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7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治好,但那游医说他的病,可能会在四十岁的时候复发一次,可能就会要了他的性命,但若身体康健再好好休养的话不难过此一劫。现在算算年岁,老郭也快四十了,本应好好休养一下的,可是他终日与主公随军奔波劳累,我怕他的旧病复发会来不及诊治啊。荀公你也知道,人在军旅之中有太多不方便的地方。”
荀彧道:“哦,真有此事?我还从来没听奉孝说起过,由此可见,你们这两大浪子的交情可不是一般的深啊……不过奉孝在随军出征之前,身体确实显露过一些病态,主公本也有意留奉孝在许都休养的,是奉孝说无甚大碍,硬是一同出征了。”
张仁默然的摇摇头,郭嘉就是这么个脾气。平时看上去好像嘻嘻笑笑、吊儿郎当,一副“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顶着”的浪子相,实际上郭嘉的责任心极重,该自己去做的事就绝不会放松一丝一毫。现在曹操攻取河北对曹操大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身为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当然认定自己必须时时刻刻在曹操的身边为曹操出谋画策。或许这对郭嘉来说这已经不仅仅是责任,更是在追寻自己的生存价值。
他在这里暗暗摇头,那边荀彧就有点奈不住了,刚刚这还求他办事那!干咳了一声后问道:“世清,你所求何事?”
张仁回过神来,思索了片刻后道:“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送弈儿到我那里的时候我差人给他回过信,信中就有劝他留下来好好休养身体的,只是老郭的牛脾气荀公你也知道得很清楚,单单靠我们劝他根本就没用,不然他这会儿也不会不在这里了。所以我是想让荀公暗中修书给丞相,请丞相在攻下邺城后下令让老郭在邺城休养……没办法,劝的不肯听,就只有来硬的了。”
“这个嘛……”荀彧沉吟半晌点头道:“事到不难,我就怕奉孝误解主公之意……”
张仁哂笑道:“他个鬼灵精会误解?别人也许会,他我是打死都不相信。实在不行就在信上写明我到过许都,他身体的事是我说出来的,他要怪回过头来怪我便是。现在想想,老郭把这件事一直瞒着,我如果不是……无意中探出口风可能谁都不知道!他也太要强了。”
荀彧道:“的确如此。奉孝乃天下奇才,一但有失对主公大业必有影响,我会在信中着重写明的。不过世清你这也是在害我。”
张仁奇道:“我害你荀公?这话从何说起啊?”
荀彧笑道:“主公要是知道你不但来过许都,还与我面对面的坐谈了这么久,最后却没把你留下来,主公还不得怪罪我?”
张仁啼笑皆非的摆了摆!这点旁支末节的你荀公会摆不平?行了行了,事情办完,我闪!再不闪我诂计荀公你真的会叫人把我抓起来了。”说着站起身随意行了个礼就向大门走去。
荀彧冲着张仁的背影道:“我到真想强留你,不过为了重振大汉声威,不得不放任你就此离去。世清,到了夷州要好自为之,切不可有辱我大汉声威!日后主公平定天下,赐爵封候,少不了你那一份。你发的毒誓只是再不出仕为官,但封个爵位给你应该不算违誓。”
“封爵……”
张仁想起了荀彧劝阻曹操不要称公未果,最后饮恨自尽的事,犹豫着停下脚步。细想了很久张仁转回身来道:“荀公,有些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荀彧道:“只管说吧。”
张仁道:“荀公至今也算是阅人无数,可说是从未走眼,不过很可能荀公你在将来会看走眼一个人,而这个人又会是你一直都最信任的人。介时荀公你可能会失望透顶吧?荀公,如果真要有那么一天,你不妨来找我……”
荀彧闻言后闭上双眼沉思了一会儿才道:“你说的会是谁?”
张仁走到厅门前望望星空,那样子看似神秘,其实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张仁知道,荀彧在将来很可能会步自己的后尘,对曹操极度失望。不同的是张仁失望在曹操的嗜杀,荀彧会是失望在曹操的转变。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张仁低下头有如自言自语一般轻声道:“天机不可泄露,到了那个时候荀公你自会明白的。我希望你若真的碰上那么一天,心中失望到极点的时候不要想着去死,而是想办法来找我。或许在那时合你我二人之力,事情会有些挽回的余地。”
荀彧皱起眉看了张仁很久,摇头道:“你与奉孝这两大浪子瞒着人的事还真不少。我与你相识十余年,却还是到今天才知道你懂星相之术。”
“行,这回不是我骗人,是你自己猜的。”
张仁向荀彧随意一笑:“也可能是我学艺不精,看错了什么吧?再说天下间的事就是如此,凡事皆有可能嘛!总之我就是这么句话,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当某天荀公你觉得心灰意冷、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定要来找我。”
荀彧道:“我应该不会有你说得那么惨的一天吧?罢了,我应下就是。说不定在哪天真如你所说的那样,我找你或许有用。”
张仁心道:“是啊,或许有用……可是一个人的野心若是膨胀起来,谁又能真正拦挡得住?”
荀彧又问道:“世清,你所说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不能告诉我吗?”
张仁摇摇头,还是让荀彧自己猜去吧。而且以荀彧现在的情况,多半告诉他是曹操,荀彧也不会相信,闹不好还会以为张仁是在施离间计。再者曹操现在连北方都没统一,后方需要一个全心全力支持的荀彧。
夜已渐深,张仁又看了星空许久才道:“荀公,小心洛阳与宛城一带,这两处的兵力绝对不可以轻易调动。刘备在新野、江夏两处的实力发展很快,眼下虽说把目光集中在了夺取荆襄上,但刘表的身体不怎么样,随时都可能会病死。刘表一死,刘备夺取荆州不会是太难的事,若刘备以荆州大军来犯,宛、洛两处无论如何也要拖到丞相平定北方为止。”
荀彧再次点门,见张仁已经准备离去便起身道:“世清,匆匆一见又要匆匆而别。你我相交多年,且容我送你出许昌城门。”
张仁道:“不必了荀公,我要出城不是难事。你也不必送我,别忘了我扮作的是一介卑微挑夫,而堂堂尚书令亲送一挑夫出大门,不是惹人生疑吗?我还是从后门悄悄的溜出去吧。”
荀彧道:“也罢!对了,如果你没这么快离开许都,不妨去城南张氏镇婉儿的坟上看看……碑文可是主公亲自写下的。主公说当日他有负于你,所做这些……”
张仁摇头道:“不必说了,张仁心中有数。”当然有数,婉儿根本没死。
顿了顿张仁问道:“临别时我再问最后一句,我原先的住处焚毁后可有重修,若重修是何人在居住?”
荀彧道:“至今未曾重修,仍是一片残垣断壁……其实房舍重建不难,或数月或一年就可复原,难的是你原本留下的那千卷书简。别说旁人不知其中所记为何,就算你这个写下来的人,不花上个数年的时光都难以尽复吧?”
张仁道:“去则去矣,天意难违……荀公,告辞了!”
荀彧唤道:“世清稍等!若夷州太守一职主公不愿授与甘宁,而是依旧例委派人去上任,你又当如何?”
张仁道:“荀公你看着办吧,旁人眼中的蛮夷穷困之地,诂计也没谁愿意去。若是那样就让他去柴桑寻我,我自会好好招待他,绝不会让这个名义上的夷州太守渴着饿着,让他过得逍遥自在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荀彧摇头道:“你啊……保重。”
张仁从后门溜出荀府,转回大街暗处寻到等得焦燥不堪的二凌。二凌见张仁平安出来自然是松下一口气,正要护着张仁回去,张仁却突然道:“先不急。偷偷的来一趟许昌……我们去原先住的地方看看。反正半夜三更的,一片废墟也没什么人会注意。再说月光挺亮的,咱们去连灯火都可以免掉。”
二凌对望一眼,暗中点头。主侍三人七弯八拐,来到了张仁原先的尚书仆射府。
正如荀彧所说的那样,这里三年来一直没有重新修建,现在到处是焦木、黑墙、蛛网。张仁与二凌在这片废墟中一处处穿行,每到一处张仁心中都会涌起当年的回忆。
“这里是大厅……那时每次外出回来婉儿都会在这里迎我,后来加上了张诚他们,家里也渐渐的热闹起来……”
本章完
………………………………
第1910章 传承
荀彧大惊道:“这是何物?”
张仁道:“夷州乃穷困之地,拿不出什么合适的东西纳贡于朝,只有这龙涎香还说得过去。若府治一立,我会年年派出船队给朝庭纳贡。前十年可能会穷点,没有好东西,我也只有先每年上贡两斤龙涎香了。”
荀彧背起手在厅中转了两圈,问道:“世清,你想在夷州立我大汉府治,到底所为何意?”
荀彧的脸色冷冰冰的,不晓得有多难看。
张仁笑了笑,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道:“荀公请恕我直言,你觉得今时今日的汉室声威如何?”
这句话可问到了荀彧的痛处,脸色也渐渐舒缓下来,轻叹着摇头道:“汉室陵迟,早已不复往日强汉声威。”
张仁道:“如今群雄割据,各自为图王霸之业你争我夺早已屡见不鲜,对汉室也都视若无物一般,更别提年年朝见、岁岁纳贡了。而荀公你投身曹丞相,就是想借丞相之力为汉室平定天下,复振我大汉声威,只是此事着实不易啊。”
荀彧点点头,复问道:“但这与你想讨要官职,在夷州立下府治又有何关系?”
张仁道:“荀公你知我是个没读过几卷书的人,大道理我也说不出什么来,那我还是用几句粗俗的话来解释吧。如今的天下群雄,除了曹丞相因挟天子于许都,贡奉不曾缺过之外,其余的不提也罢,外疆蛮夷更是拒向我天朝称臣纳贡。而在这个时候突然传出汉室新定夷州设府立治,每年贡奉不断,朝庭面上是不是会因此而好看许多?”
一句“朝庭面上好看”把荀彧给逗乐了,不过荀彧笑得很无奈。笑过之后荀彧道:“的确,天下分崩、朝庭声威不振之际,突然天下间传出这样一个消息,是会令朝庭声威稍振。不过此举也就是能唬一唬无甚见识的百姓而已。”
张仁道:“有总比没有好。而且现在丞相正在进平河北,于大战之时传来这样一个消息,或多或少总能提升一些士气吧?丞相现在必竟是在为朝庭而战。”
荀彧默然点头。想了想道:“在此稍等,我去书房取地图,你给我指一下夷州所在何处。”
张仁道:“不必,我身上带着。”
说完自怀中取出地图在荀彧面前摊开,指点着夷州道:“这里便是夷州了。”顺便说一下,张仁带的这张地图只标出了夷州,没有标出珠崖。
荀彧参看良久,忽然用力一拍张仁的肩膀大笑道:“好你个张世清!我就说你孤身犯险跑来许都求官绝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单单只是想稍振汉室声威而已。不是参看此图我还真被你给糊弄过去。”
张仁笑道:“荀公有何高见?”
荀彧指着张仁的鼻子摇了好一会儿的头,最后轻声道:“你小子是怕吴候孙权吧?”
张仁点头道:“然也!”
荀彧站起身,背着手缓缓的走到门口,望着天空伥然道:“记得你刚任尚书仆射一职时,宁可辞去朝中高官也要躲去张氏镇逍遥自在。后来你离开许都之后,奉孝与我闲谈时也有提起,你最大的宿愿就是任一郡守,以胸中之才去造福一方百姓,那样既能避开朝堂险恶又能一展胸中长才。现在回想一下,当初就让你安安心心的就呆在张氏镇该有多好?离此不过百里之地,快马加鞭瞬时可至,我若碰上些什么难决之事也可以随时找你来商议一下。”
张仁也叹了口气,摇头道:“这就是所谓的世事难料吧?说起来我也有错。”
荀彧回过身来,眯起一双精光直闪的眼望定张仁道:“你?”
这个问题张仁也不知问过自己多少次却也说不明白,当下只是轻声道:“一不知谦逊,二不知收敛,三不知自量。”
荀彧复又回到张仁的面前坐下道:“依我看都不是,真正错就错在你不该出现。是问以主公的为人,有才之人他又会放过吗?量才而用、倾尽其才本是主公之明,可在你身上似乎有旁人永远也无法超越的才干。你年纪又轻……若是主公先你一步弃世,我想你都会成为主公的托孤之臣。世清你当初如果留下,有些事你是始终躲不掉的,心中想任一郡守的宿愿也难有所成。”
“托孤?”张仁暗中超大的一滴汗珠,心道:“拿我当诸葛亮啊?”
荀彧接着道:“言归正传,不提这些旧事。我本以为你出海后会寻一清静之地逍遥度日,现在看来你还是没有放弃心中宿愿啊。也是,你是个根本就闲不住的人,虽然口口声声说只想清闲度日,实际上没事可做会让你了无生趣。”
张仁再汗,连“了无生趣”这词都冒出来了!
荀彧笑道:“夷州?虽说现在是个蛮夷荒凉之地,但你呆在那里不出十年便会成为富庶之地了吧?而你亦可算是达成心中宿愿,差的就是这个名正言顺的官职了。只是夷州与孙权的吴郡比邻,若夷州仍是个蛮荒之地孙权自然不会有什么兴趣,但你在那里呆上几年之后就是另外一回事。徜若孙权举兵侵袭,你又素来不擅军事,到头来不过是与他人作嫁衣。世清,你真正所想的是为夷州安危先作准备,万一夷州有难好由水路向主公求救,请主公自合肥、寿春发兵,令孙权无暇外顾吧?”
张仁道:“到底还是瞒不过荀公。”说是这么说,张仁也真没打算瞒荀彧,这是他本来的计划之一。
荀彧又看了地图许久,沉吟道:“世清,你应该还有深意没有说出来。”
张仁一怔,问道:“荀公认为我还有深意?不妨试言一番。”
荀彧没有回答,而是把手指从地图上的夷州转而指向了黄河以北,反问道:“世清向来远见高识。如今主公领军在外征讨河北,你认为主公能顺利平定河北诸地吗?”
张仁思索了一会儿道:“袁谭不足虑,两年之内邺城必会被丞相攻克。到是这袁尚……荀公可知袁尚向北地蹋顿借兵一事?”
荀彧道:“早有耳闻,但亦不足虑。”
张仁道:“那荀公可知袁尚身边的两位谋士是谁?据我所知乃是沮授与田丰,有此二人在袁尚帐下,只怕丞相剿灭袁尚会多历一番周折。”
荀彧道:“只是多历一番周折而已,世清言下之意是认为主公必会平定河北了?”
张仁点头道:“差不多吧。”
荀彧道:“那就不会错了!主公在平定河北之后必会挥师南下,先定荆襄,次平江东。取此二地之后西蜀两川亦驰檄可定……世清,主公在平定江东孙权时,你是不是会在后面捣点乱啊?”
“嗯?”
张仁哪里想过这个?哦,赤壁之战的时候张仁在孙权的后方捅一刀?那孙权可就完蛋了!这与张仁本身的构思根本不符啊。
却听荀彧笑道:“我到忘了,世清你根本不会领兵打仗,怎么捣这个乱?不过在主公兵临长江之时,让你在夷州虚张些声势却也不错。而这些你应该还没有想到。”
张仁冷汗连连,他真的没有想到过这些,将来搞不好会直接害死孙权。
荀彧又站起身在厅中走了几步,点头道:“不错不错,夷州立府一事对我大汉有百利而难见其害,只是这时机得把握好。太快了不行,太慢了也不行……世清,这官职你打算什么时候要?”
张仁正了正神应道:“荀公你虽能直接面圣,但授任一郡郡守之权还是在丞相手中吧?按我诂算,丞相平定北方尚需三到四年的时间,若是要北击乌丸、鲜卑只怕又得加上两年。向天下传扬此事依我看不妨以五年为期。”
荀彧道:“明面上在五年后传扬此事,暗中却先给你夷州郡太守印信,好让你治理有名如何?”
张仁拱手道:“诚如所愿,不过这太守一职不是给我。”
荀彧奇道:“不是给你?难道说给你的那两个小跟班张诚或张信?”
张仁摇头道:“都不是。一则我已立下毒誓再不出仕为官,二则天下间有不少人知道张诚、张信是我亲信之人,他们任职与我亲任又有何分别?而且虽说以五年为期,但中间难保不会有走漏消息的时候……再怎么说我那个三年境内丰的虚名太过累人,一但被孙权得知恐怕会坏事,所以我想我还是老老实实的躲在暗处比较好。这夷州太守之职,授给甘宁甘兴霸。”
荀彧迟疑道:“甘宁甘兴霸?此人我好像听说过,一时间却想不起来……”
张仁道:“长江上的锦帆贼便是。”
荀彧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点头微笑道:“妙哉妙哉,世清你可真会选人!量一贼徒俯首称臣,换谁都不会在意,纵然流传出去也不会认为一介贼徒能把蛮荒夷州建成何样。充其量也就是认为不过是贼徒以归顺朝庭之名图个进身自保之计。更妙的是这锦帆贼甘宁素来就横行于大江之上,突然跑去海外占个小岛却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水贼水贼嘛,离了水也就不像话了。”
张仁闻言楞了半晌,荀彧说的这些他可从来没有考虑过。当初扯上甘宁是因为甘宁是张仁唯一有可能拉拢到的长于水战与航行的人才而已,到了荀彧这里却好像是早有深意一般。
“该说这是差距,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荀彧站在那里默然思考了很久才点头道:“世清放心,夷州立府治一事我定会为你办妥,不过不能急于一时。明日我便修书差人送于主公陈说其中利弊,待主公回书首肯之后我再进见圣上禀明此事,时间上我会把握。你是在许都等,还是日后差人来?”
张仁这会儿忽然有种以前和荀彧在尚书府**事的感觉,向荀彧翻了个白眼后笑道:“荀公,你觉得我敢在许都久留吗?你是不会强留我,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现在大事可算办妥,我当然是要尽快的离开许都。”
荀彧道:“也是啊……世清,我们有多久没有这样坐在一起议过事了?”
张仁算了一下答道:“若以官渡一战时我随军同行时计起,快有五年了。”
荀彧道:“你现在心在夷州,强留无益,而且夷州一事对今后大计会有所帮助……我想问一下,若是十数载之后天下平定,你回不回应诏命回都,你我再如以前那般同堂议事?”
张仁低头沉吟许久,轻叹道:“不知道,可能会回来,也可能不会回来。”
荀彧道:“你,终归是你张世清啊。也罢,将来如何将来再作打算……哎,正事也算谈完,我们谈点轻松的话题。这次的夷州一事,依你我二人之交,你大可差一心腹之人送信而来即可,为什么要孤身犯险亲自跑来?”
张仁向后一仰身,靠在了席后的墙壁上笑道:“荀公,昔日我在丞相帐下为幕僚时仅有你与老郭是我至交,而与荀公你更是共事多年,你什么脾气我能不清楚?以荀公之慎重,单单是我差人送信来许都交于你,你会轻易相信是我的信?别的不多说,我方才在门前都等了那么久,要是我所料不差,我都差点见不到你吧?而且此中大略信中又怎能在尽皆写明,不是你我暗中面对面陈说其中利害,只怕会言不达意。若是信件有失岂不大事去矣?”
荀彧道:“的确,大略者还是主事之人亲诉其意为好……哼,刚看到你那五四六一号的时候,我还以为你小子是想我这个老上司,特意从海外跑回来看看我来着。”
张仁嬉笑道:“荀公你又不是什么倾国倾城的美女,我干嘛要特意赶回来看你?”
荀彧指着张仁笑骂道:“你这个风浪浪子啊。”
二人笑过一阵,荀彧把目光停留在了装着龙涎香的小木盒上道:“这龙涎香就是夷州的纳贡之物了,权且放在我这里保管,时机合适时再由我呈于圣上如何?”
本章完
………………………………
第1911章 救人如救火
张仁道:“正该如此。现在离九年正月尚有数月,我诂算着也够你与丞相往来书信的时间了。至明年正月时就进呈与朝吧……哦,记得说清楚夷州可是个穷地方,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就这两斤龙涎香都费了我好大的气力!”靠,张仁又在睁眼说瞎话了。
荀彧稍稍打开一点盒盖,一直被封住的香气顿时散发出来,浓郁一词都已不能形容,浓烈到了几乎令人窒息的地步。荀彧赶紧盒上盖子,再像张仁那样用隔水兽皮层层包好扔进桶中,完了直拍胸口道:“好厉害的香!世清,你可知你送来的这些龙涎香其价几何?”
张仁知道后世的龙涎香昂贵到了无法想像的地步,但这时龙涎香的价值他却不怎么清楚,当下就摇了摇头。
荀彧道:“你这两斤龙涎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