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弓箭手齐声说道:“诺!”
毕竟在文聘不在城头的时候,魏延就是他们的主将,所以士卒自然是不敢不听。
……………………………………………………………………………………………………………………………………………
魏延是对着城下的太史慈一拱手,“敢问城下可是在汜水关大战吕布吕奉先的太史慈?”
太史慈一笑,“正是!不知阁下是?”
魏延笑道,“久仰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我乃义阳魏延魏文长!”
太史慈点了点头,虽然他早就听自己主公还有军师说了魏延其人的相貌,但是从魏延口中确认了之后,他这才是点头。
同样他此时是拱手说道:“原来是魏将军!”
魏延是连忙说道:“不敢当,不知将军来此之意是?”
虽然之前太史慈和士卒说了,不过魏延却还得亲自问一下确认才行。
果然是再次听太史慈说道:“某是奉了我主之命,他来给文聘将军送书信来了!”
城头上的魏延听了之后,是点了点头,对他来说,刘备一方确实是不可能没有什么动作的,只是……
……………………………………………………………………………………………………………………………………………
这时候城下的太史慈是再次喊道:“魏将军,不知能否让某进去。把书信送到文聘将军之手!”
魏延一听,是苦笑了一下,心说我要是放你进去,文仲业不得把我给军法从事了。这事儿肯定是不可能,除非我是亲自请示他,他同意了,这才能行。不过以文仲业那个脾气,呵呵。他要是能同意你太史慈进来才怪了,你就那书信收不收都两说啊。
毕竟是拿人手短啊,而且魏延还有他自己的打算,所以他对太史慈说道:“将军稍等片刻,待我去禀明文将军,看他如何决断,不知如此可好?”
太史慈一笑,“如此便多谢魏将军了!”
城头的魏延一听,就转身下了城头。然后去找文聘了。毕竟这事儿他确实是做不了主,只能是问文聘如何处理。
……………………………………………………………………………………………………………………………………………
当魏延把这事儿和文聘说了之后,文聘是微微皱眉。他对魏延说道:“文长。城外是太史子义要进城送信?”
“确实是太史子义!”
文聘点了点头,“算了,进就不必让其人进来了,只是信拿上来即可!”
“诺!”
说实话,文聘都是不怕太史慈什么。只是毕竟对方是个天下闻名的大将,所以就这么放其人进城。绝对不是个什么好事儿。你说防备还是不防备,要是什么防备都没有,可万一对方要是突然发难,那么对己方是没什么好处的。可你说要是防备其人,倒是让天下人觉得自己也是太过小心了。人家就是来送信的。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文聘是直接就把太史慈给拒之门外了。只不过这个门是襄阳的城门罢了。至于说书信,在文聘看来,毕竟自己当初也算是主动交好刘玄德其人一次,所以就算是给其人一个面子,自己看看也没什么。
而魏延听了文聘的令后,他是领命而去。既然文聘都说不让人进城了,那自己也只能如此了。
……………………………………………………………………………………………………………………………………………
没一会儿,魏延便又出现在了襄阳城头。而太史慈眼神不错,一下就看到了从文聘那儿回来的魏延。
还没等魏延说什么呢,就听太史慈喊道:“魏将军,可是有结果了!”
魏延苦笑了一下,“不错,文聘将军让将军把书信呈上即可!”
多了话不用说了,聪明人都明白,这是把太史慈给拒之门外了。而太史慈则是笑了笑,这个情况,说实话,确实是在自己军师的所料之中的。可以说自己军师对文聘的性格,虽然说不上就是了如指掌,但是确实绝对算了解就是了。
“好,既然魏将军都如此说了,那么便如此吧!还请魏将军,亲自把书信交给文聘将军!”
魏延一听太史慈的话,一般人没什么感觉,不过魏延却感觉除了一丝不太寻常的东西。因为太史慈是故意加重了魏将军还有亲自这五个字的语气,是特别重音说了这五个字。魏延当然是不会觉得太史慈如此是觉得无聊,没什么事儿了,所以就这么一说。魏延算是聪明人,所以一下就感觉出了太史慈言语间的不同寻常来。
……………………………………………………………………………………………………………………………………………
而此时的太史慈,则把书信绑在了自己箭矢上,然后对着城头便是一箭,这支箭是直接射向了城头。
太史慈倒是没有什么目标,不过就在魏延的身边,箭矢落了下来,魏延是趁机捡起了箭矢,不过他却没有直接拆开,而是直接对其他士卒说道:“把弓箭都收起来吧!”
“诺!”
而城下的太史慈则是一笑,“魏将军,别忘了,亲自把书信交给文聘将军,多谢!某这便告退了!”
说完,太史慈便拨马离开,而魏延看着太史慈远去的背影,他是若有所思。
……………………………………………………………………………………………………………………………………………
太史慈离开了,不过魏延依旧是没有直接就拿下箭矢上帮着的书信。而他是直接就拿着箭矢走下了城头。在他看来,太史慈说了两遍,而且是着重说了,魏将军还有亲自这五个字,这里面绝对是有深意的。所以自己虽然是不知道,但是却不代表自己不会去想。也许就是这信里有什么问题也不一定啊,毕竟如今太史慈虽然是离开了,但是信却留了下来。
所以在走到了一个没有士卒的地方。魏延便把书信拆开了,结果果然,他所想的确实是不错,信有问题。因为信并不是只给文聘一个人的,还有给自己的书信。但是太史慈可从来就没提,说还有给自己的书信。
不过这个时候魏延却也都明白了,要不之前自己觉得有些不太对,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刘备刘玄德其人,绝对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他文聘的身上。应该说他们对文聘应该是有所了解,所以根本就不会对他抱有什么太多太高的希望。真的,要是如此的话。那还不如对自己抱有希望呢。至少自己可比他文仲业强多了不是。
结果在魏延看到了刘备给自己的亲笔信中的内容之后,他是跟确定如此了。说给文聘的信,那不过就是个掩饰罢了。不过他文仲业要是真能开城投降,投靠刘玄德的话,那他们当然也是举双手欢迎,但是自己却知道。文聘绝对是不会如此去做的。而刘玄德他们自然也会知道,所以给自己的这封信,那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所在。
至于太史慈在城下说得那些,无非就是掩人耳目罢了,毕竟他不可能说是给自己也送封信。毕竟魏延魏文长是谁啊,有几个人知道的?而这事儿要是让文聘给知道了。对自己对刘玄德他们,可都没什么好处。根本就不可能不让人怀疑什么,给文聘他书信,那是因为其人是襄阳的守将,但是给自己书信,那么可真就是有待商榷了,这事儿可不对啊。
而魏延此时,说实话,他是挺佩服给刘备出主意的这个人。至少他算计到了文聘的反应,反正不管他怎么反应,最后信都能亲自交到自己的手中,这个才是最为重要的。而如今再看呢,果然是如此啊。
……………………………………………………………………………………………………………………………………………
魏延是赶紧先回了自己的住所,然后偷偷把刘备给他亲笔书信烧了,算是毁灭了证据。要说他做事确实是比较小心,而且他也认出来了,这信也确实是刘备的亲笔书信。最后就看自己如何选择了,自己要是选择他刘玄德,自己当然会按照他和自己约定的去做,要是不选择其人,那么就什么都不去做,或者来个将计就计。
烧了刘备给自己的亲笔书信之后,魏延这才把刘备给文聘的书信送到了他的手中。
“将军,这便是太史慈射上来的书信,还请将军一观!”
文聘结果书信之后,先是对魏延点了点头,“好,文长辛苦,早回城头吧,城头守御还少不得你!”
“诺!”
魏延走后,文聘这才把刘备的书信展开一看。结果看着看着,他就是微微皱眉。不得不说,刘备写得确实是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劝降的话罢了。先是刘备说了之前在新野,和文聘把酒言欢,可惜啊,如今却成为了对手,这是他说不想看到的,但是如今却是不得不如此。之后刘备又说了,无非就是开始劝降,不过从其言辞中也不难看出,其人确实也是真心想让文聘加入,知道文聘是个人才,所以才如此。
……………………………………………………………………………………………………………………………………………
文聘看完之后,他心里确实也想了不少。说实话,他在荆州军多年,他当然也知道,自己主公和蔡瑁的那些事儿,也知道自己主公并没有荆州完整的话语权,只不过就是一半而已。
可是刘备其人,说实话,文聘看得出来,其人的野心不小,至少不是自己主公所能比的,可能更多的是,其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势力罢了。
可如今自己主公身死,并且蔡瑁已经让其外甥,也就是自己主公的次子刘琮继位了。说实话,自己也觉得蔡瑁拿出来的,那个所谓的自己主公的遗书可能不是真的,但是就算是假的,可你有什么证据证明那个就是假的,没有证据,所以这事儿根本就对证不了啊。
而他刘玄德呢,打着大公子的名号,说实话,这个有些用,但是在自己这儿却是没什么用。至少蔡瑁拿出的遗书,哪怕自己认为是假的,可自己没有什么证据,也只能是听之任之。而自己主公可没说要让大公子继位,所以虽然大公子为嫡长,但是却没什么特别强有力的支持,只是一个身份,还有他刘玄德,这么个叔父,还有他自己也算吧。
………………………………
第七五二章 刘备军夜战襄阳
不过刘玄德那意思,谁都明白,大公子也只不过就是他拿出来利用一下而已,而实际上他其实还是为他自己做事罢了,不就是如此吗。
文聘当然是都明白这个,但是这些其实都不重要,至少对自己来说,就是如此。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就是,如今主公的次子已经继位,那么他就是自己新任的主公,而自己却不好背叛他,去转投刘玄德,这个是不可能的。想让自己直接就开城投降,那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在文聘看来,刘备这给他劝降书,这就是打错算盘了。
可惜他还不知道,刘备他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人家的目标是如今守御城门的魏延,可不是他油盐不进的文聘。但是文聘不知道这事儿啊,他还以为刘备是真想劝降他呢。不过在刘备一方看来,虽然文聘直接开城投降几乎没可能,但要是他真能如此的话,那可就是太好了,不过谁对此却也没有抱什么希望,毕竟这事儿几乎不可能。
……………………………………………………………………………………………………………………………………………
到了晚上,依旧是魏延在城头巡视着,而文聘也来了几次,毕竟他确实还算是个比较负责的这么个守将。他从来没小看过刘备,相反,文聘对刘备军可以说还是相当重视。毕竟在他看来,能在曹操手下逃跑那么多次的刘备。确实是有着旁人所不及的本事,至少和曹孟德作对的人,如今还有几个活得好好的?
第一日晚上,双方是都没什么动静,然后就到了第二日。
不过第二日,是出乎意料的,刘备一方还是没什么动作。这个就让文聘有些疑惑了,不过就是有一点儿疑惑而已。他也没因此多想。在他看来,刘备从新野而来,士卒可能是比较疲惫,所以多休息几日才行,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毕竟他们是疲惫之师,而己方一直都是以逸待劳,一直都在休息,就等着他们大军过来呢。
这日夜,文聘在城头上对魏延说道:“城头防御就交给文长了。我先下去了!”
“诺,还请将军放心就是!”
文聘点了点头,魏延的本事。他还是知道些的。所以魏延如此说了,他倒是也相信了,一切应该没什么问题。而这时候,他才下了襄阳城头。
见到文聘下了城头,魏延在心说,文聘文仲业。虽然你还算相信我,但是所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我魏延不甘心在荆州军中如此地位,所以我是不得不为自己打算。
其实魏延并没有太多的不忍心。对他来说,虽然文聘还算是信任他。但是自己也不欠他什么,所以谁也不能阻挡自己投靠刘玄德的想法。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能出人头地,自己必须要为刘备一方立下大功劳才行,如此自己才能实现自己所想的。
至于文聘其人,魏延还是很清楚的,最后城破了,哪怕对方被俘虏,刘备也绝对不会杀他。要是其人跑了,那么就更没什么危险了。只是他要是回江陵的话,估计在蔡瑁那儿,确实可能是就不好交待了,毕竟襄阳,是南郡的北方门户,而这么重要的城池都丢了,那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小事儿,所以蔡瑁其人也许不会杀了文聘,但是也不会轻饶他吧。
……………………………………………………………………………………………………………………………………………
至于最后文聘如何,并不是魏延所要关心的。如今的他,想的最多的还是怎么打开城门,然后放城外的刘备军进襄阳城。只要对方人马一进城,自己就是立下大功一件,至于说夺不下襄阳,这个几本不会。毕竟刘备军的战力,绝对不会比己方士卒弱就是了。魏延要是这个都不知道,那他就白在军中混了。
时间已经到了第三日,子时一过,魏延就开始准备打开城门,放刘备军入城了。
对于打开城门这事儿,对一般的士卒来说,并不是个什么容易的事儿。但是对魏延,他这个守御襄阳城门的人来说,那确实是轻车熟路了,他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所以没几下,就打开了襄阳城的北门,而此时,刘备已经带着大军奔着襄阳城北门而来。
“敌袭!敌袭!”
“魏将军投敌了,大家快迎敌!”
……
襄阳城的北门已经乱了,谁也没有想到,魏延居然是刘备一方的内应,这个确实是出乎荆州军士卒的意料的。谁能想到,平时看着不错的一个人,对守御城门是兢兢业业的一个将领,原来却是投靠了刘备啊,趁着夜晚,大家都没怎么注意的时候,就打开了城门,放敌军入城
了。而这事儿确实是突发情况,是突变,把守御襄阳城的荆州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
刘备是直接便带兵入城了,他左右两侧分别是太史慈和文丑,然后后面跟着周仓和裴元绍两人,至于徐庶,当然是留守在了己方大营。
刘备心说,魏延确实是不负众望啊,直接就按照约定把城门给打开了。而他此时不只是因为己方能长驱直入,直取襄阳而高兴。他也觉得诸葛亮确实是厉害,他就知道,要早早交好魏延其人,而当初的因,就成了今夜的果。魏延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文聘他是油盐不进,但是魏延可不一样。他是直接做出了选择,选择了自己,选择了己方。
文聘这个时候正是处在半睡不睡的状态,他想好好休息,好好睡觉,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最好是不能睡死,必须还得保持个警惕性才行。毕竟谁知道刘备他什么时候就来夜袭了。而对方一旦是有所动,那么自己必须要亲自上城头去指挥荆州军士卒杀敌。
可他的想法确实是挺好,但是可惜啊,他却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当文聘被喊杀声,擂鼓声、号角声所惊醒的时候,他是后背出了不少冷汗。他心说,看来自己所预料的果然是成真了。虽然自己并不怕刘备军的夜袭,但是这大半夜和对方交战,确实是不是很有利。
而之后他不只是脸色突变。全身上下更是出了更多的汗,因为他听己方士卒喊,什么敌军进城了。这可把文聘给吓得不清。而此时他已经上了战马。是直奔襄阳的北门而来。
……………………………………………………………………………………………………………………………………………
事实证明了,己方士卒喊得是一点儿没错,敌军果然是进城了,襄阳城的北城门居然是大开,而敌军是长驱直入。
文聘明白了,要说凭借己方士卒的战力。魏延其人的本事,别说是他刘备军了,就算是战力天下第一的凉州军,也绝对不可能一下就攻破襄阳城的城门。但是事实却是,如今城门大开。那么就不得不说明问题。
说明什么,这就说明襄阳城内有刘备一方的内应啊。可就算是有内应,凭魏延其人的本事,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人把城门给破开吧。所以就只可能是一种情况了,那就是魏延魏文长其人,就是刘备一方的内应。所以他是直接打开了城门,放敌军入城了。
此时在马上的文聘,他拿着兵器,是心里暗恨,好你个魏延魏文长,枉自己是如此相信你,可你,可你却是投靠了敌军了!说实话,文聘他确实是不太明白,要说无论是自己还是说荆州军上下,对他魏延,绝对是没什么不好的地方,但是其人却是投靠了刘备,这事儿确实是让文聘有些不太明白。他甚至是怀疑,魏延其人就是刘备一方打入荆州军内部的奸细细作。
所以说文聘和魏延不熟,他更是不了解其人。但是诸葛亮、徐庶、乃是刘备,却是对魏延其人比较了解,所以其人不能被文聘所用,但是却能被刘备所用,比如说如今这个时候。
……………………………………………………………………………………………………………………………………………
文聘此时也只能是在心中叹气,而他开始组织了荆州军士卒进攻。不管怎么说,荆州军士卒可都是正规军,所以哪怕是城池城门被人打开,敌军是长驱直入,但是他们大多数人依旧是和刘备军展开了激烈搏斗。而在他们看来,真正跟随刘备走南闯北十几年的队伍,不过就几百人而已,所以此时刘备军的组成,大多还是新野军,所以他们能怕新野的士卒吗。
不过等交上手了之后,荆州军士卒发现,刘备的新野士卒,虽然成军没有己方的时日久,但是这个战力,却绝对不在己方之下啊。他们确实是心里惊讶,毕竟这事儿要说出去的话,估计大多数的人还是不会相信的。
要不就说诸葛亮他们厉害呢,别看刘备的人马少,而且招募并没有多久,但是经过文丑、太史慈、诸葛亮还有徐庶几人的训了,可以说那战力,确实是不会比荆州军的士卒低。这就是有会训练士卒的人的好处,至少这个时候,不就凸显出来了吗。
……………………………………………………………………………………………………………………………………………
文聘心里恨归恨,但是此时他也知道,自己必须是带兵抵抗敌军的进攻才行。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自己就不能扔下己方的士卒独自逃走。哪怕最后就算是跑,自己也得尽量带着己方的士卒撤退,要不自己这个主将做得也实在是太失败了。
其实城池失守丢了并不可怕,但是自己身为襄阳的主将。属下守御城门的将领,居然是直接投靠敌军了,这个也不得不说,自己作为襄阳城守将,自己确实是难辞其咎。而且自己居然是一点儿都没有发觉其人的异常,所以自己确实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自己身为襄阳城主将,就应该带领己方荆州军士卒和敌军展开死战。实在是不行了,才能撤退,要不自己绝不能逃走。
而此时文聘已经是带领着己方的士卒冲向了迎面而来的刘备军,只听文聘说道:“弟兄们,冲啊,杀啊!”
尽管文聘觉得希望是很渺茫,几乎就没有,但是他却还是没有放弃。见势不妙就逃跑,那颗不是自己的作风。至于投降敌军,那就更不是自己的性格了。只有带着士卒冲杀,这才是自己。这才是文仲业!
他知道。自己这时候可能是遇不到魏延其人了,但是带兵能杀多少敌军就少多少吧,也算是自己没白当这个襄阳城的守将。
还是那话,城池丢失并不可能,自己更不怕蔡瑁他们。但是这次襄阳一战,无论结果如何。却绝对都是自己平生的一大耻辱。文聘不傻,他稍微一想就都明白了,估计事儿就出在魏延给自己刘备亲笔书信的那个时候。对方送信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魏文长。可惜啊,自己却是后知后觉。谁能想到,魏延和刘备他们早已是勾结上了。让自己却是防不胜防啊!
……………………………………………………………………………………………………………………………………………
刘备带兵杀进了襄阳城,他带兵厮杀了一阵,这时候他对旁边的文丑说道:“不必再次耽搁,赶快去文聘处生擒其人,不得伤害!”
文丑领命,“诺!”
说完,文丑便奔向了文聘的住处。结果就在文聘刚带兵杀敌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多久,他便看到了从对面而来的文丑。
说实话,文聘确实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