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欺世盗国-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将散去,枢密院几人还留在议事厅。
马青和宋敏贞难得来一次枢密院,自然要趁这个机会多处理一些事情。
陈佑早有准备,趁机提出汰换兵员的事情。
所说理由无非是现在的禁军之中多有泼皮无赖,若是管理有失,这些泼皮无赖很可能会闹出大事情。
正好成立治安寺需要招人,不若商量把一部分不怎么合格的军汉转到治安寺去,禁军重新招收良家子。
招人以及训练是选阅房的事情,选阅房目前在陈佑手里。现在招收良家子参军比较困难,这种难事交给陈佑的人,王彦川、李继勋等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马青、宋敏贞虽知此事困难,但陈佑所说的的确有道理,既然无人反对,便也赞同下来。
再就是武库和军器监。
这两处地方都归政事堂管,马青希望王彦川和陈佑能把这两个地方拿到枢密院来。若是继续放在政事堂手里,要武装治安寺就太容易了。
这天之后,多次试探之后,洛阳武库到了枢密院手里,但军器监实在是没法子。
军器监理论上直属皇帝,政事堂诸人咬定这一点,再加上或明或暗的提示军队不应该掌握制造军械的能力,赵德昭根本不可能让枢密院掌握军器监。
最后马青亲自入宫痛陈利弊,虽然枢密院没能拿到军器监,却使得政事堂失去了任命军器监官吏的权力。军器监所有官员升迁任免,皆从中旨。
………………………………
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
“将明倒是好手段。”
赵普笑呵呵地给两个酒盏斟满酒,坐下的时候感叹一声。
陈佑轻笑摇头:“全是无染相公所为,某只不过是奔前跑后罢了。”
他这话说出,赵普只是笑而不语。
陈佑明白,赵普这是急了。
有刘熙古和卢亿在,赵普没办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写意地针对陈佑手里的人才,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要付出点代价。
本想着法司改制,能趁机送些人情或者交换一些好处,谁成想治安寺他不能插手,大理寺被王、马两位相公划定。
偏偏陈佑还成功地把手伸进了大理寺,也不怪赵普以为是陈佑在后面搅风搅雨。
喝酒吃菜,一连三杯酒下肚,赵普才满脸感慨地开口:“到你我的位置上,将明你也明白,人呐,有时候是身不由己。”
这话陈佑十分赞同,点头附和道:“的确是,你不想走,后面也有人推着你不得不走。”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好似都有了些醉意,可其中几分真几分假,谁都不知。
只听得赵普继续道:“我俩相交微末,当初将明你曾舍命与我共搏富贵,我也曾冒险助你除去敌手,如此情义,何人能比?”
陈佑脸上浮现出回忆的神色,接过话头:“犹记得太祖末年,你我二人受先帝之命潜回京城,当时真是通力配合豁出命去,方才有如今的生活。”
顿了顿,他晒然而笑:“则平你我想知多年,有话就直接说了吧,作甚弯弯绕绕好不爽利!”
听了他这话,赵普放下酒盏,脸上感慨尽消,对上他的目光,平静开口:“也是,不说虚的了。前阵子我对你多有为难,其中缘由想来你也清楚。”
“在其位谋其政,身处此间,不得不如此。”陈佑微微摇头,既是表示对赵普的理解,也是在说自己现在给赵普使绊子实属正常。
赵普显然明白这一点,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你我之间,只有公事,没有私怨。”
有了这样的共识,就有了合作的基础,不存在说因为之前敌对,现在就不能相互配合的情况。
陈佑点头,默然举杯。
酒水下肚,赵普没有吃菜,而是前倾着身子,压低声音道:“张欢投了温美才,文伯相公那里,恐怕有些阻碍。”
“呵呵。”陈佑眼底尽是嘲讽,“此等人物,阻了文伯相公变革,怕是蹦跶不了多久。”
似是见陈佑明了,赵普轻松一笑,坐直身体吃了口菜,然后才道:“三司可不仅仅是一个三司使的事情,关心的人不少。”
陈佑停下筷子,话语间带着些郑重:“怎么,温美才对三司改制有意见?之前文伯相公宣布的时候怎么不见他提?”
“人是会变得嘛!”
赵普也放下筷子,十分认真地看着陈佑,缓缓道:“似温美才这般一心只有私利的人,实在不该留在中枢。”
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先提出来的会是赵普。
陈佑默不作声同赵普对视良久,然后道:“还要看文伯相公作何说法,或许温美才只是一时糊涂,是吧。”
赵普颔首:“确实要看王平章怎么说。”
说完这句,两人默契举杯。
当天晚上,陈佑寻到王朴府上。
在客厅坐下,揭开茶盏抿了一小口,陈佑率先开口:“佑星月来访,实是有要事想同相公商议。”
王朴面目微动,正色道:“将明且讲。”
陈佑稍稍沉吟后开口道:“眼下相公只为两件事忙碌,一是法司,一是三司,佑所言无误否?”
“的确如此。”
法司涉及刑部、大理寺,以及准备筹建的治安寺;三司涉及盐铁、税赋、户部钱粮等等。两件事牵扯面极大,法司改制涉及到京城兵力分配,三司改制涉及钱粮税银,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借助改制,王朴也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巩固地位权势。
只是哪怕作为首相只需统筹局面,同时推进两个系统的事情,也耗费了王朴大量的精力,不然也就没有陈佑赵普这些人的事情了。
其实王朴也可以充分放权给底下人,只负责指出方向和验收结果。可这样的话,底下人会把政策执行成什么样子,就只有天知道了。
经常会出现,一项项政策单独拿出来那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方略,组合到一起就变成劳民伤财的法子。
王朴从小吏幕僚做到首相,对此自然知晓,故而在当前只是抓住两点,其余暂且不管。
陈佑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眼下还有一件事比较重要。
“相公以为,法司、三司的改制,诸府军州会如何应对?”
他语气淡然地问出这个问题,随即又补充道:“或者说,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刺史,可能放下手中权力么。”
沉默一阵,王朴从容对曰:“有赖先帝之功,天下兵马大半聚于京师,谁人敢反?谁人能反!”
陈佑立刻道:“若是一地节镇数年不便,则如何?若是中枢生乱,则又如何?”
停顿一下,陈佑沉声道:“佑以为,如今之重,非是两处改制,乃是中枢稳定。中枢定,则各节镇不敢不服从调令;中枢定,则改制可稳步推行。”
他这话一出,王朴登时反应过来。
“将明你这话。”王朴看着陈佑,眼中带着探究,“是话里有话啊。”
陈佑丝毫不虚地同王朴对视:“相公当知,天下定于兵马。然先帝已去,官家年幼,天下兵马以何人为主,全在于中枢如何。”
“怎么,有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还不够么?”
王朴面带浅笑看着陈佑,说出来的话却有些冰冷。
陈佑立刻回道:“佑能掌握侍卫亲军,非是武功威望压服全军,而是有两府在身后支撑。如若相公和长山公不支持我,恐怕我是一个军汉都指使不动。”
这话说完,两人目光相交,静默良久。
许久之后,王朴垂下眼皮:“汝之所虑,吾知矣。”
停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措辞,然后道:“政事堂这条船,不能漏,也不会漏。”
欺世盗国
欺世盗国
………………………………
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里刀光起
王朴是一个合格的宰相,或许他在某些事情上有私心,但维持天下稳定、促进国家繁荣的职责他从来没有抛下。
哪怕知道陈佑说的一番话不全是出于公心,可陈佑说得有道理,他就愿意听,并且主动推动话题往更深入的方向进行。
“将明以为这天下,到何时才不会被武夫摆布”
陈佑喝茶的动作一顿,随即轻啜一口放下茶盏,轻声道“文伯相公问我,我又能问谁呢或许,等到天下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内外士卒家庭和美。这时候即便有一二野心者意图颠覆,也极少会有人追随吧”
他说完,王朴先是叹息一声,随即神情激昂道“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此正是我辈须得努力之目标耳”
听他此言,陈佑开口道“以相公之能,或有不及,然必不远矣”
“呵呵。”王朴重又恢复平静的神态,摇头道“难。”
他端起茶盏准备喝茶,都到嘴边了,却又停住。
见他如此,陈佑不禁凝神望向他,听他要说什么。
只是王朴什么都没说,轻轻摇摇头,顺势喝了口茶,然后放下茶盏看向陈佑。
“此时此地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话我就直说了。”
“相公请讲。”陈佑姿态摆低,以示把王朴的话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你既知武夫乱国。”王朴目光炯炯地看着陈佑,“又为何,要阻拦我”
陈佑一惊,同王朴对视一眼,随即将目光放在王朴手边的茶盏上,语气坚定道“凡事过犹不及,我担心相公逼迫太过,惹得将领升起反抗之意。”
王朴没有说话,陈佑继续道“佑闻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乱世不远,诸将心气甚高,如若迫之过急,则有反叛之忧。”
“呵”
王朴轻笑一声,满脸“你太年轻”的表情。
“某听闻前些年有人喊出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的话语,某可不是什么当世名将,领不了那壮马强兵。不趁着先帝余威尚存削平诸镇,等过个几年,怕就只能驱虎吞狼。嘿引虎入室,焉知虎心。”
他捏住茶盏盖,轻轻转动,发出“噌噌”的声音,缓缓吐出四个字“不是狼心”
“铛”
茶盏盖子掀开、落下,发出一声脆响。
陈佑默然。
他和王朴想法的差距在于,他想要控制住那些军头,而王朴则想让军头当不成军头。
要说防止中枢被武力倒逼控制,肯定是王朴的法子更好。但考虑到周国的现实情况,陈佑觉得还是他的法子更合适。
大家都是成年人,认定了的事情很难改变,尤其是这种自我感觉思考逻辑严密科学的想法,几乎不存在改变的可能性。
良久,他喟然叹道“佑非是相公。”
王朴定定地看着陈佑,听到他这一声叹息,眼眸中浮现出失望的神色。
“无妨。”王朴重又恢复平静,语气淡然,“毕竟我是首相么,中枢的担子,总归是压在我身上。”
这基本上是说陈佑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都得听他的。
话到尽处,陈佑没有多留,很快就告辞离开。
坐在马车里回家的路上,他神色肃然。
今晚这场谈话达到了他预期的目的,却也超出了他来之前的设想。
最出乎意料的,无非就是王朴的态度。
王朴是越来越往一个权相的方向发展了,偏偏他同王朴想走的路还不一样。他想要施展抱负,就无法容忍一个不同道的权相压在他头上。
政争,有时候对错之分,有的,只是路线之争罢了。
数日之后,又是一次两府议事。
还是在同明殿,赵德昭端坐在正北御座之上,他侧后方架起一道帷幕,看里面人影憧憧,应该是卢金婵在里面。
御座前方,东边坐着政事堂诸人,西边坐着枢密院诸人。
枢密院这边六人,四相公两同知,陈佑坐在第四位,上手是王彦川,下手是李继勋。
政事堂那边只有五人,三相公两参政,赵普位次张欢,落在最后。
陈佑双手摆在膝上,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心中揣测今天温仁福会不会出手拉张欢。
内侍监童谣立在御座旁,待殿内侍从宦官敲响玉磬,便平举手中笏板,朗声道“两府议事开始。第一事,岭南兵事”
安静一瞬,王彦川开口“外间房传来消息,岭南贼酋肆意纵情,国内渐生乱象。枢密院的意思是趁此良机平贼。”
他话说完,又是一阵静默。
见无人说话,王朴开口“就照此来。议一议,看叫谁去负责此事。”
“司农寺丞曹固可去。”
张欢开口了,他一面说话,一面扭头仔细观察王朴。
王朴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马青突然开口“此人不知兵事吧”
见马青说话,原先准备开口的陈佑闭上嘴。
另一边张欢却是心中喜悦,对于他来说,马青的反对算是助攻。
过完,听到马青说话,王朴稍稍沉吟后出声“剿灭岭南贼非只是兵事,单要某个将领过去,恐怕难以竟全功。”
说着他停了一下,然后补充道“不过术业有专攻,再安排一名将领为副,专门负责兵事。”
“可以。”马青赞同一声,便不再开口。
陈佑顺势道“那就升州勇毅军都指挥使黄通吧。勇毅军当初随官家平江南时先登立功,得先帝赐名,用来剿灭岭南正合适。”
王朴瞥了一眼陈佑,同样是不赞成也不反对。
等了一阵见无人反对,他扭头看向赵德昭“官家以为令曹固督军、黄通为副,率军攻岭南,可行否”
赵德昭瞅了一眼陈佑,然后看向王朴,点头道“就照王相公所言。”
此事便算定下。
又是一声玉磬声响,继续下一件事。
只是包括陈佑在内,都能感觉到今天张欢似乎只要是温仁福提出来的建议都会选择赞同。
陈佑心中暗叹,果然是投了过去。
一条一条,很快就到了三司和户部的事情。
童谣宣读的声音刚刚落下,温仁福肃容正声道“我今日观三司改制,感觉有些问题不解决的话,这改制怕是进行不下去。”
………………………………
第五百六十六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一)
来了
陈佑扫了一眼温仁福,立刻把目光转向王朴。
只见王朴微微皱眉,随即温声问道“此话怎讲”
“前朝设立三司,是因国朝税赋钱粮令出多门,故以三司总国计。”温仁福语气轻柔,但说出来的话却十分冰冷,“可如今三司拆分,这国计之事无人总理,恐怕过不多时又会混乱不堪。”
他话音落下,赵普立刻出声“政事堂诸公总理国政,财赋事自然也是由政事堂总领。”
温仁福轻轻一笑,看向赵普的目光中带着嘲弄“政事堂这么多人,一人管一点同不管有什么区别或许,赵参政的意思是,专门让某个相公负责此事”
最后一句话说出口,坐在温仁福下手的窦少华脸色立刻有了变化。
如果财政大权真的收到政事堂,毫无疑问会掌握在王朴手里。没有一点转圜余地,他这个新入政事堂的宰相估计是要成为毫无权力的空头宰相。除非依附王朴,才有可能分润到一点权力。
他的目光越过温仁福看向王朴。
王朴拆分三司的意志甚为坚定。而且根据幕僚分析,如果继续留着三司,三司使极有可能压迫他这种新任宰相的权力。
一时间,在战场上面对种种局势能够快速决断的窦少华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候焦继勋插话道“温相公怕是忘了,先帝时后勤改革,凡涉军事,一应支出皆从枢密院。”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这方面咱们枢府虽然人多,可也没什么烦乱的地方。”
他贸然插话,不过枢密院这边其他人都没说话。
现在枢密院钱粮方面还要依靠三司和户部这边,王朴准备拆分三司之后,由枢密院单独负责军政之预。
也就是说,只要三司被拆分,三司里面关于制定一年军事支出预算的权力将会被划拨到枢密院,政事堂这边只负责拨款。
虽然脖子上的绳套还在,但拿到预算权力也让这个绳套松了些。对马青来说,这更加有利于枢密院制衡政事堂,自然不会拒绝。
见王朴有了枢密院的支持,温仁福微微皱眉,微不可察地同坐在枢密院这边的李继勋交换眼色后,脸上表情不变地看向一直没说话的窦少华。
他需要窦少华的支持,但之前已经说得那么清楚了,为什么窦少华没说话,难道他不在意还是说
温仁福想到了窦少华已经被王朴利益收买的可能性,脸色终于变了。
正巧窦少华同他对上了目光,他清楚地看到窦少华眼中的茫然与焦虑,顿时升起一丝希望,试探着开口道“我的意思倒不是继续留着三司,只是天下财赋毕竟繁杂,总得叫专人负责。”
窦少华悟了
能打胜仗的将领都不笨,有温仁福的提醒,他立刻明白过来,当即道“那还是叫张参政担起来嘛总归他之前就是三司使,有经验。”
温仁福就等着这句话,窦少华这句话说出的瞬间,温仁福和张欢都是如释重负。
对面李继勋终于找到机会,立刻跟进“呵呵,窦相公说得有道理。改制要改的是三司,又不是张参政。现在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也不能叫事务繁忙的三位相公专门负责,叫张参政继续处置财赋事宜倒是最好的选择。”
陈佑扭头看了李继勋一眼,只可惜他说的这话与枢密院无关。虽然能叫马青等人疑心李继勋投靠了温仁福或窦少华,但此时毕竟是政事堂内斗,马青等人并不想掺和进去。
王朴瞥了一眼温仁福,语气平缓地开口“温相公所言不可不解决的问题,竟然只是叫张参政继续负责财赋事么”
赵普闻言,眼前一亮,立刻起身朝赵德昭行礼,朗声道“普不知道,原来在温相公眼中,天下财计竟比不上张参政一人去留如此私心,何以总计天下政务”
说着,他再次一礼,高声道“启奏陛下,臣普,弹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温仁福和三司使、参知政事张欢以国朝权柄私相授受请逐此二人,以正风清”
殿内静了一瞬间,焦继勋也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瞅了眼坐在他身边面露纠结的李继勋,心中冷笑一声,也站起来高声道“臣亦以为温相公和张参政所作所为实有负官家信任,以天下为儿戏,非是宰执所为。臣继勋,亦请逐此二人”
突然而来的弹劾,赵德昭明显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看了看陈佑,又看了看王朴和马青,甚至不敢随意开口说话。
马青见状,叹了口气正要开口维护官家威严,温仁福连忙起身呵斥“赵普、焦继勋你二人岂敢在君前胡言乱语”
说着,他朝赵德昭一揖,高声自辩“启禀陛下,臣一心为国,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怀有私心所为者不过是天下安定罢了”
在他身后,张欢也是跟着一齐喊道“臣未曾与温相公私下勾连赵普、焦继勋所言乃是污蔑”
王朴冷哼一声,赵普当即会意,又道“若无勾连,何以温相公要停滞三司改制,用以挽留张参政陛下此风不可长啊”
赵普话音刚落,赵德昭身后的帷幕内传出一声轻咳。
有些茫然失措的赵德昭立刻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后朗声道“诸卿且起,我,呃,朕自有思虑。”
殿中诸人听着赵德昭说话,注意力却放在帷幕后面。
谁都知道,以赵德昭当前的年龄,做决定的实际上应该是太后杜氏。
陈佑嘴角上翘,暗自轻笑。
他明白张欢是留不下来了。
毕竟在这次议事之前,他曾见过卢云华,把张欢投向温仁福引来王朴不满的事情说了出去。
卢云华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机会,入宫同身为太后的大姊商量之后,决定推卢仲彦取代张欢。
虽然陈佑反对,但姊妹二人甚为坚定,再加上卢仲彦也想更进一步,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反正赵德昭是皇帝,趁机换一个参政罢了,哪怕没陈佑的支持也无伤大雅。
果然,赵德昭接着道“便如赵卿、焦卿所言,张欢罢三司使、参知政事。”
突然说出这句话有些突兀,但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无人能够拦住赵德昭的这个决定。或者说,没有人愿意和温仁福一起出头,更别提温仁福也是自身难保。
赵官家的话音刚落,王朴为首的诸人一同应下,而张欢面色瞬时煞白,温仁福也变了颜色。
但是,赵德昭的下一句话却让温仁福重又升起希望。
………………………………
第五百六十七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二)
“另以太子少詹事卢仲彦参知政事。”
赵德昭说出这话后,殿内安静了一瞬,随即马青和王朴同时唰地起身,齐声喝道:“不可!”
这突然的两声大喝,把赵德昭吓了一个激灵。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行礼道:“陛下恕罪,臣以为卢仲彦不当为参政。”
在两人身后,温仁福也考虑清楚了,脸上泛起激动的红晕,深吸一口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