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崎路行-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入世论

    以书中人物口吻,原创文章一篇。出自章节“何以入世”。

    人之初;性本善乎;性本恶乎,历世争说不休。吾皆不取。人之初;法自然。纯如白璧,何来善恶之分。知识之开,或得于父母,或取之眼见耳闻。而后获于师。是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长成,向善趋恶,一念之源。能勿如履薄冰欤。

    每念往昔,莫不叹吾之幸。吾幼时,颠沛流离。食无果腹,衣无蔽寒,亦无父母兄长眷顾扶持。尝求者苟存而已。然天运不为人窥也。适举目无望之际,屡蒙恩惠,具衣食而拜蒙师,却懵钝而始知为人之道。一念之善其深也,苦厄艰险莫使异,身比盗匪莫使移。因思其就,盖广历世间诸恶在先,后方谙善之所以为贵也。犹瘴暍之中偶沐甘霖,知其贵而倍惜之矣。又何幸也,得遇师尊,高德普济,授文武经世之道,更博古论今,屡释吾惑。再造之恩吾不知何以为报。夜阑深静处忆及过往诸般,犹自嗟曰:普天之下生如吾者众也,或安为贩夫走卒,或沦落亡命之途者莫计其数。缘何吾得僻此蹊径耶遂念及老聃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故非吾生而有殊于众耳,率无怨不弃而得善时是也。

    自吾至此,荏苒八载矣。安之乐之,无论甲子,不知寒暑。尘世纷繁久沉梦寐,恍惚不可及也。然吾近日忽萌入世之想,一念发而不可收。嗟乎天地之大,生而为人,沧海之一粟耳。其贵也,一瞬耳。会当不令虚度。吾常自问,若怀吾今之才投于世,将至何地非夙有所求,斯诚如怀有宝刀,经年砺其刃,为待一朝试其锋也。

    古之贤者入世,皆心怀天下。或当万乘之主,上下相亲,及卿相之位而泽及后世,世人咸美者,昔有太公,韬光养晦,待时以动,得用于文王,修德振武而周室兴;继有管子夷吾,既任齐相,宽政惠民,实仓廪,强兵卒,九合诸侯而匡天下。或出于乱世,运筹帷幄,固天下而安黎民,世人皆颂者,前有留侯子房,矢志灭秦,忍人所不能,智勇深沉,立汉室而成万世之功;后有武侯孔明,治国以礼,赏罚有信,殁千载而梁汉之民犹歌思遗烈。此皆庙堂之上辅国恤民之善者也。然为善不论其道。古有布衣之侠,不轨礼法,然言必行,行必果,趋人所急,诚其诺而轻其身。自汉以来,历世以儒教,凡以武犯禁者皆为学士所鄙,太史公后遂鲜有所载。古之信陵,孟尝,平原,春申者,籍有土厚资,纳天下良士,足可谓贤矣,然布衣陋巷之侠,史书不载而世人交相传诵者,更难而可贵也。吾幼时尝闻母语荆轲,豫让,朱家,郭解诸事,甚慕者,慷慨无畏之节,不矜其能之德。虽不为儒者道,然不可谓不贤者矣。以一人之躯,千里诵义,为死不羁于世,曷其少哉

    吾自知不比古之贤能。所及者,修身明志,怀才不伐已。吾欲以布衣之身游侠九州,急人之所难,惩奸邪腐恶。若侥有业成则广济贫弱。念师尊授业之恩,吾欲谓曰:贫贱勿能伤吾志,富贵勿能摇吾性也。斯或足以不负师尊之教焉。

    如果您阅读的崎路行不是最新章节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

秋江感怀

以书中人物口吻,原创七律一首。出自章节“往事如烟”。格律不太工整,见笑了。

    登临即望山水重,芦花簌簌霜叶浓。

    鸿影飞渡江天阔,云烟倦曳楼台空。

    秋深林黯芳华落,明岁春发笑颜同。

    悠思只堪付流年,漫随西风逐浪中。

    如果您阅读的崎路行不是最新章节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

元夕

出自章节“岁寒春信”。以东方炎口作。表意一则,佳节思亲。而又隐意一则,是时新春方过,一片繁华胜景,佳人初会,风光旖旎,岂知接踵而来风雨相重,前程扑朔。恰应叹:唯愿人长久,岁岁同相期。

    宝镜临霄汉,清光皓紫极。夜来千家暖,星点漫城熙。舞焰频欺袖,飞花欲沾衣。夹道逢亲友,笑语总相宜。四野闻社鼓,何处听玉笛。烛晕团笑面,灯影绕长堤。山水远故里,月色当依依。唯愿人长久,岁岁同相期。

    如果您阅读的崎路行不是最新章节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

001-童年记事-1

    寒露已过,黄昏的天空阴沉沉的,漫天雨水细密如织,在冷风中无声无息地降落,乌鸦似也忍受不了这萧瑟秋雨,噗噗地飞离颤抖的枯枝,凄惨叫声掠过低空,久久回荡。雨雾中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在泥泞中蹒跚前行,男女老少参差不齐,间或有婴儿时起时伏的哭声经久不息。

    正统四年,江浙大水,田地倾毁,数万顷官田颗粒无收。不少农家卖儿卖女也无法抵足年年见涨的租税。不得已,十几户龙泉县小桥村的农户们一合计,与其守着几亩薄田等着饿死,还不如大家一起举家南逃去往岭南。听说那里气候宜人,在山里开块好地,说不定能安生。自八月离开家乡,一路乞讨,老人小孩走不快,一行人九月初才出了永安县,去往龙岩。

    就在这一群流难的浙江农民中,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孤单地落在队尾,低头艰难地挪步向前。几缕乱发纠结在额前,水珠顺着头发淌过面颊,流进苍白的唇间,下唇上隐隐有一道牙咬出的血痕。满是污渍的衣服被汗水和雨水浸湿,透出瘦削的身形。最终他还是坚持不住了,挣扎几步后身子一软,倒在路旁的泥水中。

    “唉,作孽呀”一老翁掩面长叹,颤巍巍地走开。不久,流浪的人群已走远,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雨下了一夜。

    清晨,东方泛起鱼肚白,几缕晨光映红了男孩惨白的脸,带来一丝暖意,他慢慢张开双眼。一阵风吹来,不禁令他冷颤着团起身子,头痛阵阵袭来,两条腿彻骨的酸。好不容易坐起身,顿觉头晕目眩,他闭眼深吸了几口气,这才强打精神四下里张望。只见不远处的水塘里横着一根树干,于是咬牙爬起来,抓住这拐杖一步一滑地向前走去。或许不远就有落脚之处了。

    老天帮忙,走了个把时辰,远远望见前面有个小镇,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说来新奇,路上来往之人,多牵着水牛,少则一两头,多的竟有十来头。原来,这里是个岔路口,附近乡里买牛卖牛大多上这来,久而久之,便成了这不大不小的牛市。这镇子原本也不知叫什么,因为牛多,所以过往的人都顺口称之为“牛毛镇”,小镇本来的名字渐渐被人们忘记了。后来,有个老秀才觉得牛毛二字不雅,遂改了“牛茂镇”,又在镇东西二口处竖了两个木牌坊,便是现在的牛茂镇了。

    男孩立在路边歇息了一会儿,见镇口不远有座小庙。心里念着有个休息的地方就好,他柱着树干向小庙走去。

    这是个早已荒废了的土地庙,连门板也不知去向,想是被人拿去当柴烧了。走进一看,真是小得可怜,除了供桌和满面尘灰的土地老爷与两个鬼使还在,其余空无一物。奇怪的是,庙里倒还算干净,墙上的蜘蛛网被人掸去,青砖地也像经常扫过,供桌旁的墙脚边竟还有一个小小的草铺。这样的地方难道也有人住男孩心中纳闷。但疲劳和病痛使他顾不了想那么多,一屁股坐在草铺上,伸了个懒腰。

    刚想躺下来睡一会儿,忽听门口有人嚷嚷:“呔你是谁干嘛坐我床上”

    外面跳进来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孩儿,穿着不合身的大人衣衫,头戴一罢又出门了。

    傍晚他才回来,带了不少吃的,有一钵粥,几个团子,还有两个橘子。不多一会儿,又不知他从哪儿弄来些柴火,生起火来。两个孩子靠着火坐下,边吃边聊天。

    “你也是逃灾荒的吧,这年头,老天爷也总和咱们穷人作对。昨晚还有一大群逃荒的,我怕他们抢占我的小庙,用草把门堵起来了,提心吊胆了一整夜哎,你可有看见他们”小乞丐狠狠地咬了一口团子。

    “我半路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然后晕倒了,就没人管我了。”男孩的眼中闪过一丝悲哀,“我们不说这个,说点开心的事吧。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姓段,就是那个一段两段的段,我叫段云义。”小义竟会写字,在地上比划着,“你呢你叫什么”

    “我叫丘胤明。”

    “写来”

    小明也在地上工工整整地比划。

    “唉,你也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吧,和我一样。我娘死得早,我爹一年前考举人又没考上,结果气得吐血死了,我又没别的亲戚你呢”

    “我我没见过我爹,我娘也死了。”小明有些闪烁其辞地低声说道,也不知小义是否听见。小义倒不追问。

    在小义的精心照顾之下,没过几天,小明差不多痊愈了。从此,牛茂镇的街头又多了个小乞儿。两个孩子聪明乖巧,每天都有收获。

    一日,小明与小义上街乞讨,小明道:“不如我们分头去讨,总有一个人运气好吧。”

    小义赞同:“我去那边。”

    且说小义手捧破碗,口唱莲花落,半日里也得了几文钱,正想在墙脚下休息休息,一瞥眼看见对面当铺门口有个人坐在门槛上打盹儿。那不是大混混牛三么小义暗自嘀咕。

    说起这牛三,原本是个杀猪的,继承了父亲的肉店生意,可他生性好吃懒做,生意几年前就荒废了。如今每日在街上游荡,帮人打打杂,混口饭吃。此人好惹是生非,但生就强壮,又有那么一两手三脚猫的武艺,所以附近的小混混们都称他大哥,镇上的人自然都不敢招惹他。那牛三有个叔叔牛泰,在镇上开当铺,见侄儿每日不务正业,便在当铺中给他安排了份杂活,少惹事。

    这天牛三干完了活,在门口休息,掌柜的刚让伙计送了中饭给他,他一时里困倦,便把饭放在一旁,径自闭目养神。小义一眼就瞅准了那碗热菜和烧箕里的白米饭,见牛三好像是睡着了,于是猫着腰,踮着脚,蹑手蹑脚地摸过去,屏住呼吸,慢慢伸出手去。

    时下正午,街道上少有人来往,小义见四下里无人,赶紧抓住碗,迅速缩回手,将碗抱在怀中,拔腿就逃。哪知慌忙之中,脚下一滑,向前跌了个踉跄,幸好菜没摔了,但地下的石子儿被踢得咕噜噜滚过去,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牛三的脚上。那牛三本就在迷糊之中,给石子一碰就醒了。他一斜眼,就看见个小叫花子正撒腿而跑,怀里抱着个瓷碗,正是自己尚未动过的下饭菜,顿时心头火起,跳将起来,破口骂道:“小兔崽子竟敢偷老子的东西,不要命了你”拉开两腿追了过去。

    到底还是孩子,哪里及得过年轻力壮的牛三,小义三两步就给牛三揪着后领子拖了回来。牛三扬起斗大的巴掌,朝小义头上直骟过来。小义“啊”地一声,被打倒在地,手中的碗飞出去好远,摔得粉碎。左脸立刻肿了起来,火辣辣的痛。

    这下牛三可就更火了。“妈的你这臭小子,偷我的不算,还砸我的碗老子这几天闲得正想找人出出气,你竟找上门来。今天不教训教训你,我他妈的不姓牛”说罢一跨腿骑在小义背上,左手揪住他的头发,右手抡起拳头就是一阵乱打。小义叫苦不堪,偶尔有路人经过,也快步绕过,不敢过问。

    这时,小明在不远处。刚才有位好心的老婆婆看孩子可怜,把刚熬好的粥连同一只大陶钵一起送给了他。小明好不高兴,用衣服兜着一钵滚烫的粥来找小义。

    突然间传来了小义的呼喊声,他循声跑去,一眼便看见小义被一个彪形大汉骑在胯下,打得死去活来。小明眼见好兄弟遭难,情急之下,也来不及多想,捧着钵,飞快地奔过去。

    牛三正在气头上,没发觉脑后有人朝这边跑来。只见小明飞奔到牛三身后,举起钵,对准了牛三的脑袋,倒扣上去。顿时滚烫的粥流了牛三一脖子。趁牛三跌坐在地上,抱头“哇哇”大叫之际,小明捡起地上摔破的半个陶罐子,朝牛三脸上狠狠砸去。牛三阻挡不及,被破瓦罐的尖角不偏不倚地砸中了左眼。听得一声惨叫,霎时间皮破血流。小明也吓了一大跳,赶紧拉起小义,躲进小巷,随后飞快地逃回小庙。

    当日夜晚,月光清浅如水,晚风带来丝丝寒冷。小义躺在墙边的草铺上,小明正用冷水为他敷着伤处。

    “还疼吗”小明问道。

    小义龇牙咧嘴:“凑合啦,干我们这行的,少不了要挨两下子。幸好我身子骨硬,打不坏的。”

    小明有些不放心:“你说那个牛三会不会找上我们”

    小义道:“不知道,不过你干得真好否则我可就没这么幸运啰。”

    “我给你弄点吃的吧。”小明站起身,从神像后头取出一些折断的树枝,架起火来,又从破碗里捞出两个米饼,熟练地在火上烤了起来。不多一会儿,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小明捏了两下米饼,递给小义:“烤好了。趁热你多吃点。”

    “嗯。”小义接过,有点烫手,于是吹了几下,大口地咬了起来。

    小义咀嚼着食物,含糊不清地道:“你真好。真是我的好兄弟。”

    小明微微一笑,没说什么,火光簌簌地跳动在他的眼睛里。

    “依我说,我们将来都会有饭吃的。”小义将一口饼咽下肚,忽然乌溜溜的眼珠一转,“哎其实我们可以结拜成兄弟啊。怎么说来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也算是亲人啊。”

    小明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那我们现在就结拜不过,该怎么拜来着”

    “大约是对着什么发誓对什么呢土地爷不行不行,这么丑”小义好像一下子什么疼痛也没有了。

    “就对着天吧。”小明拉起小义,来到门前。夜色深沉,皓月当空。二人并肩跪下。

    小明看了看小义道:“嗯,然后呢”

    “大约是这样吧。”小义双手合十在胸前,看了看小明,挤眉弄眼道:“你说。”

    小明犹豫了一会儿:“说什么呀”

    小义挠挠头道:“我从来没发过誓,还是你来说吧。”

    “那,好吧。”小明想了想,郑重道:“我,丘胤明,从此与段云义结为兄弟。祸福同当,患难与共。嗯苍天在上,若有违约,不得好死磕头啊。”

    “噢。”于是两人对着门外广阔的夜空,认认真真地磕了四五个头。

    小义面露羡慕之色:“你说得真好,你以前发过不少誓吧。”

    “没有啦。”

    这时小义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大事似的,拉着小明的袖子道:“哦这可不能忘了。兄弟兄弟总得有兄有弟呀。我是宣德五年十一月初八生的,你呢”

    小明笑道:“和你同年,九月十三。我是哥哥。”

    小义努了努嘴:“好吧,就让你当哥哥。”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乐滋滋的。白天挨揍的事,此刻也都烟消云散了。

    两人兴高采烈地聊天之际,突然,一阵栖鸟惊飞急促的振翅声划破了夜晚的宁静,晃动的树枝在墙壁上落下斑驳的影子。火苗被风吹得左右跳动,好像活了一样。小明一下子紧张起来,做了个手势,示意小义不要出声,道:“听,那边。”

    小义竖起耳朵,顺着小明指的方向听去,小声道:“好像有人。这么晚了,怎么会有人在这荒庙附近,不会是过路的吧。”

    小明皱了皱眉头:“不对,好像声音近了,我总觉得是往这儿来的。快点,我们先躲起来。”说罢拉起小义,飞快地扫了一眼四壁。这可怜的小庙,这么小,又空空如也,连只猫都藏不住,何况是两个人呐即道:“走,外面去。”

    虽然庙里什么也没有,但庙外倒是个藏人的好所在。小庙四周有茂盛的竹林,一条小路从中穿过,便是进出道路,竹林前是几尺来高的杂草藤蔓,夜里更显得漆黑浓密。他们找了一丛茂密的藤萝,钻了进去,透过枝叶间的空隙,向外张望。

    果然有人。

    只见四个短装打扮的人朝这边来。从衣着看得出是本地人,三人手里都拿着木棍,还有一个好像是领头的,提了一把单刀。四人朝小庙直走过去。领头的发话了:“你们三个进去把那两个小杂种给我拉出来。看仔细了,别让他们给跑了。那俩小子鬼得很。”

    三个拿棍的从三面包抄过去,冲进小庙,又马上跳了出来,对领头的道:“大哥,跑了。”

    领头的怒道:“饭桶两个小毛孩子都能逃了。我真他妈的不姓牛”

    小明和小义差一点同时惊叫起来。牛三真的来报仇了两人趴在树丛中,一动也不敢动,瞪大眼睛看着。

    且说牛三进了小庙,一眼看见地上的火堆烧得正旺。“哼火都没熄,能跑到哪去给我到四周围去看看。”

    这时小明和小义正对着庙门,月光很亮,当牛三走出门时,两人大惊。他怎么会只见牛三的左眼上裹着布条。瞎了怪不得两人这下是连气也不敢出了。

    三个拿棍的用棍子在树丛草堆中横扫竖戳,其中有个尖嘴猴腮的朝小明和小义这边走来。两个孩子心里就像有十五六只兔子,克制不住的怦怦狂跳。那人把木棍伸进树丛,扫了几下,没碰着什么,便走开了。小明偷偷松了口气,掌心里都是汗。

    过了一会儿,这伙人好像搜腻了,牛三道:“我们走吧。算他们走运,老子改日再找他们,非杀了他们不可。”

    当四人的身形消失得看不见了,小明和小义才从树丛中钻出来。“好险啊真是吓死我了”小义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小明道:“我看这地方是不能再呆了,牛三一定会再来找我们的。还是走吧。”

    小义叹了口气道:“好不容易能在这儿吃到口饭,又要走。”两人垂头丧气回到小庙。要说收拾,其实也只有一包各式各样的旧衣服和几个破碗。打成两个包裹背上,便离开了这个曾经是家的小庙。

    站在牛茂镇的木牌坊前,小义嘀咕道:“去哪儿呢半夜三更的,鬼都没有一个。”

    小明摇头:“我也不知道。这里就一条大路,那就继续往前走吧。”

    如果您阅读的崎路行不是最新章节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

002-童年记事-2

    话说二人离开牛茂镇,一行许多天,都没有看见大镇。一路在小村庄里讨施舍,勉强能吃上。夜里大多露宿野外,运气好能够找个山洞遮挡。

    又是个晴朗的日子,长空高远,淡云悠悠。山坡间的竹林随地势起伏,微风过处碧浪摇曳。透过竹林能看见小块梯田,晚稻已经割完,田边堆着稻梗。不种稻的人家大都种着茶树,一片浓郁的青绿色。日色西偏,农人皆已回家,四下寂静。小明和小义此时正沿着蜿蜒的小道翻过山坡。

    小义拎起袖子擦了擦脸,有点失望道:“哥,天又要黑了,今天晚上看来又要在山里过夜了。”

    小明这时已很累,双手支着腰轻轻叹了一口气,驻足抬头望着前面的坡曾中过秀才,后来屡试不第,心灰意冷,躲到这偏僻的小村里过日子。而今年老体弱,只种了一方蔬菜自用,粮食都靠乡亲们接济,生活清苦。不过村里就只这一个识字的人,村里人都称他“黄先生”。

    夜晚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东方天际已现丝丝红霞,小院里房门“吱呀”一声打开,走出个面目清秀的女孩,粗布衫裙,梳着双髻,手里拿着一把竹帚。

    女孩没注意到墙边的两个孩子,径直扫起地来。当她转过门前的大桑树时可唬了一跳,怎么窗下会有两个人定睛一看,是两个破衣烂衫的小乞丐,尚在熟睡。

    “哎,醒醒。”女孩轻轻地推了推他们。小明迷迷糊糊地张开眼睛,一下子坐了起来,叫道:“不好,弟弟睡过头了”小义下意识地跳了起来,睡眼惺忪,不知所措。

    “你们别怕呀,我不打你们。”

    听了这句话,两人安静下来,朝她瞅着。

    女孩问道:“你们都饿了吧”

    两人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我去拿点吃的给你们,等着,被跑噢。”女孩转身走进屋里。

    小明和小义互相看了看,小义道:“她好像挺好的。”小明点点头。

    不一会儿,女孩出来了,托了个木盘,两个陶碗里满满盛着冒着热气的粥,还有一小碟咸菜。“快吃吧,热的。”

    兄弟俩这几日都是有一顿没一顿地混,有这么好的白粥吃,喜不自禁,不约而同地说了声:“谢谢姐姐。”然后头也不抬地吃起来。吃完饭,三人聊了起来。

    “你们叫什么名字”

    小义道:“我叫段云义,他叫丘胤明。他是哥哥,我是弟弟。”

    女孩好奇道:“可你姓段,他姓丘。”

    “我们是结拜的兄弟。”小义自豪地说道。

    女孩笑了笑,这两个孩子蛮可爱,虽然许久没洗脸,鼻子都是黑乎乎的,两双眼睛却闪亮得像星星。

    “你们这么小,怎么会到处流浪呢太危险了。”

    “有什么办法呢。”小明无奈道,“我们没有父母,也没有亲戚,又有坏人要打死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