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8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龙稍待吾有话说!”
赵云微微一惊见诸葛亮和黄月英一同从巷角转了出来。诸葛亮依旧是羽扇轻摇的老样子而黄月英手臂中则挎着一个食盒。诸葛亮夫妇走到近前诸葛亮先借着火光向赵云的随从扫了一眼眼光在某人身上停留了一下并向那人微微点头。与黄月英一起走到赵云的身边道:“子龙此去路途艰辛吾置薄酒数杯于汝饯行还望子龙事成之后……早日归还。”
赵云怔了一下随即翻身下马。刚想说话诸葛亮拉住了赵云的手道:“亮送子龙一程有话边走边说吾亦尚有些机要交待。”
赵云会意喝令门长给诸葛亮留门之后。带领随从与诸葛亮夫妇一同走出汉中城。行出一段诸葛亮回望了一眼汉城南门缓缓开口道:“行了亮就送到这里吧那些门卒听不到了。”说着诸葛亮取过一杯酒先递给赵去然后再将一杯酒递给方才注视到地某人道:“6夷州亮敬你一杯。”
乔装成赵云随从的6仁满腹狐疑的望定诸葛亮刚才他可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诸葛亮会当场揭穿。刘备帐下的群臣当中6仁最怕的就是诸葛亮。犹豫间6仁接过酒杯想了想问道:“孔明先生不是要擒我回去的吗?”
诸葛亮微微一笑:“若非吾与拙荆暗中安排你与子龙又怎能如此轻易的就逃离别院继而出得汉中城?吾与拙荆在南门静候许久一则是想为你们二人饯一饯行二则若子龙无有令箭不便出城吾再出一下面便可令子龙顺利出城。”也是。赵云有些时候是不方便不过加上诸葛亮就是另一回事。
6仁迟疑着问道:“先生为何要如此?于皇叔那里先生又要如何交待?”
诸葛亮道:“我为何如此?6夷州又为何要孤身犯险赶来汉中劝说主公?其中之意其实相差不远。至于主公那里也请6夷州放心亮自有安保之策。或许凭着亮的三寸不烂之舌能够真正劝阻住主公。”
6仁已经明白了。他话多说无益6仁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深吸了口气道:“多谢先生!”
诸葛亮点点头转头向赵云道:“子龙请安心。汝此去汝之家人妻儿亮必会设计保全。”
“多谢军师!”
6仁想了想凑到诸葛亮的耳边低声道:“先生。如果你感觉罩不住了必要地时候可以这样……”
诸葛亮听后微微一惊:“6夷州你在蜀中到底有多少子弟暗庄?”
6仁摇头轻笑:“太多了我自己都有些说不清。”
诸葛亮轻叹道:“不论为公为私主公都不该去惹你。你处处在人之先总是会令人防不胜防……即如此亮到愿意给6夷州之计来个锦上添花。”
6仁奇道:“锦上添花?愿闻其详!”
诸葛亮摇着羽扇道:“主公在汉中集兵十万意欲攻取汉中。只是此番兵马一出主公必失却天下大义。6夷州虽在荆襄、南中集结重兵成威逼之势但6夷州亦当深知蜀中诸将之能。蜀中实难轻犯。若是主公一意孤行弃却西川改保汉中、长安亦无不可。只是凭主公的十万兵马想攻下长安尚且差些所以如今主公在等的应该是西凉马的齐兵共进。”
6仁道:“我已派出信使去知会马告知马不可……”
诸葛亮摇头道:“马与曹操有灭族大仇。6夷州的信使不见得能劝住马。依亮之见。6夷州与子龙应先去一趟梓潼。”
“梓漳?”
诸葛亮道:“不错梓潼。因为马云缘在梓潼。以6夷州于马氏之恩子龙与云缘之亲并晓以天下大义、马氏于汉室之忠再请云缘赶赴西凉去劝阻马如此方有把握劝阻到马。”
6仁恍然大悟向诸葛亮恭敬一躬:“多谢先生提点!”
“事不宜迟亦恐夜长梦多6夷州、子龙去吧。亮再敬二位一杯!”
酒饮上马诸葛亮忽然唤住6仁道:“6夷州日前你与子龙同声高歌歌可有名?”
6仁在马上攥紧双拳一字一顿的应道:“有!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诸葛亮在书房中静静的坐了一夜口中也一直轻声低念着这句话。天已渐渐放亮借着初阳晨曦诸葛亮抬头看了眼案前的竹联。上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杯热茶与一小碗米粥送到了案前陪着诸葛亮同样一夜没睡的黄月英轻声问道:“相公你这样放他们走真地对吗?”
诸葛亮轻叹道:“6夷州说得对啊。主公与曹操之争再怎么说也只是家人之斗;可是五胡进犯却是我大汉江山的存亡之战。主公一意匡扶汉室却只把眼光停留在了曹操的身上……用6夷州那日在朝堂之上的一句话主公的确是被自己所谓的大义蒙蔽了双眼。没有分清我大汉真正的敌人是谁。”
黄月英道:“偷偷救出6夷州到也罢了可是子龙将
诸葛亮端起了饭碗:“别说了。如果不这样只怕没有机会让主公清醒过来我也就没有机会劝阻到主公。天色差不多了劳你再帮我备水更衣我要去见主公。”
数刻之后刘备聚起幕僚开会议事可是众将之中不见了赵疑惑间别院卫士赶来报知6仁逃走;大惊中。赵云府中地从人又将赵云的留书送上——
“罪臣赵云百拜!
云自追随蜀公已逾十数年叨窃厚恩正当思报。今蜀公集众十万欲进取长安本为一战可擒曹贼之良机。但良机之时五胡举众数十万侵扰中原大有倾颓我汉室江山社稷之势。云本北疆常山之人。幼时多见胡虏残暴之行故自幼立志勤习武艺……”
信只看到一半刘备便掷书于地仰天长叹道:“子龙去矣!”
众人大惊失色却见刘备突然奔至殿门处疯一般地狂叫道:“子龙子龙!吾大业将成你却又为何要弃吾而去!难道这个时候我兵长安剿灭曹贼真的做错了吗!?难道我真的是那种只能共患难却不能共福贵的人吗!?子龙——”
此刻只有几个人能够明白刘备的心情。赵云是在刘备最失势的时候投奔的刘备之后不管刘备怎样流离失所。赵云也和关羽、张飞一样是刘备最坚定的支持者。甚至于在很多时候赵云对刘备地忠诚能让其他人感到惊呀。
众人议论纷纷刘备忽然沮丧地转回身来挥手向众人道:“都退下都退下吧……孤想一个人静一静……”
张飞跳将起来吼道:“大哥给俺两千人马俺去……”
刘备突然暴怒着吼道:“都退下!”
刘备这一吼张飞也只能愤恨不平的和众人一齐退出去。而在众人之中只有诸葛亮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刘备低着点缓缓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大殿之中静寂无声。只有刘备轻轻的叹息与苦闷之声。许久刘备摸索着自己的公爵座席缓缓抬起头现了殿中唯一留下地诸葛亮。
“孔明你为何留在这里?”
“主公现在需要一个人谈谈
刘备离开公席。走到诸葛亮的席前坐了下来。望定诸葛亮长叹着问道:“孔明。子龙地为人如何你我都深知于心……子龙为何要弃我而去?是不是我这次真的做错了?”
诸葛亮沉吟许久默然开口道:“主公可还记得子龙最初投奔的人是谁?而在投奔之时子龙说过什么话?”
刘备回忆道:“是公孙兄长……子龙那时曾说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诸葛亮道:“仁政所在……主公公孙将军政仁乎?袁本初政又仁乎?”
刘备缓缓摇头:“凭心而论皆非仁政也。”
诸葛亮道:“可是子龙将军没有投奔众望所归的袁本初而是投奔了公孙将军。主公我想子龙将军会如此是袁氏与公孙氏对待异族不同的态度。袁本初那时对异族胡虏一意包容怀柔纵容异族劫掠北地百姓而不去过问;公孙将军却并非如此与北平一地清剿敢于进犯汉境地胡虏多年。昔日地白马义从能威振北方这威名就是打出来的!子龙将军本为北方人对胡虏犯我汉境之仇铭记于心立志愿效卫青、霍去病剿灭五胡永镇北疆扬我大汉国威。若是当时投奔袁本初子龙将军根本就不可能去做自己想做地事所以才会投奔的公孙将军。”
“是、是吗?如此说来子龙此去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志愿?”
诸葛亮默默点头。
“志愿……志愿……”刘备仰起了头心思混乱不堪。
诸葛亮沉默了很久才问道:“主公本是北方涿郡人氏吧?”
刘备轻叹道:“是啊翼德也是涿郡人。云长是河东解良人。记得当年黄巾初起我兄弟三人于涿郡结义启誓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至今几近三十载矣……”
诸葛亮道:“主公既是北方人幼时也该多见胡虏暴行岂能不义愤填膺?将心比心主公应该明了子龙将军决意远赴北疆之意。”
刘备叹道:“孤就是因为明了才没有令翼德去追回子龙。”
诸葛亮道:“主公家人之争纵然师出有名亦为小义也;而进讨五胡乃国之大义。主公不应该为小义而弃国之大义于不顾。曹贼虽然有过但在北地为国家抗击五胡亦有大义于身。主公在这方面你输给曹操了。”
“是吗?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不如曹操吗……孔明你告诉我现在的我应该怎么做?”
诸葛亮动了动唇想说点什么却还是摇了摇头。
突然卫士急赶入厅:“启禀蜀公!长安周边细作传回消息鲜卑、匈奴联军五万已攻下安定兵锋直指长安!”
刘备与诸葛亮同时大惊失色。刘备急起身在殿中转了两圈猛然大声下令道:“传令众将即刻整军备马兵出汉中赶赴长安!”
“主公!”
刘备一扫方才的沮丧神情继而是满脸的坚毅:“孔明不须多言!孤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
第两千一百一十二章 战长安
曹彰战死,夏候敦被挡在渤海北部难以寸进,曹『操』的中央军有些吃紧,又只能从两都抽调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走。现在长安剩下的兵力大概只有三万多些,守城的话都有些勉强。
按曹『操』的打算,是长安有夏候渊、钟繇在,只要不轻兵突进,依靠坚城挡住刘备半年左右应该没有问题,必竟由汉中到长安的路难走、粮难运。把持得当的话,拖时间并不算太难,历史上司马懿也是采取这种战术拖死了诸葛亮。当然曹『操』不会知道这些事,也并没有打算用拖的方法去拖死刘备。曹『操』只是想让长安方面尽可能的给自己多争取到一些时间,让他能在北方从容的击破五胡兵马,然后再回援长安。
可现在出人意料的是,刘备的大军没来,反到是北面匈奴与鲜卑的兵马来了。由于长安方面的注意力一直都在西南面的汉中,这五万突然冒出来的异族联军把长安的夏候渊、钟繇打了个措手不及,安定被两族联军一举攻下。更要命的是长安就三万多些的兵马,还要提防着刘备,两族联军来得又太过突然,夏候渊与钟繇都不能发兵去救援安定。
直到数日前,匈奴、鲜卑联军开到长安城下,对长安城展开了强攻。夏候渊、钟繇率众抵敌时惊愕的发现,一向以游骑骑『射』出名,并不擅长攻袭坚城的北方异族,竟然就在长安城下架起了投石架、冲车、云梯之类的攻城利器!惊愕之余,夏候渊与钟繇也总算明白为什么安定会那么容易就被异族一举攻下。在这些攻城利器的面前,安定城的那低薄城墙简直就形同虚设。
接下来数日便是惨烈之极的长安攻防战。异族兵马有攻城利器为助,使得有坚城为依的长安兵马伤亡直线上升;但是反过来,长安的兵马民众对二十年前异族长安之『乱』记忆犹新,上下一心拼死抗衡,死死的守住了长安。但是这样下去,长安到底能不能守得住,夏候渊与钟繇也心里没底。纵然打退异族胡骑,还有汉中刘备的十万兵马在虎视眈眈。
夏候渊把头盔扔到一边,在钟繇的身边坐下:“钟大理,你在想些什么?”
钟繇道:“我在想匈奴、鲜卑的这五万人是怎么冒出来的。方今北方有事,魏公的大半兵马都已集结于北方,西面的长安一带兵力相对薄弱。这五万异族突然出现,若是被其攻下长安,魏公必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从大计而论,一向只恃武勇的北地异族何时有了这般深远的攻伐计略?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安定立足,然后再急攻长安……还有他们用的那些攻城器械,虽看得出是临时赶制,威力亦不容小视。我在长安多年,自认对这些异族颇为了解,可今日一见我才觉得我对异族所知甚少。”
夏候渊愤恨的道:“管他如何,打便是了!我夏候渊还能怕了这些胡虏不成!?”
钟繇望望夏候渊,心中暗暗摇头。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如果长安全军上下能够始终一心,挡住这五万胡骑还是行的,但汉中的刘备又该怎么办?
长安兵马好不容易能喘息一阵,五万胡骑的喊杀声复起。夏候渊与钟繇急忙起身,再度指挥着长安将士展开了新的一轮惨烈的大战。
长安城下激斗正酣。这一轮胡骑的攻势犹为猛烈,骑『射』箭雨密密麻麻,一齐掩护着攻城器械强攻长安城门。长安军兵拼死战斗,可因为长时间的激烈战斗,气力不继,反击力度已经显得有些不够。箭雨纷飞中,几辆冲车已经渐渐的在向城门靠拢。
“放箭!放箭!绝不能让冲车靠近城门!”
夏候渊拼命嘶喊着,指挥着麾下精锐弓弩兵集中到了一处,对冲车进行阻击。
那边钟繇中了一箭,暂时退到一边由亲兵包扎伤口。正包扎间,一名士卒赶过来禀报道:“启禀大理,东门潼关方向有一只约五、六千人的部曲赶来,请求开门接应!”
钟繇大喜道:“潼关方向?是洛阳来的援军吗?”
士卒摇摇头:“不是,是民间部曲!旗号上是荀与张二字。”
“荀与张!?”钟繇大吃一惊,稍一思索便即明了:“难道是荀氏和张氏的子弟!?为首者是何人?”
“来人自称荀令君次子荀俣!”
钟繇不作多想,急令道:“速去打开东门迎入城中!要快,不能让胡虏得知而趁隙攻我东门,快去!”
夏候渊正指挥着士卒作战,听到了钟繇的话后急吼道:“大理,须防有诈!”
“若来者不明,我自会提防!可来的是荀氏子弟,无忧矣!将军稍候,我去去就来!”
心急火燎的赶去东门,荀张二氏的数千子弟已经尽数入城,城门也在胡骑赶来前及时合上。钟繇在人群中寻视许久,终于发现了荀俣——钟繇也是颖川人,与二荀自幼便是同窗好友,而荀彧的次子荀俣,面容神态与荀彧很相像。
荀俣也看见了钟繇,赶过来向钟繇恭身一礼道:“小侄参见钟叔父!”
“贤侄远在颖川,何以来此?”
荀俣道:“月前家父来信,着令小侄火速集起家中青壮赶赴长安。初时小侄亦不明所以,但过得潼关便听闻到胡虏进犯之事,便以知晓家父之意。家父是命我来救援长安的。”
钟繇大喜过望,不过再看看进城的这几千人,眉头又皱了起来。有援军本来是好事,可是这几千商队打扮的人,除了一些护卫身上有刀枪兵器之外,其余的人都手无寸铁。想想也是,这是什么时候,各处关口哪里敢放全副武装的豪族部曲过关?诂计这几千人几天前过潼关的时候都会有不少的麻烦事。不过荀氏有钱有门路,真要过关也不会过不去。
荀俣望见钟繇的神『色』已经猜得七七八八,解释道:“钟叔父请勿忧!小侄按家父带来的几千青壮,虽无利刃在身,却有守城时能胜过刀枪十倍之物!”
“何解!”
荀俣道:“家父信至时,夷泉张夷州亦遗两百工匠至我荀氏!钟叔父,请划出一块空地,好让二氏子弟赶制守城军器!”
“事急矣,可!”
荀俣点头领命,回身下令道:“众子弟,火速动工!”
张荀两氏的子弟工匠们纷纷开始工作。当揭开随行马车上的布幔,钟繇发现上面都是各类的木料、工具,还有不少钟繇看不懂的脚踏式车床、钻床。还有一些车上根本就是已经加工好了的器械配件。当数名工匠把现成的零件组装好,钟繇惊呼道:“这是……”
“张夷州的投石架!”
荀俣向钟繇解释过后,已经有三架用现成的零件进行组装的投石架组装完毕。张荀子弟中有人上前向荀俣复命,钟繇当即命令军士民工,在这里留下了三架投石架作为样本给其他的工匠参看,其余的车载零件则火速送去战场的城墙上。
战时临时赶制本来不是件好事。不过颖川荀氏与张仁的交流一向很密切,张仁早先也曾特地派出过一些工匠团带着脚踏式车床、钻床这些工具去荀氏教习使用,改良一些中原地区的民生『性』生产工具。说起来,这也是张仁本来就打算在合适的时候把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导入进中原,而荀彧在张仁离开曹营之后也意识到了张仁当初提出的一些政令中重视工业发展的可取『性』,让荀氏家族多向柴桑张氏学习。因此现在赶到长安的这几千人,虽然是以荀氏子弟为主,张仁派来的工匠团只有两百来人,但荀氏子弟玩起车床钻床来却丝毫不比张氏工匠差。
换句话说,现在这个临时的兵工厂,张仁派来的工匠团就像是技术指导员,而荀氏子弟则像是一线的熟练工人。只不过以前荀氏子弟做的都是些织机、耕犁、采矿器具,现在却是在赶制组装精度要求较高的武器装备。不过有技术指导员、有专门的图本样品,荀氏子弟现在也干得毫不逊『色』。几千人精细的分工而为,仅仅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又有三十来架投石架的零件赶制了出来,张氏工匠也抽取各个加工点的零件试用组装出了三架。也许是因为太赶的缘故,这几架相比一开始用夷泉送来的成品零件组装好的,完成度大概只有70%,但已经很难得了。
再说下钟繇。最初的三部投石架一组装好,钟繇便急忙带着人运去战场,一同跟来的还有教习安装与使用的张氏工匠。有关投石架的传闻钟繇早有听说过,这几日也在战场上看到了胡虏投石架的威力。有心赶制一些出来,却一则是战事紧急,二则是没有相应的技术实力,根本就无从下手。现在突然一下得到了这大批的工匠,钟繇还不大喜对望?
赶回战场时,夏候渊指挥着精锐弩兵勉强击退了面前的一批攻城兵,可是相应的箭只补充有些跟济不上,正准备着人再去搬运大量箭支来。一扭头的功夫,见钟繇领着一批工匠模样的人赶上城墙,负责搬运的民夫也被钟繇叫住了一批,正在往城墙上搬运些铁木原料。正疑『惑』不解间,钟繇已经下令让工匠们便宜行事,趁着难得的空隙赶紧挑合适的地方安置组装。
夏候渊楞归楞,再怎么说夏候渊当初是官渡之战中的主力成员之一,那时就见过张仁搞出来的简易版投石架。现在工匠们才刚刚组装起来一小部份,夏候渊已经看出来了,惊呀中拉过钟繇问道:“这不是当年张仁搞出来的投石架吗?从何处得来的!?”
钟繇道:“荀文若一个多月前就写了信给颖川荀氏,让荀氏子弟加急送来的。几千人中,还有不少就是夷泉张仁派来的工匠。”
夏候渊大奇道:“一个多月前就写了信给颖川荀氏?听闻荀文若改投张仁之后常驻泉州,再算上泉州至颖川之间的信使路程,岂不是早在两到三月之前?难道那时荀文若就已算出长安之难?见识竟这般深远!”
钟繇怔了一下,刚才忙忙『乱』『乱』的,他还真没时间去想过这些。这会儿夏候渊提起来,钟繇细想了很久才道:“荀文若虽离魏公,但旧谊仍存。而他派出荀氏子弟支援长安,依我看本意应该是想帮魏公抵敌刘备的大军吧。”
钟繇猜得没错,荀彧的确是在收到刘备准备出兵攻打长安的消息之后,马上就与张仁商量。征得了张仁的同意后便马上派出了夷泉工匠团赶赴颖川。只是没想到这会儿来攻取长安的却会是“凶险”联军(匈奴+鲜卑,简称匈鲜,谐音凶险)。此刻已经赶到梓潼劝说马云缘的张仁要是知道自己的夷泉工兵已经在这时就和胡虏交上了手,不知会作何设想?
夷泉工匠组装速度相当快,很快便在城墙上的几个主要火力点组装好了十来部投石架。不过组装完工匠头子楞住了,跑到钟繇的面前支支唔唔的道:“钟大理,投石架已然妥当,可是、可是……没有石弹!”
钟繇一听这话差点没晕过去。这还真是百密一疏,本来从路程上算,荀氏工匠团赶到长安制好投石架是还有些时间来准备石弹,可是现在是对付突然冒出来的异族联军,石弹当然来不及准备。
正想发句“得此利器却不得用,惜哉”之类的感叹,夏候渊却在那里吼道:“石弹个屁!这投石架又不是只能扔石头!副将,于汝五百人,马上去粮仓取空置的粮米麻袋来,再于城中土厚处挖土装袋,如此便可充当石弹投出杀敌!”
钟繇心说一向只恃武勇的夏候渊也有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