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名将陆议-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奖连忙谦虚地说道:“名师出高徒嘛!将军你可是我的武术老师,今天没给你丢脸吧?”贺齐高兴地说道:“你小子还真是讨本将军的欢心,走!我们这就回建安,我要给你们接风洗尘。”乐远一听兴奋地答道:“太好了!今天我们喝个痛快,哈哈!”说完贺齐带着乐远他们便返回了建安,那天晚上军营里大摆宴席欢迎乐远归来!
从那天开始,山越军中便流传着乐远的威名,话说一位刚满十六岁的少年,身着白袍银甲,单枪匹马于万军之中直取山越大将吴六的首级,这个故事在建安军民中口口相传,使得乐远刚回建安便名气大增,可谓是一战成名。
(本章完)
………………………………
第60章 入仕江东
就在乐远抵达建安以后,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两个月,陆府自陆议成亲以来平静了许久,这天早上,整个陆府都张灯结彩的,因为当天正是大汉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元旦节。不管世道多乱,上到天子下到百姓,这一天都是值得庆祝的日子,陆议和乐遥正指挥着下人们张贴剪纸,乐乾却在客厅和陆瑁喝茶下棋,这时顾叔走过来说道:“大公子、夫人,小老爷刚才派人传信说今天他不回府吃饭了,孙将军今天宴请百官。”陆议笑着答道:“知道了,顾叔你去准备些好菜,今天我们陆府也要庆祝一番!”顾叔遵命便下去了。
陆议和乐遥这时也走进了客厅,乐乾看到陆议他们进来连忙问道:“过了今天议儿你也到二十岁了,按年纪也该行冠礼了吧!”陆议开心地答道:“感谢岳父大人挂念,我确实是今年行冠礼。”陆瑁这时也高兴地问道:“行冠礼就该有“字”了,大哥准备给自己起个什么字呢?”陆议想了一下认真地答道:“我名为议,在家排行老大,“伯”便是老大,所以我决定取字为“伯言”,以后我就是陆伯言。”乐遥高兴地说道:“伯言这个字与夫君的名字“议”正好意思相近,我觉得挺好的,嘻嘻!”乐乾这时也笑着说道:“那老夫以后就称呼你为“伯言”,陆伯言便是我的女婿,哈哈!”就这样陆议开始有了自己的“字”了,陆伯言这个称谓广泛知名于吴郡。
元旦过后不久,孙权再一次亲自登门招揽陆议出仕,这天陆绩和周泰一起陪着孙权来到了陆府,陆议和乐遥一起出门迎接,一到客厅孙权便笑着说道:“伯言兄弟,你成亲也有那么久了,所谓成家便要立业,我江东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希望你能考虑入仕我江东,本将军虽不能像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我能保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你是吴郡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本将军每天都在想怎么招揽到你。”陆议听完孙权这番肺腑之言,连忙感动地说道:“陆议感谢孙将军的厚爱,所谓事不过三,将军前后三次来陆府招揽,之前在下因为自己心中迷茫,所以不敢贸然答应将军,怕误了将军的大事,经过两年的游历,陆某此时也坚定了出仕做官的决心,今日我便给孙将军一个答案。”说完陆议对孙权行臣子礼拜道:“主公,陆议今后便效忠于你!”孙权听到这简短的话语却高兴的不知所措,这时旁边的周泰连忙拉了一下孙权,这时孙权才反应过来急忙扶起陆议说道:“伯言请起,有你的加入,我江东军如虎添翼,哈哈!”
陆绩这时高兴地说道:“恭喜主公招揽到伯言这样的人才,江东军在主公的带领下必将日益强大!”乐遥此时也笑着说道:“恭喜夫君出仕为官,今日诸位都在府上用膳吧,我去吩咐厨房准备些酒菜,你们先聊!”说完乐遥便离开了客厅。这时孙权笑着问道:"伯言你说如今我们江东最大的敌人是谁呢?"陆议这时冷静地答道:回主公,如今我们最大的敌人仍然是江东各郡的山越势力,其次便是荆州的刘表。"孙权这时同意地说道:"伯言的看法和我不谋而合,现在让我最头痛的确实是江东各地的山越大军,至于刘表,我打算今年就开始攻打江夏以报杀父之仇。"陆议顺势建议道:"江夏的黄祖年老昏庸,确实可以作为我们首先攻打的对象,不过主公得安排一名稳重的统帅震慑住江东后方的山越才行。"这时孙权笑着说道:伯言的建议正合我意,我心里已经有了对付山越的人选,不知道伯言你可知是哪位?"陆议想了一下连忙问道:"主公是准备派大将贺齐帮你稳住后方是吗?"此时孙权哈哈大笑道:"知我者,莫若伯言也,哈哈!"就在两人谈的正起劲的时候,陆绩恭敬地问道:"主公,我们是否先吃饭呢?"周泰这时也笑着说道:"不知不觉我的肚子也饿了,嘿嘿!"孙权这才想起陆绩和周泰坐在旁边看着自己和陆议聊了很久,这时他笑着答道:"我们先吃饭吧,正好我也饿了,哈哈!"这时乐遥开始安排顾叔准备上菜,乐乾和陆瑁这时也来到了客厅,两人看到孙权连忙拜见,孙权也客气地回了礼,吃完饭后,孙权和陆议两人在书房里聊了很久,没有人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只知道出来时孙权哈哈大笑,陆议也是一脸开心。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春,刚满二十的陆议开始在江东任职,孙权希望陆议先留在自己身边做幕僚,所以给他一个东曹掾的文职,毕竟陆绩才是陆家的当家人,所以陆议的职位自然不能比陆绩高。对于这个职位陆议也很满意,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吴县陪乐遥了。两个月后,天气渐暖,孙权打算出兵江夏,早在陆府他便详细地向陆议咨询了建议,陆议也赞同孙权的计划。
这天孙权召集群臣说道:“本将军决定不日便率大军出征江夏黄祖,以报当年杀父之仇,不知各位有何高见?”这时张昭率先出列说道:“请主公三思,如今江东各郡山越四起,地方豪强也只是表面归服,海昌境内连年遭受旱灾,可以说我们现在是自顾不暇,哪有足够的力量去征讨已经安稳多年的荆州?”孙权听到此话有些失落,但他依然保持着笑容问道:“其他人也是和张昭老师持一样的看法吗?”这时刚来江东不久的鲁肃恭敬地答道:“秉主公,在下和子布兄有不一样的看法。”孙权这时总算看到了希望,连忙高兴地说道:“哦?子敬你有不同的看法尽管说出来。”这时鲁肃拱手说道:“秉主公,鲁肃认为此时正是讨伐江夏的最佳时机,袁绍去年已经病亡,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为争夺继承权处于敌对状态,曹操此时要灭袁家易如反掌,等平定了黄河以北,他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荆州,刘表年老体衰,势必不能抵挡,一旦荆州归曹操所有,我江东军必然独力难支,所以我们要在曹操无暇顾及荆州之时趁机拿下荆州,而夺取江夏正是打开荆州大门的关键,所以我认为此时征讨黄祖最合适不过。”陆议和文武百官听到鲁肃的分析,全都佩服不已,刚才孙权的出兵理由是为父报仇,属于私人恩怨,自然不能得到张昭的认可,而鲁肃则把出兵理由升华到了江东军的兴衰存亡,这时众臣纷纷附议赞同鲁肃。
孙权此时高兴地说道:“既然大家都赞同鲁子敬的意见,那本将军现在就宣布,不日就出兵江夏,我马上派人通知公瑾准备好出征的军队。”张昭看到孙权已经决定便不再多说,只是低头遵命,这时孙权笑着说道:“当然张昭老师刚才说的也有道理,所以我打算派大将贺齐率军继续征讨山越各部;至于海昌灾情严重,我决定派陆议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宁)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我相信以伯言的才能一定可以安抚当地的百姓。”张昭看到孙权对自己所说的隐患早已做好了打算,于是他欣慰地说道:“主公果敢决断,老夫佩服!”孙权看到一向严格的张昭今天也当着众臣的面夸奖了自己,于是他得意地向陆议问道:“陆伯言你对本将军的派遣可有异议?”陆议连忙拱手答道:“陆议定不负主公所托,即日我便前往海昌上任。”孙权听完十分高兴。
(本章完)
………………………………
第61章 征讨黄祖
几天后,周瑜在庐江收到了孙权的书信,看完书信后周瑜高兴地拍桌说道:“好!主公真是雄才大略,我正想写信请求出兵江夏,没想到主公先派人送来了书信。”这时一旁的吕蒙好奇地问道:“大都督,难道主公在信中要我们此时出兵江夏?”周瑜摇头笑着答道:“主公并非要我们现在出兵,而是过几天他会来庐江准备亲征江夏。”此时吕蒙一脸兴奋地说道:“主公亲自出征,想必此战我军定能大获全胜,哈哈!”周瑜赞同地说道:“主公虽不如伯符骁勇,但一样是少年英雄,有这样英名的君主,实在是我等的荣幸,哈哈!”就这样,周瑜率领众将领在庐江等待着孙权的到来。
几天后,孙权便带着程普、周泰、徐琨、凌操、凌统等众将抵达了庐江,周瑜率领庐江诸将一起出城迎接,此时孙权见周瑜率诸位将领跪拜在地行臣子礼,连忙下马扶起周瑜感动地说道:"公瑾不必多礼,快快请起!"这时周瑜恭敬地答道:"谢主公!末将恭候主公多时,请主公随我进城休息!"说完众将领便随孙权进入了庐江。
就在孙权和周瑜等人在营帐中谋划出兵的时候,黄祖早已探知江东军的异常,这时黄祖也带着三万军队驻防沙羡,以此防备江东军的进攻。如今黄祖手下拥有苏飞、张硕、陈就、邓龙等大将统兵,甘宁此时也在苏飞军中。另一边的孙权率领两万江东军,以凌操、凌统父子率领五千精兵作为先锋,周泰、徐琨率领五千人马作为中军,自己则和周瑜、程普、吕蒙等带领一万兵力作为后军。不久双方就在沙羡对峙着,经过几次猛攻后,双方都无法打赢对方,沙羡攻防战一时处于胶着状态……
不知不觉几个月便过去了,面对荆州军的顽强抵抗,江东军竟然连黄祖的第一道防线沙羡都没能突破。这几个月凌操率领先锋部队不断地进攻沙羡,双方伤亡惨重,凌操的五千精锐只剩不到两千兵力。此时已到秋季,江东军驻扎在离沙羡不远的野外,凌统踩着落叶走进大营中对凌操说道:“父亲大人,我军这几个月连续攻城,现在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马,黄祖带着荆州众将死守不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凌操此时无奈地答道:“坚持才能胜利,我凌操自跟随孙策将军以来,向来都是担任先锋之职,每每冲锋陷阵之时从来没想过回头,这次我也不会例外,沙羡一日不破,我的任务便一日没有完成。”凌统听完这话十分钦佩父亲,他最清楚父亲现在的功名全是靠身上的伤疤换来的,从小到大,父亲凌操便是他的偶像。
就在凌操父子陷入困境的时候,孙权和周瑜也商量出了计划,那就是把周泰、徐琨率领的部队也调到前方跟凌操合兵一处继续进攻,再过两个月便是冬季,到时更加不利于己方攻城。两天后,周泰、徐琨便带着五千人马和凌操剩下的两千人马合兵一起进攻沙羡,开战之时,凌操带领不满十五岁的凌统身先士卒,两人均手持长枪带着士兵们冲向了城楼,沙羡城头的守将陈就和邓龙赶来抵挡,却纷纷不敌凌家父子,两人受伤而逃,这时周泰和徐琨也趁势攻破城门。
此时黄祖在沙羡府衙之中与苏飞、张硕正在饮酒作乐,本以为凌操还会和以前一样攻不了多久便会败退,这时有传令兵闯进来报告道:“太守大人,沙羡失守了,请速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黄祖听完大惊失色,他大声骂道:“陈就和邓龙他们干嘛去了,给他们那么多兵力难道守不住凌操的两千人马?”传令兵急忙答道:“江东军的周泰和徐琨不知道什么时候支援过来了,所以我们没做好防备,被他们突然袭击给破城了,陈就和邓龙两位将军正在前线抵挡,叫小的先来通知大人赶紧撤退。”苏飞这时连忙劝道:“大人,事已至此,我们先退守夏口,再做打算。”黄祖这时也无可奈何,只好叹息一声带着苏飞、张硕赶紧退守夏口。凌操带着军队一路追击荆州败军,江东军所到之处斩获无数。
第二天凌操的先头部队便赶到了夏口,此时黄祖聚集了两万人马在夏口等着江东军的到来……苏飞看到江东军只有数千之众,于是对黄祖建议道:“趁着孙权和周瑜的主力未到,我们可以集中兵力干掉凌操的先锋部队。”黄祖想了一下同意地点了点头,这时他大声问道:“谁愿带兵前去消灭江东的先头部队?”这时陈就和邓龙连忙出列说道:“请太守大人给我两将功补过的机会,我们愿为先锋。”黄祖这时十分高兴,他笑着说道:“好!你们两位现在就率领一万人马前去消灭凌操。”陈就和邓龙兴奋地答道:“末将领命!”
未几,陈就和邓龙便带着一万人马冲出城去准备迎战凌操,此时凌操带着两千精锐作为前锋,周泰和徐琨统领数千人马作为后应。凌操看着荆州军出城迎战,于是他举起长枪大声喊道:“江东军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随我上阵杀敌。”这时凌统和他身后的两千精锐一起冲杀了上去,没多久两军便碰撞在了一起,江东军由于士气正盛,个个都是以一抵十,凌操和凌统更是拍马直取敌将,陈就和邓龙各自不到十个回合便敌不过凌氏父子,黄祖这时看到城下荆州军交战不利,连忙对五千弓箭手喊道:“放箭!”这时城下荆州军立即往后退去,江东军在追赶的路上被城上的弩箭射中者甚多,眼看着江东军的先锋部队伤亡惨重,此时陈就和邓龙趁机命令士兵回头包围凌操的部队,这时周泰和徐琨连忙带领部队前去接应,凌操和凌统父子在乱军之中所向披靡,江东军不但没有后退反而向夏口城头杀去,周泰和徐琨的部队不久也跟了上来,黄祖此时慌乱地大喊:“射死他们,给我放箭,快快!”
就在江东军节节胜利的时刻,孙坚的外甥徐琨却被流矢射中要害落马身亡,周泰指挥部队继续攻击夏口,凌操一马当先登上城楼,苏飞和张硕两人联手抵挡凌操,此时凌操以一敌二丝毫不落下风,凌统也登上城楼向父亲这边杀来,苏飞和张硕见势不妙,连忙护卫着黄祖离开了城楼,不久夏口便被江东军攻克,凌操看到黄祖带领败军坐船准备逃离夏口,建功心切的他竟然骑马跑到江边抢过一艘快船准备继续追击,凌统带着他的部将紧随其后,只见凌操跳上黄祖的大船一路杀向了黄祖,苏飞和张硕连忙挡在黄祖身前,凌操在大船上勇猛异常斩杀了很多荆州将士,这时凌统也追上了黄祖的大船,周泰这时也带领部队乘船追了过来,黄祖颤抖地叫道:“想不到我黄祖竟要命丧于此了,唉!”荆州将士看到凌操无人能敌,一个个胆战心惊。就在凌操杀的正起劲的时候,一支羽箭射穿了他的胸膛……
这时众人听到一人嘹亮的喊声:“甘兴霸在此!贼将休要猖狂!”只见甘宁站在一艘快船上往大船这边靠了过来,这时他丢下铁弓拿起大刀便跳上黄祖的大船说道:“太守大人乘快船先行离开,末将为你断后!”黄祖惊讶地看着甘宁,苏飞这时连忙说道:“兴霸你来的正好,这里交给你了!”说完他扶着黄祖便跳上甘宁的快船先行离开了。凌统看见甘宁射杀了自己的父亲,于是愤怒地冲上大船挥枪直取甘宁,江东的将士们也立即跳上荆州的大船抢回了凌操的尸体。此时凌统枪枪直刺甘宁的要害,甘宁也尽力抵挡,看着眼前这位少年,心里暗自佩服他的武艺,估计乐远和郭cd不是这少年的对手,甘宁和凌统打了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这时甘宁看到周泰也靠近了大船,连忙一挥大刀甩开了凌统,只见甘宁迅速地抢了一艘快船往江夏逃去了,凌统准备去追却被赶来的周泰一把拉住劝道:“穷寇莫追,小将军!”凌统咬牙切齿地看着甘宁消失在了江面之上。
此时征讨黄祖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孙权却心痛万分,此次作战一连折损了两员大将,看到凌统悲痛的样子,孙权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你放心,本将军一定会攻克江夏杀了黄祖为你父亲报仇,现在我就任命你为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统领你父亲生前的兵士。”凌统这时连忙跪拜道:“谢主公!”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江东军终于突破了沙羡和夏口,黄祖已经逃回江夏准备死守,孙权此时也信心满满地准备着接下来的战斗。
(本章完)
………………………………
第62章 贺齐平叛
就在孙权和黄祖两军对峙的时候,山越势力趁着江东兵力空虚接连发难,其中会稽郡南部建安、汉兴、南平等地的强族首领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起兵反对孙权,此五将领各率万余人马在汉兴一带形成多梯队、多层次的纵深布防,又派出吴五率本部六千人屯大潭防守,再派邹临也率本部六千人屯驻大潭南面的盖竹,以便控制东冶地的政治中心建安。这时,山越兵先发制人,屯驻盖竹、大潭的邹临、吴五已经迅速地越过了武夷山杀向余汗;洪明、洪进则率领大军攻打汉兴,众山越贼军来势汹汹。与此同时,孙权早已命南部都尉贺齐前往征讨,同时传命各县出兵五千兵卒,由县令、县长率领,一共两万人马统归贺齐指挥,就这样建安一带的战斗一触即发。
由于山越兵力较多,自己兵少,贺齐率领部队到达余汗与山越军对峙之时,便不再前进,怕深入进军后被山越人断了退路,于是命令松杨县长丁蕃率所部留置余汗。县长丁蕃原先与贺齐是平起平坐的将领,现如今却成为他的部属,对于贺齐的指挥丁蕃心中不服,于是不肯留在余汗,想要率领部队返回松杨县。大敌当前,贺齐可不是吃素的,就在丁蕃率领人马准备出余汗县时,贺齐派乐远率领数骑前去拦截。
丁蕃的部队出城不到几里乐远便追了上来,这时乐远带着数骑赶到丁蕃前面喊道:“丁县长这是要去哪儿?怎么也不跟贺将军说一声?”丁蕃见乐远只带了数骑追来,于是他有恃无恐地反问道:“乐将军是奉贺公苗之命前来兴师问罪的吗?”乐远笑着答道:“若是来兴师问罪,我可不会只带这几个人过来,贺将军叫我前来请丁县长回去商量破敌计策。”丁蕃这时不耐烦地说道:“少在这里跟老子装蒜,贺齐他会跟我商量破敌计策?他只会给我们下达命令,哪会问我们的想法,哼!”乐远这时也不悦地说道:“贺将军的话我是给你带到了,至于听不听那是你的事,如今大敌当前,希望丁县长不要因为一己之私而违抗军令!”丁蕃听完乐远的话不屑地问道:“如果我不跟你回去,你打算怎么样呢?”乐远冷笑着答道:“军法处置!”这时丁蕃大怒道:“臭小子,好大的口气,想当年贺齐也跟老子平起平坐,你算个什么东西。”说完丁蕃拔出佩剑喊道:“兄弟们!给我杀了这小子!”这时丁蕃带着几个心腹冲向了乐远,乐远下马挥刀便准备迎战,只见一阵刀光剑影闪过,丁蕃和他的几名心腹全部倒地而亡,乐远这时大声喊道:“丁蕃违抗军令,已被本将军就地正法,今日之事乃丁蕃一人之过错,与其他人无关,请各位安心随我回去。”这时松阳县尉武莒站出来说道:“我等来到此地为的是保家卫国,丁蕃身为县长却因一己之私而陷我们于不义,如今他已被乐将军军法处置,请各位随我回去留守余汗。”这时松阳县的士兵们全都赞同武莒的建议,就这样乐远阻止了丁蕃的叛逃。
自从丁蕃叛逃被乐远就地正法以后,贺齐大军便上下一心,同心协力对抗山越势力。几天后,贺齐令武莒率领松阳县的五千人马驻守后方,自己和乐远分兵两路进军山越各部,其中贺齐亲率一万主力攻打洪明等部,乐远则率领五千人马绕小路前往盖竹、大潭攻击分别驻扎在这两地的吴五和邹临等部。话说洪明是山越各部中实力最强的军队,这时他得知贺齐率领主力第一个要攻打的对象便是自己,于是赶紧召集洪进、吴免、苑御、华当等将领带着部队向自己靠拢,贺齐早已看出了众贼将的心思,为了防止山越五部合兵一处,贺齐亲自率领两千骑兵准备迎战洪明的一万大军,同时命令两个副将各自带领四千步兵分左右两个方向阻止其他四部向洪明靠拢。这时洪明得知贺齐率领两千骑兵前来挑衅,于是大怒道:“都说贺齐是我们山越将领的克星,今日本将军就要让他知道我的厉害!”于是洪明统帅大军摆好了阵势,等待着贺齐的到来,不久,贺齐果然率领骑兵赶到了阵前,洪明这时大声喊道:“贺齐小儿,你可认识本将军否?竟敢带着这点兵马过来现世!”贺齐听完哈哈大笑道:“本将军确实不认识你这小贼,请你报上姓名,贺公苗不杀无名之辈!”洪明听到此言感觉自己被贺齐羞辱,于是大声喊道:“本将军乃汉兴名将洪明是也,今日特来取汝狗命!”说完他举起大刀一挥,只见洪明身后的一万大军便发起了冲锋,贺齐此时也带领骑兵冲了过去……
虽然洪明有一万多人马,但大部分是步兵,而贺齐率领的是两千精锐骑兵,刚一交锋山越大军就被贺齐的骑兵从中间撕开了一道口子,只见江东骑兵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