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个时候,卫宁却面无表情出声道,“太傅大人此言差矣,宁起于微末,所做乃分内之事,何德何能能封公?何况大汉开国以来,早已定下了非皇亲不得封王公之爵,此乃国策,岂能擅自打破?若宁擅自僭越,天下人岂不皆以卫宁为董卓,李郭之流的逆贼?”
“此一时,彼一时!若非太尉大人力挽狂澜,陛下如今恐怕还受逆贼挟持逼迫,以太尉大人之功,封国公已是足矣,旧规不符今况,老旧条陈自可摒弃,相信陛下也有意了许久,太尉大人莫要谦虚!”杨彪不急不缓,掴弄了一下胡须,也浑然不理在场百官惊异的眼神,悠悠道。
“呵呵!宁何德何能,此事万万不可再提!”卫宁微微一笑,当即反对道。
这时终于有人把心一横,出声道,“国有规法,赏罚必要分明,卫侯之功,足盖当世,若无相应之赏,朝廷何以定社稷公平!?太傅大人所言甚是,下官附议,还请卫侯承应!”
“下官附议!……”
“下官附议……!”
“诸位,当真是想要让卫宁背上千古骂名否!?”卫宁脸上一沉,顿时斥道,“今日作宴,本当尽兴,何谈这些扫兴之事!到此为止,万万不可再提封公之事!”
众官见卫宁脸色沉了下来,许多出言附议的人终于也有些心惊胆战了,暗自担忧自己是不是站错了队伍,不由悄悄看向杨彪,却见后者依旧那副老神自在的模样。
“妈的!那赵云匹夫欺人太甚!!”阳平关内,张卫愤怒的一拳锤在案几上,咬牙切齿吼叫道,“此恨实在让我难消,传我军令,立刻整备三军,我要与那赵云匹夫决一死战!”
“将军万万不可!敌军故意以此来激怒将军,正要有意引将军贸然出战,将军激怒之下恐中贼子诡计!河东军征战北方十数年,最善野战,舍我军之长,与敌军之利相抗,实属不智!如今之计将军还是坐守关隘为上,以阳平关天险,那河东军再来数倍也难以奈何啊!”阎圃见张卫盛怒,当即出声劝道。
“我亦知敌军是故意以此计来激怒与我,但若放任那赵云继续下去,我军心早丧,还哪堪作战!?”阎圃是蜀中名士,于军中也多得许多将领信任,有他出言,张卫也不禁压下怒气,但依旧还是恼恨不平道,“那你说如今那赵云就在关外大摇大摆的修葺攻城器械,我等便在关上坐等!?”
事实上,一想到关内那两千多伤兵呻吟哀痛的声音,张卫的怒气便几乎又要爆出来。
阎圃苦笑一声,只能道,“阳平关易守难攻,就算敌军大肆修建工所器械,也决不可能轻易拿下本关,除非那赵云真想让大军毁掉大半!所以以我观之,敌军如此大张旗鼓毫不掩饰,正也是为了引诱将军出城作战,好趁虚夺关!”
阎圃顿了顿又道,“所以说将军为今之计便是以不变应万变,稳坐关上,坚守不出,敌军必是难有所为!至于那两千伤兵,留于关中确实不妥,将军不如派遣人马将她们送回汉中!”
“哼!此前你等都以为坚壁清野,烧毁栈道,坐守阳平关,再以兵马不停骚扰敌方行军,那赵云会知难而退,但如今又如何?半年了,过年了,那赵云就是留在关外不走,还要大举进攻!”张卫终于忍不住怒火,开始咆哮道,“现在你又说他不会大举叩关,但若他这次真的来呢!?七万兵马,岂是如此好抵挡的!?就算击退了那赵云,我汉中损伤也必是不小,我回去如何向兄长交待?那些求和的奸佞岂不是借机抬头毁我汉中基业!?”
阎圃这才想到张卫此前被众人怂恿与河东开战确是待罪之身,若此战漂亮的击败了河东固然让汉中众人无话可说,败了汉中基业自然是毁于一旦,不过若是残胜的话……却不得不提防了那些有心人了。
“这一战确是不能让汉中元气大伤,就算能够压下那些求和之人,汉中恐怕也无力阻拦东面的孙曹觊觎,更别提主公世仇刘璋必是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阎圃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想了想,终于出口道,“敌军如今不退恐正是欺我汉中兵少,如今主公正商议与孙曹结盟,使其出援汉中,虽然不可不妨此两家觊觎之心,但至少可抽调部分汉宁兵马填补阳平关。若使敌军眼看阳平关人马越多,必是进退两难,若退便可使援军返回,以防孙曹援军之变,若不退,正可拖延等到孙曹援军到来决一死战!”
“恩!?”张卫眼睛一亮,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先生此计甚好,我这便修书送与汉中!”
“来人,传我军令下去,从关中调拨一些车马,将那些伤兵准备送回汉中!”张卫这才转身当即对外高声呼道。
自从河东出兵南下汉中,已经有了近半年的时间的时间,张卫逼其兄张鲁不得不硬着头皮集汉中全力相抗,本来便是以秦岭蜀道艰难作为最有利的仪仗。
张卫本是料定汉中道路艰险,不可能大规模行军,先是坚壁清野,将前方各城池物资撤下,大肆破坏栈道,自信满满河东军恐怕都来不及抵达阳平关便会因为寒冬到来而狼狈撤军回去。以后汉中自然还是他们张家兄弟的天下。
………………………………
第1036章关中二
倘若逼退了河东大军,天下诸侯也自是会另眼相看,若以后有人觊觎汉中,便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加上自己如今待罪领兵的身份,即便自己亲兄能够因为血脉相连而放过他,有不满他的人迟早也会拿这来说事。所以说,这一仗,张卫是志在必胜,而他也是如此去做的,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但是赵云稳扎稳打,河东的全力支持,却让张卫的算盘全部打空。他从没想到,面对秦岭蜀道,面对阳平天险,赵云竟然选择的不是急行奇袭,七万兵马而是一步一步的缓缓推进,逢山开路,修理栈道,动用数万民夫,数万兵力,一路上边修边向阳平关进军,赫然已经近到了阳平关的面前!
这其中动用的人力,物力,几乎是一直龟缩在汉中的张卫不敢想象的,为了取汉中地,竟然花费了这么多钱粮,应该说是赵云疯了,还是在他背后的那个卫宁疯了?
张卫从没想到过河东对汉中势在必得的野心竟然是到了这样的程度,面对寒冬季节,山道不利行军的困难,河东军竟然还是不退!
如今汉中驻防在阳平关的兵马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此前随着赵云步步为营的进军,张卫从未放弃过任何可以使用的骚扰手段,不管是迂回后方妄图烧毁河东军的辎重补给,还是出小股人马分散杀伤修理栈道的农夫,甚至沿途布下无数岗哨壁垒,都难耐赵云不得。
而最近这段时间,当赵云大军越逼近阳平关时,显然已经腾开了手脚,张卫派遣出去的骚扰兵马本来仗着地形上的熟悉,以前虽说没有什么大战果,但也还总算能够全身而退,而现在可不行了,赵云利用几次故布疑阵引诱张卫出兵偷袭,却被反包围死伤惨重。
最让张卫咬牙切齿的却是,被俘虏的汉中军兵马赵云却是客客气气送了回来,但每个士兵的双腿都被硬生生打折,重则终身伤残,轻则没有大半年时间休想痊愈。
赵云光明正大的将这些俘虏送回来,给的理由很充分,当面大赞这些士卒临死不降,拼死作战至重伤无力方被擒下,忠义不凡,他念在这些汉中兵的血性不忍加害,这才命人将他们送回阳平关来。
天知道这些“忠义之士”为什么全身上下都完好无比,就独独双腿在“临死不降”的时候被打断!而早不放降晚不放放降,却是集中在一起送了过来。
赵云送还俘虏,两千人的数目委实不小,张卫原本深恐是敌军诱他出城设计埋伏,但最后对方将俘虏送到关外一里便主动退兵,张卫观察了许久不见对方有埋伏的迹象,才将那两千俘虏接回了城池。当时候张卫在得知对方竟然真的放任,还暗自嘲笑河东无能将,赵云是个傻帽之类的,但真看清楚那所谓两千俘虏,张卫的脸色便几乎气的绿了。
俘虏已经送来,张卫也不敢当着其余兵马的瞩目下不接,尤其当赵云留下的使者托主将带的话当面盛赞这些士卒忠心的同时,张卫内心纵然是怒火滔天,但也不可能将他们弃之不顾,否则必寒全军之心。
这条计策显然是歹毒无比的,66续续送回来的俘虏已有两千人之多,而且个个双腿都被打断,显然在短时间里不可能重新投入作战。
汉中固然存粮不菲,要张卫去养这些暂时已经废掉的人,他又如何甘心?但两千伤病留在军营中,一起痛苦呻吟,对其余军士的军心士气打击又是相当大的。
河东这半年来的强势,已经让汉中军军心动摇了,早前因为蜀道阳平关这样的天险而斗志勃,但当对方已经兵临城下,七万人的数量足够让人心寒。要知道在阳平关上驻防的三万兵马,便已经是汉中全部有战斗力的部队了。
当然,虽然数量上的差距是巨大的,但阳平关作为蜀道北门户,足够填平,甚至是在天平上占据更多的分量。
赵云纵有七万人,其实也拿阳平关无可奈何,这也不比虎牢关,汜水关,这两关固然雄伟坚固,但地势并不显得严峻,大军摆开强自攻城也有所为。阳平关却不同,周围山岭起伏险恶,就是关外也是崎岖不平,用攻城器械的条件更加困难,井栏,冲车,云梯这些东西显然都不可能大规模展开。
所以历来进攻蜀中地的军队,要取北阳平,南剑阁先想到的便应该是用奇袭巧计,正面强攻所带来的巨大伤亡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赵云固然握兵七万,但因为在此前受过卫宁的秘嘱,能动用的兵马只有四万,事实上,如今兵临阳平关外的所谓七万人马也只有四万人而已,其余的多是民夫诈称数量,另外三万人在张合的带领下已经在早前装作遣散的民夫悄然退出斜谷,聚集在了沈岭道上……
也就是说,如今赵云这四万兵马只是诈足威势,不停的给足阳平关上张卫,后方汉中的张鲁压力,而且这样的压力不单单要保持,更要不停的加重,给予对方一种阳平关不日便会被河东军攻破的模样。
卫宁便如同一个垂钓的渔夫,花费了半年的时间穿饵织线,洒下去的时候,要钓自然不会是小鱼小虾三两只,更是为了两条在背后蠢蠢欲动的大鱼!
杨松刚从郡守府中出来,众官互相道别,却见一名府上心腹悄然近前低声道,“老爷,府上有来人了,请要见你!”
“何人?”杨松看其余同僚一眼,疑惑问道。
“就是以前常来府上老爷独自接见的那个年轻的关中商人……”心腹当即回道。
杨松心中微惊,看了看鱼贯而出的其余汉中诸官面不改色,淡淡问道,“没有让府上其余人打扰到客人吧?”
“来人是老爷贵客,小人自然不敢让人擅自叨扰,只吩咐几个紧要人将贵客带到老爷书房,小人便径直来主公处等候老爷了!”
………………………………
第1037章杨家
“恩……很好!回府吧!”杨松点了点头,这才对其余人拱了拱手道,“诸位,家中来客,便先行告辞了!”
说完,杨松给自己弟弟杨柏打了个眼色,后者刚才也听到了杨松和心腹的对话,当即紧紧跟上了马车。
杨柏此前在南面防备刘璋,因河东攻打阳平关,得杨松推荐调回汉宁统领兵马。
俩兄弟的性格也多相像,是以许多事情,杨松并不瞒住自己亲弟。杨柏显然也知道来人身份,马车刚启动,杨柏便有些担忧道,“兄长,如今河东与我汉中交战,突然来人,若让主公知道,其祸不小!看那河东七万兵马,半年时间也跨不过阳平,便可知蜀道天险,河东威名也只能望而兴叹。小弟上次便听闻兄长言那人乃是扶风治中,不若把他绑了送到主公身前,或是一件大功!”
“胡闹!”杨松一瞪眼,斥道,“汉中弹丸之地,不比河东,主公胸无大志,只是谨守门户,天下大势却是不会归到我汉中上的,河东如今虽被堵在阳平关外,但他毕竟势大,还是不要轻易得罪!”
“可是,一个月前主公不是便已经决定求援豫州曹操和江东孙坚了么?想必如今书信已到了陈留,假孙曹联军相救,河东军还能再硬挺多久?”杨柏倒也不是什么忠贞之人,他倒在乎的是地位的稳固和上升,“而且那河东卫宁不单单让赵云七万兵马攻打汉中,听闻在河南还布上了十数万兵马和孙曹两家摇摇对峙,以一敌三,兵力不占绝对优势两线作战本是兵家大忌。如今赵云七万兵马已经被拖到阳平关外,那东面河东军必定力薄,若此军被击败,河东败亡难免。我看那卫宁必定是常胜而生自骄,若是河东大败,兄长以前之事……”
显然杨柏的话也说到了杨松担忧处,河东败或是胜利,汉中归张家还是卫家,对他们两兄弟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区别只在于这结果他们两兄弟到底能分到多少好处。
杨松心里虽然也有些忐忑,但还是摇了摇头,淡然道,“东面毕竟只是对峙,还没有彻底撕开脸皮,就看孙曹是否肯兵汉中了,若肯兵,那么这一战打起来了,才能定个分晓,何况,那河东卫宁征战多年,若没有把握,怎敢如此作为?”
“兄长……我兄弟二人可数不被那张卫待见,若此战他得了胜负,日后汉中我兄弟二人岂不是都要看他脸色行事?阳平关之战事,我虽也领兵,但却插手不上,届时,岂不是又捞不到半点功劳?”杨柏一急,心中的真正念头便脱口而出,“若能将那河东来人绑送主公处,又可明心志,又能得一大功,总不至于日后让那张卫欺辱!”
杨松皱了皱眉头,“张卫来信不是要调拨汉宁兵马救援么?你如今正好掌握一营兵马,若主公应允下来,你不正好前往阳平关?”
“张卫素来与我兄弟二人不合,我去了,恐怕也少不得被排挤,去有何用?反是受他鸟气!”杨柏不禁哼了一声道,“何况兄长在刚才不也没有肯定张卫的意思么!我看主公如今还摇摆不定,敢不敢动汉宁的兵马!”
刚刚汉中诸官齐聚,正是张鲁收到了张卫的来信,便迫不及待的召集群臣商议,事实上,主战派大多已经去阳平关帮助张卫抵挡河东叩关,留下的多是以杨松为代表的主战派,商议了半天,杨松心中有心思,自然没有点头,众人意见互相不一,最终也没得出个什么结论。
“好了,好了……此事先暂且不提,且等先看看那河东来使的来意再说不迟!”杨松摆了摆手,有些烦闷道。
见兄长已经如此说了,杨柏也只能作罢,一时间车厢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随着车架晃晃悠悠,没过多久,便回到了杨松的府邸,两人下车便径直向书房而去。
“老爷,是不是让小人先去知会一声?”赶车的心腹在扶持杨松下车的时候,小心翼翼问道。
“不急!我回府的事先让府中下人不要声张!”杨松踌躇了一下,回道。
“是!”心腹见杨松此刻对待那河东之人的态度和平常迥然不同,心中一疑,但还是恭顺的回道,便先下去吩咐杨松的嘱咐起来。
“兄长?”杨柏却不需要像下人那般谨慎小心,当即出口问道。
“不急!”杨松摆了摆手,直接带着杨柏进了府内,却也径直向书房而去。
等快到了书房,正见有下人推门而出,杨松慌忙止住对方行礼出声,将他唤到面前低声询问道,“那人在书房中等我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
“呃?”下人惊见杨松回来却没人通知,微微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想了想道,“小人递送了茶水三次,那人从刚进去时候,便随便拿了本老爷的藏书,好似看得津津有味,到现在好像还在看书呢!”
“看书?”杨松皱了皱眉头,让那下人退下,便领了杨柏跨进书房内,一眼便见那个清秀的年轻人坐于案前,手捧一本竹简。
“主公临时有事召集,实不知先生今日所来,还请先生莫怪!”杨松脸上当即浮起平日里那种浮夸阿谀的笑容,拱了拱手,连连告罪道。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维持和他联络的贾逵。
当两兄弟推门而入的时候,贾逵放下书,站起身来,回了一礼,淡淡笑道,“无妨,张鲁收到张卫来信,请求调拨汉宁兵马增援,自然是少不得请大人这个左膀右臂前去商议,耽误些时间并没什么。何况,大人府上藏书颇丰,实在让贾逵大开眼界,若不是两家交战,我恐怕真会时常上门叨扰了呢!”
贾逵第一句话便让两兄弟一阵惊疑,杨松脸上依旧维持着那显得阿谀的笑容,但身后杨柏心中惊讶却是直接反应到了脸上。
………………………………
第1038章杨家二
贾逵见杨松竟然还能脸色不改,不由也颇为惊讶,感觉自己似乎小瞧了一些眼前这个总是挂着阿谀奉承,眼露贪婪的胖子,眯了咪眼,贾逵直接道,“就是不知道大人商议的结果如何了?”
杨松平复心中的惊愕,但想到河东无孔不入的情报网,也不由释然,心中暗自琢磨贾逵到底对张卫来信的建议到底知道多少,当即赔笑道,“汉宁乃是汉中根本,驻防兵马不能轻动,主公也是很为难,今日骤然商议计较,自是不可能定论下来!”
“哦?汉中如今留守的官员大多是依附大人麾下吧?却是不知道大人是怎么看的?”贾逵端起案几上那杯才换过得热茶抿了一口接着又道,“对了,还忘记问问先生,上次送来了那批歌姬,先生满不满意呢?”
贾逵先是先声夺人,又是开门见山,却有些让人手忙脚乱,杨松脸上终于变了脸色,额头冒出微微细汗道,“在下也很为难,还请先生教我?”
事实上为河东办事,到底是对是错,张松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地位和钱财美色,河东攻破了汉中,给他的好处到底能多多少?而自己又能将汉中卖个什么样的价钱?一旦河东攻不破汉中的话,那自己在两头逐利,得到的是多是少?
与其说张松是个谋士,事实上,更不如说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商还好听些,出谋划策他不擅长,有利可图他却看得清楚。
显然,张松得到的结论便是,保持现在这个模样,既不让河东攻破汉中,但同时也要维护住自己在河东的利用价值。只有这样,河东才会不断的送上财物拉拢自己,而自己也可以在汉中作威作福。
可是当贾逵出现在他府上的时候,张松便乱了阵脚,尤其当对方第一句话便提到张卫的来信,突然让张松心里便有种荒谬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河东的掌握之中一般。
那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呢?
张松这才想到毕竟河东还是当今天下的最强大的势力,纵然心里有了一些别样的心思,但收受了河东财物也不在少数,把柄已经被对方深深的拿住,而如今对方展露出来的高深莫测,又有些让他拿捏不稳。
却在这个时候,贾逵终于出口道,“既如此,放孙曹援军进来,如何?”
“放孙曹援军进来!?让汉宁增兵!?”饶是杨松在滑溜,但也因为贾逵的话而呆了半晌。
事实上,当得知贾逵突然来访,杨松便判定对方定然是为了谋求攻破阳平关的帮助,而当对方一口喊出张卫信上所言的事情,更加重了杨松的揣测,本来杨松还在烦恼到底让汉中和河东维持个什么样的局面才能将利益最大化,但如今显然被贾逵完全打乱了他的心思。
赵云久拿阳平关不下,七万大军所需不是小数目,而阳平关不破,汉中自是固若金汤。怎么看,河东都应该想方设法将阳平关拔出掉,而偏偏张卫来信的两件要求,恰恰是加剧了河东军攻破阳平关的难度,现在杨松杨柏两兄弟却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当贾逵出言半晌,却见杨松杨柏两人久久不语,只呆立在那,心中微微一动,自然知道对方为什么答不上话来,当即出声大笑道,“哈哈!两位何须如此惊讶?莫非两位却没想过,我河东败董卓,逐鲜卑,击李郭,灭袁绍,所敌者,哪个不是兵强马壮,威势滔天?但结果又是如何?”
说道此处,贾逵随意的弹了一下茶杯,不屑道,“虎牢关,汜水关,天下雄关,亦在我家卫侯手中不过破旧栅栏,取之轻而易举,阳平关虽险,比之两关如何?”
说道此处,贾逵见两兄弟终于渐渐恢复了过来,接着道,“区区汉中弹丸之地,不瞒两位,却还不曾放入我家卫侯的眼中,又怎值得七万大军来伐?依我看,不过两万人,恐怕就足够了!”
“两位大人皆乃蜀中名士,天下之大,又岂是区区汉中可以留住的?劝两位该是心系天下,莫要被张鲁孱弱之辈耽误了前程啊!”末了,贾逵很是语重心长的劝解道。
杨柏禀性不如杨松老奸巨猾,被贾逵毫无掩饰的讽刺,心中有些怒气不平,当即忍不住出口道,“既然如此,那赵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