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欺世盗国-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小三千人,就是陈佑准备的先头部队,只要他们能在对岸打开阵势,后面的就可以不急不缓地轻松跟上。
当然了,如果渡江的时机地点选得好,说不定不会发生登陆战。
回到眼前,号令传出后,岸边军兵开始紧张有序地登船。
巢湖毕竟是一个湖,湖水流动不明显,也就是湖面比较大,随风起浪能给那些小船带来一些麻烦。所以演习安排是乘船横渡巢湖抵达濡须水口登陆,那里水流稍微快些,同时长距离的水面航行也是一种考验。
百舸争流的景象,初看上去颇为壮观,但演习需要驶过的距离不短。路程走了不到一半,赵德昭就没兴趣了,他扶着栏杆扭头看向陈佑:“陈师,如果渡江的时候选择没有宋兵驻守的地方,是不是就没必要按照这次的操演来了?”
“任何一条河流,只要是没办法直接蹚水,能渡河的地方都有限,如果对方兵力足够,完全可以把这些缺口堵住。”陈佑一面观察那些小船,一面慢条斯理地回复,“看起来从舒州到江都这么多的地方可供选择,但从我们这里出兵要想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洪州城下,合适的选择并不多。如果我在宋军,就可以集中兵力把守这些地方,那些远的放着不管也没什么。”
赵德昭点点头,还要再问,旗号手同另外一艘楼船沟通之后,立刻让传令兵过来通报:“宁将军已经抵达旗舰!”
陈佑朝远处的楼船看去,只能看到一簇簇的人影。
“离登陆点还有多远?”
“大约两刻钟之后能到。”
得到回答,陈佑看向赵德昭:“大王,咱们应该脱离船队了。”
赵德昭立刻下令,旗号传出后,靠近检阅舰的船只开始调整速度和方向,让出一条路来让检阅舰离开船队。
宁强会作为进攻方指挥,而早早等在濡须水的卢仲彦则是防守方指挥。为了这次操演,陈佑让人做了不少包了麻布草团的箭,耗费不小,希望这样的演习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陈佑一直强调操演要实战化,各项准备、安排、对抗,都尽量贴近实战,这也就意味着,演习中出现伤亡是大概率事件。就比如卢仲彦下令箭雨覆盖,湖面上的小船面对铺天盖地的箭雨,那种压力下肯定会有人承受不了胡乱动作导致翻船,
检阅舰离开船队大概五里的距离,赵德昭突然抱怨起来:“离这么远什么都看不清!”
“我已经叫人在批量制作望远镜了,开战之前应该能送到。”陈佑安抚一句,继续聚精会神地观察水军变阵。
在赵德昭印象中,望远镜是根据他做的那个显微镜改过来的,此时听了陈佑的话,他立刻是满脸笑容:“等望远镜到了,没个校尉都要发一只!”
陈佑闻言泼冷水道:“大王所言怕是难以做到,望远镜镜片磨制困难,况且时间太紧,开战之前做不到没人一只。”
简易望远镜不考虑维护和长久使用,难点就在于磨镜片和镜身长短,只要玻璃透明度能够满足。对颜色的要求反而不高。哪怕入眼是一片绿光笼罩,但能看清以前看不清的距离已经很实用了。
不去理会小男孩赵德昭的怨念,卢仲彦站在临时堆起来的土台上眺望湖面。
现如今已经是秋季,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卢仲彦所在的地方离岸边又足足有三四里远,很难看到什么。
这次操演对进攻方来说不太公平,首先卢仲彦知道会有船队靠岸登陆,水军的突袭优势没了。然后宁强并不知道卢仲彦会为他的船队准备什么陷阱,可卢仲彦对宁强手里的力量却是一清二楚。
也不知过了多久,身边旗手突然大声喊了起来:“将军!湖面发现敌军!对军先锋小船离岸边仅一里!”
卢仲彦猛然转头,他实在是难以相信,明明都让人死死盯着湖面了,怎么可能还会被水军摸到一里范围之内。
另一边,陈佑看着三十多艘战舰落在最后缓速向前,而前面的小船上军兵全都半趴着船上,用一种十分别扭的姿势划船,不由赞叹出声:“宁巡江这个安排着实可以,卢兵马使怕是会被吓一跳。”
卢仲彦的确被吓了一跳,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不管水军是怎么来的,既然出现了,那就把他们打回去。
很快调整好心情,他大喝一声:“准备火箭!”
这火箭其实就是无头箭蘸红漆,打到船身上留下印记便算是起火。
岸边军兵收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都头队正先射一箭定位之后诸弓手纷纷朝突然出现的船只射去箭枝,一时间箭雨铺天盖地。
正如陈佑所想,眼看着成百上千支箭从天而降,有些心理素质不过关的想要躲一躲,结果使得船只不稳,整个人翻入湖中。这还算好的,还有人落水之后反应迅速想要爬上船,结果连累一船人翻船。
原先负责盯着湖面的就是弓手,只不过他们都知道水军有不少高大的舰船,甚至还有楼船,现在湖面上雾气不浓,这么高大的船只离得老远就能看见。结果就忘了盯紧湖面,让水军进入一里范围。
一轮箭雨下来,水军也明白自己已经被发现了,当即一个个基层军官大声呼和让诸人举盾。
离得远,步军射箭以抛射为主,抬起盾牌挡住斜上方就没事了。
旗舰上,得知先锋部队被攻击的消息,宁强立刻下令所有战舰提到最高速度,迅速冲滩以掩护小船军士。
更在侧后方的检阅舰上,陈佑这时候吩咐楼船朝刚刚小船遭受箭雨的地方驶去,他要把那些落入水中的军兵们救起来。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
弓箭射程本就不远,把箭头改为布团之后有效杀伤距离更是大减。从防守步军发现水军舟船到守军放箭,中间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
根据水军事先的估算,同湖岸的距离缩短到四五十丈才需要防备岸上弓箭,然而抵不住卢仲彦套路深。
因为要布置防御,卢仲彦带着手下兵马提前数天来到这一处适合登陆的地方。一个地方要适合登陆,首先一点就是得地势平缓,也就是可以让军兵们下船之后蹚水上岸。
时间充足,知道会有水军从此处上岸,在禁止双方使用类似床弩、砲车的情况下,这样的优势当然要好好利用。于是他让人砍伐树木、挖掘土石,堆出来数条步许宽的堤坝延伸进湖水之中。这些堤坝,使守军的攻击距离增加了一倍有余,打了水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种临时赶制的东西坚持不了多久,但用在此时却也能给水军带来一些麻烦。
双方你来我往各施手段,总得来说还是水军吃亏。
水军战船上以及步军防线内都有穿着橘黄色短衬的年轻人手持钉着纸张的薄木板和铅笔到处巡视,时不时记录几笔。
这些人来源复杂,有书院出身的,有本地征召的,有从军中衙中调来的,也有一些的熟人介绍来的。不过不论什么来历,都是对行伍有了解并愿意学习的人,他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观察演习双方哪些做得不好、哪些做得好,记录下来等待操演结束后讨论总结。
差不多两个时辰之后,登陆战结束,步军获得胜利。
面对这种结果,陈佑的感想就是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别傻不愣登地朝已经做好岸防准备敌军冲过去。
不过毕竟是操演,哪怕陈佑已经尽力去模拟实战,受限于技术水平,很多装备战术不能使用。比如火药火油,比如床弩,着实是个遗憾。
组织这么一场演习耗费颇巨,接下来陈佑一面组织水步军将校以这次操演为案例商讨优化抢滩登陆的战术,一面安排各军轮流试着横渡巢湖。
南昌城一处宅院中,周国礼部主客郎中、迎宋国主使萧政安在庭院中转悠,一步一顿,仿佛这小小的院子里处处是景。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圈,一个年若三十许的男子从外归来,这是鸿胪寺典客署丞曹明彦,同时也是这次的副使。
“今日如何?”
看到曹明彦,萧政安停下脚步转身询问。
曹明彦脸上带笑:“叫郎中猜着了,今天见了宋国的丞相司直,说是宋国主不准备去洛阳。”
曹明彦表面上的身份是鸿胪寺官员,实际上他还是外间房的细作,作为副使来到宋国,有一个任务就是联络宋国中枢官员。
能提前从宋国中枢近臣口中得知宋国主的想法,这证明他曹明彦工作得力,也不怪他脸上带笑。
只是萧政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眉头却皱了起来:“可知我等何时能够北归?”
“这倒没说。”曹明彦摇头,紧接着又抛出一个消息:“据说这两天宋国君臣在商讨哪个王子可能代替宋国主前往洛阳。”
如果这是真的,过两天萧政安自己就会知道,如果这是假的,即便萧政安知道了也没啥,曹明彦这样做够不上泄露情报。
“若是如此,你我安全倒是不需要担心。”萧政安松了口气。
不过他很快又肃容道:“来了这么些天了,不能一直等着,我明日会求见宋国主,催促他立刻上京。”
曹明彦点点头,使者催促北上,留给他活动的时间不多了。
九月二十二日,宋国主接见周国礼部主客郎中、迎宋国主使萧政安,自称病体难愈,虽仰慕天颜,却无法亲自去洛阳朝见,只得叫自家次子代替前往云云。
“我要见戴和裕!”
在宅院中听了萧政安带回来的消息,曹明彦十分坚决地说出这一句话。
萧政安沉默一阵,出声询问道:“待出发之后可行否?”
“我怕到时候来不及,”曹明彦朝萧政安郑重一礼:“还望郎中费心。”
说实话,在即将脱离虎口的这个时候,萧政安并不想多事,显然曹明彦想要见宋国二王子便属于“多事”的范畴。
不过从京中出发之前就有人告诉过他,这次出使要多配合曹明彦,是以虽然麻烦了些,但萧政安还是做到了。
二十三日,周国使者二人拜会宋国二王子戴和裕,以商讨入京事宜。
一开始双方坐在客厅之中正正经经地讨论着北上诸事,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萧政安突然起身告罪询问茅房所在。
待萧政安离去,曹明彦遽然发问:“二王子可知贵国主抗命不朝有何后果?”
戴和裕眸光闪动尚未开口,他身边幕僚立刻接过话头:“使者当知,我王非是抗命不朝,实在是无法前去。即便如此,却也派了我家主翁入朝以表忠心。”
曹明彦睨了那幕僚一眼,呵呵笑道:“忠心与否非是我等所能置喙,只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如今二王子受命入朝,千万小心。”
这话说完,萧政安刚好回来,曹明彦立刻闭口不言。
曹明彦说得这番话是在冒险,他自己冒险可以,却不能把萧政安也给牵扯进去,这才有两人的这番配合。说是掩耳盗铃也罢,总之明面上看去,萧政安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两人告辞离开后,戴和裕靠在椅背上思量许久,突然开口询问:“印禅,那个曹明彦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幕僚沉吟一阵,叹了口气:“若是所料不错,那人是说主翁此次入朝凶多吉少。”
“凶多吉少。嘿!”
戴和裕冷笑一声,随即道:“我听说一开始丞相说要在我和老三之间选一个出使,吵到最后选了我。”
沉默片刻,幕僚道:“国主还是偏爱建昌节度多一些。”
又是一阵沉默之后,戴和裕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我今晚想要见一见曹明。。。。。。不,没必要见他。印禅,你印信去找单将军,小心一些。”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四百八十六章 浅水亦有乱流涌
见了戴延康,离开王宫,上了马车,驶出南昌城,一切平静如故。
一直到登上楼船起航北上,曹明彦终于松了口气。
他对戴和裕说的那番话,既是挑拨离间,也是危言恐吓。如果戴和裕是那种忠心耿耿父子情深的人,戴延康得有怎样的心胸才会当做没有发生继续之前的安排?相比之下,曹明彦更倾向于戴和裕起了别样的心思,瞒下了那番话没有上报。
只是,不知道戴和裕究竟是什么打算,实力又有多强。
曹明彦心中藏着事,同萧政安闲谈几句,便回到自己的船舱,他得好好梳理一番这次的成果。
刚坐下没多久,连墨块都没有磨开,舱门突然被敲响:“曹天使在否?余干节度判官刘若求见!”
余干节度使,就是戴和裕。
曹明彦将研磨到一半的墨块放下,脸上挤出笑容,一边开门一边道:“刘判官快进!不知判官来此是为何事啊?”
……
巢县龚家村,龚禾盛双手交叉搭在桌上,眉头微皱,抿唇不语。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四十许的男子,相貌平平,没有任何能让人一眼记住的特色。
“龚君说是此地贤良,那陈佑可曾真的把尔等当做贤良?旁的不说,龚君可曾见过自家二郎被杀,却连累家人遭到刑罚的贤良?陈佑待尔等何其之薄!”
那男子一直在劝说龚禾盛:“龚君仔细想想,庐州归周之前你是何等逍遥,陈佑治庐之前你又是何等自在,如今陈佑节度庐州,龚家这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听到这话,龚禾盛苦笑一声:“楚先生知我等苦处。”
说句良心话,龚家被州衙认定为贤良之后,虽然要付出一些精力金钱,但借助这张官皮,家中资产仍然在不断增多,平日里身份面子也都不低。只是资产增长的速度,身份面子提高的程度,都没有达到他们这些大户的预期罢了。
赚得少就是不赚,不赚就是亏,既然都亏了,那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
楚姓男子对龚禾盛这等人显然是颇为了解,听了龚禾盛的话,脸上非但没有笑容,反而露出感同身受的神情:“在下家中也薄有资产,看看江南之地的景象,再看看江北这边的情形,实在是叫人难以相信。”
龚禾盛叹息一声:“着实羡艳先生。”
楚姓男子眸光闪动,身子微微前倾轻声开口:“若是龚君能当上这巢县令。。。。。。”
话说到一半,他突然停下,哈哈笑着向后靠去:“扯远了、扯远了!说起来龚君可有心让陈佑受各教训?”
龚禾盛思想还停留在没说完的那句话里,愣了一下才开口:“什么教训?”
楚姓男子神秘一笑:“龚君且备好人手就是。”
龚禾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姓楚的倒是有些谨慎。
庐州州衙,陈佑正在听舒寿君汇报近来施政情况。
主要是秋收基本结束,征收秋税的事情该考虑考虑了。除此之外就只有“道德教化”,主要是断案判刑以及科举学政。
今秋各州发解试的诏书已经下达,十一月之前得完成发解试。科举考试这东西,说重要一点是为国选材,考试内容和考官倾向实际上起到筛选考生政治观点的作用。其它地方管不着,但是庐州考生的政治倾向,陈佑和舒寿君都很感兴趣,就考试内容两个人已经谈了好几次,每次都不欢而散。
反而是断案判刑这边,哪怕陈佑认为舒寿君又做得不妥当的地方,也没去管。他不可能事事指手画脚,惹急了舒寿君直接请辞,受伤的还是他陈佑。
事就那么多事,最后还是说到发解试的问题。
依然是舒寿君先开口:“眼看着要进了十月,秋解时日必须定下来,至少要留出半个月给士子备考。”
陈佑暗自思忖,一时半会想让舒寿君改变主意不太可能,既然如此,那就各退一步。
心念及此,陈佑开口道:“便照舒使君所言,这两日州衙通知下去,嗯,十月二十一日开试如何?”
“可以。”舒寿君点点头,面上神情淡淡,“下官这就去准备考场考题。”
“考题让主考来出就是了。今秋事务繁忙,你我空闲较少,就让司功郭博来负责此事。”
司功郭博,泗州人,目前来看稍稍偏向陈佑,但舒寿君安排下去的任务他从来都能很好的完成。而且功曹本就有选举的职事,双方妥协的情况下,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舒寿君也不想继续吵下去,稍稍考虑便点头赞成。
两人政见不同,都没有闲聊的心思,舒寿君待正事说完,立刻就起身告辞,绝不多留一小会。
出了陈佑的书厅,刚走没几步,就见出自本地的一个录事带着一微胖男子朝书厅走来。
这微胖男子是之前陈佑背书的庐江贤良,这几个月倒也为舒寿君的教化之功出了不少力,此时见到便面色温和地点头搭话:“田家主来州衙是出了何事?”
田长鑫见到舒寿君,脸色有些尴尬,听到问话连忙立定叉手行礼:“见过使君。叫使君挂牵了,只是一些小事情要跟节使说一下。”
“哦?”舒寿君眉毛一挑,看出田长鑫口不对心,脸上笑容消失,“既然如此,你且去吧。”
话音未落,拂袖而去。
那田长鑫愣愣地站在原地,脸上神情变幻不已。
“田翁快走吧,别叫大帅等着。”
他发愣的时间有些长,领他过来的那个录事催了一声,他这才连声哦着,重又迈开步子。
进了书厅,他甚至还没看清厅内情形,便立刻下拜行礼:“小民田长鑫拜见节使!”
“不必行这等大礼。”陈佑兴致缺缺,却还得打起精神来,“你说有要事通禀,现在可以说了吧。”
“这。。。。。。”田长鑫面色犹疑地看向周围。
书厅内除了领他进来的录事,陈佑侧后方还有两名持械亲卫。
这意思很明显了,想要陈佑屏退众人单独禀告。
只是安全最重要,明了田长鑫想法的陈佑只是挥手示意录事离去,身边两名亲卫却如钉子般钉在原地。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聊人生,寻知己~
………………………………
第四百八十七章 旧人只听新人笑
“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
这句话语气有些不对,陈佑说出口后顿了一下,想到田家在整个庐州都算是比较配合的,当下语气稍缓补充道:“有问题能解决,我这里就给你解决了。”
“没事,不是,没问题要劳累节使!”
原本坐在椅子上的田长鑫连忙起身摆手,他是来示好卖乖的,可不能让陈佑有了田家就会惹麻烦的看法。
陈佑双手交叉搭在桌上,等着田长鑫进入正题。
“好叫节使知晓,小民这次过来,实在是听到风声,有人准备对节使不利!”
“哦?”陈佑挑眉,示意田长鑫继续往下说。
看了一眼陈佑的反应,田长鑫才低下头继续道:“前日有个姓齐的过来找我,说是淮南各地剿匪牵扯兵力,致使庐州空虚。只要有千余人,擒杀。。。。。。”
说到这里,田长鑫停住了,他再次抬头看向陈佑,脸上满是尴尬心虚的神色。
见他如此,陈佑明白接下来可能不是什么好话,当即道:“没事,说吧。”
“是。”田长鑫点头,“那人说只要有一千兵马,抓住节使和大王不是难事。”
“是么。”陈佑伸手点了点桌子,“此人现在在何处?”
这个问题一出,田长鑫愈加尴尬,嗯嗯啊啊一阵才道:“姓齐的这厮只是叫小民备好丁壮器械,待时机合适再来寻小民。”
“这样。”陈佑点头,沉吟一阵,看着田长鑫,“你就当没跟我说过此事,他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啊?”田长鑫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想明白陈佑这估计是要引蛇出洞。
让自己参与到这样的计划中,那是妥妥的信任啊!
自认为摸透了陈佑想法的田长鑫喜滋滋地答应下来。至于报酬什么的,先不着急,待功成之后一定会有令人满意的酬劳。
待田长鑫离开,陈佑立刻遣人叫来鞠兴达,让他安排人手盯着田长鑫,同时仔细查一查其余各州县大户,尤其是庐州周边的州县,有没有异动。
除此之外,陈佑自己手里面的情报力量也朝这件事倾斜,跟着过来的刘河连同淮南江南一片的负责人全都重点关注庐州的十几个大户。
在宋国主拒绝入朝的消息传到庐州时,宋国使者也来到了全州清湘县,周静江节度使、楚王沈涌就在此地。
占据了原沈国南部大部分州县的静江军,超过定难军成为周国最大的独立藩镇,就连归义军称臣之后都没能撼动他的地位。
同定难军李彝殷一样,沈涌心里明白不可能在周国手底下翻多大的浪,但是又担心失去目前的权势。故而对于中央王朝,表面臣服的同时逮到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