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10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马超是不会说出来半个字的。说实话,这辈子最理解自己的,说实话,
那还得是自己妻子,糜贞可不单单是一个贤妻良母,更是能真正理解自己,真正是自己的知己。所以哪怕她和马超说很久很久,很多很多的话,马超都没一丝的厌烦。(未完待续。)
………………………………
第六十八章 曹操书信至江东
如果换成是其他人,那除非是马超特别在意的,要不然的话,他是不会耽误那么久去听别人说什么的。所以糜贞对马超来说,绝对是例外,就算是他母亲,也未必就能让他听那么久的话,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所以马超是更希望在家久些,而不是早早就离开家,继续带兵征战。而最后一路的孙策众人,他们和曹操马超都没什么区别,他回到建业的时候,也是
受到了孙权带着众人的迎接。毕竟虽说此次出征,没能保得住刘备汉军荆州军,但是多少己方也占据了凉州军的一些地盘,这个算是己方赚到的。所以虽说刘备被灭,对己方是弊大于利,但是己方和兖州军一样儿,都不是什么都没得到,所以这个不得不说,也算是一种安
慰吧。当然了,对孙策他们来说,如果是能保住刘备的话,那就更好了。可想是比较简单,但是实际这么做出来的时候,才知道,是千难万难,确实不是都能做到的。本来他曹孟德,是可以那么去做,也能做到,不过就是损失多,但是他曹操却是要看己方的动作,所以是
看着刘备被灭,他基本上就是无动于衷。孙策对曹操如此做法作为,是有意见,可他在曹操的位置上去想,又觉得曹操这么做,其实不难理解。所以孙策也没多说什么,不过他是连曹操的面儿都没见,这里面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觉得没什么用,实在就是他不想,就是这样儿。而他也清楚,曹操如果仔细一想的话,他就知道,自己是这么个想法。毕竟他自己
的所作所为,孙策是不认同的,在他看来,今日曹操放弃了刘备,那么明日他也能放弃自己。当然孙策没指望着兖州军什么,但是毕竟是盟友,所以还是希望他们能真正做到一个盟友的义务。不过曹操也不是说什么都没做,孙策也算是看到了,所以别管怎么说,他确实是
不可能去说曹操什么。这有意见是有意见,可显然,人家曹操再没和凉州军死拼,但是人家却是派了一万人马去了樊城里面,可自己确实,是什么都没做。不过对孙策来说,这自己要是有人马过去,估计曹操早就改变态度了,可显然,这个事儿没可能啊,所以不用多说了。
孙策带兵回来,他和曹操马超也都没什么区别,先给所有人开会,然后见了自己母亲和家人。他和马超都一样儿,都是自己主动去的,毕竟曹操是没有了父母,所以他也不可能去见自己那么多妻妾。可马超和孙策不一样儿,他们父亲是都不在了,可母亲还在,所以回到家之后,是不可能不去见自己母亲的。而且走了这么久,虽说战事的原因,不过古人言,父母
在,不远游,这虽说不远游,可也没什么太大区别,荆州距离是近,可走得时日太久,而且也是真真切切离开了,不在母亲身边儿。而吴国太呢,她对自己的长子,还是满意的。虽说他最喜爱的,肯定不是孙策,但是怎么说呢,可以说自己的长子,是最像孙坚,其他几个
,都没孙策这样儿。孙权不用说了,武艺肯定是不如其父其兄长,孙翊倒是还可以,但是其人那个头脑,也没像孙坚那样儿。虽说孙坚不是什么特别有智谋智计的武将,但是多少,怎么也比孙翊强,所以说孙策和他父亲是差不多的。至于说老四孙匡,年纪还小,不过他也不像他父亲孙坚。所以说只有孙策是继承了其父的勇武,还有这头脑也有点儿,所以他自然
是最像孙坚。不过他母亲最喜欢的,还得是老三孙翊,毕竟老三以前总惹事儿,关键是也不怎么动脑,所以肯定让当娘的最操心。因此,还是那个,吴国太最喜爱的,不是最小的老四孙匡,也不是老二孙权,其实就是老三孙翊。所以这个时候她看到自己长子和三儿子都回来了,她自然是心里高兴。毕竟孙坚时候,这她就剩下几个儿子了,对他们,吴国太的期望
还是不小的。结果几个儿子,还都不错。尤其是长子策和次子权,前者是提领江东,一方诸侯,比他父亲要强。后者也是能独当一面,确实是人才。老四年纪还没那么大,所以不用多说,唯独是老三,从小就不让人省心,这长大了,成亲了,还算是能收敛了点儿。不过哪
怕这样儿,却还是不让人放心。自己没在这个时候,让他兄长给带到荆州去了,自己也是担心不少,不过还好,总算是平安回来了。这吴国太确实是喜欢孙翊,孙策和他一起回来的,可她还是更担心老三,至于说长子,她就没想那么多。这也难怪,毕竟当老大的,基本上父
母对其期望肯定是不小的,所以孙策如今无论有什么成绩成就,在吴国太看来,都是应该做到的。孙策和孙翊和自己母亲说了几句,当然不管是孙策还是孙翊,可都没说孙翊在荆州是如何如何。当然了,孙策倒是说了,自己的兄弟表现不错,带兵征战,确实是尽力了而且也算是得到了己方士卒的认可。对于这样儿的话,吴国太还是很愿意听的,毕竟自己长子,
还有三儿子,此去征战,虽说没能救援刘备,但却也算是得到了一些好处,所以说就算是不错了。毕竟吴国太还是比较偏爱孙翊,所以对于什么刘备被灭不被灭的事儿,她确实是不怎么关心,毕竟这不是演义里孙尚香嫁刘备什么的,只是个诸侯,还不如江东,虽说他们被
灭,也是对江东没太大好处,但是和吴国太,真是没什么太大关系,反正她是不怎么关心。反而是孙策说孙翊表现不错,她自然是满意的。她也知道,自己这个老三,虽说惹事儿归惹事儿,但是武艺还是可以的,除了不怎么动脑之外,其他都没有问题。不过在他兄长身边儿,
自己也放心。之后孙策和孙翊告辞,当然了,他们两人也是听了自己母亲的不少话,毕竟除了身边儿的老二孙权和老四孙匡之外,吴国太确实是已经好久都没见到孙策和孙翊两个儿子了。尽管她是比较偏爱孙翊,这个不假,但是同样是自己儿子的孙策,她身为母亲的,不可能不想,毕竟那个她的第一个孩子,而且孙策是江东之主,更是最像孙坚的一个。所以那
么久没见,吴国太这次看到他们,自然是没想轻易放过。而对于荆州的战事,说实话,她确实是半点儿都不关心关注,而且她终究是个女子,在她所认知当中,那战事都是男子去干的,和女子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并且自己也真是,不明白那些,所以她就只是听了孙
策兄弟一说一过,也没再多问什么。而后,吴国太自然是和兄弟俩聊起了家常,对她来说,自然是更喜欢这个,而不是听什么战事战报,那她是没什么兴趣。说起来就算是孙坚还活着的时候,吴国太就对军事上的事儿,没什么兴趣。加上孙坚战死在了阳城山,她就更比较排斥那些战事了,所以其实要不是孙策他们说一下,吴国太都不想听。不过好歹是自己两个儿
子,所以他们说什么,自己听听就是了。不过孙策他们也都清楚,自己母亲确实,不怎么喜欢听这个,所以就简单说了一下,然后就是听母亲聊了其他的。两兄弟自然也没什么不耐烦的,直到吴国太是累了,她才放过孙策他们。两人和母亲告辞,孙策是让下人准备晚宴,当然这个时候,已经是不早了,马上就黑天了,所以准备准备,也就到时候,估计还可能要
晚那么点儿。毕竟孙策在建业这边儿留守的人,更多,反正是比马超凉州军在长安的人还多,加上他带回来的之后,那就更多了。不过人多也热闹,孙策是高兴的,至于说是去救援刘备,结果是没救援上他,这个自己也不得不说,遗憾是有,但是没办法。所以己方还不是
说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所以孙策也没觉得损失太多。至于说对于刘备,其人已经身死,汉军和荆州军也被灭,刘琦他们都身死在了樊城。对此,孙策也只能说是抱歉了,他是没把所有的原因都推给曹操,毕竟曹操也算是做到了他自己所能做的,他会去做的,做好的了,所
以孙策清楚,自己是没太多资格去说人家什么的。孙策在建业,十几日就这么过去了,孙策其实他和马超也差不多,都是父亲不在了,只有母亲,所以他也是比较看重家人。但是江东的事儿不少,他带兵征战的时候,自然是不用管太多,可在如今这个时候,他都回来了,显然,就不可能不过问,而且每日事儿还不少。毕竟江东地盘没有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
那边儿大,可事儿却绝对是不少。毕竟江东那些世家,有几个也不太老实,而且还有山越人袭扰,不得不说,那些人,确实也是不太容易对付,你总不能把他们都给灭了吧。不是说这个事儿就做不到,实在是做到了,江东军基本上也残了,而且天下人怎么去看待这个事儿?
在建业,孙策收到了曹操的亲笔书信。显然这是他回到许都之后,给自己发来的,当然了,和信一起来的,还有宣读诏书的小黄门,这个自然是刘协,其实就是曹操所派来的话。这个时代诏书就是圣旨,给孙策他们的,是他之前呈报给许都的那些让自己手下升职的,当然也
没有太多,都是立下大功的才有,至于说跟着孙策一起去荆州的,那么小功劳,他都赏赐了,其他的大的,才必须要许都那边儿天子发话才行。而曹操给孙策的亲笔书信,开头他就写了,对于刘备的消亡,他是表示遗憾的。当然,以曹操的身份地位来说,他是不可能去给孙策解释什么,他这么说,其实就已经是给了孙策大面子了。曹操的意思很简单,除了对刘
备表示遗憾之外,还有就是双方的联盟,是绝对不会因为刘备如何,而有什么改变的。孙策看后一笑,然后给周瑜他们传了过去。他确实是明白曹操的意思,毕竟刘备汉军被灭之后,凉州军就是双方的特级的头号大敌,比之前还要严重很多,毕竟己方是少了个帮手,而他们
凉州军也是少了个敌人,所以凉州军对己方和他们兖州军来说,这危险级别又高了,上升了太多太多。所以曹操肯定也是有点儿坐不住,其实孙策对此是了解的。别人不说,就说自己吧,其实自己就没有想法了吗?显然那是不可能的,说起来如今三分天下,就属己方这势
力最小,扬州和交州两个州加一起,也没人家兖州军和凉州军一方的地盘大,所以这己方要在他们两强之下生存,就只能是像鲁肃所说那样儿,联合相对来说弱的那一方,对抗实力最强的那个。所以孙策清楚,如今自然就是己方联合兖州军,对抗凉州军。如果说哪一日兖
州军变最强了,而凉州军弱了,那么己方就要联合凉州军,去对付兖州军,如此,己方才能
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这个时候,和兖州军一起对抗凉州军,是自己从来没改变过的,而从刘备汉军被灭之后,就更是如此。所以说他曹操坐不住,是要提醒自己,要多加防范,也是说明了己方联合,务必要密切联系。这自己呢,其实也未尝不是如此想法,不过他曹操是直
接就实施了,不过自己倒是没给他写信什么的。但是如今他曹孟德让人送来亲笔信,这自己也不可能没表示,所以自然也是要回他一封才好。(未完待续。)
………………………………
第六十九章 公孙度辽东称王
所以孙策之后也是提笔写了封亲笔信,最后则是让宣读诏书的小黄门带回许都。他也知道,曹操看过之后,自然也是明白自己的意思。而处理好这些,送走了小黄门,孙策这才算是松了口气。他本来是没什么紧张,不过只有看到使者平安离开后,他才算是真放心。虽说这从江东去许都,除了己方的地盘之外,那就是他们兖州军的地方了,确实是没凉州军什么事儿,
可终究还得是小心使得万年船啊,孙策不注意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是特意让周泰带了一百士卒,护送着许都来人回去了。当然这一百人马,可绝对是江东军的精锐,真可以说是以一当十,那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所以孙策自然是不怕什么,哪怕再不济碰上个几千人的大山寨,
最后都能闯得过去,不过就是损失多少的问题而已。当然他是更相信,从建业到许都,其实是一路太平。至于说自己的防备,那是肯定的,也是必须要有的,而不单单是自己啊,还有他曹操兖州军他们的人马呢,也有一百来人,所以……而凭孙策的眼光,他自然是看得出
来,那些可也都是精锐啊,而且绝对是不比己方差,真是,只强不弱。所以这也是不难看出来,曹操他对此,其实也是比较重视了,从开始,他就要把书信什么的,都平安送到自己
这儿来。所以孙策和众人送走了小黄门,他也算是把这个事儿给暂时解决了,也安心了。如果说不是曹操给他亲笔书信,那孙策也未必能如此。他当然不是说就不会联系曹操,主要是
联系的话,那么只可能是再晚点儿,然后他也未必会给曹操亲笔书信什么的。但是既然曹操人家都先给自己来了一封,那么所谓是投桃报李,孙策那就不可能再在这个事儿上如何了,他就得和曹操一样儿,都是亲笔书信,让人给曹操带回去。要不然的话,最基本的,己方还
不让他们兖州军的笑话死?要说孙策在兖州军众人面前,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和己方众人丢了面子,被他们看扁的。所以让人带着自己的信离开,孙策江东这边儿,也就算是暂时没什么事儿了。而对他来说,也是难得休息几个月,毕竟虽说他也不是厌战的人,但是多了的
话,一直都在带兵,孙策也是不那么特别喜欢。毕竟孙策可以说是,好战归好战,不过只是他有这个个领兵作战去打仗,带着人马在战场上厮杀的爱好,他觉得战场上的杀戮,那才是男人应该做的。不过那攻城战什么的,可确实,真是没厮杀几次啊,就光只有破了城之后,
才能带兵杀入城中,最后那才算是有机会和敌军厮杀。要不然的话,就是最后被王平他们阻
截己方的时候,自己才有机会酣畅淋漓带着人马和敌军厮杀,其他的时候,机会实在是太少。而孙策在建业,他是安逸了好几个月,虽说每日也是有事儿要他这个当主公的去处理,
可终究是比在荆州打仗的时候,要轻松多了。毕竟在荆州,是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所以就
以睡觉这一点来说,他自然还是喜欢在家里的感觉。而和孙策一样儿,马超和曹操他们也都是太平了好几个月,三方是相安无事,毕竟大战之后,其实他们都是需要休养的,这个是
必然,不可能就那么一直作战,好几年都不休息,那太扯。试问就算是将领能支持,可士卒能行吗?可就在此时,曹操孙策和马超,却都收到了从辽东传来的最新消息,也是一条非常
关键非常重要的信息,辽东公孙度在襄平称王,自号辽东王,通报天下!结果这个消息一出,是天下哗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实在是,这要说真正对天下大势了解的人,都知道辽东
有个公孙度,可绝对也没几个人就真正把其人看在眼里的。是,公孙度算得上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这点一点儿不假。可他一直以来,可以说还都算是比较老实,而不管是以前在幽州
的刘虞公孙瓒他们,还是说之后的袁绍,乃至于现在的曹操,几乎都是没动过他公孙度和
辽东。至于说那为什么都那样儿,当然原因有好几个,而有一个就是,辽东那地方实在是苦寒之地,确实除了马匹之外,其他的也没什么对军事上特别有用的东西了。而占据幽州的诸
侯,根本就用不着辽东的那马,毕竟幽州所产的马,其实是要比辽东那边儿强点儿的。不
过也正是因为辽东出产战马,所以那地方穷归穷,可终究还是能勉强维持着。而公孙度他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大劲儿了,最后是凑出来个十万人马。这“穷山恶水出刁民”啊,
当然这话并不是地域歧视,而实在是在这个年代,辽东那地方,就是这样儿。那地方可不单单是民风剽悍那么简单,而且关键是当兵的确实是不少,要不然的话,在乱世中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吗?所以那地方的粮饷,比大汉整体的都要低点儿,可公孙度却还是能凑出来十万人马,这可不是十万的郡国兵,守城的那些垃圾人马,而是实实在在的正规军,辽东军。
不过赶上这么个破地方,公孙度也算是有点儿本事,因为其人不光是不和大汉内部的诸侯打,关键是他和异族,也打过几场,主要还赢了。所以说这个人,你看他和自己人,是比较软,不过和异族,公孙度态度却是很强硬。可以说在这个年代,应该说就他一个,是把大汉
的疆域,给扩充到异国去了,这点其他人,确实是没人做到。不过那十万辽东军,那确实是他所有的家底儿了,不过他公孙度却是没有人去动,第一他比较老实,不去招惹其他诸侯,第二,就是辽东那地方,对于占据幽州的势力来说,其实就是鸡肋,甚至比鸡肋还不如。毕
竟你占了辽东,第一你损失人马不说,劳民伤财,第二更是,你占了之后呢,还得派人马在边境几个县城派重兵驻守,毕竟那地方是挨着异族异国的地盘,怎么你都得劳心劳力。不过有了公孙度,那好处就多点儿了,毕竟是他自己的地方,所以他肯定是在那儿死守,而这你就不用过多担心异族的事儿,有公孙度挡着呢。而且他还不敢对付你,所以也就没人去管
他做什么,只要老实就行。再者说,公孙度虽说实际算是一方土皇帝不假,可表面儿上,他和所有人都一样儿,都是共尊汉室的,如果说他真要是像袁术那样儿,那早就让人给灭了。不过公孙度可没袁术那么傻×,拿个玉玺就敢称帝。是,能让袁术那样儿,确实是有不少的
原因,而如今的公孙度呢,自然也是如此。他尽管没在辽东称帝,可也是先称王了,这在大汉来说,自然也是大逆不道的。谁都知道在大汉,皇帝早就说过了,异性不得封王,除非你能得到皇帝的认可才行,不过即便是那样儿,估计最后也是难逃悠悠众口。而如今公孙度真敢这么做了,要说没点儿原因,就是傻子也不相信。而曹操他们虽说是不知道具体到底是
因为什么,可从细作那儿得到的消息是说,公孙度好像是身患重病,所以这如今也没几个月可活了,因此就是在这最后的时日里疯狂一把。这身患重病,这古人说病,那就绝对是大病了,基本上是相当严重的,有生命危险。所以既然有这么个消息,那么曹操他们也相信是真的,要不然的话,就凭公孙度那个性格,他敢在大汉称王?打死他都不敢,所以这也就是
因为他就快完了,所以这没办法,手底下人估计也都是怂恿他,结果就变成如今这样儿了。要不然的话,借他三个胆儿,估计他都不敢。但是人之将死,那么他如何疯狂,都能说得过去,而且这他公孙度既然是身患重病,那么显然,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是卧床不起,或者是不
能动什么的,因此,手下人就好办了。他公孙度是比较老实不假,可他还有儿子啊,他儿子可真不太像他,能稍微老实点儿,他儿子可真不老实,这个曹操他们都知道。而公孙度在辽东称了辽东王之后,基本上明眼人都是心里嘲笑,毕竟辽东就那么大地方,还穷得叮当响,
也就是有十万人马,还不算说太少。可哪怕就这,也不足以是让他公孙度称王啊,这和当年的袁术称帝,其实也差不多少了,甚至还不如人家袁术呢。好歹人家还有个传国玉玺是吧,而袁术占据的地盘,虽说不算是特别大,但确实,绝对是人口众多,这点不能否认。如果不是被群起而攻之的话,就一两路诸侯对付他,也真是,未必就一定能灭了他袁公路。当然了,
最后袁术称帝,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属于已经走到头儿了,所以基本上最后也是不怎么去太管什么事儿了,然后也算是看得比较开,不过曹操刘备他们,显然是不再给他什么机会了。而今公孙度称王,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自然就是许都的曹操,不过显然,公孙度那边儿称王了,
曹操这边儿肯定是不行。这不是说他手下人就没有让他那么做的,可确实,还不是大多数,少数人而已。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今可还没到那个时候呢。所以公孙度别说是称王了,就算是称帝,这己方也不能去跟着他学啊。那之前袁术也称帝了,可也没见哪路诸侯去学他。
因为前车之鉴,谁称帝谁死,根本就没到时候呢。至于说如今,称王也一样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