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要翻身:邪王,慢点-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毕竟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怎么肯和他们这些学子打成一片。

    但是,这话她不好意思说出来。

    毕竟,这种大煞风景的话,万一被别人举报了,对自己非常不利。

    老太监宣读完圣旨,就示意学子们排好队,跟着他进入内城,参加殿试。

    学子们都很激动,积极排成两队,跟在老太监后面进入皇城。

    当然,像司永平这些皇子,还是享有一定特权的,他们都排在队伍的最前方。

    许春花则主动排在队伍的末端。

    走过厚重的城门,进入高墙深院的内城,内城里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不时有巡逻的卫兵走来走去,戒备森严。

    然而,卫兵们大踏步巡逻的声音,反而衬托的内城更加的静谧,因为在内城里,除了巡逻的声音,没有其他的任何声音。

    进了内城的许春花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非常的压抑,如果天天让她生活在这里,她估计自己会憋疯的。

    她有些好奇,那些为了争夺皇权而不顾兄弟情谊,手足相残的人,为何都想做皇帝呢,为何要过这种压抑的日子呢。

    可是,她哪里知道,皇宫的压抑只是对一般人而言,但是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他不觉得压抑,毕竟整个内城都是他的,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是这里高高在上的王。

    比如历史上有一些皇帝,一生只喜欢一件事,那就是女人,像一只行走的公泰迪一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了兴趣,抓住身旁的女人,无论是妃嫔还是宫女,都摁在地上摩擦。

    对于这些皇帝来说,内城皇宫根本不压抑,简直就是他们的无上乐园。

    他们一行人,沿着内城的侧道,迈步前行。

    众人走路的时候,都老实本分,不敢抬头看四周,因为这是老太监刚才宣读的规矩,在皇宫里面不可以随意地张望。

    许春花也老实地低头走路,只是她觉得不四处看看,挺亏得慌,毕竟这里是皇宫,普通人一辈子难以来一次的地方。

    虽然之前她被太子司永平抓进过皇宫,但是那时候是黑夜,黑灯瞎火的,她又被人捆绑着,哪有心情四处看。

    而现在,她有心把皇宫的布局记下来,不为别的,只为下次再被人抓来的时候,知道哪里是出口,知道怎么跑路。

    根据许春花的观察,发现皇宫的布局和现在的故宫布局类似,都是亭台楼阁,修建的威武壮观,处处凸显着皇权的尊严与高贵,让人生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

    许春花一行人被带到了保和殿

    这里是这次殿试的考场。

    保和殿历来是举行殿试的场所,在大殿里面,放着一排排低矮的桌案,学子们将在这里进行答题。

    其实殿试最初是在保和殿外面的院子里举办,但是寒冬腊月在院子里答题,学子们被冻得打哆嗦,双手通红,写字都变形,后来,几经改革,殿试的场所从殿外改到了殿内。

    在殿试进行的过程中,皇帝坐在上方的龙椅上,巡视着下面的学子。

    当然,皇帝巡视,不仅是为了监考,也为了从中选拔人才。

    这个选拔人才并非是看学子的文笔,而是看学子的相貌,如果长相出众,入得了皇帝的眼,也可以平步青云,走上仕途。

    这些被皇帝看重颜值的学子,一般升职比较快,因为他们是靠身体博取皇帝欢心的。

    没错,这个时代的皇帝,不仅喜欢女人,也喜欢男人,有断袖之癖。

    但是,这是时代的风气,很多有权有势的人物,都跟风做这事。

    只是,能被皇帝看上颜值这事,极少发生,大多数的时候,没有特别让皇帝动心的颜值,于是只看学子的才华。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另辟蹊径

    许春花等考生,进入保和殿之后,按照老太监的指引,根据各自的考牌,在相应的矮桌前坐下。

    众人全都正襟危坐,毕恭毕敬,没有一个人敢放肆,交头接耳,葛优瘫等坐姿是不存在的,众人的坐姿都非常的标准。

    他们脸上的表情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又有那么一丝小雀跃。

    因为,等一会儿就要见到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了。

    他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紧张?

    许春花是众多学子中不起眼的一个,不过,她表情淡定,犹如稳坐钓鱼船的老叟。

    在她眼里,无论一国之君,还是乡野农夫,都一样的人,一样的平等。

    毕竟,接受了现代的教育,众生平等的思想已经深入她的骨髓。她并不会因为皇帝身份高贵,就曲意逢迎,溜须拍马地巴结。

    参加这次殿试的女子学员共有九人。

    虽然在上百人的学子之中,她们人数不算多。

    但是,这些女子被排成了一排,成为保和殿中一抹靓丽的风景。

    毕竟,在这威严的大殿内,男学子们正襟危坐,都穿着青色或者月白色的书生长衫,样式比较单调,缺少点活力。

    而这些女子,则穿的花花绿绿,活力多姿,给庄重的大殿增添了一抹活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众人心焦地等待着。

    终于,站在大殿门口的老太监扯着公鸭嗓子,高声喊道,“皇上驾到。”

    大殿内的众人,听闻此言,如同被雷电击中,连忙从垫子上站起来,弯腰鞠躬,低着头,根本不敢看皇帝。

    许春花却悄悄地仰头,偷偷地观察着。

    只见,大殿正门处,率先走进来两对小太监,小太监之后,是一个高大的身躯走进来,身着黄袍,头戴皇冠,面相威严,不苟言笑,留着山羊胡子,此人正是当朝的皇帝司光明。

    他龙行虎步,径直走到了最前面的龙椅上,然后一甩衣袖,在龙椅上坐了下来,两眼如虎目,扫视下方的众学子。

    这时候,太子司永平从学子中走出来,上前一步,行跪拜大礼,高呼道,“见过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的学子跟着司永平,齐声喊道,“拜见皇上,皇上万岁……”

    司光明微微点头,轻嗯一声,冲司永平挥挥手,司永平会意,又一次行礼过后,弯腰回到他的矮桌旁。

    司光明讲了几句客套话,勉励学子们好好考试,把他们的真实水平都发挥出来。

    他表达了他渴望得到贤才,特别是栋梁之才的强烈愿望。

    作为一国之君,司光明明白,要想确保这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必须有贤才的支撑,而贤才就在这些殿试的学子之中,因此,必须鼓励他们,给他们希望。

    要不然,让一些纨绔子、蛀虫进入国家的权力机关,国家会遭殃的。

    其实,不光司光明如此,几乎每一个帝王都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下面的朝臣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

    作为皇帝,司光明希望国家长治久安,这样他才能永久的站在权力之巅,成为人上人。

    他这一番对学子们产生了超级积极的影响,学子们变得亢奋,要不是因为皇帝在场,他们可能当场就跳起来了。

    司光明训话完毕,看了一眼一旁的老太监,一挥手,“开始殿试。”

    老太监弯腰低头应了一声,而后一甩扶苏,高声道,“殿试开始。”

    他声音悠长,久久地回响在大殿内。

    这时候,有两队小太监,从偏门处,鱼贯而入,给学子们发放考卷。

    发放试卷的时候,众人都保持基本的礼仪,连话都不敢说一句。

    毕竟,大殿的正前方,有皇帝在此。

    拿到试卷之后,众学子立刻低头看试卷,毕竟这一张试卷,事关他们的前途命运。

    许春花由于坐的位置比较靠后,等了将近半柱香的时间,才拿到试卷。

    拿到试卷之后,许春花粗略地扫了一遍,看完试卷上的内容,她嘴角扬起一抹笑容,考卷有点出乎她的意料,没想到殿试的考试竟然如此的别出新意,与之前注重四书五经的八股考试不同,殿试的试卷上总共只有两道题。

    而且这两道题,全是开放性的试题。

    第一道题问的是如何带领黎民百姓发家致富。

    试题的内容是,假如朕给你一座城池,而这座城池的百姓非常贫穷,你如何带领百姓赚钱,怎样把这个城市发展起来。

    第二道试题考的是如何应对边关异邦的侵扰,毕竟大月朝与周边的部族关系不和,战斗时断时续,从未终止。

    这两道的题,一个考的是对百姓的治理,另一个考的是对国家边关的管理,可以说,将治国安邦这两方面全都考到了。

    不得不说,这两道题虽然有点少,但是考核的内容并不少。

    如果能把这道试题都答得漂亮,出彩,那就证明这个人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

    许春花看着试题发呆的时候,有些学子已经迫不及待,拿起毛笔,饱蘸墨汁,开始答题,书写自己胸中的谋略。

    许春花不由得抬眼扫视四周,发现每一个学子脸上的表情都非常的庄重,非常的严肃,有一种得到皇帝器重的感觉。

    毕竟,殿试的试卷将由皇帝亲自审阅,这相当于他们直接和皇帝面对面的交流,由不得他们不重视,每一个人都竭尽所能,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才华都施展出来,以便给皇帝留一个好印象,让自己平步青云升大官发大财。

    许春花深吸几口气,紧握拳头,正了正脸色,开始答题。

    她对这次殿试也非常重视,她抱有两个目的,第一夺得状元,获得官方势力,第二给司永平添堵,继续与他斗。

    许春花脑子里整理第一题的答题思路,她本能地想写出当前存在的问题。

    毕竟,按照现代学校老师教的,回到一个问题时,一般要分三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她回答试题时,想当然地套用这个思路。

    可是,她心里没来由地涌起一阵恐慌感。

    虽然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看似太平,但是实际上,大大小小的问题并不少。

    如果她把这些问题全部提出来,相当于直接针砭时弊,指出当权者懒政不作为的现象。

    在这个基调下,即使她之后的答题如何精彩,都不会得到高分的。

    因为皇帝久居高位,听惯了各种拍马屁的话,如果突然有一个人直接给他说出当前朝廷存在的各种问题,他心里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即使提出的问题都是存在的,皇帝也不会承认的。

    许春花曾听闻,有一位热血青年,通过科考,进入仕途,成为朝廷的谏官,他为了凸显自己的能力,直接列出了当朝存在的十大问题。

    司光明听他汇报的时候,刚开始还笑眯眯,但是全部听完之后,大发雷霆,直接把谏官贬到边关地带,永远不准他回到国家的权利中枢。

    通过这件事,许春花得出一个结论,别看皇帝司光明看起来很和蔼,很好说话,但实际上,他就像那老虎一样,他的屁股摸不得。

    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绝不能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换一种方法,比如说明夸暗讽。

    比如说当朝老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只是老百姓们的能力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他们还可以更加的富裕。

    许春花反复思考后,决定用这个思路回答这个问题。

    当然,她只是在开篇用了这种策略,之后就提出了几条改进措施,毕竟这是殿试,如果只是拍皇帝的马匹,虽然不会给自己找来罪过,但若是拿不出真才实学,皇帝也不会对她另眼相看的。

    她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增加土地的利用率。

    在这个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多收粮食,不断地开垦山林,扩大田地绵大戟,老百姓们想当然地认为,扩大了粮食的种植面积,粮食种的多了,产量肯定会提升的。

    只是很多时候,事与愿违,老百姓们辛苦开垦荒地,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但是收入不增加反而减少。

    以许春花的眼光看来,这是因为,老百姓们只是在粗放地经营徒弟,土地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他们种田,基本上都是春种秋收,到了冬季,土地完全荒废,不做任何使用。

    在许春花看来,这是对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由此,她提出了循环使用土地的策略,也就是说,春种秋收之后,不让土地闲着,还可以种冬小麦了,也可以种各种蔬菜作物,总之,把田地彻底利用起来。

    第二点,她提出要全民积肥,提高土地肥力。

    这个时代的土地之所以生产力低下,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肥料,导致土地的肥力不够。

    毕竟在这个时代,没有化肥,没有尿素,虽然不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保证这些粮食作物的品质,但是呢,相应地另一个弊端就显现了,那就是产量太低。

    在这个时代,一亩地能产个一两担粮食,就属于高产了。

    但许春花毕竟见过现代一亩地产粮上千斤的事,自然对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不满足。

    在提高土地肥力这件事上,许春花清醒地知道,在这个时代开化肥厂卖化肥是不现实的事,所以她提出,要大力的发展畜牧业,用各种动物的粪肥,给土地增加肥力,此外像城镇里人们制造的粪肥,也不要浪费,积攒起来,统一用到土地上。

    除了这两个建议,她还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增加农民的流动性,让农民在农闲时节,从村儿里走出来,进入到城镇干活。

    这样的话,劳动力就得到充分的利用,城镇化的建设速度也会加快。

    说白了,许春花把后世的农民工进城现象,作为自己的一个观点提出来。

    许春花把这道题答完之后,反复检查了几遍,没有发现逻辑性的错误,这才放心。

    接着,她开始回答第二道题,关于边关问题的处理。

    徐春花本能的想到,要大力发展武力,壮大军队,以此来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蛮夷部落。

    但是,她又想到,不光她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同样是穿越众的司永平也在回答这个问题,司永平也了解后世朝代用武力镇压边关判断的事。

    万一她回答的思路和司永平基本吻合,那就无法赢得状元了。

    其实,在回答第一题的时候,她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但是她觉得司永平不会像她这样回答问题,虽然司永平也是个穿越众,但是他前世根本不关注农业这方面的事,他非常看不起农民,他关注的向来是股市金融圈的事,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后,直接就是太子,更不可能了解这个时代的农民生计问题。

    因此,许春花回答第一题的时候,才如此的自信,毫不犹豫。

    而在关注边关这个问题上,许春花觉得自己能想到的策略,司永平也能想到,因此,不能用常规性的思路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另辟蹊径。

    至于如何另辟蹊径,就需要先把其他人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出来。

    许春花觉得其他人的回答,无外乎这么两点,第一个是和亲,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常用的手段,和一些少数民族发生战斗,又打不过人家的时候,就只能把自己的公主送出去和亲,以此维护双方的关系,获得暂时的和平。

    第二个办法就是以暴制暴,或者合纵连横,联合其他的国家,或者直接动用武力,发动战争。

    关于发动战争这件事,许春花十分不赞同。

    毕竟,不管战争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只要发生战争,那么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都是一场生灵涂炭的灾难。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绝不赞成发生战争。

    许春花反复思考,左思右想,觉得这两点是其他人回答这个问题最可能用到的答案,那么她就要避开这两点,想其他的办法。

    那么,除了这两点,该用怎样的手段来维护边关的和平呢。

    她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每当她遇事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她喜欢刨根问底,从问题的根源找原因。

    她试着站在蛮夷部族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

    仔细一想,不难明白,那些边关部族之所以会发动战争,无外乎两个目的,第一个是扩大自己的领土面积,让自己的部族变得强大,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战争,掠夺财富,壮大自己的势力。

    因此,归根结底,边关不稳定是因为蛮夷部族渴望获得更大的利益。

    利益!

    想到这两个字,许春花眼睛一亮,既然对方需要的是利益,那么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利益,战争自然而然就消除了。

    而给对方利益最好的方式,并不是直接送,而是加强经济方面的合作,和他们互惠互利。

    许春花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就像现代国家之间的争斗一样,虽然有矛盾的国家不少,但是很少发生战争,这是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往来越频繁,彼此间成为利益共同体,一旦发生战争的话,别说别国是否反抗,自己国家的人民都不会同意。

    许春花想到这里,不由得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定了。

    于是,她在回答如何维护边关的稳定时,没有从军队方面做文章,而是回答的经济贸易,加强大月朝与边关部族的经济合作,互惠互利。

    脑子里有了思路,她回答起来非常的顺畅,洋洋洒洒,不一会儿就写了上千字的答案。

    她没有直接写在试卷上,而是先写在草稿纸上,写完之后,又润色一遍,让自己的答案更通顺,此外还加了一些鼓动性的话语。

    让人看了之后,不由得热血沸腾。

    把答案修改过后,许春花开始往试卷上誊抄答案。

    在许春花这些学子答题的时候,龙椅上的司光明目光四顾,不断地在这些学子们身上游弋。

    他在上面看了一会儿之后,从龙椅上下来,在这些矮桌之间,来回走动巡视,查看学子们的答题情况。

    他刚一下龙椅,那些低头答题的学子们身体都本能地一僵,态度更加的认真。

    刚才他们看似都在认真地答题,可是,几乎所有的人不约而同,都偷偷关注着龙椅上的皇帝。

    因为众人都知道,皇帝决定着自己的命运,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见到他下来之后,众人不由得一阵紧张,而后表现的越发的认真,可是,有一些学子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因为紧张,手都颤抖了,字都写的不流畅了。

    司光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把那些男学子们的试卷粗略扫了一遍之后,转移到女学子之间,查看这些女子的答题情况。

    他心知,这是女子第一次参加殿试,不必太当真,可是,接连看了好几个女学子的试卷,他不由得皱起眉头,因为这些女子回答的答案太扯了,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他看了几个女子的答案,把她们砍头示众的心都有了。
………………………………

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弊

    司光明作为一国之君,大风大浪见过无数,他的心态已经非常沉稳。

    初登帝位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他就会大发雷霆,经过多年的磨练,他心态沉稳,哪怕山崩地裂,一场水灾致使十几万黎民百姓生灵涂炭,他都不动声色,性格稳重如石山。

    对于美女,他初懂人事,经历男女之事的奇妙后,哪怕一个稍有姿色的小宫女,都令他怦然心动,但现在,哪怕有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站在他面前,他也可以坐怀不乱。

    因此,现在的司光明自诩久经风浪,这世界上一件没有任何事能让他的心态起伏了。

    但是,此时,站在许春花的身旁,看着许春花的答题,他越看越心惊,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激动的状态。

    之前,他看了几个女学子的试卷之后,心如死灰,觉得我大月朝的女子竟然都如此的草包,没有才华,但是看了许春花的试卷,他的感觉立刻改变了。

    原来,不是我大月朝的女子无才,而是他之前没看到有才的女子,真正有才的女子,他刚刚注意到。

    透过许春花的试卷,他看出许春花的品性,她有沉稳内敛的睿智,也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

    宗旨,他看许春花的试卷,越看越满意,不由得就对许春花动了几分春心,想占有她。

    毕竟在这个时代,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下的人民都是他的子民。

    但凡他想得到的,所有的人都应该满足他。

    不管任何东西,只要他生起一丝占有欲,那么这个东西就必须是他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美人儿。

    他看完许春花的试卷,目光转移到她的相貌上。

    小姑娘年纪不大,身材小巧而瘦弱,算不得漂亮,顶多只能算眉清目秀。

    与皇宫里那些绝色天香、倾城倾国的美人比起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但是小姑娘胜在耐看,属于那种越看越喜欢的类型。

    当然,最让他看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