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1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兴的地方,但是同时,他心里更是有不满。高兴的地方,是因为公孙度公孙康他们是反叛,

    是反贼,不管之前什么样儿,只要异性称王,他们没那个实力就敢那样儿,那就是反贼,没什么说的。所以刘协对待这样儿的人,他心情能好?因此,平了辽东,他自然是心情可以。但是同样儿,因为兖州军地盘又扩大了,可以说以后兖州军可能实力又要增强,这个却又不

    是他想看到的,所以曹操都明白,他刘协也是矛盾啊。但是却没有办法,因为这个就是事实,你也改变不了,不是吗?所以曹操也都知道刘协的想法,他那个皇帝当的,也是真挺不容易啊。但是自己就容易吗,自己更不容易,所以什么都别说了,都一样儿。而曹操让人送走了自己的奏折后,他还有其他事儿要处理,毕竟城内城外的事儿,小事儿他们自己就能做

    主了,但是大事儿上,必须要自己主公定夺拍板儿才行,这个是一定的,必须的。怎么说如今曹操还在这儿呢,并且襄平更是新定,所以曹操拍板儿的事儿,是必须要有的。如果说曹操/他没在这儿的话,那么真就没有办法了,只能是他们自己解决,自己定论。但是自己

    主公都在,你说不让曹操看一眼,说一下,那能成吗?所以说其实不光是众人,没有一个说就一点儿事儿都没有的,他们是都有自己要做的,就连曹操,他也不是说整日都闲着。是,他绝对有空闲的时候,不过那也是有限的,这个一点儿不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来个事

    儿,属下来找他,必须要自己主公亲自过目,要不都不行。当然那样儿的事儿,确实没有一件是小事儿,曹操还能不知道,可以说这么多年了,自己手下那些个,还能不清楚什么事儿该来找自己,什么事儿不用来?当然,他们是再清楚不过了,所以真的,自己从来都没想过这个,只要他们来,就一定是大事儿,也是自己关心关注的,这个都不用说了,从来都是

    如此。就说这个时候,正是程昱和荀攸,联合一起来找自己主公,因为有一个事儿,是必须曹操过目,就是襄平府库的情况。别看公孙康是卷跑了基本上所有的财物,但是府库里的东西,可不是说他公孙康再加上几十士卒,就能给搬空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襄平再穷,

    可城内的府库里,也还是有点儿东西的,虽说肯定不能和兖州军比,但是绝对不能说少,因此,这个时候,清点完毕后,程昱和荀攸是给自己主公看一下已经登记好的情况。


………………………………

第十一卷 平辽东 马超战司隶


………………………………

第二〇一章 兖州军进襄平城(二)

    而襄平被兖州军占据后,一切东西自然都是他们的了,当然你说是大汉的,其实也算是没错。所以曹操怎么都得是过目一下,这个必然,他必须要看一下,了解了之后,才可以。看过后,他和程昱荀攸他们说了几句,然后让他们暂时先把府库封存起来,让己方士卒是严加看守。毕竟如今是新定襄平,这城内还真是,根本也没那么安稳,曹操倒是不怕别的,不过

    襄平毕竟还有几家豪强,他怎么都是要注意一下的。所以今日,他也是要亲自见一下几家的家主,虽说不多,但是也有五家,这五家家主,只要在城内的,最后是都被曹操给请来了。就算家主没在,府中管事儿的,今日也一定到。毕竟曹操可不是公孙康他们,要说公孙康的

    话,他们虽说不会就直接驳了其人的面子,但是基本上,还是能和其人周旋一下的,但是换成这么一个奸雄人物,他们可都不敢和之前一样儿了。所以很顺利,曹操就见到了几个主要人物,三个家主,那两家家主没在,都是他们的继承人过来的。可以说曹操和他们相谈还

    不错,至少他们可以说是不怎么买公孙康的账,毕竟真要是来一个鱼死网破的话,就冲着之前辽东军那样儿,话说公孙康他敢吗?可他们却怎么都不敢和曹操,和兖州军叫板什么的。至少谁不知道,不管是马超凉州军还是说曹操兖州军,或者说是孙策江东军,这三方,可没一个善茬儿。哪个诸侯手里不是沾了好几家世家大族的鲜血,所以他们都自认为都比不上那

    些被灭的世家大族,他们无非也就是在襄平这儿,有点儿势力而已,就算是到了幽州,都不一定好使,所以他们敢对曹操如何,敢对兖州军怎么样儿?真是,什么都不敢啊,就只能听话,所以曹操来这么一下,他们是能来都来了,而且算是相谈甚欢,关键是你不这样儿,

    能行吗?哪怕就是世家大族,在曹操兖州军治下的,也没说就不给他们兖州军面子。他们这几家豪强,他们觉得就是捆一起,也未必就能比得上人家一家,所以人家都跟曹操妥协,这自己这些个,还多什么?所以他们也确实,是没觉得丢人什么的,反而倒是觉得,这都应

    该如此的,必须如此。为了家族,确确实实,是必须要这样儿啊。人家世家大族,该妥协都妥协了,所以自己这些,真就没什么了,要真说丢人的话,那大家是一起丢人,谁也别笑话谁。更何况为了整个家族的利益,这妥协并不算丢人了。该说的,都说差不多了之后,众人便告辞了,他们也都知道,像曹操这样儿的,那一天中事儿多了去了,说是日理万机,其

    实也并不为过,所以如今因为自己几个,耽误了点儿,就算是已经不错了。再多的话,人家估计也是不愿意,该往外撵人了。再说了,自己几人也该回去了,至少和家族中人说一下今日的事儿,怎么样儿都好。曹操倒是没亲自给几人送走,而是让自己手下,代自己送了一

    下他们。毕竟就凭几人的身份地位,还真是,不足以让曹操那么做。如果说他们是天下闻名的世家大族的家主族长,那么曹操/他怎么说,都得亲自给他们送出府。可他们是吗,都不是,所以自然而然,用不着曹操那样儿了。看到众人离开后,曹操是难道闭眼休息了会儿,他知道,也就这个时候吧,自己还能有闲暇,过一会儿的话,一定还得有人找自己。结果果

    然,还没一刻钟,就又有人来找他了,这还有事儿必须要自己主公过目啊。曹操一看,这自己也休息不了了,只能说继续忙着这乱七八糟的事儿了。其实从他心底,他确实是不怎么想。可怎么说呢,如今相比之前的战事来,那他可是轻松多了,所以曹操其实还是希望宁可是日日如此,也别说让己方再去攻城什么的了。没过多久,就到了晚上,曹操是吩咐下人准

    备晚宴。因为这都已经是进到襄平城了,所以自然而然,做这事儿的,已经都不是他们兖州军的士卒,而是辽东王府的那些下人。不过显然,曹操真就是不怎么相信他们,不过却还得用他们,所以有不少的心腹,必须要在旁边儿看着他们,如何如何,毕竟这个时候也是“小

    心驶得万年船”,不小心能行吗。这己方众人要吃的东西,真要是被他们加点儿什么毒药的话,那么自己这些人,可真是有事儿了。虽说曹操觉得这个事儿,也不是说很可能,但是不管怎么说,你不防是不行,这个没错。所以虽说是让以前辽东王府的下人去准备晚宴,但

    是看着他们的兖州军士卒,也不少,虽说没他们的人多,可也有个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这个想想很正常,毕竟如今曹操/他也是刚带兵进到襄平,所以有些事儿,他是不得不如此啊。一顿晚宴,所有人都是吃好喝好了,他们确实也是没喝多,毕竟曹操还是限制这个,你多了肯定也是不好,所以也就是差不多,这样儿了。最后曹操是给他们都打发走,让他们去

    休息了,说起来这自己在襄平城一日,都已经是挺累了,所以就更不用说比自己事儿还多的其他人了。毕竟曹操虽说事儿也不是少,但是怎么说呢,他并非每时每刻都有事儿,但是其他人就不同了,基本上很少有什么休息的时候,所以谁不是忙活了一整天呢。因此,也就

    是这个时候吧,是有所闲暇,主要还是能在这儿和众人一起饮宴,这个很重要。更何况,多日不饮酒,就今日可以,这个更重要。可以说不管是兖州军众将,还是说甘宁张辽他们,这都多少时日,滴酒未沾了,所以也真是,给他们憋的,也是不行。但是如今这总算是好了,

    至少今日大家是推杯换盏,开怀畅饮,其实就是真多了,那都无所谓,不过众人确实,都算是控制了一下自己,要不然的话,喝得绝对比这多得多就是了。公孙康自从大半夜从襄平跑了之后,就一路向东南方向的乐浪逃去,有几十号亲卫保护他,虽说速度绝对没有他一个人逃跑快,但是绝对,是更安全了。而他也不清楚,后面还有乐进甘宁张辽他们追击,当然

    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说太害怕什么的,毕竟心里有底儿,并且他可不认为,几人就能追上他,所以……最后是经过了好几日,他们终于是到了乐浪,这个还真是,太不容易了。对公孙康他们来说,还真就是如此啊。而相比他们这些人来说,孙平杨易,石全和他家人,那

    可以说就是更不容易了。虽说还不至于九死一生,但是在海上,时日更多,所以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呢。毕竟你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来危险了,而且基本上你是防不住的,所以……不过最后还算好的就是,经过了,算是长途跋涉吧,也可以这么说,是这样儿,孙平杨易他们终于是乘船到了青州,到了东莱郡,开始了他们,好听了叫暂时隐居的生活,

    以后什么样儿,那是谁也不知道。不好听的话,也可以说是东躲西/藏的日子,虽说他们也不认为,曹操会全天下通缉两人,但是这么说呢,他们却懂,只要兖州军发现两人,那么两人就没好日子,就是这样儿。不过如今他们已经到了青州,可以说这个就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了。他们可不认为曹操还派人跑青州来抓他们俩了,那不开玩笑吗,你要说他那么去

    抓公孙康,两人都相信,是一点儿都不会怀疑什么。但是说要那么来抓自己俩,那可真是,说起来曹操/他们真不用那样儿,真想要抓自己两人的话,只要让朝廷发大汉朝廷的通缉令就可以了,不过这事儿,他们真觉得是不可能,因为本来就没他们俩。至于说公孙康,那早

    就通缉他了,这个是一点儿都不错。两人也自认为是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和人家公孙康相比的。至少好歹公孙度的位置,是他公孙康所继承的,他是公孙度如今唯一的儿子,所以不通缉他,通缉谁啊。如果说自己两人继承了这么个王位,自己两人也是公孙度儿子的话,那

    么自己两人也得被大汉朝廷通缉,就这么简单,真的。所以说如今两人这样儿,他们觉得其实就已经是不错了。暂时就先在东莱住下来吧,当然肯定得隐姓埋名过日子了,至少两人这个时候还不敢就用自己大名儿在这儿招摇。虽说真那样儿的话,其实也未必就能如何,毕竟在整个大汉,别说是十三个州了,就是一东莱郡,就不知道有多少叫孙平,叫杨易的,这

    名儿也不是他们两人的专利,那叫这个的,确实,有的是啊。不过虽说是如此不假,但是两人却也不敢继续叫这个名儿在东莱呆着,他们也是害怕啊,毕竟两人可是外来的,不是本土的人,这说话和这边儿都不同,所以人家本地的土著,一眼就看得出来,两人是外地人,

    而且还是幽州那边儿的,所以要最后再加上孙平杨易那两个名儿,估计就难免是让有心之人,猜到些端倪来,毕竟他们两个也不得不防这事儿,这你敢小看天下人吗?你也不能小看了天下人啊,那真是高手在民间啊,所以也确实,这个你不服都不行。因此,两人也是暂时

    改了名儿了,姓倒是没改,一个变成了孙大,另一个变成了杨二,这样儿一来,他们觉得也不会说就真有人一定会怀疑到什么了,这名儿叫的人更是多了去了,必然啊,所以是吧……而比起他们两个来,石全和他家人,就辛苦多得多了。毕竟他们是乘船去了徐州,而不是青州,那地方可比青州远不少,所以他们更是长途跋涉了,可以这么说。不过虽说如此,可终

    究也是没遇到什么险情,所以在石全看来,真就是,已经算不错了,要不然的话,自己都没辙啊。到了徐州的东海郡,石全是在这儿把自己家人安顿了下来。不过他却和孙平杨易他们不同,那两货是看青州距离幽州也不是说特别远,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连自己名儿都给改

    了。但是徐州距离幽州,可不近了,因此,石全也没说改名,毕竟叫石全的,那多了去了,他可不认为有人就能一下联想到自己。是,徐州绝对不是说就没那样儿的人物,可那样儿的人物,自己能碰到?或者说他们会遇到自己?这事儿石全都不相信,话说自己好像也没那么

    倒霉吧,要不然的话,如今也不至于说就跑出来了,是吧。他是承认,当初家人被公孙康给软禁起来,这个是自己倒霉了。但是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那个时候是那个时候了,“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自己倒霉,如今可以说就该轮到自己不倒霉了,是吧,所以这个你必须要承认,风水轮流转啊,这不就转到了自己这吗。因此,他也不认为自己就该

    一直倒霉,那都没有天理了,是吧。所以石全自然是没隐姓埋名,不过他确实,是更加低调了,这个是半点儿没错。但是他也想了,就看徐州这地方,并非是所有民心,都是向着兖州军,所以自己和家人在这儿,其实应该说就是最为安全的了,不是吗。如果连这儿都不安

    全的话,那自己也不知道,最后到底是什么地方能安全,是不是。所以这个就是公孙康、孙平、杨易还有石全,他们四个,如今各自的生活。


………………………………

第二〇二章 兖州军夺取乐浪(一)

    曹操在襄平,一连呆了十日,而进襄平的第十一日,他才再次带着己方的人马出发,奔向了乐浪,是直接就奔赴了乐浪治所朝/鲜城。(至于说当初的朝/鲜城和如今的,是有联系,倒是不错。因为当初的朝/鲜城,其实就是如今朝/鲜平壤那附近的地方,这都不能多说了,反正大家了解下就可以了)可以说这地方,连曹操都没来过,其实别说是他了,就他如今所

    带来的这些人,可都没几个到过这地方的。因为实在是太偏远,而且还是很穷的地方,连异族异国,都不愿意来,所以……这地方还人烟稀少,加一起,一个郡才有多少人?如果不是有公孙康调拨到这儿的一万多士卒,这就算是整个乐浪郡,估计也没几万人。所以可想而

    知,这乐浪,可绝对是公孙康最后的退路了,毕竟让几万人养活一万多人?那不开玩笑吗,纯粹就是公孙康用最后还剩下的家底,来养活这辽东军最后还剩下的这些人马。而最后公孙康他只要连朝/鲜也守不住之后,那他就彻底是没地方跑了,要不就是身死,要不就是和孙

    平杨易石全他们一样儿,就隐姓埋名了,过一辈子,如此。而当从探马那儿了解到兖州军已经是快到乐浪的时候,公孙康这汗一下就下来了。他也不可能不如此,说起来他到朝/鲜之后,就是城门紧闭,是不许进,也不能出。没办法,这兖州军真是让他害怕啊,这个时候不紧闭城门?能行吗?就这公孙康都觉得未必防得住人家什么呢。之后他又是派出了好几十

    的探马,是密切注意从辽东通往乐浪的几条路上的情况,只要发现兖州军了,就立刻前来禀报。可见公孙康他都在意这个事儿都什么样儿了。他也清楚,曹操绝对不会不带兵来,那不可能,就算自己是他曹孟德,都得是引得胜之师,马上来这儿的,所以就更别说是人家了。

    至于说朝/鲜城最后到底能守住多少日,自己也没底儿啊。就说之前也是,襄平的时候,自己不也没底儿吗,这不没支持多久,就被破了。而此时公孙康也没在城头,他的想法,这兖州军还没兵临城下,那么就不用自己非在城头不可。所以一直也都是他们辽东军中,几个

    不入流的武将,在城头来着。其实要说他们打仗肯定是不行,和孙平他们几个都没法比,但是怎么说呢,至少比普通士卒强,这个是事实。所以在公孙康没上的时候,让他们在城头,也算是一时的应对之策了吧。当然人家兖州军一过来,就不用指望他们什么了,到时候公孙康还得自己亲自跑城头守城,就是这样儿。因为那不入流的武将,在城头守城,可真是,指

    望不上啊。所以对公孙康来说,与其是日日都提心吊胆,还不如是拼一把呢,自己亲自上城头守城,来得更实际,不是吗。并且这个其实也是自己之前在襄平就已经想好的了,如今不过就是实施晚了那么点儿而已,不就是那样儿吗。仔细一想,确实是如此。不过城头的辽

    东军士卒,他们可真是,不知道自己主公如何想法啊。要不然的话,至少他们知道公孙康也能上城头守城,那么这个时候,他们也能说稍微轻松点儿了吧。他们可不认为,兖州军就不来了,那真是开玩笑,试问人家此次来辽东,是做什么来的,所以是吧,这个怎么可能说人家就不出兵到这儿了呢。结果没过多少日,果然,兖州军还是兵临朝/鲜城下,就在距离

    城门不远处,人家是安营扎寨了。这么一下,是给城头的辽东军士卒,把他们不少人都给吓了一跳,毕竟这里面可有一多半都是新兵,所以什么时候见过如今这场景啊。就见城下的人简直是太多了,他们就算是没什么经验,也都看得出来,此时城下的人,绝对是超过了六万,这比己方在朝/鲜的人马可多了好几倍啊,所以这辽东军士卒还能不担心害怕吗。对他

    们来说,那襄平都让人家给那么破了,所以这如今不过才一个朝/鲜,真就能守得住多久?反正他们的心里,对此可确实是没什么底儿,就是如此。话说兖州军这一次一共来了多少人马呢,其实比之前,肯定是少了就对了,毕竟不说在攻襄平损失的人马,就说留下襄平的人,

    还有近万呢,所以说曹操带到朝/鲜的人马,是将近八万,自然是都包括了凉州军和江东军在内,所以就是这样儿的数量。当然和他们进攻襄平的时候比,确实是少了不假,可对于辽东军来讲,这八万人,还算少吗?自然是不少,不过他们还不知道具体的数,就只是知道,

    超过了六万人,至于说更多是多少,他们对此,那还真都不清楚。不过在曹操那儿来说,不到八万人,也是号称十万人,毕竟这都已经算是不错了,确实是有差距,要不然他就直接诈称个二十万了,这都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在兖州军驻扎下来后,曹操是难得没着急进攻,这个可不是说他就让己方休息一日,而是一下就休息了三日。这么一来,就是城头的辽东军

    士卒,城内的公孙康,都不知道曹操/他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这么去做的。但是有一点,他却是很清楚,那就是这个不光是他曹孟德,就是他手下那些人,包括甘宁张辽他们,也都如此想法,是都没有什么意见,所以曹操才如此的。至于说曹操为什么这么做,公孙康自然不

    会认为他们是要放过自己什么的,那纯就是扯了,显然一点儿都不可能。但是明显,兖州军也不会说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儿,有了什么问题,那不会有。因此,最后最为可能的原因,其实公孙康觉得,还是曹操觉得让他们兖州军多休息一下,也是有利于之后的战事。应该说

    他们倒是想一下就破了朝/鲜,可显然,那事儿不可能,所以他们绝对也是想了,尽量要早破城,就算是“退而求其次”,也是说要尽早破了城池,尽早灭了己方,就是这样儿。毕竟他们只要是如今破了朝/鲜,乐浪就归他们了,这己方也算是被灭了,就是如此。兖州军是一连休息了三日,可以说曹操/他们是没觉得什么,当然就算是在公孙康他们那儿,其实

    也未打乱他什么。毕竟公孙康对兖州军的态度在那儿摆着呢,就是“敌不动,我不动”。他虽说也确实,是没有预料到,曹操一下就让大军休息了三日,但是对他来说,自然是曹操大军休息时日越久,对他好处也就越多。公孙康是有多希望兖州军,能这么一直休息下去啊,

    要是一直到了冬日,那才好呢。可显然,那不可能。别说兖州军没有那么多粮草物资来让他们消耗,就算是他们辽东军,也一样儿是没有那么多粮。是,其他东西的话,还有点儿,可却绝对也是不够就对了。而且公孙康为了他自己,已经是不知道转移走多少钱了。哪怕如今乱世,钱没粮重要,可显然,公孙康没地方储备那么粮,就只能是转移财物,如此。毕竟

    粮实在是太占地方了,要是换成同样儿体积的财物,自然还是后者更多,是他公孙康更需要的,这个倒是没错。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