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来注定不是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天下,年轻人注定将会是江东的希望。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孙坚的忠心老将对于孙策逝去,事实上并不孙坚差多少,四个老将哪个不是手把手的教导孙策无疑,亲眼看到他慢慢的长大……而在孙策身上,他们看到了远比他们在的时代更加强大的孙吴,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可是一夜之间,他们的期待,他们的希望,都崩碎了,毁掉的是孙坚的寄托,也是他们的心血。

    但是,现在似乎又让他看到了两个充满朝气,拥有才华的年轻人正在登上舞台,还有什么在失望中看到希望更激动的事情呢?
………………………………

第1194章动荡

    鲁肃在他的身边,已经接替过了大半的事务处理得紧紧有条,但这毕竟是文官谋士,他更希望一个统军的大将在未来能够为孙吴撑开他的肩膀为江东遮风挡雨,纵使地动山摇,也摧垮不了他的强壮。

    两个冉冉的新星正在升起,而他自然而然起了栽培的心思。

    他没有贸然的将吕蒙和甘宁召唤到自己的帐下,而是给了他们更多的施展空间。

    吕蒙一跃成了芜湖的平叛都督,而甘宁也被调往虎林,两人共同承担起巢湖一带的山越叛乱。

    这是一次试炼考验,也可以说是祖茂给他们再一次挥的舞台。

    而与此同时,当江东山越之乱开始的时候,徐州的动荡也开始接近了尾声。

    江东的两道反击犀利无比,但徐州的工作显然并没有达成当年的设想,固然徐州元气大伤,但在程昱这个狠人和糜竺的导演,又给曹军上下带来了最后一次的大储备。同时,也将曹军推动到了,不得不决战的边缘……

    这显然是河东没有料到的。卫宁上下,各个知情的心腹显然更愿意继续和曹军对峙下去,直到那柄锋利的尖刀扎向孙曹的心脏,可现在,明显曹军会将决战提前引,于是,中牟,官渡,阳翟,长社,这四点三线,开始了紧张的防备工作……

    而就在卫宁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担忧筹划的同时,一个让河东等待许久的消息也终于送到了他的案前。

    冀州平定,刘备授!

    上到卫宁,下到诸位谋臣,都松了口气。

    半个多月的时间,将冀州平定下来,终于是达到了预期中的目标。而现在张辽军会合卫三的大军即将渡河南下,配合黄忠从孙曹的侧面和后背,动致命的攻击!

    这柄尖刀,终于要露出他闪耀寒光的刀锋了!

    可是!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另外一个消息又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卫宁激动而燃烧的心!

    卫三和张辽之间,已经成了水火不容的趋势!而典韦的压制,只是将这个矛盾延缓,但无法驱散!

    而平原之屠,造成了冀州整个地区的恐慌,甚至有让袁氏残党死灰复燃的迹象!

    这个消息显然是致命的,卫宁瞪大了眼睛看着一封封情报,本在应对之中的东西却是出了他的预料之外!

    他放典韦北行,可不单单是为了成全典韦的友谊,另外个目的也是要让他缓解河东旧部和各方降将之间的矛盾!张辽固然忠义,但是在历史上,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豁达的人,和其余人有矛盾而差点造成一场战争的失败,也是记录在案的。虽然那场战争因为一封曹操的书函,而彻底成就了他逍遥津的大名,可观察到本质上来说,如果没有曹操的调停,说不定逍遥津一战便会因为乐进,李典,张辽三人的矛盾而改写战局,要知道那场战争可是东吴战局了绝对的优势的……就这样他们三人还能有矛盾,可别提其余的时候了。

    卫宁很看重张辽,在整个三国时期,张辽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卫宁才舍得让他来主持冀州的战役,可却没想到,几乎已经算是他全权代表的典韦,竟然还是没能压制住他和卫三的矛盾……

    当然,事情也完全不能怪张辽,事实上,当典韦出面的时候,张辽就已经以大局为重而退让了,真正激两将不合的,却是那场平原屠杀。

    “卫三误我大事!”卫宁狠狠的将案几上的那些书卷一扫落地,左右侍从见烛火险些点燃大帐吓得心惊肉跳,慌忙上去将烛火扑灭,又换上新的灯盏。

    现在已经不是责令卫三的时候,计划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一定不能让曹操和孙坚反应过来,一定要尽快和黄忠大军汇合,这是必须要的事情。

    当下卫宁紧急召集了从关中赶回来的郭嘉,还有随军出征贾诩,还有后来6续赶来的许攸,陈宫,田丰等等大小十数人齐聚一堂。

    河东的强大立刻昭显出来,且看在场诸人,哪个不是放到一方诸侯皆是席谋士左膀右臂的人物,每个人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有一言定胜败的时候。

    而这些人都聚集在卫宁的帐下,能量是异常庞大的。

    当卫宁将河北的消息一说,这些人显然就明白了卫宁召集他们的意思。

    是的,平原一屠带来的不止是民心的丧失,也会是袁氏残党死灰复燃的土壤,而卫三和张辽的不合,势必将会到影响到后来的计划进行,这更是致命的缺点。

    一旦河北出现了脱离掌控的动荡,而大军又无法顺利的南下,他们图谋了数年的东西就将付诸东流,变成和孙曹之间彻底的肉搏损耗,日后就算胜利,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会是河东所愿意承受的!

    现在摆放在诸人面前的有三个难题,如何迅的压制河北可能出现的动荡,重新收回河北流失的民心,二便是如何保证卫三和张辽冰释前嫌,迅的强渡黄河和黄忠汇合,三便是,如何让孙曹不会因为河东军本来连贯的动作出现那么一丝阻滞而察觉到端倪!

    这些都是最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但是显然,卫三搞出来的事情,都让所有人颇为棘手。

    刘备的败亡度固然是孙曹短时间内都不会想到的,但是迟早也会去关注冀州的一天。这一天或许要不了多久,也可能在刘备在信都之败开始,就让孙曹起了防范之心。

    但是从陈留和许昌的调兵迹象看来,孙曹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冀州才是河东的杀手锏。可是如果暴露了,必然将会引起兖州以东的强大防御出现,依靠黄河,泰山的短暂夹缝,使得大规模的行军变得艰难,突袭自然就会失败……

    而河北出现的动荡,更可能会牵制住张辽大军的行动度,暴露他们的虚实,更别提将帅不合乃兵家大忌,更是大幅度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

第1195章动荡二

    事实上,在场不少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唯二的出生在河北的谋士身上。

    当然,大多数人将目光放到许攸片刻后,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而定格在了一脸刚直的田丰脸上……

    许攸在河北的名声很臭,非常臭,贪婪钱财,霸占良田的事没少干过,本性又狂妄自大,即便是归附河东后老实了阵子还是忍不住毛手毛脚,不知道被参奏了多少次了,卫宁能够容忍他,只是因为他的确拥有人一等的智力,但依照许攸这样的性格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下,大多数人只是幸灾乐祸的期望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倒霉。

    相比起许攸来说,另外一个河北出生的谋士就显然又是一个极端了。

    说实话,两个河北佬都让河东许多人恨得牙痒痒,许攸是天然的犯贱,老是一副不可一世的嘴脸让人看着就烦,而田丰那一副整天板着的死人脸同样不招人喜欢。

    他太正直了,正直到让每个人对他都是害怕。

    太正直的人很少会有朋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人拥有的名声却是顶呱呱的让人羡慕。田丰在河北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正直无私,教化百姓,已有了贤哲的雏形,比起许攸来说,就是圣人和草寇的区别了。

    所以,当河北有动荡的趋向的时候,所有人情不自禁的就会想到他的身上。

    那仿佛标杆一样的腰杆挺得笔直,就算汇聚了所有人的目光,也还是面无表情,只是那双铁面无私的眼睛一扫过,大多数人都会讪讪的挪开目光,尤其以郭嘉闪避得最为迅……这里面可以说除了许攸这个家伙外,干的坏事最多的就该数他了。

    以名望,镇名望,这显然就是所有人共同得到的结论了。

    袁绍四世三公的名望是巨大的,巨大到他都挂了那么多年了,还会有人对他忠心耿耿,至死不渝,但是,同样的,名望注定会是冰雪,不随时添加冷气,就会渐渐化掉。一个死人的影响力,迟早会消散去掉,而一个活人的声望只要他还活着,即便当年不如袁绍,田丰现在也绝对可以盖过他当初的风光……

    田丰没少为河北百姓争取利益,这些都是河北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的关键。

    暂时失去了民心的百姓,会很容易为那些袁氏余孽所煽动,就是因为袁氏还有一些残存的声望,而田丰这尊大神如果赶去河北,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于是卫宁拍板,当即便任命田丰为冀州刺史,总管冀州大小政务。

    而第二个问题,便是解决掉卫三和张辽之间的矛盾,统一全军的声音,为南渡黄河保证有足够的向心力。

    显然刚开始为所有人所蔑视,让许攸很不爽,当所有人还沉吟的时候,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得意洋洋的环顾众人,当即便向卫宁建议起来。

    许攸处理办法很简单,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不算办法的办法。

    分兵。

    这无疑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将两人分开,这么简单的事情,当然所有人都能想到,许攸这一说只是换来一顿顿白眼。

    许攸只是冷笑,接着又将后续说了出来,终于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了。

    是的,分兵行进无疑更容易暴露痕迹,让孙曹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破绽,而且分散了兵力,将会使得后期集中突破的大略南辕北辙,这自然不是好事。

    但许攸的分兵,却不是将卫三和张辽单独分开,各自统领本部人马,却是将张辽和卫三都分在一起,统领小部分兵力南下济北,骚扰曹操,而大部分军队却给典韦统帅,直接东进向青州进!

    张辽和卫三所掌控的兵马不多,许攸的意思是只给他们分别两千人的力量,只是为了骚扰曹操,所以轻装简骑行进,迅向兖州起骚扰攻击,牵扯孙曹的注意力。两个人并没有厚此薄彼而更激起矛盾,却又因为力量的弱小而卷不起大风大浪,而若再给两人一个目标,两人之间的矛盾反而会演变成为争胜之心……

    同样,因为两人兵马太少,并不能给孙曹造成足够的威胁力,但又不能不防,从侧面上又将孙曹的注意力放到了他们的身上。这样又掩护了另外一方大军的行进动向。

    毕竟只是统领兵马快行进,只有一个人的声音,大军的行程将会毫无阻碍。而典韦除了统御力外,声望,地位各个方面都有足够的权威接替大军的真正控制权,只是带领兵马行军而已,大规模的作战又不用他操心,想要迅的和黄忠汇合,并不困难……

    许攸的建议的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事实上,这些人都将心思放到了缓和卫三和张辽的矛盾上,却忘记了,根本并不是这两个人闹腾,而是大军的行动方针不会被破坏。

    更多人其实也是想要如何分开张辽和卫三,又不减弱大军的势力,却没想到如许攸这样不拘一格的将两人合并放在一切,削弱他们的力量。

    既然堵不住,那不如就将毒瘤给割开放到一边……

    许攸的建议的确是好的,就算所有人看不惯这个家伙,但也不得不否认这个家伙总是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展现出来。

    卫宁也很满意许攸的建议,于是,第二条又被这个猥琐的男人扳回一城。

    且看许攸得意洋洋的左顾右盼,又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众人只是恨得牙痒痒又无法作,谁叫刚才自己慢了一步被他的急智抢占了先机呢……

    于是,第三条问题摆放到了前面,众人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但是如何瞒过孙曹,让黄忠和典韦的大军能够迅的完成击破夏侯渊切入孙曹腹背而畅通无阻,这个问题显然有点难度了。

    黄忠本有五万兵马,若典韦东渡后,这支兵马的数量将会陡然翻一倍多,十数万人的进攻固然强大,但夏侯渊的两万人要在短时间击破而不让曹操察觉可绝对不可能得。
………………………………

第1196章主动出击

    要知道夏侯渊就是在兖州本土,东阿就是扼守住青州南下的通道,一直为曹操所重视,稍微有风吹草动,是绝对不会瞒过曹操的。

    这似乎是个死局,当初定下的大略来说,其实并没有考虑到现在这个局面。事实上,只要在孙曹没能反应过来的时候,能够达到既定的攻击位子,就已经完成了当初的战略构想,可是能够争取更多的东西,自然不会不要。

    毕竟能够更多推进一寸土地,就会在未来掌握更大的优势,少损失一些力量……

    等到众人在那激烈的讨论结束的时候,天空已经露出了鱼肚白色,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却也是出乎了卫宁的意料,甚至推翻了当初所有人共同定下的策略。

    放弃固守,主动出击!

    这八个字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接近大半年的对峙将会宣告结束,将会真正掀起直面的抗衡,宣告着天下平定的开端!

    也宣告着,成千上万的性命将会流逝……

    这个决定就是生死,就是未来。

    同样的,孙曹那边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战的程度,这场战争势必马上就要开始,而众谋臣将这个因素放了进去,抢先一步开战,似乎更有利河东。

    抢占先机,就是抢占优势,虽然这个优势抢来其实并不太大,双方都已经做好了短兵相接的准备,但如果能多争取一分,也是好的。

    而同样的,一旦这边开始了大战,那么不管愿不愿意,孙曹,甚至整个天下的视线都将放到这里,这里足可以让所有人目不转睛!也可以帮助黄忠典韦在后面动攻击,遮掩尽可能多的时间!

    于是,河东的决定在卫宁一锤定音下终于拉开了帷幕。

    官渡,中牟,长社,阳翟,在这漫漫长线上,无数快马奔驰着,传递着军中的消息,各方大将严肃的召集麾下诸将,动起战争的动员。

    这是一场决定所有人命运的战争,日后是荣华富贵,还是苟延残喘,又或是成他人囚徒,就看这一战了!

    没有人愿意掉以轻心,也没有人愿意输掉这场战争。

    而河东军的异象是瞒不住的,那么激烈的动作,孙曹早就所闻,事实上,比起河东这样大张旗鼓的动作来说,曹操一方面在因为徐州之乱而下定了决心,从而暗中开始准备便显得有些束手束脚了……

    河东已经扯开了脸皮,孙曹也不甘示弱,大军频繁调度,渐渐开始歇息的互相冲突试探也越演越烈……

    可是,正当河东和孙曹都在为决定一战做准备,总动员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的小遭遇战却突然改变了整个局势,或者可以说提前引了大战的开始!

    卫瓘临时得到卫宁授命南下到太史慈帐下听从调度,本意是要让他自己开始学会独当一面,习惯军旅生活。而卫瓘显然也因为能够脱离卫宁的束缚自我主导而有些兴奋,并且很快抵达了太史慈的帐下。

    阳翟如今屯军五万,是河东大战线上的右翼,这里背靠嵩山,面临颍水上游,固守极佳,孙曹并不会花费太大的气力来夺取这里。但是阳翟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他的攻击范围极大,南下可以攻略豫南,东面又可以威胁许昌,所以,这里防备太史慈的孙曹兵马也并不少。

    也就是说,要杀敌立功,又更容易保全自己,阳翟就是最好的地方,也是卫宁敢于让卫瓘来这里从军的原因。

    太史慈自然知道卫瓘的身份,又有卫宁的命令,不敢怠慢疏忽,既然卫宁有意要让卫瓘成长,他也乐意让卫瓘在军中拥有足够的声望。

    于是,太史慈便派卫瓘坐镇襄城,统领三千兵马。

    襄城在嵩山之南,毗邻荆州,但是这里还是有和豫州接壤,向东南便是汝河,是孙曹运送军粮到豫南的通道。按理说这里应该也会又不少曹军兵马防备,但是因为汝南为刘表所控制的原因,两家显然都有些克制。这个左右逢源的家伙态度不明,但至少不会看着两家在他身边囤积过多兵马……

    是以襄城是一个算不得前线的前线,却也是卫瓘最好的历练之地。

    快到十四岁的少年,已经脱去了那层稚嫩的外衣。

    以己体心,明白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在这个时代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卫宁的强行要求下,卫瓘不单单只是熟悉文事而已,几乎各个河东大将都给他当过教练,不过,似乎卫家子弟天然就不是习武的料,练了那么多年来,卫瓘依旧不成气候,就算比起其余同龄的孩子来说,身体还是偏于文弱了点,这让卫宁很不满意……

    不过,不论怎么说,卫瓘的身体,却是远远强于卫宁了,最最起码,等于一个普通小兵的资格还是有的,而且那么多河东甚至是天下顶尖的武将来教导他,就算是头猪也要长进一点,卫瓘身体的基因虽然不适合习练枪法,刀法,但他却从黄忠的手上学到了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弓箭射艺。

    要知道这个时代,打猎在贵族中便是一种难得的娱乐活动,策马奔驰,射箭打猎这些让卫宁都无法享受的乐趣,卫瓘是自小就耳濡目染了……而黄忠教导的弓术比起那些必须在战场上厮杀磨砺的技巧来说,显然更加容易学成。

    事实上,卫瓘的弓术比起一般的武将都要强不少。

    当卫瓘抵达襄城的时候,当地的守军显然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毛孩来当他们的长官,在卫宁的要求下,卫瓘的身份并没有宣示所有人。

    所以少了那层让他高高在上的身份,卫瓘第一次才深刻的体会到,能够有那么多人环绕到他的身边,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天才,而是因为有一个让所有人都仰望惧怕尊敬的叔父!

    一旦没有他的叔父,他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而已……

    从云端一直跌落到人间,这种滋味让卫瓘很不好受,那些粗鄙的小兵对待他的不信任的目光却激起了他的好胜心。
………………………………

第1197章卫瓘决心

    当年卫宁第一次扬名天下的时候,年纪又比卫瓘高多少!?

    这一次,卫瓘要亲自为自己争到第一个殊荣,凭借自己的手!

    先,他必须要用自己的能力,让这些看不起他年龄的士兵们折服到自己的麾下,而要让这些士兵降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表现出比他们更强大的地方。如果是文事方面,这些大多都不识字的汉子显然不会为这方面而触动,那么就只剩下武艺了……

    在卫瓘抵达襄城后的第五天,他将所有襄城的士兵召集到了教场,五十步,八十步,百步,一百二十步,纷纷列着无数的标靶。

    这一天卫瓘穿戴着卫宁亲自为他定做的鱼鳞银甲,即便偏于文弱的秀气在这一刻似乎也强壮了不少。他高高的站在校台上,看着下面三千人对他不屑的眼光,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些人折服在自己的麾下!

    当即,卫瓘一挥手,他的侍卫从军帐中抬出二十箱铜钱,整整齐齐的放在校台上,并且让他们当着全军上下打开,里面装满了铜钱。

    这个时代,铜钱还是主要的流通货币,一贯钱大概就等于是未来的一两,二十个箱子装满了铜币,差不多也该有五千两白银的数量。

    固然,铜钱是不如白银那般闪耀让人心动,但是当二十个箱子倾盆倒出,堆积起来如同小丘一样高度的铜山,也让那三千士兵人人忍不住吞了口唾沫……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对卫瓘的做法很不解,不知道他在卖什么药,也有一些因为卫瓘骤然空降,不知道对方身份而暗自抵触的一些校官冷笑连连。

    卫瓘见成功的激起了大半士兵的好奇心,便索性扯开了话头,指着那些箭靶说出了一句简单而挑衅的话。

    只要在这四个距离上,任何一个人可以赢过他,这上面的钱,便都是他的!

    比箭术!

    三千人当即就炸开了,这里靠近嵩山,猎人出身的士兵不少,而在战争中,一个拥有精良箭术的袍泽也很容易得到信任。所以箭术,在军中并不比刀法,枪法的地位差,同样,也是这些士兵最熟悉的东西之一!

    以一个人挑战三千人,还是在四个不同的距离上,也不知道该说那个毛都没长齐的长官狂妄呢,还是年少不懂事了!

    当然,更多的人跃跃欲试,看向卫瓘的目光充满了轻蔑。

    当第一个人出列挑战的时候,卫瓘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个人在军中也是最善射的那一批,他有心要让卫瓘难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