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247章徐庶与陈登二

    徐庶从寒门出,在平民中生活,当年卫宁的橄榄枝他本是不屑一顾,但在亲眼见到了河东的繁华,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不得不承认,卫宁描绘的蓝图对于他这个寒门子弟的吸引力是无比巨大的。

    河东对于寒门出身的子弟提拔程度,远远大于其余的地方,事实上,如今在河东的中层官员中,可以时候至少有一半是出自平民,虽然高位还有大半部分是为世家所把持,但是在见识过卫宁的坚决后,他选择信任。这才他背负耻辱混入刘备军中的事情……

    所以,他没有负担,他不会为了自己而让头脑热,他的冷静只是为了天下,与自己希望的蓝图所前进。陈登失去了冷静,他却看到了许多东西。

    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出面说上点什么。

    夏侯渊会偷袭!

    他在东阿的大胜,并不是他的根本目的,或许可以说,这场大胜,也不过只是他的障眼法,是他的烟幕弹。他的真实意图,只会是拖延河东任何一个前进的可能!

    这无疑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听着徐庶那匪夷所思的话,不可思议。

    都这样的情况下了,夏侯渊竟然还敢做出更加大胆的事情?即便是以精明著称的陈登,此时,也觉得徐庶的话,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当然,对于众人的质疑,徐庶也并没有什么不满,事实上,他的推测也的的确确并没有十分的把握,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夏侯渊的先前设计将八千兵马引诱出来杀败之上。

    为什么引诱?是为了激怒!为什么要激怒?是为了济南,钜平两城的压力?为什么要缓解两城的压力?是为了拖延住兖东攻势的脚步!为什么要拖住兖东大军的脚步?自然是为了要守住兖东!

    他的依仗自然会是后续源源不断的兵马,可放眼天下,还能给他支援的不外乎三处,一为兖州,二为孙坚,三为青州。

    后两者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抵达,从而只有兖州本土的新军可以给他增援,可是这增援实际上除了人数庞大外,战斗力低微的可怜,所以他们真正要依仗的还是孙坚和青州的部队。

    那么这就存在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了,夏侯渊必须要拖住兖东河东军的脚步,争取到这个援军抵达的时间。

    而东阿就算河东军攻破,他也完全可以依靠新军加上东平继续挡住河东军前进,相反,将战线推进到了东平外,济南和钜平的压力大减,而可以做的事情就会更多。

    河东军就会陷入一个泥沼中,在广袤的土地上,虽然数量众多,但更多的都是敌人的据点,要塞,随时都可能打开城门给他们迎头痛击。

    所以,那看上去孱弱无比的兖州新军,在这里只充当了一个守城炮灰和震慑力量,可是这个唯一的优点,却能让河东军难受无比。

    河东军现在在陈登的布置上,并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同样让夏侯渊难受无比,所以夏侯渊才会千方百计的想要打破陈登的节奏,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冒险。

    可是河东军会不会引兵攻击东阿,夏侯渊是不能肯定的,但是,他却是必定会出来给河东军造成一股麻烦,逼迫他们出来寻找他。

    还有什么比偷袭河东军,来一次伤亡惨重的教训更加麻烦的事情呢?显然,东阿那一场就算是夏侯渊也并不认为这算是麻烦。

    所以,他必定,也必须会出来,深入腹地,打一个河东军难受无比的地方。

    泰阳,一个很小的小城,泰山西南角,北面是泰安,西面就是钜平。可是,这么一个小城根本就不在东阿的必进路上,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城池,甚至,这个小城似乎根本就不在河东军的主要攻击范围中!

    但徐庶坚定不移的将手指头放到了这个位子上,环顾着众人!

    毫不起眼,当徐庶的手指按在那个位子上之后,却让人蓦然觉得,这个小城似乎真的那么重要。

    泰阳不是河东军屯放粮草的地方,也没有什么重兵把手,背靠泰山,没有什么河流也让他的交通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可是,他却有一个让河东军不得不重视的地方,当徐庶将话提出来的时候,众人恍然大悟。

    是的,这样一个小城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价值,不管是河东军还是曹军,但是,他却是从青州回撤的曹军增援兖东最近,最直接的一条路!

    泰阳以西,就是青州之南和徐州的交界处,并不在河东的控制范围之内,只是当陈登布置钜平攻势的时候,因为拥有绝强的力量,习惯性的将周边土地一并都占领下来,而曹军自然也没有力量却做什么反击和挣扎。

    所以泰阳在这个时候俨然已经被河东所控制,不过,这个控制的力度并不大,驻扎在那里的兵马,力量也并不多,不过区区两千来人而已,还是杂牌。

    当徐庶点出了青州可能回撤兵马增援兖东的可能的时候,泰阳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因为泰阳的地势有些诡谲,西平东高,东面的地势并不平坦,还有许多坎坷障碍,所以从东面去泰阳的路非常难行,更别提是大规模的进攻了。与东路恰恰相反的是,假如从西面去泰阳,一路就平坦和很多。

    而偏偏泰阳以南的地势也同样不好,就如同泰山的跟脚形成了一个半圆,将泰阳围在中间,只留下个缺口。

    而假如青州军要快抵达兖东,不走泰阳的话,至少会耽误三天的时间去绕路,而且这个绕路还需要度过汶水,而这其中河东军可以在这里形成一个有效的阻截。

    所以,假若青州军走博阳,再走泰阳小城的话,省下三天时间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隐蔽和突然性。

    要知道,泰阳西北,就是钜平,而那里还生着围城大战,没有人不知道,一支三万人的强军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后背起攻击,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可怕事情!
………………………………

第1248章侥幸

    徐庶在遍观地图,在揣摩着夏侯渊的一举一动的背后的时候,他的眼光自然而然就放到了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城上面。

    他并不怀疑青州兵回撤兖东,但是,他唯一的不确定,就是夏侯渊是否真的如同自己所想的那样精明,看到了泰阳的重要。

    可是,他这点不确定并没有表露出来,他的大局观还在陈登之上,他不认为,自己这次赌博会有什么损失。事实上,就算放任泰阳不管,青州兵会对钜平的攻击造成很大损失,但也改变不了如今的优势。

    就算夏侯渊不攻击泰阳,他将这个破绽给掩盖起来,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他的话在其余人的耳朵里,就完全不是这般轻描淡写了。尤其是陈登,大军的策划一直都是他,可是徐庶竟然能够随便就指出这样一个破绽,让他不禁面红耳赤!

    他不是觉得徐庶给了他一个难堪,而恰恰是恍然过来,自己的的确确的失去了冷静。是的,他的大局观比不过徐庶,而在局部战线上的能力在对方之上,可是,这样一个破绽他的的确确没理由看不清楚,只是失去了冷静,让他的眼睛只盯着攻破兖东后的盖世功勋。

    陈登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在众人惊诧的眼光下,对着徐庶沉沉一躬。

    这一礼他应该给,任何一个谋士都不应该失去本心,徐庶的提点只是一记警钟,但是非常有效的。

    接下来的事情,似乎顺理成章,只是所有人都觉得,夏侯渊的一举一动看上去还是有些单薄,到底是什么给了他勇气,做着这一次次冒险的事情?

    似乎,对方的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守住兖东了,而是……而是仿佛要将他们击败,赶回去青州和冀州!

    这不免让自己都觉得可笑了,十数万人,他们守住都有些勉强,可凭什么还有那么大的自信,要将他们击败,赶走!?

    只有徐庶心里升起了一个疑惑,似乎,对方一直都将目光放到东路,围困钜平的青州兵上?这是不是又有一层新的意义?

    当然,徐庶并没有猜透为对方会对钜平如此上心,能让他猜疑的其实是,相比较起钜平的攻势,济南那些河套骑士们给济南守军造成的压力更小些,毕竟骑士并不擅长攻城,而面对这样一座坚称,造成的麻烦更是远远不如钜平。

    假如是徐庶,或者是陈登,甚至是黄忠,换到夏侯渊的位子上,他们都有理由觉得,将济南解放出来,似乎比钜平更加简单一些。毕竟依靠着黄河,又没有受到多大损伤,济南这把尖刀的根本性力量,并没有受到多少伤害,而一旦济南被解放出来,因为地理上的特殊,背靠黄河,毗邻冀州,连接青州,兖州,更容易给河东军带来麻烦和损失!

    不过对方既然如此看重钜平,那么似乎在其中也可以稍微利用那么一下,济南的的确确用骑兵没有力量造成更大的成就,就算困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瓦解掉对方的斗志。

    那么多余的人马似乎也只会是浪费而已,何不将计就计,让这些人,顺势完成对钜平的攻夺?假若钜平被攻取,那么济南也只会是孤掌难鸣罢了,而整个兖东防御线的崩溃也只会是迟早的事情。

    一个计划在河东军中慢慢开始筹备,但不得不说将攻略中心的转移,对于陈登原本的布置有了那么一丝颠覆,而徐庶在其中取得作用也有了那么一份侥幸性。

    可是,不管是徐庶,还是陈登都没有想到,他们这份侥幸和疑惑,恰恰成全了他们在兖东战局上的突破!

    是的,侥幸!

    他们不知道荀彧从一开的判断中,就带了那么一分的谬差,以至于算尽了一切,却因为开始的失误而将后续的计划都建立在了一个有着破绽的路线上!

    这个破绽其实并不严重,相反,如果没有徐庶的横插一脚的话,荀彧甚至很可能做到解放钜平的大成功!

    可是,就是那么一分侥幸,碰上了那么一分失误,彻底的改写了历史。

    根本原因,只是徐庶抽调的那两万,荀彧根本没有算计进去的兵马!

    因为神秘性,河套四万铁骑一直都没有足够的情报落入荀彧的手里,他只是单纯的认为,这四万和北方蛮族作战,习性相同的士兵,就是蛮人。

    而蛮人的不听指挥已经是众所周知,他不认为对方会放弃对济南的攻势,而分兵听从汉人的指挥阻挠他的计划。

    所以,当荀彧知道夏侯渊在东阿完成了一次令人惊讶的大胜后,他就驻足到了东平,而两人的联系也因为那股骚扰兵马的溃败而再度联系上了。

    当荀彧知道东阿并没有丢失后,心里松了口气,又当夏侯渊说出了自己想要出兵作战的请求后,荀彧自然而然就将来时筹备的计划线全盘托出。

    事实上,夏侯渊在东阿做的事情,其实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夏侯渊知道荀彧正在赶往东平,所以他敢激怒河东,荀彧知道夏侯渊在东阿,所以他计划让夏侯渊激怒河东!

    而两人联系中断的时候,恰恰夏侯渊就完成了这次默契,而得以让荀彧的计划提前了三天的时间!

    三天的时间能干的事情不多,但在如今这个局势下,一分一秒都是非常珍贵的。

    如今青州回撤的兵马俨然已经向着博阳进了,假若能够更早一分的抵达兖东战线,也会让他们的压力减少无数,同时,因为这支兵马的稳固,而后孙坚的援军也将不日抵达,届时,完成对兖东军的大规模作战也将会提上日程。

    而现在可以说,只能算是兖东大战的前哨战而已,重要,但是为了主菜,只是互相削弱和增加自己优势的努力而已。

    曹军要做的就是将河东军强大的优势一步步的磨平,让本方的优势越来越突出,所以一个冒险的作战计划,在这里并非不是时候。
………………………………

第1249章侥幸二

    正如同徐庶所猜测的一样,泰阳,正是荀彧这次计划的重点之一,或者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为了对泰阳攻势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他必须要将青州军的行进度也算计在里面,并且,要让夏侯渊的攻势度和青州军的行军度达成某种微妙的平衡和默契。

    或者可以说,当夏侯渊攻下泰阳的瞬间,便要做到青州军正好赶到泰阳。

    这个卡时间,难度非常大,纵观天下,能够精确到这样地步的人,不多,但是,荀彧这个总统曹营上下所有事务的人,最擅长的就是将有限的资源挥出远他本身价值的能量,而这种算计也在统筹的范围,荀彧虽然不可能做到卡时间卡到时辰上,但是如果把这个默契维持到天这个单位上,还并不算困难。

    所以,夏侯渊悄然的离开东阿,向着泰阳靠近。

    荀彧在后方要做的事情不少,当夏侯渊离开东阿后,东阿便只会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

    事实上,让荀彧惊喜无比的是,在夏侯渊离开之前,他便似乎已经做好了许多准备。早前被他下令制作的大量军旗,很快被荀彧利用起来,插满了整个城楼。而一个士兵扛着几杆旌旗的巡视远远看去,似乎声威还在夏侯渊在的时候之上。

    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他所带领的这三万人,该用到什么样的地方。

    东平向东,便是汶水,仿佛一个天然的交界线,出现在兖州和徐州之间,但是自从钜平被河东军所围困后,这交界线,似乎也开始变得非常危险了。

    所以,荀彧当务之急,便要打通这两路的之间的通畅,为了青州军后续作战而提供坚实的基础。

    既然河东军的主力攻势将要集中在对东平的突破,那么,他的反击攻势,将会从钜平开始打响!

    而就在兖东如火如荼的作战的时候,不管是孙坚还是曹操,都没有料到,幸运的天平似乎终于开始青睐他们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刺激着他们的血液,让他们沉重的压力,松去不少。

    刘表参与对孙曹对河东的反抗,正式宣布加入反河东联盟!

    而就在他在宣布讨伐卫宁的檄文之前,荆州兵就已经开始动了对宛城的攻击!

    刘表的反叛,来得是异常突兀的,突兀到没有任何相信这样一个平日里懦弱无比的家伙,竟然会做出这样狠辣的决断!

    天下震惊!

    对于孙曹来时候,无疑,是万分幸福的,在最困难的时候,刘表的援手将会分担去许多压力,而富庶的荆襄,将会给曹操继续和卫宁抗争下去的勇气!

    还保有淮南,保有兖州,保持着淮河的通畅,荆襄的粮草将会顺着淮河源源不断的送到兖州的土地!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南方,才失去了豫州之后,孙坚军已经失去了对河东南部的牵制,刘表的适时跳出来,就会重新形成对南路的压制。

    对于河东来说,在最最关键的时刻,孙坚的背叛,也是非常致命的。

    在大战开始之前,河东的后勤本来就已经有了空虚,支撑他们继续和孙曹继续耗下去的,是汉中张鲁的储备,而如今刘表动起了对宛城的攻势,一旦他完成对三肴的彻底截断,便能够威胁到关中!

    要知道,汉中的储备运送往前方战场便是两条路,一条通过宛城,襄城,送抵阳翟,而另外一条路便是通过先雍州,后关中的运粮通道来完成补给。

    而因为此前孙坚盘踞豫南和阳翟的对峙,使得宛城那条路并不安全,所以河东还是选择更加稳妥和更加耗费时间的关中道路,后来因为孙坚的退却才改变成走宛城。

    可是,刘表的切入,对宛城的攻击,将会让这两条粮道都再度落入了危险。

    要知道,当初孙曹冒着危险搏命一击的攻入关中,可不单单只是为了压制住这条通路,同样也威胁到了河东的安全!

    刘表的背叛,让河东上下都震怒无比,而在这样最关键的时刻,河东倘若不能继续对陈留对商丘的曹操,孙坚主力形成压制,那么兖东的攻势,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碍。

    这是一个致命的刀子!

    这也是蒯越,蒯良兄弟,花费了无数的口水,说服动刘表的结果。

    这两个荆州席的谋士兄弟,也是能够跻身天下一流行列的家伙,终于还是不甘寂寞,更加重要的是,面对河东军如此强势下,就是一直以来战战兢兢的刘表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地位的危险!

    在另外个时空中,刘表驳回了两兄弟趁着官渡之战攻打许昌的建议,乃是因为曹操和袁绍的对比,只是曹操处于劣势。

    事实上,那个时候各路诸侯都不认为曹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包括曹操本人都差点有了服软投降的念头,而比起一个曹操来说,强大无比的袁绍,才是刘表害怕的对象,所以他不会选择去扯曹操的后退,他更乐意去看到曹操和袁绍的两败俱伤。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刘表那次的懦弱间接造成了荆州的未来凄惨无比,而当时同样让人惋惜不已的是,孙策同样也放弃了对许昌的偷袭。

    可是,没有人会想,假如当时有人去拖了曹操的后退,让袁绍更加不废吹灰之力完成对中原的制霸,那会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当然,历史就是历史,如果是在未来,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评价这些事情,当然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在当局者来说,他们的选择其实确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不同,官渡之战,曹操还有可能和袁绍一搏,而现在,河东已经完完全全形成了对曹操的压制。徐州,兖州,豫州,青州,曹操所有土地,几乎都已经丢的丢,残废的残废,而河东还保持着足够强大的力量,横扫天下!

    这种威胁性,已经让刘表不能再保持中立者的身份了,一旦河东以很少的损失完成对曹操的压制,那么大势将去,江东或许还能凭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
………………………………

第1250章刘表的动向

    可是他刘表呢?他也有长江,可是,荆州这一段,可是有许多非常容易就度过的地方!而荆州大部分的精华还在长江以北呢!

    蒯越蒯良兄弟不甘寂寞,想要让蒯氏家族更上一层楼,当然迫不及待的再度怂恿起来,而刘表因为恐惧,一拍即合。

    荆州的十万兵马的加入,让反河东联军和河东两方面的力量终于持平,甚至还反了!

    中牟,河东高层已经乱作一团。

    武官们大肆叫嚣着,攻下荆州,让刘表这个匹夫也尝尝刘备背叛的后果,但是文官们却相对冷静了很多。

    刘表可不是刘备这个一生带着悲剧的木偶,就算是他的背叛也是河东一手主导,而坐拥荆襄九郡,钱粮无数,十万戴甲的能量,更不是刘备可以比拟的!

    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刘表背叛的恶果压制到最低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可是,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显然大多数人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这样乱糟糟的大堂,卫宁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了,满场文臣武将过百,在这个天下一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而这些人也是河东的栋梁支柱,不知不觉间,河东已经拥有了这么一批强大的力量,他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当然,现在也并不是这些无聊的感慨的时候,他将一封军情交给卫瓘,让他当众念开。

    卫瓘自从当初成就大功后,已经开始有了和这些文臣武将平等的身份了,而此前不过是因为他的身份的特殊性而表示尊敬,现在就算是那些脾气火爆的武将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未来的主公也的确有本钱领导他们继续战斗下去!

    一个纨绔子弟永远得不到人们真正的尊敬,除去了那身皮,他什么都不是,而一个有能力的贵族子弟,所有在自内心的赞美下,还是对他高贵血统的敬意。

    这封军情是张济送来,自从关中大战过后,张济并没有随同郭嘉抵达前线,他经历过高高在上,经历过热血拼搏,经历过背叛和被背叛,经过落魄和颠沛流离,一个武将,一个主公,他经历过了无数的事情,争胜之心俨然已经没了,而事实上,张济本身就不是什么喜欢争斗的人,否则他不会轻而易举的在李傕郭汜的争斗中狼狈而逃。

    事实上,他想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当一个郡守,有点小权利,但是并不过分,服从所有来自中央的指挥,但是也不会对自己指手画脚。

    所以,他从关中离开后第一个落脚地,就成了他安心养老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却实在不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前有孙曹,好不容易平定了,现在刘表有跳了出来!

    宛城的兵马还是他的老部,不过很多兵马已经被抽调或者遣散走了,实际上跟随他起家的本部老底子也不过是三千来人而已,而镇守宛城的另外一万人是后来给他安插和调度的,当然,他并没有怨言,经历过了那么多事情,兵马太多,他反而还不会太安生呢。

    刘表来得突然,在檄文未之前就悄然动了对宛城的偷袭,而这场成功的偷袭造成的结果就是近五千兵马的伤亡,让他带着残存部队逃亡鲁阳。

    他带过多年的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