪求饶,又或者是以为见到了大好机遇碰碰运气。
卫宁的沉稳,一直没有表过态,无疑是让这些人都心惊胆战的过日子,仿佛等候宣判的囚犯,不知道最后结果是不是让他们一觉起床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煎熬,总是需要等到极限的时候,抛出橄榄枝,才会让人感恩戴德,卫宁这样不紧不慢,其实也是为了这样的效果。
大多数人,卫宁都拒而不见,但却还是有一个人,让卫宁不得不见上一面。
人人都说如今的这个汉室名存实亡,其实,卫宁也想保留那么一丝幻想,但当他收到了皇帝的召唤,深入皇宫的时候。
不论是宫女太监,还是侍卫禁军,看他的眼神,远比皇帝还要充满畏惧。刘协请卫宁入皇宫,其实也是为了他的妃子。
卫宁不知道当初曹操是如何狠下心,如何胆大妄为,但不得不说,当一个身为皇帝的女人,一个天下间最为尊贵的女人哭泣着跪倒在你面前,跪倒在你一个臣子的面前,请求你饶恕她的父亲,卫宁还是觉得,这个汉王朝始终还是走下了落幕的时候。
他的身份是臣子,在每个朝代,身为皇帝女人的妃嫔地位都应该在他之上,而如今,便连皇帝都需要看他的脸色行事,连他的女人,都只能跪在他的面前请求宽恕。
一但权利达到了这样的地步,还能剩下什么,若不是独断独行,暴虐荒淫,或许便只剩下空虚迷茫。
董承被杀已经是注定的事情,卫宁不愿意欺骗这样一个无助,放下尊严的女人,但或许是心中仅存的那点未被至高权利和阴谋诡计所吞没的善心,他也并没有学会曹操那般,斩尽杀绝,将董妃缢死。
当然,他不介意这个女子对他充满了怨恨,甚至处心积虑的想要报仇,也不介意她从此便麻木失去生活希望的浑浑噩噩到老,能够维持最后的一点本心已经实在不容易了,卫宁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将会彻底迷失在这个世界当中。
………………………………
第1015章刘表遣使
卫宁在等待的时候,却来了一个让他意料之中,却也是意料之外的人物。
来自荆州的使者蒯良也正在年初的时候抵达了安邑。
蒯良的来意,卫宁自然是清楚,自从张济举宛城彻底归附了河东集团之后,卫宁便猜到了荆州肯定是会派遣人前来河东的。
或许会是打蛇上棍,又或是表达什么不满,在他增兵两万之后,宛城的四万兵马绝对不可能会是刘表可以吃下的,尤其刘表还在和袁术大战的时候。
当然,他却没想到,刘表如今对孙坚已经有了提防之心,或者可以说因为孙坚的数度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已经让刘表对他这个盟友彻底失望,到放弃了。
蒯良的到来,却是继陈登宣告河东朝廷的正统性后的第二个诸侯,尤其值得纪念的是,这个割据势力现在还存在,即便他也同样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但刘表皇室宗亲的身份才是最重要的。
卫宁倒是扫走了年前刺杀的心中不喜,大张旗鼓的将刘表到来昭告四方,仿佛要顷刻间便传遍大江南北一般。
事实上,卫宁倒也已经做好了准备,蒯良的到来绝对不可能会是单单是对卫宁大败袁绍的庆贺,也不会是单单的表示自己对河东朝廷的认可。
保留宛城这个不能丢弃的底线,其余的都很好商量。
不得不说,蒯良作为荆州谋士团体的顶梁柱,自然也对河东的心思猜的不离十,几乎在拜见卫宁开始,便决口没有提到宛城半句,倒是话头隐隐还有对河东的敬仰……
卫宁自然而然便联想到另外一个时空里,刘表死后蒯氏兄弟的表现了。
当然,这只是卫宁的yy,蒯良真正的用意,却是让卫宁从南面派兵攻打豫州,从北面牵制住袁术,作为对宛城归属的代价,以及刘表对河东朝廷的承认。
虽然,在如今河东击败袁绍,风头一时无二的地步,地方任何一个割据朝廷都不敢明言对这个小朝廷的蔑视,但终究刘表的表态在形式意义上也是重要的。
出兵攻打豫州!这是蒯良北上的最大目的。
这并不难,在经过了孙坚和刘表近两年的厮杀,原来和袁绍势力也相差不多的袁术如今也已经精疲力竭,河东兵马出虎牢关,也足可给袁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但河东如果一动,恐怕也会给其余人紧张感,表现出来的侵略性太强毕竟不是好事。
卫宁犹豫不决,也不知道该不该动。
但这个时候,又一道来自南面的消息传了回来。
可怜的袁术……在可能会招惹到河东这个庞然大物的同时,连他东面的邻居也终于忍不住亮起了他的獠牙。
曹操已经宣布和孙坚结盟,出兵豫州……!
袁氏兄弟的命运是悲惨的,尤其袁术,如今已经落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四面合围,每一个都是让他头痛的存在。虽然河东还没有表态,但刘表,孙坚,曹操任何一个,都已经让他苦不堪言了。
可想而之,当河东也张开嘴巴的时候,这块大汉的版图上,他袁术的名字本抹去几乎已经是肯定的事情。
反而当曹操也出兵豫州的时候,卫宁倒是坐不住了。本来将蒯良晾在一边,现在还是让人急匆匆又将他请了回来。
后来的谈论都已经是顺理成章,甚至因为宛城这样一个重要据点的存在,刘表趁机又抱上了河东的大腿。
这毕竟是个双赢的局面,在面对孙坚,曹操日渐强大的同时,卫宁也迫切需要一个可靠的盟友在南面予以牵制他们的展。刘表的荆州,在与袁术的争端下,已经打得疲惫不堪,卫宁不知道孙家人对荆州非比寻常的爱恋会不会立刻爆出来,但也只能未雨绸缪。
当即,卫宁便派遣太史慈领兵两万,出河东下得司隶,通过虎牢关,攻打豫州而去。
从某种方面来说,卫宁其实也是一个喜欢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家伙,与其坐看曹操越强大,卫宁不如先行从对方的嘴巴中夺走一半粮食,总归是能够报上青州夺食之恨。
卫宁眼看天下局势的时候,突然觉,袁术这个家伙做人真是有够失败的。当初勾结吕布图谋兖州,被曹操赶了回去,便是和曹操解下了大仇,而更早前讨伐董卓的时候,因为克扣粮草险些让孙坚伤亡惨重,更还想趁机用粮草来要挟孙坚,同样也是大恨,而霸占南阳,侵夺荆北何尝不也是给刘表脸上一个响亮的耳光?更别提和卫宁旧怨了……
四面八方,他袁绍就没有一个盟友,可悲可叹。
曹操和袁术的介入,对于袁绍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从中牟,长社开始,以太史慈领军的两万兵马,根本就没有花费多少气力,便已经打下了豫州的西北面,将虎牢关的辐射力度又延长了无数里。如今,太史慈的兵马锋头直指颍川,足够让袁术恐慌不已了。
而另一厢边,曹操的度却也丝毫不慢,从陈留开始南下攻打许昌,许田,整个豫州东北角也全部归入了曹操的治下,颖水以南,南顿,颍阴等地同样受到了曹操的威胁。
而作为第三方养精蓄锐多时的孙坚,也不甘寂寞,张开了虎口,从东南面气势滔滔的扑了上来,汝阴,颍上,顶城连战连克。
袁术只能万般憋屈的将兵马收缩再收缩,一直退兵到了汝南,借此当最后的疯狂挣扎。
倒是哭了刘表,他的攻击重心本就是汝南,而袁术收缩了防线,却反而让他无功而返。
终究刘表也不是一般人,在孙坚暴露出如此强横的实力的时候,也让他终于从那虚幻的美梦中苏醒了过来,转而是对孙坚的警惕。
也是三家兵马的共同力,让袁术自顾不暇,刘表在蒯越的劝解下,终于是一狠心,带着麾下疲惫的四万兵马终于退回了荆州而去。
两年来,毕竟不是一无所成,襄城,鲁阳,叶城,古城等豫州西南面也被刘表纳归了治下。如今还能够保留在袁术手中的,不过汝南,颍川,颖阳,蔡县等地寥寥不过七八城池而已。
袁术的败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却也当袁术覆灭的时候,天下纷争才初步定下了格局开来。
如今天下还能够幸存的势力,也不过只有六家半的诸侯而已。河东卫宁,中原曹操,江东孙坚,荆州刘表,西蜀刘璋,汉中张鲁,另外半家诸侯,便是领了两千来民兵缩在泰安的刘备这个可怜的娃……
这其中最为强大的河东,在吞没了袁绍之后,一统整个北方,便是当仁不让的老大,整整六个州的土地,还有青州半部,豫州一部分,比起第二名的曹操庞大了近三倍的版图。
而曹操保有兖州大半部分土地,徐州全境,青州半边以及豫州部分,拥兵十数万也是理所当然的老二。
孙坚占据了整个扬州,还在努力的开拓交州,如今也吞并了豫州的部分,不过土地虽然辽阔但真正繁荣的地方却也就那么几块,即便是休养生息不断,实力还是比曹操弱了那么一丝。
倒是刘璋继承了他老爹的伟大事业,在益州过得小日子滋润无比,却也因为远离战乱至使麾下兵将多不能征战,勉强排个第四,第五名,自然是夺回了除宛城外荆北以及豫州西南土地的刘表,却也因为两年的征战几乎荒废了荆州的民生,经济实力上不去,兵马也多疲惫不堪,比起刘璋的雄厚底蕴却是有些黯然失色了。
而汉中的张鲁以五斗米教传承,在民心上很有一手,加上东川地势险要,也没有人敢小觑他,只不过地域的局限性,注定他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倒算是比较弱小的诸侯了。
至于另外算半个的刘备……呃,不管是哪家诸侯,都已经将这可怜的娃给无视掉了……
别人以为他是河东的走狗而提防再三,蔑视不已,而河东对刘备的潜力也是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准备挖好火坑推他一把……刘备的时运,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继续不济下去……
兴平三年,四月,距离卫宁被刺已经过去了四个月的时间。
自从一月时,卫宁使太史慈出虎牢关攻略豫州,和曹操抢食起,连破中牟,长社,颍川,如今已经完全的盘踞住了豫州四分之一的土地。
而当孙坚将蕴含积蓄许久的实力全部爆出来的时候,成果倒也是出乎了不少人预料,豫州的东南部袁术布置的三万兵马竟然被孙家打得落荒而逃,以略高的兵力,在孙坚长子孙策和周瑜的带领下,威势强横无比。
卫宁本身不过只是要抢占一块日后争霸豫州的桥头堡,将颍川拿下,便已经很满足了,也无意再去与曹操和孙坚开启战端,便令太史慈攻下颍川后便按兵不动,休养生息。
倒是曹操却也出乎意料的平静,反而如同卫宁一般约束兵马不前,袁术少了卫宁和曹操两方面的压力逼迫,倒也是将骨子里的凶性都绽放了出来,赫然集合了最后的所有力量和孙坚死磕了上来。
………………………………
第1016章不容饶恕
袁术已是强弩之末,不过是逮住仇人咬上一口做最后的报复而已,曹操占据是豫州东北,袁术收缩防线是给了他白占的便宜,或许也是因为河东的介入让他有所忌惮,也或是因为孙坚也想趁机分上一杯羹而让他颇为不满,曹操便也是按兵不动。小说
如此,袁术将兵力收缩再豫州南面,尤其是汝南,自然是让直面的孙坚来承受着垂死的反扑。不得不说,一个注定灭亡的势力,在最后的疯狂下,爆的力量确实不容任何人小觑,当初袁术拥兵二十万,被孙坚和刘表联合逼迫,自己损失惨重,但终究还能保留七八万的人马,孙策和周瑜虽然攻破了汝南,将袁术枭,彻底抹去了地图上袁术的名字,但事实上,以四万兵马在前期势如破竹,深入纵深的时候,却不免吃了不少的亏。
但袁术灭亡便已经宣告了这个天下格局已经渐渐成形。豫州四分土地,孙坚,卫宁,曹操,刘表,平均算下来来却也是各得了四分之一。当然,刘表和孙坚在其中分的蛋糕自然是最大的那一块,反而是卫宁的谨慎,吃下豫州西北角便要贫瘠了不少。
……
而另一方面,在安邑卫宁故意的煎熬显然也已经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的,可以说,在这种欲擒欲纵,不冷不淡的态度下,很多牵扯在那一场变故中的人,都被折磨得神经衰弱不堪。
最怕的,不是被卫宁下令逮捕,连坐处死,偏偏就是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
事实上,除了裴潜代表的裴氏一族被卫宁当场宣令处理之外,黄琬,董承这些恶却是只独独囚禁了起来,一直没有定下罪证。
而如今,卫宁也已经放出了风声,显然是要处理这些事情了。
包括黄琬,董承在内的犯数十人,连带家眷数百,命运的定论便只在卫宁的一念之间,所谓的皇亲国戚,所谓的两朝元老在绝对的权势下,也只能黯然失色,听凭宰割。
四个月的时间,足够卫宁在原本的基础上选拔出不少有用的贤良之人取代上位,当初一场清洗不曾干净,约莫留下百分之二十的席位,现在当仁不让的又被卫宁所接受过来。
可以说,从现在开始,这个朝廷,将再也找不到几个足够分量的人物,胆敢反驳卫宁的声音。这个朝廷……显然,已经再次沦落为了卫宁的傀儡。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黄琬的获罪致使空缺出来三公之一的席位,却被卫宁推举了早已经排斥在顶层世家的杨彪手上。
弘农杨氏,一个注定在安邑很尴尬的位子,卫宁的重新启用,倒让无数人莫不准了头脑。
但这些并不重要,反而,卫宁一改以前的低调做法,一下子强势了起来。
现在的小皇帝,依旧并不成熟,甚至可以说在卫宁刻意的“栽培”下,隐隐然有向他老爹看齐的趋势。以前面对一些荒诞的诏令,卫宁或许还会想法拐弯抹角,但当皇帝要求再度选秀充填后宫的时候,卫宁很是刚硬的一口回绝了。
不单单如此,小皇帝耐不住董贵妃的恳求,希望将董承救下,又在卫宁的强势下毫无作为。
无疑,小皇帝很愤怒,甚至不知道一直以来“忠心耿耿“的卫宁为什么一下子变得如此强势。或许到了此时此刻,他才现,整个朝廷上下,甚至是皇宫深处,都已经全部握在了卫宁的手心!
悲哀,这些年来的镜花水月,一朝化为泡沫,小皇帝终于才明白,原来自己依旧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只是区别于董卓和李郭等人,卫宁的手段却是平和了不少,至少,没有裸的欺凌。
但,现在的卫宁,已经不需要刻意的低调,反而正大光明的强势了起来,正是为了震慑住那些自以为是的宵小之辈。卫宁觉得,应该是以前的连连退让,致使某些家伙得寸进尺,让黄琬,董承这类人,竟敢胆大包天的行刺于他。
或许他还能不担心自己的安危,但比较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两位妻子,自己的爱女侄子,以及卫氏残存不多的族人,任何一个受到伤害,都不是卫宁可以接受得了得。
卫宁已经放出了危险的信号,任何一个胆敢做出不轨行为的家伙,都将会受到他的铁血报复!
而黄琬,董承等人,连带着皇帝的脸面和尊严,便将会是卫宁强横起来第一步宣告的祭品!
杀!包括主犯在内,整整四百多口,不容饶恕,不容同情,在卫宁刻意挑动沸沸扬扬的民间舆论压力,甚至在他暗示下,不少士族也各自奔走呼唤呐喊,当然,这些肯卖力助威的家伙,毫无例外的,都是被卫宁明言宽恕的人群,他们毕竟涉案不深,甚至也有不少人并不知情,卫宁无意赶尽杀绝,四个月的敲打煎熬,已经足够磨砺掉这些人的棱角。
四百多口涉案者的命运,便已经定下了。
四月,四百多人,在谐音下,或许真是一个流血的日子。
从感觉到卫宁的强势开始,小皇帝的挣扎便显得苍白无力,黄琬董承的宣罪诏命,有心反抗抵触,但却没有办法忤逆。
当一张张皇榜昭告四方的时候,四百多口人,蓬头垢面的游街示众,被带到了午门之下,这里将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黄琬,董承等人或许从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他们自以为自己做的是天下间最正义的事情,应该是名留青史流芳千古的美谈,但当他们乘坐的囚车游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却看到一个个安邑的百姓眼睛中皆是快意,蔑视,愤恨,厌恶……
他们很想笑,很想破口大骂,很想再高歌一曲聊表壮志豪情,但沿街走过,一块块的石头只能将他们丢得头破血流……
这仿佛是典型的奸佞被处死的场面,黄琬董承等人自以为自己是忠诚,但在他人的眼中,他们才是祸害苍生的魁。
………………………………
第1017章短暂和平
卫宁并没有亲自去刑场,既然已经是一个胜利者了,也并不需要再如此趾高气昂,事实上,四百多口人命,也实在是太过血腥。毕竟他的一句话,便可以左右他们的生死,却还是毫不留情的选择了斩草除根。这种感觉,终究不是太美妙。
卫宁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估摸着大概已经是行刑的时候了,自嘲的笑了笑,却不知道会有多久,冷血屠夫的美名便会贴在他的额头上。
事实上,也并没有过多久,便有人来卫府回禀了他已经将黄琬,董承等主犯连带家眷全部斩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那回禀的人脸上多了几分古怪和愤怒的味道。
卫宁有些好奇,等来人回复说明,卫宁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在黄琬和董承不处死前,赫然还有自诩忠良之士的家伙斗胆冲撞刑场,最让人觉得恼怒的是,还有一个狂放不羁的家伙,竟是当街裸身醉酒,做诗暗讽卫宁。
要说起那个在刑场上醉酒裸奔,讽刺卫宁的家伙,名号一提出来,便足够让卫宁头疼不已,正是这样一个狂人,在三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祢衡这样一个家伙,或有人说他因为天下大乱而心灰意冷,用脱俗事的大胆行为宣示自己的不满,也或有人说他自恃才高,病态的自恋因为不甘人下而借故哗众取宠。
卫宁对祢衡没有兴趣,事实上,这样一个家伙的事迹在任何一个时代,估计都无法有一个美妙的前程。要翻找一下记忆中,祢衡讽刺曹营上下的话来,却也真是足够让任何一个人怒火乱窜,卫宁有些时候觉得,他自求死,曹操不杀他反倒是宽宏大量了……
但偏偏,就着这样一个家伙出现在了安邑,却足够让卫宁很头痛。指不定什么时候,他将会跑到他卫府来裸奔一次……
前来卫府禀报的人,只道将祢衡收押入狱,但显然,有不士子却对这样一个变态的家伙很是崇拜,对于京军的强势很是不满。而据说,作为祢衡的忘年之交孔融也已经收到消息,正心急火燎的往他这里赶来……
不管如何,朝歌之战的一锤定音,在这个时候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整个北方的大一统,带来的又是一场地盘扩张,势力自然是急膨胀开去。同样,在新政推出之后的隐患,也经过卫宁和郭嘉的明暗配合,用铁血,怀柔的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