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圣-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儿,你想的太简单了,忍气吞声只在一时,等各大世家准备好了,自然会给皇室一个教训,绝不会任他羞辱不还手的。”南宫德见女儿如此反对便如此安慰,正与再说几句,却又被南宫燕打断:“爹爹,可是我……”
“南宫世伯、父亲,此举大大不妥!”“恩?淮儿,这却又是为何?不可胡言乱语,细细道来,说与我和你南宫世伯听听。”江雷自刚才便少言寡语,此时来这么一句道是让江淮大感诧异,而且看他的样子、神情间竟是有几分高兴,反观南宫德,死瞪着江雷,好似要把他吃了一般,却又是不知何故了。
“父亲,你们现在不过是忍气吞声、拖延时间,以求日后清算罢了。不过,一旦世家向皇室示之以弱,反而不能拖延时间,只会令皇帝认为抓到了机会,会抓紧时间、步步紧逼,实现‘消番’的目的,因此,我们决不能对皇室示弱,反而要强烈的反抗,让皇室投鼠忌器,一时不敢下手。况且,拿南宫小姐的幸福、婚事作筹码,实在是不妥,对南宫小姐实在是不公平。”
江淮见江雷的态度,便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娓娓道来,最后一句就顺便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表达了对包办婚姻、政治联姻的不满,不过他要是知道这句话的后果,估计打死他也不会再说了。
“好,淮儿,你有如此见识,实在是非常人所及,哈哈哈哈,南宫老兄,我儿足不出户也知道其中的厉害,难道你还要再忍吗?”
原来,就此事,江雷与南宫德的态度并不相同,江雷主张先发制人,而南宫德则主张忍耐一时,后发制人,当然,代价便是南宫燕的婚事。而江雷的言下之意便是:我儿一介废人,尚且知道反抗,先发制人,你一介高手反而要龟缩忍耐,令人笑话,言下之意,竟是要逼宫了。
良久,南宫德的眉头才渐渐舒展,道:“江老弟,你也不要挤兑我,此等大事也不是三言两语便能决定的,我也不愿意害了燕儿的一生幸福,所以不是也决定使用偷梁换柱之计吗?此事还要四大世家家主共同商议才是。”眼下南宫德虽然没有表明态度的转变,但也有了明显的松动,想来,此事还是大有可为。
只不过,此一事兹事体大,也绝非江淮三言两语就可以改变的,纵然有南宫德、江雷的首肯,也要与其余二家多加商议才是,如此,才能得个万全之策,以免日后在争斗之中落入下风,处处受制,甚至落个家破人亡、身死道消的下场,是以,此事还要小心谨慎、以策万全。不过,这却又不是江淮能插足的事了。
江雷也知道其中利害,所以也没有进一步相逼,只是道:“南宫兄知道其中利害便好,反正我江雷绝不是个受气的怂包。”江淮一听,顿时大感无语,您这不是变着法的骂人吗?不过,南宫德却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悦,看来似乎是习惯了江雷说话的语气和他的脾气。
南宫燕一直站于一旁,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搭话,此时却是在南宫德与江淮的身上驻目良久,美目连连闪烁,却又不知是在想些什么了。
此后,南宫德与江雷又聊了盏茶的时间,似乎是又达成了什么共识,心情不错,便带着南宫燕告辞了。
“江老弟,今日叨扰许久,在下告辞了。”南宫德拱了拱手,道。
“恭送南宫世伯。”
“恩”
随后便有下人送客,南宫德便带着南宫燕走了。
江雷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许久,忽然道:“淮儿,今日之言可是你的真心话?”如此一句到是把江淮问的一愣,他那里想到江雷会问出这么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问题,随即答道:“自然是真心话”
“并无虚假?”
“并无虚假!”
“好!好!好!孺子可教也!”江雷听言甚是欣喜。
又道:“淮儿,你对此可有什么计策,也说与为父听听,或许能对目前的局势有所帮助。”江淮闻言,心道:您还真瞧得起我啊,这种事儿都拿来问我。虽然心中腹诽连连,江淮却是在短暂的思虑过后还真的提出一条计策。计策很简单,却也很复杂,一步错则步步错,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的局面,反之如是成了则可以为世家平添许多好处。
只听到:
先让四大世家之一的一门世家假意投降皇族,同时让南宫德上书直接反抗圣旨,甚至显现出谋逆的意思来,而父亲则联合其他大世家和文武大臣力保镇西王。如此以来,皇帝必会因为时机尚未成熟而只是贬斥南宫家,最多暂时削去王位,并把南宫家逐出京城,使之疏远朝局。
而这对世家并无影响,而后南宫世家则是大张旗鼓的厉兵秣马、同时暗中为其他三家准备物资来为将来的大冲突做准备,如此一来,皇帝为了验证投降者的诚意,必定会派这个世家去征讨南宫家,然后让两家合演一出戏,故意使南宫家大败一场,之后南宫家在假装迫于压力愿意将女儿嫁与太子为妃,同时江家在于剩下的一家表现出蠢蠢欲动的态势,如此一来,皇帝自会碍于唇亡齿寒,而放弃征伐,下旨赦免南宫家。
而后在选黄道吉日的时候动动手脚,往后延长一些,这样一来就会给世家准备的时间,而皇帝也会因为时机未到而乐于接受这个婚期作为决战的日子,最后在决战前夕还能背后捅皇帝一刀。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强世家的力量、削弱皇帝的力量。
江雷听完之后,思量许久,认为这不失为是个好计策,不过却有些不圆满,于是又道:“可是即使世家投降,皇帝也会严密监视的,在军中必定会广设耳目的,又怎么会瞒过皇帝呢?”江淮听完嘿嘿一笑,道:“这对世家而言还是个难题吗?”江雷听完哈哈一笑,算是默认了,只是一会却又长叹一口气,道了声可惜。
江淮闻言自是知道江雷所叹为何,于是上前回道“父亲,您不是说天无绝人之路吗?我相信我迟早会找到适合我的功法,有所成就的!”顿了顿,又道:“我打算从今往后遍览藏经阁,就算找不到适合的功法,我创也要创出一部来!”
“好!有如此信心,只要你将来能够修炼,成就决不下于我!去吧,若有不明之处可来问我,或是向各位长老请教也可。”
“恩,谢父亲大人,儿去了。”江淮听言自是满心欣喜,正要扎进藏经阁,大展宏图。
却听到,“淮儿,今日我与你南宫世伯的商议你切不可告于旁人,除了我,谁也不能说,明白吗?”
“是,父亲。”
“好了,你去吧。”
出了大殿,江淮心中默默道:“仅靠我自己的力量,一旦世家失利,我是必死无疑啊,眼下只有寄托世家了。”
自此,江淮便决定日夜苦读藏经阁藏书,希望能有所成就。
江淮苦读藏经阁是否会有所作用呢?是就此一飞冲天,而是就此。。。。。。。
………………………………
第六章 抗旨
当日,江雷便与其余三大世家家主聚了一聚,商议了许久,最终决定:以江淮的计策为蓝本,在改造的更加完美,并决定由镇北王徐海德这个老于世故、门生遍布天下的人物出演叛徒的角色,去腐蚀、策反朝廷中的文武和军队。
这一日,适逢朝仪大典,于是,一切都将从这次朝仪开始,最终形成一股风暴,毁灭无数生灵、残杀无数修士。
大朝仪,须得百官觐见,于是文武百官分作八列,由午门陆续进宫,文武百官都必须步行以示恭敬,就算四大镇国亲王也不得例外。其中镇南王江雷与镇西王南宫德分领中央的左两列,为帝国封爵之人,不过很多是有爵位而无实权,因为他们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继承而来,毕竟这还是个实力为上的世界;而中央的右两列为皇亲国戚,有皇子分领;最左侧两列由帝国兵马大元帅和大将军王分领,为帝国位高权重的掌兵之人;但大夏帝国的用人乃是以文制武的原则,是为了防止武将掌管兵权日益骄奢淫逸,难以控制,所以,最右侧两列分别由首辅、次辅分领,乃是帝国内阁大臣、三司六部、督抚大员的文官翘楚。
午门两侧各有兵士把守,乃是禁军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个中好手,单论战力,怕是放眼天下也是数得着的好部队。近千人过午门,竟听不得丝毫声音,看不到丝毫散乱,可见大夏国规矩之严,怎么看也看不出衰败之相,可惜~~唉!
过午门,经仁轩殿、裕德门、禄仁殿、广厦门、富水桥,一路直行而北,直至德政门,一路上雕梁画栋、山水林立,真可谓美不胜收矣。过了德政门,便是直通太和殿,只见汉白玉铺就的道路、紫翡翠雕就的侧墙、蕴灵石刻就得华表、镇魂晶砌成的杆栏,各自镶嵌着千百灵珠,布成百千大阵,这是自午门以来最为奢华也是最为恐怖的地方了,纵然是真正的仙人来了,怕是也讨不了什么好处去。
进的金殿,左右各四列各自站班而定,只见得:
殿前华丽,遍地五彩金;殿内金童对对执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云案,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
不过须臾,耳听得司礼监太监运足了真气喝到:“陛下临朝,百官跪迎!”顷刻间,千人下跪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得一中年人应声而入,约莫四十五六岁,头戴平天冠、脚蹬帝王履、身着九龙袍、腰束飞云带、手执斩妖剑,虎势龙威、踏天方步,端的是威风无两!此人便是皇帝轩辕羽了,轩辕羽左右各捧印太监一名,分别捧着传国玉玺、镇国金印。再往后便是一片宫女太监,各自拿着朝仪的若干仪仗。
皇帝上得金阶、坐上宝座,俯览群臣,道:“诸卿平身!”
“谢万岁”又是一阵磕头不已,随即便是赐座,不过所赐者不过八人而已:镇南王江雷,镇东王于尚峰,镇北王南宫德,镇西王徐海德,内阁首辅东方明、次辅孙尚,帝国兵马大元帅赵若信、大将军王轩辕云,除此之外再无人有此殊荣,因为这是帝国支柱,权倾朝野内外的当朝权臣。不过,自今日起,这个人数和名额怕是注定要变上一变了。
不过须臾,便有太监上前道:“诸臣工有本早奏,无本散朝!”话音刚落,便有文武诸大臣接连上书,奏述海防、河防、旱灾、祥瑞等等的诸多事宜,以凭皇帝决策。在诸多大臣往来奏述后终究是把问题都解决了,短暂的一阵沉默之后,便有一位大臣自站班中走出,俯伏金阶之下,观其朝服衣着,却是礼部侍郎,有太监将奏疏递上后,便听得:
臣闻得镇西王南宫德千金南宫燕郡主,德性贞静、柔和贤淑、德性幽闲、举止中度、艳色天姿,本为太子之妃的绝佳人选,吾皇特旨,是为天恩,本不该有所违逆、心存疑窦。然而,臣窃闻镇南王、镇北王两家早有姻亲,早已许与镇南王三世子,圣人曰:‘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侍二夫’,愿陛下早收成命,以保全皇家威仪,必得万民所仰、百邦所敬。况古语云:‘人君修德勤政,则万民悦服,四海景从,天禄永终。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克宽克仁,方能割正有夏,彰信兆民,乃得其昌、永保天命。’今太子纳妃传嫡,实为天下幸事,百官无不感恩戴德,可与旨意,寻得正妃之选以辅佐太子,大夏人杰地灵,必不失吾皇、皇太子之所望。
瞬间,大殿之中便安静下来,可谓是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就要来了,怕是要有一次大震荡了。
不过,皇帝大人却是老神在在,并不出言,不过看他的面色也知道,似这等公然违旨抗命,怕是已经触动了皇帝的逆鳞,此时必然是怒不可遏了,不过皇帝城府如深渊,却是喜怒不形于色,众人也不好猜测他的打算。不过,即使是皇帝想发言怕是也没有时间了,因为……
兵部尚书、礼部尚书一起出班:“臣等附议”,此二人一出来却是了不得了,不过一会儿便有百余人一起跪在金阶之下,话只有一句:臣等附议,纳南宫燕为太子妃之事,断断不可为之!其余大臣一看便以明了,这是镇西王、镇南王在给皇上演戏呢,不过大臣能看出来的事儿,皇帝也能看出来,于是皇帝的脸色终究是变了,面色涨红,不过,跪着的人也不看皇帝的脸色,还是翻来倒去一句话。
场面瞬间变得微妙起来。除了出班奏对的大臣,其余列班之臣尽皆闭口不言,唯恐惹祸上身、殃及池鱼。不过一个个犹如斗鸡似的盯着皇帝、镇西王、镇南王看,唯恐漏下一丝半点的变化,眼下朝局震荡,明哲保身不失为一台上策,不过,早早站队也是一条退路,唉,当官也有当官的难处啊,稍有不慎便要官职不保、人头落地。
沉了些许,皇帝的脸色终是恢复了正常,只见他单手虚按,千百大臣立刻安静无言,静待皇帝金口。只听到:“镇西王,南宫燕乃是你的千金,此事,你当以为如何?”大臣稍有疑惑之后便已豁然开朗,一皇帝的眼力,自然能看出此事的幕后对手,向镇北王问话并非松口,而是施压,只要镇北王、镇南王松口,此事便好解决了,皇帝威严自然不会有失。况且此事的核心还是在南宫燕、镇西王身上,只要镇西王松口,镇南王自然不会再找皇帝事儿,这就成了世家内部矛盾,所以向镇西王如此便好解释了。不过,皇帝恐怕也没有寄希望于镇西王,但是,过场还是要有的。
镇北王南宫德闻言霍然起身,伫立金阶之下,行礼道:“启禀吾皇万岁,诸大臣所言实为实事,所言之策实为上策,小王以为,陛下当早收成命,以免失了皇家而威严、堕了皇上的威名。况且……”说到这儿,却是停止了。众人明白,这是等……
果然,皇帝发话了:“况且什么,说将出来,朕恕你无罪!”
南宫德闻言嘴角微微一笑,不过他站在金阶之前,又是低着头,倒是无人看见,如果看见了,怕是要推敲出来什么,南宫德随即正色道:“况且……夺*女,实为弥天大罪,有犯天条,此事若然坐实,必然置律法天条于不顾,国法威严扫地,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此等作为,是与昏君无异。”
不过这些话虽然猖狂无比,却是无人以为不妥,一来南宫德所言有理。二来,南宫德就是这么个人,常常使皇帝下不来台,这是南宫家的传统,可能与成年累月修炼火系功法有关。不过在世家指定的计策中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皇帝最不喜欢的藩王便是镇西王南宫德,在此事上公然抗旨也不会令人以为是故意为之,不会令皇帝警觉,而在此事上皇帝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最终就会掉入世家的圈套。
果然,皇帝闻言勃然大怒,往日的一桩桩、一件件,都袭上心头,这个公然抗旨的人、这个常常使自己下不来台的人,一定要,除掉他!否则,难消我心头之恨!
………………………………
第七章 苦读
一月之后
江淮房中
桌上散乱的摆放着几本书,有的已经非常破旧,名字依稀可辨,似乎是:《祖巫密咒》、《玉清道》、《舍利经》、《阴阳魔诀》、《万鬼御行术》……
若是让旁人看到了,必会急的面红耳赤,高兴地状若疯癫,因为这都是个大修道传承不世出的高级功法,流落出去,不知道会引起多少纷争,如此作为,倒有些暴殄天物的意思了,不过江淮压根儿没管过这些,这些都是他从藏经阁中搜罗出来的。
本来江家子弟只能带一本功法,且只能抄录,不得外带,可江淮是何许人?家主的儿子,谁敢管?再者说了,就这么个废柴,你就是给他座书山,又能咋的!
不过,此时江淮双手托腮,显得无精打采,他已经翻了一个月了,试来试去,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结合自己的记忆,自己原来就从藏经阁中得到许多功法,却无一有用,难道,自己就要废柴一辈子吗?不是说,穿越的人都是要啥有啥,要啥灵根有啥灵根,诸天神魔都抢着收弟子吗?
纵然沮丧,可回不去,生活还得继续不是?所以江淮只得收拾心情,再次前往藏经阁,再怎么着,也得还书不是?
一阵小跑之后,江淮不得不感叹,江家真不愧是四大世家之一啊,真特么大啊,都快累死老子了,也不好意思找个人带自己飞过来,毕竟自己是家主的儿子不假,可别人不是啊,这是禁地,人家还要命啊!
远远望去,藏经阁便是一座数十丈的高塔,分作九层,清风拂来,铃声阵阵,江淮眯了眯眼就上前走去,他可是知道,这藏经阁宝塔上的风铃可不是凡物,平时有平心静气、镇压心魔的作用,可一旦有人擅闯藏经阁,这些风铃就会组成魔音大阵,使擅闯者心魔丛生,死于魔音之下。
藏经阁前是一个广场,摆着三个巨鼎,点着龙延香,配合风铃更添清心静气的作用。更为诡异的是,龙延香所燃的烟气并不散去,而是围绕在藏经阁正门的那块大匾上,使得‘藏经阁’三字并不十分清楚,却又不知是是何用意、有何用处了。
进的正门,有两位长老盘膝坐在大殿中,江淮微微施了一礼,也不说话便径直向殿后走去,二位老者也不抬眼,似乎是睡着了一般。
越过殿门,便是藏经阁一层,只是些微末小道,了无价值,江淮便直接走向二楼的楼梯,刚刚踏上第一级楼梯,江淮心中突地灵光一现,似乎想到了什么,只是一霎,却又想不起来了,一时之间,却是楞在了楼梯口。
江淮一时脑中一片空白,竟是不知所措了,怔怔的愣在了原地,双眼发直。
“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到底”不住的想,心里如江海奔腾、波涛汹涌,却依旧理不出一个头绪,慢慢的,江淮额头上竟是密布了一层汗,后背也微微浸湿,“刚才,我想到的是……第一层?恩?第一层!”忽的,江淮把头转向了藏经阁第一层的列列书架,死死的盯着,双手握拳,脸上因为出汗而略显苍白,好像一个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溺水之人……
许久之后,他的嘴角微微翘起,紧握成拳的双手也缓缓地松开了,低声自语道:“我真傻,呵呵哈哈哈!”江淮是体质特殊之人,即便有适合他的功法也是难以广泛流传的,纵然是威力绝伦也难以为常人所用,即便造就过几位盖世高手,随着时间流逝,这等奇异的功法也会为世人所摒弃,沦为不入流的功法,又怎会被珍藏在藏经阁高层呢?
想通了这一点,江淮便愈发觉得第一层绝对有适合自己的东西,不过,这与其说是感觉,毋宁说是一种期望吧?万一,当初江家建造藏经阁时压根儿没把那种书放在眼里,没有收录,又能怎样呢?不管了,先试试再说,纵有万分其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准备,不是吗?
江淮先将借的秘籍还到九层,随即平复心情,回到了一层,从楼梯上向下看,藏经阁一层显然是巨大无比,怕是也有数十近百丈方圆,楼梯口有一尊高约五尺、宽两尺的香炉,江淮轻呼一口气,从一旁的香案上取了三支香,与蜡烛上燃了,恭恭敬敬的将香插在炉中,定了定气,方才向四周望去。
四周都是些两三丈的书架,由海底沉香木所制,木香混合着书香,再加上龙延香的香气,顿时使人神清气爽、大有智珠在握之感。每排书架两旁都点着长明灯,幽幽灯光、沉沉香气,愈加显得幽静、安详。
看到这些高大的书架,江淮激动的心慢慢的平静下来,娘唉,这么多书还不得看到猴年马月去。若是一本一本的去寻找,怕是没个几百年也看不完吧?可是作为一个凡人,纵然可以服用些益寿延年的灵丹妙药,但也不会太过离谱,总归还是无济于事,简单说来,江淮自己能不能活这么久还两说呢!好在每个书架上都有检索目录样式的文书,否则,真是累死(或者老死)江淮也看不完、翻不尽啊!
算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有些事,注定是急不得的,隐藏在沙海之中的金子,唯有一粒粒的辨才是正途,一堆一堆的分辨,只能将金子都埋没在沙子中。任重而道远啊。总而言之,打鸡血是不管用滴,只有持久的动力才是王道。恩,出发!看书!
不过,虽然任重道远,但人嘛,有时还要耍些小聪明。江淮但凡遇到些法术要诀之类的道书一般都会略过,一些越是没听说过的、越是奇特的反而是要仔细翻看、重点研读。是以,半年之间,江淮虽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之法,却是反而对修炼、修行之道了解的愈加深刻。
半年以来,江淮一直是深居简出,因此,江家的下人也很少见这位废柴少主露面。而知道内情的要么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要么则是对此深感敬佩――不为外名(废柴)所累,一心精修(虽然现在还算不上),这是才是高手大人物的起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