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10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两人自然而然回合孙翊走得近,而不是他张文远。毕竟如果说张辽是孙策的亲兄弟的话,孙翊不是,那么自然这个情况就会反过来了,这倒绝
对不是说两人就势力什么的,而是和孙翊走得近,对他们,对兖州军来说,都是好处更多,就是这样儿。最后张辽他们是各自上去了一次,不过没一会儿,应该说比上一次的他们在城头的时间都短,他们就被打退了。这次孙策是果断鸣金,难得之前还看了曹仁一眼,曹仁自然是都明白,他连忙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孙策便让士卒鸣金了。此时曹仁心里寻思这,虽
然己方表现够好,但是人家凉州军却还是能坚守住城池,所以在自己看来,真要是破城,指日可待,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如今看更大的可能,是再过个很多日,估计才能破了西陵。当然这个事儿确实,曹仁也不能确定,因此战场上就是这样儿,转眼就可能瞬息万变,今日
还是他们凉州军能守住城池,可明日,己方就没准破了西陵。当然也不是说就没可能,今日己方人马还比人家多,可明日一来己方就出现什么变故,一下就人少了,或者必须退兵什么的,那都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反而还是有可能,哪怕几率只是微乎其微,如此而
已。樊城,刘备知道如今的战事,对己方来说,可谓是越来越不利。是,马岱甘宁上来,依旧会被太史慈几人打退,但是虽说他们退是退了,不过城头的凉州军士卒,上来的却是越来越多,这确实不是他想看到的。因为一旦城头己方的损失比他们凉州军损失还大的时候,估计这个城就要被破了,所以刘备也是给太史慈他们说了自己的态度,无比是死守樊城,可
不是吗,不死守,最后城破了,他刘备就得第一个被咔嚓。刘备倒不是说就怕死,但就这么死了,对他来说,真觉得不值得。可以说自己还有不少事儿没有完成,刘备确实是不甘心啊。而且自己手底下这些人,谁都能投降,可自己能吗?还是那话,别说马超同意不同意,
反正就是自己,都不想那样儿。刘备很清楚,他曹操要是最后兵败的话,穷途末路了,他会投降马超吗?显然,以刘备对其人的了解来说,是不会的。哪怕曹操以前和马超关系莫逆,但刘备觉得更是因为这样儿,所以曹操是不会在这样儿的事儿上,向马超低头的,因此……
最后的结果,刘备已经想到了。所以自认为不比曹操差的他,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他曹孟德能做到的,自己当然也一样儿可以!不过如果能选择的话,刘备自然是不希望自己最后兵败自刎,如果真要落到这么个下场,实在是没办法了,那么自己也只能是走那么一条路了。他倒是不怕什么,毕竟那话有道理,没有不怕死的人,只有不怕死的时候,至少在此时,都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个时候,刘备就是不怕死。可就是因为他还有很多想法,所以是心有不甘,不过如果他觉得事情真到了那个地步,那却也不是自己所能改变得了的。从自己走这条路开始,就已经预料到,也许有朝一日,会这样儿,毕竟自己早都下决心走了,那么就
注定,没有回头。其实他很明白,不光是自己,就是马超、曹操、乃至是孙策,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胜了如何,最后的兵败,穷如陌路了,自己看又当如何。如果说没有这么几个想法的话,那么也不是一路合格的诸侯。毕竟天底下的事儿,你怎么可能永远都清楚,你觉得你的一方实力强,可最后未必就一定是你能问鼎。当然实力强肯定是有优势,不过哪怕没
那么大优势,也未必就不能笑到最后。抛开自己不说,如今来看,是曹操马超强,而孙策弱,可谁能说,最后一定就是曹操兖州军或者马超凉州军能问鼎天下,而不是孙策的江东军呢?至少刘备觉得,孙策在他们两方强势人马的夹缝中,还是能生存的,也许能翻盘也不一定。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他最后也会被两人给灭,这倒是非常可能。不过意外确实,也并非
没有,哪怕刘备不认为几率很大,但是哪怕就那微乎其微的几率,他却觉得已经就算是不错了。毕竟有点儿几率,总比什么希望都没有强,不是吗?反正对刘备来说,他要是有孙策江东军那个实力,没准如今比孙策还能强点儿。他倒是不认为自己就一定比孙策能强多少,
可多多少少,他认为是能强点儿。说起来自己是白手起家,完全都是靠着自己一个人,然后慢慢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可他孙伯符,多少是靠了他父亲的家底儿,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地步。其实刘备不清楚,要说孙策能发展到如今这样儿,可不单单是孙坚的事儿,还有马超的
推波助澜呢,不过他不清楚。那些事儿,说起来也就只有马超他们还有江东军的那些人知道,至于说刘备,他能知道吗?毕竟连江东军普通士卒都不清楚,所以刘备还能知道什么?所以要是真让他知道的话,估计就得羡慕嫉妒恨了,为什么马超能帮孙策,却是没有帮自己呢?如果说刘备要真有这样儿想法的话,那么真就得说,那绝对是因为马超确实是看不上他。
孙策不用多说,可说起来,哪怕是对曹操,马超也觉得不错,两人以前的关系也挺好,唯独是刘备,说实话,马超看他确实是不爽,不过却不能把他给怎么样儿,所以也就尽量少去和其人接触了。如果刘备要知道马超的那些想法的话,肯定会为自己叫屈,不过他自己什么
样儿,其实他自己最清楚,至于说别人为什么有这样儿那样儿的看法,那自然了,想想,其实都是很正常的。如果说他刘备要知道了马超和孙策的事儿的话,没有什么想法,那才不是他刘玄德了。当然,刘备肯定也不会说就怨天尤人,至少他心里也清楚,马超和自己,没
什么太深的关系,反倒是和曹操,关系都不错。所以最后他如果有想法,那么最后肯定是想,自己还能有什么更多的想法呢,都是奢求吧。反正求人不如求己,这是肯定没错的,毕竟人还得是要靠自己啊,靠别人,有几个能靠住的呢。在刘备还在想着战事的时候,那边儿,城外凉州军再一次的进攻已经是打响了。他作为主公,而且可以说战事和他,也确实是息息
相关。因此,别看刘备是不会到城头上去,可他却是万分关注。当然不管心里如何着急,如何想法,他都不会在脸上表露出来什么。对刘备来说,本来如今这战事就紧张,而这要被己方士卒给看到了自己又这有那的话,那绝对是对己方的战事有影响。别看这在自己身边儿
的士卒,他们不会在城头,去守城。但是刘备军旅那么多年,他还能不知道,不清楚,什么话传得最快,就是自己这地方的事儿,这是绝对禁止不了的。而且你要真说不能把自己如何如何给传出去,那么很可能会给手下人,手下士卒,造成一些不太好的东西。而那,却绝
对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刘备也真是,他确实是知道,自己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甚至干脆就一点儿都不能有那个苗头什么的。此时凉州军已经开始了激烈进攻,带兵的依旧是马岱和甘宁,两人对樊城,早已是轻车熟路,不过对这个城池,他们真可谓是望城兴叹啊。对他们两个来说,这樊城绝对是比江陵还要难攻下,就因为有太史慈他们三个,还有城头上
那么多士卒,他们觉得要是再多的话,估计可能都装不下了,毕竟那地方有限啊。而太史慈三个,加一起那可比霍峻厉害,所以……自己主公是不可能让人再进樊城去刺杀太史慈几人的,不说这个事儿可能不可能,至少自己主公是不会再干那样儿的事儿了。真就是,一次
就足够了,再多的话,肯定是要出问题。毕竟那事儿本来就不属于什么正路,因此,这以后谁跟己方作战的时候,不都人人自危啊,这凉州军是有前科啊……(未完待续。)
………………………………
第六章 凉州军终破樊城(三)
以后跟人对垒,估计人家第一时间就得防范住,不管大营还是城池,都不会让外人进来。所以说你就算是想去做,人家早就都有了防范,最后你是不会有什么机会的。更何况,为了不让人唾骂,自己主公也不会那么做了。可以说自己主公有他自己的想法,也知道,自己要去怎么做,不能怎么去做。所以不管是马岱也好,是甘宁也罢,可都知道这些,都了解自己
主公。马岱不用说了,不管是关系,还是说他算是凉州军的元老,可都是,当然是比较了解自己主公,自己兄长的。至于说甘宁,虽说不像那马岱那样儿,和马超有什么亲戚关系,而且更不是凉州军元老,加入凉州军的年头,那肯定不如马岱。但是怎么说呢,他和马超和
自己主公的交流,那确实也没少了,所以说他不了解马超?是,很多东西,他肯定是不知道,也不清楚,但是基本的东西,他还是都知道的,也了解,就是这样儿。如果说马超手下,有几个真就不知道他的,好像还真是没有。至少自己主公大体上都是什么性格,为人处事的
习惯都怎么样儿,他们还是清楚的,不过就是有人是特别了解,像是郭嘉那样儿,有人就不是那么特别清楚,就是这样儿了。此时马岱和甘宁,第一次登城,没能带着士卒上去。没办法,人家不管是城头的汉军,还是荆州军,自然也都包括了兖州军,哪个是饭桶?真要说起来,战力的话,确实是兖州军要比汉军强上那么一点儿,而汉军也比荆州军强上那么点儿。
毕竟兖州军和汉军什么水平,这么多年都作为凉州军的敌对,至少凉州军是知道的。至于说荆州军,确实是不如他们,毕竟荆州本来就没什么战事,除了霍峻手下能多训练点儿之外,其他地方的士卒,不说都是那些没什么战力的士卒,可也都没比那强多少。这如今还因为剩
下的跟着刘琦的,那确实是跟着他转战多久了,所以经验什么的,早都上来了,要不然就以最开始的荆州军来说,那可比汉军都差一块,就更别提是兖州军了。毕竟怎么说,那兖州军其实都要比汉军强了那么点儿,当然强是强了,不过也是有限,就是那么一点儿点儿。
看到给马岱和甘宁打退,城头的太史慈他们自然是满意的,对他们来说,城什么时候破,谁也不知道,而如今自己等人所能做到的,也必须做到的,那就是守好城。不尽力肯定是不成,自己主公之前都说了,死守樊城!这话他们当然是要当回事儿,而且是必须做到。而且什么叫死守樊城,几人虽然都有各自的一点儿想法,不过有一点,基本上是一样儿的。那便
是,就算是城头只剩下一个士卒,那也得坚持到最后,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死守!只有这样儿,那才叫死守,不是吗?全军覆没,他们认为那就是死守了。确实,都全军覆没了,尤其还是守城一方,所以要说这都不是死守,那么什么才是?所以其实这个不应该只是太史慈
他们三人所认为的,如果真要说起来,其实更多人,都会是如此想法。掉下云梯的马岱和甘宁,虽然被人打退,他们心里不爽,不过更多的是遗憾。并且他们确实,觉得这真是很正常。要说自己一下就上去了,那反而倒是有点儿不太正常,虽然那并不是不可能,更不是没发生过,可是……此时两人对视了一眼,是互相给对方加油打气,然后几乎同时,再一次登
上了云梯。对他们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然,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毕竟这虽然如今慢慢确实是转变为己方略微占优,可人家城头依旧是能防住己方,所以到底什么时候能破了樊城,谁也不清楚。至于说破不了,那么还是那话,只要曹操孙策不出手,和己方死磕,那么基本上灭了刘备,是没有问题的。而如今曹操的态度明显,至于说孙策,反正马岱
和甘宁他们可不认为其人能带着江东军全据了江夏之后,还能赶上己方和刘备汉军的大战。如果真要是那样儿的话,那么就是他刘备命不该绝啊,己方除了退兵,估计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但是要说灭不了他刘备?这个马岱和甘宁都是不相信的,以己方的软硬实力,灭他
刘玄德,虽然不是说什么轻飘飘,可也确实,绝对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是,要是曹操或者孙策真就是带着他们兖州军或者江东军和己方死磕,那么倒是能保住刘备。可曹操不会那么做,而孙策呢,这次他是,能做,可之后?反正马岱甘宁他们不认为孙策永远都有那个心
思,好像他还没那么伟大。毕竟有几个不为了自己利益着想的?更何况他孙伯符还是江东之主,所以就更不用说了。就算如今他能帮刘备这个那个,可归根结底,是他认为刘备不被灭,对他们江东军好处更多,就是这样儿。如果说刘备汉军被灭,对他们江东军好处更多的话,显然他孙伯符绝对会作壁上观,是绝对没有太多想法的。但是如今这情况,却是前者,
他孙伯符就认定了救援刘备对他们江东军好处更多,不希望刘备汉军被灭,所以就是马岱甘宁他们都清楚,孙策和曹仁带兵在江夏,是加紧进攻着,显然他孙伯符是有要北上的打算。说起来己方是一点儿都不怕他们,这个是半点儿都不错。可如果孙策要真是直接插手,真在
己方还没灭了刘备的时候蹦出来的话,己方可真就灭不了刘备了。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曹操的兖州军,没有人能忽略。如果说就以曹操如今的态度来说,你不去想他们,那就不想了,可如果孙策江东军真插手的话,那么最后曹操肯定也是要来一腿,绝对的,毕竟其人见
风使舵的本事,那还小了?是,这么说,是有点儿贬低曹操的意思,不过那个意思,退一万步说,就算曹操真没什么意思,可他手下人呢,不说武将,就单说那两大谋士,他们可能没有想法吗?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自己主公是有想法,不过之后却是接受了现实。那么等孙策来的时候,这情况却又有了变化,所以他们要是不提议出兵,那才是奇了怪了。那样儿
的话,绝对不是天下顶级谋士所要做的。所以说有了机会,那是肯定要抓住的。哪怕曹操没意动,但是他手下谋士是不可能不去劝他。并且曹操要说没有想法,那事儿可能吗?所以真到了那个时候,凉州军不退兵,基本上也是不太可能了。毕竟他如今在樊城的兵力,确实
还不足以对上汉军、江东军和兖州军三方。哪怕他们人马也不是比凉州军多那么多,但是多了就是多了,而且不是凉州军所能对抗得了的,那么除了退兵,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这可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事实。看看如今在樊城的凉州军多少,而汉军荆州军和兖州军在樊城有多少,再看看如果孙策曹仁他们带兵来这儿,最后的人马又会是多少。反正
确实,是比凉州军多了,这个一点儿都没错。如果要是还没有凉州军多的话,那么凉州军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动作的,毕竟真那样儿的话,最后鹿死谁手,还真是,尚难评说了。毕竟如果说联军加上汉军荆州军他们,要真是还没有凉州军多的话,那么结果确实是不好预料。你说联军能赢,那自然是有很大的几率,毕竟他们在樊城的将领可比凉州军要多,不过说
凉州军能胜,也不是没可能,毕竟战力在那儿摆着呢,所以……此时甘宁是第一个上去了,别看防范他的文丑本事不小,但是甘宁毕竟比马岱武艺高,而且这登城的本事他也不小。毕竟之前甘宁当水贼的时候,号称是锦帆贼,那可是绝对纵横长江水道的大贼头,登上船帆什
么的,都轻松无比,所以就别说是登个城什么的了,那真是小意思。不过就是城头有人防守,而那帆船上都是自己人,没人阻拦,就是这样儿。所以其实抛开这个来说,上船帆上,肯定比登城费劲,所以甘宁自然是此道高手,比马岱可厉害。马岱他是胜在经验丰富,就是
这样儿,而甘宁是本事比马岱高,要不然的话,确实,马超也不至于让他和马岱一起带兵攻城了。是啊,凉州军比马岱本事大的,有,可不如他的,那人更多。所以马超是用一个本事超过他的将领,还是说不如他的将领,这都不言而喻了。傻子才用一个本事不如马岱的,那样儿的话,能有什么作用?所以此时甘宁是第一次上去的,比马岱快,是很正常了。毕竟
都在正常发挥的情况下,肯定是甘宁更出彩,毕竟他那本事在那儿摆着呢。而甘宁一上去,文丑马上就迎了上去,对他来说,那个马岱都没上来,倒是甘宁第一个上来了,这是自己的耻辱。话说自己不如太史慈吗,笑话,自己不管是武艺,还是说带兵的能力,都要比其人强,
要说自己不如其人的地方,无非就是这头脑,确确实实,是不如对方。这点文丑是承认的,毕竟自己的短板在什么地方,他当然很清楚了。可抛开这个,其他方面,自己还有不如他的地方?文丑确实是没发现,自己武艺就不用说了,而带兵作战的能力,是比其人只高不低,
做可绝对不是自己吹牛,而是事实。真正了解的人,可都知道这个。当然文丑也确实,不是那种狂吹的人,不过他确实也认为自己很多地方是比太史慈强,而这个也确实是事实,至少刘备清楚,诸葛亮他们也都清楚。也许在太史慈那儿,他嘴上不会承认这个,可心里也都清楚,文丑是比自己要强那么点儿,这个他是在心里承认的。而这个时候,文丑对上了甘宁,
可以说是甘宁倒霉的开始。他武艺不如人家,再加上城头汉军、荆州军和兖州军的一起围攻,他如果能支持久了才怪。别看凉州军上来的人马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再多,也没有人家城头的守城士卒多,所以他不下去谁下去。好在他不会受伤,毕竟武艺在那儿摆着,而且还
有那么多凉州军士卒不畏死给他挡着,所以甘宁能受伤吗。而当他被文丑大一刀逼退的时候,马岱此时已经是上来了。这个和文丑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他是太史慈要对付的,两人分工很明确,对,还有个魏延,他就只能是带着城头士卒和凉州军厮杀,上来的不管马岱甘宁,
和他都没什么关系。真要说有关系,那就只有城头上来的凉州军士卒,才和他魏文长有关系。此时魏延已经是开始考虑后路了,或者说他早就开始如此想了。尤其是夏侯渊深夜来访之后,他更是明白了,自己到底该如何选择。他觉得自己投靠兖州军,确实是一条好的出路,反正不是兖州军就是凉州军,凉州军那边儿没什么动静,当然他也清楚,这个时候樊城内外
都守御那么严,凉州军就算是想联系自己,也联系不到,或者说太费劲了,而且还容易暴露什么的。因此,他也不把希望放到凉州军那儿。对魏延来说,也许自己要在最后一刻,汉军穷途末路的时候,再做决定,那个时候,如果凉州军向自己示好,自己也许能投靠他们。
不过就从如今来看,这个可能性不太大了,那么自己转投兖州军,也未尝不是一条好出路啊。反正不管是哪一方,自己肯定会给自己找到一条比汉军这儿更好的出路,这是一定的。(未完待续。)
………………………………
第七章 凉州军终破樊城(四)
说起来这城头上的三人,也就是魏延,他有那么多心思,而太史慈和人家文丑,真没太多想法。说起来他们两人,也许太史慈能为刘备尽忠,但是文丑,确实是不一定。但是无论如何,怎么说,两人都比魏延忠诚多了,这个是一定的。你要说想让魏延给刘备尽忠,那纯粹是做梦,不,估计做梦都梦不到啊。毕竟太史慈都追随刘备多少年了,文丑更是受到刘备的
恩惠,而魏延呢,就他,最后才投靠汉军没多久,也没受到刘备多少好处,关键是他那个性格,所以他那样儿的人能给刘备尽忠?那真是笑话,就是文丑能,他都不能。确实,还是那话,他魏延要是能给刘备尽忠,那他就不是那个魏文长了,估计也是穿越重生了,没准。
此时城头太史慈和马岱战况激烈,对太史慈来说,文丑没几下就给甘宁打退,这自己也不能落后啊。是,自己心里也承认,对方武艺什么的,都超过自己一点儿,但是即便如此,这自己在城头,也不能弱了,不能落了自己的威风。这他和文丑关系也没怎么好,当然也不是
不好,所以这比较什么的,肯定都有,而且还不少。因此,倒霉的人从甘宁又变成了马岱。虽说他在这么多时日内,不知道都已经经历过多少次了,但是没办法,这硬实力是不如人家,那么最后只能是被人给打退了。结果没几下,马岱也下去了,谁让太史慈凶猛,连带着城头的汉军、荆州军和兖州军士卒也是一样儿,都像疯了似的,所以马岱根本就招架不住啊。他
如果有那本事,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