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欺世盗国-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船舱内,陈佑终于听到县城方向传来的声音,原本平静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这是他入周以后第一次领兵出战,能不能以最少的损失顺利拿下石镜城,关系到他的军事声望。

    过不多时,守在舱外的刘河突然喊道:“司马!我军已经入城!”

    舱内三人不论心中作何想法,听得此言皆是面露惊疑,这也太快了吧?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欲建功再攻遂州

    只是反应过来之后,陈佑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微笑着走出船舱吩咐道:“传令李都指,先看好粮仓和武库,不得侵犯民众!”

    刘河应了一声,转身吩咐传令兵。

    舱内的张和听到陈佑这么吩咐,脸色更是阴冷。

    一旁地潘美看到这一幕,心中暗自叹息。

    陈佑这是在步步紧逼,通过抬举李响来架空张和。广节军内当然也会有对张和忠心之人,但李响也可以用这个法子将那些人架空。

    当然,这个法子也就恶心一下张和,一旦广节军不在陈佑手底下,张和就能通过同样的手段夺回广节军控制权。

    也就是说,只要张和缩着、忍着,除了丢些面子,并不会被怎样。

    只是陈佑既要动手,就不可能让他这么安安稳稳地缩下去。

    昧爽,陈佑进入石镜城,休息一夜的荆门军各营被安排前去攻占合州其余诸县。

    说是攻占,其实就是宣示一下武力存在,然后将粮食、兵器啥的运回石镜。

    合州原本是属于武信节度使治下,各县军兵在当初叛乱的时候基本上都被当时的武信节度使抽调前往蜀都参战。叛乱结束之后大部分人又被杨中广征用,回到各县的很少。

    从这次也攻石镜就能看出来,现在这些城池,基本上属于传檄而下的情况。

    通过投降的合州别驾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陈佑一方面觉得自己之前紧张的表现有些可笑,另一方面心思也活络起来。

    若是这蜀地州县都是这般表现,他们似乎不必傻傻地守在这里啊!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周军在江津县再败王昭远,追至泸川将其生擒。

    随后李继勋带一万人马沿中江水北攻资、简二州,而秦王则亲率大军攻戎州,转入大江直趋蜀都。

    而在北边,高彦俦于白马关再败,**身亡。

    匆忙赶到汉州的杨中广放弃德阳县以北区域,坚壁清野死守德阳、什邡一线。

    现在这种情况,正是去年周国攻蜀时预想的结局,历史上后蜀就是在北宋类似的攻势下投降的。

    只不过这个世界的蜀国还有一个杨中广可堪一战,而且南北军兵分属两家,蜀国君臣尚未到绝望的时候。

    陈佑收到消息之后,立刻叫来潘美,摊开地图研究起来。

    他们现在占据合州,下一步该怎么走,这个是急需考虑的。

    不论是陈佑还是潘美等将校,肯定不会满足仅仅待在合州。

    若是之前攻打合州十分艰难也就罢了,但合州基本上可以算是一鼓而下,这功劳就小了很多。

    所以在中军顺利挺进蜀都的情况下,这一支偏师离开合州,继续攻城略地就是必然的选择了。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选择哪一个方向?

    先前已经说过,合州位于涪江、嘉陵江、巴水三江交汇处,川东地区依旧多山地丘陵,下一步肯定是溯江而上。

    只是究竟要沿哪一条江,这是需要考虑的。

    第一条路是沿着巴水北上,过渠州、巴州,通过米仓道入汉中。

    现在史肇庆带领大军征蜀,汉中空虚,虽陈佑部只有六七千人,依然有很大可能拿下汉中。

    难点就在于拿下汉中之后怎么守住,必须得联系上凤州兵马,才保险。就算这样,在凤州军入汉中之前,也必须由陈佑部独自抵挡成、阶二州可能来的进攻。

    第二条路是沿着嘉陵江,经果州、蓬州、阆州,过剑门关、葭萌关、阳平关,通过勉县入汉中。

    从这一条路走的话,除了得独自守住汉中一段时间,还得快速夺下三关,这也不是易事。

    当然,他们也可以夺下剑门关之后不走了,直接在剑门关堵住汉中军的退路。

    第三条路就是沿涪江北上,过遂州、梓州,直抵绵州。

    此时汉中军主力正在汉州德阳城下同蜀军对峙,一旦陈佑部拿下绵州,就能对汉中军形成前后夹击之态。

    而且历史上北宋灭蜀时候的东路军就是走的遂州,可以说是有成功的经验。

    走这一条路的难点就在于,一旦蜀国杨中广部没被消灭,抵达cd的秦王、李继勋等人就没办法北上夹击。

    到那个时候,汉中军肯定要拼了命往回赶,而蜀军则会掉头阻击周军,陈佑部就得独自面对汉中军。

    面对这种情况,陈佑就有些难受。

    若是史肇庆没有反叛该多好,不需要犹豫,直接就选择涪江。可是现在多了汉中这一方势力,需要考虑的情况就多了。

    “目前消息太少。”被他拉过来的潘美也是一脸纠结,“若是求稳的话,我建议还是走涪江这一条线。走慢一点,如果大帅蜀军败了,那我们就赶紧到绵州;如果没有,那还是回来守着合州比较好。”

    听了这话,陈佑盯着地图仔细考虑。

    潘美选择这一条路线,主要原因就是它路程短,经过的城池比较少,往来比较迅速。

    良久,他终于下定决心道:“就走这条路吧!不管怎样,先到遂州再说。”

    到遂州之后,离绵州不过三百里,水路运兵,一天多一点就能到了。

    目标定下,陈佑看起来轻松许多。

    靠坐到椅子上,轻笑道:“估摸着这场战事持续不了多久,我们得快些动手了。”

    潘美点头道:“哥哥所言甚是,只是还需找个机会”

    “就在遂州!”陈佑伸出食指敲了敲桌面,“我会安排人激他一激,你只需安排好人手,到时候控制住场面便好。”

    “那就定在遂宁县?”

    看了一眼地图,陈佑略一思考,道:“还是青石县吧,给他留出足够的时间。拿下遂宁之后,你先安排人在路上等着,之后我再单独带着他前往青石。”

    “可是,”潘美有些担忧,“如果他离开遂宁之后提前发难怎么办?”

    “仲询且放宽心,某自会多带些护卫,坚持到你们到来不难。”陈佑摇头说着,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况且那李响一定会拼命拦住张和的。”

    也是,若是张和要杀陈佑,必定不会放过李响。

    考虑到这一茬,潘美也便点点头。又闲聊几句,便离开了。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欲杀人当行何计(一)

    一轮红日斜挂在东边的天空上,冒出嫩黄新芽的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二月的春风吹在脸上还有些寒意,然而城内校场上却是一片火热。

    此时,一个精赤上身、只穿着一条犊鼻袴的精瘦汉子手持鬼头刀左右劈砍,挡下围攻而来的两名赤膊军士。

    之后大喝一声,猛然抬腿一蹬,将其中一人蹬飞出去,紧接着举起大刀就朝另一人劈去。

    这一刀,仿若携风裹雷,带起一阵呼啸声。

    当面那军士似乎被这气势震慑住了,就傻愣愣地站在原地,甚至没想起来举刀格挡。

    校场周围观看的那一群军士皆是提心吊胆屏气凝神地看着,也有那等心神不定之人预料到之后的血腥场面,忍不住惊呼出声。

    片刻之后,血腥场面并没有出现。锃亮的鬼头大刀就那么稳稳的停在军士面前,不进一分,亦不退一毫。

    紧接着,“哐当”一声,军士手中的刀落到了地上。然后就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仔细一看,却是那军士尿裤子了!

    “好!”“校尉威武!”

    直到这时,周围才响起一阵喝彩叫好声。

    听到此起彼伏的喝彩声,精瘦汉子才哈哈大笑一声,反手收起大刀,朗声道:“你们继续练!”

    在一片应和声中走出校场,立刻就有军中仆役递上温毛巾。

    将大刀随手扔给一旁的军士,接过毛巾擦拭身体,一边随口问道:“今天可有什么事情?”

    “都指遣人来请校尉前去议事。”

    汉子手中动作一顿,随即骂道:“你这厮!怎地不早告知于某!”

    那仆役连忙解释道:“校尉莫怪,那人刚到,此时正在营房等候。”

    听得这话,汉子轻哼一声,不再开口。

    这汉子却是广节军万字营校尉万富贵。原是青州一商户之子,后来跟着一武师学了些拳脚功夫,也就不愿留在青州经营商肆,便投了军旅。

    如今他乃是一营主将,手里面没有握着兵权的诸府城县令都要低他一头,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至于他们口中的都指,自然是广节军都指挥使张和。

    万富贵原先是投在张赞军中,后来被调给张和,在广节军内属于张和亲信。

    披上麻布袍,也不系腰带,就这么走回自己的营房。

    正走着,突然听见前方营房墙角有两人谈话间说到了张和的名字!

    万富贵顿时心中警惕,扭头四处看看,此时大多数军士都在校场上训练,这里倒没有多少人。

    而那两人交谈的声音渐低,他站在此处什么都听不到。

    眼珠一转,当即装着若无其事地样子继续向前。

    待走到那两人看不见的地方,他立刻闪身贴着墙脚,缓缓朝那边移动。

    眼看这一段墙快到头了,他终于勉强能听见那两人的交谈声。

    “青石县,让他攻城,安排神射手射杀。”

    “李都指来安排,请司马放心。”

    只听了这两句,万富贵顿时火冒三丈。

    联系到之前听到的“张和”二字,这分明是陈、李两人联手想要除去张和啊!

    一时间只觉得耳目闭塞热血冲头,好不容易压住怒火,却听这两人要结束交谈。

    赶忙离开此处,可不能让他们发现。

    只是匆匆离开的万富贵却没发现,在他走后,墙那边转出来的两人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皆是一副大功告成的笑容。

    回到营房换了身衣服之后,便跟着张和派来的军士来到城中张和住处。

    一进门便嚷道:“都指,那陈、李二厮欲害都指!”

    堂内众人乍听此言,皆是震惊不已。

    张和更是忍不住起身道:“此事为真?”

    “真真做不得假!俺偶然偷听到陈佑那厮派来通知的人同李响那厮手下交谈!”万富贵就差赌咒发誓了,“俺是听见那两个贼厮提到都指名讳才有心偷听。就听到说到青石县让都指攻城,然后让神射射杀都指!”

    听得此言,张和不由目眦欲裂,嘭的一声拍在桌上,咬牙切齿道:“贼子欺我太甚!”

    说着,转向堂内几人,双眼通红地问道:“你等可愿助我?”

    这大堂内,加上万富贵,总共也才七人,其中四名营正,三名营副,皆是可信之人。

    此时听了张和的话,几人皆是起身抱拳道:“但凭都指吩咐!”

    之后,却是有一个营副道:“都指心情我也理解,只是此事还须得仔细计较才好。”

    “人家都把刀架到脖子上了!还仔细计较个鸟!”万富贵当即就骂开了,“咱就直接起兵剁了他个鸟的!”

    另有一营正劝道:“万营正莫要急,某倒认为洪营副说得在理。”

    他朝张和拱手道:“都指,咱大家伙都愿从都指灭了那陈贼,只是此贼毕竟是上官,贸然杀之,怕是不妥。”

    一脸怒容的张和听到这话,脸色也渐渐趋缓。

    他虽睚眦桀骜,但也不傻,否则前次就不会想着先激怒陈佑再动手了。

    冷静下来之后,他也赞同这两人的说法,当即看向万富贵道:“左右他们是准备到青石动手,咱也不急这一时。”

    万富贵这才嘴里嘟嘟囔囔地坐下。

    这时张和才沉声道:“不论如何,某都不可能坐而待死!陈佑,还有李响,此二人必须死!”

    之前说话的那个洪营副当即道:“都指,最好将此二人之死丢给蜀军。”

    见张和点头,他又看向万富贵:“万营正,不知你可曾听到细节?”

    “俺就听到那两句话!”万富贵语气十分不善。

    洪营副只是笑着摇摇头,然后道:“既然如此,左右那陈佑准备在青石攻城的时候动手。估计会在过了遂宁再有安排,到时我等再行应对也不迟。”

    听到他这番分析,张和长出口气,重新坐回椅子上:“也罢,暂且先看他有甚么诡计!”

    说着,他看向堂内众人道:“都坐罢!此事再议,某这次叫你们来却是为了另一件事情。”

    众人皆是坐下。

    原来张和要说的是怎么防止李响夺权。而在得知陈佑李响要勾结起来杀张和之后,此事就更为重要了。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欲杀人当行何计(二)

    待这一行人散去,之前那出谋划策的洪营副回到自己营房。

    眼看到了午初,各处操练都歇了,他重又出门巡视。

    在营地内转了几圈,终于看到他想见的人。

    来人却是一副兵油子模样,只是看相貌,竟然是陈佑的家兵刘河!

    两人擦肩而过之时,洪营副轻咳一声,沉声道:“稳了。”

    刘河同样轻咳一声,两人没有任何停顿,就这么分开。

    刘河一路走到辕门处,眼见没人注意这边,便掏出早早从洪营副那里拿来的腰牌抛给门口的军士:“洪校尉着某出去办事。”

    军士仔细查看一番,将腰牌扔回到刘河手上便放行。

    大大咧咧地到街上食肆买了些猪耳羊杂之类的,之后又小心绕了一段路,眼看周围没有什么可疑的人,便快速从后门回到合州州衙。

    来到书厅,陈佑正在批阅投诚的几县县令传上来的文书。

    由于地处南方,此时合州的春耕已经进入尾声,得益于合州诸县投降的迅速果断,州境范围内的春耕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同时,因为陈佑没带文官出来,所以投降的州县官吏多被留用。原先合州的实际上的主政官员州别驾如今是陈佑处理民政的副手。

    见刘河进来,陈佑放下手中毛笔道:“如何?”

    “洪营副传来消息说一切顺利。”

    “嗯。”陈佑点点头,“既然这样,你就吩咐人传令召集诸将,申时召开会议。”

    “是!”

    待刘河关好门离去,陈佑有批了几份公文,突然放下手中毛笔,定定地看着前方。

    现在还没有更新的消息传来,但是蜀地腹心应该很少有人会在水道中放置障碍,这就意味着周军水军不会遇到什么阻碍。

    至于说蜀国的水军,能战的都在渝州被王昭远败光了,剩下的也拦不住周军。

    自戎州至蜀都,水路约有五百里路程。满载重船加上逆流而上,六天左右也能到。

    不过消息送到陈佑这边,估计都是三四天之后了。

    前两天他派人给赵普送了一封信,一是探问秦王的消息,二是求一个进攻遂州的公文。

    这是早就说好的,公文能不能在行动之前送到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这份公文发出的记录。只要有记录,就表明他不是私自行动,这一点很重要。

    但有一点,他不会把这份文书出示给张和看,这么做是为了坚定张和动手的决心。

    他没办法把握张和的想法,所以只好让张和认为进攻遂州是没有获得秦王同意的行动。这种情况下,作为秦王忠心耿耿的下属,杀掉一个“意图叛逆”的人,那是毫无问题的。

    就合州这种情况,陈佑并不担心攻不下遂州。

    他现在想的是,怎么才能及时得知蜀都汉州那边的情况。

    通讯不发达的时候,需要密切配合的行动能否成功,全看天意。

    然而陈佑不想靠天意,一旦判断出错,要么是错失一场功劳,要么是这六七千人损失殆尽。

    只是科技水平跟不上,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绞尽脑汁想了一会儿只好作罢。

    当天下午,陈佑召集诸将,宣布一营留守石镜,其余诸营次日一早一同出发攻遂州。

    他话音刚落,潘美就十分配合的问道:“陈司马,之前都督府符文,只是让我等坚守合州。如今你却要进攻遂州,敢问可有都督府符文?”

    陈佑当即道:“战机难得,如今我等远离大军,岂能事事请示?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这话说出口,潘美便拱手道:“既如此,我听命便是!”

    而那张和却抓住机会道:“陈司马!都督府符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等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住合州。至于其它州县,却不是我等所需考虑的,你私自改变任务,怕是不合情理吧?”

    听得此言,陈佑故作怒容道:“张都指,莫要忘了某乃主将!”

    说着,不等张和回话,他便朝众将校问道:“便是我不说,诸位岂愿就此待在石镜?眼看功劳就在眼前却不得取之,我想大家都会憋屈吧?”

    这话说完,早有安排好的一个校尉便喊道:“愿跟司马立功!”

    有了第一个,顿时就有不少人忍不住附和道:“我等愿随司马立功!”

    两声之后,便是张和,也不得不跟着呼喊。

    至此,堂内各营正营副尽皆同意此次行动。

    看到这一幕,陈佑满意的点点头。

    虽是为了给张和一个错误的信号,但经过这一次,无形中又提升了一丝丝威望,让各营的服从性再次加大。

    只要类似的情景再发生几次,怕是陈佑直接宣布张和叛乱,然后将他砍掉都没关系。可惜时间不允许。

    次日出发之前,终于收到了赵普的来信。

    不出意外的,信中夹着一份都督府符文,命令陈佑伺机进攻遂州、梓州等。

    同时,通过这封信,陈佑也得以知道他在合州这段时间外界的一些消息。

    第一件事就是秦王三战三胜,目前已靠近眉州。其次是北边拿下太原,目前周、燕开战,暂时可能没有余力支援荆南都督府。

    最后,赵普在信中说已经派人联系上了武定节度使苏恒,自是他到底会不会重新降周还是两说。

    第一件事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至于拿下太原,这事离陈佑还太远了,他也只是记下,没过多考虑。

    真正让他有想法的是第三件事。

    战争也好,政治也好,都是人心的博弈。

    只要苏恒肯降,陈佑自梓州攻绵州拦截汉中军的设想就能实现。

    但若是苏恒不降的话,那就不能轻动。

    只是他究竟会作何选择呢?

    坐着干等不是陈佑的风格,他决定做一些事情来促使苏恒下定决心降周。

    就在陈佑一边考虑怎么除去张和,一边想法子促使苏恒投降的时候。位于汉州的史肇庆也陷入了困境。

    他被杨中广挡在德阳城下已经四天了,也收到周军紧逼蜀都的消息。

    所以,现在,是撤退,还是继续顶在这里?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

    诚然,现在汉中军只要退回去就能坐山观虎斗。

    但蜀军也得考虑到和周军纠缠之时会不会被汉中军抄了后路。

    很大可能是,周军放弃攻打蜀都后退防御,仔细经营已经占下来的州县。反正他们已经过了渝州,只要不怕损耗太大,完全可以将蜀军锁死在蜀都平原内。

    蜀都南有周军,北有汉中军,无论是汉中军还是周军都不想让对方得了好处,结果必然是三方对峙。

    时间一长,史肇庆就不得不回汉中坐镇。一旦蜀都内部的十数万军兵生乱,他是来不及反应的,好处还是要给周军得了去。

    到了那时,周国四面夹击,汉中能不能顶得住,他还真没信心。

    心中烦闷,史肇庆站起身来准备到营地里巡视一圈,也当是散散心。

    刚站起来,就听帐外传来卫士的声音:“大王,袁节使请见。”

    长出一口气,沉声道:“进。”

    说着,他绕过桌案向前迎了两步。

    袁宏伟的保宁军如今也有万余人,在汉中军中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山头了。如今汉中立足未稳,对这种实权派,必须要尽心拉拢。

    尤其是武定军苏恒似有异心,他必须团结一切力量,让苏恒不敢将想法付诸行动。

    帐门掀开,一个五十左右的将领走进来抱拳道:“末将参见大王!”

    史肇庆伸手虚扶,温和笑道:“袁节使不必多礼。”

    分了主次坐下后,他才问道:“节使前来可是有事?”

    “正是。”袁宏伟沉吟一阵,面露苦色开口道,“大王,不是某叫苦,实在是保宁军从去年秋天起一直是战事不断,到现在粮草已经有些跟不上了。”

    听到这话,史肇庆面色一肃,这是来哭穷来了!

    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着他的袁宏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