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帝使用手册-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那份觉察就是一切,如果有东西可以伤及那份觉察,就说明还有东西不属于那份觉察。也不可能自己伤及自己,这种说法的前提是,有一个东西叫“那份觉察”,还有一个东西叫“伤口”。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怎么可能出现不是“那份觉察”的东西!
所以,整个世界毁灭也就那样。
袁长文这个角色不存在,老妈不存在,那些所谓的成功、金钱、梦想等等一系列玩意,都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么还在担忧什么?
放肆玩耍才是首要任务,我不知道这场精心策划的梦境是如何办到的,但此刻已经显现出来,真实得根本不像虚假。这么好的游乐场在面前,那些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那些人为的扭曲,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玩意。
世界上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扭曲。这种盛况,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办到。当这些扭曲在我脑子里出现的时候,会非常恶心厌恶。但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硬生生将自己的不知道,变成非常确定的肯定句。就像那句经典台词,“想做老千,先要骗过自己。”
这样看来,大家都是最棒的老千,千王之王。别的老千只能在赌桌在大显神威,而我却可以欺骗整个人生,所以那些老千算个球。
想想自己的自卑,真是觉得搞笑。为什么我要认为有钱人就是不错?为什么我要认为角色的丰满就是很棒?为什么我会认为自己的斩杀就是可耻的?
无论怎样的认为,都是一种扭曲。我认为有钱很重要,我认为金钱不重要,都是一种扭曲。也许表达不是很好,但不管怎样的认为都证明这些东西还在我的脑子里。
什么时候将这些东西跟拉屎放在一起,什么时候我就是真的在前进吧。
不是炫耀就是自卑,真是的,难道两者必须占其中之一吗?难道就没法跳出对立元素,成为无关紧要的吗?
所有人和事,都只是为了我好好游玩这个虚假的二元世界,而存在的。但现在,整个情况却反转过来,他们变成操控我人生的存在。
他们应该就像游戏里的,我想体验某样东西,于是走到那个面前,跟随这个或者一群进行互动。当我不想再体验这样东西的时候,那么直接离开就好了。
也就是丢掉这个。
可是,现在的情况完全是被恐惧操控,不敢丢下任何东西。看着自己内心的冲动,想要出发却不敢出发,想要丢弃却不敢丢弃。如果说这场精心策划的梦境有个败笔,那么无疑是让恐惧成为了主导。
但也许,这是故意的呢?
如果人人都不害怕生活,都在放肆玩耍。想追求成功就追求成功,想去旅游就去旅游,想成为坏人就不停的做坏事,想成为好人就去制止坏人。这种世界,待久了会不会无聊?会不会特意想要体验那种被恐惧束缚的感受?
但是,为什么又要留下一个缺口呢?那些上古书籍,那些挣脱恐惧的圣人,为什么又要留下书籍来指引我呢?
搞不懂。
但是,所有人和事都应该只是我玩乐的工具而已。就像老妈,我不再愿意接受跟父母之间的纠缠,那么我直接丢弃父母就好了呀。为什么脑子里总是不愿意丢掉那些虚拟数据?
当然,丢弃了父母,除了不会受到牵制之外,同样也无法享受父母存在的乐趣。就像换了个换了个地图,自然不可能继续享受新手村的待遇。
只有疯子才会这样想吧?
袁长文自嘲笑笑,之前手掌渗出的血珠已经不见,转而变成淡淡的血雾。在湖水深处,没有阳光,血红色的血雾竟显得幽蓝。如果不知道那是血雾,这阵幽蓝的弥漫,在水底煞是好看。
这里面藏着一个恐惧,就是如果我真的按照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丢弃父母或者丢弃其他东西之后,当我再想要回来的时候,还能回来吗?
比如我丢弃父母,没有了牵制同样也没有了温馨。当我过几年想回到这种父母温馨的局面时,自己还能回去吗?
比如我丢弃所谓的事业上升期,跑出去跟随内心一直畅快玩耍。过几年存款用完当我想回到职场的时候,自己还能回去吗?还能像没走的同事那样当着高管拿着高薪吗?
也许能,也许不能。
我为什么要回答这种问题?为什么要去思考这种被恐惧奴役的问题?这种在害怕生活的情绪下,提出的问题根本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
阻挡我前进的,是脑子里的自我定义,是角色拼命想要抓住的东西。而提出的问题,想要解决这种阻挡,就必须是正确的问题。而不是像这种,被恐惧奴役用来拖延时间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要孝顺?这就是一个正确的问题,而不是其他关于母爱关于父母含辛茹可关于自己变老之后的问题。当然,这仅仅是对我而言,至于看官的正确问题……算了吧,这个时候应该根本没有看官才对。
丢弃某样东西,几年之后还能回去吗?我不知道,“不能回去”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但其他可能性难道就没有了吗?有什么理由说“不能回去”的可能性就比其他可能性大?甚至,直接忽略其他的可能性?
难道就因为自己脑子里的扭曲找不到其他可能性吗?就因为自己脑子里的局限只能看到“不能回去”的可能性,于是就只认可这种可能性吗?
相信脑子里的扭曲,还不如相信路边的狗屎,说不定那坨狗屎的形状和颜色,会提供更加准确的选择依据。
唉,虚假就是虚假,讨论这么多干什么?
难道还能在虚假的层次,将虚假变成真实?角色在自卑,角色在害怕生活,角色在恐惧老妈知晓自己的近况。然后呢?
我总是把自己跟角色混为一谈,角色能不能斩杀,有没有勇气继续前进,会不会再次陷入恐惧,都跟我毫无关系。
………………………………
第七百三十五章 第一步135
角色开心,而我觉察到那份开心。也就是说,角色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开心?
袁长文皱眉,这种想法有些扯淡啊!但是,似乎又是非常合理的。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是那份觉察在起作用。
比如,角色看到下雨了。然后“那份觉察”觉察到“角色看到下雨了”,并且无延迟的进行反馈,于是角色的记忆就变成一连串的线性流逝。
如果没有那份觉察,那么角色就是毫无记忆,如同石头一样经历众多而丝毫不记得之前的经历。
该死!
我在想什么?!
如果没有那份觉察,这一切都不会存在,还谈什么角色的记忆之类的。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所以根本不会有任何东西不是“那份觉察”。如果有东西不是“那份觉察”,就只能说明这个东西是虚假的。
当然,可以说是“那份觉察”幻化出来的内容,但终究不可能真实存在其余东西。
那份觉察就是唯一的真实,换句话说,不真实的不存在。
不对!
角色知道自己在开心,否则那份觉察如何觉察到角色的开心呢?总不可能“那份觉察”在判断开心与否吧?
事情就是事情,是人为的扭曲判定了这件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同样一件事,因为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自我定义,那么自然会判定结果不同。
就算是被砍,有人觉得痛觉得难受,但同样会有人拍拍胸口大呼过瘾。
所以,角色判定了开心,而那份觉察将“角色判定了开心”传递给角色,于是角色继续判定,“既然开心那么当然要笑”之类的。
角色如何知道自己看到了下雨?
不对!
无论如何解释,都只是一种猜测。而且,这个问题似乎不会伤及角色,只是在不停探讨角色如何知晓事物。不会涉及角色紧紧抓住的自我定义,也不会涉及角色的恐惧。
所以,我应该跳过这个问题……吗?
是的,应该跳过!
我根本不应该在虚假之上进行纠缠,就像我无论如何斩杀都无法解释量子力学的种种未解之谜,更不可能将宏观物理和微观物理统筹在一起。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至于觉察的内容根本无关紧要。而且,谁可以保证觉察到的内容就是充满规律性以及可以圆满解释的呢?
我根本没有办法拥有一丝一毫的影响力,所以我能拿角色怎样?除了觉察还能怎样?
至于袁长文这个角色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是如何拥有现在这份思考,是如何被推向斩杀的道路,我一概不知。也没有必要去探究,毕竟我怎么知道时间是存在的。
所以,干嘛要去跟虚假纠缠不清呢?
我无法对角色施加任何影响力,而角色本身对于事物的选择,同样是没有任何多余的可能性。
都是定数。
此刻,袁长文这个角色依旧拥有很多自我定义,依旧在根据脑子里的扭曲做选择。那么当角色进行自杀任务之后,还剩下什么?
我想,那时就会是真实显现的时候。不过,这不重要,到了那个时候自然会知晓。当然,也许我这辈子都没法到达那种状态,也许这一生都会被困在角色的扭曲之中。
谁知道呢?
所以,我觉察到角色总是幻想场景,总是想要丰满自己的各项属性,这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啊。这本来就是角色的基本设定,而像袁长文这个角色现在,拿起刀斩杀自己的各项属性,这才是不正常不符合逻辑的事情。
角色在恐惧,“哦。”
角色在斩杀,“哦。”
角色在苦恼斩杀进度,“哦。”
袁长文这个角色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毫无关系以及毫无意义的。手不是我的手,脚不是我的脚,身体不是我的身体。
我根本没有办法弄明白袁长文这个角色是怎么回事,就像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是因为脑子里的扭曲太多,而且被恐惧牢牢抓住,行为模式当然和日常的行为相去甚远。
恐惧离开之后,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这是运用的又是另外一套扭曲。不同的扭曲自然会带来不同的行为以及思维模式,自然会觉得之前的自己判若两人。
就像,相信“人生一定要做出某些成就”这个扭曲,跟相信“人生就是要健健康康走完”的扭曲,这两者的行为举止思考方式肯定是不同的。
关键是,我脑子里太多的扭曲,太多的自我定义,根本没法形成一个完美的统一体。于是,各种矛盾各种恐惧自然出现。
这就像修道者,摒弃他人的道德理想,建立自己的道,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且不再跟随其他任何价值观而改变,也不会羡慕或者后悔之类的。
相信“人生一定要做出某些成就”,就是相信深信没有其他的好说,整个人生就为了这个而努力生活。也许,可以称之为偏执狂。
脑子里只有一种想法,或者不存在跟“人生一定要做出某些成就”相抵触的自我定义,那么恐惧焦虑就会少很多。不会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浪费时间,不会相信山川流水的人生是美好。
这样,自己永远都是走在自己的目标道路上。
修仙者,则是不害怕生活。然后逍遥人世间,依旧保留了一定的道德观,依旧想让角色过得舒服。不害怕生活,随心所欲,对万事万物保佑感恩之心,放肆玩耍,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
如果非要说目标的话,就是放肆这一生。
而修真者,则是修到真实。无论脑子里相信什么都是一种扭曲,都是人为的设定和人为的添加。摒弃了所有扭曲,其行为变得诡异而不可测。
比如,自己饿了,突然有一个别人吃剩下的食物,为什么不洗洗就吃了呢?就算自己身上有钱,但此时此刻一切都是如此合理。我饿了,正好有食物,洗洗就可以吃,那么为什么不吃呢?
因为尊严?因为鄙视?因为社会地位?
如果这样不好接受,比如别人的口水之类的。那么,这个食物别人没有碰过,比如别人点了四个鸡块,还剩一个没吃。那么自己正好在那里,别人正好吃完离开,我又正好饿了,为什么不洗洗就吃了呢?
………………………………
第七百三十六章 第一步136
我究竟在干什么?!
上一秒轻松,下一秒难受陡然来袭,自以为要结束了,事实上根本距离结束差很远。
我的审美观不是我自己的,而是被整个时代所灌输的。关键是,我根本不会认为这个有什么问题,看着那些漂亮女孩依旧会觉得很舒服。
我对审美观升不起仇恨,对其他虚假之物更是升不起仇恨,这算什么?我还是很喜欢这个虚假?狗屎!狗屁!为什么不去死呐!
所以,我干了什么?根本没有前进,不知道在干什么。还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是自己根本就不愿意前进,根本就不想斩杀。只是在一旁绕着圈子,对同样一件事物进行不同侧面的述说。
说你妹啊!
无所事事,没错,这种状态就是无所事事。矛盾点在于,我认为必须有事情做,所以对于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很不舒服。终究还是跟随脑子里的扭曲在思考,终究还是用局限来思考无限。
还以为自己快要结束,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其实只是自己不诚实,没有看见袁长文这个角色紧紧抓住的东西。
我还没有完成,所以必须要继续前进,没有什么其他好说的,也没有什么其他好商量的。也许还有什么不妥,也许对未来对人生还需要慎重,我慎重你妹哦!
整个二元世界都是虚假的,为什么还在这里赖着不走?
角色凭什么可以掌控我的人生,凭什么可以驾驶生命之船。曾经的我不知道也就算了,如今我明白一种更好的方式,为什么不放手?除了梦境之中,怎么可能还存在这种荒谬的选择?
袁长文感受到自己的无奈,自断修为跳下湖水,只为触摸那真实。但没有人规定,这样做就能触碰真实,所有的这些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以及猜测而已。
那些角色的幻想场景已经强大到根本无法停止的地步,老妈依旧在我脑子里微笑,斩杀了多少次多少章,自己真的有前进吗?理论上了解有什么用?如果无法用在斩杀的道路上,那不过是角色另一个装饰属性而已。
贝克莱,无法证明客观事物以及客观知识的真实存在。
休谟,极端怀疑论,除了“我存在”其余都必须怀疑。
萨特,我思故我在,那么谁在觉察到“我思”?
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人的思考难道不比我厉害?这些人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难道还不如我?
宣称,我已经超越这些人物,是不是太嚣张太张狂?或者说,我已经超越人类这个物种了?但是,整个哲学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无论是黑格尔、荣格、尼采,还是老叔,所有的都只是猜测而已。
难道他们看不见?难道历史上那么多聪明绝顶的人,看不见这点?
还有那些智商高达130以上的,甚至智商接近200的那种妖孽人物,各个科学领域的巨擎,难道不知道“客观事物真实存在”是整个科学研究的前提命题么?
角色究竟还在抓住什么?
袁长文感到非常难受,眼泪再一次悄然滑落。没法办法嚎啕大哭,但总是陷入令人忧伤的情绪之中。不过很好,如果一直都是好好的,而且自己又没有完成,那么只能说明自己真的停止前进。
或者,连绕圈子都没有进行。
这辈子有可能斩杀结束吗?这种轻松与难受的交替,有结束的那一天吗?
我之前觉得有,我之前还觉得马上就是完成了,但是呢?这不过是一种猜测,不过是一坨狗屎罢了!
不知道就应该有不知道的态度,我一直在自以为是。想想金斧头银斧头的故事,从小就被教育要诚实,但我有做到一丝诚实吗?
如果有,那么早早就应该思考“我是谁”、“究竟有什么是真的”。
而且,金银斧头的故事,完美再现了脑子里的扭曲根本做不成任何事情。对吧,是人都会想要金银斧头,拿了这两个斧头会获得一大笔钱,可以改善生活可以让自己和家人不再辛苦。
就算失败,也不过是损失一把破旧的铁斧头而已,为什么不去赌?为什么不去争取?
这是多么符合脑子里的扭曲想法,多么正常的思维方式。我不敢放手,不敢诚实,不敢任由事情自己展开。总是在害怕生活,总是在充满敌意的宇宙中使劲求生。
如同膝盖浅的水池,我却不断拼命挣扎,似乎一旦停止自己就会立刻被淹死。从来没有尝试过停止挣扎,哪怕短暂的停止,都会带来难以置信的轻松。也许,这就是震撼美景所带来的影响。
大自然太过于震撼,直接震得角色忘记挣扎。当角色回过神来之后,各种恐惧再次包裹全身。那些大自然如此之美,以至于很多人的游记宣称,自己已经把灵魂丢在了山里。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回来呢?所有的解释,都是基于恐惧。如果没有恐惧,那么这般美好的自然为什么留不住人?反而是那些一直谩骂的工作,一直抵触的城市,留住了许多人。
当然可以美化这些解释,比如说什么责任啦,又或者是什么梦想之类的。
但,什么是责任?
老公养家,这是责任。认真完成公司任务,这是责任。对于自己份内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完成并时刻关注,这是责任。
不过是帝国强行宣扬的规则罢了,为什么要宣扬?不就是害怕不负责任的事情发生,不就是在恐惧这些所谓的坏事,不就是在害怕生活……么!
有没有老公不养家,反而是理所当然的社会?
当然有,一个单身母亲领取的社会福利,高于一个完整家庭领取的社会福利。那么此时,必然父亲会选择离开,因为这样才是最好的最有利的选择。
袁长文很难过,似乎发现自己的无可奈何,似乎发现自己的无力,似乎觉得自己无论怎样挣扎,都仅仅是在绕圈子。
我已经有些不记得自己在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这样有没有终点。我似乎已经完全违背了人性,那些曾经珍惜的东西,如今就像泡沫一样悄悄爆开。
当然,还有东西没有爆开,否则我就已经完成了。
………………………………
第七百三十七章 第一步137
我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吗?
如果是曾经的我,肯定非常鄙视现在的我。什么都不做,就在那里不知道干什么,不去想着摆脱恐惧,反而任由恐惧侵蚀。这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人类文明从诞生开始,趋吉避凶就是本能。人类发展出无数的东西,不管是科学还是道法,统统是为了趋吉避凶。
而我现在,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生命怎么可能被浪费呢?
首先,谁来规定这样做是浪费生命,那样做是珍惜生命?谁有资格这样规定?这一切难道不是大家都这样做都这样说,所以规定这样的行为才是珍惜时间么?
其次,根本没有生命这个玩意,又如何能够浪费呢?我怎么可以浪费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从另一个方面讲,生命是无限的,那份觉察是唯一的真实,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对于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东西,又如何可以浪费呢?
珍惜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建立在东西会被用尽的前提下。谁会认为自己浪费了太阳呢?
当然,这个比喻并不确切,因为太阳是一个个体,并非无限也并非永恒。
既然无法浪费,那么怎么做都是可以的。认定浪费,以及认定珍惜的来源,就是脑子里的扭曲。对吧,都是我自己脑子里的判断。尽管这个判断有可能是别人灌输的,但终究还是自己的判断。
永远没有办法相信别人,这是一件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我能相信的永远都是自己。
没有浪费生命浪费时间这种说法,对于那份觉察而言,角色怎么做都是无所谓的。所以,为什么我还要斩杀,而不是去拓展去游玩?我究竟中了什么邪,在这里一直思考什么真实?
最扯的是,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就连这份思考也是虚假的,我是不愿意丢弃,或者不愿意相信这份思考的虚假吗?也就是说,我还在认为自己是这份思考?
没错,就是这个。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我就是认为自己是这份思考,而不是觉察到思考的那份觉察。我引以为傲的思考,一直认为是闪光点的思维,竟然不是我的?!
这种想法让我难以承受。
关键是,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所以怎么可能存在不是那份觉察的玩意?这份思考,必然属于虚假,就是这么简单。
我怎么知道谁在思考?我怎么知道怎样产生的思考?角色的一切都太过于复杂和冗余,虚假的就不要继续探讨了。
矛盾点在于,无论如何我都只能觉察到那份虚假的思考,永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