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5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不够过瘾的。”

    张仁暴汗:“什么?你亲自上手去撞房子?还不够过瘾?”

    李典道:“是啊,怎么了?”

    张仁道:“啊……没、没事。一会儿饭好了先去吃饭吧,都累了一天怪辛苦的。”

    李典道:“世清,这些破房子住不得人,拆掉取砖我明白。可是再过个把月天气就冷下来,就那么点砖也起不了多少房子,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张仁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今年冬天军士们可能还是得在帐篷里将就一下。我的打算是先在军营附近把地仓修起来,大家的口粮总不能就这么露天放着。”

    李典道:“地仓?你是说地窖吧。”

    张仁道:“没错。军营附近地面我看了一下,土质软硬程度差不多,泥瓦匠也说修地窖正合适。过几天你把你手头的地面清理好了,就带着军士们去挖地窖。泥瓦匠那里我分了些人出来,在河边找到适合烧砖用的粘土,也准备开始烧砖。地窖地基挖好后,先用拆房子那些砖来铺地面。那些砖参差不齐,不适合用在窖壁上,用来铺地面到挺合适。”

    李典道:“怎么你对土木也有研究?看来你胸中所学还真是甚杂。世清,我看是不是在拆完房子后我和你换一下?农耕方面的事我懂一些,土木这边我根本不懂,怕误了事。”

    张仁道:“也好,我这里有对农耕改良的书简,你可以拿去看看。到时照里面所写的照做便是。”

    李典接过来大致的看了一下道:“嗯,上面的方法我有些耳闻,就这么定了。”

    阿三进帐道:“二位大人,饭做好了,就在帐中用饭吗?”

    张仁道:“嗯,曼成一起吃吧,边吃边谈。”

    李典爱惜的摸摸阿三的头:“阿三真懂事……世清,这八个孩子你是不是给他们取下名子?老是阿大阿二的这样叫过去也不太好吧。”

    张仁道:“对哦,我还真没来得及想这些。阿三,以后你们跟我姓吧,你就叫……张珊吧。”

    李典笑骂道:“去你的,取个名子都图省事!张珊、张三,叫过去没什么分别。依我看,叫张兰吧。”

    阿三紧张的望望张仁,希望张仁能给她定个名。

    张仁道:“就叫张兰吧。老实说我给他们想的名子还真不怎么样,阿大想叫张达,阿二想叫张耳……”

    李典忙摆手道:“停停停,我算怕了你了!这种名子也亏你想得出来!阿三,以后你就叫张兰,别理你们家这个不着调的大人。”

    阿三激动的道:“我有名子了,我有名子啦!我今后就叫张兰!谢谢二位大人!”

    张仁道:“好了好了!张兰,那些弟弟妹妹们呢?”

    张兰道:“在旁边帮伙夫们洗米做饭。”

    张仁道:“真懂事……曼成,我先去看看这些孩子们,你先吃吧。”

    随着张兰走到烧饭的地方,张仁见那五个孩子都勤快的帮伙夫们洗米、洗菜,而这些伙夫也很喜受这几个小孩子,气氛很融洽。

    “大人来了!”

    几个伙夫见张仁来,忙站起身来行礼。张仁示意他们不要拘束,继续忙他们的。

    “大人,大人!”

    只有六岁的阿七拉着张仁的衣角,张仁弯腰将她抱起来道:“阿七,什么事啊?”

    阿七将手中的东西递给张仁:“大人,这个给你吃!”

    张兰急忙道:“阿七,别闹!大人怎么可以吃这个呢?”

    张仁笑笑,望了眼阿七手中的东西顿时呆住,急忙把阿七放下地,再接过来细看。

    张兰道:“大人,阿七还小,不懂事,您别怪他……”

    张仁没理睬她,而是将手中的东西翻来复去的仔细看了许久,口中声音有些颤:“不、不会吧?没理由啊!怎么会是……这是土豆啊!”

    此刻张仁的心中乱七八糟的,他当初邀女孩子去吃肯得基,为了在女生面前摆显特地查过有关土豆的一些资料。这土豆原产地在南美,直到157o年才由哥伦布带去欧洲,之后才慢慢传入的亚洲。按说现在的亚洲根本没这东西才对,可手里的确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土豆。

    张兰在旁急道:“大人,这东西不能吃的。我以前吃过一次,拉了好久的肚子……”

    张仁道:“不,这个能吃。不但能吃,味道也不错。只不过吃的时候要去皮,另外了芽的要连芽带芽根一起挖掉,那些是有毒的地方。再就是吃的话一定要完全煮熟……张兰,你说你以前吃过,这么说这个附近就有?”

    张兰道:“这个我也不清楚,去问问阿大或阿二吧。一般都是他们两个出去找吃的,所以他们最清楚。”

    “阿大阿二哪去了!?快把这俩小子给我找来!”

    次日天一亮,张仁就把诸事先交给李典,自己带着二十人让阿大阿二带路去找土豆。

    他心里清楚,这土豆是少有的高产植物,一亩地,如果照看得好些能有上千公斤的产量。而且土豆营养丰富,种值的话对土地的要求也极低,在秋冬这些冷天都可以种值。自己正愁昨天烧荒出来的几百亩地还只能荒废着,现在现这土豆比捡到金元宝都高兴。至于为什么这年代亚洲就会有土豆,他早就扔到脑后不管,东西能用就行!

    阿大和阿二带着张仁,在一个山坡上找到一片土豆地,可把张仁乐坏了,急忙让带来的人小心的把一株株土豆完整的从地里挖出来,然后移植回开垦出来的地里去。并且按照自己在书上看到的内容,尽可能把土地翻松,并把土豆种得密集一些。最后的结果是移植了整整六亩地。

    当然,张仁也留下了一些新鲜大个儿的土豆,让伙夫削皮去芽后分成三份。一份整个儿扔盆里煮,一份磨成土豆泥,一份嘛……切条扔豆油里炸!特别是炸的那一份,虽然没有蕃茄酱,但就着盐放嘴里一嚼,张仁眼泪又差点下来:“真不容易啊!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吃不到肯德基的炸薯条了呢……”

    数日之后,张仁与李典的工作调换,张仁去负责修建房屋,李典则去管理农田。调换前,张仁千叮万嘱,让李典多照应一下土豆田,大概两个月以后就可以先收上来一部分。李典那日也没少和张仁抢土豆,在感叹炸土豆条的美味之余,又听说土豆的产量高且成熟期短,能在短时间内就解决一定的粮草问题,自然不敢怠慢。

    张仁对土木工程也并不懂,所以只是画好记忆中的房屋图纸交给泥瓦匠人,由他们去处理细节。对于房屋,张仁还是按照现代的一些工艺来设计的。像设计的营房,是按现代的常见的多人宿舍来定,每间长约十二米,宽约五米,每间限住十一人,正好是一个什的编制。房内他打算用现代的双人上下铺木床五个,另单人床一个什长专用。

    不过,眼下他还是想先修好粮仓,所以是带着人在营外选的地方挖地。考虑到工程安全方面的问题,张仁采用的是五五见方的数间小房,中间用受力墙隔开,建好之后再加顶。至于这些泥瓦匠比他在行,拍着胸脯说万无一失。

    然后,张仁便对一些工具和材料进行改进。像加工木料的锯子,在加工长条木料时难免会锯偏,张仁就想起了现代木工们常用的电动桌面盘锯这个大家应该都见过,就是一个平板桌面,中间露出锯盘,锯盘以电动机为动力。
………………………………

第1715章 保命为上

    再次想起张仁,于禁隐约觉得张仁不像他说得那么简单。杀?只怕不太合适,再者于禁也不是嗜杀之人,况且这个张仁说不定还有用处。干脆于禁决定引见给曹操看看曹操会如何对待。想到此,于禁派人去派知张仁,自己则坐下写好一封信命人连夜送给曹操。

    这边张仁刚吃上几口东西卫兵传来的话让他大吃一惊:“不会吧!?让我去见曹操?”

    张仁心里乱成一团即想见一见这位千古奸雄看看有没有机会混个一官半职又怕一句话说错被曹操给咔嚓掉。想来想去没有一丝头绪索性不再去想听天由命。末了他想起那位不知名的老人请卫兵带给于禁一句话希望能代他安葬一下那位对他有恩的老人。

    于禁闻言对张仁也多出几分好感暗暗点头道:“此人虽说有些贪生怕死到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罢了就让绑他来的斥假去将老人安葬吧。”

    次日清晨张仁自梦中惊醒。这一夜他梦到了父母、朋友还有那死去的老人更梦到他的头被某人一刀砍下醒来时现自己竟是一身的冷汗。

    胡乱的擦去冷汗张仁暗想:“今天见曹会怎么样呢?曹操杀起人来可是眼都不会眨一下的那种一不小心我肯定得玩完!跑是没什么机会的还是尽可能的小心一些随机应变吧。”

    正想着心事听见营中号角长鸣连忙出帐去问周围的士兵生什么事得到的回答是:曹操亲率的主力到达。

    一个时辰之后曹兵主力的营帐立好张仁也就被请到中军大帐中。

    走入帐中张仁偷眼看下中央的曹操感觉相貌和书上写得差不多。只是曹操此刻散出来的那份霸气压得他实在有些喘不过气来。

    曹操也在看着张仁双眼眯成一条线并不觉得这个于禁信中所说的“见识过人”的人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就是那一头乱糟糟的短有点怪异不像是那时负罪之人的刑罚到有些像是烧的废话!这是让雷给劈的!。

    又看了几眼曹操开口问道:“你就是张仁张世清?”

    张仁心中忐忑不安小心的施礼道:“草民张仁见过曹将军。”

    曹操道:“张先生不必多礼。听文则说张先生告知徐州陶谦已向北海孔融青州田楷还有平原刘备求援确有此事?”

    接下来的谈话和昨天差不多。张仁经过一夜的准备回答的到也中规中矩曹操亦是不住的点头。末了张仁小心的问道:“曹公你……不会杀我吧?”

    曹操一听就乐了:“张先生将如此重要的军情传报于我让我能早做准备正当重谢又怎会杀你!?来人取黄金三十两赠与先生权当谢礼。”

    张仁松口气知道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卫士送上黄金张仁接过来看得双眼直。三十两黄金啊在那个时代可是一笔巨款张仁昨天还可以说是一个乞丐今天就一下子变成小财主。别的不说用这三十两黄金买上几亩地或是做点小生意今后的生路就算有了。

    曹操突然问道:“曹某此番攻徐不知张先生有何看法?”

    张仁在望着黄金呆根本没反应过来曹操是想问他对策一句他看书时作出的结论也不经大脑就脱口而出:“曹公攻徐名为报仇实图徐州。”

    叭

    曹操猛的一拍桌子起身怒喝道:“你说什么?曹某为父报仇在你眼中竟然只是借口!?”说着长剑出鞘杀气腾腾的直奔张仁而来。

    张仁这回可真的吓傻了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眼睁睁的看着透着寒意的剑尖刺向自己的咽喉……

    但剑没有刺下去而是停在张仁的喉节上。持剑的曹操恶狠狠的盯着张仁周身的杀气几乎将张仁吓晕。

    “md死就死吧!死之前再说曹操几句也值!老子也是男子汉!”

    张仁突然间完全冷静下来迎着曹操凌厉的目光异常平静的道:“曹公听我一言再杀我不迟。”

    曹操眉毛一挑:“讲!”

    张仁道:“方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命之时。曹公胸怀王霸之志自讨董卓起义兵至今也只坐拥兖州一地而已。只是往西洛阳残破且董卓余党未除不可轻进南面与北面二袁都是兵精粮足又有四世三公的名望不是曹公目前招惹得起的只有这东面的徐州陶谦兵马并不多比较容易攻取。再者徐州殷富户口百万曹公若打下来作为粮仓兵库就有了能和各方诸候争雄的本钱。只不过陶谦身为汉臣又素有贤名若师出无名只怕曹公必受天下人的唾骂。此次公父遇害正是给了曹公你最好的借口可以名正言顺的攻取徐州。我想就算没有生此事曹公他日也会另寻别的借口来开战吧?不然以曹公做人处事的态度只会诛杀元凶而不会如此兴师动重……若我没有猜错的话只怕那真正的元凶的人头早就已经奠在公父的灵位之前了才对。”

    张仁说完静静的看着曹操依旧一动不动只等着曹操长剑一伸取走他的性命。此刻的张仁心无杂念平静得吓人平静到他日后回忆起来时都不敢相信那是他自己。

    曹操脸色数变手中的剑还是没有刺出去。

    一旁的夏候惇火冒三丈跳起来骂道:“你这混蛋胡言乱语些什么?孟德不消你动手我来杀了他!”抽出长剑就要杀张仁。

    “元让休得无礼!”

    曹操猛然一声暴喝惊呆了夏候惇也惊呆了帐中所有人一时间帐中没有半点声音。许久曹操忽然收剑入鞘又细看张仁数眼吩咐道:“来人带张先生回帐休息好生招待不得有误!”

    卫兵应声而入带走张仁。

    张仁离去后曹操缓缓的回到席中坐下一言不。夏候惇忍耐不住问道:“孟德此人胡言乱语着实令人恼火为何不杀了算了!?”

    曹操没有回答而是向于禁问道:“文则此人当真贪生怕死吗?”

    于禁摇头苦笑道:“于禁愚钝看不透此人。”

    曹操忽然放声大笑。笑过之后沉声道:“名为报仇实图徐州。不错这正是曹某心中所想!天下间能看出来的人并不少但敢当着我的面对着我的剑实说出来的人又有几个?公台你就比这个贪生怕死的人差得太多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曹操在什么神经。

    曹操接着道:“此人看似贪生怕死实际上胆识与见识过人。我有心将此人收归己用因此不让元让伤他。若他不肯为我所用的话……再杀不迟!”

    曹操身边的一个青衫文士笑道:“主公就让我去和这个张仁打打交道吧。老实说我对他很感兴趣。”

    曹操笑道:“奉孝肯出马自当无往而不利啊。”

    奸雄和鬼才相视一笑心有灵犀的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他们不知道曹操口中这个“胆识”过人的张仁一回到自己的帐中立刻双腿一软瘫在地上如同一堆烂泥一般一动不动。不是他不想动而是他根本就动不了……

    深夜曹营中一片寂静。

    这会儿大概也就是晚上十点来钟大多数人都已经睡去可是经常上网的夜猫子张仁却根本就睡不着心中烦燥的他躺在帐边的草地上望着天空呆回想着这两天所生的事。想着想着也不知他哪儿来兴致居然轻声唱起周杰伦的如雪来。一曲唱罢忽然一旁有人轻轻鼓掌道:“曲美辞妙而且不拘一格。此等韵律嘉闻所未闻难道说是世清所作?”

    张仁爬起身向那人望去见是一青衫文士。看着有点面熟应该是白天在曹操帐中见过。只是当时张仁的注意力全在曹操身上对其他的人并没有太留意。

    文士见张仁不说话又问道:“世清此曲是你所作?”

    张仁厚着脸皮点点头。这文士来得太突然令他一点准备都没有根本来不及编词。

    文士笑道:“想不到世清不但胆识过人连文彩也这般出众。哦我来得唐突了都没自我介绍一下。在下郭嘉表字奉孝现为主公帐下司空军祭酒。”

    张仁顿时嘴巴张得老大:“你就是鬼才郭嘉?”

    郭嘉奇道:“世清你听说过我?只是我什么时候有了鬼才这个名号?”

    张仁哑然。这“鬼才”是后人给郭嘉的评价他一不小心说漏了嘴眼下也只好接着胡说:“我流浪四方曾听说过先生的名号。传说先生有鬼谷子之才故称鬼才。”

    郭嘉道:“居然有人如此评价我还真是看得起我啊!算了不去管他。世清你也不用先生先生的叫我叫我的表字即可。总是被人先生先生这样叫叫得我跟个老头子似的。我还年青着那!”

    张仁无语。很多书上都说郭嘉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郭嘉见张仁呆住又把话题引回来:“世清我也是常常浪迹于青楼欢场的人听过的各地曲乐不在少数可是你方才的那一曲真的与我听过的曲风完全不同。”

    张仁心说废话!这是18oo多年之后的流行乐你听过才怪!还好这如雪有着古风韵味对郭嘉来说不会太离谱要是换上摇滚乐之类的不闹个惊世骇俗才怪了。

    郭嘉细细的品味了一下歌词道:“世清是否心中曾有深爱之人却不能亲近?”

    张仁再次无语。这郭嘉的想像力还真是丰富让人无所适从只好无奈的点点头省得还要编词应付。到是郭嘉马上就颇有兴致的凑过来很八卦的要张仁说来听听。

    无可奈何的张仁只好再次现编故事:“年少时我流浪至洛阳身无分文只能以乞讨为生。当时我在洛阳城外的一间残破祠堂中安身结识了一个和我一样乞讨的女子。”

    郭嘉眼神突然变得怪怪的似乎对张仁所说的心有怀疑。

    不过张仁没注意到而是用心编故事:“那女子和我年纪相仿只有个乳名叫阿秀。我和她在一起有一年多一起讨饭一起拾柴甚至一起偷点吃食。后来年岁稍长一户大户人家见秀儿长得不错就收养了她而我则去了一间学堂当杂役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阿秀现在怎么样了算算年岁也该嫁夫生子了吧?”

    郭嘉突然问道:“世清曾在学堂杂役?那世清所学该不会是旁听而来的吧?”

    张仁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可不能说他是18oo多年后的人穿越到这个时代闹不好会丢掉小命的所以在编故事的时候尽量的和他现在的情况靠点谱。现在看来应该是蒙混过去了。

    郭嘉叹道:“青梅竹马却天各一方吗?也算是造化弄人吧。明月当空轻曲思愁真想喝上几杯。可惜军中不能饮酒只能喝水……”说着拿出个葫芦灌上几口又递给张仁。

    张仁不好推辞只能接过来也喝上几口。刚入口就觉得味道不对这哪里是水分明是酒嘛!

    刚想说话就被郭嘉止住悄悄的在他耳边道:“别说出去!主公知道我一天不喝酒就浑身难受所以每天就暗中给我这么一小葫芦酒稍微过过瘾而已。”

    张仁明白过来那几句话原来是说给刚刚巡夜过去的士兵听的便点点头。

    郭嘉收回葫芦又变戏法般摸出两小袋煮好的大豆:“一时半会儿的睡不着所以出来走走见世清也没睡就过来聊聊。”

    两个人就这样一边吃一边聊开。一开始张仁还有一点小心不过过了一阵子之后就放松许多和郭嘉谈得不亦乐乎。郭嘉虽说看得书多但见识并不广到是张仁由于现代传媒的关系乱七八糟的事比郭嘉了解更多听得郭嘉津津有味。偶尔和郭嘉看到的书中记载的不一样张仁一句“可能是书中和现实的记载有些出入吧”就带过去。

    其实郭嘉这次来目的只是想大概的摸下张仁的底细看看能不能劝他投奔曹操。而现在张仁的胡吹乱盖到是让郭嘉大感兴趣。男人们坐到一起喝酒吹牛本来就是男人之间喜欢做的事而张仁所说的事物很多郭嘉更是闻所未闻心中认同了这个所谓“浪迹天涯”的人更想把他拉入阵营中来聪明的人往往求知欲也旺盛嘛。

    又聊了一会郭嘉见天色不早也就开始切入正题:“世清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吗?难道说你还是想就这样浪迹天涯?”
………………………………

第1716章 胡闹

    张仁叹口气道:“我也不想啊。只是我除了流浪四方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这次曹公赠我重金本想回乡买上几亩田地过上安宁的日子可是我好像把曹公惹恼了……”

    郭嘉笑道:“主公可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其实主公对世清之才也极为赏识想招揽你在帐下出力不知道世清你意下如何?”

    张仁吃惊的问道:“曹公要招揽我?我怎么觉得曹公是要杀我啊?”

    郭嘉道:“真要杀你你现在能坐在这里吗?”

    “这个……”张仁沉吟半晌心中盘算:“到曹操手下当官?我没听错吧?曹操看上我哪点了?不过在曹操手下混饭吃好像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啊……”

    郭嘉道:“世清你意下如何?”

    张仁犹豫道:“我也很想只是我没什么才干啊。”

    郭嘉道:“世清怎么会没有才干?你的见识之广我是自叹不如啊。就算你真的没什么大的才干只要认认真真做事主公也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张仁仔细的想了一下自己看过的书觉得曹操的确是一个这样的人。再说先找份事做安下身来再作打算也不错便应道:“好吧!即然曹公不嫌弃我我愿意为曹公效力。”

    郭嘉微笑着点点头他来的目的已经达成也该回去休息了。想起张仁唱的如雪又开口道:“世清你方才那一曲可否将辞写与我?”

    张仁道:“当然可以……哎!?”

    郭嘉道:“怎么世清难道舍不得?”

    张仁不好意思的搔搔头:“我不会写字……”

    郭嘉恍然大悟:“哦我忘了世清所学都是旁听而来的……这个简单你说我写就是!”

    张仁当然不是不会写字而是不会写这个时代的字。汉代的主体文字是隶书张仁可从来没学过。而且这时叫他用毛笔和竹简还不如给他一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