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崎路行-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管家拎了个大茶壶跑进来,给无为倒上一大碗。无为仰着脖子一口气喝完,掖了掖嘴角。丘胤明道:“不急,你先休息一下,还没吃饭吧”无为点点头。丘胤明立即吩咐厨房炒了一大份肉丝面。无为风卷残云般吃饱喝足,换了身衣服,然后为田文孝把了脉,开了几幅汤药。确定田文孝无甚大恙,无为放下心来,向丘胤明细细说起一个多月来发生的不少事情。
如果您阅读的崎路行不是最新章节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
073-乱絮纷飞-3
话说无为和丘胤明在京郊别过之后,一路南下,朝行暮宿。好不容易又穿上了久违的道袍,无为觉得挺轻松,于是仍旧扯着“南海全真道”的招牌,每日给人测字算命,生意还不错,一个人糊口云游绰绰有余。行至徽州,忽然想到应该趁着春暖花开的时节去拜访一下各大道教名山。无为首先想到的便是当今被称为“天下第一山”的武当。于是西折沿长江而下。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无为心情舒畅。一日傍晚,慢悠悠地骑着马进了武当山脚下的蒿县。骑了一天的马,无为有些累了,眼见不远处有一间亮堂堂的饭馆便走了过去。进得门去,微微一惊,不大的店堂内居然坐满了道士,年纪都在二十上下,挥箸执觥,大声谈笑。县城不大,除了这家馆子外其余的都是些不入眼的小摊,无为想了想,走到墙角唯一一张空桌旁坐下。店小二提着一壶开水跑过来殷勤道:“道长,请问要点什么”
旁边几个道士扭头看了无为几眼,没理会,回头又谈笑开了。无为道:“随便来两样时鲜蔬菜和米饭,噢,有鸡蛋的话再来个炒鸡蛋。”小二笑道:“正好今天早上有新鲜鸡蛋,我去看看还有剩的没。”说完先将无为桌上的茶杯烫了烫,抓了一撮茶叶,麻利地泡上一杯茶道:“道长请先喝茶,菜一会儿就上来。”
小二走后,无为慢慢地唆着茶,一旁道士们的谈话听了个一清二楚。不出所料,那些都是武当山的道士,不远一张桌上坐着的好像就是他们中的大师兄,二十七八岁年纪,此时已经喝得满脸通红,旁边几个师弟仍旧在不停地敬酒。听了一会儿,无为总算知道了,原来那个大师兄今天早上刚刚通过考核,算是师满出山了。无为曾听师父说,武当山弟子要想师满出山,须要达到一手持剑,仅用双脚能够上得丈余大树,刺下树上的猿猴。每年据说没几个人能够做到。想必今天趁着给大师兄庆贺,一帮小师弟们借机下山放纵一番。无为朝那几桌道士多看了几眼。看他们一个个七倒八歪,语无伦次的样子,哪里还有道家子弟应该有的风范。又听得一人说:“大师兄,这下你风光啦。赶明天禀报师父,说不定他老人家一高兴,就让你下山逍遥去了。不像我们还得在这山上不知闷多久。”
另一人附和道:“就是。看看山上山下这些村姑村妇,个个长得歪瓜劣枣,真想早点像师兄这样,出了山至少就可以饱饱眼福。”
后头一人回头笑道:“谁像你这样成天想女人,师父知道了有你好受。早日还俗去吧。”
前头那人不服气道:“还俗还俗了谁还供你吃好喝好我们可不像那个整天屁颠颠跟在师伯和姓段那小子后头的,叫什么来着田什么的”
一人回答道:“小声点,那可是这镇上田老爷家的小公子。听说他老爹每年给的布施够整个武当派的人吃上大半年呢。难怪一进门就做了掌门的嫡传弟子。唉,这还罢了,好歹那小少爷挺讨人喜欢。其实最看不过的是那个段云义。”
好几个人赞同道:“可不是凭什么他一分钱没给就能得到师叔祖的真传见人还爱理不理的,凭什么年纪轻轻还要我们叫他师叔。”
有人打圆场道:“哎,老顽固的徒弟,自然就和别人不一样,管他个许多,今天高兴,不要说这些扫兴的话。来来,再喝,吃菜。”
无为心中又是好笑又是生气。同为三清门下,这些人怎么如此世俗不堪,难怪师父看不起中原的许多所谓道士。这时菜上来了,两盘蔬菜分别是碧绿的油菜和白嫩嫩的蘑菇,外加一盘黄澄澄的炒鸡蛋,香味扑鼻。店小二将饭菜一一摆上,无为谢过刚要动筷子,忽听邻桌的一个道士道:“小二。我们也要来盘炒鸡蛋。”
店小二赔笑道:“这位道长,不好意思,鸡蛋刚好全给了这位道长,没有剩的了。我叫厨房再炒个别的吧。”
谁知那道士却道:“不行。我们就想吃鸡蛋。”说着看了看无为,拿起桌上一盘吃了大半的卤牛肉走过来,对无为道:“这位同道,我们拿这盘牛肉和你换炒鸡蛋,怎么样”
无为抬头闻见他满口酒气,心中鄙夷,面无表情道:“不行。”说完便吃起鸡蛋来。
那道士一看这穷酸样的游方道士居然一点也不动容,没好气地道:“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一个游方道人也敢和我们武当弟子争一盘菜”
无为正色道:“是你们强行要和我争菜。堂堂武当派怎么出强盗了”
“你说什么”那道士面子上挂不住了,红着脸道:“好,这菜我今天要定了。”说着伸手就想来夺无为筷子下的那盘炒鸡蛋。可那手刚伸到盘子边上,那盘子却一眨眼就到了无为的手上,而自己的手臂上不知怎的已被无为点了,顿时一片酸麻,没了知觉。无为不去理会他,仍旧继续大口吃饭。
可这时邻桌的几个道士却围了上来。其他所有的道士也纷纷停下吃喝,转过头来。一个年纪稍大的道士指着无为的鼻子道:“哪里来的道士下手伤我师弟。”无为咽下一口饭菜道:“他自找的。那手一会儿就好了。”
那道士气势汹汹道:“你找打。我就让你看看。武当弟子岂容他人欺侮”话音未落,一掌向无为胸口击来。无为放下碗,一侧身让过,伸手抓向那道士腰部。那道士唬了一跳,这招式不多见。伸手去挡,正中无为下怀,一扣一折便被无为缠住了,无为一转肩,那道士立刻摔了个四脚朝天。近旁的三个道士一看情形,拳脚出击,向无为团团围上。无为身形紧凑,出其不意,几招间但见三个道士纷纷跌出圈去。第一个道士此时从地上爬了起来,大声道:“大师兄,这道人好不讲理。你要帮我们出头啊。”
无为道:“你们这些人,妄为道家子弟。快快坐回去继续喝你们的酒,让我好好吃饭,我不和你们计较。”
可那边大师兄终于走了出来,指着无为道:“呔。你用如此阴险手段,伤我五位师弟,我让你看看什么是武当功夫。”
无为心想:不愧是大师兄,有些见闻。无为方才放倒那五名道士所用的是根据擒拿之术改进而来,不似原本擒拿之术那样招招毒辣,可仍旧保留了出其不意,一发制人的优点,而且施展所需的空间很小。无为担心动起手来难免砸坏店里的东西,于是才无奈用上了这些有点阴险的招数。见那大师兄这么说,无为心知这场架是免不了了,心中暗暗叹息:可惜了那三盘热腾腾的好菜呀。不过既然人家是出师弟子,还是不能马虎。无为抱拳道:“这儿狭小,不便动手。我们到别处切磋如何”
那道人道:“好,到后头去。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你这不知好歹的游方道士”
无为一言不发。一堆人不顾小二和掌柜的再三劝阻,挤挤攘攘地拥到饭馆的后院里,将无为与那大师兄围在中间。无为迅速调息,脚下蓄势待发,口中道:“道长请指教。”声落掌至。围观的道士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惊呼。原来无为一出手便是武当太极正宗。那位大师兄一惊非小,立时运上十成功力,可是这当头一惊已使他落了个下风。只见无为气匀神和,掌若行云流水,身如风动松摇,连绵不绝地将那一脸惊讶的大师兄逼入了手足无措的境地,只见无为双手一措间,那大师兄脚下一轻,被连带着向前摔了个趔趄。无为即刻跳开,双手抱拳一躬身道:“道长承让。”
那大师兄站稳脚跟,一连羞恼,顾不得一边师弟们脸上的神色,愤然道:“好你个游方道士。如何习得我武当绝学”
无为道:“家师传授。道长功力不凡,贫道只不过是借了个先机而已。今日的事就算了结了吧。”
那道士在众师弟面前如此出丑,早已无地自容。含糊道:“算了。我们走。天色不早,也该回观中去了。”扭头就向外走。一行道士面子上也挂不住,闷声不响地跟在师兄后头快步离开了饭馆。无为出了一口气,挺高兴,回到店堂里,让小二将饭菜回锅热了,继续吃了个干净。
付了帐方要离开,小二慢吞吞走上前对无为道:“敢问这位道长去往什么地方”无为顺口便道:“明天准备去武当山拜访。”小二愣了一下,见无为神情自然,便道:“道长。我劝你还是不要上武当山的好。武当的道长们不似别处,你今天得罪了他们,到时候免不了要吃亏的。”无为一想,此话不无道理。当年成祖皇帝信奉道教,派了几十万人到武当山,花了十多年时间修成绵延百多里的宫观亭台,其富丽堂皇不亚于宗室庙宇。武当虽为出家人修行处,可却也是尊贵无比的皇家道场,武当的道士不是轻易得罪得起的。谢过小二的一番提醒,无为心中顿时有些晤塞。好不容易到了这里,怎能不去游览一番,可方才令这班道士大丢脸面,他们必定怀恨在心。出了饭馆再三思量,无为终于打定了主意。从京城出来时,将几套俗人的衣物也随身带着,如今派上了用场。无为牵着马东张西望地在街上走过,找到一处僻静的角落,利索地将道袍换下,打扮成干干净净一名文生公子的模样,重新走上街头,找了间客店住下不提。
如果您阅读的崎路行不是最新章节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
074-乱絮纷飞-4
第二天清晨,无为梳洗整洁,步行上武当山。武当山方圆数百里,峰峦秀丽,亭台宫阙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参差间显出三分仙家气象,七分皇家气派。细细游览要花上几天时间。是日晨光明媚,草木润泽,鸟语纷纷,无为亦是轻松愉悦。一路上山途中,陆续见到许多背着简易行装的人,一问得知,湘王一行数百人至武当山祈福,三日后在玉虚宫有场事。许多人慕名而来,以望求得福瑞,这两天山上的道观庵堂都快住满了。无为延青石板铺成的大道一路向山过”
“哦。没听说过。”无为脱口而出,忽然却想起小时候曾听师父提起过,后来听东方麟说过,段云义的师父便是独臂天师。
“真是个没见识的。接招。”老道似乎很不乐意,独臂挥扫如风,向无为劈头而来。无为心中暗暗叫苦,真是刚送走了小偷,又招来了强盗。无奈下只得奉陪。
那老道出手精妙,步法怪异,内力精纯,逼着无为使出了看家本领。当初在琼崖学艺的时候,无为从未将习武看作对敌制人之术,向来秉着一片仁厚之心。虽然不善于格斗,但好在内力已属上乘,面对独臂天师咄咄逼人的攻势,一时里还能够盘衡。
那老道虽只有一只手臂,但俨然是游刃有余。袍袖飞舞间如疾风狂起,手似游龙,身影翩然。无为渐渐招架不住,正想找个空隙脱身而去。只听老道士忽然笑道:“你是上官鸿老道的徒弟吧”左手不知如何从无为腋下穿过,一反身扣住了无为的肩膀。
无为只觉得那只手犹如铁爪,身子一下不听使唤了,心中惊奇,可不敢妄加猜测,只好回答说:“老前辈。家师正是上官道长。可你我素不相识,可否放我离去”
老道士松开无为,仿佛自言自语道:“这自命清高的臭道士居然也收徒弟。”又瞅了一眼一脸无辜的无为道:“你这小子看来还老实。上我武当山何事”无为见他武功高强,言语不善,不敢造次,只好说道:“久仰武当大名,前来游览一番。昨日借宿在紫霄宫,方才被猴子偷了包裹,追赶之中打扰了前辈。”
老道士“哈哈”笑道:“打扰谈不上。看你人不错,上官鸿还挺有眼光。走,陪我上紫霄宫去。”说完一把拉起无为向山坡走去。无为推辞不得,只好小心地跟着。岂知一路上老道士话语不绝,原来这自称独臂天师,蛮不讲理的老道士居然是师父的故人。天师听说无为认识段云义,顿时对其又添好感,谈笑更为洒脱,倒是弄得无为有些不好意思。
快到紫霄宫时,天师叹道:“唉,我隐居山林,逍遥自在,本不想再理俗事。谁知如今年轻人实在不济,还要我们老一辈为他们出头。真是。”无为不解道:“发生了什么事”天师道:“你不知道前几天我一个不争气的徒孙从北方赶来,说是云义和一些江湖同道在密云堡受挫于西海盟的高手,云义受伤,让人快马加鞭地前来求救,请我出山。”无为不语,心中寻思,段云义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如此看来西海盟真是挺可怕的。又听天师道:“我那徒儿虽然心高气傲,可也并非庸手。此番为了中原武林的名誉,还是要我们这些老朽们出马。你师父躲得快,眼不见,心不烦。连徒弟也只知道游山玩水。”无为道:“师尊教导,修道之人要清静无为。”天师笑道:“你又不是修道之人,在这里瞎扯什么。”无为意识到自己此时是个俗人打扮,顿时哑然。天师道:“年轻人总该有些志向。不能成天像你师父那样东躲的。不如这样,你随我同去如何”无为口齿迟钝,找不着理由反驳。
此时天色已明,二人一前一后走进紫霄宫正门。看门的道士见是师祖前来,个个毕恭毕敬,又见昨日被拒之门外的读书人此时正和师祖同行,只好闷声不响地低着头假装没看见。二人径直向正殿走去,只见殿中走出一名高冠华袍的道人,快步走上前向天师行礼道:“有失远迎,请师叔见谅。”抬头看见天师身后的无为,问道:“这位公子是”无为猜想这位一定是武当掌门,生怕天师胡言,立刻上前一步作揖道:“晚辈是琼崖上官道长的弟子上官静。拜见掌门。”果然不出所料,华袍道人正是掌门程广元。程广元道:“原来是高人弟子。二位里面请。”
无为跟随二位道长进得大殿,参拜三清之后转入偏殿中,已有道人茶水伺候。程广元道:“此番劳动师叔出面,实属无奈之举。望师叔不要怪罪。”天师道:“算了。你们几个俗务缠身,相较之下我无甚牵挂,难得下山走一趟也没什么。”程广元问道:“师叔要多少人跟随观中尚有数十名出师弟子尽可派遣。”天师道:“我平素独来独往,从不要人跟随。这样吧,就派二十名弟子前去。”又看向无为道:“上官公子也愿意助一臂之力。”程广元喜道:“多谢上官公子。”无为这时正是有口难言,忽然听见门外一人道:“参见师父,师祖。哎上官公子,你怎么在这儿”无为扭头看去,来人居然是田文孝。
程广元道:“师祖在此,谁让你进来的”
天师道:“不要计较了。这回还多亏这小子快马回来通知。”
田文孝傻呵呵地摸了摸脑袋。
无为见机起身向二位道长道:“二位请细谈,我和田少侠出去说话。”
无为和田文孝来到殿外,田文孝道:“方才好像听见师祖说,你要随我们一同前去,可有此事”无为心知如今已没有推托的余地,只好道:“我们都是中原武林人,彼此同道。方才听说了密云堡的变故,所以随你们一同前去,以助一臂之力。”
却说无为无奈之下决定和武当派众人北上密云堡,独臂天师素来独行,二十名武当首席弟子紧随其后。田文孝由于家住武当山脚,临行前欲看望父母家人,而无为不愿和众道士同行,于是二人便先往蒿县外的田家庄小住两日。
如果您阅读的崎路行不是最新章节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
075-密云风波-1
从武当山到田家庄的路上,田文孝告知无为密云堡事发的详情。
密云堡坐落在京城百多里外的密云县郊外,方圆数百顷,田地富饶,绿树葱荣。十多年前,中原三侠李元秀,方青,方眉兄妹合力铲除了云蒙山黄藤岭上祸害一方的黑鹰七煞后,便在水草丰美的密云县外清水河边安家落户,用黑鹰七煞处缴获的钱财购买田地,建起了一座山庄,招收许多贫苦无依的农人作为佃户。密云县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于是三人一商议,因地制宜,在山庄周围都种上了红皮梨儿,黄苹婆,大青枣,和水晶葡萄。三五年过去,密云山庄成了远近闻名的鲜果大户,佃农们也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许多附近的年轻人敬仰三位侠士为民除害,造福一方,纷纷前来投师学艺。十年一晃而过,密云山庄由原先的一座不大的庄园扩展成拥有几十间房舍,上百名弟子的一方名门。
说起中原三侠,许多人都能侃侃道来,那可个个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堡主李元秀师出问剑阁,是老阁主白承飞的关门弟子,排行第三,丈一把五尺短钢枪行侠长江南北,在中原武林声名显赫,如今的威望仅次于问剑阁主。堡中设三堂:崇义堂主方青出生关中,使得一手七十二路飞龙棒法,打遍关中无敌手,为人耿直豪爽,好饮善谈。青云堂主方眉,亦是堡主夫人,巾帼不让须眉,一对玄铁雁翎刀曾令各路绿林盗匪闻风丧胆。而说起金风堂堂主,却另有一段故事。
三年前一位从西北远道而来的武功高手前来投奔密云堡。此人姓常名锡川,三十多岁,自称在西北商道上经营保镖行业,最近同道上最为凶恶的马贼狭路相逢,击溃马贼之后,自家也落得两败俱伤,于是遣散了兄弟,独自来中原谋生,闻得密云堡主正义宽厚,于是前来指望投入密云堡门下。堡主及二位堂主都是好客之人,见常锡川武艺高强便收留了他,在堡中担任管事。不出一年多,常锡川便和密云堡上上下下的人混得煞是熟络。此人很会做人情,每次出门回来都会给堡主和二位堂主捎上些得体的礼物,弟子们有什么难处也都喜欢去找他。堡中事务一年比一年繁忙,于是一年前,又设了金风堂,常锡川被众人推举为堂主。
这天,密云堡中聚集着来自北方诸武林名门的头面人物,正厅上灯火辉映,照得人人额角发亮。正中的宽椅上端坐一名四十来岁,神采奕奕的中年人,正是堡主李元秀。右手边依次坐着方青,方眉,和常锡川。左手边一溜太师椅上坐着几位贵客。须发灰白的瘦小老人是沧州无极门门主赵继德。身形硕大,双手如簸箕的黑脸大个子是天津镇北镖局局主郭海年。白面少须,安稳谨慎的瘦长汉子是山西云门剑派首席大弟子崔全。宽额方面,端坐如钟的青年是河南洛阳金刀薛家大公子薛钟玉。常锡川右手边坐着段云义。其余随同前来的各门弟子们端立在两旁。
这时只听常锡川皱着眉头道:“有句话我不得不说。段公子,你说司马辛不日即将来拜访,恐怕来者不善。”
赵继德说到:“常堂主为何如此担忧据我所知,那司马家的公子哥儿只不过是高傲自大,难以相处罢了。”
方眉点头道:“赵世伯说的在理,司马家的人向来与世无争。再说他来这里还能有什么目的不成。”方女侠眉目清朗,嗓音亮堂,听之让人精神一振。
李元秀转脸问常锡川道:“常贤弟既然这样说,一定有你的道理,但说无妨。”
常锡川道:“当初在西北道上做保镖时,各式各样的人见过不少。同行的兄弟们聚会时常常讲到西海盟。大约十年前吧,听说有个来自中原的少年,被西蕃的一个大活佛收作弟子。那活佛和西海盟交情颇厚,好像和那个传闻当中的玄都也有些来往。那个少年学得上乘武功之后又回了中原。当时可是兄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应该不会记错,那个少年就是叫司马辛。”
此话一出,座中一片惊讶之声。
一旁身形魁梧,红脸膛的方青道:“你怎么不早说”
常锡川道:“我也是方才听段公子提到了此人才猛然想起来的。”
李元秀皱着眉头道:“司马家和问剑阁是亲戚,怎会既然如此,不管他是否真的和西海盟有瓜葛,我们总须多加留意,小心提防。”
低头沉默了许久的崔全忽然抬头道:“堡主,我认为不仅要提防,而且大家应该有所准备,一定要将其扣押,问清来路。”李元秀有些诧异道:“噢这恐怕太臆断了吧。”其他人也纷纷看向崔全。
只见崔全不紧不慢地起身,向堡主作揖道:“请堡主先恕晚辈行事唐突,未曾和诸位前辈商议便擅自作主,吩咐弟子假扮西海盟的人在京城四周闹事,目的就是引西海盟的人马出来。”
堂中有些聒噪起来。赵继德站起道:“你们堂堂云门剑派,怎么可以用这种不光彩的手段”
这时常锡川也起身,向堡主和赵门主欠身道:“其实,这事我也有份。”
未待李元秀发话,方青跳了起来大声道:“你怎么不和我们说一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