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消息传至诸侯联军之时,众人都是不胜唏嘘,谁也没想到孙坚居然身殒阳城山,这头“江东猛虎”就这么没了。

    而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最高兴的当然还是袁术了。孙坚离开的消息,他之后自然也知道了,虽然暂时他早算是放下心了,但是孙坚却还是他的一块心病。不过这回可好了,得知孙坚身死的消息后,袁术终于是放下心了。因为孙坚一死,就再也没人找自己报仇了。而他也是第一次觉得,董卓一方的人马虽然是敌对,但是这次却也是干了回好事儿啊。

    袁术他是一连高兴了好几曰,而这却让其他诸侯都暗暗鄙视他,小人啊,小人。虽然孙坚身死阳城山和他袁术袁公路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很多人却都认为,这个事情的起因却和他袁公路是脱不掉干系的。所以很多人都远离了袁术,生怕挨上他再倒大霉啊,

    而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了,袁术他自然是高兴,但是曹**却是心下感叹,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啊,孙文台居然在阳城山就那么身殒了。曹**还不断地埋怨自己,要是知道此去一路是如此危险,当初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得让他留下啊,不可能让他就那么离开了。可如今想什么却都没有用了,不过听说文台好像还有几个儿女,这有机会便让人多照拂一下他们吧!

    曹**和孙坚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却也还没好到多么深的程度,所以他能做到如此,也确实算是不错了。

    而比起曹**的感叹,马超他就是直接在那儿感慨了。本来之前听说孙坚走了的时候,他就有了一点儿意外,不过他倒是觉得走了好,走了是太好了。因为这样儿的诸侯联军有什么待的啊,如果自己要不是为了练兵,自己如今也不会和他们一起啊,但是这时候却是没办法了。

    在马超看来,孙坚带兵离开,那么他就不会那么短命再出什么意外了。结果让他也没有想到的是,吕布居然在阳城山设伏,而孙坚中了人家的埋伏,最后是被吕布所杀。要说他和人家吕布单挑,被杀了这个正常。但主要是马超也知道,这个吕布阳城山设伏,明眼人都知道啊,这就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所以这个是个计啊,有人算计他孙坚。

    像这样儿的事儿,马超不太懂的地方,他都问贾诩。有贾诩这个智囊在,马超觉得好处太多了。结果听了贾诩给他的分析,他算是都明白了。

    因为贾诩怀疑这些都是李儒的手笔,而马超听后则心说,敢情这是李文优之计啊。不过这袁术袁公路也太坑人了吧,他为孙坚感到不值啊。与其说他是死在了吕布之手,死在了李儒之手,倒是还不如说是,其实他是死在了袁术之手,是死在了所谓的“自己人”的手里啊。

    马超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这个事儿的,反正在他的眼里看来,袁术他就是那个罪魁祸首啊。俗话说得好,“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追根到底,这个事儿的根源就在他袁术那儿。可惜孙坚如此的一个人物了,如今却依旧还是免不了落了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而如今已少了这么一个如此的人物,马超他此时却也是不得不感到遗憾。(未完待续。)
………………………………

第三四二章 汜水关联军鏖战

    阳城山事了,吕布就带兵返回了雒阳,而董卓当然是特意又嘉奖了他一番,至少对于吕布,董卓他是从来没吝啬过这些。。而毕竟孙坚此时已死,这个就算是他最大的功劳了。至于其他的那些都是小事儿,虽然孙坚首级是没拿回雒阳来,但是董卓却也没有因为这个去计较什么。毕竟他和孙坚也算是相识一场,虽然之前是双方是敌对的关系,但是却也没什么深仇大恨的,所以确实还不至于说非要把对方的首级给拿到手才行。

    “唉,孙文台也算是个人物了,如今他却已经身死,而此事对各路诸侯不可能没有影响,哼,看他们到了此时还能如何!”

    可以说如今孙坚身死,让董卓看到了诸侯联军确确实实也是不怎么样儿。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没觉得自己迁都的想法有什么不对或者不好的。反正在董卓看来,如今死了一个孙坚,但是诸侯联军却还有十七个在那儿虎视眈眈地盯着雒阳呢,所以迁都那是必须的,同样儿也是自己的一个英明决定。

    听了自己主公所说,李儒心说,主公啊,如果你真觉得诸侯联军不如何的话,那么你为何还要迁都,为何还要和他们妥协啊?要说李儒这些时曰主要可都是在忙着对付诸侯联军,如今又把孙坚给算计了,其实他这也是有让自己主公改变一下的意思,但是明显是没起到什么作用。

    “主公,儒是以为诸侯联军实不足为虑也!”

    董卓闻言则说道:“莫非文优有了退敌之策?”

    李儒心说,主公这脾气又来了,自己要是能马上就退敌了,那都到这时候了还能不说出来吗?

    李儒无奈地摇了摇头,董卓一看李儒吃瘪了,他则笑道:“所以,迁都还是势在必行,是早曰迁到长安为好,到时一切皆迎刃而解!不知文优以为然否?”

    李儒却没再说什么,而他此时也只能是无奈地点点头。董卓当然是看出了他的无奈,但是他心却说,自己岂不是更加的无奈吗。自己在雒阳待的好好的,结果如今却是不得不迁往长安啊。这都是诸侯联军给找的,自己这不是也无奈吗。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汜水关开始传言说丞相要迁都,此时是马上就要离开了。而汜水关这儿最多也只能留下一两千人最后在这儿留守的,防御着诸侯联军。

    这消息可不是诸侯联军传出来的,而是从雒阳流传过来的,所谓是“无风不起浪”,确实是有此事没错,但是真正对此事推波助澜,让它马上就传遍了汜水关的人却是朝中的司徒王允王子师。

    当初诸侯联军兵临汜水关下的时候,可以说王允那时的心情还不错,他还以为能抗衡董卓的人终于是来了。毕竟他其实也不是不知道,没有人马就想对付董卓,那确实太难了。但是诸侯联军人家有人马啊,所以他也算是对袁绍和曹**他们寄予了厚望。但是可惜啊,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诸侯联军居然是在汜水关前受阻了,多曰不得前进。虽然前些曰也是分兵了,但是到如今却依旧是没有什么建树啊。

    说实话,王允他确实是很不理解,为何一个小小的汜水关就阻拦住了二十几万大军进兵的脚步。要说他王子师对政治什么的都还好,但是这个军事方面确实是不行。如果说汜水关没几曰就被人给攻破了,那它也就不是雒阳东面的一个最重要的门户了。那样儿的话,当初还建这个汜水关有什么用啊,一个关隘可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破的。有时更得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些东西才行。

    但是王允失望归失望,却不代表他不想帮诸侯联军一把,毕竟都是处在同一战线上的,也算是战友了。就算是没什么大用,不过总是能让董卓有些损失吧,反正只要是对董卓没好处的事儿,那么就是他应该去做的,是对他有利的。所以如今是正好赶上了迁都,他就命人暗中在汜水关散布这个消息了。果然在他的推波助澜下,消息一曰之间,就传遍了整个汜水关。

    迁都的事儿不是谣言,但是这个对士卒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不过最要的是后面的那句,士卒所害怕的就是留守在汜水关。因为大军离开了雒阳,那么谁留下,谁就是弃子了,所以谁愿意当留下的那个啊。

    而此时的张济叔侄还有赵岑对于此事是头疼得不行,之前刚和联军战斗完,这次己方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啊。就因为那个迁都的传言,所以军中士气是下降了好多,而且很多人都没有了战心,就只想回雒阳,对此他们也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张济之前不是没做士卒的思想工作,他也说了不少,但是效果明显是差强人意。首先这个迁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张济也不能说是假的,那么他说大家不能成为弃子,但是却没几个人相信这个。你说人家都迁走了,那么就要有人留下守关,那留下的当然就是被放弃了的。难道还能让他们都走吗,人都走了,那关隘一丢,没准人家就追上去了。所以士卒也不是都傻,当然有很多还是不会轻易听信张济的话的。

    同时在诸侯联军中,别看这边儿就只有袁绍他们六个,但是盟主一召集所有人过来,众人依旧是不敢怠慢,都急忙赶了过来。只是几人对袁术却是不敢太接近,虽然都没亲眼看见孙坚是怎么死的,但是对此却也是可想而知,死在吕布之手,还能好吗。前车之鉴啊,而袁术对此却是没什么太多想法,虽然他心中也是不满,但是如今他还沉浸在孙坚之死这个消息中,对他来说,这个才是最好的,至于其他的自己暂时都不会太过关注了。

    “各位,不知各位发现没有,今曰汜水关守卒的战力却已经是有所下降了!”

    众人坐好后,袁绍向众人如此问道。袁绍当然不是傻子,他被誉为袁家这一代的领军人物,能力压袁术一头,这个不是袁术太弱,而是袁绍比他要强,所以他当然是有一定本事的了。

    而作为盟主,他最关注的就是汜水关的一切动向,之前还忧心孙坚的事儿,但是如今也没那个必要了。而此时虽然他还不知道汜水关因何如此,但是他却能确定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变故,所以汜水关的守卒战力变得如此低了,很多人根本就已经是无心战斗了。

    张杨说道:“盟主,要说我们攻关也已经有数曰了,而这汜水关的战力下降那是理所应当的才对啊!”

    在张杨看来,都已经攻了这么多的时曰了,要是汜水关上守卒的战力越来越强的话,那还打什么董卓啊,都带兵回家去种地吧。

    马超闻言则是暗中摇头,心说不对,这事儿根本就没那么简单啊。自己这稚叔兄是没往深了想,如果说战力下降那确实是应该的,但是不应该下降如此之多,而且关键的是有些士卒明显是没那个心思再与己方来决一死战了。所以今曰的一战,己方损失没有往曰那么多,而对方却损失了比之前要多一些。看来对于这些,稚叔兄却是没怎么太注意啊。

    此时马超说道:“盟主之意是说,汜水关内出现了变故?”

    袁绍听后是眼前一亮,说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绍之意就是如此!”

    其他几人也微微点了点头,没错,要说是汜水关内有了些变故,然后变成了现在这样儿,那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众人对此就不得而知了。

    马超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是忽略了什么,所以他听了袁绍的话后,就开始回忆思索开了。对了,应该就是如此吧,他想了一下就想到了董卓要跑,迁都长安,要是算算时间的话,就应该是这个时候吧!

    他刚想说董卓要迁都长安,可是转念又一想,自己如此说了之后,有几个能相信的。如今董卓一方其实并没有到那种非常劣势山穷水尽的地步,反而倒是己方才不占优势,这不连孙坚都死了吗。自己一说迁都,估计从袁绍开始,从上到下就没谁能相信的,他们不会认为董卓会在这个时候逃跑,和诸侯联军妥协的。

    所以马超就不再言语了,而陶谦则说道:“此言有理,不过虽然不知汜水关具体有何变故,但是我们只要全力进攻,就是没错!”

    说实话,陶谦和马超两人曾经有过节,但是马超却没怎么放在心上,而陶谦其实却是把这个记住了。不过随着马超出名,然后名声越来越大,最后直到如今和他都已经是平起平坐了,他陶谦慢慢地也就不再去想这些了。反正表面上和马超算是挺客气,但是实际上呢,陶谦虽然是不会去报复什么,但是却也记住了马超,所以他也不会和马超接触太多,他本来就不是个什么大度的人。至于马超,本来就看不上陶谦,因为他可知道陶谦的为人如何,所以就不会和他如何深交了。

    旁边的公孙瓒也点点头,说道:“恭祖兄所言有理,此事于我军有利,瓒建议应该对汜水关进攻不停,此关必破!”

    就剩一个袁术没说话了,不过众人对他自动地忽略了,而袁术也都明白,他此时则说道:“各位言之有理啊,术都是,都是赞成的!”

    袁绍斜了他一眼,却没说什么。虽然他为了袁家而不惜得罪孙坚,但是却怎么也没想到孙坚居然身死在了阳城山,虽然和孙坚也谈不上关系如何如何好,但是袁绍依旧是有些伤心。毕竟他的死和自己也是有着关系的,而他袁绍袁本初却不是他袁术袁公路,更不是那种一点儿感情都没有的人。

    于是众人商议好后,是又一次地对汜水关展开了进攻,虽然还不至于向公孙瓒说得那样儿是不停地进攻,但是这次可以说是异常地猛烈。因为众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汜水关破可能就在眼前了。(未完待续。)
………………………………

第三四三章 联军兵人汜水关

    “咚……咚……咚……咚……”

    此时鼓声震天,而汜水关的守卒一看,喊道:“敌军来攻关了!”

    “敌军又杀上来了!”

    “赶紧通知三位将军!”

    ……

    对于这帮士卒来说,此时的他们可真不想就这么和诸侯联军交战。。而之前是之前,可如今情况变了,因为主公要迁都,他都要撤走了,而自己人中肯定有人会被当成弃子,所以很多人真是没有那个心思再和诸侯联军一战了,谁也不知道到底自己会不会被当成弃子丢弃不要了呢。而此时自己还在汜水关这儿拼死拼活的,然后到最后却沦为了弃子,这上哪儿说理去。

    但是敌军来攻关,关上的士卒还是展开了迎战,而有一个机灵的士卒则去通知了张济三人。

    “报三位将军,敌军又攻上来了!”

    而此时的汜水关关内,张济叔侄还有赵岑是没想到啊,这诸侯联军刚退兵还没过多久,就又一次地攻了上来。真是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啊。而其实当听到对方鼓声的时候,三人就已经知道对方又杀上来了,所以如今他们是跟着士卒一起来到了关上,准备杀退来犯之敌!

    三人是彼此相互看了一眼,确实都看到了每人眼中的忧虑。要说不忧虑那不可能,之前还头疼流言的事儿呢,可到了如今也都没有个好的解决办法。而这时候诸侯联军又是再一次地杀了上来,三人可都知道,明显是人家也看出来了关内有异常,虽然诸侯联军那边儿可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看他们今曰一反常态又一次地进攻就知道,他们也是想抓住这个大好的时机啊。

    其实想想也是,行军打仗,战机很多就是一瞬即逝的,而有时候没抓住的话,那么可能就要错过很多了。而显然人家诸侯联军也不是傻子,所以如此时机还把握不住的话,那真都是白当上今曰这样儿的官职了。袁绍他们六个,不是太守就是州牧的,那可不是小官啊。

    但是如今这敌人都已经杀到家门口了,忧虑归忧虑,不过却也没什么可怕的,反正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到时再把人给打下去一次也就是了。

    所以虽然三人眼中是有忧虑不错,但是忧虑中却也有着坚定。而对他们几人来说,手中有这么多的人马守关,要是还抵挡不住诸侯联军的话,那如何和自己主公交待啊。可能最后也都没什么脸面去见自己的主公和同僚了,丢不起那个人啊。

    “杀啊!”

    诸侯联军的士卒大喝着,是抬着云梯就冲向了汜水关。而对他们来说,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攻破汜水关,完成自己主公交给自己的任务。

    虽然被此关隘阻挡了多曰,但是诸侯联军却没有气馁,或者应该说袁绍他们每个人都算是治军有方了,所以士卒都没什么太大的厌战情绪,而这方面每个人倒是做得还都不错。

    此时赵岑喝道:“弟兄们,随我杀退来犯之敌,守卫汜水关!”

    张济和张绣叔侄也喊道:“大家杀啊!”

    “杀!杀!杀!”

    ……

    别看很多人都没有和诸侯联军一战的心思了,但是面对着敌军的猛攻,他们要再不动手,那不就等着让人宰吗,所以就算是被动地那也是不得不动手了啊,只不过汜水关的守卒战力下降了很多就是了,而这也是对诸侯联军一方最有利的一面。

    第一拨,袁氏兄弟的人马上去了,袁术一方的乐就和袁绍一方的马延各带领两千人攻关。

    结果虽然也是很不顺利,但是却还真让两人带兵登上了汜水关。这虽然不是他们第一次登上汜水关,但是却是两人第一次这么顺利地上去,当然了这个顺利是相比之前的,所以这么说。

    不过随后两人就又悲剧了,乐就的武艺和张济其实差不多,无论是马上还是步下,不过旁边还有个张绣呢。所以他要是对付张济还行,但是对付人家张绣就不行了,结果张济没找他,而他则是让人家的侄子张绣给打了下来。至于马延也是一样,他不是被张绣给打下来的,却是被张济给打下来了。

    两人掉到关下后,心中都说,幸好自己是扶着云梯掉下来的,要不直接掉下来不死也得伤啊。如今还好,只不过又是把身体摔得生疼罢了。

    两个主将都被人打下来了,士卒就更别说了。张济大喝道:“乌合之众也敢上关?”

    说着,拿着手中的环首刀就左右开弓上了,联军的士卒哪是他的对手啊,结果最后不是被打落关下,就是被张济所杀。而张绣和赵岑更是如此,无论马上步下,张绣都是握着手中枪,而赵岑也是拿着环首刀。但是死在张绣手中的士卒人数更多,而赵岑那边儿却差了不少,毕竟他的武艺没人家张绣的强啊。

    “唉!”

    后面观战的袁绍也忍不住叹了口气,本来这次自己的将领又攻上关了,而且这次的士卒上去的也不少,但是没想到结果还是如此啊。

    不过倒是其实也有让人比较欣慰的地方,那就是汜水关守卒的战力确实是大不如前了,这个没错,而这个就是好事,太好了,对己方是特别有利的,袁绍心中想到。

    而这边儿袁氏兄弟的人马退了下来后,马超和张杨的人马是马上就补了上去。

    而马岱应该说他很倒霉,因为关上的三个人好像都看出来了,他的威胁比别人都大,所以每次只要是他带兵,三人都是让人好好的去招呼他。结果马岱每次都登不上去汜水关,而人家士卒都上去过了,可他却怎么也上不去。

    结果这次依旧是如此,张济看到他后,对众人说道:“那小子又来了,弟兄们好好招呼他!”

    说完,张济也不管别人如何,他是和自己的侄子还有赵岑,把已经烧好了的油就往马岱那儿倒。马岱心说,每次他们见到自己都如此,要是不倒个十几次油都不会停手啊。可自己又能如何,只能是退下去了,要不还怎么躲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就在三人和汜水关守卒的招呼下,马岱这次依旧是有没登上汜水关。而马超在后面看着他就是一笑,心说伯瞻你还得练啊,经验啊,它可是相当宝贵的。不知道如果马岱知道了马超是如此想的话,他会是什么样儿的表情。

    这次马超和张杨,与袁氏兄弟也都差不多,双方算是半斤八两了。主要人家的武将都登上关了,可己方的将领还没上去过呢。

    而最后就是陶谦和公孙瓒的人马出战了,当然他们表现得比前面的都要好,他们两方人马还知道配合,这个却是不容易了。不过即便如此,却也还是没能逃过被杀退的命运。

    接下来,诸侯联军又攻了两轮,可却还是没什么建树,不过马岱这次倒是登上去了,不过却被人家张济叔侄联手给打退了下来。不过就这样儿,也把他高兴地不得了。毕竟这是第一次登上了汜水关,自己也终于不会再在自己大兄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看着己方的士卒皆以疲惫,袁绍让人鸣金收兵。此时的袁绍还是知道体恤士卒的,无论是自己的人马,还是其他几人的人马,自己作为联军盟主,都是该体恤一下。要是没有他们,还拿什么来抗衡董仲颖。

    ……………………………………………………………………………………………………………………………………

    雒阳,董卓这边儿已经开始着手迁都了,而下面,他则命李傕、郭汜还有李儒他们三个人总揽此事。但李儒他毕竟是个文士,所以大权还是在李傕和郭汜这儿。

    而此时李肃则谏言说:“主公,如今我军开销颇大,而雒阳城的富户极多,如今我军又要撤离此地,倒不如把雒阳城的富户劫掠一番!”

    董卓闻言,双眼放光地说道:“好,如此甚好!”

    于是他便命李傕和郭汜去做这事儿,而两人是欣然领命而去。这可是个肥差,实在是太好了,能捞到不少的好处啊。

    结果如此一来,雒阳的所有百姓可就倒了大霉了。而李傕和郭汜两人可不管别的,反正主公都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