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伉看着这年纪轻轻的太守,“伉愿追随太守一起诛盗匪,还我百姓一个安宁!”
“好,王司马,你我当一起并肩战斗,会一会那玉门关的盗匪,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有何本事!”
………………………………
第八十三章 王伉畅言盗匪事
“却不知这玉门关盗匪都有哪些?”
马超向王伉问出了他所关心的问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回禀太守,这玉门关的盗匪不少,但是最强大的无非就是韩氏三兄弟,独眼龙和十八子这三股势力!”
王伉回答道,看来问他就算问对人了,果然他对玉门关的情况是相当了解,马超心道。
“不知这韩氏三兄弟,独眼龙和那十八子都是些什么人?”为何沦落到在这玉门关做了盗匪?”
“这三股势力乃是最近一年崛起的势力,每一股势力的实力都不可小视!这韩氏三兄弟乃是凉州陇西人,至于为何沦为盗匪,属下也不得而知。而那独眼龙,属下也只是知道其人的姓名而已,至于名字和籍贯,估计也没几个人知道。至于最后的十八子……”
“莫非那是十八个人?”马超觉得十八子嘛,可能就是十八个人。
王伉点点头,“太守所言不错,这十八子还真是十八个人,而且还都姓李,听说他们还都是一个地方的,只不过是出了什么变故才沦落至此。”
马超心说还真是十八个人啊,不过这情报还差了点儿,至少连他们都叫什么名总该知道吧,结果王伉不知道,想到这他眼眉挑了一下。
“这三股势力实力如何,王司马可知晓?”
“大体上属下还是知道些的,这韩氏三兄弟武艺为三流上等,手下约有三百四五十的盗匪。而独眼龙武艺应为二流下等,手下约有五百几十人。至于这十八子……”
“难道说有六七百人?”
马超根据王伉的话,他不得不这么想,要是这十八子手下有六七百人的话,那他们这些盗匪加在一起还真是不算少。
谁知王伉听了马超的话后一笑,“不,十八子的手下绝没那么多,加上他们十八人的话也不过两百一十几人而已。”
听了这个后,马超才算松了口气,不是六七百人,而是两百一十多人。
“这十八子的武艺如何?”
“皆为三流上等。”
“那他们三股势力的实力相比较如何?”
“这个属下也不太清楚,因为平时他们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好像没有什么往来也没听说过有什么过节。”
“那以王司马来看,他们谁实力更强些,谁比较弱些?”
“属下以为自然是独眼龙实力最强,而韩氏三兄弟和十八子比较弱!”
马超听后笑了,轻摇了摇头。
“太守莫非不认同属下之言?”
“是,也不是。”马超说了一句让王伉摸不到头脑的话。
“请问太守此言何意?”
“从刚才王司马的话中,不难看出,第一王司马是以手下的人数来衡量他们实力强弱的,而第二,那就是王司马一定没与这三股势力打过交道,而这些都是王司马听说而来!”
“不错,太守所言不错,确实如此!”
“王司马,听说的不代表就是假的,反而我觉得这些都是真的。不过关于三方的实力对比,我的看法却与王司马的看法有所不同!”
“属下愿闻其详!”
王伉向马超说道,他也想知道马超是如何看的。
只听马超缓缓说道:“三股势力中,韩氏三兄弟武艺为三流上等,而独眼龙是二流下等,至于十八子也是三流上等。以独眼龙的本事来说,他手下的人最多不足为奇,但韩氏三兄弟的手下有着三百四五十人,但十八个同样是有着三流上等武艺的十八子,手下却只有两百左右的人,王司马不觉得很奇怪吗?”
王伉听了点头,“不错,听太守如此一说,属下也觉得奇怪了!”
“是啊,之前王司马所说,独眼龙实力最强,这个也不是没道理,毕竟他手下人数最多,而且他的武艺也最高,人多力量大,是有可能的。但韩氏三兄弟有三百多人,而十八子却只有两百人,无论是何原因使十八子只有如此少的人数,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三股势力其实实力应该是差不多的,所以他们号称为玉门关的三股势力。”
马超说完盯着王伉,只听王伉说道:“太守所言甚是,属下……”
谁知话还没说完就被马超打断了,他非常郑重地说道:“王司马,本太守乃陛下钦命至敦煌来处理玉门关匪患的,你可以不相信本太守的本事,但你却不能怀疑陛下的眼光!就算你想考校本太守,也请你王司马分清场合,而且出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可好?”
王伉一听,连忙躬身施礼,“属下不敢,属下并无其他意思。”
他这大冬天的连汗都下来了,确实像马超说得那样,怀疑马超的本事就是怀疑陛下,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王伉不得不害怕。他确实是故意这样的,他倒是想看看这新任太守到底怎么样,谁曾想倒是把自己吓出了一身汗来。
其实就王伉那点儿小心思马超自然是早看了出来,他倒不是反对也不是不让手下考他,只是马超觉得在谈正经事的时候,作为属下还有这心思来考自己,他觉得不应该。所以马超才对王伉说了几句,他想让王伉知道,像这样的事也要分情况场合,而且自己早看出来了,你王司马还装什么装啊。
王伉做司马确实没做多久,但他可不是第一天第一次在玉门关,所以马超绝不相信他就只知道这么点儿的东西。他在玉门关的所见所闻,绝对要比这多,更何况以王伉如此拙劣的演技在马超面前还真就是班门弄斧了。
马超闻言一笑,“王司马不必多言了,此事就到这吧,还请王司马再和我讲讲玉门关盗匪的事情!”
王伉听后应了声诺,于是就开始和马超讲起了他所知道的来。
玉门关盗匪自然不止这三股,但有势力有实力的就是那三股,而其他泛泛根本就不算什么。这三股,韩氏三兄弟,独眼龙和十八子可以说是实力相差无几,算是三分天下吧。
韩氏三兄弟分别名为,韩铁,韩坚和韩强。三人本为陇西临洮人,因为在当地得罪了豪强,而被豪强所追杀,无奈最后被迫亡命天涯,直到来到玉门关做了盗匪。
韩氏三兄弟为人义气,有担当,劫掠之时能不伤人性命是尽量不会去伤人的。以前反正都是对手下约束地相当严格,可最近些时日风气好像变了,也不知是怎么就变得异常狠辣,抢完财物后是不留活口。他们三兄弟手下约有三百四十,不到三百五十人的样子,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
马超听了王伉对韩氏三兄弟的介绍,他最感兴趣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韩氏三兄弟改变了原则,要说一点儿原因都没有,打死马超他都不信。
王伉接下来开始介绍起独眼龙来,听听这名,这个独眼龙的绰号不只是说此人姓龙,还是因为此人确实就是个独眼。独眼龙姓龙名刚,至于说他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确切知道的还真就没几个,只是传闻他好像是西域的人,反正这小子长得不像汉人而像西域人就是了。
独眼龙心狠手黑,劫掠时从来都是赶尽杀绝,而对手下则是没什么约束,而且还大方,所以再加上他武艺不错,手下就聚拢了五百三十多人。但如此多的人肯和他干,他的武艺是一方面,而更多的是看中了在他这没什么拘束,想做什么都可以,而且他还对手下大方,所以手下人不少。
马超听后,对独眼龙也算有所了解。像独眼龙这号的人就和当初在青州的朱家五雄是一类的,都属于必须要消灭的大害,绝对是不可放过。
接下来王伉讲到了十八子,这十八子算得上是比较可怜的人了。他们十八人是凉州金城临羌李家村的人,前些年烧当羌劫掠了他们的村子,而烧当羌的一个部落残忍地把他们全村百余口人全都杀害了。而李家村中只有他们十八个人没有死,他们当时因为各种原因而没在村子,所以躲过了一劫。
等他们回来后,看见了一片废墟和死去的亲人村民,他们痛苦异常,发誓定要手刃仇人为大家报仇。他们之前的名字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而在那之后他们按照年纪的顺序依次把名改为李为、李报、李血、李海、李深、李仇、李我、李们、李一、李定、李杀、李光、李天、李下、李所、李有、李异和李族。
合在一起就是:为报血海深仇,我们一定杀光天下所有异族。至此,之前的十八人已死,从那之后有的只是为了报仇而活着的十八人。但他们也知道,以他们十八个人自然是不可能和人家烧当羌比的,所以辗转到了玉门关,做起了盗匪。
但这十八人对过往的汉人是只劫财劫物而从不伤害,但过往的异族就倒大霉了,不被他们遇到还好,一旦被这十八人遇到,那时他们眼中没有了财物,什么都没有,只有仇恨,他们对异族一律是赶尽杀绝。
也许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心中的仇恨有所发泄吧,所以在常过往玉门关的异族中流传着一句话,叫宁碰阎罗王,别遇十八狂。在异族的眼中那十八个早已不是正常人了,而是只知道杀异族的疯子。
有的人也知道十八人的遭遇,但心里都叫屈,那都是羌人惹下的事,你们十八个要报仇就找羌人好了,为什么连咱们也受了牵连。冤有头,债有主,羌人干的,你们去杀羌人,别把咱们无辜的也算进去啊。不知有多少异族在心中叫屈啊,但十八个人依旧是我行我素。
而他们手下则只有不到两百人,因为他们要求很严格,第一武艺自然是要说得过去,然后是不得伤害汉人性命不可为非作歹,而遇到异族必须赶尽杀绝,而且还必须是和异族有仇有怨的才可以。
因为要求比较严格,而且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十八人已经不正常了,所以他们手下就只有一百九十几人。但别小看这些人,这些人绝对不可小视。因为这些和异族有仇有怨的人组合在一起,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这些人有着共同的敌人,也算有着共同的目标,可不是像韩氏三兄弟和独眼龙他们那种简单的利益结合,所以这十八子的实力比之韩氏三兄弟和独眼龙只强不弱。
听完王伉对十八子的讲述,马超也心有感慨。在看他来,报仇是应该的,但罪魁祸首是羌人是烧当羌,也没必要对其他异族都赶尽杀绝。难怪有人会叫屈,要是自己遇到这事也得叫屈,这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因为羌人的原因而影响到了其他异族,想想也真是冤。不过他对十八子倒是也有着同情,毕竟谁一见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一夜之间死于非命都会受到不小的打击。十八子如今变得如此,除了他们自身之外,和羌人绝对是脱不了关系的。
“王司马,依你看这三股势力中,谁是我们必须要铲除消灭的,而谁又是我们……”
马超话没说全,他知道王伉明白自己的意思,马超想看看王伉是不是也和自己想得一样。
王伉只稍微想了一下就回答道:“回禀太守,依属下之见,像独眼龙如此十恶不赦的盗匪之流是我们必须要消灭的。而像韩氏三兄弟,他们如今变得也像独眼龙了,我们也当铲除。至于最后的十八子,属下则认为他们情有可原,而从未伤害过我汉人同胞,对他们我们则加以引导,使他们最好走向正途!”
马超闻言就是一笑,“大善,我意亦如此!”
………………………………
第八十四章 马超亲至玉门关
十一月初六这天,马超和王伉带着一百士卒抵达了玉门关。敦煌和玉门关还是有段距离的,他们近五个时辰才到。
玉门关守将得知马超这新任太守来了,早就出了很远迎接。见到马超后,“玉门关守将庞柔庞和明见过太守!”
“不必多礼,我们进关吧。”
玉门关归属敦煌的龙勒,守军有一千人,而守将就是这庞柔。
“不知你对这玉门关的三股势力了解多少?”
虽然已从王伉那了解了不少情况,但马超觉得还是有必要再问问庞柔,毕竟他才是如今的玉门关守将。
“回禀太守,属下对韩氏三兄弟、独眼龙和十八子的了解比不上王司马。但不知王司马可否讲过三股势力的分布和活动范围。”
马超听后,来了兴趣,你看这不就问对了,之前王伉可没说过这个。当然自己也是没问到,这个确实不知道啊。
“愿闻其详!”马超向庞柔说道。
“韩氏三兄弟和十八子活动在玉门关以东,而独眼龙则活动在玉门关以西!”
马超一听,这才知道,一个玉门关隔着三股势力。韩氏三兄弟和十八子在玉门关以东的地方劫掠,而独眼龙则是在玉门关以西的地方。也就是说韩氏三兄弟和十八子的势力范围还在敦煌郡内,靠近玉门关附近。但是那独眼龙的势力范围则是在西域,靠近玉门关附近的地方。
王伉在听了庞柔问马超后才记起自己是忘了与太守说三股势力的分布范围,不过好在庞柔如今补充上了。
“西域,西域……”
马超嘴里嘟囔着,这不就来问题了吗。那独眼龙虽然也是在玉门关附近劫掠,但人家那是活动在西域的地界,自己这敦煌太守要想消灭这独眼龙,那就必须带兵在西域剿匪,这明显是已经过了界了。
“王司马,你觉得我们去剿灭独眼龙如何?”马超向王伉问道。
“太守不可,不可啊。这连属下都忘在意了,那独眼龙确实是活动在西域的地界,所以,所以……”他没再往下说。
“所以,所以我们便无法出兵剿灭他了是也不是?”马超大声问道。
王伉和庞柔皆沉默以对,马超则猛地一拍长案,“王司马,你告诉我,西域还是不是我大汉所管?”
“这,这,是。”王伉回答。
“好,既然你们也知道还是,但为何却不敢让我出兵?你们不必回答,今日告诉你们,剿匪势在必行,而独眼龙也必须铲除!我不管他在西域还是东域,总之他必须得死!”
“太守,这……”
王伉还想劝马超几句,但却被马超打断。
“王司马,我知你意,但我意已决,不必多言!出了什么事都有本太守一力承当,和他人无干!”
马超可不怕什么,在他眼里西域其实就和大汉的一个州也没什么太大区别。那既然你西域长史一直也没剿灭这独眼龙,那就由自己这敦煌太守去干吧。至于其他的,自己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爱怎么地就怎么地吧,反正先把盗匪剿了再说。
王伉和庞柔听后彼此对视一眼,他们还想和马超说点儿什么,但马超却不给他们机会,“我也知二位是为我着想,但二位当知,如今盗匪日渐猖獗,已经到了不可不管的地步了,这事总是要有人去管。我反正是什么都不怕,大不了官最后不做,那样也许还有更好的出路,但这匪患一日不除,我便寝食难安!而二位在这敦煌郡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当对这到盗匪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比我要了解得多!”
听马超说完后,王伉和庞柔也就不再多说了。马超说得不错,如今这匪患已经是不得不去解决了,而且太守执意如此,身为下属也不能再多说什么。
“太守既执意如此,那我等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我等也不会怕什么,愿与太守一道!”王伉如此说道。
“属下也愿意!”庞柔也附和。
其实他们也自然是想消除匪患,之前劝说马超那也只是一个下属应尽之责,但知道马超要执意如此,他们内心是很赞成的。
“如此便有劳二位了,有二位相助,何愁盗匪不灭!”
马超知道,要想消除匪患,就少不了这二位的帮助。而如果因为什么而让大家彼此不和睦的话,那可就不好办了。所以他要在带兵剿匪前消除一切隐患,这样才是最好。
接下来马超又对庞柔说道:“和明,我yu在此挑选一百士卒与我剿匪!”
整个敦煌郡加一起就只有六千守军,其中一千人在玉门关,一千人在阳关,一千人在敦煌,而剩下的则驻守在其他五城。马超不可能带六千人去剿匪,不可能也没必要。在他认为主力五百都用不到,可能两三百主力就够了。
而如今十一月,也不可能现在就用兵,所以挑选足够的人之后,还要训练他们一段时间,然后才可以出兵。
庞柔一听,原来太守是准备在玉门关守卒中挑选一百人参加剿匪,他当然不会反对。
“不知太守要如何挑选?”
王伉也疑惑地看向马超,而后者则神秘地一笑,“我自有办法,和明你只需将人都集合在一起就好!”
“诺!属下这就去办!”说完,庞柔就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玉门关的守卒就都集合完毕了,至于他们的工作,则先由马超和王伉带来的一百士卒暂时代替一下。
马超来到士卒们进前,这时庞柔对马超说道,“报太守,我玉门关守卫皆以在此,请太守训话!”
马超点了点头,看着大家,大声说道:“我乃扶风茂陵人,马超马孟起,是陛下任命的敦煌太守!”
士卒中有几人是知道的,但绝大多数还是才知道,原来眼前的少年就是新任的敦煌太守。
马超接着大声说道:“今让各位前来,只有一事,那就是我要挑选百人,需要他们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但事先说明,此任务可以说是相当危险,九死一生,如果你们有谁不愿意去的,可以向后退一步了!”
话刚说完,只见所有士卒都无动于衷,好像是没听见马超的话一样。
“你们没听见我说的话,还是没听懂?我再说一遍,此任务九死一生,相当危险,所以如果你们有谁不愿意去的,可以向后退一步!”
结果第二遍说完后,士卒们还是没有任何动作。于是马超又说了第三遍,三遍过后,依旧如此。他暗中点头,心说这凉州军确实有些胆量,都说了是九死一生,相当危险的任务了,结果个个还都是不肯后退,凉州军士卒果然是名不虚传。
其实这也只能说是马超只想对一部分,凉州军士卒有胆量是不假,但并不是说千人中所有人都是如此。应该说绝大多数是勇敢大胆的,可也有比较害怕的,一听马超那么一说就有些退缩了,可却没人想去做这第一个后退的。
如果有了第一个,那么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但其他后退的人也许不会被别人如何嘲笑,但第一个后退的那人绝对是别想抬起头来了。所以没人去做那第一个,与其每时每刻都受人嘲笑,那还不如豁出去了,不就是个死吗,在生不如死和死之间,很多人都选择了后者。就这样,有了马超所见的一幕。
“家中有父母妻儿者,只要有一者,退后!”
马超继续说道,这回退后的多了,看样有五分之四。其实这些可不都是满足条件才退后的,有的根本就不是,无非就是害怕而退缩了。因为第一次没找到好机会,这次总算是能如愿以偿。
一千士卒还剩下两百左右,如今这还是多,马超计划是一百人,只可少别多。在他看来,兵在精而不在多,对付几百盗匪用几千人可就没意思了。
“是家中独子者退后!”
话毕,士卒又退后了大约三分之一,马超让庞柔数了下,还有一百五十六人。
“和明,他们是否都是符合条件的?”
对玉门关的士卒,马超是不了解,但庞柔他再清楚不过,庞柔闻言又重新挨个看了一遍。一百五十六人,全部都符合条件。
“回太守,一百五十六人,每个都符合太守的要求!”
马超点点头,“好,很好。你们皆为我凉州军中的热血男儿,但此次任务我只需百人即可。所以你们中要有五十六个人不能参加了!你们一百五十六人分成四组,每组三十九人。一会儿我会从之前的人里挑出来一百五十人,分别与每组的三十九人对攻。一刻钟后,每组能最先站起来的二十五人就是我今日要选的人!”
一百五十六人一听,这马太守出的什么主意啊,一百五十个打三十九个,还一刻钟,这不得被打趴下了。不过上级的命令他们却不敢不听,还是按照马超的意思分成了四组,每组三十九人。而马超也从余下的士卒中挑出了一百五十人作为三十九人组的对手。
都准备好了后,随着马超的一声令下,双方开始对攻。一刻钟后,第一组的二十五人已经选出,马超让一百五十人休息了片刻,然后又进行了第二组的选拔。最后四组一百人都已选好,但这些人可倒了大霉,让一百五十人打了一刻钟,虽然嘴上都不敢说什么,可在心里把马超骂坏了。
众人心说这新上任的什么太守啊,不说先拉拢拉拢大家吧,反倒是先让大家挨顿打,说是要去完成什么任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