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欺世盗国-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宁彰文说完,陈佑轻咳一声,沉声问道:“现在情况是这么个情况,你等认为出兵多少合适?”

    静了一阵,指挥使王辉第一个开口说话:“只需我这一军三千,便可拿下舒州献与节使!”

    “哦?你有何计划?且说来听听。”

    陈佑这么一问,王辉尴尬地愣住了,这是争夺当先锋主力时候常说的话,反正就是吹一个抵达能力极限的牛,具体该怎么做,还真没想过。

    他不回答,陈佑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

    王辉被陈佑看得头颈通红额头冒汗,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惹得一干同僚轻声笑出来。

    终于,他似乎是下定决心,仿佛豁出去一般大声道:“好叫节使知晓!我某就带兵过去,那周同庆投降便罢,若是不投,某就把他打到投降!”

    陈佑不置可否:“可有其它想法?”

    见王辉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般,陈佑摆手示意他坐下,看向其他人:“可有想法?”

    另一个指挥使黄通举手朗声道:“之前范参军言舒州两万兵分于各县寨,多者不过两千,少者仅有数百,某以为可遣六千兵马分作两路,以求各个击破。”

    。。。。。。

    一个又一个计划和建议被提出,适合的就留下,不适合的就剔除,最终定下来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

    这次出兵计有七千人,其中马军两百,弓刀枪盾等兵各有其数。

    这七千人是战兵,另外还有一千多的民夫杂兵负责运送粮草辎重、洗衣做饭等杂活。

    由于是扬州大都督府设立以来第一次战事,所以将由卢仲彦统率各军。

    根据计划,鞠兴达会提前策反舒州将官,同时也会联络蕲州、池州官员给两地将领拖后腿。即便无法让两地不驰援舒州,能迟滞发兵速度也是大功。

    二十九日,卢仲彦领兵出庐江,兵分三路夺取桐城和庐江之间的三个寨子。

    六月初一,卢仲彦中军至桐城城下,王辉部绕过桐城,直扑桐城西南方向的石井镇。

    与此同时,怀宁城内的周同庆也收到了周兵进犯的消息,他当即召集诸将议事,当天下午便点起兵马往东而去。

    他不准备守城,四千百战精兵,使他信心充足。

    六月初三,王辉部在枞阳水北岸遭伏,幸而敌军人少,王辉当机立断指挥突围后退。退至挂车寨整顿兵马时,两千人只剩下一千五百余人。

    少的这五百人,战死的估计只有一百多,其余都是跑丢了的。

    这次战斗的消息很快传到双方耳中,刚刚攻取桐城的卢仲彦立刻要求王辉回到桐城修整,而正朝这边赶来的周同庆军则是士气大振


………………………………

再请一个假,今晚早点睡


………………………………

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一)

    “败了么?”

    庐江县城之中,陈佑看完战报随手递给韩陶朱,也没问其余幕僚的意见,直接就道:“徐安寅,你现在出发往枞阳。”

    坐在下方的一校尉立即站起来:“是!”

    话音刚落,此人便大踏步离开。

    临出兵之前,所有手续都已筹备好,现在只需要书史记载一句“某年月日,庐帅于某地令某校尉将多少兵往某地”,便算是合规。

    待其离开,陈佑转向一名彭盛祖:“光耀,现在前方军中的粮食够吃多久?”

    彭盛祖垂首盘算一番后抬头答复:“好叫大帅知晓,若无意外,当够八天之用。”

    “八天。”陈佑点点头,“往信给卢司马,下一次运粮队在五天之后出发。”

    “好。”彭盛祖点头应下。

    陈佑转而询问韩陶朱:“和州王康源怎么说?”

    和州就在庐州西南,正好替庐州挡住了江水对面的宣州,州内兵马不少,惋惜这近在咫尺的处所并不回属扬州大都督府。

    “王使君他没有收到出兵的命令,在新的敕令下达之前,和州兵马只会固守州境。”

    韩陶朱说出这话,陈佑只是点头,没有多说。

    王康源本来是夔州制置使,往年调来淮南权守和州刺史,陈佑对他的懂得只有“手段狠辣”这四个字。

    这样一个人物说固守州境,陈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会陈兵边境给予对岸压力以掩护庐州侧翼安全。

    既然无法确认,那就按照最坏的情况预计。

    他略一沉吟,开口问道:“糁潭若是派驻人手,可能拦住宋军?”

    糁潭和铜官镇隔江相看,铜官镇就是日后铜陵县的县治,江水两岸的这两处都数要冲,是以陈佑有此一问。

    然而陈佑这些僚属们却有不同的见解:“糁潭只需一二信使便可,无须派兵驻守。”

    “正是,糁潭虽为要点,在本次战事中却非必要。大王和节使只需留在庐江,便可保证后路不断。”

    ……

    总之诸人的建议是没必要为了糁潭再次分兵,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陈佑应当陪着魏王留在庐江。

    陈佑出兵,他不离开合肥也就罢了,一旦离开合肥,必定要带上魏王。包牯牛统率的亲兵一向是魏王走到哪,他们就到哪,自然而然地就多了三千防守兵马。

    因此陈佑若是留在庐江,则可以把这次带出来的所有兵马都派出往,守卫自然有魏王亲兵来负责。

    陈佑从善如流,没有再提糁潭,安排了剩余的兵马前往铜山镇作为卢仲彦的准备军之后,便让诸人各自往忙。

    屋内只剩下师生二人时,一直未曾开口的赵德昭忽然出声:“陈师,不处分王辉是由于临阵换将不详吗?”

    陈佑本来就是等着赵德昭问问题,听到他这么问倒没多少惊奇,只是神情之中带上了一丝藐视:“王辉还算不上将。不处分他是由于军势无常,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会是哪一方成功,故而战斗之中一次不影响大局的胜败都不必太在意。”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举了个例子:“当年我随官家征平蜀,独领一军在利州拦住叛军。当时的形势是只要我拖住叛军,官家及时赶到,就能一举功成若是官家未能及时赶到,或许先帝追赠敕命上就有我的名字。偏偏当时我运气不好,叛军提前创造不对劲,早早攻来,叫官家追赶不及。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在兵刃相接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断了叛军的活力,这才叫我得胜。”

    思考一阵,赵德昭点头:“所以重要的是运气好吗?”

    陈佑神情一滞,这话是没错,可是他想说的不是这个。

    “大王所言倒是有理。只不过还需要看到,一时成败都是虚妄,不到最后作用都不大。假如这次成功拿下舒州,只要王辉之后无过,我便当做他未曾败过若是这次攻舒州失败,则需处分他战败之过。”

    唯成果论,成功者没有毛病。

    赵德昭只是点头,陈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懂得。

    挂车镇,周同庆住进了镇内大户家中。

    这个不大的镇子内外凑集了六千余人,包含周同庆的牙兵和一路上收拢的普通州兵。

    所谓牙兵,就是主帅亲军,享受最好的待遇和最大的信任,理论上也是战斗力最强和最虔诚的兵马。只惋惜正由于牙兵战斗力强、待遇好由得信重,所以大多数以下逼上的成功案例都是牙兵牙将做出来的。

    牙兵理论上最厉害,但杂牌军也有战力不俗者,比如这时候求见周同庆的邢路。

    邢路是一个校尉,手底下常年只有六七百人,这一次他趁着桐城城破收拢残兵,总算是有了一千多兵马。于是他带人在枞阳水边埋伏轻兵冒进的王辉,战果丰富的同时,也让这一千多人军心稳固下来。

    站在门口等了约有一盏茶工夫,一个军汉走出门来,瞥了一眼邢路,语气冷淡道:“你就是邢路?进来吧,使君要见你。”

    “好!”邢路大声答应着,迈着小碎步,赔着笑跟在那军汉身边。

    他是筹备借着立功的机会,看能不能混一个高一点的官职,对那冷淡的军汉非但没有不满,反而静静递了一吊钱过往。

    邢路的这一吊足足有两百枚铜钱,分量可不轻。军汉动作迅速地将钱揣进兜里,脸色也缓和下来,总算是带了些笑意地想邢路提示道:“邢校尉这次立功了,使君心情很好。”

    听到这话,邢路知道这次稳了,升官的事情应当不成问题。

    立即奉承道:“上官过誉,都是使君指导得好。”

    一个校尉喊一个普通军汉“上官”,怎么看怎么怪异,可偏偏喊的人和被喊的人都没有疑议。

    邢路是丝尽不在意面子问题,固然不知道眼前这个军汉是什么地位,可不妨碍他交好一番:“这镇里也没啥好东西,中间倒是有一家食肆,不知道上官今晚有没有空闲?”

    三言两语定下晚上的酒席,两人来到了正堂之前。

    欺世盗国 最新章节 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十掩战意(一)网址:


………………………………

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二)

    这么热的天,哪怕屋内在讨论战事,正堂的门也没关上,来到门口的邢路可以清楚地听见屋内传来的说话声。

    可能是那一吊铜钱的威力,也可能是晚上酒席的福泽,带邢路过来的军汉还算客气地让邢路在门口等着,他进去通禀。

    邢路站在阳光底下,舔了舔嘴唇,听着屋内传出的对话。

    当他听到让他进去的话时,他不敢怠慢,吸气、吐出,然后微微躬身走进屋内,不等他看清屋内情形,首先就是跪下行拜礼:“桐城校尉邢路拜见使君!”

    见他如此,屋内诸人神色不一,有赞叹有鄙夷。赞叹者赞其脸皮之厚、阿谀之隆,鄙夷者鄙其不要脸。

    没错,邢路身为周同庆的下属,大礼参拜周同庆不算失礼。可这样隆重的礼节多存在于类似祭典仪式等正式场合,在眼前这个场景大礼参拜,说一句阿谀之辈都算轻的。

    不过周同庆倒是心情大好,被邢路这么一拜,感觉燥热的暑气都消了不少,看向邢路的目光就更加柔和了。

    “起来罢,我这里不兴这些繁杂礼节。”

    嘴上这么说,但他的神情却让诸人明白,他现在心情很好。

    心情好了,就会变得大方起来:“听说你带人击溃了周军。”

    “都是使君得天护佑。”邢路知道该怎么回应,“多亏了使君当初。。。。。。”

    他还没说完,就被周同庆打断:“该是你功劳就是你的功劳。”

    说着周同庆犹豫一瞬才下定决心道:“听说你手底下有一千多人,就按照这个数去领粮草兵器。”

    邢路当即大喜,连忙高声应下,同时表忠心的话连绵不断地从他口中蹦出,直到周同庆让他坐下参与军议才停下。

    他坐到最后方一个空位上,安静地听着屋内诸人的发言。

    在邢路进来之前,这群人已经讨论不短的一段时间了,此时重新开始,一名坐在前方的校尉直接就开口:“某认为蔡参军说得对,现在就该立刻出兵!”

    “麦老黑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啊。”立刻就有人冷笑着挤兑那校尉,“别是收了什么好处吧?”

    军政上的争吵,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说给第三人听的,比如现在,就是要让周同庆对提出立刻出兵这个建议的人产生疑虑,进而对立刻出兵这个建议产生疑虑。

    麦姓校尉丝毫不慌,反而是神情轻蔑:“此时非是彼时,军势不定随时而变才正常。某之前认为不适合立刻出兵是为了避免冒进战败,现在看了邢校尉带着一千杂兵就能击溃周军,某认为抓紧时间早日破敌才是正理!反倒是你,就知道死守着一条,也不知道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甚。”

    说到邢路,周同庆有些意动。

    他微微颔首,制止了手下幕僚的反驳,将目光投向坐在最后的邢路:“邢路,你怎么看?”

    所有人都看向邢路的方向,第一次参与军议就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幸运着实让很多人嫉妒。

    邢路是受宠若惊,不过他反应不慢,知道怎么说才能让周同庆高兴:“回禀使君!上次袭击周军之时,卑职手下不过是一些杂兵,如此尚且能借助埋伏击溃周军,可见周军之弱。如今使君带来精心操练的精兵,定可一战而灭周军,说不得还能收复失地开疆拓土!”

    不得不说,有邢路这个成功的例子表示赞同,周同庆心动了。

    稍一犹豫,他果断开口:“明日攻桐城,邢路你下午便出发袭扰桐城周军!”

    “是!”邢路没有丝毫停顿,在周同庆说完的一瞬间便起身抱拳大声应下。

    如此听话的表现,让周同庆十分满意,这次军议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那位改变了立场的麦校尉回到营中立刻找来了自己的僚属,这僚属实际上周国那边派过来的间谍,任务是策反麦校尉。显然他的任务已经成功了,所以麦校尉才会把他留在身边当做幕僚。

    “宋先生,已经定了明日攻桐城。今日下午邢路就会率军出发。”

    “邢路?”宋姓间谍挑眉,“可是前些日子击败我军王辉那个邢路?”

    “正是。”

    确认了宋宗宝的问题,麦青沉默了,他眉头紧皱,有些话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能被派出来完成策反任务,宋宗宝对人心的把握不差,立刻就明白麦青出现疑虑了,略一沉吟后开口:“将军不必在意此人,且看此战胜败。”

    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机会不会让你白白送死,放宽心。

    麦青尴尬一笑,为免被误会蛇鼠两端,觉得还是要说些什么:“宋先生说得是,只不过我若寸功未立,怕是见到大王不好说话,但有要求,先生尽管吩咐就是!”

    宋宗宝笑道:“将军只需在我军获胜之时擒住周同庆便可。”

    这么简单而安全的任务,总算让麦青有了安全感,又仔细说了军议内容,这才放宋宗宝离开。

    即将出发的时候,邢路的营帐内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不复在周同庆面前的卑小阿谀,坐在自己军帐中的邢路看起来倒是颇具威严。

    邢路看着站在自己面前那个有些狼狈的读书人,仔细打量一番,在他一板一眼行礼之后还没来得及开口时,邢路沉声问道:“你是何人,来此何事。”

    读书人动作一顿,随即露出轻松的笑容:“在下乃是桐城谢灵义,此来是为了救将军!”

    听到这话,邢路笑了,他神情轻松地靠在椅背上:“要想活命,可是要投降周军?”

    谢灵义脸上浮现愕然的神色,他显然没料到邢路会这么说。

    不过既然邢路这么明智,那他岂不是很容易就能立下功劳?想到这里,谢灵义脸上浮现笑容:“正是如此。将军。。。。。。”

    他话未说完,邢路勃然变色,猛地一拍桌子:“贼子竟然谋叛!来人!”

    不等已经懵了谢灵义反应过来,帐外的军汉便冲进帐来。

    “将此贼人拿下,随我去见使君!”

    “是!”

    被别住双手后,谢灵义才反应过来,慌里慌张地喊道:“邢将军!邢将军听我一言!如今周军。。。。。。呜!呜!”

    他没机会再说话了,邢路直接让人把他嘴给堵上。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三)

    周同庆看看仍在挣扎的谢灵义,又看看神色凛然的邢路,挥挥手让人把谢灵义带下去,他才开口:“你做得很好,若是人人都如你一般,大宋江山也不至如此、”

    邢路肃容拱手:“忠于使君乃是卑职本分,不敢当使君夸赞。”

    忠于使君。

    听到这句话,周同庆甚至没有说一句“要忠于官家”之类的场面话,只是轻轻点头:“待这次击退周军,你来怀宁。”

    这是准备把邢路当成亲信使用了。

    邢路压抑不住脸上的喜色,这次行礼更显得诚心诚意:“谢使君!”

    “嗯,你先去吧。”

    从周同庆这边离开,邢路是脸上带笑一路回到营地的。

    申正过后没多久,邢路军出发前往桐城。而在这个时候,位于桐城的卢仲彦已经收到宋军会在今晚袭扰、明日强攻的消息了。

    虽然才经历一场失败,可卢仲彦并没有放在心上。只要舒州没有把兵马集中起来,他又足够的自信击败周同庆手中的四千牙兵。

    就像改朝换代只需要换一个皇帝,处理这种方镇,也只需要擒住首领便可。

    收到消息之后,卢仲彦就在做退出桐城的准备了。

    毕竟是汉家土地,不管是处于哪方面的考虑,占领之后能少杀人就少杀人,以至于一时之间难以肃清城内心向宋国或者周同庆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据城而守纯粹是嫌自己失败的不够快,想要早点给对手送去功劳。

    经过几天的战斗,卢仲彦手下有五千余人,同周同庆比起来几乎没有多少差距。不过这几天他也收拢了千余名俘虏,虽然只提供少量食物使这些俘虏没有多余的气力捣乱,但依然是个不稳定因素。

    但这些俘虏偏偏杀不得。

    所谓临阵杀俘不详,其实就是你把投降的人都杀了,敌方那些原本意志不太坚定的人为了活命只好拼命对付你,难度陡然上升,失败的可能性加大,可不就是不详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除了同自己的僚属讨论,还派信去问陈佑。

    于是在收到宋军进攻的消息之前,原本运粮过来的民夫开始把桐城县粮仓里的粮食朝庐江运。

    可惜这个命令下的有些迟,等消息传来时,运出去的粮食没有多少。

    剩下的这些粮食自然不可能留在这里,于是,在留够了军队所需粮食后,周军在城中贴出告示:扬州大都督、魏王悯士庶艰难,特令桐城开仓放粮以济民生。

    那些大户也就算了,升斗小民们完全没心思去考虑那么多,听说官府放粮,哪怕城中才经历了一场战斗,也挡不住他们对粮食的渴望。

    在这种情况下,桐城粮仓半天时间内就从堆积如山到空空如也。

    与此同时,城内周军也在有序出城。其中一千多人前去迎击邢路军,另外三千多人则在城东南一处缓坡上驻扎。

    这个缓坡一面水源丰富,很容易就能掘出涌水井,至少用水不愁。

    另外就是此处东边数里就是孔城镇,北边是桐城,西边是石井镇,进可攻退可守。

    在离开之前,卢仲彦还让人把俘虏营门锁全部打开。如果这些俘虏跑出来,为了能填饱肚子,肯定会在城内结伴劫掠,一个混乱的桐城,对想要进驻城内的一方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就算他们不跑出来祸害城内居民,于周军也没有什么损失。

    过了石井镇,离东北方向的桐城就没多远了。

    邢路骑在马上,犹豫到底是就在石井镇这里驻扎等待天明,还是到桐城底下驻扎等待天明。

    没错,周同庆下的命令是让他今夜袭扰周军,然而他并不准备这么做。

    在他看来,他手底下这一千人拉出去攻城,和送死没什么两样。

    眼看石井镇已经被抛在身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到桐城旁边驻扎。他打算到了桐城之后象征性地冲两下,然后就心安理得的在城下休消磨时间。

    刚下定决心,前方突然一阵喧哗。

    他不由皱眉,双脚轻磕马腹,拉拽缰绳,驱使座下马匹加速向前。

    没走多远,亲兵就带着一个短衫灰帽的粗壮汉子过来了:“将军!这人说是桐城来的!”

    邢路刚把目光投向那汉子,那汉子便叉手一礼,迅速开口:“我家主人遣某来告知将军,周军已经退出桐城,请将军速速收复失地。”

    乍听此言,邢路眼中精光暴起,这是白送的功劳啊!

    只是谨慎起见,他没有直接就相信这汉子,而是开口道:“我知道了。你若是无事,就到后面歇着吧。”

    那汉子直接就拒绝了:“好叫将军知晓,我家主人吩咐口信送到之后就立刻回去,不敢在此劳烦将军。”

    “呵!”

    邢路轻蔑一笑,抬起马鞭指着那汉子:“我叫你在这歇着,你敢不听?”

    这话一出,站在四周的亲兵立刻拔刀向这汉子而立。

    这人不过是一个好勇斗狠的家丁,何时见过这等场面?当时就吓得手足无措、冷汗直冒,在五月盛夏却仿若坠入冰窖。

    好在向来服侍主家,能得主家信重,聪明不说,至少够得上机灵。很快就反应过来,明白是生是死就在此时,当即拱手作揖:“不敢不听!但凭将军安排!”

    这汉子被带走之后,邢路没有耽搁,立刻招来斥候快速前往桐城探查。

    眼看日头将落,斥候终于带回了邢路想听到的消息。

    斥候离开桐城之时,城内尚未显露乱象。只不过这几名斥候一开始还小心谨慎,后发现周军的确不在是,不辞辛劳找遍了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