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重生马孟起-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董卓看到高涨的士气,他心下满意,哈哈,马元义,你就等着瞧吧。这时候他们已经追了近五里地了,董卓是跟着马元义跑,他倒是没去多想什么,想的只有活捉了敌首然后立大功的事。董卓如此地轻敌,没把黄巾军当回事,这样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本来董卓算是个比较谨慎的人,但如今的他可真是不比从前了,而且此次实在是他太大意轻敌,以致于他跑进了一处大好的伏兵之地他都没反应过来。
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刚想问,此地是何处,不过此时他大脑中一闪而过的是,完了,自己中计了!
“全军撤退!撤退!”董卓调转马头,大声命令道。
众士卒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撤退,但传令官还是依令传令,“大帅有令,停止行军!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全军撤退!”
可惜这个时候却是已经晚了,传令官刚喊完,结果就只见山上的草丛里显出了无数的黄巾士卒,他们是摇旗呐喊,鼓声震天。然后就是滚木檑石不要钱似的往下砸,当然了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的箭矢。
什么叫大好的埋伏之地,此处就是。这地方的两边都是高山,而山上的杂草茂密,人在里藏着你根本就发现不了。而中间的道路呢,就那么宽,大军进来了,想撤退都不好撤退。如果在平时,董卓他很冷静的时候,还是不会就这么轻易中计的,可惜的是,今日他实在是太大意轻敌了,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如今却是说什么都没用了。
只听黄巾士卒高呼:“活捉董卓!活捉董卓!”
喊杀声震天,董卓如今是这个后悔啊,后悔自己不该贪功冒进,要不也不能中了敌军之计,真是太大意了啊。如今他是早就不想什么活擒敌首,立大功的事了,他现在是想怎么能逃出生天。
其实董卓他不想想,是他自己如此轻敌,所以才导致了失败。
“众将士随我冲啊,返回大营!”
董卓他是一边躲着石林箭雨一边大喊着,他知道今日在此地是不可力敌了。别看人家黄巾军的战力不行,但人家还没和你真刀真枪拼呢,而且他们既然敢埋伏在此,那准备的一定是tebie充分,没看到大石头就像是下雨似的往下落呢吗。如果再耽误时间,那己方真就得全军覆没了,然后估计自己就该被活擒了。
本来他从河东带来了一万的士卒来战黄巾,不过在之前对垒黄巾的时候损失了一些,所以带着还剩的九千多人来追击的马元义。结果经过了刚才的那几番石林箭雨,外加上滚木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他的大军如今也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了。不得不说,董卓大军确实是损失惨重,而人家黄巾军只是扔点儿东西,可还没人伤亡呢。
董卓迅速地带着大军想按原路返回,虽说费劲,但却不得不如此啊,不过黄巾军当然是不能让他轻易地如愿了。
“全军乘胜追击敌军!”马元义下令道。
“冲啊!别让董卓跑了!”黄巾士卒大喊着就冲向了汉军。
马元义和黄巾众将他们之前的商议,就是在此地埋伏两万人伏击敌军,如今这两万人得令后,都是下去追击董卓残兵了。
如果按照平时的话,别看汉军只剩下四千左右人马,但正面交锋是绝对不惧两万黄巾军的。可今日的形势不在汉军这,而是在人家黄巾军那,汉军是先中了埋伏,然后接着就是大败,折了一半还多的人马。可以说如今的士卒早已是军心涣散了,个个都只想着赶紧逃命,好早点儿跑回大营才安全。
所以这一逃一追,汉军是一点儿优势都没有,而黄巾士卒自然是不肯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他们平时可都让汉军欺负惨了,今日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每个黄巾士卒都斗志昂的,一心就像杀敌报仇!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一四三章 董仲颖知错认错
已经有两个月了吧,都没怎么好好更新了。感谢现在还看文的书友,谢谢大家!如今这都到了9月份了,个人是尽量每天都好好更新,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但是尽力而为吧。不过一直以来个人做得到的就是每章都不少于三千字,这个倒是都没错。
-----------------------------------------------------------------------------
董卓他是边逃心里边想着,栽了,今日算是彻底栽了,一点儿都不带错的!
想想都这么多年了,无论是在凉州和羌人交手,还是说在西域对付胡人,董卓觉得自己可从来都没有像今日这么惨过,目前的心情实在是没法形容皐ww。 ”“ 。瞞eiyou什么词语能形容得出来。
他不是没失败过,只是被自己眼中最看不起的那一群连饭都吃不上的乱民追着打,这倒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也算是破了历史记录了,这次丢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不知道要被多少人看笑话呢。
董卓狠狠咬着牙,心中暗道,等我逃回大营,必报此仇!都多少年了,也没受到过如此的大辱,今日算是尝到了。太平道!黄巾军!马元义!我们走着瞧吧!
此时如果你在高处看的话,就能看到一个挺有趣儿的现象。那就是汉军此时正在前面玩命儿地跑,而黄巾军就在后面对他们是穷追不舍,都杀红了眼了。而为什么说是有趣儿的呢,就是因为,要说这种情况在汉军和黄巾军交锋的时候基本是看不到的,平时那都是汉军追着黄巾军打,可今日却风水轮流转,完全是反过来了啊。
跑得快点儿的汉军士卒除了狼狈点儿之外,其他的倒是都没什么。可那些跑得慢的可就倒了大霉了,最后小命儿是直接就交待在这了。他们临死前很多人还在想着,爹娘怎么就没给自己多生几条腿呢,要四条腿不就好了吗。自己也是的,为什么就不多练练逃跑呢,唉,不过如今却是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而汉军这一路上是狼狈之极,董卓看一眼就不忍心再看,这就是兵败如山倒啊,他对此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报大帅,前方一里处发现了汉军,人数不足五千。旗号为李、郭和华,此时正向着我军方向而来!”探马前来禀报说道。
马元义闻言眼眉就是一挑,看来果然是汉军来接应的了。可想而知啊,董卓手下人又不都是饭桶,自然是能反应过来的,所以这不就来了嘛。其实这些倒都是在马元义他们的意料之中,而汉军的反应之快,同样也是在他们意料之内的。
至于说打着李、郭和华字的大旗嘛,不用多说,那自然就是李傕、郭汜和华雄了。而别看汉军就来那么几千人,但自己这边的两万人还真就不是人家的对手。而人家既然敢来,那就说明了来得这几千人必然就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而他们又不是董卓所带的这些中了计的汉军,所以真要是碰到了,然后再硬碰硬的话,这好不容易得胜的战果可就要没了。
“快,传我军令,不可恋战!全军快速撤退,收兵回营!”
传令官传下令后,黄巾军的士卒得令后都迅速地向大营方向撤退了。虽然此时他们的形势正是一片大好,士卒们也都不懂为什么大帅就让撤退,但军法如山,没人敢不听,所以就如潮水般地退了去,大家收兵回营去分享胜利的果实了。
要说黄巾军的战力是不如汉军,没错,但有一点却是汉军也比不上的,那就是撤退的速度。真的,很多黄巾士卒,他们对自身的武艺真就是不怎么练,但对逃跑练得倒是tebie的勤快。
至于他们回去的路,走得当然是另外一条了,就是为了避开李傕带来的援军。如果真要是遇到的话,那己方就该吃大亏了,所以马元义他是不得不小心谨慎,不得不去重视。
当李傕他们和董卓残兵相遇的时候,双方见到彼此的队伍后都停了下来。而李傕、郭汜和华雄三人赶紧翻身下了马,单膝跪地,拱手对董卓说道:“末将来迟,还请主公恕罪!”
董卓如今是满头的大汗啊,没办法,实在是太累了,都快虚脱了,这可比夜御数女还要累得多啊。平时是没有打败,更没有如此狼狈的时候,自然是不用策马狂奔,不用玩命儿。可今日这种情况你不玩命儿跑不行啊,所以就他那一堆一块的,不满头大汗才怪,其实他不只是满头大汗,全身上下可以说都是汗,快湿透了都。
董卓在马上是喘了半天的气儿,然后李傕赶紧让人拿来水袋,董卓赶紧灌了几大口后,终于算是缓了过来。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这身体实在是太胖了,而且也不怎么好,要是黄巾军再追个几里的话,没准自己今日就要去见阎王爷了。
董卓长叹了口气,对李傕他们虚弱地说道:“稚然啊,你们来得可正是时候,正好及时赶到了。正是你们的及时,叛贼才撤退的,要不还不知怎么样呢。你们都有功,回去重赏!”
最后的话董卓不只是对三人说的,还有在场所有的士卒。不过最后说完后,他还自嘲地笑了笑,又看了看身边的残兵,估计也就还有不到一千人了。董卓是真心疼啊,本来是带来了九千多人,结果让人埋伏得一战,最后就只剩下十分之一了。
董卓轻轻摇了摇头,对着李傕他们摆了摆手,“唉,回营!”
郭汜本来还想说什么,不过却被李傕一眼给瞪回去了。以李傕对他的了解,自然是知道这小子要说什么,无非就是说追击敌军的事。但李傕他清楚得很,都耽误了这么长时间了,如今根本就追不上了,说那些都没用。
再说了,如今最重要的不是追击敌军,而是保护主公回营才是。凡事都分个轻重缓急,追击敌军绝对不是首要的,而把主公安全护送回大营,这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别忘了自己等人带兵是来做什么的,可不是来和敌军打仗的。
还有就是,大营如今也不怎么安全。虽然对樊稠他们很有信心,但李傕也怕是迟则生变。毕竟此时的主帅不在,还少了不少的士卒,黄巾军很有可能就趁火打劫了。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郭汜被李傕这么一瞪眼,他连忙把到嘴边儿的话又给咽了回去。他在大的方向上那可是和李傕穿着一条裤子的,要不李傕来接应董卓之时也就不会带上他了。要知道,谁来援救主公,那自然就是立了头等大功的,李傕他让华雄来,那是因为华雄的武艺高超,这都没说的。
但是郭汜嘛,武艺当然是不怎么样了。至于说其他方面,也就和樊稠半斤八两吧,而和张济比的话其实还是有所不如的。但李傕却没让张济来,反而是让郭汜来了,虽说这里是有两人关系不错的原因,但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哪有永远的朋友啊,只有永远的利益才对。
所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郭汜他是和李傕一个鼻孔出气儿的,早已是共同进退了。当然了,基本都是郭汜以李傕马首是瞻,而李傕就是那主事人。
众人回了大营,还好担心的事没有发生,黄巾军没敢来袭营。其实这也难怪,别看黄巾军这次埋伏汉军是成功了,但袭营他们却还是不敢的。在之前黄巾军众将在大帐中是分析了很久很多,都认为伏兵可以,成功的希望是很大很大,但趁火打劫去袭营,却没几个认为能成的。
所以这个最后就被否了,而马元义自然也是不同意的。首先就是汉军的防御是极其强悍,而且他们一定会对此有所防备的,更何况双方的战力差距,还有汉军大营留守的人数也绝不会少就是了。所以综合了以上的种种,袭营是行不通的。
董卓回到了大营后,休息了一会儿,等到他完全缓了过来后,又召集了众将前来大帐。
“唉,今日之败,全在董某一人之责!因个人之大意轻敌,所以才有此败啊!望各位都能引以为戒,董某就是前车之鉴啊!”
李肃闻言眼前就是一亮,没想到主公居然会主动认错了,这,没听错吧。难道说主公真有所改变?不过他马上又摇了摇头,不对,主公是不会这么如此轻易就改变的,只能说是今日之败应该是对主公实在是触动很深很大,所以才会以致于此啊。
众将齐声道:“主公英明!”
董卓听后就是自嘲地一笑,对众人摆了摆手,“英明?英明的话就败不了了!李肃何在?”
李肃赶忙起身,拱手回道:“属下在!”
董卓看着他点了点头,说道:“与我同来的河东士卒,如今十之存一,等回去后,好生抚恤他们的亲人,也算是最后为他们做点儿事吧!”
董卓虽然不是河东的人,但毕竟在那做过太守,而他从河东带来了一万士卒,可惜却没能把他们平安都带回去,而且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可自己却……
可以说他如今的心情确实不好,本来他不是那么容易受打击的人,但这次的失败确实是给了他很大的打击。而董卓最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他本是不想承认的,但一想到那些阵亡的河东士卒,他就觉得自己必须要给将士们,给士卒们一个交代,所以他才如此。
还是那句话,其实人确实并不怕犯错,但犯错了你认识不到,这就不好了;但你要认识到了而不去改正,这就更不好了;而你认识到了,最后也改了,可之后又犯了同样的错,那就是最不好了;而同样的错,你如果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一犯再犯,那这个就已经实在是没法形容了……
至于说董卓是属于哪个呢,如今其实倒是还看不出来,但以后慢慢就知道了。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一四四章 李文优赶到汉营
董卓他能知错认错,这个确实还算不错。虽然他之前确实是大败了,但在众将心中的威望却是不减反增,可以说他走得这步棋算是大好的一步啊。
当然了,一般来说,众将自是不会在乎自家主公犯什么错的。但所谓前车之鉴,而自家主公能不能改正,能不能吸取教训,能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董卓正在与众将说话之际,就听有探马前来禀报,“报大帅,李军师如今已到冀州,目前距我军大营还有不到二里!”
董卓闻言猛地一拍桌案,然后对探马又摆了摆手,“好,知道了,你先下去领赏吧!”
“诺!谢大帅赏赐!”探马说完后就高兴地告退领赏去了 ”“ 。
现在的董卓正在想着,李儒可算是来了,可他怎么就没早点儿到这儿呢。要是早到这儿的话,自己也就不能败得这么惨了,唉。其实他也不想想,是自己没听李儒的话,到最后也没等人家就着急来这了,结果不就这么败了吗。
不过董卓也想了,好在现在来得也不算是太晚,而且相信只要有李儒李文优在,那自己应该就不会再败了。
李儒作为董卓帐下的第一谋士,其人的本事自然是没说的。而董卓这些年有李儒在身边辅佐他,他都早已经是习惯了,可这几日没有李儒的日子,说实话他过得都很不习惯,总是觉得好像是少了点儿什么。
他觉得只要有李儒在这,那就能提醒他很多,你看李儒这一不在,都没有人提醒他一下,结果不就中了人家的计了吗。董卓这倒是忘了,其实李肃也提醒过他的,只是他没听进去罢了,而且这还把人家给忘了,要说这李肃确实也是挺悲剧的。
“各位随我出营,去迎接文优!”
董卓此时发话了,他看李儒也差不多要到了,索性就让大家一起去迎接他一下。众将中,是他属下的倒是都没什么怨言,不只是因为是主公的命令,还因为他们挺佩服李儒此人,知道那是个真正有本事的人。
这些人可都是清楚精明着呢,知道要想胜利,当然不能是只靠着武力的强大,很多时候自然是少不了一个好的谋士了。而且李儒此人对董卓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大很多,而他们可不想自己主公再去重蹈覆辙了。
全军如今也只不过还剩下三万左右的士卒,要再中两个计的话,估计可真就要全军覆没了。到了那个时候,大家就都成了光杆儿的将军,还去谈什么剿灭黄巾啊,倒是自己先被人家给剿没了。所以说这时候一个谋士对全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些人自然不会不知道。
只是宗员他们几个不属于董卓的人心里倒是还有些埋怨的,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这李儒到底是何许人也,居然有这么大的面子,所有人都得到大营门口去迎接?这大帅也真是的,不过他们虽有些怨言,可也不敢去表现出来什么,毕竟大帅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再者说在军中就要听从主帅的命令,自己等人不听可不行啊。
众人就随着董卓出了大帐,来到了大营门口,不一会儿,李儒果然是风尘仆仆地赶来了,看他在马上的精神状态,好像很是疲惫,看来他确实是马不停蹄地远道而来啊。
李儒见这么多人都出来迎接他,也是有些受宠若惊,他也顾不得自己的疲惫之躯了,赶紧是翻身下了马,对董卓说道:“主公!儒,来晚也,还望主公海涵!”说完后,又对着众将一抱拳,“儒见过各位,都别来无恙啊?”
李儒倒不是那种tebie自大而目中无人的人,可以说他和董卓众将的关系还都不错,还真就都没什么过节矛盾的。
不过此时他说完这些话后,看着这帮人的表情,怎么好像不对,这是怎么回事?什么情况?难道……李儒心道不好,看来有情况啊,莫不是汉军大败了?难道这真让自己给猜中了?
董卓看着李儒,他叹了口气,然后连忙对李儒说道:“不晚,不晚啊!文优你此时能及时赶来,我军如久旱逢甘霖,总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李儒一听就明白了,看样儿果然是大败了,要不平时的话,自己主公是绝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的。唉,看来自己紧赶慢赶还是来晚了,就是不知道己方的战损如何,是不是影响全局啊。
“此处不是讲话之所,文优你随我进账一叙!”董卓继续说着。
“主公请!”
“请!”众将也跟着说道。
“请!”李儒也伸着手示意,请众人入账。
进了大帐后,众人落座,董卓虽然能知错认错,但他却是一点儿都不想再提及自己惨败的事儿了。
李肃此时倒是明白董卓的内心想法,他则对李儒说道:“就让我来讲讲今日之事吧!”
“请”李儒说道。
于是李肃就把今日之败给李儒讲了一遍,但他可不敢去说董卓什么,什么不听人言,大意轻敌这些,他是一点儿都没敢说出来。只是说了黄巾军狡猾,使得主公误中了敌军的奸计,所以这最后才大败而归。
李儒听后是心中暗笑啊,他李儒是什么人,这么一听他就自然都明白了。以他李肃的为人,你就是给他个胆儿,他也还是不敢当着主公的面说他的不是。要说董卓手下最了解董卓的人,李儒可以说是第一其实也不为过,而他自然是要比其他众将都了解得多。
他可知道绝对是自己主公的大意轻敌,不听人劝,所以最后才导致了中了敌军的埋伏,然后就有了如此大败,可他其实也不能直接就这么去说。
听了李肃说完后,李儒对董卓说道:“主公,如今正值我军新败,而这几日自当是好好整军休整,再以待时机!”
就这么一句话,李儒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那就是这两日就别再出战了,大军都好好在营中休息,然后等待时机再出战为好。
董卓听后,最后也是无奈地点了点头。没办法,虽然他也不甘心就这样儿,但不得不承认李儒说得就是如今最应该做得。现在汉军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可以说是士气最低落的时候,如果此次再出战敌军,除非你有大把握能大胜一场,要不最好就是先别出战了。
因为你再出战很可能就还是要再败,那么就不如不去出战,虽然士气可能还是要下降,但董卓和李儒却有办法在休整的这几日中让士气有所回升的。
“如此,就依文优所言。挂免战牌,全军休整几日。传我军令,在没有我军令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出战,违令者军法从事!”
“诺!”众将应诺。
董卓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窝囊了,如今是让了一群吃不上饭的乱民给逼成了如此的模样,不知道这是要有多少人笑话自己呢。
--------------------------------------------------------------
几日后的汉皇宫中,刘宏一脚就踢翻了身前的长案,大怒道:“出师不利,出师不利啊!枉朕对他董仲颖如此地信任,可他,可他对叛贼的第一场却大败了,是大败啊!”
要说董卓战败的消息可不是他自己上报的,他又不傻,是不会把第一场大败的消息去傻乎乎地上报给朝廷知晓的。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