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寿春城,袁术的府邸,这一日孙策是特来拜访袁术。而袁术他其实是个特别爱享受的人,所以他的府邸绝非是一般人所能比的。至少他兄弟袁绍的府邸就是比不上他的,而袁术他也只能是在这样的方面上超过他一直都想超过的袁家袁本初了。
而袁术一见今日是孙策来访,就算他不怎么看重孙策,但是却怎么也知道。要好好利用其人为自己做事才行,所以也不能太过怠慢于他。
于是当他看到了孙策后,袁术说道:“伯符,坐吧!”
“多谢袁公!”
孙策他可从来就没拜过袁术当主公,但是他其实也都知道,哪怕就算是自己拜了他袁公路当主公,这个也还是改变不了自己在他袁公路心目中的地位。还是那句话。自己也就比普通的士卒强点儿而已。根本就比不上纪灵还有张勳他们在袁公路心中的地位。哪怕自己本事确实是比他们大,但是却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袁术继续说道:“今日伯符来此,是有何紧要之事?”
对袁术来说,要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儿。他孙策孙伯符是绝对不会来找自己的。那么孙策今日是来做什么的?而且还带了个包袱,难道他这是要离开寿春不成?可他孙伯符要真是向自己来告辞的话,自己要用什么办法留住他才好呢,袁术心说。
哪怕是不那么看重信任孙策,但是袁术却也都知道,孙策孙伯符他真是个人才,他要是走了的话,那自己还利用谁去啊。自己手下可没有像人家武艺那么高强,而且还能征善战的人啊。而这些自知之明。他袁公路却还是有的。
孙策微微一笑。“今策此来,是特向袁公借兵!”
袁术一听,他就是一皱眉,心说借兵?他孙伯符这是要做什么,难道是带兵去对付如今的兖州牧吕布?以报父仇?
吕布他因为已经是占了大半个兖州。所以就马上上表了朝廷,让朝廷命他为兖州牧,结果李傕郭汜确实也够坏,最后还真是同意了。于是所谓是“一山不容二虎”,就算不为了别的,如今的曹操和吕布两人也已经得在兖州死拼了,毕竟那兖州牧只有一个,可没有第二个啊。
袁术这时候他突然因为自己的想法而吓了一跳,心说就凭他孙伯符还有那几个孙文台的属下,怎么可能是吕布吕奉先的对手?而且如今寿春距离兖州也不是那么特别近,这孙伯符难道他真能有如此想法不成?
袁术在心中是直摇头,心说孙伯符啊,别说我不会借兵给你,就算是能,我也不能眼睁睁看你去送死啊。别看袁术是想利用孙策为他做事没错,但是这时候袁术却也真是不想就看着孙策这么去送死。虽然如今吕布和曹操在兖州是战况激烈,但是袁术却明白,那绝对不是他孙策能参与进去的。除非自己借给他好几万的人马,也许还可以成事儿,但是这事儿怎么可能。
“伯符,你和我说句实话,你今日前来借兵,到底是不是要去想找那吕奉先报仇?”
孙策闻言则是一愣,心说怎么这扯到吕布他身上去了?不过当他听到袁术口中提到吕布的时候,他就是火往上撞啊。对于这个杀父仇人,孙策可是一直都记得,不过他也知道,无论是凭自己的武艺,还是说总体的实力,自己可都不是人家的对手。所以如今却也只能是蛰伏着,等待着时机,然后再伺机报仇了。但是今日听了袁术之言,却又让孙策想起了这些。
不过孙策却还是忍住了,所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如今还是眼前之事要紧,其他的只能是暂时先放一放吧。
于是他便对袁术说道:“不是!袁公不必心忧,策自然不是去找那吕奉先报仇!如今虽然兖州战事胶着,但是策却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那不是策所能参与的,所以还请袁公放心就是,策绝对没有如此心思!”
袁术一听,他才算放下心了,心说不是就好,不是就好啊。就怕你和你父亲一样,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可那如今的吕布绝非是你所能敌的啊,不去就好,你孙伯符却是比你父亲强多了。
“伯符啊,如此我算是放心了。不过借兵,我却是不能借你了,不知你还有没有别的事儿了?”
孙策一听,他心说,自己如今还没有使出来杀手锏来,可是你袁公路倒是嘴挺快的啊,一下就把自己给堵死了,估计到时候你可要后悔啊。
他此时说道:“唉,本来策想用传国玉玺为质,向袁公借兵。不过可惜啊,袁公既然不同意如此,那么此事便就此作罢吧,策这便告辞!”
说完,孙策就要离开。结果袁术这时候差点儿没蹦起来,心说什么玩意?传国玉玺?真的假的?这个不是早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经遗失了吗,难道如今它又出世了?
虽说是满脑袋问号,不过想到了此处后,袁术却是知道,这也不是没可能的啊,而且八成就在他孙策孙伯符之手。看来他今日绝对是有备而来,俗话说了,“没有金刚钻儿,别揽瓷器活儿”,他孙策要是没有倚仗,拿什么来向自己借兵啊,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
“伯符,留步,留步啊!之前我倒是忘了问你了,你借兵到底是所为何事?”
这时候袁术他倒是想起来了,之前孙策说他借兵不是为了找吕奉先去报仇,那么是为了做什么?袁术他突然觉得可能是和江东有关,要真是如此的话,自己借给他几千人马又何妨!对天天都做着皇帝梦的袁术来说,就算是万余人马,那却也是比不上传国玉玺对他来得重要的,所以几千人马他是绝对舍得拿出来。
果然,孙策一听袁术所言,他也就没再说要离开的事儿,而是对袁术说道:“袁公这次是问对了,其实袁公当知,策的舅父如今正在丹阳,而其人久受刘繇所欺,所以今策就是想带兵去讨伐刘繇,为舅父出出这口气!”
袁术一听,心说果然是和江东有关啊,这不就是孙策的舅父的事儿吗。孙策的舅父就是丹阳太守吴景,袁术是相当熟了,而实际上,他也是袁术的一个属下。吴景他能当上这个丹阳太守,那就是因为袁术的上表,所以朝廷最后才任命了他。
不过虽然吴景是丹阳太守,但是却和刘繇有过节。因为本来刘繇是扬州牧,但是如今这扬州几乎所有的郡却并不是他所掌握着的,而基本上都在人家的手里,所以他这个扬州牧真就算是徒有虚名了,可以说是有名无实吧。
扬州主要是有这么几个人在,袁术占据着九江和庐江两个郡、包括丹阳的吴景都是他的人,然后就是吴郡的严白虎了,之后是会稽的王朗,直到最后才是他刘繇,所以他这个扬州牧混成这样儿也确实是够惨的了。
当初袁术就从刘繇手抢走了九江和庐江还有丹阳三个郡,刘繇他自然是不会善罢干休,所以他也进攻过丹阳,不过却是败了。所以和吴景有了过节,这不袁术一直都在想着,怎么能把刘繇彻底给灭了,这样儿也就好了。不过却一直都没腾出空来,这不今日孙策倒是先提出来了吗。
其实在袁术看来,最好就是把他刘繇、严白虎还有王朗他们几个人是一起灭了才好,这样儿江东收回来了,而整个扬州就全归了自己。自己的地盘又扩大了,势力实力也都增加了,估计也不次于他马超马孟起了吧。
其实袁术如今的势力也并不算小,他占据着荆州的南阳郡,还有大半个豫州,其实也都是他的势力范围,再加上扬州的九江郡、庐江郡和丹阳郡,可以说并不比袁绍差什么,甚至可能比他袁本初还要强。但是世人却总是说袁绍如何如何,结果袁术就一直是心里不平衡,并且如今是越来越甚了。
………………………………
第四九〇 孙策质玺借人马(续)
袁术说道:“好,好啊,伯符能有如此想法,甚好,甚好!只是刚才伯符所说的传国玉玺,却不知此物何在啊?”
稍微想了一下当前的形势之后,如今袁术他最关心的却还是传国玉玺,袁术他心中可清楚,只要自己得到了这个东西,那么距离自己当皇帝,那就是更近一步了。反正他心里就这么想的,因为他一都直记得两句话,这第一句就是“得玉玺者得天下”,那么最后这个玉玺肯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这也不就是说明了天下迟早也都是自己的嘛。
而第二句,则是他不知道从哪儿听到的所谓的谶语,叫“代汉者,当涂高”(注1),而这个谶语,袁术他怎么想,最后怎么都觉得说得就是自己,不会错的。为什么他有如此的想法呢,这个却还得从他当时在扬州和刘繇大战的时候说起。
那还是和刘繇大战之后,他占据了九江郡。之前他可真没听过这个谶语,可占了九江、庐江等地之后,他这才是偶然听说了这个谶语的。而当时袁术就寻思开了,因为前面那“代汉者”就不用多想了,主要就是后面的那句,“当涂高”,这句到底是什么意思。
之后袁术也派出了不少人去调查了很久,然后他又是想了整整一个晚上才终于是想明白了,这个“当涂高”的意思,其实这个意思就是让自己称帝,而再也没有别的意思了。
以前他还真就不知道,但是至从占据了九江之后,他才算是知道,当涂是九江郡的一个县城。然后没多久就听说了这个谶语,所以当时袁术他也不得不联想到,这个“当涂高”是不是指得就是当涂那地方姓高的人。结果派了不少人去调查了之后,确实是发现了,当涂不是没有姓高的,但是加一起就三个人,而且都是老实巴交种田的,所以怎么可能去代汉。
所以在经过了他一个晚上的思考之后,袁术终于是想明白了。所谓“代汉者。当涂高”的意思其实就是,能取代大汉的人,就必须要在当涂这地方建一座高台,然后受天地的册封。最后成为新任的皇帝。
而这就是“代汉者,当涂高”的意思。所以这个皇帝也只能是自己来做了,要不怎么以前自己没听过当涂这个地方,结果一进九江之后就都知道了呢。然后没多久又出来了谶语,这些不都说明了自己就是那个代汉者吗,是真命天子啊。
袁术他觉得自己是怎么想怎么是,最后几乎都差点儿是走火入魔了。而每天都在做着他的皇帝梦,可惜却是没有传国玉玺啊,所以他连做梦都是梦见了自己手捧着传国玉玺。然后当了皇帝。最后还得了天下,受到万人朝拜。什么袁本初、什么马孟起、曹孟德之流,最后通通都被自己踩下了脚下,而自己最后终于是成了千古一帝。
可惜最后一觉醒来,才知道。这无非就是个美梦罢了。但是今日孙策的到来,却让他觉得拥有传国玉玺将不会再是做梦了,而是会成为真实存在的。所以他心中的兴奋就不用提了,要不是因为孙策就在自己府上,他袁术这时候都能手舞足蹈起来。
孙策闻言一笑,赶紧就把他自己带来的那个包袱给打开了,然后拿出了木匣,再打开木匣后,就当着袁术的面儿,他拿起了传国玉玺。
袁术看着孙策手中的传国玉玺,他确实是双眼放光啊,真的,精光直闪。自己多年的夙愿可就要实现了,此时袁术的心跳至少都将近每分钟一百八了,可见他激动地不行啊。
“伯,伯符啊,你看你能不能,把传国玉玺给我看看?”
孙策一笑,知道袁术的意思,所以上前便把传国玉玺递给了袁术,而袁术他就像是接过珍宝一样,把玉玺给接了过来。然后便爱抚着,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没有错,这真就是传国玉玺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这便是当年李斯刻的。而传国玉玺上镌五龙交纽,缺了一角,是以黄金镶之,没错,一点儿都不错,就是传国玉玺。所谓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啊,袁术自然是知道的。
而孙策他此时一看如今袁术这样儿,他就知道,自己今日的事儿就算是成了大半了。估计这时候,自己是再也不可能从袁术的手中把传国玉玺给拿回来了吧,不过那东西就是自己送给他的。而自己只要人马就好,那块石头当然就赠给他了,就当是自己最后离开前送给他的一份薄礼吧。
孙策此时说道:“不知袁公对之前策所说之事,考虑得如何了?”
袁术如今哪有工夫搭理孙策啊,他可是正沉浸在自己的皇帝梦中呢,结果就听有人和他说话,一看是孙策,不过他刚才却是没听清楚孙策说了什么,于是便问道:“伯符你刚才所说?”
孙策心中暗笑,不怕你如此,就怕你不喜欢传国玉玺,不过一切尽在自己所料之中,就不愁你袁术不拿出人马拉来了。
“袁公,策刚才是说,不知道袁公对策之前所言借兵之事,如今考虑得如何了?”
袁术这回是真听清楚了,心说你孙伯符还是没忘了借兵的事儿啊,不过这个却也不是不可以。你不是要用传国玉玺来当抵押吗,然后从自己手中借兵。不过到时候,呵呵,传国玉玺就是我袁公路的了,你孙伯符爱如何如何,我袁公路可是不知道此事啊。
如今的袁术他已经是准备之后自己该如何抵赖不承认了,孰不知孙策干脆就没准备把传国玉玺要回来,他要的只是人马而已。不过袁术可不知道这事儿啊,对他来说,吃下去的东西,哪有再吐出去的。尤其还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啊,这就更不可能了。他孙伯符要是识时务的话,那还好说,如果不然。呵呵,那也不要怪自己不讲情面了。
“啊,原来是此事啊!唉,伯符啊,你也知,如今我这儿的人马也不是太多,所以你今日都拿出了传国玉玺。那么我也是豁出去了。给你三千人马,然后粮草兵器都给你准备充足,你看如此如何?”
在袁术看来,自己拿出了三千人马借给孙策。这已经是天大的恩义了。平时的话,别说是三千人马了,就算是三百,他孙策孙伯符可都碰不是他能亲自带领的啊。
孙策闻言,他真是暗中鄙视袁术啊,心说你袁公路也实在是太小气了,一个你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你就出三千人马来换啊。可能这三千人马估计还没人家一个县城的守卒人数多呢,你这实在也是太小气点儿了吧。
孙策他对马超所说得话。那可记得是清清楚楚的。拿传国玉玺至少也得换个五千人马啊,区区三千,你袁公路就想打发自己?这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儿啊。
于是孙策便说道:“袁公,如今策以传国玉玺为质,您却只借给策三千人马。这确实还是有些不够啊。要真如此的话,那么我看此事就此作罢吧!”
说完,孙策就想上前把传国玉玺给拿回来,结果这一下袁术可不干了,忙对孙策说道:“且慢,伯符且慢!此事还有的商量,有的商量啊!你觉得三千人马少了,那好,那么你觉得到底多少人马合适,你说说看?又不是不能商量,你不必如此心急啊!”
袁术心说,你一着急就要抢走我的传国玉玺,这宝贝如今可不能再回到你手里了,它只能是在我袁公路的手里,如此才是最好最稳妥的啊。
孙策则对他说道:“不瞒袁公,策觉得怎么至少也得八千左右的人马吧!”
把玩着传国玉玺的袁术一听,心说八千人马啊,孙伯符你可真敢张嘴,自己一共才有多少个八千人啊,你一下就要借走八千人,而这八千人马最后还能回来多少都不知道呢,我怎么可能答应借给你八千人马!
袁术说道:“这样吧,伯符,八千人这个肯定是不行了,我借兵四千人马于你,你看如此可好啊?”
孙策闻言则缓缓摇了摇头,“袁公,策觉得怎么也得七千人马才行!”
这回是轮到袁术他摇头了,“那就五千吧,可不能再多了,这都已经是半万了,你可别再嫌少啊!”
孙策此时他是心中偷笑,心说袁公路啊袁公路,要是之前就听了你所说的话,那么自己今日可能就要少带走两千人马了。明明能给自己五千人马,但是之前偏偏说就给三千,好你个袁公路,还好自己有备而来,要不今日还真就倒在你的算计之下了呢。
至于再多的人马孙策却也没去争取,毕竟对他来说,五千人他其实就已经很知足了。虽然他觉得再多些人马的话,估计袁公路那儿也不是不能给自己拿出来。但是多少够啊,差不多就行了,人不能太过于贪心。所以,既然如今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那么就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好,如此,就多谢袁公了!五千就五千,策不会贪得无厌!”
孙策说道,而袁术他是很少见的,这时候居然对孙策点了点头。袁术显然也知道,孙策是对此知足了,所以他才对孙策点头。要不他早就盯着玉玺了,还有工夫管别的吗。
于是就这样儿,早袁术看来,孙策是用了传国玉玺为质,然后在自己这儿借兵五千人马,去对付刘繇,为他舅父出气。而孙策那边儿呢,却是另一种想法。在他看来,自己就是用了一块对自己来说没什么大用的石头,换来了五千人马啊。那可是五千人马啊,不是小数目,而自己却还是第一次要亲自去带领五千人马。
……………………………………………………………………………………………………………………………………
孙策离开了袁术的府邸,两人都算是各怀心思,都以为自己是赚大了。
孙策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见到了程普他们五人。
程普见到了自己主公后,连忙拱手道:“恭喜主公,从袁公路处借得人马!”
孙策则是一笑,看来玉玺没了,被程普他一下就发现了啊,果然是眼力非常啊。
而其他几人自然也都是和程普一样,而当孙策给他们说,自己借来了五千人马的时候,众人更是心中高兴。对他们来说,只要有了这五千人,那么未必就不能在江东闯荡出一番事业出来啊。
因为如今是人马有了,钱也有了,至于军需物资,却还有袁公路一并包办了,所以要是再拿不下江东,那么自己等人也别和自己主公去闯荡一番事业了,都回家去种地抱孩子去得了。
ps:
注1:当涂高,这个当涂在古语有古语的解释,不过个人这儿没用那个。而当涂确实是当时九江郡辖下的一个县,不过之后的就是个人所虚构的了,这个大家了解下。
………………………………
第四九一章 刘备援兵入郯县
就在孙策他从袁术府邸回来的第二日,他便点兵和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还有朱治五人出发了,直接奔赴了江东。
而其实他如此作为却并不是怕袁术他反悔,只是孙策他是真不喜欢在袁术的地盘上多待,哪怕是一刻。因为对他来说,能脱离袁术,就是他如今最想做得事儿。从此自己就应该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而当他带兵离开寿春的时候,还别说,他感觉确实是有种,“虎入山林,龙归大海”的感觉,好不舒坦啊。
其实孙策他还是不太懂,马超要是知道了这些的话,他一定会明白,这个在他前世也可以叫做心理作用,但是古人还是解释不好这个,不过却也算是懂得一些的吧。毕竟所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嘛,无外乎如此。
……………………………………………………………………………………………………………………………………
孙策这边儿已经是兵进江东了,于是不久便会出现“小霸王”孙策孙伯符,接着就是横扫江东。而不会再是之前那个在袁术帐下,寄人篱下,落魄如斯的孙坚之子孙策孙伯符了。
而此时的徐州,曹操再一次被迫退兵了之后,要说最高兴的还得是两个人。第一个不用说了,那就是如今的徐州牧陶谦陶恭祖。他如今都已是过了花甲之龄,说实话,他还真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和那些年轻诸侯去争什么天下。其实他就算是有那个心思,可却也没什么力量了,所谓是有心无力吧。自古有几个像廉颇黄忠那样儿的人,是老当益壮啊,终究其实还只不过就是少数人而已。
陶谦他真没有那个心思。他就一心只想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儿”混日子,一直混到自己死了也就算完事儿。结果真是“天不遂人愿”啊,自己因为和袁术他们结盟,所以便引来了虎视眈眈的兖州牧曹操曹孟德,于是去年曹操带大军来徐州的时候,真是把陶谦给吓坏了。
没办法,还得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啊。他自己以为,虽然这兖州军应该比自己这徐州军战力强,但是自己的徐州军未必就不能和人家一战吧。结果他陶谦想得是大错特错啊,最后人家兖州军把他徐州军给打得。只能是退守郯县了,是紧闭城门,再也不敢出来了。
耻辱啊,真是奇耻大辱,对陶谦来说,这如今自己是老了老了,还让天下人如此笑话自己。都成为笑柄了,如果自己再年轻个二十多岁,还能让他曹孟德如此欺辱吗。想当初自己在军中纵横的时候。他曹孟德还穿着开裆裤呢。不过俗话说得好。“好汉不提当年勇”,陶谦也知道,如今说什么都没有用了,自己确实已经是老了,都已是迟暮之年了。人说“人老不讲筋骨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