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欧皇崛起-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日根其实也很郁闷,他堂堂一带草原神医,如今竟然沦落成为妇科大夫了。不过,贵族家庭,子嗣为大。客串一把大贵族家庭的妇科大夫,倒也不是特别丢人……

    “嗯……的确是喜脉,恭喜伯爵大人了!”莫日根给安吉拉把脉后,抱拳恭喜道。

    “啊?你说的是真的?”马林激动之下,直接用上普通话了。好在莫日根也是学过大同那边的官话的,听得懂马林在说什么。早前,莫日根和巴特尔没学会德语的时候,双方就是用这种方式交流的呢……

    “当然是真的,老夫这点本事还是有的!”莫日根背着双手,斜45度望天,一副高手寂寞的范儿……而且,经过全程对孕妇丽芙的医护,莫日根对妇科也不算陌生了。

    “啊哈哈哈,老子也有后了。这家伙不但是个伯二代,还是个穿(越者)二代啊,希望是个带把的,这样,就不用为继承人的事情操心了!”马林仰天大笑。

    莫日根大约听懂了“伯二代”是啥意思,就是伯爵的后代呗。但是这个“穿二代”,却始终想不明白。当然,马林也不会和他解释的……

    心情大好的马林,叫来了财政大臣科勒,拿出一大箱子金币,直接在王宫内撒金币完,谁捡到算谁的,引发了一阵混乱。不过,谁叫马林开心呢,撒点金币算啥?

    之后,马林又“大赦天下”――咳咳,他所谓的“天下”,只有三千多平方公里的东弗里斯兰,还没有明朝一个知府管辖的府大……

    而得到消息的老霍夫曼和玛丽夫人,也匆匆地从莱尔县赶了回来。就连罗韦雷大主教,也特地从隐居的弗里西亚群岛干了过来……

    一时间,怀孕的安吉拉,成了大熊猫一般的存在。玛丽夫人和安吉拉的母亲卢克雷齐娅,开始轮流陪伴在安吉拉左右。

    然后,马林就被从安吉拉的王宫主卧赶了出来……

    不过,马林也不是没去处。在升格为准妈妈的安吉拉的默许下,马林悄悄地搬去了费丽斯那里。当然,明面上,他还是独居一室的。只是,他的房间,和费丽斯的房间,靠得很近,很适合“串门”……

    “姐夫,我也要一个孩子!”半夜,费丽斯缠着马林,撒娇道。

    “好好好,我们也要一个孩子。安吉拉的孩子继承伯爵的位置,你的儿子,我安排去罗马,当个教皇玩玩。到时候,你也算得上是教皇他老母了……”马林一本正经地忽悠道。

    “教皇?这个太难了吧?”费丽斯不信。

    “这算啥,你姐夫我有的是钱,到时候贿赂下罗马枢机团的红衣主教们。砸个一百万金币,不信选不上教皇!”马林豪气冲天地说道。

    “教……教……教皇他老母……”费丽斯幻想着自己儿子当上教皇的那天,自己成为教皇他老母……费丽斯光是想想,就感觉爽到不行,小脸兴奋得红彤彤的……
………………………………

第十章 卡伦舰炮

    随着炼钢平炉的投入使用,东弗里斯兰伯国铸炮的钢铁质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之前,马林不过是让老约翰等铸炮工匠使用经过反射炉冶炼过的优质熟铁,质量虽然比别的欧洲国家的火炮要好,但炮身强度不够。

    毕竟,熟铁是软的,用来铸造火炮,韧性倒是足够了,可管壁强度不够。所以,需要把火炮铸造得很厚。

    但现在,因为使用了平炉,马林拥有了中低碳钢,更加的适合铸炮了。虽然说,因为技术的限制,马林现在的手下工匠们对于控制含碳量还不熟练,导致钢铁质量不稳,中碳钢常冶炼成低碳钢,低碳钢常冶炼成中碳钢(高碳钢质量倒是好控制点,使用石墨黏土衬壁就可以,类似坩埚炼钢法)。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不是高碳钢,都是适合用来铸炮的,比熟铁炮好多了。

    所以,在使用了钢材后,炮身也可以“瘦”下来了……

    为此,马林给铸炮厂下达了任务――研发大口径、短身管的卡伦舰炮(也叫卡隆炮)……

    事实上,马林一共下达了两个火炮研发任务。老约翰和他的团队,主要负责升级原先的12磅熟铁重炮。马林的要求是,总重不变,但要使得口径从12磅升级为18磅。也就是说,升级完毕后,老约翰的铁炮,就成了18磅的“红夷大炮”。

    第二个任务,才是研发大口径、短身管的卡伦舰炮。不过,这个团队,和老约翰的团队不是一起的。这个团队的主要工匠,是马林当年跑去帮老约翰打下手、学技术的那群本土铁匠。

    如今,几年过去,这些铁匠也都能熟练地铸造12磅熟铁炮了。这次,马林把他们单独分离出来,成立新的研发小组,开始研发大口径、短身管的卡伦炮。毕竟,老约翰是英国人,不是自己人。重要的东西,马林还是更相信自己人。所以,他启用了这批自家农奴出身的铸炮工匠来搞卡伦炮。

    作为一名军事迷和航海迷,马林不可能不知道卡伦炮在英国海军中的地位。卡伦炮的500米内的抵近射击,可是皇家海军致胜的法宝。

    卡伦炮有两大好处:第一,它口径大,可以射出重量大的铁球,狠砸敌军战船。铁球越大,砸坏敌舰船身的可能就越大。19世纪中期的佩克桑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光是炮弹68磅的重量,就能轻易砸开敌舰很厚的加固的船舷。

    虽然说,摧毁敌舰,佩克桑炮主要靠的是爆炸弹。但是,如果不能砸开敌舰船舷,在敌舰内部爆炸的话,佩克桑炮也没那么厉害,对战舰的破坏力也有限。所以,其炮弹的68磅的重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佩克桑炮,就是一种经典的大口径、短身管的重炮,属于卡伦舰炮的升级加强版。

    第二,卡伦炮的射速快。前装火炮,越是长身管,装填越是困难,花费时间也更长。同时,长身管火炮,因为比同等口径的卡伦炮重太多,复位也很困难。

    举个例子,32磅的卡伦炮,重量才7718千克,长度才12米。而18磅的“红夷大炮”,炮重达到2吨,也就是2000千克,炮身长3米左右。

    也就是说,32磅卡伦炮的炮弹重量几乎是“红夷大炮”的两倍,可炮重,却只有“红夷大炮”的三分之一左右……要是换成32磅的长管炮,天知道多重……

    炮身越重,火炮不但装填困难了很多,复位也非常麻烦,需要很多水手帮忙搬动火炮复位。越重的火炮,复位越是困难。

    这也导致,同等口径的火炮,卡伦炮不管是装填还是复位,都要容易得多。然后,平均射速自然更高。一般而言,熟练的皇家海军炮兵,使用长身管重炮,至少要花费2分钟以上时间,才能开一炮(注:因为船上环境复杂,射速要比陆上要慢。因为,陆地上的炮台火炮不轻易移位,把后坐力导向了大地,反倒不需要复位,节省了大量时间,射速也更高。)。而卡伦炮,只要1分钟左右,就能开一炮。

    ……

    虽然说,长身管的火炮,射程更远。也许轰炸陆地目标,长管炮效果更好,岸防炮也更适合使用长管炮。但是,在海战中,长管炮的射程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作为火炮载体的战船,在海面上因为风浪关系和火炮的后坐力问题,是不住摇晃的。尤其是木船时代,船体受到海况影响更大,摇摆更多。

    而舰炮侧舷炮,就是横向的。船只摇晃,基本也是横向摇晃。这样一来可就悲剧了,使得侧舷火炮在瞄准敌舰时,根本无法锁定目标。你刚刚瞄准好敌舰,可船体一晃,射角立即改变了。距离短还看不出来,距离约长,射角稍微变化一点,就会导致极大的误差。

    所以,在摇摇晃晃的战舰上,火炮的射程是没啥意义的。射程越远,误差就越大……

    当然,这是在海上。如果在内河内湖地区,就要另当别论了。比如第二次英美战争(1812…1814)时期,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上的内湖水战,因为内湖没有什么风浪,导致美国战船上的长管炮可以更从容地在英军战船卡伦炮射程之外,瞄准英军舰船轰击。而英军舰船全部装备卡伦炮,射程近,无法打击到美舰。想靠近时,美舰却跑了,像“放风筝”一样戏耍了英舰。所以,单单装备射程近的卡伦炮,也是不合适的。遇到美国那种无赖打法,就可能吃亏。当然,换到大西洋上,船体晃动厉害,美军的这种猥琐战术就未必有用了。内湖上,因为风平浪静,才使得长管炮射击更精准些。

    此战之后,英国人终于意识到,只使用卡伦炮,是不行的。遇到老美那样无赖的,就要吃亏。所以。后来英国战舰上,卡伦炮和长管炮是搭配使用的。在近战的时候,主要靠卡伦炮摧毁敌舰。而距离远的时候,则用长管炮互相赌命中率……

    不过,大海之上,距离太远的话,长管炮即使射程够,也基本打不着。所以,英军战舰在海战的时候,基本都是靠近敌舰500米内,发挥卡伦炮的优势。

    甚至,皇家海军还有贴近射击的战术。比如纳尔逊阵亡的那场“特拉法尔加海战”,就是因为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和法军主力舰“敬畏号”并舷对轰,甚至发生了接舷战。纳尔逊本人,也因为距离过近,被法军火枪手给瞄准射杀了。

    总之,风帆战舰时代的海战,距离越近,火炮命中率越高。如果并舷的话,基本上就是一轰一个准了。那时候,大家完全就是比口径了。

    但在远距离上,即使是在500米的距离上,舰炮的命中率也是低得惊人的,只有一两成。远距离对轰的话,命中就算你中奖……

    有现成的英国皇家海军的经验,马林为啥不用?所以,马林下令研制卡伦炮,以后打海战,也要靠近射击,用卡伦炮的重型炮弹和高射速,直接打垮敌船……

    不过,马林也不想把步子迈得太大,防止扯到蛋。因此,马林要求新独立出来的本土工匠为主的铸炮厂,先研制12磅级的卡伦炮。等到技术成熟了,在研制18磅的。然后,以此类推,晋级到24磅的。接着,再向最普通的32磅级卡伦炮进军……

    当然,这个时代,重炮铸造,成功率很低,一般20%的成功率都没有。也就是说,报废率高达8成以上。

    但马林前世经常上论坛,知道其中原理。是因为,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出现的“罗德曼法”。

    所谓罗德曼法,就是铸炮时的“内模可控冷却技术”。具体来说,就是让炮管内壁的冷却速度不比外表慢。而通常自然冷却的话,自然是外层先冷却,最后才到内部。但这样一来,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容易导致外层炮管先收缩,挤压“热胀”的内层,容易造成炮身内部裂痕,然后导致报废。

    而使用“罗德曼法”,让炮管内部加速冷却的话,就不容易让外层对内层产生“箍紧”的效果,也不容易产生内部裂痕。这样,重炮的铸造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达到了八成以上。而且,使用寿命也更长了,甚至是老方式铸造的火炮的五倍……

    马林把“罗德曼法”的原理,交给了这批出身于自家农奴的铸炮工匠,让他们按照这个原理去铸炮。

    当然,如何让炮管内壁的冷却速度加快,马林却是只知道原理,不知道过程的。这一点,需要铸炮工匠们自己摸索。一旦成功,以后铸造重炮就很方便了……

    届时,马林战船上,将会清一色使用重炮,把任何胆敢和他争夺海上霸权的对手的战船,全部轰成渣渣……
………………………………

第十一章 利益外交

    在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任何国家都别妄想单凭自身,单挑全帝国的其他势力。所以,小诸侯要抱团,或者找大诸侯当靠山。而大诸侯,也需要找一批小弟作为盟友,好增强实力。

    因此,德意志地区看着有200多个大小诸侯,但实际上,也就那么几股势力。主要就是,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皇帝派,和七大选帝侯为首的各个地方实力派。当然,也有一些富裕的强国,无须依附别人,自己单独成为一体。比如,挑起了弗里斯兰地区冲突的格德司公国,因为地处莱茵河下游肥沃地区,财政良好,加上货运方便,倒是可以自成体系。

    另外,克里弗公爵约翰二世,也可以自成体系。因为,他名下不但有克里弗公国,还有马克伯国。两国都不算小,加起来也能算一号势力。更何况,约翰二世的二弟恩格尔伯特,也是内弗斯伯国的伯爵,也算这股势力之一。更何况,约翰二世的三弟菲利普,还成了条顿骑士团国的大团长。

    还有就是,一些准强国,也会抱团,形成一股势力。其中的代表,就是士瓦本同盟。这是士瓦本地区的一批实力不强不弱的贵族,结成的一股自保的势力。不过,这股势力,投靠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哈布斯堡家族。

    马林之所以要进入帝国议会,除了像获得和其他诸侯一样平等的外交地位,还有就是,也希望通过参加帝国议会,获得盟友,避免以后成为孤家寡人。

    就像后世同意小德意志的普鲁士,除了其军事上的强大,外交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外交的重要性,都不逊于军事上的努力。

    德意志第一帝国的首相俾斯麦是什么人?他是个外交家。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在德国和法国冲突时,英国和俄罗斯都没有扯德国的后腿,甚至还暗中支持。所以,普鲁士击败了当时的欧洲豪强法国,成就了新的大国地位。这和俾斯麦的高超的外交手段是分不开的。

    终俾斯麦一生,他都强调和俄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俾斯麦深知,沙俄国土面积巨大,动员能力极强,也很有韧性。所以,俾斯麦执政期间,一直选择拉拢沙俄。这样,不但避免了一个死缠烂打的强力对手,还保证了东线国土的稳定,使得普鲁士有足够的精力和法国单挑。

    但到了威廉二世时期,这个蠢货不但得罪了西边的英法,和俄罗斯也撕破脸,结果导致德国被东西夹击。就算德军实力强大,也禁不住两条战线、三大帝国的联手。其选择的盟友,也是奥地利和意大利两个逗比国家。

    因此,外交上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扩张过程是否顺利。

    需要指出的是,普鲁士之所以能在19世纪崛起,除了大搞军国主义,在1834年搞的由普鲁士领衔的《德意志关税同盟》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个关税同盟,普鲁士把德意志北部的大部分诸侯(除了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几个邦国之外),结成了一个紧密的贸易和利益联合体,并成功把奥地利排斥出了小德意志地区。

    通过这个关税同盟,普鲁士大肆发行刻着普鲁士国王头像的泰勒银币,让他流通于德意志诸邦国。习惯了使用普鲁士泰勒的各邦国臣民,也就对于臣服于德意志的领导,没啥排斥心理了。毕竟,他们天天都使用刻着普鲁士国王头像的银币……

    马林其实很想建立类似“德意志关税同盟”那样的组织,把北部德意志地区的市场都统一起来。但是,这是做梦……

    因为,这个年代的生产力,和19世纪完全不同。19世纪,世界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商品非常丰富,流通自然多。那时候,关税几乎成了国家财政收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些小邦国,就靠着关税同盟的分成过活呢。普鲁士能成为关税同盟的领袖,靠的也是在拿战后把鲁尔区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大力发展工业,成为关税同盟中最强的工业国家。

    要是换一个国家来,如果工业不发达,即使是关税同盟的首倡国,也是无法成为关税同盟的领袖国的。

    这个年代,别说工业了,就是农业,也落后得一塌糊涂,商品流通极不发达。甚至,德意志地区的商业渠道,多半掌握在汉萨同盟手里。诸侯们,基本都是靠着地租过活的。因为贫穷,还需要经常向大商人或汉萨同盟借高利贷。要是还不起了,就拿特权抵债,或者用矿山抵债。

    这个年代的第一金融家族――富格尔家族,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主要贷款人。查理五世能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就是因为富格尔家族提供了85万古尔登金币的贿选资金。作为回报,查理五世把奥地利和波西米亚的很多铜矿山都抵押给了富格尔家族。

    不过,富格尔家族的掌权者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瑞典的法一伦有一个超级大铜矿。富格尔家族把诸多铜矿山攥到手里没多久,法一伦的超大铜矿开始大规模开发了……然后,铜价暴跌,富格尔家族的投资大量缩水,然后,就衰落了……

    ……

    大约在7月份,新一届的帝国议会将要召开。皇帝通知马林,打算在这次帝国会议上,推荐马林进入帝国议会。皇帝那边哈布斯堡家族势力范围内的贵族,皇帝都打了招呼,包括士瓦本同盟,他们都会支持马林进入帝国议会。

    而之前,在皇帝的指点下,马林也向除了萨克森选帝侯和波西米亚国王(皇帝的死敌)外的其他5大选帝侯进行了贿赂。贿赂效果,还是不错的。马林可以放心,这5大收了钱的选帝侯,会号召他们的小弟帮马林投票。

    只不过,马林之前还忽略了一个阶层,那就是――帝国自由城市……

    帝国自由城市是一种很特殊的群体,他们一般由皇帝授权,在13、14世纪从一些主教国或贵族领地里分离出来,拥有了独立的司法权。他们除了在战争时向皇帝纳税(需要帝国议会通过决议)外,平时不需要向他们的领主负担任何义务。

    最奇葩的,就是科隆城了。虽然说,科隆城是科隆大主教国的合法首都。但实际上,科隆城却是一个帝国自由城市,不受科隆大主教的管辖。科隆大主教的实际驻地,是在科隆南边的波恩,也就是马林刚穿越后第一个进的城市。当然,波恩在二战后,也长期是西德的政府驻地。

    除了波恩,还有沃尔姆斯(帝国议会召开地)、奥格斯堡、斯特拉斯堡、巴塞尔和美因茨(虽然是帝国自由城市,但美因茨大主教驻地也在城中)等……

    帝国自由城市和普通的自由城市不同,普通自由城市,是没有参加帝国议会的资格的。而帝国自由城市,却是能够派代表参加帝国议会的。

    之前,马林忘记了讨好这些拥有选票的帝国自由城市,皇帝也忘了这茬。如今,皇帝特地派人前来,通知马林别忘了贿赂这些帝国自由城市的代表。

    马林接到皇帝的通知后,立即派出人马,去贿赂那些帝国自由城市的代表。贿赂帝国自由城市代表和贿赂那些大贵族不同,贿赂大贵族,可以半公开地进行。因为,这些大贵族,在自家领地上,是一言九鼎的。而帝国自由城市的代表,则是帝国自由城市当地的议会选出来的代言人而已,不能在各自城市一言九鼎。只不过,选不选马林成为帝国议会成员,他们的话语权还是很重的。

    事实上,对于马林是否当选帝国议会成员,那些帝国自由城市的市民们是无所谓的。因此,当地议会不会表决,让参加帝国议会的代表做出什么选择。更何况,皇帝的提议,也没有公开,大部分帝国自由城市的人都不知道呢。

    这样的情况下,马林只要搞定了帝国自由城市参加帝国议会的代表,就可以了。不过,因为这些人只是选出来的代表,贿赂他们,必须偷偷进行。否则,被他们所在的帝国自由城市的议会知道了,他们就会有可能被罢免。

    因此,马林动用了科勒掌控的一些秘密势力,悄悄地和这些人进行了接触,并送上了金币……然后,这事就搞定了……毕竟,这个年代的欧洲贵族和官员,就没几个不贪婪的……

    ……

    而因为皇帝和新任萨克森公爵乔治打成了协议,乔治会选择支持马林进入帝国议会。那么,这样一来,萨克森系的贵族,就未必会阻拦自己了。

    只不过,乔治目前不再是萨克森系贵族圈的领导者。所以,乔治的意见,只能代表萨克森公国的意见,不再有影响其他十几位萨克森贵族圈贵族的能力。

    因此,马林还需要派人去贿赂这些人。所以,马林再度派出人马,贿赂这些萨克森系贵族,请他们在帝国议会上,不要找自己麻烦。如今,和自己仇怨最大的萨克森公国都不再为难自己了,他们也没有理由再和自己过不去。当然,如果自己不给点好处,他们也未必会像乔治那样选择支持自己当选。毕竟,乔治那是因为利益交换。而其他萨克森系贵族,和自己利益冲突不大,但如果自己给他们“利益”(贿赂),他们也就没有了和自己死磕的必要了。

    不过,马林很清楚,一旦乔治解决了西弗里斯兰战争,不再需要看自己脸色了,那么,乔治会立马翻脸,不再支持自己。所以,这次机会也是难得。能够利用一把萨克森系贵族,也是不错的。

    而且,马林也不觉得乔治能很快搞定格德司公国。因为,格德司公国分明就是一个隐藏的boss,实力强悍,但却低调。乔治不知轻重,还将其当成了软柿子呢,以后有他受的……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