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8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不好说。这两个人都是当世的枭雄,绝不会做没什么意义的亏本买卖。刘备眼下还只有荆州这一小块地盘,想成大事就必须要西进川中,取蜀中两川之地建立基业,这样才会有争夺天下的本钱;至于孙权,主要的眼光还是放在如何夺回荆州与保疆卫土上,真要让孙权越过长江向北打,孙权他没有那个魄力,再者我在夷、泉两州也始终是他的心腹大患,万一要让他北上他还会担心我会在背后捅他一刀。用句难听点的话来说,这些诸候其实都是各怀鬼胎的。真想让他们齐心伐曹,无异于痴人说梦……难啊!”
貂婵哑然道:“那你还拿这个来劝说荀令君?”
张仁不置可否的回应道:“我想荀公没有答应我和我同去交州,多交也是有看到这一点的吧。再一个我想荀公是对曹『操』还抱有最后的一丝希望,也许他这个昔日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而且言听计从的人,到最后还是能劝阻住曹『操』也说不定。我和他曾经共事多年,他的脾气我了解。你别看他表面上人如其字,文若文弱,其实他是个不到完全不能挽回的地步就绝不放弃的人。他那牛脾气一发起倔来,谁都拿他没办法的。”
貂婵道:“行了行了,总之你这一趟是白来了。还好这一路上没出什么纰漏,不然……唉,算了,我都不愿再说什么。”
张仁摇摇头,心中暗想道:“难道真的会没用?我想应该不会吧。三路齐进『逼』迫曹『操』的事虽说看起来不切实际,却也并不是真的一点可能『性』都没有,关键在于一些前题条件还没有达到。至于劝说荀彧……唉,我是根本把握不到最佳时机。本来劝说荀彧的最佳时机应该是曹『操』送个空盒子给他,意思是说荀彧已经没有用了的时候,可是荀彧在收到这个盒子之后马上就服毒『自杀』了。那么短的时间,具体会是哪一天谁又说得清?除非我一直暗中跟在荀彧的身边,一见机会到来马上『露』面还差不多来着。不然就算我有手机和瞬间移动都不一定能赶得上。不过现在这样也算是给荀彧提个醒,让他记得还有一个我在,别一失去希望就急着『自杀』。以前和他说的那句万一不行来找我的话,诂计他早忘得一干二净了……不过这样做的关键还是在荀粲那里,曹『操』敢动手去除掉荀彧肯定就已经是有恃无恐,暗中监视的人绝对不少,荀彧就算想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果说荀粲能够牢记我交待给他的几处暗庄,必要的时候找到这些暗庄中的死士,那么要救荀彧出来应该不会是太难的事。”
貂婵见张仁皱着眉头苦思不语,再次柔声劝道:“好了世清,我看现在的情况你急也没用,不如休息一两天之后赶回夷泉去吧。这里再怎么说也是曹『操』的地盘,呆得久了只怕夜长梦多。”
张仁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向貂婵道:“阿秀,反正我们已经到了这里,不如你再陪我去一趟颖川吧?”
貂婵奇道:“颖川?你突然间想去颖川干什么?”
张仁轻叹道:“我想去拜祭一下老郭。这里离弈儿告诉我的老郭下葬的地方并不算远,走得快些来回也就是三天。拜祭之后,我们马上就赶回夷泉去。”
貂婵望了张仁许久,点头道:“好吧,我陪你去。回想一下当年我们两个能够重逢,也多亏了有郭祭酒从中安排,如今离得这么近,去拜祭一下也是应该的……嗯?”
“怎么了?”
貂婵快步走到窗前,轻轻推开一丝窗缝向外观看。张仁警觉的伸手去取剑,怕是他们两个出了什么纰漏被人认了出来。不过很快貂婵就转回过身来笑道:“你紧张什么?真要有什么事我会比你先取剑。”
“那你在看什么?”
貂婵推开了窗户,仰望天空道:“你看,下雪了。自从你到夷州之后,我已经不知有多少年没看过雪了……雪过天必晴,你想去拜祭郭祭酒,看来还真赶上了好天气。”
此刻的许昌城中,一夜没睡的荀彧也披着棉衣站在书房门前观望雪景。身后桌几上写给曹『操』的书信已经写好,只等天一亮就要着人送去邺城。手头上的一件要紧事算是办完,荀彧一边看着雪景一边在思索着当夜和张仁所谈的那些话,心中有着一份很深的疑虑与担忧。
所谓的疑虑,是荀彧真的有些搞不懂张仁长久以来到底是想干什么。荀彧很清楚张仁是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同时又自知没有那种能力的人,或许占据三州之地当一个刘表那样的“自守之贼”,然后再扮演一个哪边势大就倒向哪边的墙头草会是最好的安生之计。但事实上张仁从来就没有这样做过,夷州并入大汉版图之后,张仁的手很快就伸向了泉州,紧接着整个交州又落入张仁的手中,连带着士燮也被轰到海外新开了一个汶州。现在张仁的势力范围到底有多大,荀彧根本就心中没底,天晓得张仁是不是还有别的不为人知的海外领地(事实是张仁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东南亚的香料群岛)。按说张仁如果不介入中原的诸候纷争,躲去哪个海外领地称王称霸的,相信会比中原任何一个诸候都过得逍遥自在,而且这也才符合张仁本身的心『性』才对。但是张仁显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在各方诸候之间都『插』一脚进去。
初时荀彧以为张仁这样做只是为了借诸候纷争来以商取利,但是后来荀彧知道了张仁有一种想用自己的办法来阻制战争的打算。就实际效果而言,张仁的做法当真有些可怕,最近三年中按荀彧的调查报告,张仁光是从曹『操』的领地里前前后后就抽走了十多万的人口,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曹『操』与荀彧的惊吓之余,原本与张仁之间以人口来交换物资的交易也已经全面停止,同时加大了内政方面利民的幅度来保证移民数字的逐步减少。曹『操』如此,刘备与孙权那里也同样如此。可是这样一来,军需方面对张仁夷泉商业供给的需求量也上升了不少。于是这时开始,荀彧又在猜测张仁就是想尽可能的减少中原诸候争霸的战争数量。
直到今天,张仁突然又冒了出来,摆出了一副大汉忠臣的样子,想和他一起阻止曹『操』称公与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事,荀彧就真的被张仁搞『迷』糊了。说实话,荀彧看得出张仁一直以来对汉室都并不算是很重视。前前后后做了那么多有利于汉室声威的事是不假,不过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提升张仁本身的名望而已,真要说张仁一直在为汉室尽心尽力,荀彧是死都不会相信的。举个例子来说,张仁当初还是尚书仆『射』的时候,就曾经在荀彧面前戏称献帝为“不懂事的小娃娃”,这种不客气的语调闹得荀彧当时都差点和张仁翻脸。
“这个张仁到底是想干什么?平天下还是在『乱』天下?”
这就是荀彧的疑虑,也是一个现代人与古代人之间思想观念上最根本的差异。
至于担心就好说得多。荀彧回想起当初,张仁在大事方面几乎是“言无不中”,在这方面荀彧都对张仁有些盲从。张仁既然赶来和荀彧说曹『操』称公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事,那就肯定是铁定不会错了。而且荀彧自己再从时势上面来分析一下,确实如张仁所说的那样,自己能够拦挡得住的机会十分之渺茫。荀彧选择留下来,除去本身对曹『操』还有一线希望,同时追随了曹『操』十几年,怎么说都有些不忍相离之外,更多的到是想尽一尽最后的努力。
只是在张仁临去时说的一句话着实有点让荀彧心惊:“荀公,你这样做无疑是在自寻死路。你再这样不顾一切的劝阻下去,根本就是在『逼』曹公杀你。当然曹公在明面上不会对你动手,应该会是用其他的方面让你自尽,对他来说这样也是给你最后的几分颜面。荀公,我最后再劝诫你一句,当哪天曹公决定对你动手时,内庭中最后的汉室力量就全完了。粲儿这次我不带回交州去,就留在你的身边。当你遇到那一天的时候,粲儿会有办法救你出来的。”
不知不觉中荀彧在门前站了许久,直到天『色』已经全亮,早起的侍从赶来书房打扫时荀彧才回过神来。再想想张仁提出的那个以外部力量去抑制曹『操』的想法,荀彧只是摇了摇头心道:“他这法子真的会管用吗?如若真的出现那么一天,天下岂不是又要『乱』作一团?”
两头为难间苦思无计,荀彧看看天,大声吩咐道:“来人,速将信函送去邺城!”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已经到了建安十七年的春二月。荀彧一如既往的在许昌尚书府衙里准备着司隶各地的春耕大计,忽然曹『操』派来的信使至,要求荀彧马上准备好一大批的粮草先行送往谯郡,曹『操』要出兵合肥攻打孙权。同时还要求荀彧离开许昌,随军参丞相军事。
这本来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往年曹『操』要出兵哪里,大军所需的粮草都是由荀彧来主理的。不过这一次,荀彧在听到后面要他随军参谋军事的时候,心中猛然一紧,暗想道:“真没想到啊!这事会来得这么快!”
荀彧常年坐镇在后方主理内政,曹『操』出征哪里从来就没有带上过他。现在突然一下要荀彧离开常年坐镇的要地许昌,还要随军参务荀彧并不擅长的军务,这能说明什么!?
用力的攥紧了双拳,荀彧恭敬领命,发付信使先行归还后荀彧便在府衙中开始准备粮草的事,同时唤过陈群,把尚书府中所有的权力都移交给陈群来主理。交待妥当,荀彧回到家中书房,看了看书房中众多的书籍竹简,长叹数声之后把荀粲唤到了身边道:“粲儿,你师傅交待过你些什么?”
荀粲低声把张仁的定计说了一遍,荀彧点头道:“为父要先去谯郡送粮劳军,你暂留在家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晚一些再赶去谯郡不迟。为父再交待你一句,待为父离开许昌的第三天,你……把这书房中的书简全数焚毁,一卷不留!”
………………………………
第2051章 回还(二)
荀粲大惊道:“这里都是父亲十数年来的心血之作,为何要如此?”
荀彧摇头道:“留之无用,反误国矣。此乃父命,汝断不可违!”
荀粲扁了扁小嘴,点头应下。
荀彧抬头望望天,心道:“世清说的那个东西,是不是我一到谯郡就会收到?曹孟德,我一生阅人无数,可谓从未看走过眼,没想到唯独会在你这里犯下大错……也罢,如果不『逼』我,你我主臣如故;若你真的『逼』我,就不要怪我不念旧情。我荀文若是大汉臣子,不是魏吏!”
建安十七年春三月,荀彧押运着大批的粮草来到谯郡,才到不久就病倒在床上。曹『操』要征讨合肥并不须要经过谯郡,取道寿春比较近,因此谯郡的粮草只要运到寿春就可以了。听闻荀彧病倒之讯后,曹『操』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快马赶来探望,只是派了个近侍过来问候一下而已。当近侍回报曹『操』说荀彧似乎病得很重,曹『操』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令人取过一物交给近侍道:“兵贵神速,孤统领大军不可轻离,不能亲自探望文若,只能馈以珍食聊表心意。汝带此食盒,再赶去文若那里一趟,为孤传递心意。”
这个食盒没过几天便传递到了荀彧的手上。挥退近侍,荀彧在病榻上打开了这个盒子,里面却空无一物,荀彧摇头苦笑道:“君臣十数载,至今日却不想如此!曹孟德,你既以我为无用之物,我又何必再苦心强求?也罢,你我君臣之缘,就此恩断义绝吧……想不到世清竟然会料得这么准。或许他口中之策,真的能有机会达成,那我还担心什么?”
一念至此,荀彧缓缓的自病床上坐起身,向门外唤道:“来人,去把粲儿唤来!”
此刻的荀彧,并不像是有半分的疾病在身……
沛国谯县,曹『操』出生的地方。历史上曹『操』在官渡之战时,谯县可说是不遗余力全面支持曹『操』的大后方,史书上亦有“青壮执兵,老幼负粮”这一说法。曹『操』在统一北方,实力日渐雄厚之后,对这块生土总是会免税免役,也因此谯县相比别处,百姓的生活要富庶不少,相对来说也要安定得多。只是在某个深夜,一阵阵凌『乱』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里应有的和谐。
“启禀丞相,荀令君已不知所踪!于其床榻上有留书一封,请丞相过目!”
一路疾驰而来的曹『操』在马上犹自喘着气,一旁的许褚从侍从手中接过信函再转交给曹『操』。曹『操』展开借着火光细看过后,暴怒中把信函扯得粉碎,指着跪在荀彧在谯县暂居的驿馆门前的几个侍从大骂道:“你们这些混帐!孤当时是如何交待于你们的,嗯!?你们这些无能的废物,留之何用!许仲康!”
许褚楞了一下望向曹『操』。只见曹『操』冷冷的比了个杀的手势,许褚这才会意,带了几个人把那几个侍人拖了下去。
曹『操』仍在暴怒之中,一旁一个三十来岁相貌阴沉的谋士凑了上来低声道:“主公,吾料荀文若定然尚未走远,若着精明之人于路探问,应该还有机会将其擒回。”
“仲达何以见得?”
司马懿低声道:“主公安排在荀文若身边的眼线颇多,这里又是谯县要地,荀文若弃官而去要瞒过众人,必然是孤身出逃而不带侍从同行以免惹人留心,多半还会昼伏夜行,如此这般行程是快不起来的。主公以快马传令各处要道关口严加盘查,相信能有所收获。”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依仲达之见,荀文若会何去何从?”
司马懿稍稍思索了一下便回应道:“若在下所料不差,荀文若此去,必然会设法去投奔张仁。”
曹『操』微微一惊,急问道:“何以见得!?”
司马懿道:“主公莫要忘了,去年冬季荀文若的幼子荀粲自张仁处求学归还。”
曹『操』攥紧拳头,骨节都格格作响,阴沉的道:“这两个人要是凑到了一起……不行,说什么都不能让荀文若逃到张仁那里去!来人啊!”
数员小校出列,曹『操』急作吩咐之后小校们正欲离去,曹『操』突然再度唤住他们道:“你们给我记住!活的要是擒不回来……死尸也一样可以!”
“诺!”
不说小校们离去如何行事,曹『操』这里却有些静得可怕,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之声,再就是曹『操』拳头上传来的骨节格格轻响。
话说曹『操』安排着监视荀彧的人是不少,但荀彧是什么人?一但荀彧真的拿定了主意要逃,就那些奉命监视荀彧的小角『色』,在荀彧的面前还不是一群二百五?等到曹『操』闻讯赶来并且下令追拿的时候,荀彧与荀粲已经暗中逃到了豫州汝南,并找到了一所张氏子弟购置的田庄。接下来的事就要好办得多,有张氏中人的帮助,荀彧也不理会什么道路不道路的,直接就一路向南逃到了江夏。只不过这样的走法基本上走的全是山路还外带要过大河,等到荀彧与荀粲在夏口港登上船只准备前往柴桑的时候,已经年届五十的荀彧实在是累得再也吃不消,倒在船舱里就一睡不起。
人到柴桑,再取道桂阳转赴泉州。这一路因为有张氏商队身份的掩护,到是谁都没有惊动到。荀彧这时总算是轻松不少,每天都是优哉游哉的坐在车里观赏沿途的景『色』。荀彧人到桂阳时少不了要和徐庶先打打交道,这一见面荀彧心中暗自惊叹,张仁是从哪里找来个这么厉害的角『色』?而且桂阳这时经过了数年的开发,繁荣程度在荆南四郡中首屈一指,荀彧与徐庶见面还碰上过刘备帐下的糜竺、孙权帐下的吕范来找徐庶商议今年的贸易计划,不外乎想购买多少多少的军需物资并且讨价还价个不停。当然,荀彧还不敢『露』面,都是躲在屏后偷听的。
此刻车马商队走在桂阳往泉州的路上,荀彧在观赏景『色』之余心中亦暗想道:“以农为本,以商富国,世清的这个想法确实大有利处啊。想我荀氏一族借鉴此法,在中原一带可谓是首屈一指,已经没有哪个家族能比拟得上,但是真和张仁和张氏比一下,似乎还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而已……没办法,当初世清留下的书简全都毁于一旦,我也只是靠他留下的那些旧日政令来令族中人试行而已。”
闲话少说,荀彧于建安十七年的夏六月抵达泉州。泉州太守刘晔闻讯急迎出城,这对昔日曹『操』手下的谋臣见面之后少不了一番唏嘘感慨。迎入馆驿之后,刘晔急命人去夷州请张仁赶来泉州与荀彧见面。
“你说什么!?荀公已经到了泉州!天啊!快去给我备马备船!”
张仁这会儿正呆在家里和蔡琰、婉儿卿卿我我的好不自在,一闻听此讯立马蹦起来老高,兴奋之中就差没哭出来了。
“牛人啊!三国中玩内政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牛人!”
话不多说,张仁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泉州。昔日的这对许昌尚书府老搭档这一见面,头一件事就是安排酒宴以示庆贺。
如何庆贺,如何欢喜,再去多说已经没有了意思。直到双方都平静了下来,张仁便找到荀彧认真的去谈些正经事。
淡酒小菜,对席而坐。三杯过后,荀彧先开了口道:“世清,我这一路可长了不少的见识啊。你手中的几座州郡,单以富庶而论只怕已经远超中原。昔日人称为‘三年境内丰’的浪子张仁,果然是名不虚传。不过我现在很想知道,你接下来是打算怎么做?曹公称公在即,你是不是真的有办法去阻止?”
张仁摇摇头道:“没有办法。而且一如前言,曹公称公一事,我也并不想去阻止。就我个人而论,曹公称公,其实也是他应得的。”
荀彧纵然有些不满,却也不得不长叹了口气道:“也罢……那之后呢?在此之后你是打算怎么做?”
张仁晃了晃酒杯,微笑着反问道:“荀公,你久在许都,又常入宫庭面见圣上,对整个许都的情况如何应该了如指掌吧?”
荀彧道:“这个自然。许都初定之时是你我同心规划,而你走之后几乎全是出自我手。嗯?你问这个是想干什么?”
张仁笑道:“当然是不干好事。荀公,上次相会之时因为我还不知道你心意如何,所以有些话我还不敢明说出来。现在你既然已经到了我这里,我心里的打算也该向你全盘拖出了。”
荀彧心中一动,隐约中有猜出张仁的想法,只是还不敢确定,于是低声问道:“你这个臭小子,到底是想干什么?难道说……”
张仁亦凑近些许低声道:“看样子荀公你已经大致的猜测出来了……不妨试言一二。”
荀彧道:“你该不会是想暗中派人潜入许都,然后……把圣上救出许都!?”
张仁面『色』一凛,轻轻点头道:“然也!其实在许都周边早已经有我安排下的暗庄死士,为的就是这一天。”
荀彧默然摇头道:“胡闹!世清你怎么想事情想得那么简单,这事也太不切实际了吧?许都作为汉室新都已经有近二十年,往日在我的苦心经营之下守卫那是何等的严密?宫殿之中更是如此。况且宫殿禁军都是曹公的精锐心腹,平时连我的命令都可以不用听从,对圣上的监视更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又怎么能救得出来?若是稍有不慎,圣上『性』命堪忧,你我反为大汉罪人矣!”
张仁道:“可是不救圣上出来……”
荀彧想也不想就打断张仁的话道:“就算你能救得出来又怎么样?如我一般千里奔波潜逃到你的这夷泉两州吗?圣上身躯娇贵,又怎么能经受得起?况且曹公一道檄文下去,你我反为劫君之贼,天下诸候必兴兵讨伐,你辛苦打下的三州之地全都要讨诸流水。”开什么玩笑?救献帝出许都?张仁真是不要命了吧?
荀彧的担心自然不无道理。要救献帝本身就很难不说,中间又要经过刘备和孙权的领地。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可是各方诸候都垂涎三尺的买卖,一听说献帝有可能会到自己的领地还不玩命一样的捣蛋坏事?
张仁哈哈一笑:“荀公,你能不能听我把话说完?我可没那么笨的……”
张仁笑着说完这句话,起身取来一幅大汉疆域图在桌上摊开,指点着图中道:“荀公你看,这一大片都是曹公的地盘,可以说大汉疆域他已经掌控了一半以上;喏,这边的是孙权的,却还是这么小小一块。双方的实力可以说差异极大,但是就爵位而言这二位却是相同的——曹公是武平候,孙权是吴候……”
荀彧白了张仁一眼,摆摆手道:“你这个张世清,喝了两杯就喜欢罗里罗嗦的『毛』病还是没改掉啊。直接说要点行不行?”
张仁呵呵一笑:“荀公你也心急了些。其实我是想说,不论这几个的人占据的领地大小、功绩高低与否,真正的官职爵位的授予并不是听由当今圣上裁处,而是出于曹公的手笔。荀公现在不妨回想一下,当初曹公初迎圣驾至许都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