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名将克星-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坐法,一人犯错,全队受罚;一人反抗,全队皆斩。当然,奖励也有:全队表现良好者,苦力加餐、改善住所,队长可以不劳作等等。

    王旭看见众俘虏如此顺从,也下令慢慢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有的时间长的已经住上了火炕屋,平时食物半饱,在表现好的时候,就会足量供应,偶尔还会奖赏一小瓶兴汉烧。得到奖赏的胡人,表现的更加温顺,见了汉人,不管大人小孩、老弱妇孺,一概弯眉顺眼、低头哈腰,像极了一群带把的高丽女人。

    在年关的喜庆中,众俘虏也感受到了兴汉军的仁慈;每人领了一瓶酒,每天加一餐肉食,并在队长的组织下,轮流参观兴汉城,重点当然是两关下的京观堆,让苦力们又经历了一次地狱式的思想教育,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放假十数日的兴汉众将,呼朋引伴其乐融融。难得几天清闲的王旭,从快要挤破的大帐内逃了出来,领着许褚四处巡视慰问一番后,就躲进了张宁的医护队,呆头呆脑地和张宁谈着心。

    刚习惯了在张宁面前谈笑风生的舒心日子,没几天就被并州丁原的使者打断。王旭怒气冲冲的走回大帐,冲着身后偷笑的许二愣就是一顿臭骂,唬的旁边的并州来使一阵发蒙:这是所为哪般?以前王将军不是挺和善的吗?难道这次我带的礼物不多?等王旭稍稍消停之后,连忙把手中的信件递上去。

    原来是丁原的调令。

    信中介绍:虽然今年胡人没有攻破雁门关,但处在雁门关下外侧的阴馆、马邑、武城等地,残存的汉人百姓却被掳掠一空,县城付之一炬。自此雁门关以北到平城,再无汉人百姓身影,彻底失去汉庭的控制。取而代之的是各胡迁徙南下,有的部族甚至直接搬迁于此,不再北归。

    因此,身为并州最高汉官的丁原,整日忧心忡忡,生怕哪天再失去雁门关,这道阻挡胡骑南下的最后屏障,让自己这个并州刺史名存实亡。所以在听到兴汉军去岁大破十数万鲜卑大军,阵斩恶贼泄归泥,重伤鲜卑大人步度根的情况后,急忙找来王氏商队的王安详细询问,得知自己派去援助的牙门将张辽,在大战中率骑军大放异彩。

    于是,正苦无良将防守雁门关的丁原动了心思,派信使向王旭明言:要召张辽回并驻防雁门关。希望王旭不要气恼,要以万千大汉庶民安危为重。随行又以劳军为名,送来大批粮草酒肉,附赠上好铁甲百副、三石硬弓百副,长枪马刀若干,聊表敬意。并表示:已经和刚调回朝堂的王允联名上书,为王旭及其部下申请名正言顺的地位和官职云云……。想以此堵住王旭之口,让他无法拒绝。

    “这个老狐狸!拿灵帝的不值钱尿布当人情!爷不稀罕!”王旭根本不为所动,“想的倒美!什么破官我都不稀罕!我要是用兴汉酒换你的义子吕布,你愿意吗?再说了,就是你愿意爷还不愿意呢!自己放着干儿子吕布不用,打起张辽的主意?”

    心里这么想着,却没敢对使者这么说。王旭暗骂了一会儿,还是以兴汉酒回礼,只不过这次赠送量稍微大了一点。并让人代写给丁原回了一封信。

    回信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现在还不能把张辽调回的理由。同时又隐晦的提了兴汉城所缺之物:一、大量铁锭以及炼铁的工匠;二、各种制甲、造兵器的人才;三、大量人口,流民也行。否则兴汉城无法长久立足此地,抵抗胡虏也就无从谈起了。今年雁门关未破,也是因为兴汉城挡住了,往年常常大量东下的鲜卑步度根部和南匈奴人啊!如果明年还想要这么轻松,你丁刺史看着办吧?

    等打发走还在候着与张辽一起回返的丁原信使,王旭又沉思了好久。然后叫来陈到,让他去武进前线替换张辽,并叮嘱陈到小心防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即是大功一件。

    两日后,交接完军务的张辽风尘仆仆地赶回兴汉城。原本略显稚嫩的白皙脸庞,经过上次御奴关血战和数月塞外的风霜后,平添了一种沧桑、沉稳、威严之气,让王旭是越看越喜欢。

    “辽参见将军!”张辽双手抱拳道。

    王旭微笑的脸上顿时一僵,不过随后呵呵一笑道:“文远一路辛苦,吾二人情同兄弟,何须如此见外?”

    张辽正色回应:“谢将军厚爱!辽自赴兴汉城以来,方知男儿当如是!抗击胡酋,保吾大汉社稷稳定与庶民安乐,此辽之祖训,亦为辽之所愿矣!”

    “吾早知文远乃忠义之士!今幸与之并行,深感欣慰,亦觉不虚此生矣!”说完瞪了一眼旁边面沉似水的许褚,将其挥退,然后大笑着拉住张辽的手入席畅谈,以诉月余离别之苦。

    酒过三巡、菜知五味后,王旭正色道:“数日前,并州丁刺史遣人欲召文远返并,不知文远之意若何?”说完就直勾勾地盯着张辽。

    张辽看了看王旭,微微露出赧然之色,沉思数息,缓缓地说道:“刺史大人知遇之恩甚重,辽…且明令相召,辽自当尊令…将军之情……”。

    张辽的话犹如一瓢冰冷的水,把王旭满怀希冀的心浇了个透心凉,恍惚间错愕当场,随后心里翻江倒海、气血上涌…张辽后面所说的话,王旭一句也没有听进去,直到张辽起身大礼下拜才惊醒。

    缓过来的王旭轻拍了两下有些涨红的脸颊,闭眼深吸一口气,走过去扶起张辽,叹了一口气道:“文远……唉……!”。

    “将军之厚意辽心明了,甚愧之!然若辽留此不归,岂非忠义皆无之人?”随后张辽就和王旭说起了自己的情况。

    张辽原是武帝时义商聂壹之后,因舍财助汉军,汉庭明赏其义举,被匈奴人视为眼针肉刺,几经刺杀而死里逃生,遂改名换姓迁居河东。然而仍不改初心,留祖训于后世子孙:永不背汉,如果朝廷相召,绝不推辞。

    张辽自记事起,就勤练武功,熟读兵法,希望有朝一日为国效力。不过此时东汉朝堂昏暗,并州官吏大都欺上瞒下、碌碌无为,面对胡人的步步蚕食,也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张辽屡次想从军征战沙场都得不到赏识,只好与同样立志杀胡的吕布组织义军抗胡,然而却因得不到并州官吏的支持,始终无法形成大的气候。

    正当二人苦恼于报国无门之时,恰逢刺史丁原赴并,上任伊始就大力整动军备,招募乡勇,并几次派军抵抗胡族于雁门关外。看到希望的张辽,立即跟随吕布投于丁原帐下,很得丁原的赏识,还认了吕布为义子,并将刚刚成立的并州骑军,交给张辽负责训练。

    听完张辽的讲述之后,王旭又长叹一声,不死心地提出疑问:“文远既得丁刺史器重,却为何屈居小小牙门将?”

    张辽微微一笑:“丁使君虽贵为一州之首,然按大汉吏律,其并无军备实职,故……”。

    “呵呵呵…原来如此!实乃旭无知矣!吾原以为文远于丁刺史麾下不得重用也……哈哈哈…!罢罢罢!吾与文远机缘如此,造化弄人,旭着相矣!哈哈……”,无奈的王旭只好以大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王将军说笑矣!辽何德何能受此抬爱?将军之雄才伟略,辽亦甚敬之!吾今后既驻守雁门,将军但有所需,辽定当尽力为之!”张辽也略感惭愧地说道。

    “无妨!此事无损兄弟之情!来来来,今日吾与文远一醉方休矣!哈哈哈……”。看开的王旭也恢复洒脱的样子,拉张辽继续把酒言欢起来。
………………………………

第五十七章 别张辽王旭当官

    对于张辽的返并,王旭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失落。自己满心欢喜、满怀期待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张辽一来就委以骑军统领的要职,每每大战都以他担任主攻将领的重任,平日礼贤下士、称兄道弟,作为一军的最高首领,可以说是极尽恭谦之事,连平日里大大咧咧,凡事毫不计较的许褚,都常常显露醋意。

    难道真的是丁原对他有知遇之恩?难道真的是祖训难为?这恐怕只是表面的托词而已!要不然历史上吕布背叛丁原,将其斩杀时,张辽却毫无表示,就死心塌地的跟着吕布投靠董卓。直到吕布被曹操所杀,招降张辽时,他也并没有一丝觉得不妥,反而在曹操麾下大放异彩,创造了数百破数万的逍遥津神话。

    到底是为什么呢?刘备收关羽、张飞的时候,就凭几滴眼泪;纳赵云时就同床睡了一觉;拜诸葛亮更简单,给了一张带哭相的厚脸皮,就让他鞠躬尽瘁,简直不要太简单了。而王旭对于张辽要权给权、要面给面,做足了功课,最后却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旭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得甩开脑袋中的疑问,转而思考起如何敲诈丁原来:爷不能白吃这个亏!汉军就骑扣下了,再向你讨要点张辽的培养费吧!你倒打的好算盘,想让张辽来兴汉军学艺,替你培养并州狼骑军,然后再要回去?这次得让你大出血!

    想到此,王旭就以同众兄弟辞别为由,命令不情不愿的杨凤、廖化等人,轮流不停地找借口宴请张辽,拖延张辽返并的时间。又私下安排牛飞虎,对数百汉骑军进行思想教育,争取连人带装备一起留下。

    和兴汉众将相处数月的张辽,不好意思严词拒绝,明知道王旭的心思,也没有点破,反而对王旭的盛情,更觉得有愧意。这样的时日,一直持续到并州再次来人才结束。

    看了王旭回信的丁原,这次没有小气,对王旭的死皮赖脸的索要,也算是尽心尽力,毕竟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两百副崭新的铁鳞甲;两百口寒光闪闪的马刀;两百多拖家带口的工匠,另外还携带着数千衣衫破烂的百姓……,王旭的要求基本上全部满足。并且回信明言:流民在并州数量不少,只是因为路途遥远,暂时无法安排北上,如果兴汉城还能容纳,就自己想办法,而且以后凡运送兴汉城物资的并州商队,一律大开绿灯,不予抽税和盘查刁难。

    王旭看完使者递上的物资清单,按捺住心中的小激动,只是面带肉疼之色地说:怎么这么多“二”啊?随即理也不理一脸蒙圈的使者,将张辽叫来,算是把他还给丁原啦!

    而张辽来时所带的一千并州骑军,在与胡人大战中阵亡了两百多人,又经过牛飞虎这两天的鼓动拉拢,愿意跟随张辽的只剩下两百多人了。王旭为了不让自己的吃相显得太难看,就忍痛从缴获来的鲜卑战马中,送给丁原两百匹,至于汉军骑以前装备的数百匹下等战马,王旭没有看的上,大大方方地还给了丁原。

    王旭虽然不痛快,但还是给张辽举行了一个气氛沉闷的欢送会。面对一脸鄙夷的兴汉众将,张辽无奈苦笑,给王旭深礼拜别后,踏上返回并州的路途。

    送走张辽后,兴汉军一切归于平常,王旭的精力投入到兴汉城自立发展大计当中去了。

    兴汉城原来就有不少工匠,都是王旭费尽苦心拐到这里来的。他们大都属于民间艺人,以前全是社会地位低下,会这点技艺也是为了农闲之余,添补家用而已,所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活。但是丁原送来的可就不一样了,都是从官方作坊或豪强势力中征调而来的,用前世的话说,就是专业的匠人。

    这些工匠技艺娴熟,有力的补充了兴汉城的各个作坊,以前一些王旭苦于所限,而无法开展的事情,也随着他们的安心参与之下迎刃而解。这不,刚来没多长时间,负责勘探矿藏的工匠,就在南面几十里处的中陵县旧址,发现了一个小规模的铁矿,矿石离地表非常近,易开采。

    接到好消息的王旭,当即命令苦力营开辟道路,专门用于采矿炼铁的运输。等建设完成后,兴汉城也可以自己铸造兵器和铁具了,再经过王旭的指点,无论是质量和效率都提高很多。当然由于产量的限制,还是无法满足兴汉城日益增加的需求,大量的铁锭还需要从来往商队手中换得。

    过年后,由于兴汉城的大量物资需求,来往的商队日益增多。鉴于商队的巨大作用,更为了鼓励商队来兴汉城的积极性,王旭还专门召集各大小商队,开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座谈会,制定了不少有利于商业的措施,并郑重承诺:兴汉城永远保障合法交易商人的利益。

    凡是与兴汉军交易的物品一律不收任何税务,经此地前往云中、朔方的商队也依据所携带之物,收取少量税收。而且还为一些和兴汉军关系密切的商队,提供御胡关至雁门、代郡的沿途保护等等。

    会上,王旭又宣布了不少新的交易内容和方式:首先,兴汉城接受各地流民,只要商队将流民送至兴汉城,途中的一切花费都有兴汉城支付,除按人头支付费用外,还根据路途远近、流民成色等情况给予奖励。

    再就是加大对铁锭、粮食的收购价格,比以前多了近一倍,而且是数量越大价格越高。

    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兴汉城放宽了战马的交易。来往的商队不仅可以从胡族中收购战马,还可以从兴汉军手里交易战马,只是需要控制一些数量和成色。

    王旭会后把王家商队的王安单独留下,并递给他一份名单。拜托他利用王氏在并、冀、幽、青等州的影响力和店铺,探访名单上所列的人物,包括其住址、现状等,越详细越好,也可以拜托其他商队或势力进行,王旭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每找到一人,王旭都许诺不少好处,如果能够招募到兴汉城来,那奖赏大到连王安这个久经市面的老油条,都无法拒绝的地步。

    而面对王安投过来带着探寻的目光,王旭只是稍微地解释道: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对兴汉城有大用的能人异士。其实就是王旭根据前世记忆中,对三国名人的印象所列的。

    等王安郑重地点点头以后,王旭又和他商量起另一件事情来。

    陈到的情报工作,在御奴关大战后也开展起来,从鲜卑送还的奴隶中,挑选了不少以前从事过各行各业的人,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对兴汉城非常忠诚,且脑袋灵活之人,已经由陈到秘密的训练了数月,到了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王旭与王安商量一番后,决定以王家的名义,在并州各地郡县,陆续开设一批酒肆、家具铺,所需钱财由兴汉城出资,王家只需担任明面上的掌柜,并适当照应就行。所得利润交王家和王安各一成,但王家必须保证不干涉店铺运行,且注意保密,否则王旭最后也放了狠话:如果由于王家的原因,给兴汉城造成重大损失,兴汉军会让王家从并州消失。

    本来欢天喜地的王安,在看了平时以礼相待的王旭,转眼间就恶狠狠的警告后,不由得一缩脖子,想要反悔却在王旭似笑非笑的目光下怂了,心里暗骂:这位小爷原来是个笑面虎啊?自己千小心万小心,还是上了贼船啦!这要是不答应,恐怕明天就不知道死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喽!

    送走各商队管事之后没几天,王旭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当官经历,也是由这个时代最高统治者――汉灵帝委任的官职。

    丁原并没有食言,早在去岁就同当时的豫州刺史王允,上书汉灵帝,力荐王旭为定襄郡守,然而却被没收到好处的阉宦所阻。虽然灵帝听闻王旭两战杀胡数万,俘虏数万,堪称自明帝以来对胡最大战绩,龙颜大悦,但在张让等人的谗言下,最后只匆匆任命了一个小小的兴汉县令,加了个散爵:“御胡侯”而已。还是只下了个诏令,并没有正式派宦官传旨,至于本应依例赏赐的数百两银子,只字未提。

    圣旨到达并州的刺史府,一身正气的丁原,也没有计较王旭截留他汉军骑的卑劣行为,反而还自己倒贴了数百两银子,将朝廷的旨意送达兴汉城,让王旭也见识了一把大汉忠臣的风骨。

    御奴关血战,经过数个月的发酵,又在来往商队的刻意渲染之下,年后即传遍大汉北方各州,大大鼓舞了并、幽、冀三州,连年遭受塞外胡虏进犯之苦的广大百姓,各郡县汉庭官吏,以及开明大族也是津津乐道。

    民间说书艺人甚至把兴汉军,编排成凶神恶煞的天兵天将下凡,王旭生的三头六臂,生饮胡虏血,拿其头颅当下酒菜等等。众多百姓听了虽然明知道是骗人的,但是却听得津津有味,欢欣鼓舞。

    也有不少人痛斥王旭地煞星转世,数万头颅筑京观,何其残忍?修鬼道何其恶毒?此举有伤天和,乃残暴武夫所为之!不过这些人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酸儒墨客。

    而各地游侠、豪客等热血之人,却把王旭当成了自己的偶像,纷纷赶往兴汉城从军。冀、并州因黑山军作乱而产生的大量流民,在听闻了兴汉城百姓安居乐业,而且以前也是蛾贼出身,也慢慢向兴汉城的方向汇聚。

    王大县令听说后,立即把盖有皇帝玉玺的圣旨,扔给一旁等着瞅稀罕的众将,下令派出战兵小队以行商为名,在代郡、雁门关内设立流民收容处,专门负责接应络绎不绝的人群。并赴各县张榜:凡接济扶助过往流民者,兴汉城必有重谢。

    北方各大商族早以对兴汉酒垂涎三尺,而世家大族也对兴汉城的新式家具兴趣盎然,所以对过往的流民稍予便利,不曾阻拦苛待。王旭也托付王氏商队给予答谢。搭上关系的各地富商闻风而动,纷纷派得力心腹前往兴汉城求见王旭,其中就有他前世耳熟能详的中山无极甄氏。王旭对这些来人一律和善接见,并应允易酒之事。
………………………………

第五十八章 大肆屯田造陌刀

    天气转眼间变暖,已近农耕时节。王旭早早的安排养活了一冬天的苦力们,在后勤的带领下,开荒垦地,准备屯田。兴汉境内的两条河流,正是天赐的农田灌溉用水良地,原来河岸两侧无法利用水浇灌的土地,在欢快运转的水车面前,变成了良田。

    水车和曲辕犁这两个宝贝,又是王大县令对这个时代的巨大贡献,在别人眼里是打破脑袋都想不到的神作,但其实王旭也就跑到工匠面前,花了区区数个时辰,就在兴汉民众惊为天人的赞叹中飘然离去。而王旭带走的是无数崇拜的目光,收获的是作为前世小人物的满足。

    开始劳作的前几天,作为整个兴汉城的最高领袖,王旭为了表示对农耕的重视,还亲自带领众将动手,也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了他亲民的一面。

    于是乎,在春光明媚的原野上,无数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憧憬的兴汉民众,修渠的修渠;架水车的架水车;驱牛耕地的耕地……哗哗流淌的河水,倒影出他们干劲十足的身影。

    在大量畜力的使用下,数万兴汉民众没用多少天,就沿河开垦出了数千亩田地,连御奴关、御胡关外河道两边,都开出了不少可以种植粮食的土地。又添加了草木灰、人畜粪当肥料,还用水渠、水车全部灌溉了一遍,只等着春播时节的到来。

    稍稍闲下来的人们,又把目光投向兴汉周边,没过几天,中陵、武进这两个地方,也由往日的一片荒芜变成阡陌纵横的良田。尤其是取水困难的中陵县,虽然临近浑河上游,但水位与河岸落差太大,即使这样也无法改变苦盼良田的民众,硬是逼着工匠耗费无数木材、铁料,制作了一个比平常大好几倍的巨型水车。

    本来热情的人们,还想在武城、骆县、箕陵等鲜卑人让出的地方上屯田,但被王旭制止了。因为他知道:上述地方虽原属于定襄郡,而且靠近河流,但是地处前套的东南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王旭已决定于夏末秋初之际,领兴汉军攻伐云中鲜卑,到时候势必会引起鲜卑人的激烈反扑,这些开垦出来的良田,也会被破坏。

    最后,王旭实在是不忍心打击热情高涨的民众,只好下令在中陵旧址上筑城,恢复往日的中陵,这样也可以安置一部分新近加入兴汉的流民,避免兴汉城人满为患。同时令苦力营加固武进县城防,在原城外重筑防御墙,挖护城河,让武进县在短时间内,变成了兴汉军前出云中的坚固堡垒。

    屯田事宜走上正轨后,王旭又把目光转向对鲜卑人开战的准备上来。

    既然要主动攻击,攻城和野战必不可少的。以目前兴汉军的实力,王旭虽然有很大把握做到打垮鲜卑人,但伤亡一定不小。现在已经是云中鲜卑人最虚弱的时候了,俗话说得好:趁他病要他命!王旭可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那么就只能在武器上面下功夫了。

    井阑,关于攻坚方面,王旭最先想到的就是它。

    这时候的战争,人们崇尚的还是人的勇武,一般主要是战阵的较量,要不然也不会发明什么两仪阵、三才阵、四象阵等作战阵型,就算是人数少的一方,如果不是害怕逃跑,也会在战事起的时候,会选择冲击敌人的军阵。双方比拼的是士卒的士气和精锐程度,考验的是主将的勇武和战机把握。除非是相差太过悬殊,才会躲进城里坚守。

    而攻击坚固城防的战事,主要采取围困断粮、断水等瓦解士气的手段。井阑这种攻城利器虽然早有,但因为不太灵便,易烧毁,除非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