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欧皇崛起-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加兰德发现,布雷顿角岛附近的海鱼,鲸鱼数量一点都不少。毕竟,鲸鱼是靠着吃小鱼生存的。在纽芬兰渔场这么个小鱼特多的海鱼,没有鲸鱼就有鬼了。

    所以,加兰德还打算申请,让亚美利哥岛那边,分几个捕鲸能手过来,在布雷顿角岛也搞捕鲸业。

    塔拉派出的船上,装满了超大块的腌制鲸鱼肉和大桶大桶的鲸油,让加兰德羡慕坏了。虽然,布雷顿角岛这边不缺鱼,但缺油啊。虽然说,鲸油不能直接吃,但用来照明也是好的啊。不管是油灯还是火把,加点鲸油,再好不过了。虽然布雷顿角岛的渔民,也可以从一些小鱼身上刮点油出来,但是太少了。不像亚美利哥岛那边,都熬制了60桶鲸油了。这次塔拉,直接让人装了50桶熬制好的鲸油,送回欧洲。

    这些鲸油,都是装在100升的大木桶里,每桶鲸油重达200磅左右。50桶,相当于1万磅鲸油了。

    可以想象,塔拉这次送回去这么多鲸油,肯定会受到表彰的。眼热的加兰德,也想向马林申请在布雷顿角岛附近海域捕鲸。因为,这里的鲸鱼数量一点都不比亚美利哥岛附近少,甚至还要多些。

    只是,马林把当初特地培训的30名捕鲸好手,全部送去了亚美利哥岛,布雷顿角岛这边,只有普通渔民,没有能捕鲸的勇士。所以,他希望马林能调派两组12人捕鲸能手过来,在布雷顿角岛附近海域也展开捕鲸。

    两艘船从布雷顿角岛悉尼港出发,花了一个多月就横跨了大西洋,抵达了埃姆登港。毕竟,从北美回欧洲,那是顺风有顺水,没理由不快。

    就在格林纳达岛的船后面半个月的样子,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的船也抵达了埃姆登港……当马林看到那巨大的鲸肉块和大桶大桶的鲸油时,也是非常的高兴。鲸肉块马林特地尝了尝,发现还不赖,和牛肉差不多。

    事实上,马林不知道,这是塔拉特地挑选的小须鲸的鲸肉。其他种类的鲸肉,有股腥臊的味道,直接吃是不好吃的。除非,放调料遮住味儿。

    塔拉虽然不算聪明,但讨好自家少爷还是懂的。所以,在亚美利哥岛上,他把其他类型的不太好吃的鲸肉都分给了移民们。而最好吃的小须鲸肉,大部分都腌制起来,打包送回本土,给马林吃。

    这些腌制好的超大块的小须鲸肉,让马林和手下的贵族们,很是享受了一顿鲸肉大餐。当晚,马林宴请了很多在奥里希的部下,品尝了煎、炸、炒、煮、烤等全套的鲸肉大餐。只是,因为是腌制的,铐起来并不怎么好吃。但不管怎么说,鲸肉也是一种稀罕的美食,让大伙都过足了嘴瘾。

    至于那些鲸油,一部分送去了库房,供应宫廷和各家贵族,作为灯油。还有一部分被送去制造肥皂去了。

    肥皂的主要原料,就是油脂和碱。马林现在拥有很多埃及进口的纯碱,加上这些鲸油,完全可以大量制造低成本的肥皂了。

    此前,欧洲的肥皂,都是使用草木灰提取的纯碱和动物油脂制造出来的,成本是很高的。毕竟,动物油脂也是一种食物。不管是牛油还是羊油,都是很受欢迎的食物。尤其是,在这个缺乏油水的年代,油脂是一种很补充油水的食物。所以,传统的肥皂制造,成本也是很高的。

    马林利用鲸油来制造肥皂的话,成本要降低一大截。毕竟,鲸油成本是很低的,只需付出捕鲸手的劳动而已。不像养牲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饲养牛羊。养成后,才能获得不多的油脂。而鲸油,都是成桶获取的,一头鲸,能获得几桶鲸油……这成本,根本没法比……

    加上,从埃及进口天然纯碱,成本也比从草木灰里提取纯碱低多了。所以,用鲸油和埃及天然纯碱制造肥皂,成本大约只有传统肥皂制造的几分之一。

    至于那些咸鱼和黑麦,马林并不太看重。因为,那玩意欧洲也多的是。倒是亚美利哥岛送来的几袋大豆,让马林振奋不已。因为,这证明了印度大豆,也是可以在温带地区很好地种植的。

    塔拉在报告中说,这些印度大豆,当时种植的时候,发芽率不高。大概,那批大豆还不适应北美的温带气候。所以,发芽率不超过6成。但是,这些发芽了的大豆,后来大多都成长良好。虽然亩产只有100磅,但也让马林开心不已了。毕竟,这次亩产只有100磅,很大原因是很多大豆都没发芽。

    等明年塔拉再挑选出粒大饱满的二代大豆作为种子继续种下去的话,应该就比较适应当地的气候了。毕竟,那些粒大饱满的大豆,都是从很适应当地气候的植株上生长起来的。

    鲸肉、鲸油和大豆,是马林这次最满意的东西。说起来,这三样,都出自塔拉的亚美利哥岛。倒是加兰德一个彩头都没获得,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至于加兰德申请调两个小组的捕鲸能手去布雷顿角岛,马林想了想,还是同意了。毕竟,纽芬兰渔场那边,鲸鱼数量也不比亚美利哥岛那边少,甚至要更多。

    在未来,马林还打算移民更多的渔民过去,并挑选年轻勇敢的渔民,学习捕鲸,扩大捕鲸规模。

    这个年代的鲸鱼如此得多,还没有经历过人类的疯狂捕杀。所以,马林即使扩大了捕鲸规模,也不会对鲸鱼数量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捕杀了那些鲸鱼,对于马林却影响甚大。因为,他可以获得很多的鲸肉和鲸油。

    另外,对于加兰德申请在北悉尼煤矿附近建立大规模的煮盐场的建议,马林也表示了肯定。事实上,马林正担心自己用煤炭煮盐的秘密被人发现呢。上次丹麦上百艘战船围困埃姆登,就把马林吓坏了。他倒不是害怕丹麦舰队的战斗力,而是怕他们脑子发热,跑到自己隐藏在巴尔特鲁姆岛上的煮盐中心那儿,发现马林的秘密,并搞破坏。

    所以,上次马林才那么干脆地认怂的。毕竟,煤炭煮盐,可是马林经济的命脉。粮食虽然也来钱,但马林不肯卖粮换钱。因为,他需要粮食养活移民。在不卖粮的情况下,卖盐就成了马林最主要的经济命脉了。

    加兰德的建议,让马林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到底要不要把煮盐中心搬到布雷顿角岛去……

    要知道,布雷顿角岛上就有大煤矿,就在海边不远。要是安排足够的挖煤矿工过去,把挖到的煤,直接拉到海边煮盐,的确很方便。而且,绝对不会有外人来窥探。因为,在美洲金银名噪欧洲之前,美洲在欧洲人眼里就是蛮荒之地,脑子被驴踢了才肯过来……

    况且,这里离欧洲也不远,用船把盐运回欧洲,也很快捷方便。最最重要的是,能够最大程度上做到保密……
………………………………

第73章 让人头疼的战前物资准备

    眼看明年2月份就要打仗了,而且是2万人的大规模远征。所以,在物资准备上,马林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否则,一旦物资供应补上,就会出大乱子。

    正好,东弗里斯兰有上万民壮,曾经在萨克森入侵大军中当过民壮,于是,马林就下令,把这群民壮召集起来,进行纪律训练,让他们负责物资的运输。

    施瓦茨在动身去吕贝克前,还要和施塔德等负责5000新兵的训练。同时,在秋收结束后,老霍夫曼也带着全国7000民兵,和那5000新兵一起,展开了军训。

    按照计划,马林在率领主力部队快速攻下奥尔登堡伯国后,将会从民兵中抽出部分军队,驻守奥尔登堡,并监控奥尔登堡家族成员。而且,耶弗尔两个小城,也将由阿德勒带兵去攻打。攻下耶弗尔后,阿德勒还要带兵进驻奥尔登堡城,保证安全。

    至于马林,则亲自率领1万大军,向东和另外1万大军及吕贝克和汉堡的军队汇合,并担任陆军总指挥,带领三万大军北上攻打石勒苏益格公国和日德兰半岛。

    因为全国民兵动员了起来,马林害怕奥尔登堡伯国的人得知消息。所以,他把新兵和民兵都拉到了中部地区训练。而且,还关闭了和奥尔登堡伯国的来往,商人也禁止入境,避免被往来的商人瞧出端倪,引起奥尔登堡伯国的警惕。

    所幸,这个年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很少。农奴们都被限制在庄园内,不能随便外出。在欧洲大陆上自由行走的,只有商人、贵族、乞丐、雇佣兵等特殊职业者。其中,以商人的流动性最强,规模也最大。

    但是,东弗里斯兰伯国的商人,基本都隶属于马林通过科勒建立的商会。也就是说,东弗里斯兰的商人,其实都是马林的手下。外国商人来东弗里斯兰,都被他们用各种手段挤走了。所以,东弗里斯兰伯国其实外国商人很少。即便封锁了东部边境,对商业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马林的大军,可以安安稳稳地在境内训练,而不用担心被路过的别国商人发现。至于封锁东部边境的理由,也很简单我被割让了土地,心气不顺,跟你断交了呗……

    奥里希王宫内,马林正在和首相杰弗里、副相海德尔、财政大臣科勒等几个文职官员商议后勤供应的问题。

    和上次抵抗萨克森大军入侵不同,虽然上次也动用了上万军队,但因为实在国内作战,补给非常方便。所以,用不到太多的民夫。

    可这一次,马林需要带着两万大军和1万民夫劳师远征,需要的准备就太多了。别的不说,光是粮食,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3万人的口粮啊!因为长途跋涉,将士们体力消耗巨大,吃得肯定比平常多。所以,马林每天给安排了3磅黑麦的量,让将士们敞开吃。

    幸好,马林这几年存了很多粮食,只卖过一次粮食磅别的贵族卖粮不算。所以,粮食储备是足够的,足以让将士们敞开吃。

    但光带着黑麦是不行的,毕竟,士兵们也不懂得如何做面包。所以,马林下令,把全国的男性面包师也给征召了,随军出征。至于国内面包供应,暂时交给妇女们。毕竟,这个年代的妇女们,几乎人人会做黑面包,可不是马林前世那些被宠得啥都不会做的娇娇女。

    为此,马林还抽调部分军官,对面包师们进行了管理和集训。可让马林郁闷的是,征召来的上千面包师,有一半不合格,不适合长途远征。因为,这些人不是岁数大了,就是太胖,走不了原路。毕竟,这个年代,面包师还是能吃饱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贵族就是伙夫……所以,那些体型胖,走几里路就累垮了的胖面包师,也无法随军出征。就这样,马林只能带走500面包师,随军给将士们做面包……

    至于粮食的运输,马林现在已经在动用船只,把大批黑麦,从埃姆登,运往汉堡储存。这样,就不用民夫们从陆路把粮食运到汉堡那边了。毕竟,陆路运粮,比海路运粮麻烦多了,耗费人力也多。

    到时候,民夫们只需要带上足够从本土行军到汉堡的军粮就可以。到了汉堡后,就可以动用之前运到这里的粮食了。

    除了3万人吃的粮食,马林还需要准备五千多匹马的粮食。而且,这是要和人吃的粮食分开的。因为,马匹吃的是燕麦。

    这次马林打算把全国的马匹全部动用起来,除了那些小马驹和老马,一共登记了5035匹壮年马。其中,少部分是战马,其余大部分都是挽马。马林从波兰买入了2万多头牛后,境内的耕田任务,都被牛接手了。这些马,也都被用于运输和繁殖了。在奥里希附近,马林还聚集了大批的马和驴,集中繁殖骡子……

    别看五千多匹马数量没人多,可吃起来,却比人多多了。好在,马匹并不是纯粹吃粮食的,也可以吃草搭配。但即使如此,需要携带的燕麦数量,也不比人吃的黑麦少……

    马林有些头大,没想到,一次远征,需要考虑这么多。而且,这还只是粮食问题。

    另外,士兵们的衣服、鞋子,安营扎寨需要的帐篷布料和尖木桩,也是随军运输的,非常麻烦。

    幸好,马林早在之前,就在军中推广编草鞋,而穿草鞋也很适合长途跋涉。最关键的是它便宜啊……

    长途跋涉,很容易把鞋子跑坏了。要是换做欧洲目前流行的皮鞋,那成本多高啊?而便宜的木底鞋,根本不适合长途跋涉,否则容易断底。所以,便宜实用的草鞋,才是最佳的选择。同时,使用草鞋,也能节约大量的开支。毕竟,草鞋的成本太低了,随处拔点草就可以编制,唯一的成本,大约就是人工了。但这年头的人工如此不值钱……

    至于士兵们的服装,马林没有配发全套。毕竟,这些军队是雇佣兵,不是义务兵。所以,马林只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件白色的马甲,上面用黑墨水画了个很方正的黑十字,很是省布料。至于内里的衣服,士兵们自己解决。当然,马林会为站在前三排的将士,准备胸板甲和带活动面罩的钢盔。毕竟,前三排的将士危险性最大,也最精锐,马林需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除了粮食和衣服,马林还安排科勒,采购了大量的便于保存的腊肉和香肠,便于行军携带,给将士们补充营养。

    此外,枪炮所需的弹药,也是运输中重要的部分。为此,科勒还派船,去西班牙采购铅块去了。东弗里斯兰军中火枪手多,铅弹的消耗很大。而欧洲铅产地主要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地区,马林想打大规模的战役,需要那么多铅,只能去南欧那边采购了。

    战争中,伤亡是难以避免的。所以,马林还需要准备足够的药品、纱布和酒精。为此,马林还让科勒去购买了大批的没染色的亚麻布,洗干净并晒干后包装好。到战场后随时煮沸后烘干,用于给受伤的将士包扎。至于酒精,正好之前派人去请来的酿酒大师酿造的黑啤也酿成了许多。马林很奢侈地搬走了很多桶黑啤,直接拿去用蒸锅开始进行多轮蒸馏,以获得战士们所需的酒精。那蒸房中逸散出的酒香味,让很多酒鬼口水直流。但没办法,那是准备给伤员包扎的酒精,任何人都不能打主意。

    至于随军医护人员,马林直接下令抽调那些从金帐汗国挖来的宫廷医生的弟子,并传授他们现代医护常识后,让他们带着大量的金疮药,跟随马林的大军行动,随时给将士们治伤……

    开了一整天的会议,才把物资准备安排到位,马林也是极为头疼特么的,劳师远征果然很烦人。准备的东西也多,最重要的,就是花样多。如此繁杂,让开了一天会的马林都感到有些头晕了……

    所幸,这些具体的工作,马林都安排给别人了,不用自己去准备。否则,他会直接疯掉的……
………………………………

第74章 大盾兵

    新兵的训练特别紧,因为时间太少了。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开拔,马林只能打算让这5000新兵边打边学习了。好在丹麦主力军队都陷在瑞典了,奥尔登堡伯国也是战五渣。倒是可以让这些新兵跟着老兵边打边练。

    军队训练主要分为两大项,第一项自然是方阵训练,这是马林起家的拿手好戏。因为太擅长,导致鼎鼎大名的“西班牙大方阵”现在叫“马林方阵”了。为此,马林得意了很久。

    第二项则是攻城训练和巷战训练,这主要是结合此次的作战需求练习的。毕竟,这次进攻丹麦,需要攻克的大小城共有十几座。因此,必要的攻城和巷战训练也是需要的。

    不过,对于新兵而言,以上两项都先放放,显得训练队列,分清左右……

    然后,悲催的新兵们,纷纷只穿了一只草鞋,另一只脚穿着袜子……

    也是现在条件好了,当初马林第一次组建佣兵队伍搞训练的时候,招募的都是一帮穷鬼,大家都没袜子,大冬天的也是光脚训练呢。为了防寒,马林不得不在地上铺上很厚的干草。

    现在,军训时马林的新兵都装备了毛布袜子,比较防寒。加上地面上同样垫了干草,虽然也是冬季,倒也不怕把脚冻坏。

    一周的时间,在鞭子的监督下,这群新兵总算学会了分清左右,并开始渐渐学会条件反射地执行命令了。

    然后,施瓦茨这个擅长练兵的大将,开始带着一群老兵,训练新兵们队列行走……

    不过,虽然每天训练队列,在下午傍晚时分,还是会抽出一段时间,训练火枪射击和长矛刺杀的。有时候,隔个两三天,还要训练大军攻城。

    原本,这些项目,新兵训练期内是没有的。但是,因为这帮新兵很快就要上战场。所以,也只能在他们队列训练中间,穿插些技战术训练了。

    在攻城时,大家没有训练什么爬城头,因为那种战法,死伤太大了。马林直接让大家训练在炸开城门或者一段城墙后步兵趁机蜂拥而入的战术。

    毕竟,马林现在手里火药充足,不但从印度运回了300吨硝石,配置出了400吨火药,还在去南欧购买铅块的同时,派人大量购买火药。

    而且,国内多个肥料加工场,粪便池子也开始刮硝土、熬土硝了。所以,军中的火药是不少的,有足够的炮弹和炸药去炸开城门或城墙。

    甚至,马林还专门成立了以多尼茨瑞为首的爆破组,专门训练顶着橡木门作为阻挡,跑到城门下安放和埋藏装满火药的橡木桶,以炸坏城门。

    爆破手们都身强力壮,顶着个大橡木门,背着火药桶,照样健步如飞。为了增强橡木门的抗打击力,施瓦茨还让人给他们用来阻挡攻击的橡木门外表,钉上了铁皮,增强了其抗攻击能力。

    而受到其启发,施瓦茨找到了马林,想建立一个新的兵种……

    “什么?你说要建立大盾兵?那不是落后的兵种吗?”马林有些呆。大盾兵啊,那可是纯冷兵器部队才有的玩意,近代化部队需要吗?

    “是的,少爷,大盾兵的防御力是很不错的。最近,我在训练攻城的时候,部队突入炸开的城门或城墙的时候,总是遭到很大的损失。因为,空间太小,步兵冲进去缺少防护的话,很容易受到敌军的伤害。”施瓦茨认真地说道。

    “所以,你是想让大盾兵冲在前面,抵挡敌军的刀枪?”马林很快明白了施瓦茨的意思。

    “对,就是这个意思!少爷,你还记得吗?上次打耶弗尔城堡的时候,多尼茨瑞就顶着一扇大橡木门,冲进城里,虽然橡木门被打坏了,可本人却没啥事。”

    马林一想,还真是,上次攻进耶弗尔城堡大门的时候,在敌军的顽强阻击下,短时间内,东弗里斯兰军队就出现了二三十人的伤亡。虽然,马林麾下的前锋都穿戴了胸板甲和戴面罩的头盔。可是,腿脚和胳膊,包括腰部,都缺乏防护。所以,虽然死的人不多,但被砍伤的人很多。

    倒是多尼茨瑞这个二货,扛着一扇大门往前冲,没受啥伤害,就是门被敌人砍坏了……

    这么一想,大盾兵还真有必要。不过,盾小了也不顶用。像古罗马和古希腊那样的小圆盾是没啥用的。起码,也得拿个像小门那样的防暴盾牌。对此,施瓦茨也深表同意。

    就这样,这些大盾兵的武器就定了下来小房门大小的橡木盾,外面钉上一层铁皮,专业防刀剑砍。

    另外,大盾兵的攻击武器,则是水手弯刀。事实上,按照计划,这些所谓的大盾兵,在冲击炸开的城门或城墙的缺口的时候,是难以做到左手持盾、右手持刀的。因为,盾牌太大,最好双手举着。那时候,弯刀是挂在腰间的。而大盾兵,则双手持盾,猛地撞向城内的防守者,利用盾牌的冲击力,把对方撞个晕头转向的。即使想攻击,也未必能砍破门上测那层铁皮。

    然后,这群大盾兵靠着冲击力,先突进去,占据一块空地,把后面的人放进来。若是无法再向前了,他们就把盾牌立在地上,左手撑着,而右手则拔出腰间的弯刀,进行抵抗。同时,等到后面的战友的支援。比如,上次攻击耶弗尔城堡时马林现场发明的两名士兵抬着一名火枪手从高处向前射击的办法,就被重点训练了。这个战术很猥琐,只要前面大盾兵顶得住,火枪手就可以从空中向前射击,清理那些悍勇的敌人。

    当然,这个战术使用的前提,就是敌军没有装备火枪。否则,只蒙了一层铁皮的橡木大盾,能挡得住刀剑,却是无法挡住火枪的。

    若是敌人有火枪,那战术就要改变了。大盾兵撞进来后,长枪兵会接着冲进来,拼命向前刺击,直到和对方火枪手纠缠在一起,使其火枪兵不能悠闲射击。

    但不管使用什么战术,大盾兵举着大盾带头冲进去,这一点却是不变的。

    不过,大盾兵用到的地方不多,也就是攻城时能用得上,野战大战,根本不需要。所以,马林和施瓦茨商定只训练200名大盾兵,主要用在攻城时开道掩护。

    因为在突进的时候,需要举着大盾撞击和砸击敌人。所以,大盾兵的要求,就是力气大,能把蒙了铁皮的橡木门当武器砸人,硬生生从敌军中挤开空间,放友军进城。

    所以,施瓦茨挑选了200名大力士,组建了大盾兵,成天训练怎么用双手举着铁皮大盾砸人和挤人……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