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10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究是比没自己在这儿强,就是这样儿。所以对程昱来说,没有一个好的接班人能接替他的工作,他是绝对不想退下去的,因为这其他的都好说,谋略上面,不管是二荀,还是其他人,可都没比自己差什么,反而有些地方是要超过自己。但是这管理情报这些,这确实,需要一个不错的人才,这倒是不太好找了。曹操此时听了程昱的话后,他说道:“仲德,要我
说的话,这孙伯符能带兵赶上樊城战事的几率,不足五成!”程昱闻言点头,荀攸也是一样儿,显然他们都是如此认为的,也可以说他们都是不怎么看好孙策能赶上这个事儿。毕竟马超凉州军可不是吃素的,是,联军如今是北上了,但是张飞能没有动作?马超他就没有动
作?这事儿反正他们是不相信的,所以说他们不足五成,其实都可能要高看他们了。当然你要说孙策真没被凉州军拖住多久,这反正还没被凉州军破,他们赶上了,这事儿也不是说就真发生不了,不过几率不大而已,就是这样儿。所以程昱说道:“主公,那江夏的张飞几
人,还有马孟起,是绝对不可能没有动作的。所以孙伯符想要早些赶到樊城,确实是不容易!”显然,曹操对程昱的话,他是很相信的,而且不得不说,他也是如此想法。必须要承认的是,这如今这个情况,其实是在他所想之中,如果说张飞马超他们都没有什么动作,那才是要出乎意料了。所以显然,会那样儿吗?他真是不认为会,不过他还是说道:“看来要
让我军探马密切注意江夏战事,一定要尽早禀报战况为好!”“确实如此,主公所说不错!”程昱说道,而荀攸显然也是赞成的。他们都是这么个想法,如今情况,不管是对刘备还是对己方来说,可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时候,所以是不得不承认,这己方是必须要早知道具体的
情况情报才行,要不然的话,可能就要耽误事儿了。其他的都好说,可如今真要耽误了,那绝对是大事儿,毕竟己方的利益,是跟着刘备他被灭与否,息息相关。他刘玄德不被灭,自然是对己方好处多,而不好的地方少。可他要是被马超凉州军给灭了的话,那绝对是弊多
利少了,那真不是己方想要看到的。所以这如今对于情报,可以说曹操是异常重视,他不重视也不行,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就得知具体的情况,可势必要对己方的战略战策有所影响。哪怕他是真心不希望刘备有什么好,可实际上,只有他刘备不被灭,才对他有更多好处,素以他自然,归根结底,还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了。所以刘备能不被灭,他是尽量不会让其人
其军那样儿的。所以除非孙策赶不上,那就真没办法了,曹操也不会出手,所以结果是必然的。可要是孙策赶上了呢,那么就是另一种结果了,至少曹操也不认为三方对方马超,还保不住刘备?如果说最后真那样儿的话,斗不过凉州军,那么真是三方太弱?还是说凉州军
太强?曹操觉得都不可能那样儿吧。
………………………
①。程昱在历史记载其人生年是公元141年,而这个时候可早就过了公元201年了,所以说他六十,其实都小了。(未完待续。)
………………………………
第二十四章 汉中江夏皆行动
最后还得是孙策赶不上,然后刘备被灭。如果赶上了,那么就是三方逼退凉州军,就是这样儿。曹操认为三方被马超给逼退的几率,真是微乎其微啊。当然,这个不是说就不可能,但是至少他们凉州军得再从其他地方调兵来樊城吧,可他们凉州军知道调兵,难道己方和江东军就不知道了?对曹操来说,如今就只有他一方的人马,那他确实,不会和凉州军死磕,
哪怕能救援刘备,哪怕对他好处能更多。可加上孙策,这个就变了,毕竟双方都已经下水了,那么是吧,最后谁都得损失,所以就算是和凉州军死磕那么一回,那又能如何?话说曹操可从来就没怕过什么,他有顾虑是有顾虑,肯定有自己的担心,这个必然,但是要说他就
怕了凉州军什么的,那确实,从来都没有。对曹操来说,凉州军是一个好对手,绝对的,比刘备孙策他们都好。刘备不用多说,哪怕就是江东军,曹操也没说把他们看得和凉州军一样儿重,这个是肯定的。毕竟孙策的势力和实力,还是不能和马超相比,所以江东军还是不
能比得上凉州军的。和两大谋士又说了几句之后,曹操这才让他们回去,程昱年纪大了,他自然是要早回去休息更好。而程昱和荀攸他们呢,还是,都知道自己主公头风病,所以休息不好,肯定是容易犯,所以赶紧早让自己主公早休息早好。他们可是知道,这自己主公在樊城这儿,头风病都已经犯了一次了。而虽然不是说和休息不好就一定有关,但是多少,都
是有点儿关系的,当然更重要的……荀攸和程昱两人是一起离开了,他们的大帐都在一个方向。而在两人离开后,曹操是自言自语道:“孙伯符,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曹操归根结底,他确实是希望自己己方得到更大更多的利益,所以自然是孙策带兵来樊城,对他好处更
多。不过如今来看,希望渺茫,不过还有,这就算是可以了。更多的,那也不是曹操能决定得了的了,他倒是希望什么都往好了发展,对己方都有好处,可显然是不可能了。如今这优势慢慢都让凉州军给占去了,城内的人马,是越来越少,这看样儿,是能顶住凉州军的进
攻,只要不溃败,那就是可以的,不过……曹操心里也没底儿,毕竟是刘备一方,不是他们兖州军啊。不过哪怕如此,曹操依旧是认为,不出什么大意外的情况之下,马超的凉州军还是破不了城池的。是,他们在慢慢占优,这个傻子都知道,但是占优可不代表你就能一下破了城,这可不是绝对的。如果要是真那么容易的话,攻城战可就轻松多了。但是攻城这个,
短的,可能几日就破了一座城池,但是时日要是久的话,那都不一定什么时候了。也许十几日,也许几十日,甚至几个月,更甚至是一年半载甚至更久,都不是说没可能,都是有可能的。当然了,要是说攻城战打个好几年,这个确实,不是太现实,毕竟一座城池内的粮草
什么的,终究是有限的,就算是人每次都要减少,可粮草真就能跟得上?这个可未必啊,所以说要是战上个几年,这个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但是说战斗个一年半载的,那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如今曹操来看,这凉州军在这儿都那么久了,几个月了,估计再有几个月,都未必能破得了樊城。当然这个只是曹操的想法,也许人家几日就破了,这都不一定啊。
汉中南郑,在太守府处理文书的张既听到进来的士卒禀报:“报,太守,有樊城主公信使来见!”张既一听,赶紧是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对士卒道:“快请信使进来!”“诺!”除非是特别紧急的军情,要不然的话,一般还是要来禀报的。毕竟张既可不是一般般的小官员,那是汉中太守,而其谁都知道,其人身为凉州军的元老人物,并且还是自己主公相当器重之人,
所以确实,真是没几个敢怠慢的。没一会儿,从樊城带来马超亲笔信的士卒便进来了,进来后,赶紧先给张既见礼,然后说道:“主公亲笔书信,面呈太守!”张既接过后,展开怎么一看,他就都知道了。此时他对士卒点了点头,然后让其人先下去休息,说之后写完回信再
叫他。张既是肯定要给马超回信的,毕竟他是要说一下,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主公那么相信自己,所以自己也得是投桃报李,让自己主公放心。而此时,送信士卒下去休息,张既开始给马超写信,写完后,又一封亲笔书信,然后叫来了己方的士卒,不是之前送信的那
个。“太守!”士卒进来后,拱手说道。张既点头,“骑快马,把我亲笔书信和调令送往上庸王平将军处,不得有误!”“诺!”士卒说完,便拿着张既的书信和调令,出去了,当然是骑马赶往上庸。这个时候的王平,可没在南郑,而是带兵驻守在上庸,以防敌军。虽说他们不认为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再来进攻,可有些事儿,是不防不行。半个时辰后,张既看之前给
自己送信的士卒应该也休息差不多了,所以他是让人叫来了信使,把自己的亲笔书信交给了他,让他带回樊城,面呈自己主公。人离开之后,张既才算是放下心来。对他来说,其实也真是没什么担心的。在汉中,己方的地盘,所以从南郑到上庸,虽然是距离不近,但是自
己的亲笔书信和调令,那还是很容易送到的。至于说送回樊城的书信,更不用自己说了,一路上不会让敌军发现,走的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所以自己不怕什么。送信的人既然能来,就能平安回去,这点张既还是很清楚的。而对于能不能阻截联军,对张既来说,他是相信王
平能拖住他们的,就是这样儿。确实,他也和马超一样儿,都没指望着王平能胜利什么的,所以也不得不说,只要王平能拖住联军,不让他们赶上樊城的战事,其实己方就是胜利了。上庸,王平收到了从南郑送来的张既的亲笔信和调令。看过后,他知道了张既要他做什么。说起来王平心里是高兴的,毕竟在汉中,这辈子估计碰到那么一次战事,就算是多的了,所
以以后还有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真是不好说啊。不过如今好了,显然自己主公是让太守派人去阻截联军,结果太守让自己去了,这不正好吗。而且王平也知道,兵贵神速,太守既然没直接让自己从南郑带人,那么自己就只能是带走上庸的人马,还有路过房陵时候,再带
走房陵的人马,这就差不多够了。至于说上庸和房陵没人了,那么自然是有太守去考虑解决这个事儿,那就不是自己所要去考虑的了。所以王平都清楚,自己哪怕是把上庸和房陵的人马都带走,那都无所谓,如今最重要的,是自己赶紧带兵去江夏,阻截联军,其他的,都没这个重要啊。所以王平下令,是全军集合,即可出发去房陵,自然是所有人都去了,只留
下几百郡国兵就可以了。说实话,如今的上庸,人马还真是不少,足有两万人,这是张既安排的,所以王平带走这两万人,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守城主将下令,城内的所有人自然是不可能不听,有人也寻思开了,这可能是将军要带兵出征了,至于说上哪儿去,那还用多说吗,必然是荆州啊。如今这除了荆州,就没有其他的地方有战事啊。所以必须要承认,这
如今全天下目光都集中在荆州,所以还能有别的地方?不过就算是有士卒能猜到去荆州,可到底是和谁去战,他们就不知道了,毕竟这事儿也不确定啊。和汉军很可能,不过和兖州军也不是没可能,就算是和江东军,这也不是不能发生的情况啊。王平带兵离开,上庸两万
人,全让他都带走了,他是直接带人去了房陵。房陵那儿还有五千人马,他是一定要带人一起去江夏的。毕竟就凭两万人,想阻截联军一下,还是不够,就算是再多五千,其实也没多少。但是对王平来说,如今能有个两万五千人马,其实就已经算是不错了,如今是兵贵神
速,只有最快到江夏,这才是自己要去做的,至于说其他的,只能是不考虑那么多了。西阳城,张飞召集了所有人,“各位,今我便要带兵去阻截孙策,各位当知,这从西陵到樊城,可不是那么一条路,所以……”张飞那意思,只能是尽量去碰吧,毕竟要说距离的话,从西陵到樊城最近的路,就是直接北上,当然肯定不是往西阳这边儿来,准确说是往西北去,安
陆方向,那个才对。可张飞没带兵去安陆,因为他知道,孙策是不可能经过安陆的,他肯定要绕过去,至于说绕到哪儿去,这个自己也不清楚了,所以三爷说清楚了,就是自己带兵去西陵到樊城最近的路中间去阻截孙策,要是能碰上最好,实在是碰不到的话,那只能说是
错过了,自己也没有办法,毕竟谁知道他孙策和曹仁带兵怎么走啊。反正你以为是这样儿,可在人家那儿,就变成了另外一样儿了,不是吗。之前张飞确实是没有考虑这么多,而如今仔细一想,他才发现,这要去阻截人家,别说这兵力不够,那他早知道,可对方走哪条路,
他都不清楚,所以……张飞留下了黄忠父子和糜芳,当然廖化也依旧在西阳城,唯独是带着武安国,他们带兵五千,离开了。对张飞来说,黄忠还得驻守在西阳城,有他在,自然是不用廖化了。所以他们父子和糜芳,三人组合,算是一个比较保险的吧,至于说再多个廖化,张飞认为联军是破不了西阳城了。毕竟他们主力肯定是要北上樊城的,所以来个几千人,那
真没什么太大用。而张飞带着武安国,主要是看重其人武艺,而且武安国肯定能听自己的话,这个是最重要的。至于说别人,黄忠肯定要留守在西阳城,廖化他自己不想带,而黄叙和糜芳呢,他们倒是也能听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黄忠的儿子,自己多少都得照顾他点儿,就
算是看在他父亲面子上,不也得那样儿吗?另一个更不用多说了,他大兄和自己关系不错,他小妹更是主母,这怎么自己都得给糜芳点儿面子,所以自己要带人去,就只能是带武安国,最好也是带他,毕竟黄叙和糜芳两人加一起,也就能顶一个武安国,也就是这样儿了。这
不是张飞小看他们,这个分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如果说头脑的话,那么黄叙加糜芳,肯定比武安国强,但是比武艺,他们可不行。所以可以说是综合了以上种种,张飞最后还是带着武安国走了,而留下了黄忠父子和糜芳他们。对张飞来说,两个人足够了,而且他这个时候也真是,没底儿啊,这到底能不能碰到人家联军都两说呢,所以也真是,他确实,没抱着太
大的希望。毕竟三爷也是很清楚,什么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事儿,那其实都是一样儿的。而和三爷的心情一比,可以说武安国心情倒是不错。这个必须得说,他还真就没想能不能碰到联军的问题,而是认为张飞带着自己出征,那么自己就有事儿做了。不像在西阳
城,确实是没什么事儿,那不是自己愿意的。不过他倒是真没仔细想想,这如今能不能碰到联军都两说呢,碰到了,那才有事儿干,没碰着,那有什么事儿啊。(未完待续。)
………………………………
第二十五章 凉州军联军斗将
此时的孙策和曹仁,已经是带兵绕过了安陆城。对他们来说,自然是要最快赶到樊城,走最近的路,就是这样儿。而张飞要是真来阻截,他们也没什么可怕的。毕竟满打满算,如今张飞还能带多少人过来?最多几千人,不到一万,也就这样儿了,所以他们可能怕什么吗。真就没什么顾虑。孙策他们的速度,可以说确实是不慢,而且有时候还是急行军,休息的时
候并不是说特别充足。毕竟孙策是想早日到樊城,要不然的话,能赶得上樊城的战事吗?他心里确实是没底儿,其实就是曹仁,他也是这么个想法,想早点儿到,而且他也清楚,其实自己主公,那也会是如此所想,所以孙策让做什么,他都一点儿反对的声音都没出,因为
他也是那么想的。而此时孙策觉得行军速度还是慢,所以早就下令全军,再次急行军,争取早日进到南阳,这样儿的话,才能早到樊城,不是吗。当然,他不是没想碰到张飞的事儿,不过如今来看,还没有遇到张飞部,所以这个,要说己方遇不到他们,也不是没有可能。当
然更多的,他认为还是会遇到,毕竟从西陵到樊城最近的就这么一条路,如今没碰到张飞,可不代表以后就遇不到,所以……不过还是那话,他和曹仁都不怕凉州军什么,他张飞也最多能拖住己方那么一会儿而已,对,就是而已。结果就在联军要进南阳,不过还没到的时候,兖州军探马向孙策和曹仁来说,“禀二位将军,前方十里处,发现凉州军,看大营布置,约
有万人!”孙策一听,和曹仁两人是对视了一眼。曹仁微微一笑,“孙将军,看来那张益德也知道用计了,要说他们如今凉州军有万人,我是不相信的,能有个五六千人,就算是不错了!”孙策一听,也是点头,让探马离开后,他就下令全军,就地安营,准备和凉州军一战。
但是这个时候,他是肯定不会去找张飞的,哪怕凉州军根本就没有万人。但就像曹仁所说那样儿,五六千,终究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孙策不会以联军这疲惫之师,去对抗张飞那以逸待劳的凉州军。既然对方都已经扎营了,就代表他们来这儿已经很久了,至少不是己方所能
比的,因此,孙策也是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就地安营。而张飞那边儿,他也知道了具体情况,确实,他虽然是想到了,能碰到联军主力,但是却绝对没想到这么快,所以三爷也是为自己的幸运而高兴。对于如今的情况来说,输赢真是不重要,因为他根本就不认为己方能胜过人家,所以只要是拖住联军一点儿,三爷认为都是胜利,所以为什么就不可能?因此……
所以张飞是让己方探马密切注意联军大营的动向,不过要注意自身安全,毕竟不管是兖州军探马还是江东军的,可都不是吃素的。当然了,尤其是兖州军探马,号称天下最强,那可绝对不是吹出来的。而另一边儿,三爷也是准备看看什么时候进攻为好,他可是清楚,就算
自己这么按兵不动,他孙伯符和曹子孝,也要来和己方一战。毕竟对他们来说,是速战速决,而对己方来说,是拖着他们。所以张飞一想到这儿,他就按捺住了自己的心思,准备静观其变,不和联军硬碰硬。关键是己方一点儿优势都没有,所以说除了能拖住联军那么一会儿之外,其他的都做不到啊。是,是做不到,而不是说做不了。毕竟自己让己方进攻他们,
那可以,不过冲锋一次,最后剩下几个人,自己也不知道了。而且必须要说明一点,张飞清楚,孙策他们第一日,也就是今日,他们是绝对不会和自己一战的,所以自己主动那事儿做什么?因为自己是要拖住他们,而不是做别的来了,所以三爷是不准备动兵了。所以张飞觉得,自己动兵,那是冲动,这如今给压下去了,比什么都好。如果说自己手中的人马都好
几万人,自己可能今夜都去夜袭联军大营了,可显然,自己还得接受现实啊。所以三爷也是无奈,有些事儿,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啊。之后三爷下令,全军好好休息,明日估计联军就要来战了。到了那个时候,哪怕自己不想战,却也得和人家一战,至于说输赢,那就
不是自己所能决定得了的了。当然三爷也清楚,己方是胜不了,所以只能是战了一次就走,没办法,这人马和人家相比,相差太悬殊。可不是吗,自己这边儿是几千人,可人家那儿,就好几万,十倍于己方,还要多呢,所以这也真是,不是自己说赢就能赢得了的,这差距太
大。这一日就这么过去了,双方都没什么动作。确实主要是都有顾虑,张飞不用多说了,现实决定了他是不可能有什么动作的。而孙策曹仁呢,还是那话,他们不会以疲惫之师来对付凉州军的,哪怕他们就几千人。除非是几百人,要不然的话,这事儿肯定还得是这样儿。第二日,孙策和曹仁,带兵和张飞他们对垒,这双方各自站住阵脚,战斗是一触即发。虽然
三爷心里是没底儿,可他却一点儿都没有退缩,毕竟拖住联军一会儿是一会儿,至于说最后结果,那都没办法了。双方此时距离很近,毕竟是要开始厮杀上了吗,而孙策和曹仁早已是知道了张飞那边儿的情况,就只有他和武安国,因此,孙策他们第一个,还是江湖规矩,
都将!所以曹仁看了眼孙策,那意思,这斗将,还是你们江东军上吧。他都不用多说,毕竟如今他们兖州军在这儿的将领,武艺最高的,也就是牛金,可他和武安国都比不了,所以就更不用说张飞了。尽管曹仁孙策他们都认为张飞几乎是不会上,但是这事儿,也说不准,
孙策是不会上去单挑什么的,但是张飞,这个他们也确定不了啊。于是孙策此时是对己方说道:“谁去会会敌将?”结果孙策旁边,张辽直接出来了,“将军,张某愿往!”“好!文远多加注意,擂鼓助威!”“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孙策一下令,擂鼓自然是响了起来。对他来说,武安国出来,有张辽在,一点儿都不用担心,哪怕就是张飞,至少几十回合内,
张辽还败不了。看到对面联军是张辽出来了,张飞还没等说话呢,武安国就出言道:“将军,末将请战!”“好!去吧!”然后对己方士卒道:“擂鼓!”凉州军这边儿也响起了不比联军声小的擂鼓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