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名将克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张宁摘下斗篷,甩出一片靓丽的世界后,王旭的眼神,才由发呆变成了直勾勾地盯。最后还是杨凤看不下去了,装作不经意的从王旭面前经过,又故意咳嗽了一声,才把王旭从呆滞中拉了回来。

    王旭回过神来后,尴尬地摁住鼻子,干咳了好几声,才向杜远望去。杜远会意,马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个遍。

    原来张宁被众人护送到青州以后,暂时在青州黄巾大将管亥处藏身,蛰伏山林,倒也安全的很。等朝廷大军剿杀黄巾的浪潮,过去之后,早已蠢蠢欲动的管亥等人,又开始联络溃散的部众,四处抢掠。

    正好赶上张牛角率领的黑山军,在冀州肆虐,而管亥等人在青州则遥相呼应。冀、青二州的地方汉军,一开始还想着剿灭,但结果是越剿越多,疲于奔命。后来只好一边催促朝廷派兵前来,一边缩在几个坚城里凭险据守,致青州一片糜烂于不顾。

    但自幼读书习字的张宁,和其父有很大不同。同情穷苦百姓,稍有意识即常常规劝父亲及众将领,行军打仗时,要少造杀孽,对肆意残害百姓的人,更是深恶痛绝。因此,在黄巾教众中被尊为“圣女”。

    在经历了黄巾起义的**和衰退之后,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造反,是没有前途的,也违背了数十万教众起事的初衷。在苦劝管亥等人无果后,毅然离开了青州,转而至张燕处,寻求黑山军的支持。哪知张燕见了张宁后,明里口上应承,而背地里却见色起意,想要强纳张宁为妻。

    幸亏于毒感于张角知遇之恩,忠心护主,在得知张燕的图谋后,毅然护送张宁逃离虎穴,无处可去之下,投奔杜远。又在杜远的劝说下,带领属众远赴兴汉城。而张宁之所以男扮女装,一来是为了北上时安全考虑,二来也是存了考校王旭的意思,先暗中观察兴汉军,是否如杜远说的那么美好?又是不是数万教众的好出路?
………………………………

第四十五章 携美同游兴汉城

    摘下头上的大斗篷,显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张宁,顿时给王旭的大帐,增添了许多生动。

    一身青灰的粗布衣袍,不加一丝修饰的百姓装扮,不仅难以掩盖其天生丽质,反而将她脱俗的容貌和灿烂的笑颜,衬托的淋漓尽致,更是平添了一股返璞归真、让人不忍亵渎的清新气质。

    张宁用白嫩似葱的小手,向后收拢了一下垂到脸前的秀发,笑吟吟地看着,刚从震惊中回转过来的王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王旭不由得喃喃自语,同时心里没来由的一阵慌乱。

    “谢王将军谬赞!未亡人张宁见过将军!”

    一阵儿让人如聆仙乐般的声音,将王旭的慌乱稍稍打断,王旭闭眼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怦怦乱跳的心,摆出一个自以为最帅的笑脸,开口道:“‘圣女’毋须多礼,旭失态,叫‘圣女’见笑矣!恕罪恕罪!”

    “将军说笑矣,张宁乃无家可归之人,岂敢受‘圣女’之名?王将军若不嫌弃,呼小女子宁儿便可。”张宁展现了一个更美的笑容回道。

    “呵呵,‘圣女’说笑矣,受吾万千黄巾教众敬仰之‘圣女’,岂无容身之处?若圣……宁…儿不嫌吾等皆粗俗武夫,大可长留兴汉城,兴汉军民荣幸之至!”王旭摸了一下鼻子,微微有点脸红地说。

    “宁儿多谢王将军!能与众兄弟叔伯重聚,且安居乐业于此,宁儿心甚慰之。亦在此多谢将军,赐予吾黄巾教众重生之路!”说完屈身盈盈一拜。

    王旭忙起身遥遥相扶,言:“宁儿严重矣,远昊受之有愧!吾教众兄弟皆贫苦出身,忠义之辈,遭此劫难无非欲求一处,不忧豪强污吏横行,后辈所居衣食无忧之愿也!旭添为其中一子,乃理所当然矣!焉敢承谢?”

    “倒是宁儿年纪幼小,尚未及笄,即逢此乱世,至亲皆殁,遭大难亦能保持初心不改,淡然应对,如此胸怀男儿弗如也!旭亦甚敬之!”王旭赞叹道。

    “王兄谬赞矣!王兄亦不比宁儿年长甚多,如今已具雄主之姿。真乃吾黄巾教众之天降圣主,若家翁泉下有知,定心感甚慰!”张宁淡然一笑回道。但美目流转间,从深处溢出的一丝寞落哀伤,却没有逃过王旭紧盯的眼睛。

    看到张宁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强颜欢笑,我见犹怜的神情,王旭本已平静下来的心,突然间又狠狠抽了一下,随即心底升起一股,想要将其保护在身旁的冲动。

    诚挚的话语,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宁儿历经磨难,心之无奈旭感同身受,然逝者已矣,人之大孝莫过于善存之!不若如此:远昊明日陪宁儿四处游历一番,一则可细观兴汉城治下,教众自得其乐之盛景,二来亦可与许久未见之众兄弟一晤,以解心中抑郁之苦,如何?”

    “多谢王兄盛情相约!宁儿亦早存此意,有劳矣!”张宁闻言急忙说道,雀跃之心溢于言表。

    当晚,王旭设宴,杜远、杨凤、于毒作陪,为张宁接风洗尘。早已习惯了军营生活的张宁,在抿了一小口,王旭亲自斟满的兴汉果酒之后,明眸瞬间更亮,豪爽之气尽显。几杯酒下肚,双颊绯红,更显娇媚,王旭只好以不胜酒力为推脱之词,落荒而逃,才得以避免再次出丑。

    第二天晨跑结束,王旭换了一身便装,早早的洗漱用餐完毕,在帐内焦躁不安地走来走去,直到张宁的到来。

    跨上许褚早已备好的骏马,张宁起初还对马镫很好奇,在听了王旭的一番解释后,立刻大声赞叹王旭的奇思妙想。最后还不忘调笑王旭:王兄这脑袋里装的什么?这酒是你发明的;这桌椅是你改造的;这马镫也是你的杰作,那还有什么是你想不到的?

    娇笑带嗔的可爱模样,让王旭又是一阵呆愣。幸好有自己做的马镫护着,要不然颠簸的马背,准让王旭摔个四脚朝天,看得后面的许褚直摇头。

    张宁看见王旭又露出一副呆傻的表情,不由得红霞上脸,双腿一碰马腹,一溜烟儿冲前,顺着宽敞平整的石板路,向御奴关跑去。只留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也敲打进王旭的心头里。

    御奴关经过青壮和战俘的数月努力,又加高两丈,而且为了防止敌人在攻关时,使用重型撞城武器,特意又在底部外侧,加了一层用巨石垒成的丈高底座。大小不一的射击口布满关墙,越往上越密集。

    关墙外早已不见上次大战时,鲜血淋漓的景象,只剩下石墙上斑驳的黑紫血块,以及那让人望之不寒而栗的京观堆,在向人们诉说着,战场的惨烈和毫无人道。

    关前的壕沟早已加宽加深,往下探,丈余处稍显浑浊的水面深不见底,像吞噬万物的怪兽,让人不敢轻视,反正王旭是打死也不到跟前的。

    王旭领着张宁,边往关顶走,边和她讲述上次与鲜卑人大战的情景。

    此时的汉人,经过秦始皇的一统华夏,以及大汉朝数百年民族思想的熏陶,民族自豪感和排外思想,比现代的人还要严重的多。所以当张宁听了王旭的解说,并没有对鲜卑人的死伤惨重,流露出一点点怜悯之心,反而对王旭升出了不小的崇拜之情。

    但是当狰狞的京观堆,真正展现在她脸前的时候,除了小脸煞白之外,话语间也流露出一丝不忍,美丽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脸淡然的王旭,好像在说:你这也太残忍了吧?

    王旭看穿她的心思,悠悠地说道:“非吾族类,其心必异!吾何尝不知此举太过狠毒?然战阵之上,吾予敌之仁慈,即为予己之残忍也!此京观皆取自敌之尸首所成,数千俘虏吾亦编入苦力营为惩,可算仁至义尽也!若吾军被胡所擒,恐早已尽皆屠戮矣!况旭以为不如此,不足以震慑胡虏!”

    张宁点点头,接口道:“宁儿亦有感而发也,王兄魄力之大为宁所仅见!”

    正说着,只见关外数骑疾驰而来,还夹杂着嘶哑的大笑声。等近了才看见,是狼枭卫周仓等人从云中狩猎返回。

    “走!宁儿与吾下关相迎勇士归来亦!哈哈哈……”。王旭大笑着急步而下。

    一身戎装的周仓等人进了关,惊喜的看见王旭在里面等着,马上一甩有些破烂的披风,跳下马,快步向这边走来。

    等走近了,才看见周仓等人的惨状:满脸乌黑,好像刚从土堆里爬了出来,只有眼神依然闪烁着道道寒光。身上衣袍除了甲胄掩盖的地方,基本上都破破烂烂,有的属于荆棘所挂,有的明显是刀箭等兵刃所致,赴云中前新换的上好鳞甲,也变得歪歪扭扭的,鳞片还掉了不少。

    从所有人包裹缠绕的浑身上下来看,所受之伤确实不少,裴元绍甚至吊着一个膀子,看来是吃了不少苦,经历了不少生死恶战。但收获也不少,最起码现在以王旭的角度来看,他们带给当面之人的压力,不再是以长相和着装来吓人,而是以嗜血的威势来给予的。

    “哈哈哈!众兄弟辛苦矣!所受之伤甚重否?此行收获如何?”王旭快步迎上去,笑着问道。

    “主公!吾等安然无恙,小伤不足挂齿也!至于所获……?”裴元绍用完好的手,拍了拍鼓鼓囊囊的备用马背,不无得意地炫耀着。

    而一旁的周仓、平汉已经带着一身的血腥气,扑倒在张宁的面前,涕不成声。不认识张宁的裴元绍等人,一听说当面之人是“圣女”,也连忙过来拜见。

    等众人和张宁相互问候一番后,裴元绍正色道:“主公!此次赴云中,以吾等观之,鲜卑狗已大部回归部族,据昨日所擒之人言:其狗屁单于已下令聚拢青壮,挑选勇士,恐不日即将来犯吾御奴关!请主公早作准备。”旁边的周仓等人也神色凝重地点点头。

    “嗯!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囤,吾兴汉军亦非食素不成?鲜卑狗可恶!胆敢屡次来犯?吾叫其来得去不得!众兄弟先至医护队悉心医治,且不可大意,以防存留暗伤。”

    “谢主公!”数人向张宁告辞后,回返兴汉城。

    张宁望着众人走后,不无忧虑地问道:“秋冬之际,正逢塞外胡人彪悍战马体壮之时,不知云中鲜卑部族其众几何?王兄此战胜算又几何?”

    “哈哈哈……,宁儿尽可宽心!当时是,宁儿可于此处,观吾兴汉儿郎如何破敌耳?”美人当前,王旭当然不能有一丝一毫认怂,牛皮吹的是震天响,然后又为张宁简单介绍起,兴汉军现在的军力。

    经过数月的努力,兴汉城现在早已今非昔比了。总人口比初建城时,壮大了好几倍。

    不包括骑军数量,正式战兵已达到四千多人,这可不是以前近乎乌合之众的黄巾军,个个都是训练有素,士气高涨,拉出去不敢说以一敌百吧,最起码相抗数倍大汉军,绝对可以轻而易举击溃。

    骑军现在是战兵编制中,最多的军种。主要得益于上次缴获大量战马,和兴汉军新式马具的装备,大大缩短了骑军培养的时间,骑军的数量犹如流水线般,迅速壮大成军,数量达到四千多人,还有将近两千多人的后备骑兵,而且兵种在王旭的要求下,像细分方向发展:弓骑兵、枪骑兵、重骑兵等数个兵种。

    此外,还有数千杀胡营,张辽带来的一千汉军骑,以及大量的后备辅兵。

    介绍完兵力后,王旭又神采飞扬地告诉张宁,明天带她去兴汉军武器坊,看几件威力强大的新式武器。
………………………………

第四十六章 造笨弩两关现敌

    第二天,王旭带着张宁,来到兴汉军的兵器坊,这是王旭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地方。

    “此为何物?”露出了小孩子般心性的张宁,手指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件,拉着王旭问道。

    “嘿嘿!此物应叫连弩!”王旭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说完又面带骄傲地,给张宁介绍起工匠们正在制作的东西。

    王旭在上次大战中,因为弓箭手体力耗尽,而吃了大亏后,连续钻在兵器坊里几天几夜,誓要造出解决此问题的连弩。经过和老工匠们的无数次探讨试制,终于让这种堪称是世界上最笨的连弩,和大家见面了。

    不过最后造出来的东西,让王旭自己看来都汗颜:这可能都不叫连弩,实际上就是在汉代的手拉弓基础上,加长了弩臂或者多设几层弩臂,每个弩为了增加射击次数,足足安装了五六条弓弦和放箭的卡槽。

    用的时候,有两个人操作,一个人提前拉开弓弦和填装好箭支,装好一架后能连续射出五六支箭;另一个人负责瞄准敌人,然后一个一个扳动发射机括,射出箭支。

    以王旭现在的水平,只能做出这么个玩意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他没有诸葛亮的脑袋呢?在前世也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

    它最大的优点:不是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发射的密集性也没有提高多少。只是可以大量节省弓箭手,因长时间拉弓而耗费的体力,有利于长时间作战,毕竟一个人的活儿,两个人干。至于连弩最大的好处―速度快,它基本上没沾边。

    张辽带来的并州骑军中,也有不少配备汉军的制式弩,不过它也不是连弩,很小巧,只是个一次性用品,还得提前装好。

    王旭没有从上面找到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只好继续改造自己的破玩意,憋了好久,又整出两种四不像:一种是加粗弩弦或增大弩弦的韧性,做一个比较大的放箭槽,一次性可以加装数支弩箭,对敌时能在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的箭矢,用以对付敌人的密集阵型。这东西倒是可以增加密集性,但就是装填起来比较费劲。

    另一种是干脆做成巨大的床弩,发射的箭支也变成了长矛,由两三个人同时拉动弩弦,发射时能射出百丈远,如果是正对着进攻的敌人,一次射击,就能趟开一条血路,很是吓人,最适合在城头上安放。

    张宁看完了这些武器,很有礼貌地拍了拍小手,夸了王旭几句,表示很不错。不过她显然对这些杀人工具,没有对兴汉果酒的兴趣大。这让王旭很受伤:我的发明很原始吗?不过对付更原始的鲜卑人应该够啦!

    最后,王旭又带着她,来到陈融常驻的医疗队。

    到了这里王旭才知道:医疗队里基本上都是妇女,就连以前有人送来的数十名歌姬,也被杨凤安置在这里。一进来莺莺燕燕、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兴汉城的妇女,因为都是属于社会的最底层,从来不像大汉其他地方,一般都尽量不出来抛头露面,大都在家中洗衣织布。而是积极响应王旭的号召,干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就算是待字闺中的少女,也是如此。这在后勤部随处可见,有的彪悍妇人,甚至还自告奋勇地负责,看押监督苦力营的俘虏。这也算是兴汉城的一大特色了。

    张宁先是惊讶了一会儿,不过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看着出出进进分着草药的妇女,还有蹦蹦跳跳的孩童,也在一旁捣乱,张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然后转过头和王旭说:自己和父亲也学了不少医术,别的也不会,以后就来这个地方帮忙吧?

    王旭也乐得成人之美,把张宁安排给陈融之后,终于放下心来:美女不走啦,以后常来嘛。

    回到自己的大帐后,马上安排起针对鲜卑人可能犯境的事宜。

    首先给并州刺史丁原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步度根不日就要打过来啦,兴汉军替你在前面当着,你好歹得给点支持吧?要不然我就放进来啦,你看着办!

    然后发布了兴汉城全民动员令:后勤部全力打造军用物资,绝对不能让兴汉军在战斗中,因为物资短缺而陷入困境;辅兵和苦力营把这几个月来,积攒下来的守关物资,全部运往两关,所有已经造好的新武器也都安置妥当;斥候营尽数派出,从现在开始封闭进出两关的通道,只可进不许出。如遇不听劝阻者,立即格杀。

    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的阴云已经临近。整个兴汉城,随着王旭的一道命令,而变得忙碌起来。

    往日城里四处飘荡的欢笑声消失不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凝重的神色:后勤部的人们是干活更加卖力,满怀着对兴汉军强烈的自信表情;战兵是带着对鲜卑人刻骨的仇恨;而狼枭卫每个人的眼神里,则流露出嗜血的光芒。只有埋头干活儿的鲜卑苦力们,又露出了上次惊惧绝望的样子。

    终于,这一天来到了。御胡关外斥候来报:平城方向出现大量胡骑:有鲜卑人,有乌丸人,还夹杂着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塞外胡兵,正一路向南徐徐逼来。看样子,大部分是奔雁门关而去的,只有一部分约两万多人,向着御胡关靠近,已经拐进关外的谷道中,显然来者不善。

    听到报告后的王旭,忍不住暗暗大骂起来:我是准备和步度根大干一场的,关幽州的胡狗什么事儿?我又没招惹你们?兴汉城建立才几个月,我容易么?有什么值得你们惦记的?看来塞外这些胡人真是一群疯狗!逮住谁咬谁!是轲比能的部众?乌丸王又是谁?和乌桓人不是一家吗?行了,爷记住你们了!等爷缓过劲儿来,一个也不放过!通通做成京观!

    愤怒地叫来众将领商量对敌之策,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许褚首先站出来,大声说道:“主公!以吾兴汉军如今战力,区区万余胡狗,且为乌合之众!欲破之,岂非手到擒来乎?如此方可大显吾军声威,震慑宵小也!”

    王旭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说道:“如此确可大破来犯之敌,然正面对敌损伤非小,行此道恐不如凭关据守矣!吾兴汉军儿郎皆精锐之士,无奈战甲奇缺,损伤皆因防护不周所致,吾绝不允众弟兄如此阵亡!”

    平汉跳出来大声请战:“主公!俺狼枭卫此战绝不做壁上之观!”

    “滚蛋!吾自有分寸!”

    接下来的别人,也没有提出个好的建议来,倒是都嗷嗷的叫着,只管请战。

    只有张辽想了想后,提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计划:如果王旭怕兴汉军有所损伤,舍不得让战兵直接攻击的话,可以先让骑军主动出御胡关,在前面骚扰迟滞来犯之敌,而后面派青壮步步挖陷阱、绊马坑之类的,恶心敌人。等到来犯的胡狗被激怒后,失去理智,不顾一切追来,兴汉军再以逸待劳,或可大破敌军。

    “甚善!文远高见!此法可行!”王旭赞道,看来还是张辽靠点谱啊!

    这时,底下的斥候营统领牛飞虎站起来说道:“主公!御胡关外山谷开阔,其西侧河流湍急,且河道西岸距山崖较近,来犯之胡骑行军,必定由东岸宽阔处行进,以利攻关。据吾亲往查探,敌骄狂之极,并未遣骑哨至西岸!”

    “若吾骑军沿河之西岸山麓,昼伏夜行潜至敌后,胡骑未必有所察觉!而后趁敌攻关之时,或于夜间渡河偷袭,即可大胜!吾只恐此法需时甚多,若平城胡骑再入谷道,则吾骑军即有首尾不得皆顾之危也!”

    王旭略微思索了一下,哈哈大笑道:“飞虎成人矣!此法乃具帅才之风!而飞虎之所虑,吾有一计可解矣!只需遣一军迎敌诈败,诱恼怒之胡狗急追即可无忧矣!设若胡骑又至,吾军早已破敌也!哈哈哈……!”

    “主公妙计!胡骑骄狂,必定紧追不已!”牛飞虎兴奋地挥舞着双手。

    “此计甚妙!……”底下也是一片叫好声。

    要不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看来一群五大三粗的莽汉,在一起也能憋出个良策来的。御胡关方向的胡人,以前一直习惯见了汉人就抢,没有吃过兴汉军的亏,大意之下,肯定会按照剧本来的。

    “众弟兄有何补缺之言?”扫了一圈儿后,众人都摇摇头。

    “善!即依此计而行!”心情大好的王旭,拍了一下桌子,就要下达作战命令。

    这时候,牛二从帐外急匆匆走进来,递给杨凤一封用羊皮做的紧急信件,杨凤打开一看,马上抬起头和王旭说道:“主公!紧急军情:据御奴关之斥候回报,老贼步度根已齐聚所部精壮,逾七八万之众,今已至武进县,恐明日即大举入御奴关山道矣!”

    “嗯…?”刚才还高高兴兴的王旭,听了立刻把脸拉成黑布,怒骂道:“此贼亡吾兴汉军之心不死矣!早不至晚不至,偏此时来犯吾御奴关,实乃可恶之极!吾兴汉军此战,若不杀尔个片甲不留、尸横遍野,吾誓不罢休!”
………………………………

第四十七章 群策引胡入死地

    王旭正在和众将商量怎么对付御胡关之敌呢,结果御奴关又出现了步度根的大军,两路胡骑齐杀到 ,帐内的气氛马上变得凝重起来。

    御胡关两万,御奴关八万,两路一共十多万的胡骑,足足达到兴汉城军民总和的五倍!这仗要怎么打?众人一时间也没了个主意,只是都从眼睛里射出来,像狼一样嗜血的寒光。

    打吧!柿子先捡软的捏。想到这里,王旭一拍桌案,大声说道:“区区胡虏耳!若不恐吾兴汉儿郎损之甚众,吾开关迎战亦有何惧哉?无非来一骑斩一骑,来一双砍一对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