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欺世盗国-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另外三个县,新都县由于有何家的帮忙,没给县令发挥的机会。其余两县县令同地主豪商勾结,囤积居奇、高价卖粮、恐吓庶民,最终引发民乱。
县令的话,陈佑一时半会动不了,但那些个地主豪商,陈佑就丝毫不客气了,直接令魏仁浦持着兵符文书调兵捉拿。
逮捕地主豪商是爽快了,但三个县的烂摊子还得收拾。
县令是指望不上了,只得将府衙诸官派遣出去。司录参军事、户曹参军事和兵曹参军事,三个人各负责一个县。
任务都安排下去了,现在陈佑能做的就是等待各人完成各人的任务。
于是,他终于有时间来处置那些地主豪商。
由于抓的人太多,府衙牢房不足,只得将各家几个重要人物关在府衙,其余人等皆分到各县监牢。
在行宫里办公四天之后,陈佑重新回到府衙中,此时他坐在书厅内一边翻阅这几天逮捕的人员名单一边等待法曹参军事罗彦赟。
这一次抓了这么多人,男女老少都有,不可能全部杀掉。
除了下不了狠心之外,还因为担心杀戮太重有伤天和。
毕竟穿越这种事情本来就很不科学了,不排除还有其它不科学的事情存在的可能性。
所以如非必要,还是多积积德比较好。
罗彦赟很快就走进书厅,待其坐下,陈佑直接开口问道:“罗司法,你以为那一干人等该如何处置?”
罗彦赟当即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回禀使君,属下以为当斩不饶!”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一)
“哦?”
陈佑看着罗彦赟,直看得他心中发毛才摇头道:“不妥。”
说着,点了点桌上的名单:“这几天各县有三十多户被抄家,近千人被下狱,如此多人一并处决,有伤天和啊!”
罗彦赟脸皮一跳,一脸诚恳道:“《左传》有云: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除恶务尽啊使君!”
“天道好生恶杀,吾代天牧守,当恤刑慎杀。”陈佑考虑一阵,还是摇头道,“狱内诸人,皆依法审讯,若有罪,首恶者加一等。”
在陈佑看来,一年前就抄过一次家,该流放的流放,该关押的关押。如今这批人都是这一年中发展起来的,应该不会有太多人触犯死刑,
所谓首恶者,无非就是各家家主族长之类的当家人,罪加一等应该至少能判一个监禁。如此也就达到了自己少杀慎杀的目的。
罗彦赟听了,却是眼前一亮,当即恭声应下。
陈佑虽有些奇怪罗彦赟前后表现不同,但也没放在心上。
反正死刑、徒刑都得上报到府衙这里来,而且律法规定死刑得上奏皇帝三次勾决,陈佑是准备严格遵守法律。
只要把好这一关,也不怕罗彦赟乱来。
“不是兄弟我故意为难大哥,实在是城内粮草不多,匀出这么些来已经是顶了天的了!”
雅州府衙之中,李克松面对着长兄李克榕,苦着脸摊手叫屈。
李克榕嗤笑一声:“二哥你也别跟我说这些,城里那么多粮仓难道是摆设?我带着这六七千人北上,你就给我三天的粮食,这是逼着他们哗变!”
是的,在权衡利弊之后,李起最终决定让长子李克榕领一军兵马北上平乱。
这筹措粮草的任务就落到了身为雅州别驾的李克松身上,不出意外的,李克松在粮草上刁难长兄。
“大哥你是不知,城里这些粮食看起来多,其实不禁用!你带走了一个军,这还有两个军一万多人要养活呢,两州官吏也要发钱粮,真算起来,这也是紧巴巴的!”
李克松说得是理直气壮,心里丝毫不虚:“而且大哥受都监之令北上平乱,也可自沿途州县征用粮饷,想来到时候也不会缺粮。”
说着,不理会李克榕越来越差的脸色,一脸诚恳道:“这样,我拼着被大人责罚,再给大哥拨出三天的粮饷,更多就真的拿不出来了!”
李克榕气极反笑:“果然是我的好兄弟!我自去寻大人分说!”
说罢,甩袖便走。
望着他的背影,李克松皱着眉思忖一阵,吩咐一旁书吏道:“把日常用粮的账簿取来。”
兄弟二人在李起面前争了一番,最终的结果就是李克榕拿到十天的粮食,无奈地领兵出发。
自雅州州治严道县到锦官城,直线距离约二百五十里,正常行军速度大约五天能到。
由于邛州、雅州、黎州同眉州、嘉州、陵州之间隔了一条山脉,所以陈佑令自锦官府出发的一军清剿眉嘉陵三州,而邛雅黎三州则交给永平军。
这样一来,李克榕负责的其实就只是邛州和蜀州的晋原、唐安两县,虽然加一起只有九个县,这来来回回,一个月估计都不够。
在雅州、黎州也就算了,到邛州和蜀州他可不敢随意纵兵劫掠,是以对李克榕只给几天的粮食十分不满。
只可惜不满归不满,他想要向陈佑、向朝廷表达忠心,总得付出一些代价。
两千余人出城,李克榕勒马回首望向严道城头,他的父亲李起正站在城头。
李起最终选择的是守住永平军基业,不出意外的话,日后应该是李克松继承永平节度使。
而李克榕,则是作为放到另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这一去,就不止什么时候才能父子相见了。
长叹一声,李克榕调转马头,赶到队列前方。
他这一路要经过鸡栋关、名山城、抚人戍、百丈城,最终进入邛州境内。
跟随他自严道城出发的只有千余步兵和数百民夫,剩下的四五千人会在那四处地点先后加入队伍。
时间一刻不停地向前,兴元府的刘承泽终于收到了汴京的敕命。随着敕命一同抵达的还有山南道都总管和副都总管的印信,以及能调动利州、东川、夔州三个置制使司兵马的兵符——调动西川置制使司的兵符在陈佑手中。
毕竟之前遭了两茬子兵灾,除了惯常的山匪水贼外,兴元府这段时间十分平静。
刘承泽圄于守土之官不可轻离治下的规定,每天听着阳平关和集州传过来的战报,心里急地直痒痒。
现在收到了任命,接过都总管的印信之后,立刻下令集、壁等州死守城池关隘,将乱军锁死在当前的地域之内。同时遣人通过小道将命令传到其余各处,并将副都总管的印信送到陈佑处。
山林之间可供行军之处是比较少,但供人行进的路就多了,无需担心往来道路被截断,信该怎么送的问题。
信使前脚刚离开,刘承泽后脚就召集汉中两州一府的兵马,准备兵出三泉、突入利州。至于说汉中防卫,则交由各州府自己负责。
他的谋划很简单,就跟后来明军围剿李自成的套路一样,稳扎稳打,逐步压缩叛军活动范围,最终一举功成。
只要朝堂不催促,不微操,最后失败的可能性很小。只不过代价是时间拖得比较久,钱粮耗费较多,且会造成利州糜烂的后果。
不过,很显然刘承泽不在意这些,他的任务是平乱,只要清剿完叛军乱匪就好,至于地方上要付出多大的牺牲,这都是细枝末节了。
目光转回锦官府内,经过三天的努力,罗彦赟终于将监牢内关押诸人的罪行一一审判清楚,只等陈佑签押便可定罪。
只是,翻看着法曹交上来的卷宗,陈佑嘴角直抽抽。
他实在是没想到,这次判了绞刑的共有七十多人!判了流刑的有近三百人!
偏偏他随机抽了几份卷宗检查,判罚都依法合规,挑不出错。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二)
眼见没什么错处,陈佑也不去管罗彦赟在这其中有没有做小动作,让其将死刑名单及罪状整理好送到汴京等待覆奏。
之前为了方便赵振宇等人接管那三个县,陈佑将三个县的令、丞、簿、尉都“请”到锦官城来了。这几天既没有接见这些人,也不准他们离开府城。
之前陈佑在愤怒之中恼怒的是县令不作为乱作为,等他冷静下来,又在考虑会不会是丞、簿、尉等人阳奉阴违、不予配合。
故而这几天赵振宇三人出了收拾三县的烂摊子,还要调查县中官吏在那段时间的表现。
结果已经摆在陈佑桌上,现在是时候见一见这些个人了。
除了三县官员,还需要见一见几家新挑选出来扶植的当家人。
这几家基本上都是仓曹挑选出来的,只有一家是陈佑亲自决定的——新繁陈氏,没其它原因,就是一个姓,看着亲切。
不过陈佑也不是乱来,新繁陈氏在当地风评不算太差——当然了,肯定是比不上华阳范氏——勉强算来,在地主这个职业中也属于好地主的那个范畴。
而且陈家在锦官府孟蜀灭亡后的锦官府内,家资和影响力属于二流,如果在商业方面多加扶持,或许能同钟家分庭抗礼。
一个背着包袱、衣衫褴褛的年轻男子走进罗江县城,此人正是没被抓到的马家家主马建成!
如此轻松地进了城门,又看到城内一片萧条的景象,马建成脸上露出一丝鄙夷,乱军果然是乱军,成不了气候!
一想到自己要帮助这些人,马建成就忍不住皱眉叹气。
只是,想要报仇,目前来看也只能依靠这些乱军了。
心中有了定计,他没有立刻去寻本地主事之人,而是钻进小巷,朝马家设在罗江的铺子走去。
过不多时,马建成就看到了大门紧闭的马氏米粮店,顿时心中一沉。
停下脚步四下看看,见周围没人,咬咬牙走上前拍响门板:“麦七叔可在?”
连喊了三四声,屋内突然传出一个警惕的声音:“这里没有叫麦七的!”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马建成松了口气,连忙道:“麦七叔,我是大郎!”
“是主人翁!”那个声音惊呼一声,随即响起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门闩磕碰的声音传来,木门吱呀一声打开。
“啊呀!”一个五十多的老翁乍眼看到马建成,被吓得喊出声来,随即连忙让开门口:“主人翁快进屋清洗清洗!”
马建成也不耽搁,迅速闪身进门。
麦七将门重新闩好,吩咐伙计准备热水衣裳,又将家眷赶到屋内,这才站到马建成身前,一脸关切地问道:“主人翁这是怎地了?”
谈到这个话题,马建成面色阴郁起来,虽自小同麦七亲近,此时也不想多说,摆手道:“此事你无须多问,我且问你,这罗江城内是怎么个情形?”
见主家不想说,麦七也不再问,收敛心思仔细回答。
一个多月前,汉州校尉全师雄袭杀上官起兵谋反,就是从罗江县过的。当时罗江县令指挥衙役守城,最终战殁街头。
全师雄纵兵劫掠一番之后就朝绵州州治巴西赶去,这罗江县陷入混乱之中,马家米粮店里的粮食也被抢了七七八八,好歹没有伤亡。
之后是西川行营副都监刘正岚领兵过此,很快又从这里退守白马关,这里就被一个姓周的将军占了。
只不过那个周将军似乎也是个治军不严的人,这段时间罗江县被祸害的不轻。
麦七也曾把唯一一个从锦官府带来的伙计派出去向锦官府送信,不过马建成并没有见到那个伙计,想来也是凶多吉少。
情况了解的差不多,马建成也请洗一新,换上了一件有些发白的对襟短打。
这里毕竟是个米粮店,没有那等长衫,马建成只能暂时穿这种衣服。
麦七一脸歉意地连声道:“委屈主人翁先将就将就,小底这就叫厮儿去买新衣。”
马建成嗯了一声,也没多在意,端起备好的饭碗慢慢吃起来。
他虽从小读书,但家里做粮食生意,他也经常随着商队走南闯北,能吃苦。
若不是忽悠别人,哦,游说别人,需要一个好的形象,穿这等旧短打也不是不能接受。
半个时辰之后,穿着崭新青衫,头发简单的用木簪簪起,年近而立之年的马建成重又成为一个翩翩公子。
在一个精壮小厮的护送下,马建成来到一座大宅前。
这是那个周将军的居所,原本是县里一个大户的家宅,只不过为了给周将军腾出地方,一家人都搬到幽冥地府中去了。
不同于城门的门禁松弛,这周将军在宅院外倒是布置了不少军兵看护自家。
只是看这些人惫懒的样子,再想到无人把守的城门,估计等敌兵到了面前,那个周将军才能发现。
再次长叹一声,马建成在门口军士奇怪的目光中上前道:“烦请通报一声,华阳马建成,求见周将军!”
门口几个对视一番,其中一个出言道:“兀那措大,咱们将军正在寻乐子,你回去罢!”
旁边一人立刻附和道:“就是就是,要是惊扰了将军,唯你是问!”
这人学着半文半白的腔调,引发一阵哄笑。
马建成沉下脸色,深吸一口气,平息心中的怒火,再次道:“速去通禀!耽误了军机你们承担不起!”
这话终于有了些效果,一干军士面面相觑,最终一开始开口的那个军士哼哼道:“要是你这措大耍弄我等,定叫你来得去不得!”
说罢,将刀刃交给旁人,自跑入门内。
马建成这才在原地袖手而立,微垂着目光仔细打磨接下来要说的话。
他在锦官城内放火烧粮,之后又翻山越岭跑到绵州来,所为的就是报复府衙、报复陈佑!
他现在是家破人亡,在他看来,罪魁祸首就是陈佑,若是陈佑老老实实不征商税,他们这些商人也不会反抗。
就算反抗了,府衙就不能退一步吗?非要如此激烈作甚?
尤其是在外面还有战事的情况下,还要对付自家百姓,如此残民之官,要之有何用!
想着想着,马建成面容渐渐扭曲。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一)
“喂!那个秀才,我们将军让你过去!”
这一声呼喊毫不客气,马建成睨了那军士一眼,让小厮等在此处,自己面色阴郁地跟在他身后去见周将军。
从大门到客厅这一路上都没看到什么人,进了客厅之后才看到几个军汉。
此时主位上还空着,马建成将厅内情形纳入眼底,自顾自坐到一张椅子上。
过了好一会儿,客厅侧门才传来脚步声。
马建成连忙起身,一转头就看到一个衣衫不整的肥硕大汉走了进来。
光从体型上来看,这汉子得有两个马建成这么重,偏生看上去特别顺眼,好似他本就该长成这般模样。
“华阳马建成,见过将军!”
只听一阵咯吱声,周将军坐到主位上,随即看向马建成:“你这秀才说有什么军机?你倒是说说看,要是欺哄爷爷,嘿嘿!”
最后那一声冷笑让马建成一下子冷静下来,将仇恨全部抛开,脑筋迅速转动思忖该如何说。
好在他早有准备,只是稍一沉吟,便开口道:“好叫周将军知晓,如今锦官府正是缺粮之时,听闻利州兴起义军,某特来将此事告知将军。”
面对周将军这种性子的人,他不敢用那种一吓二哄的方式,故而一开始便照实说,然后再慢慢分析利弊。
果然,听了马建成的话,周将军嗤笑一声:“锦官府缺粮,干爷爷何事?”
马建成轻轻一笑:“若是将军只欲委身罗江小县,此事自然与将军无关。但若是将军想要封疆裂土,这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十分认真地看着周将军:“不知将军志在何处?”
周将军无意义地呵呵两声,目光闪烁没有回应。
看到他这副模样,马建成心中大定,脸上的笑容更加自信:“将军恐怕不知,从绵州到汉州,除了白马鹿头一线外,还有可以通过西北的石碑谷。”
。。。。。。
一个多时辰之后,周将军将马建成礼送出门。
经过门口军汉时,马建成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嘴自己之前被刁难之事,那两个军汉立刻被押入牢中。
梓州涪城县,就是当初陈佑宴席杀人的那个地方,全师雄查看了一番城外水寨,回到城头。
全师雄现在自称兴蜀大将军,抵达绵州之后喊出“杀光恶官,蜀人治蜀”的口号。有之前各地的一些州县官吏做对比,这个口号倒引来了不少民众的支持,一时间尽得绵州之地。
半个月前刘正岚引兵来攻,原以为全师雄外军来此立足不稳,怎料到一个蜀人身份让他得了好处。
先是逼得刘正岚军后撤白马关,紧接着突袭白马关,歼敌过半。
若不是刘正岚小心谨慎,在鹿头关也留了一部人马,很可能他就得交待在白马鹿头之地,而锦官府也将直面叛军兵锋。
这白马鹿头,乃是东川西川险要关隘,称得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盖自关以西,道皆坦平,故西川恒恃此为巨防也。
原先是只有一个鹿头关的,也就是鹿头山上的绵竹关,是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后来改为鹿头关。唐亡后鹿头关向西移到绵水边上,原先的鹿头关改为白马关。
可以说,只要攻破了鹿头关,锦官府北再也无险可守,最多在城边上依托弥牟集抵抗一二。
不过全师雄手下的汉州兵原本归属西川行营,所以他也知道西川的机动兵马都在锦官府内,因此打下白马关之后,他留了一部兵马同鹿头关对峙,而他自己,则领兵攻梓州。
可巧,驻守梓州的武德军节度使袁宏伟遭遇刺杀之后,将境内兵马收拢到州治郪县。
虽然比不得永平军那样大的独立性,但袁宏伟手中也是有自己的嫡系兵马的。不管是贪生怕死,还是为了保住嫡系,他都打定主意守好郪县不让叛军过去就行。
至于主动出击,想都不要想。
也因此,全师雄毫无阻碍地拿下了涪城。
梓州兵马未损,郪县雄踞涪江和内江交汇之处,东去之路被拦得严严实实。
别看全师雄现在手底下有六七万人,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七八千,其余的也就壮壮声势,打一打顺风仗。
而且,眼看着叛军占据数州之地,内部就开始扯皮了。
全师雄占据绵州自称兴蜀大将军,但绵州内不服他的也有不少,比如罗江县的那个周将军,不愿意在白马关直面周军,也不想留在巴西听全师雄的指挥,便自顾自跑到罗江县。
杨光远自领剑州刺史,进了普安县之后,很快又被排挤出来。他自持首义之功,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悍然驱兵攻城。
可惜没成功,不得已之下只得南下武连,控制梓潼、临津等县,谋求攻阆州。
利州还好,王世安自领利州刺史,控制利州南部诸县;而吴柳树自称威武大将军,在阳平关同周军对峙。
作为交换,王安世负责吴柳树的粮草后勤和兵员补给,这两人的合作可以说是最真心诚意的了。
没办法,威胁就在眼前,不合作就是死。
不过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实力相差不远,吴柳树在利州这一片累有任侠之名,起兵之后诸州贼盗皆来投奔,这才让王安世没办法吞并他。
这是各州状况,总之,现在是剑州的杨光远最安稳,虽然他这个剑州刺史名不副实,但周边没有威胁。
北边有利州,南边有剑州,西边也反了,东边山林隔开,最安全的一个地方。
然后,反周兴蜀的首义功臣杨光远就开始考虑全局了,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谁当领头人。
毫无疑问,杨光远认为自己有这个资格,毕竟首义嘛!
全师雄也有领头的想法,只是他原先想的是再拿下一州,以势压人。
只是现在汉州不敢打,梓州不好打,偏偏杨光远还派了几个人过来指手画脚,甚是烦人。
毕竟都是义军,又不能把他们怎样,即便不把杨光远放在眼里,也必须忍着。是以这几日常常出来巡视,只为躲开那几个苍蝇。
全师雄想到烦恼之处,不免长叹一声。
正要下了城头,突然有一亲兵跑上来,附在其耳边道:“罗江县的周将军往北边去了。”
“北边?”全师雄皱起眉头,“他去西昌作甚?”
思忖一阵,转头吩咐道:“立刻派人去把他叫住,西昌那边划给了钱老六,自家人别打起来。”
说到自家人的时候,全师雄顿了一下,显然他也不觉得绵州这些兵马真的算是自家人,只不过嘴上还得这么说。
那亲兵立刻应下,转身跑下城头。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二)
只是全师雄的好运道似乎就这么结束了,先是手下军兵擅离治下,紧接着魏城爆发民乱。
之前已经说了,全师雄手下数万人,真正的嫡系是拉到的汉州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