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气御天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还是循序渐进。要是放任五人催动本元,分分钟五行相抗,爆体身亡。
如今,张铁豹的豹混铁血的体质,不如姬长空。而五怪的属性却是毫无保留,再加上,他们五人被训斥,每个人的气劲都是含恨而,破坏力之前,无法想象。
张铁豹出凄凉荒芜的豹嚎。
砰!
一团血雾从中爆裂。
尸,骨,无,存。
雨,露,均,沾。
血爆后,庐山五怪,浑若无事。
姬长空看着满空飘摇的血肉,暗道:唉,现在你该知道小矮人的威力了吧!
………………………………
第120章 以德示人
张铁豹死了!
叛军如过江之鲫,纷纷四散而逃。可是,他们又无处可逃。
苏灿整合潼关城的士兵,打算冲杀。被姬长空阻止。
苏灿郁闷的说道:“将军,叛军现在作鸟兽散,军心已失。宛若待宰的羔羊,为何不斩尽杀绝?”
姬长空笑道:“你懂什么?”
“你……”
姬长空再道:“常言道,穷寇莫追。叛军现在进无可进,退无可退。你若是执意带兵斩杀,他们必定奋起反抗。大有破釜沉舟之势,下来,两败俱伤。”
苏灿怔了怔,低头道:“是有点道理,难道让他们跑了?”
“跑不了!潼关前方是截路的黑沙河,左侧是零陵,右侧是陡峭的山峦。岂能容下数万逃兵?”姬长空说罢,身形跃起,在旗杆上纵步一点,落在城头。他气息凝于丹田,声音如洪钟般喊道:“都住手!放下兵器,本将给你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那些溃败的叛军,早已被奔腾的怒江之水,洗尽了战意。他们四下逃窜未果后,纷纷驻足昂。集结于城门之外,竟无一人敢擅自进城。
庐山五兄弟,飞腾而上,站在姬长空身后。夜小生带着百人,略有损伤,纷纷在城外止步。之前还刀戈相见的双方,此时和睦融洽,都在认真侧目,等待姬长空的讲话。
“呼,呼……累死爹啦。”关云飞抱怨连连,颠颠的从河流的上游跑来。
“嗯?怎么回事?”他看到城门大开,叛军无人得寸进尺。心中一阵狐疑,当他看到姬长空屹立城头,一副你们听长者说的摸样时,他恍悟道:“哎啊,看这情形,大哥又要给人洗脑了!”
姬长空清了清嗓子,他丢掉了长槊跟短剑,和蔼可亲的说道:“你们都是河洛的好男儿,更是我大周的子民。为何要跟着上官羽犯上作乱啊?”
下方士兵满不在乎,这样的说辞,他们听的多了。尤其是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兵卒是从其他关隘上投降过来的,他们心中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谁赢谁输,关我蛋事?大不了投降来投降去,粮饷军械一样都不会少。
看着下方无人回应,姬长空会心一笑,提高了嗓门继续说道:“好,看起来都麻木不仁啊。那我现在就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朝廷的十万龙骑军,边境的七十万大军,都已经把矛头对准了你们。如果继续效仿殷商,助纣为虐的话,你们没有一个人会有好下场。无论从道义跟战斗力,你们都不行。”
姬长空的话,无疑给士兵们泼了一头冷水,他们现在已经溃败,再遭鄙夷,大部分人觉得羞愧难当,也有人愤慨仇恨。
其中一名文官监军大言不惭的说道:“兵贵神,我们大帅还有二十万大军,想必不日就会兵临城下。恐怕不等你们大周的援兵前来,潼关跟金陵就会全部沦陷。”
姬长空哈哈笑道:“好一个忘恩负义,蛇鼠沆瀣的下三滥。你难道不是大周臣子?不是大周子民吗?两军阵前,你藏污纳垢,躲在阴沟暗角之中,贪生怕死。如今本将有意给你机会,你却蹬鼻子上脸。弟兄们,你们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千万别被带偏了。自古以来,邪不胜正。你们若是改头换面,我保证,会既往不咎。可是若执意跟朝廷大军起兵戈之灾,那我也毫不留情。”
那监军气急,抬手戳道:“你……妖言惑众,血口喷人。”
姬长空俯视下方的气氛,没有理会监军,继续跟其他士兵说道:“我给你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一次,潼关大战。战死的兄弟们都会成为国家英雄,他们的功勋足以让子孙后代自豪。而活下来的兄弟,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呵呵,可是你们呢?只有一条失败的路,你们牺牲了,也背负着叛军的骂名。尸骨无所迁,墓碑无所放。令家人蒙羞,让门户黯淡。确切的说,你们就是背叛了朝廷的叛徒,大周的福利,都不会落在你们头上,三代六族,会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
士兵们听后,面面相觑。一簇又一簇的士兵围成小圈,窃窃私语。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兵的事情放到荫庇后代的高度上看待。他们以前,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一个月给家中的老人、妻儿寄去兵饷。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请你们正确的认识到自己,你们不单单是士兵。要有足够的自信。先有国,后有家。在家里,你难道不是贤妻心中的英雄?长辈眼里的靠山吗?在家乡,你不是一腔热血,奔赴边疆的勇士吗?叛军!叛军!你们的家人知道吗?”
“放下你们的武器!遵从你们内心的想法。现在,我给你们两条路。第一,投靠我。我会奏明天恩,给你们洗心革面的机会。第二,返回叛军大营,本将会为你们准备舟楫,以便渡河之需。”
姬长空说完,神定气闲的看着下方。
士兵熙熙攘攘,各有所思。
这时,那监军阴测测的讥讽道:“弟兄们,别听他的。他巧言令色,不过是为了收买人心。你们天真的以为他真会放我们返回吗?不,他是不会的。拿起你们的武器,潼关城的守军已经不堪一击,不要被那个小将给骗了。攻下城池,迎大帅到来,谁给我斩杀那个乱我军心的小将,本官必担保他为上将……”
后方军中,一刀寒芒煞然掠过,监军人头飞起,血溅如柱。
军字怎么说出口?一刀剥夺他自由!
周边的士兵看的目瞪口呆,那可是监军,奉元帅之命前来监督所有士兵的官员,地位在先锋大将军张铁豹之上。就这么给一刀砍了?
那名持刀的士兵,目光嶙峋的看着四周,傲然说道:“当兵打仗,同样是死?为什么有人死的重于泰山?有的人轻如鸿毛?有的人能够名垂青史,有的人却是遗臭万年?我今天才明白了。我们不只是小头兵,我们还是英雄。打仗要跟对人,用正义的矛头对准邪恶。即便是牺牲,也死得其所。今天,我改弦更张了。”
那位刀兵说完,丢掉弯刀,径直走入城中。守卫的潼关军,也无人上前阻拦。
第一个螃蟹吃完,没有什么后遗症。这时,城外兵器堆砌如山,数以千计的士兵卸甲入城。
傍晚时分,潼关城外的士兵,剩下六千人。他们纷纷选择返回叛军大营。
潼关郡守苏灿,用目光示意。
姬长空一本正色的说道:“没有本将军的命令,不许再动刀兵。他们安排舟楫,护送他们离开。”
苏灿面露难色,犹疑半晌,说道:“将军,放虎归山,必留后患啊。”
“这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姬长空冷冷的回道。
关云飞气喘吁吁的登上城楼,他嘿嘿笑道:“大哥啊,厉害!嘿嘿,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之中,算我白担心了。”
“云飞,你来的正好。去,把那张百万钱票取出来,到潼关府兑换百万海贝,分给受伤的守军。”
关云飞黑着脸,挠头讪笑道:“大哥,百万财,来之不易。你这是?你是认真的吗?”
“当然是认真的,还不快去?”姬长空严肃的说道。
关云飞错愕片刻,转身对苏灿说道:“你,身为潼关郡守,怎么不以身作则开库赈钱啊?”
苏灿瞥了一眼姬长空,又瞪了一眼关云飞,蕴怒的答道:“潼关无财库,这里的百姓,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所以,本郡守没有设立财库。”
姬长空震惊之外,小露敬佩,他拱手称道:“好,不愧为良将也,仁慈爱民,堪当楷模。”
苏灿不悦的说道:“那也没有将军你仁慈,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对敌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伤害。”
言及于此,苏灿闷闷不乐的甩袖离去。
“郡守大人,您的伤?”姬长空关切的询问,后者也不回头,更无回应。
关云飞看着苏灿的背影,不爽的啜道:“呸,自命清高,俺大哥那收买人心的能力,岂是你能怀疑的?”
“你还愣着干什么?”
“欸,大哥。你也听到了。这儿没钱库,去哪兑换啊这?”
姬长空说道:“我们现在是潼关城内,明天,我会让这里的伤病跟百姓北上金陵,你也随同前去,到了宣府司兑换海贝,购置药材,尽量保证,每一个伤病都不要留下残疾。”
关云飞奇怪道:“大哥,您这意思,潼关不要了?”
姬长空站在城头,原瞭前方,叹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若是叛军大兵压境,潼关是守不住了。你快下去准备吧。”
关云飞离开后,姬长空对庐山五怪说道:“天色渐晚,本将给你们安排一个重要的任务。”
“小王爷,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何必那么墨迹。”金炮天嗓锐音利的说道。
“大哥,你能不能说话柔和点?”
“二哥,大哥说话,你不要老是打断他。”
金炮天,愤怒的吼道:“你们能不能闭上嘴巴?”
姬长空摆手,无奈道:“都别吵了,我m头都快炸了。你们过来,我跟你们说。”
………………………………
第121章 诗绝幻阵
唐大6!
光辉淋漓、庄严圣和。
唐帝国的边境上,广袤的草原,绿荫连天。白马奔腾,如一朵云,正在洒脱着自由跟祥静。
战马嘶鸣,候鸟婉莺,不时有野兔蹦出草丛,在生机盎然的青草间自由自爱的奔跑。
日光迟暮,黄昏,夕阳,给这片大地笼罩上富贵的光彩。
白马停下,壮硕的健马,在光照下,鬃毛折出犀利的耀芒。
田金秋下马,他松开了缰绳,任凭白马自由奔腾。
这位齐王府的大管家,看着日落的方向,露出莫名的向往之色。
他从袖袋里,取出一块黑耀星石打磨而成的令牌!这枚令牌跟当今各大帝国所用的均有不同,上面洋溢着远古的气息,又封存着王道的意念。
令牌上,刻着一个大写的八字。古朴的令牌,是为古神教令,比齐王令更加高贵,更加珍稀,也更具威严。
古神令,为黎元世界九大教令。
在人、神合一,天命眷属的武王时代。九大诸侯王都有相对应的长老教会,比如古蜀方国掌握蜀地的军事人事,而巴蜀的古神教则掌握祭祀跟祈福之内的天神使命。
其他方国也类似如此,九州王塑造九鼎。九鼎归一,意味着军事政治全部归属大周,只能保留神教的权力,故而,就出现了对应的九大传习教宗的古神教令。
田金秋抵舌低啸,白马朝着远处奔去,直到最后一丝白影消失在草原的尽头。
田金秋敬令而吟,远处的天边浮现出蒸腾的云雾,逐渐显示出一座城池的轮廓。
他手中的叫令,绽放出一条玄色的飘絮,如贯通天地的彩虹,在他跟城池之间,达成了神秘的契约。
远处,白马奔腾而返,马背上站着一个须皆白的老头。
老头布衣如尘,面耳归静。在白马的后方,是一支骑兵。寥寥十二人,没有持兵器,均扛着一面面盛唐的战旗。
旌旗蔽日,旗帜的边角随风鼓荡,似乎就能侵吞整个草原。
田金秋看到来人,脸上露出了敬畏跟欣喜。
马背上的白老者,如行云,如游鹤。无论白马如何腾挪,都无法改变老者的自然神态。
老者拂袖,撸须,傲然之色在绿茵里尽得释放。
遥遥之间,弦外之音姗姗传来。
听那老者环顾四周,漠然喝彩。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随着老者的诗气绽放,草原上的生机变得更加浓重,这片范围内的时令也转换神奇,短短片刻,夕阳黯黯。
田金秋手持古神令,脸上的敬仰之意比之前更盛。他目光一动不动的看着老人,生怕错过了跟那位才学大家的交流。
老者明目灵转,对田金秋毫不在意。他踏着白马,从田金秋面前风驰电掣,一闪而去。纵是白驹过隙也不过如此。
田金秋想要开口说话,想要喊住老者。却听老者继续采风、合令继诗。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在老者吟诗的过程中,草原也生着变化。广袤的草原上,大地迁移,凸出一道道规则有序的田埂。草地中有潺潺的流水蜿蜒淌过,河流曲曲折折,迂回兜转,通向远处的美丽城堡。
河流旁的农舍,依山傍水,邻田近绿。恬雅别致,暗香浮动。
如此风貌,却看不到任何一个人。
田金秋聆听,回味无穷。尤其最后一句,他听了之后,心底也生出了寂寥的悲切之情。
田金秋,陷入了才气构造的法阵之中了。他浑然未觉,其实自己此刻就站在这个青天流水,直通城堡的环境中。甚至,包括他来之前放出去的白马,以及白马返回的时候背上驮着的那个老者,都不见踪迹。
田金秋沦陷了,他的意志跟心神完全被法阵影响。他除了进入那老者诗歌勾勒出来的画面里面之外,其他的一切,似乎都被他潜意识的排斥在外。
老者,从幻化的美景中走了下来。看起来,如同跃下马背。飘渺的身形来到田金秋的背后,田金秋居然毫无察觉。
老者摇头一笑,白的胡子在夕阳下,一根一根,栩栩精神。只听他继续作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辽阔草原,阡陌田埂,迂溪城堡,再次生了变化。如同海市蜃楼,似乎这里的一切,都在老者的掌控之中。由心而幻,因意而变。
草原,鹅毛飘雪,披银裹素。
劲风吹袭,万物萧瑟。厚重的冰帽覆盖绿荫,全部凛冬的素白取代。田埂上之间的那条蜿蜒的河流,也带上了冰层,薄如蝉翼,上面却有一只灵舟,翩翩轻游。
寒风呼啸,凛冽的气流拍打着田金秋的脸颊,他如同一尊双手高举的冰雕,那散着黑色光耀的古神令如同一抹芝麻,点缀着这片林海雪原,神令的尊荣在雪原中,尽得昭显。
老者挑着长杆,静坐在田金秋的前面。孤风垂钓,长杆上竟然不合时宜的垂下几滴冰清玉洁的露珠。
嘀嗒,嘀嗒……
最后一滴露水坠落,悬空之际,老者出手如电,弹指之顷,露水在空中绽开,溅出的水气朝着田金秋飞去。
大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意境,又足以说明这个老者的才道修为。
轻轻的,水气触到了田金秋的脸上。他身上的玄冰如开解的缎衫,轻盈脱落。
田金秋这才恢复了神志,他望着白雪皑皑的雪原,诧异万千,震惊无比。心中忐忑,精神不安的嘟囔道:“天呐,齐王给了老朽三天的时间,这……这怎么到了冬天?”
在他心烦之际,一道苍老和善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悠然传来:“呵呵,冬又如何?须知一年也只有四天。”
一年怎是四天?
田金秋诧异四顾,什么都没有现。
老者的长杆微微抖动,上面积雪飘落。徐徐转身。
田金秋惊的面容失色,原来这个老头就在自己面前两米远的地方,而他!刚才居然没有看到。
似乎,老者已经把自身跟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就像,这片方圆十余里的雪原上的一颗毫不起眼的、却又不容忽视的……小草。
“怎么?不愿意跟老夫说话?既如此,老夫便走了。”老者笑容可掬的说着,他身上蒸腾出一团旭日的柔光,像……夕阳!
田金秋擦着脸上的冷汗,急忙跪地道:“您是?唐帝国的关外布政使,行军大总管?”
“呵呵,你知道还问。”老者说话间,伸手摊掌,手中一块古神灵脱颖而出,上面洋溢黑耀,伴随着点点星光,刻录着一个九字!
九为奇,象征最大!
在武王归鼎的时代,古神教内影响力最大的便属三苗方国。
田金秋急忙叩虔拜,道:“巴蜀神卫,田金秋,拜见三苗尊者。”
“起来吧,老夫并非三苗人士,也非神教中人,更不是什么尊者了。老夫承蒙一位故友嘱托,代为执掌罢了。”
田金秋起身,这才斗胆说道:“原来这样,齐王殿下让我来唐境找三苗尊者,我还以为三苗方国的信仰已经到了唐大6了。田某见过柳大学士。”
田金秋也有自己盘算的事情,比如,他看到这位老者的时候,心中就有不安的感觉。要知道,武王时期的九大方国跟现如今的五大诸侯是不一样的。
九方统一,为天下之公。但这个作用似乎对五大诸侯没有什么约束。毕竟他们就是要争霸天下的。
所以,田金秋就有种明珠暗投的忐忑感,不过听了老者的话后,他便随之释然了。
“说罢,有什么事。最好快一点,老夫身份特殊,若是被朝中奸佞参上一本,得不偿失了。”老者一改之前的和善,严肃的说道。
田金秋欠了欠身,笑道:“前辈乃大唐肱骨,岂会畏惧那些小小的酷吏?”
老者道:“老夫自然不怕酷吏,实则是流言可畏啊。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有什么事情?”
田金秋收起古神令,慢条斯理的说道:“在下这次来,既奉了神教之命,也是奉了齐王之命。目的只有一个,恳请布政使大人出兵,解我大周之围。”
老者听后,抚须笑道:“哈哈,你驰骋千里,是来逗老夫的吗?”
“不敢!前辈可知,没有昔日大周,就不会有今日大唐。自武王坐政开始,大周以德治天下,而今黎元世界天下五大诸侯,只有唐大6的国度传承了武王德习。故而,在传承上,算是共荣。”
老者听罢,拂袖说道:“大周是德道之始,为天下竖立了治世典范。然,时过境迁。如今的大周,道统破败,朝中奸佞纵横,文心才道,仅有一个稚嫩的小姑娘支撑。岂能跟武王时期相提并论?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呃,这……”
老者放下长杆,冰雪消融出一道腾腾蒸的杆影。他继而再道:“我大唐虽传习周礼,但如今进入仁治。而且,凭借齐王的智慧,也不难猜出五大帝国的意图吧?”
………………………………
第122章 合纵连横
田金秋只好闷闷答道:“五诸侯互相扩张,想当天下帝魁,承继天命。可是,天命在周。”
老者笑道:“天命在哪,老夫管不着。老夫只知道,担其任,承其重。老夫身为大唐布政使,会倾边境之力去支援敌对吗?真是可笑。”
“前辈,您的身份田某理解,可是您手中拥有的是三苗神教的令牌。按照周祭古法,持此教令者,应遵循法礼,虔诚拜教。跟朝政无干。难道,您的那位故人托神教之重,你都不去承担吗?”
田金秋说完,眼前缭乱,老者如轻风,抵在面前,仿佛整个画面跟环境都生了扭曲,看样子,老者要把毕生之气劲一股脑儿压制在田金秋的身上,将其压的粉身碎骨。
“你是跟老夫谈条件吗?”
田金秋面色不改,身骨却出}的冷汗,他坚持说道:“不敢,田某只是奉命行事,而且说的句句属实。”
老者放松气机,快言快语的问道:“那你该说说,齐王那个小东西需要老夫为他做什么?”
田金秋只好一五一十的把齐王所托之事,尽相告知。
他说道:“是这样的,河洛暴乱。光禄侯上官羽起兵谋反。朝堂无奈之下,派拱卫京畿的龙骑军南下逃匿。如今,宗周空虚。以皇后为的常胜侯姬伯服于今日五更时分,带领二十万大军,气势腾腾的赶去宗周了。他们要废了平王,也会废了失去了禁军大权的齐王殿下。”
“哦?竟有这样的事情?那老夫为何不知啊?”
田金秋说道:“事突然,光禄侯反叛,也不过两日。如今他已经连下大周七座城池,估计……估计现在,都已经打到宗周了。”
“叛军有多少人?”
“有三十万之众,沿途收编绿林豪杰,地痞强盗,还有降兵,战火延续,估计会有五十万之多。”
老者捂着下巴,目光明晰,叹道:“五十万叛军对上倾朝的龙骑禁军,那是你死我活的厮杀,到了最后,一个窝里斗,就损失大周六十万军力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