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章完
………………………………

第1884章 真正的目标

    徐庶冷冷的道:“原来你真正所图者,是荆襄蔡氏。”

    张仁道:“算不上是什么图不图、除不除。我虽弃官从商,但自问这几年来奉公守法,从未赚过什么昧良心的钱。只可惜刘荆州他偏听偏信,任蔡氏一族坐大,对荆襄诸族欺压太甚,我虽用心经商却未得应有之利,心中自然不平。但刘皇叔则不然,若是皇叔主理,我也不求皇叔对我关照什么,只求能安心经商治产,不用再受他人的欺压而已。”

    徐庶道:“话虽如此,张仆射今时今日已经是家财万贯……”

    张仁打断徐庶的话道:“钱这东西没有人会嫌多的,不同的是我想赚来的钱都是干干净净的钱而已。在刘表治下我想是没有这种可能,所以才会尽力的去帮刘皇叔取荆州,图的也是一份心安理得……皇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望你能好好考虑。张仁就此别过。”

    刘备忙道:“张仆射就要走?”

    “废话!我再不走就没词可说了!等着被你们看穿我想阻止你们北上的真实意图不成,快闪!”

    张仁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微笑一礼起身出门。

    刘备现在心有所想,再者也知道拦不住张仁,就没再强留。张仁走到门口时忽然转回身来道:“皇叔可否让单先生送送张仁?我看单先生才智过人,有心想结交一下,想借此机会请单先生小饮几杯,未知可否?”

    刘备道:“这有何不可?单先生意下如何?”

    徐庶道:“正合吾意!就让我送送张仆射吧。”

    辞别刘备,张仁与徐庶走出府衙去寻酒店。走到人少的地方张仁忽然轻轻一笑,向徐庶道:“元直贤弟,你打算什么时候才用回真名?”

    张仁突然问出了这么一句,本以为徐庶会大吃一惊,却不料徐庶只是稍稍的楞了一下,随即摇头道:“我一向寂寂无名,张仆射却又是从何得知我在此间用的是旧名?”

    想唬人没唬住,张仁自己到是楞住了,问道:“旧名?”

    徐庶道:“我幼时在单家拜师习剑,故属单家子弟,因而随师门姓单。福则是我的本名。”

    “哦……单福应该是艺名?而且刚才他说福是本名,那么庶就该是他杀人犯法之后改的名吧?庶字有其次、之后的意思,元直则有回归善途的意思,也就是说他改这个名子是希望日后从善,走上正途……”

    张仁正在这里胡思乱想,那边徐庶问道:“张仆射,你尚未回答我为何知道的我真名?”

    这一节张仁却也早就想过,当下微微一笑道:“我旧日尚在许都作尚书仆射的时候与人闲谈时曾听程昱程仲德提起过。你在中平末年为好友报仇杀人,遭擒后被党伍解救,就此折节向学。”

    徐庶奇道:“程昱程仲德?他怎么会知道?”

    张仁耸耸肩膀笑道:“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世上的事本来就有很多说不清的,又何必太过在意?而且有句话叫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元直你做出那么大的事来,总会有人知道的。旬日前糜从事去我那商铺购置物件时无意中向我提及,我一时好奇就记下了,今日见面出言试探,果然是你徐元直。”

    徐庶闻言轻叹道:“好一句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主公这里我又能瞒上多久?”

    张仁道:“怎么?你是怕刘皇叔知道你曾经杀人犯法,心中轻视之后不敢再用你?”

    徐庶默默的点了点头。徐庶在逃出来后弃武从文一心求学,但在书院中那些同窗,知道他曾经是作奸犯科之人后无一不对他冷眼相待,对此徐庶都默默的忍受下来了,但在心理上也难免会留下一点阴影。也正因如此,他在投奔刘备时考虑再三,怕刘备会看不起他,最终还是用了单福这个艺名。

    张仁对这些细节不怎么了解,但看着徐庶黯然的脸色,多多少少也明白了一些。想想也是,有几个人敢把一个犯过法坐过牢的人放在身重用?至少张仁自问自己就没有这么魄力,眼下如果不是知道徐庶的事迹,多半也会躲得远远的。

    想着想着张仁心中忽然一动,伸手拍了下徐庶的肩膀道:“皇叔这里你还是先瞒着吧,现在最重要的是,你要向皇叔证明你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人。等晚一些你仕业有成,再向皇叔他禀告不迟。”

    徐庶道:“张仆射言下何意?”

    张仁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微笑着向前慢步走。看上去好像是有些高深莫测,其实,他是在肚子里赶紧编排说词。徐庶不明就里,当然是紧紧跟上。别说什么不何理的,论年纪张仁大些,论身份更是别去比。走出约有几十步张仁心中已经渐有腹稿,一抬眼见不远处有间看上去不错的小酒馆,笑道:“元直能饮否?就在这里对饮数杯如何?”

    徐庶点头道:“自当从命。”

    进到酒馆里张仁见这里居然也有小分厢就要了一间,点了几道小菜和酒后先敬了徐庶一杯才道:“元直恕我直言,必竟你曾经以身犯法,纵然你现在已经悔过自新了,可是旁人亦难尽信,而你投身刘皇叔却托名单福想来也是虑及于此吧?

    单福道:“正是如此。”

    张仁道:“据我所知,以刘皇叔的为人其实并不会在意这些。只是你身无寸功,冒然就向刘皇叔禀明此事未免会惹人猜忌,所以,我认为你要向刘皇叔证明你的能力。这样不单皇叔会器重你,皇叔的一应旧臣也会信服你。”

    徐庶道:“我又何尝不想能有所成?只是……”

    张仁笑道:“没机会是吗?其实以元直的眼光,难道会看不出来眼下就是一个机会吗?”

    徐庶道:“张仆射可是指方才向皇叔提及的取荆州之计?”

    张仁道:“不错!刘皇叔雄才大略,手下关羽、张飞、赵云皆世之猛将,真要图荆州论战力无人能敌,但缺的却有两样事物。一是本身无甚根基,且寄身于刘表之下,冒然去图谋荆州只会惹来世之骂名。不过这一节方才我也已经说了,只需安心等上几年,待刘表过世之后,借刘表二子相争之事即可暗取荆州。第二嘛,刘皇叔虽然在战场上能所向披靡,但缺的却是像你这样能帮他出谋画策之人。取荆州并不是打上几场仗就能解决的事,许多地方需要你在一旁帮刘皇叔适时把握。”

    徐庶道:“话虽有理,但皇叔未必便能重用于我。如今我虽然是皇叔身边的参谋,但也未有过真正出谋画策的机会啊。”

    张仁道:“我刚才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皇叔取荆州之前会先有一场硬仗要打。”

    徐庶道:“江东孙权?”

    张仁道:“正是。元直,我到过江东柴桑,也亲见过孙权帐下的周瑜周公瑾,此人机谋军略天下少有敌手。加之江东诸军历经百战,可谓精锐之师。皇叔帐下兵马虽也属精锐,但真要是与其交锋未必就能必胜。那个时候江夏战场就是你徐元直大放异彩的舞台了。我不敢说你能助皇叔败军杀将,但以巧计击退江东兵马你却完全能做得到。”

    徐庶道:“我也曾听过美周郎之名,我未必是他的对手。”

    张仁笑道:“元直不必自轻。军略一事虽非我所长,但有些事物我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这里告诉你也无妨。不过我只说一点,就是孙权发兵江夏,不一定就是为了攻城掠地。主要是江东后方并不太稳,山越与宗贼尚为其后患,若闻知孙权举兵则必反。之后嘛……元直请试言一二。”

    徐庶低头思索了一会儿道:“江夏与柴桑虽然隔江相望,但如果孙权后方不稳就出兵江夏,后继兵力跟继不上,纵然占据江夏也只是成为一座隔江孤城。张仆射你是让皇叔与大公子屯兵夏口而不是江夏,本意应该是想在张路要道上阻拦,一是逼使孙权西进不得,二则是待其后方山越生变后稍作攻击便可将其逼回江东,如此一来江夏便可入皇叔之手。”

    张仁道:“不错。但一如我方才所言,皇叔如果听闻江夏战事之后就急赴救援,与孙权硬拼的话只会拼个两败俱伤,于此计后招不利。所以元直务必要做到两点,一是劝阻皇叔不可太急,二就是对孙权对阵之时要以巧计取胜,能不拼就不要去拼,不然兵力损失太过,之后的取荆州之计就会受到影响。至于行兵布阵、出谋画策并不是我所长,这就全要看元直你的了。”

    徐庶沉吟道:“皇叔与我南下江夏……那北方呢?”

    “不会吧?徐庶现在就在打北方的主意了!?还好来得及时!”

    张仁问道:“怎么元直想劝皇叔图谋北进?”

    徐庶摇头道:“非也!主公如今仅有一万五千人马,且调练未精,如何北进?我所虑者乃是曹操如若南下又当如何抵敌?”

    “原来不是想北上啊!”

    张仁暗中松了口气,笑道:“元直少算了几件事嘛。第一,曹操尚未尽平河北,且前不久传来的消息,袁绍三子齐合力抗曹,按我对双方实力上的诂计,曹操想尽平河北至少还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若再加上治理民政的时间……应该与刘皇叔取荆州的时间相差无几。第二嘛,如果曹操转战河北,在许昌、洛阳、宛城这些地方也会留下足够防守的兵力,皇叔若弃荆州取北方诸城无异于舍本求末,这也是我怕皇叔北上的原因了。”

    徐庶战术能力很优秀,战略眼光却稍差一些,听到张仁的这些分析之后自然是不住点头。张仁心中暗叫道:“还好诸葛亮不在这里!他要是现在就在刘备的手下那诂计着就会是另外一回事了。哎,是谁说过那句此计只瞒不过诸葛亮耳,天幸此人不在此间……哦,是陆逊来着。”

    他正想着,徐庶忽然道:“盛名之下无虚士,张仆射独观大略,我不能及!却不知张仆射为何无意于仕途?主公每每和我言谈时总会提起你来,称你有汉相萧何之才……”

    张仁赶紧打断徐庶的话道:“人各有志罢了。说实话,张仁心中最仰幕的人不是古之名臣,而是昔日的财神陶朱公。加上本性疏懒,若强要为官只会误事,所以当初我才会假死去官……唉,说起来虚名太过反受其害啊!”

    徐庶有些失望的道:“如此就太可惜了!若张仆射能与我同仕刘皇叔,我也好早晚向张仆射请教一二。”

    张仁道:“元直言重。你的机谋才干远在我之上,而我会的只不过就是一些民生之计而已。好了,时候也差不多了,我言尽于此吧。最后只多说一句,元直你要好生劝说皇叔取用此计,如若皇叔应计出兵,你也要跟在皇叔身边出谋画策。至于新野这里的守备……三年间不必担心什么才是。”

    徐庶点头。

    张仁又问道:“元直是颖川人氏吧?那家中还有家人吗?”

    徐庶道:“家父早逝,老母在堂,吾弟徐康侍候左右。”

    张仁稍稍点头,随即又与徐庶互饮几杯后二人离开酒馆。张仁这会儿推说要城中大仓带他的车队回襄阳,与徐庶话礼而别。

    徐庶看着张仁的背影,眼中精光连连闪过,心中也有一团火在烧一般:“江夏之战吗……张仁说得不错,这可是我向主公证明自己的一个好机会!”

    那边张仁心里也打着算盘:“差一点点就一时心软让徐庶接他母亲来……有时候做做小人也无妨。曹操是用徐母逼徐庶离开刘备,那说不定我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逼徐庶日后帮我呢?卑鄙是卑鄙了一点,不过日后到了夷州、珠崖,我身边真的要有人帮我。”

    本章完
………………………………

第1885章 解释

    徐庶得了张仁的指点赶回去劝说刘备不提,张仁一个人优哉游哉的逛着新野城,许久之后才逛到城中大仓。他的商队这会儿都聚在仓外的小广场上寻树阴乘凉,有些人还聚在一处饮酒吃东西外加赌个小钱。正想出声召唤却听见一个高分贝的声音叫道:“哦!这不是张仆射吗?到新野来何干啊?可是要寻俺老张斗酒?”

    不用那个“老张”的自称,光凭这噪音般的嗓声张仁都知道是张飞。寻声望去,见张飞与关羽双双而至,手里也各提着兵器,看样子应该是刚刚从练兵场回来。

    张仁向二人拱手道:“二位将军别来无恙!张仁这次来是给皇叔送货物来的。”

    张飞大笑道:“管他送不送货,既然让俺老张碰上了,张仆射你就别想跑!来来来,寻个地方咱们拼上几坛!”

    关羽在一旁皱眉道:“翼德,休得无礼!”

    “拼上几坛?想要我的命啊!”

    张仁赶紧道:“三将军就放过我吧,我一会儿还要带队赶回襄阳去那!”

    张飞被关羽拉住,听张仁这么说一脸的失望道:“难得碰上,又没好酒喝!”

    “靠,拼酒是假,想要酒喝才是真的吧?算了,反正我也有点准备。”

    张仁一招手,让凌风从自己的马车上取下十余坛酒放在地上道:“三将军见谅,酒我是不能和你斗了。不过这里这些酒是我来时特意准备下的,专门送给三将军过过酒瘾。”

    张飞大喜,把手中蛇矛扔给身边的小校,跳下马搓着手赶到酒坛前,顺手拍开一坛就猛灌几口。完了擦擦嘴道:“好酒好酒!张仆射这些酒可都快叫俺老张想疯了……嗯,怎么酒劲没上次拼酒时那么厉害?”

    张仁笑而不语,这些酒勾兑的酒精比例比较低,大概只有十度左右。尽管如此,在当时也是比较厉害的酒了。

    关羽劝阻不住也只能作罢,正想和张仁谈上几句,眼光突然呆呆的望向张仁身后,良久不语。

    张仁带领的商队从新野城缓缓行出,只是现在张仁并没有像来时那样骑马行在最前面,而是闷闷不乐的躲在自己的马车里。

    行出了一段路,貂婵在马上把缰绳扔给并马而行的凌云,自己从马上跃将下来复又跳上马车,进到厢中笑盈盈的向张仁道:“怎么了世清?从动身起就闷在车厢里,是碰上什么烦心事了?”

    张仁闷声道:“我没事,就是有点心烦!”

    貂婵在张仁身边跪坐下来,伸手在张仁的鼻梁上轻轻刮了一下道:“行了行了,我的张仆射张大人,我知道你是为了什么事不高兴。不就是为了刚才我和关将军多聊了几天,喝了几杯酒的事吗?你也该知道我与刘备兄弟三人早就相识的,你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小家子气了?”

    张仁用手一支头,声音依旧沉闷:“我知道你们本就相识,可是……”

    貂婵笑道:“可是什么?”

    张仁叹了口气道:“阿秀,你知不知道关羽他对你……心怀不轨?”

    貂婵被闹了个啼笑皆非,问道:“心怀不轨?你好像还从来没有这么厉害的说过谁。”

    张仁道:“真的,那还是几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你刚刚离开我去云游不久,我有一次无意中差点伤到刘备,后来置酒给他们三个赔罪,临走的时候关羽就特地向我打听过你的事。”

    貂婵闻言只是随意一笑,继而用手指轻轻的戳了张仁一下道:“你担心什么不好,偏偏担心这个!怎么,还怕我会弃你而去?”

    张仁闷声道:“怕!”

    貂婵没有急着说话,而是身子一侧倒在张仁怀中后才柔声道:“你这人……该担心的事不去担心,不用担心的事却比谁都着急。”

    张仁没说话,只是伸手抱紧貂婵,生怕貂婵真的会离开一般。

    沉默了一阵貂婵问道:“世清,不知不觉的我回到你身边已经两年了。那时你答应我要为百姓们做点什么的,可这两年来你虽然看上去一直都在忙,但我始终看不出来你到底做了什么,除了你平价转运粮米去海昌赈灾之外,好像就再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世清,我知道你心中有你的打算,能不能说给我听一下?就算你不打算履行当初的承诺,我也不会怪你。”

    张仁沉默许久,轻叹道:“这就是你所说的该担心的事不去担心吗?”

    貂婵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张仁道:“不要真把我当傻瓜好不好?说真的,我不敢告诉你。”

    貂婵道:“为什么?”

    张仁仰起头望着车顶蓬,缓声道:“先不说这个。阿秀,在你心里面去帮助百姓的话,我应该如何去做?投奔哪一方的诸候吗?”

    貂婵沉吟道:“我有过这种想法。”

    张仁摇头道:“投不得。先不说我的做人处事的方式没有哪方诸候真正能容得下,纵然容得下他们看重的也只是我能帮他们屯兵积粮的能力而已。如果我那样做了,得到利益的仅仅是诸候本人,而我所做的,是让这一方诸候多一些争天下的本钱,搞不好还会过度膨胀他们争战天下的野心,说不定就会造出第二个秦始皇来!百姓们其实是得不到多少好处的,最多只不过是能让百姓们的徭役减轻一点点而已。真要是打起仗来,这些诸候可没几个真正会去理会百姓苦处的人。”

    貂婵道:“可是能那样就已经很好了啊!”

    张仁道:“不,一点都不好!有一句辞你可能没听过,是这么说的万般宫阙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中的意呋不知道你能不能体会出来。”

    貂婵默然的摇摇头。

    张仁把貂婵从怀中扶起来,轻轻的抚摸着她的脸道:“你想继续听下去?”

    貂婵道:“你说吧。”

    张仁撩开车帘望了下外面得又放下,轻声道:“这些话本来真不想说给你听,因为我心底想做的事太吓人了,你可能根本就接受不了。而我自己……说实话也没多少信心。”

    貂婵道:“接受不了?很离经叛道吗?”

    张仁苦笑道:“离经叛道?这个词已经不够形容了。要我找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大逆不道!”

    貂婵打了个冷战:“大、大逆不道!?你到底想做什么?对了,你一直都说想去夷州立足,难道是想在夷州自立为……王?”皇字貂婵都不敢说,只是说了个王字而已。

    张仁摇头道:“不,我对什么王候将相的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我如果谋取自立的话又与那些诸候有什么分别?我所说的大逆不道并不是指裂土自立,而是要尽我所有的能力去改变现在独尊儒家的思想观念。”

    貂婵道:“思想观念?我听不懂。”

    张仁想了想道:“你可以理解为人们心中的道德伦理吧。”

    貂婵这回真的是吓了一跳:“你……你真的太、太……”

    张仁看看貂婵有些惊吓过度的样子,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张仁到底是想做什么?

    很简单,张仁想做的就是改变当时儒家独尊,士族们借这一学说而对其他学说大肆打压的情况。从根本上来说,儒家思想并没有什么过错,但在中国各代君王们的手中就变了味,成了他们奴役百姓的合理借口,说的再明显一点就是君王与士族们对百姓的一种变相思像统治。而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使中国的历朝历代造就出一个又一个“绝对的权力”,跟着就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绝对的**”。

    张仁懂的并不是很多,但从他的眼光来分析,中国的朝代更替虽然多,但这种以儒家思想来奴役百姓的主导观念却从来没有真正的转变过。换句话说,这些朝代的更替不过是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野心家而已。另一方面,变了味的儒家思想在百年、千年的流传与毒害之下,竟然令华夏民族的血性一点一点的消磨掉,基本形成了一种逆来顺受、有口安稳饭吃就无所谓了的大众心态。这对那些君王们来说是件好事,因为他们只要施上一点仁政,让百姓们能吃饱就可以天下太平,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却绝对不是!

    君王们只要自己的统治太平就行,容不下挑战自身权威的事,也正因此每个朝代都把有愚民作用的变味儒家思想放在首位,其他可以带动社会发展的各类学说受到极大的打压。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所谓的“士农工商”,作为封建统治助手的“士”被排在了各类职业的最前面。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渐渐的使华夏民族本身不断向前发展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如果说外无强敌,国家内部又政治清明的话固然可行,但可惜的是中国外围从来就不缺强敌,内部的政治也从来没有真正的清明过。晋末的五胡乱华,唐后的五代十国,宋后的元朝取代,明后的满清统治,无一不是这种剧毒思想最终带来的苦果。而可笑又可叹的是,每一个汉人的朝代在内部出现“绝对的**”之后就会被外族鱼肉甚至是统治一次。不要说满清不属于汉人的王朝,当时如果不是欧洲列强们的出现并影响到国人思想,诂计最后也会是再出现一次汉人王朝的事。

    以上就是张仁对时局的理解,所以他就是想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当时的思想观念。汉时的士家大族观念之重,对其他学说已经是打压极甚。特别是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并对思想观念产生极大影响的工业与商业,放在了四业的最后。殊不知一个国家想真正的繁荣昌盛,工商两业是断不可少的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