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珪则说道:“温侯只需派人去再去许都,还有江东,曹cao如今可能已经进兵,不过不管如何,还是要派人去通知一下,趁袁公路派兵来下邳之时,让他进兵。而再一路使者,去扬州会稽孙策处,告知今徐州被攻,让其趁机攻伐袁术!”

    “这,先生曹孟德和孙伯符果能如此?”

    陈珪摇了摇头,他说道:“曹孟德是必然会出兵,他不会放过如此大好时机,而且本来他之前就一直在聚兵,而说等得就是一个好时机,如今时机已至。就算是没有温侯使者,想来曹孟德知道袁公路的动向后,他也会马上就出兵的!”

    “至于孙伯符,虽说如今江东初定,但是如此大好时机就在眼前,只要他孙伯符不是傻子,他定会是有所行动!”

    吕布则说道:“先生忘了,布与孙伯符可是有着杀父大仇!”

    陈珪一听,他就笑了,“其实无论温侯派使者与否,当曹孟德和孙伯符知道袁公路的动向后,他们都会有所行动的。只是我们派去使者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他们不知道消息,所以使者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至于温侯与其人有仇,如今并不是报仇的时候,他孙伯符如果真是天下英雄人物的话,此时绝对不会因为这个便如何。试问,在没有实力之时,还何谈报仇?”

    吕布一听,他就明白了,于是他赶紧派人,骑快马,将袁术进兵徐州的消息送往了许都曹孟德和会稽孙伯符处。至于如何,那就是他们两人的事儿了。反正如今张勋的大军要到了,自己也正是心痒手痒,也好与其一战!
………………………………

第五六八章 遇灾害众人撤兵

    最后果然是不出陈珪的所料,吕布他派去的人还没到许都的时候,人家曹**就已经是发兵征讨袁术去了。当然了,那边儿袁术和吕布早就已经是开始打上了,曹**也知道,也算是赶上了好时机发兵。却也不得不说,曹**他其实更是希望他们两方斗个两败俱伤那才好呢,不过他却也知道,如今是对袁术要同仇敌忾才行,而其他的只能是再缓缓图之吧,比如说徐州。

    天下人几乎是都知道,袁术那边儿称帝,他大汉司空曹孟德是必然要出兵的,他可坐不住啊。不只是因为曹**他的地盘和袁术的地盘是相邻的原因,更是因为曹**这才刚把持朝政,才把皇帝给整到手里,才开始施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那边儿袁术他就不给面子,是直接拿个玉玺就称敢帝了。要是曹**他连这都给忍了,那么他也真就不是那个曹孟德了。

    尽管曹**他和自己年轻时候相比,确实是变了不少,这个他自己都认为如此。但是他的本性其实却是没有什么变化,而袁术他此时则是“自作孽,不可活”啊,是怪不得别人去讨伐于他,只能说都是他自己自找的。所谓是路都是你自己走出来的,可怨不得别人什么啊。

    ……………………………………………………………………………………………………………………………………………

    至于江东孙策那儿,和曹**那边儿可就不太一样了。

    要说这个扬州九江郡的寿chun和徐州下邳国的下邳,说实话,这两地每地和会稽的距离,相差还真就不是特别远。其实准确来说,是下邳比寿chun要远个一百多里地吧。但是吕布他可是在袁术动兵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派使者骑了上等的好马去了会稽。而在寿chun孙策军的探马,可没有那上等好马,所以还是人家吕布的使者先到达的会稽,而后不久,他孙策的探马才到的。

    孙策在见到了吕布徐州来的使者后,说实话,他确实是非常之气愤,毕竟他可不是个脾气很好的人。所谓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尽管不是吕布来此,但是只要是和他吕布吕奉先有关的一切,哪怕就只是一点儿,其实都能让孙策他很不平静,没办法,他人性格就是如此。但是他最后却也真是忍住了,毕竟成大事者,一般至少都是很能控制自己的,有很强的自制力,而孙策他自然也是如此。

    孙策他先是赶紧就把使者给打发走了,是给打发回徐州了。毕竟他是强忍着怒火,不让自己爆发出来,他怕自己要是再让这个使者待在这儿,自己一看到对方,那么自己就是气愤难平。在这种情况下,孙策他可是知道,绝对要影响自己的判断的。尤其是自己可能马上就要被情绪所影响了,所以赶紧把这个徐州来的使者给打发走,人一离开后,孙策他确实是顿时就冷静平静了很多。

    而孙策的属下很多人可都是注意到了自己主公的如此状况,但是谁也没多说什么,毕竟这时候还是沉默来得好,要不自己主公可不一定会如何啊,毕竟自己主公那个脾气,可真是……

    徐州来人走后,足足能有一刻钟,孙策他这才对众人说道:“各位觉得徐州使者所说如何?”

    孙策他话音刚落,下面便站起一人,直接便出言道:“回主公,昭以为应该出兵!”

    孙策这么一看,说话之人原来是“江东二张”中的张昭张子布。他此时是突然想到,好像其人就是徐州人吧。当然了,孙策可不会认为张昭的话和他是徐州人有什么关系,只是他却还是向张昭询问道:“不知子布先生有何高见?”

    “江东二张”,那可是自己花费了不少力气才请到的人才,张昭张子布擅长政务,而张纮张子纲则擅长谋划,此二人乃是江东大才。

    张昭闻言一笑,随即便说道:“高见倒是不敢当,只是主公请想,如今正值天下纷乱,但是大汉毕竟还是人心所向,却非他袁公路之流所能改变的。所以以昭来看,这个改变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啊!

    而袁公路其人,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在寿chun称帝!虽说主公已经是出言声讨其人,但是昭还认为,这却是远远不够。而此时主公当聚拢人马,兵进丹阳才是。也好让天下人看看,大汉皇帝只有一个,只在许都,而他袁公路如此乱臣贼子,是人人得而诛之!”

    孙策听后,他是不住地点头,别看张昭他最擅长的是政务没错,但是其人的一些想法确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看看,这话说得,确实是有道理啊。

    孙策对张昭点着头,然后继续问道:“不知各位还有何想法?”

    毕竟孙策他不可能就只听张昭一个人的,所以不能是偏听,必须得兼听啊,他对此都明白。

    此时下面又站起一人,出言说道:“主公,瑜以为,此时当即刻出兵丹阳!”

    孙策一看说话之人,顿时笑容就挂在了嘴角上。说话的人乃是自己的好友,扬州庐江舒县人,姓周名瑜字公瑾,是在自己征江东的时候投靠在自己帐下的。其人虽然和自己一样年轻,但是绝对是天下大才。而且精于音律,江东人皆知,所谓是“曲有误,周郎顾”,说得正是他周瑜周公瑾!

    孙策说道:“不知公瑾觉得如何?”

    周瑜向众人是缓缓道来,“如今许都曹孟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今袁公路公然称帝于寿chun,天下诸侯中,曹孟德必然是最先坐不住,所以想来他此时已经是兵进扬州了!”

    众人一听,可不是吗,好些个都没想到此处。

    只听周瑜他是继续说道:“那么对于袁公路如此乱扯贼子,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所以我军自然是不能落了下风,如果要去得晚的话,那么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了!”

    众人听了周瑜的话后,都是恍然大悟,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曹**他能放过袁术吗,明显是不可能,那么曹**的实力,可不是己方所能比的。所以他出兵扬州,进攻他袁公路的老巢,曹**肯定是能得到最大最多的利益,而己方呢,人家曹**吃肉,估计自己就喝口汤吧。可要是真去晚了的话,到最后估计连口汤都喝不到了啊。

    孙策一听,可不就是如此吗。扬州的这几个郡,那是自己必须要拿下来的,但是从如今情况来看,估计想全都拿下,那估计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了,因为有曹孟德这个“拦路虎”啊。

    如今自己是刚平定江东不算太久,这马上就要进攻袁术。袁术此时在扬州,一共占据着三个郡,分别是九江、庐江还有丹阳,距离自己最近的就是这个丹阳了。孙策此时预测了一下,估计曹**如果此时已经出兵了话,那么自己也就能拿下一个丹阳郡,而那两个可能就拿不到了。

    但是即便如此,自己也得去。要不然的话,估计丹阳也得被曹孟德所占,自己到最后是什么都得不到啊。

    所以孙策是最后一次问道,“各位,曹孟德出手,使得我军此时是不得不进兵丹阳,各位觉得此事如何?”

    众人赶紧是都出来说同意,不同意也不行啊,再不进兵,毛儿估计都没有了,还丹阳郡呢。

    于是孙策赶紧是点兵派将,他是亲自带兵出征,带走了他一多半的人马,就为了能拿下丹阳郡。至于九江和庐江这两个郡,孙策算是看得挺开,如果自己拿下丹阳后,曹孟德还没拿下这两个郡,或者是其中一个,那么自己就再去取其中一个。要是都拿下了的话,那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

    ……………………………………………………………………………………………………………………………………………

    孙策他把徐州使者打发走后,他就听了张昭和周瑜的话,准备点兵向丹阳出发。毕竟徐州使者的话确实也是没错的,这个从之后马上就回到会稽来的探马口中,孙策也了解到了。他知道,这是个大好时机,而曹孟德肯定也不会放过,所以自己如今却也是事不宜迟啊。

    如今是吕布、曹**还有孙策,三方出兵,征讨袁术。吕布属于是被动的,当然了,就算袁术不去进攻他,他也会和曹**一起,进兵九江。不过就是因为袁术生气,他先下手了而已。

    而曹**和孙策两人,那就是选择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时机了。毕竟袁术虽然人马不算太少,但是少了两万,他终究还是减少了些实力的,这对曹**和孙策两人来说,好处更多了。

    要不也该是袁术倒霉,这三个都是什么人啊,平时他对付一个都费劲,结果这次是一下就要面对三个人。准确地来说是四个,因为曹**亲自带兵出征,他把刘备也带上了,一起去进攻九江。

    袁术可到了大霉了,本来他想得挺好。虽然天下还没有一统,但是自己称帝却是刻不容缓啊。结果他是称帝了,只是没想到啊,自己居然是犯了众怒了。袁术就不服了,怎么自己是皇帝,他们都是一方诸侯,他们就敢以诸侯的身份来伐皇帝了?

    只是袁术他倒是不好好想想,如今他这个皇帝,到底是有几个人去承认的?天下承认他的,加在一起才多少个啊,估计数都数得出来吧。

    就这样,建安二年,袁术在寿chun称帝,是犯了众怒。天下人不停地声讨,而左将军、徐州牧吕布、大汉司空曹**还有会稽太守孙策,三方是出兵,讨伐袁术。

    ……………………………………………………………………………………………………………………………………………

    结果刚出兵,四方打了超过两个月,却是没赶上好时候,淮南是大旱了,闹了蝗灾。

    其实不只是淮南,包括豫州,曹**的地盘如此,徐州的一部分,吕布的地盘也是,而江东那几个郡,孙策的地盘还是。只是他们三方没有袁术的地盘那么严重罢了,几人都知道,是不能再战了,所以都休兵罢战,各回各家。

    毕竟打仗是相当消耗粮草的,当然你要说死人死得多了,粮草消耗不就少了。其实不能这么想,赶上大旱,蝗灾的年份,再打仗,肯定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因为在当时,人最怕得绝对不是大旱、蝗灾这些,而是瘟疫。

    而古人虽然医疗条件有限,对瘟疫研究得不是那么特别深,但是无论是袁术,还是曹**他们,可都知道,要是这时候再这么打下去的话,那是很容易爆发瘟疫的。尤其还是如今夏秋季节,所以真是,谁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了,直接是撤兵回家。除非是非要打不可,要不真是没人敢拿这开玩笑。(未完待续。)
………………………………

第五六九章 郭嘉请教贾文和

    所以因为害怕瘟疫流行,曹操他们只能是无奈退兵。总体来说,这两个多月以来,还是袁术军是吃了大亏。不说是节节败退吧,但是确实也差不多少,毕竟他之前要面对的可是三方。

    他先是出兵徐州,结果却败在了吕布的手上。然后曹操和孙策几乎是同时进兵,袁术他是急忙调兵防御,而之后就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旱和蝗灾,当然了,这个确实算是救了袁术。别看他淮南是遭灾最严重的地方,但是对袁术他来说,他可不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反正自己是平安无事那就比什么都好。至少其他人也许没饭吃,但是自己肯定不会如此就是了。

    ……………………………………………………………………………………………………………………………………………

    曹操他们从袁术处退兵,而此时正在陇县的马超,他则是正在准备着迁移治所。马超在曹操迁都许都的时候,他便趁机占据了河南。然后休整了半个多月后,他便带兵回了陇县,而且他上表了朝廷,让当时还在益州的贾诩,来当这个司隶校尉。而最后曹操不是为了向马超示好,不只是给了贾诩这个司隶校尉,还把马超也给升官封侯了。

    而他的治所一直都是在凉州汉阳的陇县,但是这个实际一直是凉州的治所而已,当然陇县也是马超一直以来的大本营。可如今马超已身为大汉的骠骑将军,行凉州牧之职,势力已有了凉州、益州和才拿下还不算太久的司隶。当然已不算是小势力了,所以郭嘉几人就联合向马超谏言,说主公,如今是该迁移治所了,不能再在陇县,因为此地其实已经是不合适了。

    马超他仔细一想也是,如今自己的势力范围。凉州是最西北的地方,哪怕陇县在凉州的位置是最东南的,而且汉阳还和司隶的扶风相邻,但是却也改变不了很多人的想法。那就是自己这属于是偏安啊,因为在凉州就是让人认为是偏安。

    而其他人怎么想,马超其实并不会去太过在乎,但是自己的属下还有士卒。他们如何想,这个才是最为重要的,马超却也不得不重视。如果说他们中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偏安,那么自己本来不是,那其实也算是了。不就是如此吗,自己怎么认为其实并不重要。在这上面,是自己的属下和士卒们怎么认为才重要。

    连诸葛亮都对刘备写过,“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虽然自己不会说什么“汉贼不两立”,但是确实也是“王业不偏安”啊。

    而且马超其实他也早就有这个意思,就想把治所直接就迁到司隶长安去。虽然之前长安确实被李傕和郭汜他们给破坏了很多,但是自己不怕啊,因为有钱有粮,还能怕什么。而且如此,好处还是很多的。至少可以让自己属下还有士卒们看到,自己不是那种偏安一隅的主公,是能带着他们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也就是以后能得到更大更多的好处。就是如此。

    ……………………………………………………………………………………………………………………………………………

    所以在曹操他们正忙着应付旱灾和蝗灾的时候,马超已经是准备着把治所从陇县给迁到长安去,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他却听到了一个噩耗。从并州传来的,那就是在并州上党,自己多年的好友,张杨张稚叔出事儿了。

    因为手下谋士给袁绍谏言。说并州上党的张扬是个威胁,所以主公应当早日除去为好。袁绍一听觉得是很有道理,此时自己和公孙瓒算是双方暂时是相安无事了,那么上党的太守张杨。他确实是个威胁,所以自己得把这个威胁早日解除才好。

    不过袁绍却也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能做到兵不血刃,对方能归降自己,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等袁绍派遣使者,拿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去了上党后,张杨自然是不可能投降,而把使者是直接就给赶了出来。这一下让袁绍觉得特别没有面子,于是等使者回来后,他直接就带兵向上党进攻了。对袁绍来说,敢这么对自己的,那就只有一个死。

    而张杨怎么可能是袁绍的对手,半个多月下来,上党郡是没出意外就丢了。长子城被冀州军攻破,张杨最后是落了个兵败自刎。而袁绍则占据了上党郡,把势力范围又扩大了。

    等消息传到了陇县后,马超是悲痛非常。自己这个稚叔兄自己还不了解吗,他本来是能直接就放弃整个上党郡,然后只要到了司隶就能安全了,但是他没这样做啊,他就是想和袁绍死磕,结果……

    要说马超他不少属下可都知道自己主公和上党太守张杨的关系莫逆,所以只能是都来劝吧,就怕自己主公一时头脑发热,直接就带兵去并州了。对有些武将来说,他们倒是喜欢这样儿,但是真正明白人却知道,这事儿是不可为啊。

    因为那样儿的话可真就要坏事儿啊,这个如今己方是不宜动兵,应该更好的休整才是。更何况己方能不能是袁绍袁本初的对手都不好说,虽然大多数人认为要是真对上袁绍冀州军的话,己方应该也能胜利,但是却估计只能是个惨胜啊,到时候只能是让别人“坐收渔翁之利”,这个别人自然就是幽州的公孙瓒和许都的曹操了。

    此时郭嘉是正在劝说着自己主公,“主公,所谓是‘人死不能复生’,张太守兵败袁绍,自刎于长子城,我们也很痛心,但是如今我军还是应该赶紧把治所迁到长安为重啊!”

    马超他当然是明白郭嘉的意思,但是对自己来说,很多东西其实都不重要,真的,但是亲人朋友却是最为重要的。而每当马超想起这十几年来和张杨从相识到如今的种种,马超就知道,自己是不能放过袁绍,不能放过袁绍的冀州军了。

    于是马超便对郭嘉说道:“奉孝不必再多言,此时我已有所决定!”

    郭嘉一看。“主公,这……,唉,嘉告退!”

    郭嘉知道,如今这事儿只能是从长计议啊。等他从州牧府出来之后,郭嘉一路就在想,基本上如今能来的可都来了。感觉好像不是。不对,不对啊,可还有一个没露面的呢。

    于是这时候郭嘉就转向了这个还没露面的人的住所方向,向那儿走去,而这个没出面的人正是如今的司隶校尉贾诩贾文和。

    贾诩他本来是在司隶当着他的司隶校尉,但是如今马超他这不要把治所迁到长安去吗。所以马超就把贾诩他这个司隶校尉暂时就给召回了陇县,帮自己一起忙着这些事儿。对马超来说,手下的人是不用白不用,如今正是需要贾诩来帮忙,所以自然是不能放过他了。

    这不郭嘉想起来了,贾文和这老狐狸居然一直都没出面啊,当然。这个确实也符合他这人的性格,但是郭嘉觉得,不能就这么放过他,想来在他那儿自己能得到让主公改变主意的办法也不一定。

    经过这么久的接触下来,郭嘉对贾诩,那可真是挺佩服。他知道贾诩这个老狐狸,确实是足够厉害,算计人心。当世无双。所以郭嘉是从来都不敢小看其人,要知道天下最难懂的是什么,可不是什么高深的经典这些东西,而就是人心啊。但是贾文和其人对人心的把握上,确实已经是无人能出其右了。至少郭嘉是没见过在找上面能超过其人的,所以他也不得不佩服。

    郭嘉是很容易就见到了正在府中的贾诩,贾诩一见郭嘉来了。他就是一笑,郭嘉也不和他客气什么,是直接就找地方坐了下来。

    郭嘉先开口说道:“文和兄当知嘉如今这是来做什么的的吧?”

    郭嘉一看贾诩这样儿,这老狐狸要说不知道。他自己估计都不能信吧。

    对郭嘉,贾诩自然是不可能像对自己主公那么小心谨慎了。而且郭嘉这个人,贾诩确实也是挺欣赏的,比自己年轻,而且还很有谋略,头脑灵光,非是一般人能比。他就知道,他郭嘉郭奉孝早晚都必是凉州军中的中流砥柱。

    贾诩则微微一笑,“奉孝当知,主公可不是能劝说得了得人啊!”

    郭嘉一听,他就知道,贾诩是有办法了。毕竟以他对贾诩其人的了解来说,贾诩如果是什么办法都没有,或者是什么都不想说,那么他大可以不在府中,或者直接就不见自己。但是如今却不是这样儿,不但是见了自己,而且还对自己这么说了,那么就不得不说,这里面有戏啊。

    郭嘉对贾诩所说自然是同意的,只是他说道:“不知文和兄有何想法,还请不吝赐教!”

    贾诩把手一摆,“奉孝不必如此客气,只要奉孝能答应诩一事,那么诩便把所想,皆告知奉孝!”

    郭嘉闻言,他则问道:“不知文和兄所说,是指何事?”

    贾诩则是神秘地一笑,说道:“只要奉孝答应,今日之事……”

    还没等贾诩说完,郭嘉就明白了,忙说道:“嘉明白了,嘉是从来都没见过文和兄,而主意都是嘉自己想出来的,文和看如此可好?”

    贾诩大笑,“好,好啊!如此,诩便说说自己的想法吧,奉孝想想,主公他……最后如此,想来应该没有问题!”

    郭嘉听着贾诩给他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