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欧皇崛起-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利乌斯二世的登基大典,主要邀请了意大利各邦君主、神罗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法王路易十二、西班牙双王、葡萄牙国王以及德意志境内的三个选帝侯大主教。
当然,作为大国君主,法王路易十二和西班牙双王未必会亲自前来,也许派一个外交大臣就敷衍过去了,葡萄牙也勉强有这个摆谱的资格。
但马林的老大――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却没那个底气。因为,他的神罗皇帝还没加冕的,还要求到教皇头上。
因此,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有很大可能亲自来罗马参加尤利乌斯二世的登基大典的。毕竟,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还指望尤利乌斯二世帮自己正式加冕呢。
至于德意志境内的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和特里尔大主教三个选帝侯主教,因为是教皇的直接下属,只要不是生了重病不能走,也是必须去罗马捧场的。至于德意志境内其他小主教国的主教,都未必有资格去参加教皇的登基大典呢……
而德意志境内的其他世俗诸侯,那就说不定了。和教廷关系好的,可能会受到邀请。和教廷关系不好的,自然不会被邀请。
马林在送走了光头阿本后,也召集手下,凑出了300骑兵作为护卫,护卫他南下,去参加尤利乌斯二世的登基大典。
尤利乌斯二世可是他的岳父,而且,尤利乌斯二世进攻罗马的军队也是自己的属下。因此,马林拿到邀请函,那是很正常的。甚至,在尤利乌斯二世南下之前,就早已写好了邀请函,只差日期没填写了。
不过,从奥里希到罗马,距离已经算是非常远的了。一般教皇的登基大典,太远的国家都不邀请了。像是英国、丹麦等比较北的国家,很少受到邀请。
奥里希到罗马的距离,马林估测了下,大约有1600多公里的样子。如果骑单马,平均每天跑七八十公里,可能需要20天左右。但如果一人三马,大概只需十来天就差不多了。
于是乎,马林和麾下的将士们,一人三马,马不停蹄地往南赶。而且,为了节省体力,大家都没穿全套的板甲,只是穿了四分之三胸板甲。
仅仅用了13天,马林和300手下们就跑完了1600公里的长途,从奥里希赶到了罗马。不过,骑马赶路实在辛苦。赶完这1600公里的长途,到了罗马时,马林已经累得昏天黑地了。
好在,他抵达罗马时,才是9月24日,离登基大典还有4天,他完全有时间多休息休息。
事实上,马林这次特地赶来罗马,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的。首先,马林把施塔德带了过来,用来替换施瓦茨。
施塔德也是马林麾下的重要大将,完全可以胜任指挥那7千东弗里斯兰军队的任务。而且,施塔德本人也很愿意。因为,只要接替了施瓦茨,施塔德就可以暂时成为教皇**队的临时最高统帅。在尤利乌斯二世挑选出新的最高军事统帅前,施塔德就是教皇国的最高军事统帅。这是一个非常荣耀的履历,因此,当马林找他谈话,让他替换施瓦茨时,施塔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毕竟,在这个年代,教廷的权威还是很高的。能够担任一段时间的教廷最高军事长官,对于施塔德这样的虔诚教徒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
除了把施瓦茨替换回去,马林的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接受尤利乌斯二世代表教廷公开的感谢。感谢什么呢?感谢施瓦茨带领东弗里斯兰军队护送他安全进入罗马啊……
实际上,这个感谢,只是一个铺垫而已。马林最终的目的,是在军队帮教皇国打下佛罗伦萨后,让尤利乌斯二世有借口把明斯特主教国送给自己。
所以,这次来罗马,马林实际上是露个脸。并且,让大家知道,新任教皇的军队,是自己支持的。这样一来,等到以后自己的军队帮教皇国打下佛罗伦萨并被“赠予”明斯特主教国时,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
而且,尤利乌斯二世对于马林提出的“用意大利领土交换德意志主教国”的想法,也非常感兴趣。
所谓的“用意大利领土换取德意志主教国”的想法,意思就是,某国帮助教廷打下某个意大利邦国后,教廷愿意拿出德意志某主教国的领土,作为报酬,赏赐给某国。
尤利乌斯二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教皇,他的心愿,是统一整个意大利。原本,尤利乌斯二世的打算,是加强教皇国的军队,用无敌的军队,去征服意大利各邦国。
但是,马林提出的“用帮教皇国打下佛罗伦萨共和国来换取明斯特主教国作为奖励”的办法,给了尤利乌斯二世以重大的启发。
尤利乌斯二世发现――原来不用自己动手,也可以有办法统一意大利啊……
德意志地区的主教国,名义上属于教廷,但实际上,却把持在三大选帝侯大主教的手里。虽然,这些主教国每年也会向教廷缴纳不少的“什一税”,但对于罗马教廷而言,那些远在德意志地区的主教国,还不如意大利一个邦国来的实惠。
因为,那些远在德意志地区的主教国,教廷的手根本伸不到那里。而若是拥有了教皇国边上的意大利邦国,教廷却能很容易控制住。
所以,拿一个反正掌控不到的德意志地区的主教国,交换一个容易掌控的意大利邦国,不管是尤利乌斯二世,还是罗马的枢机主教们,都是很乐意的。
比如,佛罗伦萨共和国,也就是美第奇家族控制的托斯卡纳大公国,后世的托斯卡纳大区,是意大利非常繁荣的一个世俗邦国。
这个邦国的繁荣,让罗马教廷贪婪的枢机主教们垂涎欲滴。目前,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商业、手工业的发达程度,仅次于威尼斯、热内亚和米兰,比罗马城还要发达。
若是马林麾下的军队,以马林的名义,打下佛罗伦萨共和国,拿来交换明斯特主教国。这对于教皇国而言,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毕竟,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商业繁荣,税收颇多。对于尤利乌斯二世和教廷的枢机主教们而言,绝对是一块大肥肉啊!
而对于马林而言,消灭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同时,有一件事也很重要。那就是,军队可以在佛罗伦萨城里,抓一个人。那个人的名字,叫马基雅维利……
是的,这货就是那个写了《君主论》的马基雅维利,16世纪初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之一。
现在,这货大概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执政委员会秘书,可以算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高官了。
之前,马林不是没有想过要拉拢此人。但是,人家已经是强大的佛伦伦萨共和国的高官了,还稀罕去东弗里斯兰伯国?
但是,马林的军队若是灭了佛罗伦萨共和国,那么,身为佛罗伦萨共和国高官的马基雅维利就失去了生存的依仗。
只要让手下军队抓住此人,带回东弗里斯兰,马林有的是时间去等他效忠自己……
而且,马基雅维利并不是一个“一臣不事二主”的死脑筋。在佛罗伦萨共和国灭亡后,为了生存,马基雅维利就曾经为从前的死敌美第奇家族效命过,也向教廷献过媚。
所以,这个马基雅维利,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拉拢此人,并不算特别困难……
………………………………
第187章 登基大典,万人齐唱《The Mass》
9月28日上午,马林穿上全套礼服,在教廷修士的指引下,前往观礼台,参加尤利乌斯二世的登基大典……
在拉特朗圣若望大教堂前的广场前,在100名罗马枢机主教的簇拥下,尤利乌斯二世身着法袍,走到了拉特朗圣殿的祭台上,在罗马枢机团两位德高望重的枢机主教的帮助下,戴上了圣冠,拿起了象征教皇权柄的黄金十字架权杖……
装备齐全后,尤利乌斯二世在拉特朗大殿中的所有枢机主教和高级宾客的注目下,一脸虔诚地向上帝宣誓,表示愿意成为上帝最忠实的的仆从,代替上帝管理凡间的基督徒,传播上帝的荣光……
尤利乌斯二世宣誓结束后,大殿里的100位红衣大主教,纷纷献出自己的祝福,祝福尤利乌斯二世正式成为教皇,并表示愿意服从新教皇的领导,致力于传播上帝的福音。
内部程序走完后,尤利乌斯二世拿起黄金十字架权杖,在两名德高望重的枢机主教的陪同下,走向了拉特朗圣殿二楼的阳台,接受外面广场上的人们的欢呼和膜拜。
当尤利乌斯二世走上二楼阳台后,他振臂高呼:
“旧时代(亚历山大六世时代)的黑暗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这时,站立在拉特朗圣若望大教堂外面的7千东弗里斯兰士兵忽然用拉丁语整齐地大喊道:
“光明!”
“光明!”
“光明!”
连喊三声,吓了在场的宾客一大跳。
马林顿时笑了起来,作为训练有素的东弗里斯兰将士,齐声喊口号,那可是必修的本领啊。虽然将士们不懂拉丁语,但“光明”就一个单词,教起来也不费劲。还有更复杂的呢,照样能背下来的。
过了好一会儿,其他人才从震撼中清醒过来。接下来,就是广场上的宾客和罗马群众的口号不一的欢呼声了:
“万岁!”
“教皇万岁!”
“教廷万岁!”
“罗马万岁!”
……
过了好一阵子,在拉特朗圣若望大教堂广场两侧,忽然传来了一阵整齐的音乐。马林站起来望过去,原来教堂广场两侧,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安排了一群乐师,正在奏乐……
而且,这曲调,马林异常熟悉,那就是――《the mass》……
低沉大气的开场音乐,虽然因为没有合适的乐器,远远达不到后世电音的水准。但是,在这个器乐还没开始发展的时代,也算很震撼的了。
这时,站在乐队身边的唱诗班的共约3千名教士、修女,纷纷拿出歌词本,开始用拉丁语唱起来:
semper crescis aut descrescis
变化无常盈虚交替
vita detestabilis
可恶的生活
nunc obdurat et unc curat ludomentis aciem
把苦难和幸福交织在一起
nunc obdurat et unc curat ludomentis aciem
把苦难和幸福交织在一起
egestatem potestatem dissolvit ut glaciem
无论贫贱与富贵命运之轮
当唱到这里的时候,站在广场上的7千东弗里斯兰士兵,忽然也跟着这3千教士和修女一起高唱:
divano
神圣的
divano me
神圣的弥
divano mesi
神圣的弥赛
divano mesia
神圣的弥赛亚
divano mesia
神圣的弥赛亚
divano
神圣的
divano me
神圣的弥
divano mesi
神圣的弥赛
divano mesia
神圣的弥赛亚
divano mesia
神圣的弥赛亚
……
hoc in hora sinc mora corde pulsum tangite
就在此刻不要拖延让琴弦拨响
quod per sortem stet fortem mecum omnes plangite
因为命运也已被命运击垮要把痛苦全部消灭。
……
此时的拉特朗圣若望大教堂广场上,响彻了震撼人心的歌声,而且是万人大合唱。当然,东弗里斯兰将士们多半不会拉丁文。其余部分都是懂拉丁文的3千隶属罗马教廷的修士修女唱的,只有高一潮部分,7千东弗里斯兰将士才会参与合唱。因为,这各部分就是把“divano mesia”这一句拆下来唱四遍,然后重复,非常简单。即便那些东弗里斯兰将士基本都是没文化的大老粗,这么简单的唱法,也还是能掌握的。
而且,上万人一起唱“divano mesia神圣的弥赛亚”,声音整齐划一,也忒惊人了点。到场的宾客,都被这气势惊呆了。
这首《the mass》本就是一首大气磅礴的宗教歌曲,加上上万人齐唱,那股气势,简直就是排山倒海。即使是马林这个“作者”,也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更别提其他国家来观礼的人了。
当一曲《the mass》结束的时候,拉特朗圣若望大教堂广场上,却是鸦雀无声,人们都被这充满神圣味道的歌曲给震撼得久久不能说话……
甚至,很多虔诚的教徒,跟着唱了一段后,被震撼得泪流满面,不住地在胸前画十字……
这个年代,欧洲人还笃信宗教。即使是国王,也多半是虔诚的教徒。因此,到场的宾客,无论身份地位,基本都是虔诚的教徒。当然,马林这厮除外。
因为音乐磅礴大气、充满神圣味道,这时候,在场的宾客,大概是错觉,看向二楼阳台的尤利乌斯二世,恍若看见了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
于是乎,很多虔诚的教徒,跪了下来,纷纷开始祈祷。如果有游戏里的声望系统的话,就能发现,新任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在在场宾客心中,声望那是“蹭蹭”地直往上涨……
看到这样的情况,一向机灵的马林哪里还不懂得该怎么做?于是,他振臂高呼,用拉丁语大喊:
“教皇万岁!教皇万岁!”
那些个心潮澎湃的宾客们,在马林的带动下,为了发泄心中的激动,也纷纷振臂高呼:
“教皇万岁!”
“教皇万岁!”
“教皇万岁!”
……
尤利乌斯二世站在二楼阳台上,看着广场上那么多尊贵的宾客跟着自己的女婿一起高呼“教皇万岁!”,心里大为受用。在他几十年的教廷生涯中,还没有看见哪个教皇,第一天登基就如此受到如此拥戴呢。
登基大典中午就结束了,然而,很多狂热的信徒,久久不愿离去。不少信徒,甚至是一些大贵族,缠住那些唱诗班的修士和修女,要求摘抄《the mass》的歌词,带回去唱,并请教一些发音细节。这一天,整个罗马,都因为《the mass》这首神曲,而变得火热起来。而万人齐唱《the mass》的场景,也成了历代教皇登基大典上永恒的经典……看深夜福利电影,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kdytt
………………………………
第188章 罗马荣誉骑士
登基大典上午就结束了,中午的时候,教廷用“圣餐”(未发酵的面做的小面饼为“圣体”,红葡萄酒为“圣血”)招待了各国来宾。
就在这个招待宴会上,马林出场装比放大招的时刻到来了
尤利乌斯二世举起一杯“圣血”(红葡萄酒),发表了一通对主的感谢之后,夸奖了“借”兵保护他安全返回罗马的东弗里斯兰伯爵马林,并向大家郑重介绍了高贵的基督徒、教廷的好朋友(以及他的毛脚女婿)――马林伯爵。
马林立即丢下手里的圣餐和圣血,立马扑到伟大的教皇岳父面前,行了最高的礼节――吻脚礼。
这个动作,在后世人看来,很像是跪舔。但是,这个年代,它就是一种礼节。吻教皇的鞋子,那是大贵族,甚至国王、皇帝才有的特权。一般平民,想跪舔还没那资格呢
教皇肯让你跪舔,那是看得起你丫的
跪舔岳父大人完毕后,马林酝酿了一下,憋出几滴泪来,才抬起头,让人看到他满脸的“激动”
然后,马林搬出了当年那一套忽悠人的说辞,开启了“大忽悠”模式:
“我,马林冯霍夫曼,一个感受过上帝的赐福的小领主。在此,向伟大的教皇陛下,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场的各位,可能有熟悉我的人。我,马林冯霍夫曼,在16岁以前,只是一名贫穷的骑士家族的次子,一个16岁就被赶出家族的流浪骑士”
“16岁以前的我,一无是处,论武力,我完全打不过我的兄长。论智慧,不怕各位笑话。当初,我带着10个金币的路费去维也纳投奔皇帝陛下的时候,半路上被人骗光了钱财,闹到没钱吃饭、没钱住店的悲惨地步”
宾客们都笑了起来,很多人都朝坐在主宾位置上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看去。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大概也知道马林想说啥了。当年马林在登基大典上的演讲内容,他事后也听说过,很精彩,很蛊惑人心
“我住不起旅店,吃不起饭,只能睡在教堂后面的草垛里,懂得瑟瑟发抖,还饿得差点死掉。但即使在那么简单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忘记主的教诲,没有化身为堕落的骑士,去靠打家劫舍获得钱财。”
“我忍着寒冷和饥饿,缩在草垛里瑟瑟发抖,以濒死的身躯里的最后一丝意识,虔诚地向上帝祈祷,祈求上帝来拯救我这个迷途的孩子”
周围的贵族都惊讶地看了过来,他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马林这样一个可以有资格跪舔教皇的男人,居然也有那样落魄的过往,而且还有勇气大声地说出来一般的贵族,都是喜欢说自己风光的过往,而绝不愿意提及落魄的过去的
“我快死了,但上帝似乎听到了我的祈求,在我垂死之际,派了一名叫‘爱因斯坦’的苦修士、大贤者,在我即将饿死的时候,在我即将饿死的时候,来到了我的面前”
“大贤者看到我后,告诉我,他受到了主的启示,来到这里,负责拯救我和教导我。他给了我一块面饼,告诉我那是圣体,让我吃下,救了我一命。然后,大贤还收我为弟子,教了我一个月的知识”
“当时,我非常奇怪,从前,我并不太聪明,学习能力也很慢。但是,大贤只教导了我一个月,但我感觉像是学了10年似的,很多东西一学就记住了,这根本不像之前的我,以前我学习东西很慢的,而且很笨。不然,也不会被人骗光10个金币的路费”
“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我突然变聪明了,就好像被智慧之光笼罩了”
“在我看来,这样的奇迹,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主的恩赐!否则,没有比这个更加合理的了”
“因为变聪明了,也或者是被上帝赐福了。所以,我跑到维也纳后,很容易就获得了皇帝陛下的赏识,从区区一个流浪骑士,一下子被任命为代理方阵长”
“接下来的故事,大概有很多人听过。我带着人马,参加了意大利战争。那一天,似乎是上帝的指引,我奉命带着本部人马去支援意大利人。”
“但是,朦朦胧胧中,我似乎受到神的指引,似乎有人告诉我,1494年7月6日那天晚上,法国人会从某条路上撤退。于是,按照神的指引,我在那边设伏,重创了法军,差点还抓住了法国国王”
“不过,大约是上帝觉得以我的身份,不该抓住法国国王。毕竟,法国国王也是君权神授的君主。所以,法国国王最终跑了。但是,很多法国骑士,却落入了我的手里。于是,我成了男爵”
“后来,我因为血统的原因,又成了东弗里斯兰伯国的伯爵这一切,我感觉冥冥中有一双手在推动我向前。我相信,这绝不是我自己的本领,而是主的庇佑赞美您,伟大的主!”马林在胸前画了十字,虔诚地说道。
“主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所不能的!”
“就在几个月前,我在东弗里斯兰乡村里巡视时,忽然遇到了巡游(逃难)中的尤利乌斯二世陛下。虽然当时尤利乌斯二世陛下衣着普通,但是,我忽然感觉到,眼前之人,是一个被主祝福了的伟大之人。”
“所以,尽管身为东弗里斯兰伯国的主人。但我受到尤利乌斯二世气势的影响,竟然直接下马,向当时没有表明身份的他行礼。甚至,还有去亲吻他的靴子的冲动”
“当初,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我知道了。原来,当初我就预感到,他老人家要当教皇了”
老实说,马林讲的这个不是笑话的笑话,一点也不好笑。但是,大家都给新任教皇的面子,都咧嘴笑了一下。
“再后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由自主地把手下7千兵马派了出去,只为保护尤利乌斯二世陛下的安全。现在,我想明白了――那就是伟大的主的暗示啊,让我不由自主地做出了如此选择!”
“因为,我派出手下去保护的人,即将君临天下,成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
“啪――啪――啪――”不是那啥的声音,是大家鼓掌的声音。不管马林讲的是真是假,但人家是美化当今教皇的,总得给面子鼓掌的
掌声停歇后,尤利乌斯二世笑着站起来说道:
“怪不得当初马林伯爵当初没要一个铜币的佣金,就直接把7千兵马送来保护我。我还以为是他傻了呢。原来,是主的伟大旨意啊!赞美主!”
“赞美主!”拉特朗大殿里的众人也跟着说道。
尤利乌斯二世这么讲,其实也从侧面证明了,他就是那个被主选定的合法教皇
边上,那100名枢机主教中的大部分人都在心里鄙视――尼玛德,要不是当初都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