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7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泉州磨合几近三月,甘宁确实是对徐庶的出色才干钦佩不已,据说甘宁还经常在训练结束后强拉着徐庶一起去喝酒,这二位似乎到颇有些臭味相投的味道。想想也是,这二位早年都犯过事一个是劫富济贫的锦帆贼,另一个是帮好友报仇杀人,也同样的是先武后文,相似之处很多。
张仁点了点头,眼光投向了邓艾。邓艾虽然一直都很恭谦的侍立在后面,话也没有说过,不过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激动与渴望仍谁都能一眼看出来。张仁上前拍了拍邓艾的肩头,微笑道:“士载,你追随于我已逾六年,为师本来是想把你培养成为一方能吏,不过现在看来你似乎更适合去两军阵前打拼功业。现在为师就给你机会去历练,你自己要好好把握。好好干,挣回些像样的军功给为师看看!”
“是,弟子领命!请师傅放心,弟子定然不会辜负师傅的厚望!”礼虽恭敬,回答却语气却铿锵有力。
张仁笑了笑,转回身去直接就坐到桌几上架起了二郎腿。按说张仁现在好歹也是一方诸候,也该有些诸候的样子才是,可这么多年了,要张仁去摆这些架子始终就是摆不出来,索性干脆回来,张仁这种随便的样子让手底下的这些歪瓜劣枣一直都觉得很自在。用张仁自己的话说,平时随便一点没关系,该正经的时候比如每年的春秋两祭正儿八经就行。
“好了,你们去忙吧。别让我等得太久。”
“诺!”
甘宁、徐庶、邓艾齐声领命,行了一礼后就准备退出厅去。张仁这时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唤道:“稍等一下!兴霸你记住,如非迫不得已,万万不可扰民。要是你感觉有些余力,不妨抽调些军力护送一下沿路赶来泉州躲避战乱的百姓。随军的粮草也可以多带一些,适当的救济一下饥谨的人。”
甘宁再次领命,与徐庶、邓艾退出府衙忙活去了。张仁坐在桌几上耸了耸肩心道:“武力、统率、智力都在九十以上的强强组合,兵力后勤又足,武器装备又可以说是现时点最好的……要是这样都拿不下没什么像样的守将与兵力的桂阳那可真是没天理了。哎?三人组队式的队伍?三国志11吗?是不是加强版来着?唉,多少年没有玩过了……这辈子只怕也玩不到了。”
正在神游四海中,刘晔出声问道:“主公,为何你当初就料定曹公此战必败?”
张仁回过神来随意的笑了笑:“那时我不是说过吗?曹操虽然是当世英豪,但是性格上也有他自己的缺陷,我总结出来的就是败能思过、胜则忘形。前者曹操袭取荆襄几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曹操那个胜则忘形的老毛病是肯定会犯的。或许这一点还不算太重要,真正要命的是我那挚友,唯一能在曹操忘形的时候规劝住他的郭奉孝已经故去。其他的人固然有智,但却不能像奉孝那样能规劝住曹操……前一阵子细作打探来的消息,贾文和与荀公达都曾劝阻过曹操不可急于进兵江口,但那又如何?贾文和本属降将,为求自保不惹人猜忌,但有所言必不能尽,亦不会犯颜直谏,反正他尽了一点谋臣的本份就行了荀公达用的是比较婉转的方法,建议曹操发檄江东,共攻刘备,但那样与间接的刺激曹操兴兵直下有什么分别?”
刘晔抖开扇子笑道:“曹公固然有轻敌忘形之过,但必竟带甲二十余万,是孙刘联军的数倍,加之曹公极能用兵,任谁都会认为孙刘必然无力与之抗衡。主公却又为何能够认定曹公必败?”
张仁想也没想就接上了口:“兵多又怎么样?得意忘形之下,曹操犯的兵家大忌也太多了点,虽多必败……嗯!?”回过来些神,张仁望着刘晔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哑然笑道:“子阳大才,这些事真的会看不到吗?”
刘晔笑道:“晔不过就是想听听主公对这些战局的见解罢了。”
张仁摆摆手道:“行了行了,这些事现在都已经过去,我们在这里多嘴也没什么意义。到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我没怎么理会政事,子阳你不会怪我失政吧?”
刘晔摇摇头:“所谓的失政,是指上位者只重声色犬马,一味的只知道玩乐,弃政务于不顾。主公这段时间虽然不怎么理会政务却并非如此,晔知道主公虽然嘴上不问,心中仍在留心政事如何。之所以会不去理会,是不想像以前一样事事亲恭,既误人亦误己。”
张仁道:“你理解就好。我还真怕我这样突然一下松开手来,你们会认为我为声色所迷。”
刘晔道:“既然知道主公的想法,对我们这些幕僚来说反而会有如心口压石,不敢怠慢半分,做事也会更加勤勉。所以对主公此举,晔其实是深表赞同的。”
张仁笑了笑:“好了不说这些,我们谈点正事。自曹操兵临荆襄这半年多的时间以来,从荆襄迁来泉州的百姓有多少?子阳你统计过没有?”
“时日尚短,入籍的人口统计很难,特别是想专门算出从荆襄迁来的人口。不过保守的诂算一下,如果把那些还没能正式入籍的百姓计算在内,至少也会在五万左右。”
张仁点点头道:“看样子我初时所作的打算现在已经看到了些成果。战事一起,逃亡避乱的百姓会大量增加……现在荆襄一带的战事还只是起了个头,之后可能还会乱上好一阵子,诂计还会有一大批流民迁来泉州定居。子阳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不但要妥善处理好流民的安置与入籍诸事,还要注意孙权与刘备这两方面的举动。”
刘晔笑道:“请主公宽心,晔自有分寸。”说着还扇了几下手中的大折扇。
张仁望见刘晔扇动折扇,微微的皱了皱眉,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心说现在是隆冬季节,你就不能少扇几下扇子?泉州地处南国,冬天不像中原与北方那么冷是不错,可好歹还是有几分寒意的好不好?你扇子扇上几下我都想打冷战。别人说女人要风度就不要温度,现在看来这句话在特定的场合用在男人的身上似乎更合适一些。
习惯性的甩甩头不去想这些不着边的事,张仁把一本名册扔给刘晔道:“这里面记的是上一批从柴桑挑选出来送到夷州的学子,我已经着人去夷州知会伯益,把这些学子都送到泉州来,由你来依其长才再行选拔录用。稍晚一些泉州的事务会多且忙,得赶快给你寻一些有用之人为助才行,不然真忙起来你非得累趴下不可。”
刘晔接过名册笑道:“还是主公致虑周全。”
张仁哂笑道:“什么周全不周全的,说句实在话我还真有点累怕了。对了,桂阳攻下之后要留兵驻守,而且两下里都要慕集劳力修建道路,杂七杂八的事情也多。怎么去应对我相信你能够处理好,但是下一步攻取交址的事你也得上点心。主要我还是担心兵力不够,泉州光是防备孙刘的关隘就有三处,本城的驻军更是缺少不得……我想在明年春耕过后由你去慕集兵卒,等甘兴霸从桂阳回来刚好可以进行训练,至秋后发兵交址。子阳意下如何?”
刘晔闭目盘算了一阵便即点头道:“如此甚好,晔没有异议。正好迁居到泉州的流民已日渐增多,依照以往计点入籍后再安置农耕、生产的方法已经有些跟不上速度,而流民们又求食心切……现在确实是扩充两州军力的好时机。而且此事若是行事得当,一则能缓解各处政点的压力,二则能够顺利安置下大量的流民,三则能大大加强夷、泉两州军力,实是一石三鸟之计。”
张仁心说一石三鸟?这也就是两州地界的内政底子牢,养得起这么多的人。
又商议了些细节,大致敲定该怎么做之后张仁问道:“最近我没怎么过问政事……巴蜀、川中,还有汉中、陇西一带已经立住脚跟的人有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
刘晔用折扇轻轻的敲了敲脑门道:“有,巴郡、蜀中、汉中这三处的人立足颇稳。因为用的是行商贩货之名,没有与当地的世家豪族发生过利益冲突,而且各处对我夷、泉两州产物需求极大,因此到也颇有些依赖之意,永安、襄阳、柴桑的这几条主要水道也已打通。哦,特别是巴蜀中人传来的消息说,当地对我们夷州从香料诸岛弄来的各类香辣品物需用求之大甚是惊人。如最近一次送去川中各处的香辣品,几乎是不出七天就全部售空。之后上至达官、下至平民,时时都有去商铺询问何时方能到货的人。”
张仁哑然心道:“这么夸张?我原先还有些担心这些东西会卖不出去呢,必竟古代中国可不是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啊。”这家伙怎么就不想想国人对辛辣味本身就有着一份专爱,而号称“不怕辣”的四川、“怕不辣”的湖南、“辣不怕”的江西更是有名。
此外还有一层原因,就是那时的川中、巴蜀一带本身生活条件相对富足,又没有什么战事侵扰,上位者又不能以身作则,渐渐的高层与民间都贪图享乐、奢靡成风。历史上是直到诸葛亮秉承蜀政,以身作则的提倡节俭才稍有改观。现在张仁这个异数人物突然一下子把符合川人口味的各种香辣品给送进去,还不马上引发出大规模的商品流行?这是红辣椒这玩意儿还在美洲,张仁没办法弄过来,不然会引发出味觉革命也说不定呢。
当然张仁现在不会去考虑到这些,而是抱起双手沉思道:“既然立足已稳,下一步的事也就可以开始做了……子阳你适时的代我传话回去,让身处各处的人在合适的时候加大田产的购置力度,同时可以用夷、泉两州工坊的运营方式去介入当地的各类特产物,像蜀中的蜀锦便是一例……差不多我们要开始扩大在各个地区的商业影响力了。”
刘晔点头,取出随身的小本本和铅笔记下。
张仁等刘晔记好又问道:“好像刚才漏了陇西。那边的情形如何?”
刘晔摇摇头:“长安以西、汉中以北的那片地区不怎么太平,而且如果是从汉中出关前往陇西凉州各郡,道路极其难行。派去陇西一带的人一直找不到合适立足的地方,不得已之下退回了汉中。另外据他们传来的消息,羌族似乎时有动乱,马腾正在集兵平乱……”
张仁呀然心道:“啊?怎么这事书中一点记载都没有啊?难怪赤壁之战的时候马腾这一家子没在老曹的后方捣乱了,按说这可是绝好的机会,没理由放过的……”
荆州南部,桂阳郡。
桂阳太守赵范此刻正在府衙中急得如油锅上的蚂蚁,在厅中转来转去的没有半刻清静时候。这桂阳因为离襄阳最远,而且相对的开发程度也比较差,所以一直以来荆襄的行政中心对这里都不怎么感冒,刘表健在时也就是让赵范处理好当地的政务,每年再上缴相应的粮米也就行了。换句话说是那种“只要你不出什么事,我也懒得去理你”的情况。
本章完
………………………………
第2000章 改嫁条件
刘表故去后引发出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接着便是荆南四郡的自立。关于桂阳的自立赵范也有他自己的苦衷。其实赵范这个人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大事,虽然是一郡郡守,本身也并没有什么实力可言,自保最好的方法还是依附于荆襄的当权者,所以他根本就不想闹什么自立。可是在刘表死后,刘备与刘琦在襄阳屁股都还没能坐热就被曹操赶走,紧跟着曹操又被孙刘联军打回许昌,接下来荆襄到底会落入谁手谁都说不清,可怜的赵范都不知道该依附于谁。
接下来零陵、长沙、武陵先后自立,三郡郡守都以一方诸候而自居,要是赵范不跟风自立的话,首先在所谓的政治地位上就矮了半截,闹不好另外三郡就会用政治地位来压他老子官比你大,你官比我小,你当然得听我的,逼他投靠过去。你说投靠就投靠吧,占了地盘后赵范能不能被容得下,小命能不能保得住这些先不去论他,最要命的是赵范知道三郡郡守也不是什么好鸟,手上的实力比自己强不了多少。真等到荆州北部的大局定下,当权者发兵来袭,就这四郡能挡得住才怪了。与其先矮了一截之后又要再矮一截,不如干脆先强撑起一点脸面,这样在日后应对**oss的时候好歹还有点进身的本钱。于是乎赵范就咬了咬牙,和其他三郡一起闹了自立。反正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桂阳离襄阳这个中心点最远,他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观望战局再作出选择的。
可是没想到的是……
“张仁在夷、泉两州不老老实实的呆着,派兵来打我干什么?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
就在数日之前,桂阳的东南方向突然出现了张仁的两万大军。这两万大军也没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直接就挑明了说是来攻占桂阳。赵范的眼光一直注意着北面,东面方这一下突然杀将出来把他闹了个措手不及,慌忙中聚起城中的七、八千杂牌军,由手下的陈应、鲍隆这两员大将带队迎击。只是这仗不打还好,一打就打得赵范头皮发麻。对方大概也就是出动了五千先锋,仅仅一次冲锋就打得桂阳守军溃不成军。陈应被甘宁一箭射死,鲍隆则死在乱军之中,近八千的守军只有三千来人逃回了城中。
现在桂阳城被对方围住,却又围而不攻,赵范也不知道对方是想干什么。不过赵范现在已经有了想出城投降的打算……
城外的甘宁军营大帐中。
“元直老弟,这桂阳城已和一座空城无异,为什么你不让我一口气把它给攻下来?”
徐庶正用刀削下一块烤肉涂抹香辣酱料,听见甘宁的问话后笑道:“兴霸兄,根本用不着啊。这桂阳郡守赵范我昔日投到刘表帐下时曾见过几次,才干是不怎么样,不过也算得上是个挺忠勤的人,就是为人比较胆小怕事。日前我们仅仅一战就打得他溃不成军,两员大将也一并阵亡,我诂计着这赵范现在已然胆寒。为了免去些不必要的损失,我们现在只需吓而不是要打。”
甘宁道:“吓?吓得他出城投降?”
徐庶点点头:“正是!这几日我们只需时不时的去城下叫骂一番,作些耀武扬威之态,让他好好见识一下我们是如何的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便可,相信不出三天赵范便会被我们吓破了胆,乖乖的开城投降。如果硬要攻城也无不可,只是我担心他会作困兽之斗,那我们怎么样都会有些不必要的损失,最重要的是我怕另外三郡闻知此间战事后会想来捡便宜。
“零陵、武陵、长沙这三郡的兵马怕我们当然不怕,只是没必要的仗又何必去打?再者主公一再交待,我们的目标仅仅是桂阳一郡而已,其他三郡不去动他。主公这样要求自然有他的打算,我推算了一下是主公想尽量多保存点实力,必竟下一步我们还要攻取交址的。这桂阳一战说穿了不过就是一道餐前小点,给我们练练手,让士卒们多点实战历练而已。我也知道兴霸你觉得打得不过瘾,可是为了主公的大计你就先忍忍吧,反正交址一战肯定会是由你统军出征,到时你自然可以打个痛快。”
甘宁颌首道:“元直说得是!那明日我就去再城下吓吓赵范,逼他尽快投降。”
一盘香喷喷的烤肉送到了甘宁的面前,徐庶笑道:“来,试试!这五香烤肉可花了我不少心思,上面的酱料更是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还有这头大肥猪,好不容易才从附近的村庄里买来的。主公吩咐过我们如非必要不可扰民,我们这一路也都与百姓秋毫无犯,可是大军压境跑的还是不少。为了买这头猪,我还特意让我的侍从在村里等了一整天,同时还派人出去寻找劝说百姓,明告不会伤害他们,这才买回来的。唉,这一路上全是啃压缩饼干,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甘宁不客气的接了过来道:“都说君子远庖厨,可是这头猪我看元直你兴致勃勃的摆弄了半天,会不会有些自损身份啊?”
“君子?”
徐庶鼻哼了一声,用竹签叉起一块送入口中,一边嚼一边道:“真君子当行事无愧于天地。若是被那些繁文缛节束缚住,真正又能做成几件事?若是小小心心的去留意那些世俗杂念方能称之为君子的话,我到宁可去学主公的宁为真小人,不作伪丈夫……你吃不吃?不吃我可全包了。”
甘宁忙不迭的缩手,徐庶去抢食盘的手就落了空,甘宁豪爽的笑道:“说得好说得好,元直你这些话可真是说到某心里去了。以前我也和你一样投奔过刘表,可是那刘表看上去虽然颇有君子之风,实际上除了会舞文弄墨、把玩些诗辞歌赋之外什么事都做不成,背地里还嫉才妒能,总是防着人……喂喂喂,徐老弟你给我留点儿!你以为这一路就你一个人嘴里淡出鸟啊?我还不是和你一样光啃干粮来着!唉,就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不能喝酒!”
一旁的邓艾见到这般情形无言退开,不多时却又转了回来,手中多了两个水囊,递送给二人后邓艾道:“临行时师傅交待过我,说二位在一起的时候肯定少不了酒水助兴,只是在战局未定之前会严守军律滴酒不沾。如今看来战局已定,师傅交给我的这些好酒可以交给二位了。”
“哦还是主公有心啊!”
甘宁与徐庶大喜之下接过来,刚想拧开盖子,邓艾平静的出声制止道:“战局虽定,也请二位适量,以防意外。待真正攻下桂阳,在府衙中开怀饮宴,小子绝不多言半句。”
徐庶很欣赏的点了点头,用肩膀撞了一下甘宁,竖起三根手指道:“三口!多饮半口便是有负主公重托。”
“行!正合我意!”
我吓,我吓,我再吓!
甘宁吓唬了赵范两天,到第三天头上赵范可真的再也受不了了。那边甘宁才刚刚喊出要赵范开城投降的话,这边赵范反到如释重负一般,急急的赶去府衙取了印绶,再赶回来打开城门,手捧印绶出城投降。
接下来甘宁负责士卒的受降,徐庶则负责政务方面,各有各的分工。不过徐庶记着张仁的吩咐,让赵范把其兄嫂领出来看看是不是美人。赵范就算是万般的不情愿也没有办法,只好领着徐庶去见上一见,谁让自己的小命在别人手里呢?
领出一见,徐庶也吃惊不小。这樊氏不过二十三、四岁的年纪,生得果然是国色天香,论容貌气质或许只比糜贞、赵雨这一级别的美女稍逊一筹。这会儿徐庶歪起了脑袋,眯眼外加捋须,谁都能看出来他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一边的赵范现在是一张苦瓜脸。对于樊氏这样的美人,说赵范没动过心那是骗人的,只是赵范迫于礼教,人又比较胆小,所以就一直没敢做过什么动作。现在自己成为阶下囚,那边的徐庶又是一脸的阴险相,心中不由得暗想道:“现在怎么办啊?我曾经答应过嫂嫂,为她寻一个达到要求的男子好改嫁。可是现在……唉!”
眼望着徐庶开始走动,赵范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唯一指望的就是徐庶他们得了人不会杀他。不过徐庶在走到樊氏面前后只是正色一礼道:“赵夫人受惊了。请放心,我夷、泉军兵绝不会做些抢男霸女之事。冒然请见,实是事出有因。”
樊氏平静的看了徐庶一眼道:“成王败寇,古之常例。如今既已成禽,妾身又能再作何论?徐中郎如此以礼相待,妾身实不敢当。”
徐庶对樊氏的这种冷静到有些意外,稍稍的楞了下便表示欣赏的点了点头道:“庶曾听人言,赵夫人自夫君过世至今已寡居三年,赵太守每劝夫人改嫁,夫人却立以三事,全此三事之人方可嫁之。可有此事乎?”
樊氏微微点头:“不错,确有此事,只是不想徐中郎却也闻知。”
徐庶道:“愿闻三事。”
樊氏道:“其一,要文武双全,天下闻名其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其三,要同属赵姓。不能全此三事者,虽威逼利诱,妾身也宁死不从。”
徐庶愕然心道:“有没有搞错,条件还真够高的啊!这女人根本就是眼高于顶嘛!话又说回来,到底是她心高气傲,还是压根就不想改嫁?”
回望了一眼赵范,赵范则作了一个很无奈的表情,心说我这兄嫂要不是这般性情,早就让我给搞定了,哪还轮得到你在这里jjyy?
徐庶默然许久,突然放声大笑道:“主公啊主公,我总算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我来办这件事了。这要是换了兴霸在此,还不马上就一剑过去?哈哈哈……”
轮到赵范与樊氏愕然。赵范则心念大动:“不是他想要,而是张仁想要吗?我得想办法劝劝兄嫂……按说张仁完全配得上,而且说不定我还能借此混个进身。”
等到徐庶笑罢,樊氏冷冷的问道:“张夷州吗?难道说张夷州发兵攻取桂阳,就是为了妾身一人而已不成?”
徐庶笑着展开言语反击,他对樊氏的傲气可真有点看不顺眼:“我家主公虽有浪子之名,但绝不会为了一个女子去攻城略地。而你,只不过是一个攻下城池之后的附属罢了。”
樊氏闻言冷冷的哼了一声道:“我若不从,你又能耐我何?妾身就此请死便是!”
徐庶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