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崎路行-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子总不能这样过吧。小明思量着,在这样的大城市,或许能找到一份工,先养活自己,然后或许还能攒些钱,便可去开封府找春喜。他越想越觉得应该这样做,于是开始注意路边的店铺,厚着脸皮,讲着变调的闽南话,一路问去,大半天了,除了一家饭馆给了他一碗饭,不是被人轰出来就是根本没人理睬。谁会要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瘦瘦的毛孩子。

    他有点灰心了,低着头漫无目的地走到港口。

    以前只是从黄先生口中听说过泉州港,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从中原通往南洋诸国的要道。眼前的泉州港的确名不虚传。上百条大船靠在港湾,林立的桅杆上栖息着无数海鸥,启航的船只升起巨大的白帆,迎风作响。浪花拍打着码头,又送船只驶向出海口。岸边人头攒动,许多船只正在装卸货物,船员的吆喝声传得很远。小明跳下码头,踩着松软的沙滩,沙地上留下一串没有方向的脚印,又很快被潮水抹去了。他的脑海中此时一片空白,时间长了却变成无比的平静。自从记事以来,记忆中几乎不曾有过多少平安幸福的日子,风霜雨雪,四海为家,生活就是这样他暗暗提醒自己:就算再做乞丐也要好好地活下去。

    他面向水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清醒许多,没有再多想什么,转身向城中走去。

    此时,天色已渐渐地暗了下来。

    城中的傍晚,虽然浸着些许寒意,可并不怎么冷,只是那几分微带潮湿的雾气,让他觉得有些压抑。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暮色沉沉的热闹街市中,生意人的吵闹声依旧不绝于耳,香米粥的气味徐徐飘进鼻子。他咬了咬嘴唇,“总是会有办法的。”这个念头突然之间将母亲的影子又带回了他的脑海中

    记得那是个漆黑的雨夜,好大好大的雨,水滴从破庙残缺不全的瓦片缝隙里淅淅沥沥地落下,在凹凸不平的土灰地上留下浅浅的小水坑。

    一堆微弱的篝火似乎已经坚持不了多少时间了,火上却还架着一只缺了口的陶罐,里面煮着一点点并不很香的粥。他蜷缩着身体偎依在母亲身边。她伸手摸着他的头,问道:“累吗”

    他摇了摇头,仰面迎上母亲温柔的目光道:“娘,你的伤不要紧吧”母亲微笑不语。窗外的雨声犹如千万支利箭从天而降,凄冷的风不断地吹到他的脸上。

    “娘,我总是觉得”他的声音里透着恐惧。

    “别怕,你不是很勇敢么。”

    他却没有看见萦绕在母亲眉头的阴郁。

    “还记得卖炭翁吗”

    “记得。卖炭翁,伐莘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母亲听着孩子清亮的诵读声,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好孩子,来,吃粥了。困难多,办法更多。”

    母亲刚要伸手去捧火上的陶罐,突然,她用手按住他,凝神一听,拉起他轻身纵上房梁,拽紧了他的手嘱咐道:“明儿,不管你看到什么。千万别出声。千万”说完跳了下去。

    “岳云溪”一个沉重的声音穿过雨帘,三条人影落在了破庙门前。

    他趴在房梁上,认得出那正是白天交战中的三人:最显眼的络腮胡子,手持金光闪闪的宽刀,其次是个道士,丈着三尺青锋,还有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一把短柄银抢在握。母亲冒着寒气的短剑已经出鞘。

    “岳云溪,你至今持迷不悟。”金刀的声音震人耳鼓。

    “八年了,我们与世无争,你们究竟要纠缠到何时”

    “你们与世无争,那上个月你造下的数条人命又当如何”

    “谁让你们的手下想对我儿子动手”母亲转头瞥了一眼蓝衣青年道:“小师弟,既然大师兄也来了,怎么不通报一声”

    “师妹果然好耳力。”门口不知何时多了一人,三十来岁,一袭白衣,头戴乌绸巾,气宇轩昂,手中宝剑显然稀世之物。

    这时,又听门外一阵脚步声响,一群人陆续闯进庙门,手中的火把顿时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母亲被虎视眈眈地围在中央。有人叫道:“白大侠。这次决不能再让这女人逃了”周围一片附和声。白衣示意众人安静下来,道:“我师门不幸,出此叛逆,让各位同道饱受牵连,白某在此向大家谢罪。我与师弟愿为武林除害,请大家莫要插手。”转过头来对母亲道:“师妹,虽然师父将你逐出师门,我还当你是我小妹,十方精要望你交回,以前的事就不提了。”

    母亲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我早说过了。那破书根本不是我们偷的。你们这些人,看不惯我们资质高,偏说是偷东西,背弃师门,有了那本破书,你们还是一个样。”

    “满口胡言”金刀怒道,“十方精要是丘允所偷,证据确凿。他死了,东西不在你手里还会在哪”

    母亲冷冷笑道:“只有你们这群蠢夫才会做什么武学秘籍的黄粱梦。”她转过头看着白衣道:“大师兄,知道你做正人君子不容易,今日前来,必定不能毁人之托,小妹就此性命一条,愿意奉陪,只望你手下有度。”

    他趴在房梁上,心里一凉。

    “师妹”白衣目光闪烁。

    四周众人纷纷喊道:“岳云溪,今日你在劫难逃”

    “废话少说”母亲短剑一挺,剑尖化出七朵剑花,身形如风,向前席卷而去。

    白衣和那使枪的青年将母亲前后夹攻,她轻灵的身法令他们一时奈她不得,剑影穿梭光彩如虹,看不清那到底是母亲的一尺青玉,还是白衣的三尺金虬,簌簌火把映着残月似的剑光,迸发出无数令人毛骨悚然的幻影。母亲却是有伤在身

    雨一直在下,声声入耳,比金属相撞的声音更令人心寒。他闭上眼睛,好像什么都不存在了。直到一声金属落地的声响刺到他的心里。那是母亲的剑。

    他睁开了双眼。只见母亲靠在柱子上,十几道长长的伤口中流出的鲜血已将她的紫衣染成了可怕的殷红。她淡淡一笑,眼中的一丝留恋还未来得及凝固便散去了,像一尊雕像冷冰冰地立着。心沉了下去。他始终是没有出声。

    白衣慢慢地将那依旧清如秋水的长剑收回鞘中,长叹一声。另外蓝衣青年表情默然,一语不发。四周的人此时也都没了声音。白衣转身对众人道:“这事到今天就算了了吧。”少顷,忽然有人道:“十方精要不能就这么石沉大海啊她不是还有个儿子吗怎么没瞧见”白衣即刻打断道:“适可而止吧。既然她到死都不认,我等也没有办法。大家散了吧。”说罢带头拿过火把,将庙里的帐幔等陆续点燃。其余人见他如此,便也不多说什么了,随他身后将火把抛向蒲团,四壁,木柱。黑烟四起,白衣出门前,回头朝梁上看了一眼,轻声说了句:“走吧。”

    人们消失在雨中,就像来时一样骤然。

    他从破瓦的缝隙中爬出屋:“今天没空啦,改日再来你那里吃鸡”

    小明被胖子拉着,这下是跑不了了。只听两个醉鬼在那里前言不搭后语地说着。

    “张万发生意不错啊。”

    “是啊,养那些小子可省,不用给工钱。”

    “老张可真聪明。”

    “不过说起来也是做好事。”

    “听说,前不久那帮小子打架打得好厉害。”

    “嗨,管他呢,反正又打不死人,小孩子闹着玩嘛。”

    小明听得莫名其妙。

    “老弟啊,”瘦子突然叉开了话题,“听说陈都头要娶老婆啦”

    “是吗谁家的”

    “好像是东门茶店的。”

    “人家福气好,娶上个漂亮媳妇,哪像我们兄弟俩,只有喝着烧酒眼馋的份。”

    “别提酒,我的酒虫又来了,快走快走,去老张那里再喝几杯去。”

    不知不觉,小明已被两人带到了闹市外,再走就要到河滩了。这是去哪里三人绕过城墙转了几个弯,来到一户宅院门前,房子挺大,后院树木茂盛。瘦子敲了敲门,嘴里还不停地喊道:“老李,老李,我们给你送人来了”

    不一会儿有人来了。门缝里露出半张脸,见是胖瘦差官,便开门道:“两位捕头今日可好老爷正惦记着你们呢。”

    “李管事,”胖子道,“我们把走丢的小子给你们送回来了。”

    “哦”那人看了看小明,转脸笑着说:“二位请进,我这里有好酒。”于是转身进了堂屋。小明被两差官拉拉扯扯地拖进了门,院里没点什么灯,还未来得及在前院看一周,李管事就出来了,对差官说:“二位先坐坐,我已经叫人去备下酒菜了。”

    “这小子”

    “交给我了。”

    李管事上前拉住小明的肩膀,待胖子和瘦子进了屋,开口问道:“你是谁家的”小明看看那人,五短身材,高突的颧骨使一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更显得凹在脸里,再加上一对大黄板牙,十足难看。支支吾吾道:“我,我没家。”

    “噢,”那人眼睛一转,又问,“想找份工做吗”

    小明也不知怎么点了点头,虽然那人看起来实在太难受,但找了一天的工,还是第一次有人主动问他。

    “那好,跟我来。”李管事拉着他走进屋旁的一条走廊。走廊细细的,不过很长,两边是一丈来高的土墙,许多树枝从墙外乱糟糟地伸进来,地上的石子很碍脚。反正现在也就这样了,先做着再说,小明心想。走了不多久,大概要出后门了,两人在一所独院前停了下来,门没有锁,里面也没什么东西,一间大木屋,门外一口大水缸。

    李管事敲了几下门,一会儿门开了,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睡眼惺忪的样子。“新来的。”管事将小明交给了少年,便转身走了。小明看着陌生的少年,不知如何是好。

    “嘿,你怎么来的”少年是个本地人。

    “我,给差人送来的。”

    “你叫什么名字”

    “小明。”

    “我叫阿申。”少年将他带进门,原来这里还有不少男孩,都是十多岁的年纪,见有新来的便全坐了起来。阿申介绍着:“他叫小明,这是阿仁,小卢,小严,阿宋,阿良”黑灯瞎火的,男孩们的脸都差不多,只是阿良被小明注意到了,又瘦又小,大概和自己差不多大。

    “这是什么地方”

    “你不知道吗”

    小明摇摇头。

    “这是泉州府的养济院,现在归了采盐大户张万发。”

    养济院小明听说过。那该是官府办的,专门收留孤寡老人和孤儿的地方。从前只是听说而已,不知还真有这回事。方才那李管事问他要不要找工做,难不成是去采盐于是小明问道:“那你们,是不是都在盐场做工”

    “对啊,虽然暂时没工钱,可有住有吃也不错了。等我们做几年长大了,就有工钱,可以自己出去租房子,像”

    “被提了,阿亮他们简直是地皮。”阿申指了指手臂上的淤血块道:“就为了几条咸鱼。”他转头又对小明道:“你可要当心点,附近的一些无业少年可千万别去惹。”

    “我们还是快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上工呢。”

    过了不久,男孩们又睡下了。小明却一时合不了眼,不知这盐场到底是什么地方。他转眼瞧了瞧躺在不远的阿良,他能干,那应该还行。于是也闭上眼睡去了。

    那天晚上,他梦见自己漂浮在微微起伏的水波之上,天空很蓝,无边无际。

    如果您阅读的崎路行不是最新章节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

007-白河早春-1

    时间总是比人的感觉走得快。

    一阵叮呤哐啷的声响把小明从软软的摇篮里倒了出来,难道这么快就天亮了揉揉干涩的双眼,真的,窗格的缝隙里已有无数条淡淡的青色晨光钻了进来。木门开着,周围的男孩们都陆陆续续地从铺上爬起来,人影穿插的。阿申拉了一把小明,“哎,天亮了,快起来吃饭了。”

    “噢。”小明还没来得及伸个懒腰就被拉到了门外,刚才大概是谁打翻盆子什么的,原来一出门,发现这儿人还不少。他们住的屋子只是大木房的一角,其余好像住着一些老人,寡妇什么的。一大早院里就嘈杂起来,房子的后头是厨房,锅碗瓢盆与谈笑声夹杂在一起够热闹。小明跟着同伴们从大水缸里捧点水胡乱地喝了两口,又擦了擦脸,便去厨房。厨房很大,人们各自拿着碗从大灶里盛了些看上去挺香的东西,坐在门口大口吃着。小明瞥了一眼别人碗里,有青有白的。“嘿,今天吃年糕咯。”不知谁说了一句。年糕上回吃还在桑园村,春喜做的。年糕煮得糯糯的,嚼在嘴里很香。小明边吃边四处张望。人们看上去都挺高兴,他的同伴们也和这些人聊上了,浓厚的泉州口音,小明有些听不懂,于是坐在一边径自吃着。不一会儿发现阿良坐在不远,也不说话,不会他也是外地的吧匆匆忙忙吃完了饭,所有人把碗交给几个粗手大脚的婆子便各自干活去了。

    小明跟着同伴们从后门出了张家的大院。大家扛着长长的木耙子和大扫帚,小明与几个年纪较小的每人背着几个大竹簸箕,阿良背着一大捆绳子,不知做什么用。大家一路上嘴没闲着,小明时不时也插上一两句。虽然在他们中间他的年龄最小,可见识却多,很快就和他们混熟了。原来,他们都是附近一带的孤儿,张万发的白河滩盐场生意大,又缺人手,于是什么人都招,他们平日里就在盐场做些杂活,逢年过节在张家帮佣,现在过年了,天又阴,晒盐的活不多,就他们和一些盐民家的小孩随便做几天,然后就停工了。

    河滩咫尺在望,沿岸附近都是低矮的小屋,大约有那么几百间,参差起伏于树木苍郁的小坡上。天空云层厚实,听同伴们说没太阳就可以轻松一天了。小明呼吸着微带咸味的空气,心里几分悠闲,转眼又看见了走在一边的阿良,他最多也就十来岁,又矮又小,简直是五根竹竿撑着一个脑袋,头发很少很黄,在头的,这天的确轻松,中午有人送饭,男孩们和监工坐在一处,那些监工也不太搭理他们。小明挺满意,这里干活还不错,就是没工钱,等过了年再打算吧。

    张家祖上原本是泉州一带的地主,张万发却转农从商,用家族的田地在府台名下开起泉州第一大盐场,知府每年从白河滩盐场收缴的盐税不下万两,自然对张家盐场大加扶持。可张万发本人倒不是个注重小节的人,虽然家财万贯,家中历经几代的房屋至今也未加修缮,衣食住行更是不讲究,四十来岁的大胖子,在家就拖着一件掉了色的缎子棉袄,叼着一根黄铜水烟,杂碎琐事总是记性不好,所以对仆役从不苛刻,不过听说这小眼睛小胡子的老爷算起大帐来谁都比不过。几日后,过年了,盐场全部停工,小明他们便在张家做些挑水端盘子的杂役,年节里人多事杂,小明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倒是乘机大饱口福。

    元旦一过天气放晴,初五的早上,红光满面的张万发吃完汤圆,对走廊里晒着太阳管家说道:“老梁啊,我看明天开工吧。”

    初六清晨,小明口袋里塞着一小包山楂条,和伙伴们有说有笑地来到盐场。小风轻轻地吹着,半尺来深的盐水泛起涟漪,小明与阿良一人一根绳子在并排的两块田里一边转一边聊天,朝霞明媚,盐田里的人越来越多,许多盐民家的孩子也和他们一起劳动。

    “吃山楂。”小明从怀里摸出一根山楂条递给阿良。

    阿良刚把山楂放进嘴里,忽然皱了皱眉头。

    “怎么啦”小明问道。

    阿良指了指田头正走过来的两人,一高一矮,都是十五六岁年纪,“他们常来欺负人。”小明不由得看了他们几眼,却撞上了高个少年的眼睛,那少年与同伴说了几句,便朝小明他们走过来。这时小明和阿良走到一条槽的尽头,向两边分开而去,少年横穿过一块田,对小明喊道:“哎,你新来的”小明点点头。

    “你过来。”少年好霸道,可看着身强力壮,不好惹的样子,小明慢吞吞地挪了过去。

    少年一把扯掉小明手里的绳子,随手朝水里一扔,斜着眉毛道:“大年初六就知道偷懒”说罢朝刚才与他一起来的少年打了一个手势,“小峰,拿个大的来。”片刻,那个矮个黑脸的少年扛来一根又长又大的木耙,递给高个道:“阿亮哥,给。”一边朝小明挤眉弄眼地瞥了几眼。

    “拿着,该干什么干什么。”

    “我没干过这个。”小明拎起比他高好多的大木耙。

    “看着,这样。”少年把他朝旁边一推,小明差点摔倒。少年随便用耙子推了几下,便交给小明道:“好好干,别想偷懒。”转身便走。小明抓起一手握不过来的木耙,重得要命,根本没法使,正在暗暗咒骂间,那少年又转了回来,“你过来。”他朝小明喊道。小明很不情愿地走过去,大概少年看出他一脸不满的神情,嘴角露出一丝狡桀的笑意,拉起木耙的上头,说道:“用两只手,一上一下,抓紧,然后向前推”“推”字还未说完,他用力将木耙向前一送,小明没准备,脚下一滑,没站稳,向前一冲,脸朝下跌在盐田里。只听耳旁传来一阵哄笑,小明一摸脸扭头望去,四五个少年正指指点点地看着他一身盐水的坐在地里,那个黑脸也在中间。“阿亮,别和他一般见识。”

    高个少年拍了拍手,撇撇嘴道:“走吧走吧。”

    阿亮,好像听过。小明隐约回忆起刚到这里的头一天晚上看见阿申手臂上的淤血。他回头看了一眼阿亮,只见他正与几个监工在田边说笑,于是低头操起大家伙慢慢地推着,衣服湿了,风吹来小明直打颤,冷不丁打了几个大喷嚏,赶紧加把劲劳动,好聚些热量。可惜了那包山楂条,浸了盐水大概已经咸得不能吃了吧。

    好不容易等衣服干了大半,用手一弹也能洒下不少盐来,日头高了,住得近的回家吃饭,也有妻小送饭的。小明远远望见张家的送饭人挑着大大两筐饭菜朝这边走来,大家放下工具,聚到田边。小明和阿良坐在一处。小明一边大口扒着饭,一边向阿良询问着几个少年的事。据阿良说,这带头少年阿亮是养济院里头年龄最大的孩子,听别人说是从家里逃出来的,生性很不安分,来养济院后和几个年龄相仿,臭味相投的男孩子很快便混熟了。阿亮仗着个子高力气大,渐渐成了这些男孩的头领。从前还在盐场做工,后来便常和泉州地盘上的地皮无赖混在一处,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事情是家常便饭。最可气的是阿亮一伙最喜欢欺负弱小,特别是新来的孩子。眼看这些人年纪渐长,越来越有地头蛇的架势。小明听了,心中暗自记下,日后必当小心翼翼,且莫招惹了这些人。

    早上被盐水湿了衣服,到了晚间,小明觉得四肢酸痛,口干舌燥,好似是感染了风寒。第二日果然发起烧来。于是,便没有去盐场上工,在床上躺了两日。好在病得不重,第三天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小明想起,过年的时候,张万发给养济院里的所有人都送了些压岁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买几本书的了。自从逃离桑园村后,便没有温习过功课,黄先生送的书又给弄丢了,不如趁着今天去市集上看看。

    小明揣着些铜钱,满心欢喜地来到闹市。这是第二回来这里,上回偷包子的事情还记忆犹新,可这回不同了,身上有钱,走路也觉得自信。小明找到了一家书局,里头有很多新出的板印书,随手一翻,竟然都是章回本故事,但想起黄先生说,这些闲书最是误人子弟,切忌沉迷其中,便放了回去,转身拿了一本论语,并一本诗经,付了钱出来。店家见他小小年纪便好学,且言谈甚有礼貌,便又赠送了一本楚辞。

    如果您阅读的崎路行不是最新章节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

008-白河早春-2

    话说小明正怀揣着几本新书,满心欢喜地往回走时,阿亮,小峰和另外三个少年正大摇大摆地从街边的茶馆里走出来。阿亮他们正好吃过中饭,要往盐场去,百无聊赖间瞅见小明一脸笑容地走过,便不不怀好意地跟了上来。小明正走着,忽然肩膀被人搭上,耳边响起了小峰的坏笑声:“小子,听说你生病了,在家躺着呢。怎么,居然在这里溜达”小明心中大叫不好,想跑,可肩膀被他死死抓住,根本跑不了。只好回头来,讪讪道:“小峰大哥,我这正要去盐场上工呢。”后头阿亮走上前来,掰过小明另一个肩膀道:“你怀里是什么拿出来,给大伙瞧瞧。”小明死死地抓着衣襟,可是终究拗不过几个少年。阿亮从小明怀里拽出他的新书,甩了甩道:“哟,你小子居然认字来,给大哥们念念,这都是什么东西啊”小明白了他一眼,不说话。阿亮撇撇嘴,道:“的臭小子,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还想去考秀才不成”说罢,把手中的几本书往身后一扔,道:“想要你的书吗过来,从我裤裆下面爬过去,叫我三声大爷,我就给你。”

    小明低着头,趁他不留意,撒腿想从他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